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美國

證券交易委員會

華盛頓特區,20549

 

表格 20-F

 

根據1934年《資產交易法》第12(B)或12(G)節的註冊聲明

 

 

根據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13或15(D)節提交的年度報告

 

對於 截止的財政年度12月31日, 2022

 

 

根據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13或15(D)節提交的過渡報告

 

 

殼牌公司根據1934年《資產交換法》第13或15(D)節提交的報告

 

需要此空殼公司報告的事件日期 _

 

從現在到現在的過渡期,從現在到現在。                

 

佣金 文件編號001-37829

 

尼桑國際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註冊人在其章程中明確規定的名稱)

 

英屬維爾京羣島

(公司或組織的管轄權 )

 

婁山關路55號20-21樓, 長寧區,

上海,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

(主要執行辦公室地址 )

 

常娟 樑,首席財務官

+86-577-8689-5678- 電話

郵箱:liangchangjuan@cnisun.com

(公司聯繫人姓名、電話、電子郵件和/或傳真號碼和地址)

 

根據該法第12(B)條登記或將登記的證券:

 

每個班級的標題   符號   註冊的每個交易所的名稱
A類普通股,每股票面價值0.01美元   NISN   納斯達克資本市場

 

根據該法第12(G)條登記或將登記的證券:無

 

根據該法第15(D)條負有報告義務的證券:無

 

 

 

 

在年度報告所涵蓋的期間結束時,發行人每類資本或普通股的發行在外股份數量: 3,749,716 A類普通股和 B類普通股。

 

如果註冊人是證券法規則405中定義的知名經驗豐富的發行人,請用複選標記表示 。

 

是, 不是

 

如果此報告是年度報告或過渡報告,請勾選標記以確定註冊人是否不需要根據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 13或15(D)節提交報告。

 

是, 不是

 

用複選標記表示註冊人是否:(1)在過去12個月內(或註冊人被要求提交此類報告的較短期限內)提交了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13或15(D)節要求提交的所有報告,以及(2) 在過去90天內是否符合此類提交要求。

 

*☐號

 

用複選標記表示註冊人是否在過去12個月內(或在註冊人被要求提交此類文件的較短時間內)以電子方式提交了根據S-T規則(本章232.405節)第405條要求提交的每個交互數據文件。

 

*☐號

 

通過勾選標記確定註冊人是大型加速備案人、加速備案人、非加速備案人還是新興增長型公司 。參見《交易法》第12b—2條中"大型加速申報人"、"加速申報人"和"新興增長公司"的定義。(勾選一項):

 

大型加速文件服務器☐   加速的文件服務器☐
非加速文件服務器   新興成長型公司

 

如果 一家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編制財務報表的新興成長型公司,用複選標記表示註冊人 是否已選擇不使用延長的過渡期來遵守†根據《交易法》第13(A)節提供的任何新的或修訂的財務會計準則:br}

 

† 新的或修訂的財務會計準則是指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在2012年4月5日之後發佈的對其會計準則編纂的任何更新。

 

用複選標記表示註冊人是否提交了一份報告,並證明其管理層根據《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美國法典》第15編第7262(B)節)第404(B)條對其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了評估 編制或發佈其審計報告的註冊會計師事務所。

 

如果證券是根據該法第(Br)12(B)節登記的,請用複選標記表示備案文件中包括的註冊人的財務報表是否反映了對以前發佈的財務報表的錯誤進行了更正。☐

 

用複選標記表示這些錯誤 更正中是否有任何重述需要對註冊人的任何高管在相關恢復期間根據§240.10D-1(B)收到的基於激勵的薪酬進行恢復分析。 

 

用複選標記表示註冊人在編制本文件所包含的財務報表時使用了哪種會計基礎:

 

美國公認會計原則  

發佈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

  其他☐

 

如果在回答上一個問題時勾選了“其他”,請用複選標記表示註冊人選擇遵循哪個財務報表項目。

 

☐ 項目17和☐項目18

 

如果 這是年度報告,請用複選標記標明註冊人是否為空殼公司(如1934年《證券交易法》規則12b—2中的定義)。

 

☐ 是不是

 

(僅適用於過去五年內參與破產程序的發行人)

 

在根據法院確認的計劃進行證券分銷之後,用複選標記表示註冊人是否已提交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12、13或15(D)節要求提交的所有文件和報告。

 

☐ 是,☐不是

 

 

 

 

 

 

目錄表

 

      頁面
第一部分      
第1項。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顧問的身份  1
第二項。  優惠統計數據 和預期時間表  1
第三項。  關鍵信息  1
第四項。  關於公司的信息   40
項目4A。  未解決的 員工意見  77
第五項。  運營 和財務回顧與展望  77
第六項。  董事、高級管理層和員工  89
第7項。  大股東和關聯方交易  95
第八項。  財務信息   98
第九項。  優惠 和列表  99
第10項。  其他 信息  99
第11項。  關於市場風險的定量和定性披露  107
第12項。  除股權證券外的其他證券説明   107
       
第II部      
第13項。  , 股息拖欠和拖欠  108
第14項。  材料 擔保持有人權利的修改和收益的使用  108
第15項。  控制 和程序  108
項目15T。  控制 和程序  110
第16項。  [已保留]  110
項目16A。  審計委員會 金融專家  110
項目16B。  代碼 倫理  110
項目16C。  委託人 會計師費用和服務  110
項目16D。  豁免 審計委員會的上市標準  111
項目16E。  發行人和關聯購買者購買股票證券  111
項目16F。  更改 註冊人的核證會計師  112
項目16G。  公司治理   112
第16H項。  煤礦安全 披露  112
項目16I。  披露有關阻止檢查的外國司法管轄區  112
項目16J。  內幕交易政策   112
       
第三部分      
第17項。  財務報表   113
第18項。  財務報表   113
項目19.  陳列品  113

 

 i 

 

 

本年度報告中使用的約定

 

除非 上下文另有要求,且僅就本表格20—F的年度報告而言,"我們"、"我們"、 "我們的公司"、"公司"、"我們的"和"尼生"指日陽國際企業發展 集團有限公司,LTD,一家英屬維爾京羣島股份有限公司(“Nisun International”)及其子公司,包括 其離岸子公司和中國子公司,在描述我們的業務和合並財務信息的背景下, 還包括我們在中國的合併附屬實體。

 

"離岸子公司"指的是:

 

