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美股越“买”越牛?五月股票回购金额创历史同期新高,苹果一掷千金

美股越“買”越牛?五月股票回購金額創歷史同期新高,蘋果一擲千金

富途資訊 ·  06/03 20:33

隨着經濟基本面好轉、企業盈利上升、以及降息步伐逐漸逼近,美股市場中越來越多公司加入“回購大軍”。有數據顯示,五月的股票回購規模激增,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長期以來,美股回購都被視爲股市“長盛不衰”的重要動力。

根據Birinyi Associates的數據,美國上市企業在5月份宣佈了201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較上一年同比激增41%,創下了歷史上該月份的最高紀錄,並且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五高。

2024年第二季度,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股票回購金額目前爲330億美元,爲2022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也在過去七年的季度回購金額排名中佔據前列。

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二季度回购规模为两年新高
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二季度回购规模为两年新高

高盛初步預計,2024年標普500指數成份公司股票回購規模將增長13%,至9340億美元;到2025年則將增長16%,至1.1萬億美元,將是史上首次年內回購規模超過1萬億美元大關。這主要得益於美國經濟樂觀前景、金融環境的寬鬆預期以及蘋果、英偉達、微軟以及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的強勁利潤支撐。

當企業的盈利上升時,現金流隨之增加,企業通常會加大回購力度或擴大資本支出,以支撐股價。其中,股票回購會減少市面上的流通股數量,從而提升每股收益,推升股票價格。

美股公司不断自高点回购股票
美股公司不断自高点回购股票

德意志銀行首席股票策略師Binky Chadha表示:回購的重要性很明顯,這是美股企業對經濟前景投下的“信任票”。在2023年,雖然美股公司盈利有所回升,但股票回購規模沒有跟上,這可能與當時絕大多數人預計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有關。但進入2024年,隨着宏觀經濟的基本面逐漸轉好,企業回購的信心也開始增加。

巨額的股票回購可能成爲美股繼續上行的動力。高盛技術分析專家斯科特·魯布納(Scott Rubner)寫道,今年預計進行的934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中,預計約有高達六分之一將在5月以及6月順利執行。

今年美股回購規模大舉回升,包括蘋果、谷歌、meta在內的大型科技巨頭們可謂“帶頭大哥”。這些大型科技公司多數是增長較慢但收益穩定、現金充足的成熟型企業,對於追求安全的投資者來說不失爲一種穩健之選。

今年以來,受宏觀逆風及iPhone銷量下滑等因素影響,蘋果年內僅微微上漲,對比其他科技股的表現不算出色。但在回購方面,蘋果卻是“遙遙領先”。五月初,蘋果在一季度業績電話會上官宣110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僅其一家股票的回購金額就佔到了當月美股回購計劃總額的一半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一直非常注重股東回報。2023財年,蘋果已通過股票回購向股東返還了780億美元,使得流通股數量減少了約2%。從2013年到2023年的十年間,蘋果累計投入6210億美元回購。

谷歌一季度業績顯示,公司Q1總營收805.4億美元,同比增長15%創2022年初以來最快增速,並高於市場預期的790.4億美元;淨利潤同比躍升57%至236.6億美元,高於預期的189.5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1.89美元,遠超預期的1.53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17美元同比激增61.5%。

盈利能力大幅增長的谷歌,對於股東也“毫不吝嗇”。公司史上首次發放季度股息,每股派發20美分的現金股息,而且“打算在未來都持續支付季度現金股息”,還宣佈將大舉回購價值700億美元的谷歌股票。

Meta近兩年股價表現非常強勢,累計漲幅近300%,在美股七巨頭中僅次於英偉達。公司一季度營收364.6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361.2億美元,同比增長27%,還創下2021年以來的三年裏最快擴張速度;淨利潤高達123.7億美元,同比增117%。此前1月份,Meta也宣佈了高達50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

在過去五年的回購動作中,Meta將其整體流通股減少了11%。隨着流通股數量的減少,剩餘每股的價值就會增加。

此外,希望通過股票回購來收穫穩定收益的投資者,也可關注美股市場上的回購ETF——$PowerShares回購分配投資組合 (PKW.US)$這隻專門追蹤公司股票回購表現的ETF長期跑贏標普500指數,自2007年以來,這隻“回購ETF”累計升幅超4倍,而同期標普500指數累計升幅爲270%。

市場熱點不斷,想加入投資行列,但覺得仲差少少知識同基本功?立即click參加投資教程,特邀用戶更可得到高達$2000驚喜獎賞>>

*活動對象:限年滿18歲以上,香港地區已註冊富途APP但未開立證券帳戶的特邀存量用戶參與

編輯/new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