share_log

"旧能源"火了!煤企上半年平均利润增幅超115%,基金大举加仓,行情能持续多久?

"舊能源"火了!煤企上半年平均利潤增幅超115%,基金大舉加倉,行情能持續多久?

券商中國 ·  2022/09/06 09:29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趙夢橋

新能源火了數載,舊能源也於今年再度「老樹開花」。

上半年業績較好的基金中,有相當比例都配置了油氣、煤炭等板塊,煤炭類ETF漲幅更是高居ETF基金榜首並遙遙領先,QDII則被油氣類基金霸榜。主題基金的火熱離不開基本面的改善:以煤炭為例,上半年36家樣本煤企歸母淨利合計1871億元,同比實現翻番,且平均利潤增幅為115.39%,利潤同比下滑的僅有5家,估值則降至近十年低點。

展望後市,有業內人士認為,通脹依然是當下全球經濟最重要的主題,能源等上游資源品的估值仍有提升的空間。投資方面,仍判斷當前環境下價值股的性價比較高,是接下來主要的配置方向。供需方面,全球「碳中和」政策對化石能源及高耗能產業的新增資本開支帶來了顯著的約束,因此帶來的供需錯配在2022年下半年尤其是冬季需求旺季,仍有一定可能在能源商品上繼續演繹。

「舊能源」基金再度耀眼

9月5日,能源類週期股再度集體大漲,燃氣、煤炭等板塊領漲,勝利股份、南京公用、洪通燃氣等超10股漲停,兗礦能源一度漲停再創歷史新高。

個股的表現直接帶動相關主題ETF的大漲。煤炭ETF(515220)、能源化工ETF(159981)漲幅超過4%,電力ETF(159611)等漲幅超過2%。其中,煤炭ETF年初至今漲幅近44%,與漲幅42.43%的能源ETF(159930)和漲幅35.96%的能源ETF基金(159945)遙遙領先於同類基金。

除了ETF之外,上半年不少業績斐然的基金經理也加倉了以煤炭、原油為代表的「舊能源」板塊。丘棟榮即是其中代表。他所管基金二季度重倉股出現了廣滙能源,廣滙能源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運用煤、油、氣三種資源產品的民營企業,該股今年二季度股價表現亮眼,漲幅達34.9%,步入三季度後上升勢頭更為猛烈,7月1日至今,兩個多月內就已漲超32%。

此外,邱棟榮管理的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期混合第一大持倉股為在港股上市的中國海洋石油,經營資源礦產開發的鄂爾多斯與煤炭出口企業龍頭兗礦能源在該基金的持倉分別排第14和第21位。

邱棟榮在二季報中以相當篇幅闡釋了資源類板塊未來的投資邏輯:

1、國內下半年進入穩增長髮力階段,疫情導致的生產投資消費推遲,將集中於下半年釋放,為經濟爭分奪秒的進度助力,有望顯著抬升對能源和資源的需求。

2、雖然經濟週期和加息背景下需求端有所鬆動,但能源、資源類公司延續謹慎策略,資本開支意願仍嚴重不足,供給彈性不足依然是現實狀況,相對緊平衡將有利於存量資產價值。疫情、戰爭、能源等宏大敍事的影響仍未結束,不確定性高企,一旦供需失衡捲土重來,能源、資源類公司自下而上來看,仍處於最為有利的位置,估值極低、現金流好、資本開支少、分紅收益率較高、現價對應的預期回報率高。

3、中國富煤資源稟賦及政府調控,煤炭單位熱值相比海外油、氣的顯著優勢保持高位,即成本端優勢的置信度相當高。而且國內相關下游行業企業的產能受擾動相比最小,經營的比較優勢還在累積,產能雙重受益於國內需求恢復和出海替代。

QDII方面,油氣類基金整體漲幅領先。尤其是,投資於海外能源類資產的油氣主題QDII基金業績更是一騎絕塵,在一眾負增長的基金中逆市上漲。廣發基金旗下由葉帥管理的廣發道瓊斯石油指數人民幣A、廣發道瓊斯石油指數(QDII-LOF)人民幣C,年內回報率分別達61.13%、60.69%,分別摘得QDII基金年內收益榜冠亞軍。華寶基金旗下由周晶、楊洋共同管理的華寶油氣LOF以59.56%位居第三,諾安基金旗下由宋青管理的諾安油氣能源則以48.12%的漲幅躋身前五名。

基本面如何?