  NiSun 國際企業管理集團(英屬維爾京羣島)有限公司Ltd.("NiSun BVI")(也稱為萊希國際企業管理集團(維爾京羣島)有限公司), 一家根據英屬維爾京羣島法律成立的有限公司,是Nisun International的全資附屬公司;

 

  NiSun 國際企業管理集團(香港)有限公司有限公司("NiSun HK")(亦稱為耀耀國際企業管理集團(香港)有限公司), 根據香港法律成立的有限公司,為NiSun BVI的全資附屬公司;
     
  娜美 控股(開曼)有限公司,Ltd.("Nami Cayman"),一家根據開曼法律成立的開曼羣島豁免公司 Islands及Nisun International的全資附屬公司;及
     
  娜美 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有限公司(“Nami HK”),一間香港公司及Nami Cayman之全資附屬公司。

 

提及"中國子公司"是指:

 

NiSun (山東)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NiSun Shandong”)(也稱為 to as旭輝(山東)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一家外商獨資企業(“WFOE”)和Nisun的全資子公司 香港;

 

NiSun 海洋(青島)供應鏈投資有限公司Ltd.(“NiSun Ocean”)(也稱為 to as青島海洋(青島)供應鏈投資有限公司), 外商獨資企業及NiSun HK的全資附屬公司;

 

駐馬店 深圳市新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Ltd(“ZMD NiSun”)(也稱為馬店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外商獨資企業及NiSun HK的全資附屬公司;

 

NiSun (北京)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NiSun Beijing”)(也稱為 to as華宇(北京)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外商獨資企業及NiSun HK的全資附屬公司;

 

  寧琛 (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寧辰”)(也稱為寧辰(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山東日陽之全資附屬公司;
     
 

上海 納慶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納慶企業管理有限公司("Naqing")(又稱上海納慶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山東日陽之全資附屬公司;

 

  青島賽朗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青島賽浪有限公司(“青島賽浪”)青島賽騰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NiSun Ocean的全資附屬公司;
     
  日照賽浪礦業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也稱為日光賽礦業有限公司), 青島賽浪之全資附屬公司;
     
  尼桑供應鏈管理(密山)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也稱為(1999年第10號法律公告), 青島賽浪之全資附屬公司;
     
  甘肅眾和喜商貿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也稱為 (1999年第10號法律公告), 青島賽浪擁有65%權益的附屬公司;
     
  尼桑海源(青島)供應鏈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也稱為(青島)供應鏈有限公司), NiSun Ocean擁有51%股權的子公司;
     
  山東泰鼎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公司 (“泰定”)(又稱“泰定”) 山東泰鼎國際投資有限公司), 根據中國法律成立的合資公司,由NiSun BVI擁有80%股權;

 

 II 

 

 

對“合併關聯實體”的引用是指:可變利息實體(“VIE”)和VIE的子公司。

 

有關VIE的參考文獻 如下:

 

  金融科技(上海)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金融科技”)(又稱範太克(上海)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由寧晨通過一系列VIE協議控制的一家中國公司和一家合併關聯公司;
     
  北京恆泰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恆普”)(又稱北京恆泰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一家中國公司和一家由寧晨通過VIE協議控制的合併關聯公司;

 

  上海路遙財務諮詢有限公司(又名(上海祿邀財務諮詢有限公司),一家中國公司和一家由寧晨通過VIE協議控制的合併關聯公司;

 

有關VIE子公司的參考資料 如下:

 

  霍爾果斯金融科技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霍爾果斯”) (又稱霍爾果斯泛太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金融科技的全資子公司;

 

  金融科技 供應鏈管理(江蘇)有限公司(“金融科技江蘇”)(又稱 範太克供應鏈管理(江蘇)有限公司),金融科技的全資子公司;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山東供應鏈管理(山東)有限公司(又稱範太克供應鏈管理(山東)有限公司),是金融科技的全資子公司;

 

  範倫科 金融科技的全資子公司範倫科供應鏈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範倫科”)(又稱範倫克供應鏈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寧波供應鏈管理(寧波)有限公司(又稱範太克供應鏈管理(寧波)有限公司),是金融科技的全資子公司;

 

  金融科技(河南)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金融科技河南”)(又稱範太克(河南)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是金融科技的全資子公司;
     
  金融科技 (淄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金融科技淄博”)(又稱範太克(淄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金融科技河南的全資子公司;

 

  陝西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金融科技山西”)(又稱陝西範太克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金融科技的全資子公司,於2023年2月解散;
     
  金融科技 正在解散的金融科技的全資子公司金融科技SX(又稱範太克供應鏈管理(山西)有限公司);

 

  江西 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金融科技江西”)(又稱江西範太克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金融科技的全資子公司,於2023年5月解散;

 

  金融科技的全資子公司吉林省臨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吉林”)(又稱吉林省臨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三、 

 

 

  吉林 省臨港恆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恆達”)(又稱吉林省臨港恆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吉林的全資附屬公司;
     
  廖崗 尼桑(營口)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遼崗”)(也稱為營口鑫(營口)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Fintech持有51%股權的附屬公司;
     
  廖崗 尼尚(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Ltd.("Liaogang SH")(亦稱為遼港裕(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廖鋼之全資附屬公司;

 

  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安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也稱為 作為範太克供應鏈管理(安徽)有限公司), 凡倫科之全資附屬公司;
     
  Fintech供應鏈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也稱為 為範太克供應鏈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凡倫科之全資附屬公司;
     
  河南尼孫懷鄉食品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也稱為河南寧聖懷香食品有限公司), Fintech的全資附屬公司;

 

  南京 NiSun Gold Co.,(“NiSun Nanjing”)(也稱為南京永鑫黃金有限公司), Fintech的全資附屬公司;及

 

  杭州 豐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Ltd.(也稱為漳州市瑞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恆浦之全資附屬公司。

 

提及"西博倫子公司"或"希伯倫子公司"是指:

 

  洪 香港西博倫科技有限公司,一家香港有限公司(“西博倫香港”或“希伯倫香港”),與 其子公司稱為“西博倫集團”),該公司在處置前由Nishun International全資擁有 2020年11月30日;
     
  浙江西伯倫自動化項目技術有限公司(“西伯倫自動化”)(中國又稱浙江希伯倫自控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或浙江西伯倫自動控制系統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公司,西伯倫香港的全資子公司;以及
     
  温州西伯倫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西伯倫設備”)(在中國中也稱為温州希伯倫流體設備有限公司或温州西伯倫流體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國公司,也是西伯倫香港的全資子公司,西伯倫香港直接持有西伯倫設備30%的股份,其餘70%通過其直接子公司西伯倫自動化持有。

