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號展品

景順數據庫農業基金(“DBA”)

景順數據庫基本金屬基金(“DBB”)

景順數據庫大宗商品指數追蹤基金(“DBC”),

景順數據庫能源基金(“DBE”)

景順數據庫石油基金(“DBO”)

景順德鐵貴金屬基金(“DBP”)

景順數據庫美元指數看漲基金(“UUP”)和

景順DB美元指數看跌基金(“UDN”)

景順銀河比特幣ETF(“BTCO”)

(統稱為 “基金”)

補償基於激勵的薪酬的政策

1.
導言

根據經修訂的1934年《證券交易法》(“交易法”)第10D條及其相關法規以及適用的交易所上市規則,作為基金管理所有者和/或贊助商的景順資本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的管理委員會(“董事會”)已代表每隻基金通過了一項政策(“政策”),為基金提供補償在基金需要編制會計報告的情況下,受保高管獲得的某些基於激勵的薪酬(定義見下文)重報是因為其嚴重不符合證券法的任何財務報告要求。

2.
行政

本政策的管理和執行委託給董事會。董事會根據本政策對任何或所有受保高管的決定不必統一,將是最終決定並具有約束力。

3.
生效日期

本政策自2023年12月1日(“生效日期”)起生效。

4.
受保高管

本政策涵蓋受《交易法》第16條約束的每位基金現任或前任高管(均為 “受保高管”)。[1]

5.
承保補償

本政策適用於受保高管在2023年10月2日當天或之後獲得的任何基於激勵的薪酬,包括但不限於獎金和獎勵,這些薪酬全部或部分在實現任何財務報告措施後獲得(定義見下文)(“承保薪酬”)。財務報告措施是根據編制養恤基金財務報表時使用的會計原則確定和列報的衡量標準,以及全部或部分源自此類措施的任何衡量標準。


本政策適用於在業績期內隨時擔任受保高管的公司員工或高級管理人員獲得的任何承保薪酬,而該基金的某類證券在國家證券交易所或國家證券協會上市。

即使承保薪酬的支付或發放發生在該期間結束之後,受保高管也將被視為在基金財政期內獲得了承保薪酬,即便承保薪酬的支付或發放是在該財政期結束之後支付的。

6.
財務重報;補償

如果公司董事會認定,由於基金嚴重不遵守證券法的任何財務報告要求,基金需要編制會計重報,包括為更正先前發佈的財務報表中與先前發佈的財務報表相關的錯誤而需要的任何會計重報,或者如果錯誤在本期得到糾正或在本期未更正則會導致重大錯報(例如會計重報),一個”重報”),董事會應審查受保高管在要求財務重報日期(定義見下文)之前的三年內獲得的承保薪酬。無論公司是否提交了重報的財務報表,在適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董事會均應合理迅速地尋求收回授予或支付給受保高管的任何承保薪酬,無論是現金還是股權形式(計算時不考慮已繳納的任何税款),前提是且範圍為:

a)
承保補償金額是根據某些財務業績的實現情況計算得出的,這些業績隨後被重報;以及

b)
如果正確報告財務業績,本應向受保高管發放的承保補償金額將低於實際發放的金額。

如果在確定發放或支付的承保薪酬時考慮到了一定財務業績的實現情況,但承保薪酬不是按公式發放或支付的,則董事會應自行決定應減少或收回付款或賠償金的金額(如果有)。

就本政策而言,“所需財務重報日期” 是以下日期中較早的日期:

a)
董事會、董事會委員會或任何有權在不需要董事會採取行動的情況下采取此類行動的高級職員或高級職員的日期、得出基金需要編制重報的結論或合理本應得出的結論的日期;或

b)
法院、監管機構或其他法律授權機構指示基金編制重報的日期。

為避免疑問,受保高管將被視為在獎勵中規定的財務報告指標實現的基金財政期內獲得了承保薪酬,即使受保高管仍受該獎勵的額外付款條件的約束。

7.
補償方法

董事會將自行決定收回錯誤發放的承保補償金的方法,其中可能包括但不限於:

a.
要求償還先前支付的現金激勵補償;

b.
尋求追回任何股權收益(定義見下文);

c.
尋求收回部分或全部既得股權(和/或股權)獎勵,或取消或撤銷部分或全部未歸屬股權(和/或基於股權的)獎勵;

d.
在適用法律或法規允許的範圍內,調整或扣留未付的補償或其他抵消;和/或

e.
減少或取消未來的加薪、激勵性薪酬、獎金、獎勵或遣散費。

就本文而言,“股權收益” 是指受保高管實現的所有收益(i)與公司限制性股票獎勵、限制性股票單位或其他股票獎勵(為避免疑問起見,包括任何績效獎勵)的歸屬或結算,以及(ii)出售基金股票所得的所有收益,在每種情況下均為激勵性薪酬。

8.
不切實際的例外情況

根據適用的聯邦證券法和交易所上市規則,董事會不得尋求補償任何錯誤發放的承保補償:

a)
為協助執行本政策而向第三方支付的直接費用將超過錯誤發放的有待追回的承保補償金額,基金已做出並記錄了其合理的追回努力;和/或

b)
復甦可能會導致原本符合納税條件的退休計劃(根據該計劃,公司員工可以廣泛獲得福利)不符合經修訂的1986年《美國國税法》第401(a)(13)和411(a)條及其相關法規的要求。

9.
不予賠償

基金不得賠償任何受保高管因錯誤發放的承保賠償金或根據本政策條款收回的任何承保補償金的損失,或與基金行使其在本政策下的權利有關的任何索賠。

10.
公開披露

基金應根據聯邦證券法的要求對本政策進行所有必要的披露和申報。

11.
可分割性

如果本政策的任何條款或任何此類條款對任何受保高管的適用在任何方面被裁定為無效、非法或不可執行,則此類無效、非法或不可執行性不應影響本政策的任何其他條款,無效、非法或不可執行的條款應被視為已修訂,以使任何此類條款或應用程序具有可執行性所需的最低限度。


12.
修正案

董事會可隨時自行決定全部或部分修改、修改或終止本政策,並可採用其認為必要或適當的規則和程序來實施本政策或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

13.
不影響其他補救措施

本政策下的補救措施是對基金可能提出的任何法律和公平索賠或執法機構、監管機構或其他機構可能採取的任何行動的補充,但不能代替這些索賠。基金將來可能會通過額外的補償條款,或根據法律或法規的要求修改現有要求。


 

[1]基金沒有員工或高級職員;但是,根據《交易法》第16條的規定,董事會已將公司的某些高管指定為基金的執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