基金淨值增長的直接原因繫上市公司數據經營業績的改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A股公募基金主動增持能源股,對新能源和煤炭等行業的增持幅度為1.33%和0.54%。

以煤炭板塊舉例統計,上半年36家樣本煤企歸母淨利合計1871億元,同比實現翻番。其中,遼寧能源以567.67%利潤增幅居首,國際實業、山煤國際淨利潤分別增超4倍與3倍,36家煤企上半年平均利潤增幅為115.39%,利潤同比下滑的僅有5家。

估值方面,當前Wind分類下的煤炭指數市盈率僅為8.09倍,處於過去十年的2.17%分位點,基本處於底部位置。首創證券表示,煤企目前普遍經營狀況良好,分紅率高,估值低,看好煤炭價格中樞不斷上漲。

海通證券預計,「今年煤價中樞仍有望維持高位」。近期市場波動加劇,煤炭板塊低估值高分紅優勢凸顯,中期業績中樞上移帶動的估值提升邏輯不變。

信達證券指出,當前正處在煤炭經濟新一輪週期上行的初期,基本面、政策面共振,現階段配置煤炭板塊正當時。面對下游持續增長的能源消費需求,煤炭供需格局持續趨緊。考慮到煤礦3-5年產能建設與釋放週期,未來3年內,煤炭價格或將高位維持並且中樞抬升,本輪能源通脹的持續性可能超越預期。在能源大通脹邏輯下,把握高壁壘、高現金、高分紅的優質煤炭企業,煤炭板塊有望迎來一輪業績與估值雙升的歷史性行情。繼續全面看多煤炭板塊,建議繼續關注煤炭的歷史性配置機遇。

此外,政策方面還頻迎利好,國家發改委9月1日在《求是》雜誌發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文章指出,加快提升安全發展能力。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及時妥善處置各領域風險挑戰。健全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等能源產供儲銷體系,保障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

基金如何看資源板塊?

東方基金研究部認為,一直以來歐洲天然氣對外的依賴程度很高,並且今年由於自身對化石能源開發的限制,歐洲的天然氣供給一直處於比較緊張的狀態,近期由於某些外部因素引起的供給收縮可以説打破了一直以來緊平衡的臨界點,冬天臨近氣温降低,取暖對天然氣的需求大幅度提升將會進一步加劇歐洲天然氣的供需失衡,天然氣價格有久居不下的可能性。取暖是一個剛性需求,成本過高的天然氣會倒逼居民端尋求其他的取暖方案,相關產業鏈需求可能超預期。

在需求端,全球方面,夏季調峯需求和冬季取暖替代需求疊加,有望推動煤炭需求的進一步走高。在歐洲能源危機的影響下,今夏北半球的高温以及非煤能源的供應缺失令煤炭的調峯作用進一步凸現。

華寶基金蔡目榮認為,「碳中和」將成為中長期的配置主線。首先,從需求端看,新能源產業的持續發展將使得能源金屬品種的投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配置方向。其次,從供應端邏輯出發,全球「碳中和」政策對化石能源及高耗能產業的新增資本開支帶來了顯著的約束,因此帶來的供需錯配在2022年下半年尤其是冬季需求旺季,仍有一定可能在能源商品上繼續演繹。

萬家基金黃海表示,通脹依然是當下全球經濟最重要的主題,能源等上游資源品的估值仍有提升的空間。總之,仍判斷當前環境下價值股的性價比較高,是接下來主要的配置方向,同時黃海表示未來也可能階段性地持有部分現金來防禦市場波動。

編輯/somer

資金大量湧入,基金資管齊看好能源板塊,如何乘風賽道?>>點擊瞭解更多能源主題基金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