 

希伯倫 是西伯倫在漢語中的英文羅馬化。

 

本 年度報告包含某些人民幣金額按指定匯率折算成美元金額,僅為方便 讀者。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的有效匯率分別為1美元兑換6.8972元人民幣和6.3726元人民幣。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和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平均匯率分別為6.7290元人民幣、6.4508元人民幣和6.9042元人民幣。我們對資產和負債使用期末匯率,對收入和費用使用平均匯率。 資本賬户按資本交易發生時的歷史匯率換算。任何表 中標識為總金額的金額與其中列出的金額總和之間的任何差異都是由於舍入造成的。

 

為清楚起見,本年度報告遵循先名後姓的英文命名慣例,而不考慮個人的姓名是中文還是英文。例如,首席執行官的名字將顯示為“Huang”,儘管在中文中,Mr.Huang的名字顯示為“Huang小云”。

 

我們 從行業出版物、第三方進行的調查、調查和研究以及我們自己的內部估計中獲得了本年度報告或通過引用納入的任何文件中使用的行業和市場數據,這些數據是基於我們管理層對我們所在市場的知識和 經驗而得出的。我們沒有直接或間接地贊助或參與此類 材料的發佈,除了在本年度報告中明確提到的範圍外,這些材料不會納入本年度報告中。我們力求在本年度報告中提供最新信息,並相信本年度報告中提供的統計數據保持最新和可靠,除了在本年度報告中特別引用的範圍外,這些材料並未納入本年度報告中。

 

 四. 

 

 

有關前瞻性陳述的特別警告通知

 

本報告中討論的某些 事項可能構成前瞻性陳述,適用於修訂後的1933年證券法(“證券法”)和修訂後的1934年證券交易法(“交易法”),涉及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不確定因素和其他因素,可能會導致我們的實際結果、業績或成就與此類前瞻性陳述中明示或暗示的未來結果、業績或成就大不相同。“預期”、“預期”、“打算”、“計劃”、“相信”、“尋求”、“估計”以及類似的表述旨在識別此類前瞻性陳述。由於各種因素,我們的實際結果可能與這些前瞻性聲明中預期的結果大不相同,包括但不限於,在“第 項-關鍵信息-風險因素”、“第4項-公司信息”、“第5項-經營和財務回顧與展望”以及本報告其他部分中討論的因素,以及可能在我們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其他文件中或在出現此類前瞻性聲明的文件中不時識別的因素。歸因於我們的所有書面或口頭前瞻性聲明均明確地通過這些警告性聲明進行了完整的限定。

 

本報告中包含的 前瞻性陳述僅代表我們截至本報告簽署之日的觀點和假設。除法律規定的情況外,我們不承擔更新任何前瞻性陳述的責任。

 

 v 

 

 

第 部分I

 

項目 1.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顧問的身份

 

不適用於表格20-F的年度報告。

 

第 項2.優惠統計數據和預期時間表

 

不適用於表格20-F的年度報告。

 

第 項3.密鑰I信息

 

我們的公司結構和與我們合併的附屬實體的合同安排

 

Nisun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 Nisun International, is not a PRC operating company but a British Virgin Islands (“BVI”) holding company with operations primarily conducted through (i) its PRC subsidiaries, and (ii)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with its consolidated affiliated entities based in China. PRC laws and regulations restrict and impose conditions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internet based, value-added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mobile application services and certain other businesses. Accordingly, we operate these businesses in China mainly through our consolidated affiliated entities and rely on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among our PRC subsidiaries, our consolidated affiliated entities and their nominee shareholders to control the business operations of our consolidated affiliated entities. Our consolidated affiliated entities are consolidated for accounting purposes, but are not entities in which our BVI holding company, or our investors, own equity. Such structure and the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are designed to enable Nisun International to have power to direct significant activities of our consolidated affiliated entities and to receive economic benefits from these entities where PRC law prohibits, restricts or imposes conditions on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in such entities. Investors in our common shares thus are not acquiring or owning equity interests in our consolidated affiliated entities but instead are acquiring interests in a BVI holding company. Investors may never directly hold equity interests in these consolidated affiliated entities.

 

根據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的會計準則編纂 主題810“合併”,我們的合併附屬實體 已被視為可變利益實體,我們被視為合併附屬實體或VIE的主要受益人。 因此,我們將VIE視為美國公認會計原則下的合併實體,並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在合併財務報表中合併VIE及其 子公司的財務業績。

 

我們的子公司、VIE和VIE的股東已簽訂了一系列合同協議。這些合同安排使我們能夠:

 

  獲得因子公司提供的服務而可能對我們的合併關聯實體具有重大潛在意義的經濟利益 ;

 

  對我們合併的附屬實體進行有效控制;以及

 

  持有在中國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購買我們VIE的全部或部分股權的獨家選擇權。

 

我們子公司、我們的VIE及其股東之間的 合同安排一般包括股權持有人投票權 代理協議、獨家股權購買期權協議、商標、技術、管理和諮詢服務協議、 股權質押協議。與我們的VIE及其各自股東的每一套合同安排中包含的條款基本相似。由於合同安排,我們對這些關聯公司擁有有效控制權,並被視為這些關聯公司的主要受益者,我們已將這些公司的財務業績合併到我們的合併財務報表中。有關這些合同安排的更多細節,請參閲“項目4.公司信息-B.業務概述-與我們的合併關聯實體和指定股東的合同安排”和“項目4.公司信息-C. 組織結構。”

 

1

 

 

在為我們提供對合並關聯實體的控制權方面, 合同安排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權有效 並且我們可能會產生執行安排條款的鉅額成本。中國法律體系的不確定性可能會限制我們作為英屬維爾京羣島控股公司執行這些合同安排的能力。我們幾乎沒有先例可以依賴來確定 此類合同安排是否會為我們的子公司提供對相關合並關聯實體的有效控制 ,或者在合併關聯實體結構的背景下此類合同安排應如何解釋或 由中國法院執行。如果有必要採取法律行動,我們不能保證法院的裁決將有利於合併關聯實體合同安排的可執行性 。如果我們無法執行這些合同安排, 或者如果我們在執行這些合同安排的過程中遇到重大延誤或其他障礙,我們可能無法 對我們的合併關聯實體實施有效控制,我們開展業務的能力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見“第3項.關鍵信息-D.風險因素-與公司結構相關的風險--我們依賴與合併關聯實體及其股東的合同 安排進行業務運營,這在提供運營控制方面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權那麼有效”和“第3項.風險因素-與公司結構有關的風險-VIE的股東可能與我們有潛在的利益衝突,這可能對我們的業務和財務狀況產生實質性和不利的影響 ”

 

我們的公司結構受與我們與VIE的合同安排相關的風險的影響。投資者可能永遠不會直接持有我們VIE的股權。如果中國政府發現建立我們業務運營結構的協議不符合中國法律和法規,或者如果這些法規或其解釋在未來發生變化,我們可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或被迫放棄我們在這些業務中的權益。我們的控股公司、我們的中國子公司、我們的VIE和我們公司的投資者面臨着中國政府未來可能採取的行動的不確定性,這些行動可能會影響與我們的VIE的合同安排的可執行性 ,從而顯著影響我們的VIE和我們公司的整體財務業績。

 

關於我們的BVI控股公司與我們的VIE及其各自股東的合同安排的權利狀況,目前和未來中國法律、法規和規則的解釋和應用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目前還不確定是否會通過任何與VIE結構有關的新的中國法律或法規,或者如果通過,它們將提供什麼 。如果我們或我們的任何VIE被發現違反了任何現有或未來的中國法律或法規,或未能 獲得或保持任何所需的許可或批准,中國相關監管機構將擁有廣泛的自由裁量權,可採取 行動來處理此類違規或失敗。見“第3項.主要信息-D.風險因素-與我們公司結構有關的風險-在解釋和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方面存在不確定性,以及它可能如何影響我們當前公司結構、公司治理和業務運營的可行性”和 “-如果中國政府發現建立我們業務運營結構的合同安排 不符合中國法律法規,我們可能會受到嚴重後果。”

 

我們 面臨着與總部設在中國或主要在中國開展業務有關的各種法律和運營風險以及不確定性 ,以及複雜且不斷演變的中國法律法規。例如,我們面臨着與監管部門批准有關的風險: 由中國發行人在海外進行的發行和外國投資、使用我們的VIE、反壟斷監管行動以及對網絡安全 和數據隱私的監督。這些風險可能導致我們的運營和證券價值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嚴重 限制或完全阻礙我們向投資者提供或繼續提供證券的能力,或導致此類證券的價值 顯著下降。有關在中國開展業務的風險的詳細描述,"第3項。關鍵信息—D. 風險因素—與在中國開展業務有關的風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府在規範我們的業務方面具有重要的權威,以及對中國發行人在海外進行的發行和外國投資的監督和控制,可能會嚴重限制或完全阻礙我們向投資者發行或繼續發行證券的能力。實施這類性質的全行業法規可能會導致此類證券的價值顯著 下降或價值甚微或毫無價值。詳情請參閲"項目3。關鍵信息—D.風險因素— 與在中國開展業務有關的風險—中國政府對我們的業務運營的重大監督和酌處權可能導致 我們的運營和上市證券的價值發生重大不利變化。"

 

中國法律制度產生的風險 和不確定性,包括有關法律執行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以及中國迅速發展的規則和法規,可能導致我們的運營和普通股價值發生重大不利變化。 有關更多詳細信息,請參見"項目3。關鍵信息—D.風險因素—與在中國開展業務有關的風險— 中國法律體系的不完善以及中國法律法規的解釋和執行可能會限制 對我們和我們的投資者可用的法律保護,對我們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並導致我們的股票價值大幅 下跌或變得毫無價值。"

 

2

 

 

向中國當局要求 中國子公司和合並關聯實體的運營和證券發行

 

We conduct our business primarily through our subsidiaries, our VIEs and their subsidiaries in China. Our operations in China are governed by PRC laws and regulations.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nnual report, all of our PRC subsidiaries and consolidated affiliated entities have obtained the requisite licenses and permits from the PRC government authorities that are material for the business operations of our holding company, our subsidiaries, VIEs and VIE subsidiaries in China, including, Business Licenses, the Internet Content Provision (ICP) Licenses and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Licenses. All of our PRC subsidiaries, VIEs and VIE subsidiaries are required to obtain, and have obtained, their respective Business Licenses. Fintech, Hengpu and Nami are required to made, and have made a record filing with the competent telecommunications authority as a non-operational Internet Content (ICP) Provider and therefore have received the ICP Licenses. Hengpu is required to make, and has made, an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record filing with the competent telecommunications authority and therefore has received the EDI License. However, given the uncertainties of interpre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enforcement practice by government authorities, we cannot assure you that we have obtained all the permits or licenses required by the PRC government authorities for conducting our business in China. We may be required to obtain additional licenses, permits, filings or approvals for the functions and services of our platform in the future. For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see “Item 3. Key Information-D. Risk Factors-Risks Relating to Doing Business in China-We may be adversely affected by the complexity, uncertainties and changes in PRC regulation of internet- related or finance-related businesses and companies, and any lack of requisite approvals, licenses, permits or filings applicable to our business may have a material adverse effect on our business and results of operations.”

 

此外, 我們受中國有關海外上市和證券發行的規則和法規的約束, 中國政府對我們業務運營或海外上市的監督大幅擴大可能會妨礙我們發行或繼續發行 我們證券的能力。根據現行的中國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則,我們、我們的中國子公司和我們的並表附屬實體 可能需要獲得中國證監會或中國證監會的許可,並可能需要通過中國互聯網管理局或CAC的網絡安全審查, 未來在海外資本市場上市 。

 

2021年6月10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公佈了《數據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數據安全法》規定了開展數據活動的實體和個人的數據安全和隱私義務,禁止 中國的實體和個人在未經中國主管機關批准的情況下向任何外國司法或執法當局提供存儲在中國中的任何數據,並規定了被發現違反其數據保護義務的實體和個人的法律責任,包括責令改正、警告、最高人民幣1,000萬元的罰款、暫停相關業務、吊銷營業執照或執照。《數據安全法》相對較新,因此在法律的解釋和實施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我們可能需要調整我們的運營以符合數據 安全要求。如果我們被發現有違規行為,我們可能會被責令糾正並終止任何被政府當局視為非法的行為,並受到罰款和其他政府制裁,這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運營結果產生實質性和 不利影響。

 

2021年7月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嚴厲依法打擊非法證券活動的意見》,並於當日起施行。這些意見強調,要加強對中國公司非法證券活動的管理和境外上市的監管。這些意見提出,要採取推進相關監管制度建設等有效措施,應對中國境外上市公司面臨的風險和事件以及網絡安全和數據隱私保護的需求 。截至本意見發佈之日,尚未就最近發佈的意見 發佈官方指導意見和相關實施細則,現階段這些意見的解釋和實施情況尚不清楚。

 

2021年7月10日,中國網信辦發佈《網絡安全審查辦法》,自2022年2月15日起施行。修訂後的網絡安全辦法授權政府有關部門對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一系列活動進行網絡安全審查,包括擁有超過100萬用户個人數據的公司在外國上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涵蓋了各種類型的國家安全,包括技術安全和信息安全。鑑於我們在中國的業務性質,以及我們沒有超過 100萬用户的個人信息,我們不認為我們是一家根據《網絡安全審查辦法》要求備案進行網絡安全審查的“互聯網平臺運營商”。

 

3

 

 

2021年8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個人信息安全法》,並於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個人信息保護法包括個人信息處理的基本規則, 個人信息跨境提供的規則,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的個人權利,個人信息處理者的義務,以及非法收集、處理和使用個人信息的法律責任。我們可以訪問某些業務中的機密或個人信息,並有隱私政策和其他有關保護個人信息的文檔;但是,如果任何員工或承包商未能遵守這些政策和程序,我們可能無法成功實現合規。

 

2023年2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境內公司境外證券發行上市試行管理辦法》或試行辦法 及五份配套指引,並於2023年3月31日起施行。根據試行辦法,境內公司尋求直接或間接在境外發行或上市的,應履行備案程序,並向中國證監會報告相關信息。2023年2月17日,中國證監會召開試行辦法發佈新聞發佈會,發佈了《關於境內企業境外發行上市備案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確,試行辦法施行之日(即2023年3月31日)及以前已在境外上市的境內公司,視為已有 發行人,或已有發行人。現有發行人不需要立即完成填報程序,當涉及再融資等後續事項時,需要 向中國證監會備案。然而,由於試行辦法是新頒佈的,試行辦法的解釋、適用和執行情況仍不明朗。如果未來的任何發行、上市或任何其他融資活動需要根據試行辦法向中國證監會提交備案程序,我們、我們的中國子公司 和合並的關聯實體是否能夠及時 完成與任何進一步融資活動相關的備案程序,或者根本不能完成備案程序是不確定的。

 

2022年7月7日,CAC 發佈了《跨境數據傳輸安全評估辦法》,並於2022年9月1日起施行。根據這些 辦法,數據處理員除需要對出境數據轉移風險進行自我評估,向境外提供數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還必須通過省級網絡空間管理機構向國家網絡空間部門申請數據安全評估:(I)數據處理者對外轉移重要數據;(Ii)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商或處理了100萬人以上個人信息的個人信息處理者對外轉移個人信息;(三)個人信息處理人員自上一年1月1日起累計對外轉移個人信息10萬人次或者敏感個人信息1萬人次的;(四)國家網信辦規定需要申請對外數據轉移安全評估的其他情形。《跨境數據傳輸安全評估辦法》 進一步規定了安全評估的流程和要求。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當局將如何監管公司仍不確定。這給新發布的措施的應用和執行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我們可能會接受CAC的此類出站數據安全評估。

 

Based on PRC laws and regulations effective as of the date of this report and subject to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se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t may be adopted by PRC authorities, we believe tha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report, we, our PRC subsidiaries and consolidated affiliated entities are not required to obtain any permission from the CSRC, the CAC, or any other PRC authority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offering. As a result, we have not submitted any application to the CSRC, the CAC or other PRC authorities for the approval of our securities offerings. As of the date of this report, we and our PRC subsidiaries have not received any inquiry, notice, warning or objection in relation to this offering or Nasdaq listing from the CSRC, the CAC or any other PRC authorities. If we fail to obtain the relevant approval or complete other review or filing procedures for any future offshore offering or listing, we may face sanctions by the CSRC or other PRC regulatory authorities, which may include fines and penalties on our operations in China, limitations on our operating privileges in China, restrictions on or prohibition of the payments or remittance of dividends by our PRC subsidiaries, restrictions on or delays to our future financing transactions, or other actions that could have a material and adverse effect on our business, financial condition, results of operations, reputation and prospects, as well as the trading price of our common shares. For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see “Item 3. Key Information-D. Risk Factors-Risks Relating to Doing Business in China-The PRC government may intervene or influence our operations at any time, or may exert more control over offerings conducted overseas and/or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based issuers, which could result in a material change in our operations and/or cause the value of our securities to significantly decline or be worthless,” and “Risk Factors-Risks Relating to Doing Business in China-Recent regulatory developments in China, including greater oversight and control by the CAC over privacy and data security, may subject us to additional regulatory review and any actions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exert more oversight and control over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based issuers could significantly limit or completely hinder our ability to offer or continue to offer securities to investors and cause the value of such securities to significantly decline or be worthless.”

 

4

 

 

控股 外國公司會計法(HFCAA)

 

如果 PCAOB確定其無法連續兩年全面檢查或調查我們的審計師,我們的 普通股可能會被禁止在全國性交易所或HFCAA下的"場外交易"市場交易。

 

Pursuant to the HFCAA, the PCAOB issued a Determination Report on December 16, 2021 which found that the PCAOB was unable to inspect or investigate completely registered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headquartered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In addition, the PCAOB’s report identified the specific registered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which are subject to these determinations. Our auditor, Wei, Wei & Co., LLP, is headquartered in New York City, New York and has been inspected by the PCAOB on a regular basis. Our auditor was not among the PCAOB-registered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headquartered in the PRC or Hong Kong that were subject to PCAOB’s determination. On December 15, 2022, the PCAOB removed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from the list of jurisdictions where it is unable to inspect or investigate completely registered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Notwithstanding the foregoing, in the future, if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PCAOB is unable to inspect or investigate our auditor completely, or if there is any regulatory change or step taken by PRC regulators that does not permit our auditor to provide audit documentations to the PCAOB for inspection or investigation, or the PCAOB expands the scope of the Determination so that we are subject to the HFCAA, as the same may be amended, you may be deprived of the benefits of such inspection. Any audit reports not issued by auditors that are completely inspected or investigated by the PCAOB, or a lack of PCAOB inspections of audit work undertaken in China that prevents the PCAOB from regularly evaluating our auditor’s audits and their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s, could result in a lack of assurance that our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disclosures are adequate and accurate, which could result in limitation or restriction to our access to the U.S. capital markets and trading of our securities, including trading on the national exchange or “over-the-counter” markets, may be prohibited under the HFCAA. See “Risk Factors - Our shares may be delisted under the 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 if the PCAOB is unable to inspect our auditors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for more information.

 

組織內現金及其他資產轉移及股息分配

 

現金 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在我們的組織內轉移:(i)我們可以通過資本出資或貸款、通過中間控股公司或其他方式向我們的子公司(包括我們的中國子公司)轉移資金;(ii)我們和我們的子公司 可以向我們的VIE提供貸款,反之亦然;(iii)資金可能在VIE與我們的附屬公司(包括我們的中國附屬公司)之間轉移,作為VIE協議擬提供服務的服務費、償還貸款或根據其他商業合同; 及(iv)我們的附屬公司(包括我們的中國附屬公司)可通過中間控股 公司或其他方式向我們派發股息或其他分派。

 

由於我們通過合同安排控制VIE ,我們或我們的子公司都無法向VIE或其各自的 子公司直接出資。

 

截至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尼生國際通過其中間控股公司向其中國子公司提供了 的出資額為0.70萬美元、1510萬美元和3200萬美元。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我們的VIE分別從我們在中國的子公司獲得債務融資210萬美元、440萬美元及290萬美元。

 

我們的 VIE可以根據管理和諮詢服務協議通過支付服務費向相關WFOE轉移現金。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並無根據管理及諮詢服務協議向相關外商獨資企業支付服務費 。

 

For the years ended December 31, 2020, 2021 and 2022, no dividends or distributions were made to Nisun International by our subsidiaries and our subsidiaries have paid all income taxes. Under PRC laws and regulations, our PRC subsidiaries and VIEs are subject to certain restrictions with respect to paying dividends or otherwise transferring any of their net assets to us. Remittance of dividends by a wholly foreign-owned enterprise out of China is also subject to examination by the banks designated by SAFE. Any dividends paid outside of China are subject to a PRC 10% withholding tax. The amounts restricted include the paid-up capital and the statutory reserve funds of our PRC subsidiaries and VIEs, totaling $46.5 million, $64.6 million and $82.5 million as of December 31, 2020, 2021 and 2022,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cash transfers from our PRC subsidiaries to entities outside of China are subject to PRC government control of currency conversion. Shortages in the availability of foreign currency may temporarily delay the ability of our PRC subsidiaries and VIEs to remit sufficient foreign currency to pay dividends or other payments to us, or otherwise satisfy their foreign currency denominated obligations. For risks relating to the fund flows of our operations in China, see “Item 3. Key Information-Risk Factors-Risks Relating to Doing Business in China-Any limitation on the ability of our PRC subsidiaries to make payments to us, or the tax implications of making payments to us, could have a material adverse effect on our ability to conduct our business or our financial condition.”

 

截至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現金外,沒有其他資產通過本組織轉移。

 

5

 

 

Nisun International沒有宣佈或支付任何現金股息,也沒有任何計劃在可預見的將來就其普通股 支付任何現金股息。我們目前打算保留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話)可用資金和任何未來收益,以運營 和擴大我們的業務。見"項目8。財務信息—A。合併報表和其他財務信息—股息政策。關於BVI、中國和美國聯邦所得税考慮因素,適用於投資我們的A類普通股, 請參見“第10項。附加信息—E.税收。”

 

為便於説明,以下討論反映了可能需要在中國大陸境內支付的假設税款 ,假設:(i)我們的中國子公司有應納税收入,以及(ii)他們決定在未來支付股息:

 

税務 方案法定税率和標準税率(1)
假設 税前盈利(2)   100%
法定收入税 率為25%(3)   (25)%
可供分配的淨收益   75%
按照標準 預扣税 10%的比率(4)   (7.5)%
對母公司/股東的淨分配   67.5%

 

備註:

 

  (1) 出於本例的目的,我們簡化了納税計算。假設賬面税前收益金額,不考慮時間差異,在中國中被假設為等於應納税所得額。就所得税而言,我們的中國子公司以獨立公司為基礎提交所得税申報單 。

 

  (2) 根據VIE協議的條款,我們的中國子公司被命名為 向我們的VIE收取相當於VIE淨收入的服務,這是根據中國會計準則確定的。這些服務費用 應確認為我們VIE的費用,並由我們的中國子公司將相應金額確認為服務收入,並在合併中扣除 。就所得税而言,我們的中國子公司和VIE以獨立的公司基準提交所得税申報單。支付的服務費 被我們的VIE確認為税收減免,並被我們的中國子公司確認為收入,並且是税收中性的。

 

  (3) 我們的某些子公司和VIE在中國有資格享受15%的優惠所得税税率。但是,此費率受限制, 是暫時性的,在未來支付分配時可能不可用。就此假設的 示例而言,上表反映了最高税收方案,在該方案下,完全法定税率將有效。

 

  (4)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税法》對外商投資企業向中國以外的直屬控股公司發放的股息,徵收10%的預提所得税。如果外商投資企業的直接控股公司是在香港或與中國有税收條約安排的其他司法管轄區註冊的,則適用較低的5%的預提所得税税率,並在分配時接受資格審查。出於此假設示例的目的,上表假設了適用全額預扣税的最高税收方案 。

 

以上 表是在假設我們的VIE的所有利潤將根據 税收中性合同安排作為費用分配給我們的中國子公司的情況下編制的。如果未來我們VIE的累計收益超過支付給我們中國子公司的服務費(或者如果公司間實體之間當前和預期的費用結構被確定為非實質性的 並且不被中國税務機關允許),我們的VIE可以向我們的中國子公司進行不可抵扣的轉移,金額為我們VIE中滯留的現金。這將導致此類轉移對於我們的VIE來説是不可扣除的費用,但對於中國子公司來説仍然是應納税收入 。這樣的轉移和相關的税收負擔將使我們的税後收入減少到税前收入的50.6%左右。我們的管理層認為,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很小。

 

A. 合併財務數據精選:

 

我們 不擁有我們在財務報表中合併的VIE。我們通過與VIE及其指定股東的合同安排,根據美國公認會計準則鞏固VIE及其子公司的業績。下表顯示了截至提交日期的日月光國際、其全資子公司、我們的VIE的主要受益者、我們的其他子公司、我們的VIE和VIE的子公司的財務信息彙總時間表。

 

我們 於2021年9月30日完成將我們在西博倫香港的股權出售給由我們的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安元先生控制的實體懷斯新城發展有限公司 ,根據我們於2019年4月16日與懷斯麥德龍簽訂的看漲期權協議。根據該協議,Wise Metro獲授購入西博倫集團全部 股權的選擇權,由認購期權協議生效日期起計六個月起至協議生效日期起計兩年零六個月止。2020年5月11日,懷斯麥德龍行使看漲期權收購西伯倫集團 ,並於2020年9月30日完成將西博倫集團出售給懷斯麥德龍。交易 符合停止運營的標準。因此,希伯倫 集團的經營結果以及從其處置中獲得的約10萬美元的淨收益(扣除交易和其他成本)作為非連續性經營單獨列示。已對歷史報表進行回溯性調整,以提供一致的 比較基礎。因此,與非持續業務相關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結果並未細分,因為在處置完成後,它們將不會構成我們的合併財務報表的任何部分。

 

6

 

 

選定的 業務數據簡明合併報表

 

下表列出了 我們的上市控股公司Nisun International(我們的全資子公司)的財務狀況簡明綜合表,該公司是美國公認會計原則下VIE的主要受益人。(“VIE的主要受益人”),我們的其他 子公司(非VIE的主要受益人)(“其他子公司”),以及 我們於呈列日期合併的VIE及其子公司:

 

選定的 簡明合併資產負債表數據

 

   截至2022年12月31日。 
   日本國際   其他
附屬公司
  

主要
受益人
在所有VIE中

(WOFE)

   VIE和VIE
附屬公司
(中國)
   淘汰
調整
   已整合
總計
 
現金  $23,091,162   $21,832,883   $548   $22,393,980   $-   $67,318,573 
其他流動資產   -    60,670,653    -    102,905,583    -    163,576,236 
公司間應收賬款(1)   11,005,498    20,835,344    372,077    12,921,740    (45,134,659)   - 
流動資產總額   34,096,660    103,338,880    372,625    138,221,303    (45,134,659)   230,894,809 
對子公司的投資(2)   159,855,586    95,016,017    -    -    (254,871,603)   - 
通過VIE和VIE子公司獲得的好處(2)   -    -    82,338,592    -    (82,338,592)   - 
來自企業收購的商譽和無形資產   -    12,635,412    12,677,752    -    -    25,313,164 
其他非流動資產   -    14,981,577    -    12,230,231    -    27,211,808 
非流動資產總額   159,855,586    122,633,006    95,016,344    12,230,231    (337,210,195)   52,524,972 
總資產  $193,952,246   $225,971,886   $95,388,969   $150,451,534   $(382,344,854)  $283,419,781 
公司間應付款(1)  $291,476   $20,726,946   $372,952   $23,743,286   $(45,134,660)  $- 
其他負債和應計負債   8,028,965    41,965,706    -    43,628,242    -    93,622,913 
總負債   8,320,441    62,692,652    372,952    67,371,528    (45,134,660)   93,622,913 
股東權益總額(2)   185,631,805    159,855,586    95,016,017    82,338,592    (337,210,195)   185,631,805 
非控制性權益   -    3,423,648    -    741,415    -    4,165,063 
負債和權益總額  $193,952,246   $225,971,886    95,388,969   $150,451,535   $(382,344,855)  $283,419,781 

 

   截至2021年12月31日。 
   尼孫
國際
   其他
附屬公司
  

主要
受益人
在所有VIE中

(WOFE)

   VIE和VIE
附屬公司
(中國)
   淘汰
調整
   已整合
總計
 
現金  $68,296,949   $425,272   $6,056   $22,898,764   $-   $91,627,041 
其他流動資產   -    241,390    2,963    135,926,634    -    136,170,987 
公司間應收賬款(1)   7,582,199    4,449,051    457,312    409,334    (12,897,896)   - 
流動資產總額   75,879,148    5,115,713    466,331    159,234,732    (12,897,896)   227,798,028 
對子公司的投資(2)   115,680,581    78,539,006    -    -    (194,219,587)   - 
通過VIE和VIE子公司獲得的好處(2)   -    -    69,567,441    -    (69,567,441)   - 
商譽和無形資產   -    19,846,662    8,482,427    -    -    28,329,089 
其他非流動資產   -    15,769,254    430,687    1,651,028    -    17,850,969 
非流動資產總額   115,680,581    114,154,922    78,480,555    1,651,028    (263,787,028)   46,180,058 
總資產  $191,559,729   $119,270,635   $78,946,886   $160,885,760   $(276,684,924)  $273,978,086 
公司間應付款(1)  $404,408   $4,291   $403,706   $12,085,491   $(12,897,896)  $- 
其他負債和應計負債   10,528,965    340,124    4,174    78,503,535    -    89,376,798 
總負債   10,933,373    344,415    407,880    90,589,026    (12,897,896)   89,376,798 
股東權益總額(2)   180,626,356    115,680,581    78,539,006    69,567,441    (263,787,028)   180,626,356 
非控制性權益   -    3,245,639    -    729,293    -    3,974,932 
負債和權益總額  $191,559,729   $119,270,635   $78,946,886   $160,885,760   $(276,684,924)  $273,978,086 

 

7

 

 

選定的 業務數據簡明合併報表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 
   日本國際   其他
附屬公司
  

主要
受益人
在所有VIE中

(WOFE)

   VIE和VIE
附屬公司
(中國)
   淘汰
調整
   已整合
總計
 
第三方收入  $-   $26,473,317   $-   $207,700,948   $-   $234,174,265 
集團內收入(3)   2,939,975    12,680,218    -    11,325,733    (26,945,926)   - 
總收入   2,939,975    39,153,535    -    219,026,681    (26,945,926)   234,174,265 
總成本和費用   (1,421,470)   (41,183,306)   (457,720)   (200,465,482)   27,063,169    (216,464,809)
來自子公司及VIE的收入(2)   16,079,196    17,806,658    18,150,175    -    (52,036,029)   - 
非經營性收入(虧損)   23,111    832,877    (228)   3,956,696    -    4,812,456 
所得税前收入支出   17,620,812    16,609,764    17,692,227    22,517,895    (51,918,786)   22,521,912 
減:所得税(福利)支出   -    518,952    (114,430)   4,337,332    -    4,741,854 
淨收入   17,620,812    16,090,812    17,806,657    18,180,563    (51,918,786)   17,780,058 
非控股權益應佔(收入)淨額   -    (128,859)   -    (30,387)   -    (159,246)
                               
Nisun International股東應佔淨收益  $17,620,812   $15,961,953   $17,806,657   $18,150,176   $(51,918,786)  $17,620,812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 
   尼孫
國際
   其他
附屬公司
  

主要
受益人
在所有VIE中

(WOFE)

   VIE和VIE
附屬公司
(中國)
   淘汰
調整
   已整合
總計
 
第三方收入  $-   $-   $-   $160,199,711   $-   $160,199,711 
集團內部收入(3)   -    -    -    -    -    - 
總收入   -    -    -    160,199,711    -    160,199,711 
總成本和費用   (3,071,681)   (789,676)   (477,303)   (117,672,141)   -    (122,010,801)
子公司和VIE的收入(2)   33,452,042    33,268,971    33,627,137    -    (100,348,150)   - 
非經營性收入(虧損)   -    1,047,137    (228)   1,540,204    -    2,587,113 
所得税前收入扣除(Benerfit)費用   30,380,361    33,526,432    33,149,606    44,067,774    (100,348,150)   40,776,023 
減:所得税(福利)支出   -    (66,503)   (119,365)   10,455,369    -    10,269,501 
淨收入   30,380,361    33,592,935    33,268,971    33,612,405    (100,348,150)   30,506,522 
減去:可歸因於非控股權益的淨收益(虧損)   -    140,893    -    (14,732)   -    126,161 
Nisun International股東應佔淨收益  $30,380,361   $33,452,042   $33,268,971   $33,627,137   $(100,348,150)  $30,380,361 

 

8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  
    尼孫
國際
    其他
附屬公司
    主要
受益人
在所有VIE中
(WOFE)
    爭奪戰
VIE
附屬公司
(中國)
    淘汰
調整
    已整合
總計
 
第三方收入   $ -     $ -     $ -     $ 42,190,191     $ -     $ 42,190,191  
集團內收入(3)     -       -       -       -       -       -  
總收入     -       -       -       42,190,191       -       42,190,191  
總成本和費用     (1,098,668 )     (431,464 )     (414,241 )     (30,217,599 )     -       (32,161,972 )
(虧損)收入(2)     (11,993,122 )     11,232,662       11,583,787       -       (10,823,327 )     -  
營業外收入     -       105,063       980       723,408       -       829,451  
(虧損)所得税前收入支出     (13,091,790 )     10,906,261       11,170,526       12,696,000       (10,823,327 )     10,857,670  
減:所得税(福利)支出     -       (109,013 )     (62,136 )     1,112,213       -       941,064  
持續經營的淨(虧損)收入     (13,091,790 )     11,015,274       11,232,662       11,583,787       (10,823,327 )     9,916,606  
(虧損)來自終止經營     -       (22,971,016 )     -       -       -       (22,971,016 )
淨(虧損)收益     (13,091,790 )     (11,955,742 )     11,232,662       11,583,787       (10,823,327 )     (13,054,410 )
減去:非控股權益的淨收入     -       37,380       -       -       -       37,380  
Nisun International股東應佔淨(虧損)收入   $ (13,091,790 )   $ (11,993,122 )   $ 11,232,662     $ 11,583,787     $ (10,823,327 )   $ (13,091,790 )

 

備註:

 

 

(1)

消除Nisun International、VIE的主要受益人以及VIE及其附屬公司(我們合併)之間的公司間結餘。

 

  (2) 取消Nisun International、VIE的主要受益者、其他子公司以及我們合併的VIE及其子公司之間的投資。

 

  (3) 在合併水平上取消公司間服務費。

 

於截至2022年、2022年、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VIE的主要受益人並無向VIE收取任何服務費。除上述披露外,截至二零二二年、二零二一年及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並無集團內部收入。

 

B.資本化和負債

 

不適用於表格20-F的年度報告。

 

C. 提供和使用收益的原因

 

不適用於表格20-F的年度報告。

 

D. 風險因素

 

9

 

 

風險因素摘要

 

我們的業務面臨許多風險,包括可能阻止我們實現業務目標或可能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運營結果、現金流和前景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下面將更全面地討論這些風險,包括但不限於與以下各項相關的風險:

 

與我們的商業和工業有關的風險

 

  我們 在快速發展的供應鏈和金融服務行業的運營歷史有限,任何不可預見的變化和不確定性都可能對我們的運營業績和未來前景產生不利影響。

 

  如果我們不能創新或有效地應對不斷變化的金融技術和行業實踐,我們的業務和運營結果將受到實質性的不利影響。

 

  我們 依賴於與客户和行業合作伙伴的合作,如果我們的技術解決方案或服務因任何原因無法滿足需求或客户和合作夥伴的期望,我們可能會失去既定的市場份額。

 

  我們 受制於不斷變化的監管要求,如果我們不能適應監管變化,我們的業務和前景可能會受到實質性的不利影響。

 

  管理增長失敗將導致我們的運營中斷,並削弱我們的創收能力。

 

  我們 已經修改了我們的業務模式,並對我們的業務運營進行了重大戰略調整,因此可能會受到額外的 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影響。

 

  我們 不能向您保證我們的增長戰略會成功。

 

  網絡攻擊 或任何未能充分維護數據安全和防止未經授權訪問機密信息的行為都可能對我們的聲譽、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影響。

 

與中國做生意有關的風險

 

  不利 中國政府的政治氣候和經濟政策的變化可能對整體經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中國的增長對我們的競爭地位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取消 在中國法律體系中,以及中國法律法規的解釋和執行可能會限制可用的法律保護 對我們和我們的投資者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並導致我們的股票 價值大幅下降或變得毫無價值。
     
  我們 可能受到中國互聯網相關或金融相關監管的複雜性、不確定性和變化的不利影響 企業和公司,以及任何缺乏適用於我們業務的必要批准、許可證、許可證或備案文件,都可能會導致 對我們的業務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中國政府可能隨時幹預或影響我們的運營,或可能對海外進行的發行施加更多控制 和/或外國對中國發行人的投資,這可能導致我們的運營發生重大變化和/或導致價值 我們的證券大幅下跌或一文不值。
     
  最近 中國的監管發展,包括CAC對隱私和數據安全的更大監督和控制,可能會影響 我們希望中國政府對外國投資實施更多監督和控制的進一步監管審查和行動 在中國,發行人可能會嚴重限制或完全阻礙我們向投資者發行或繼續發行證券的能力 並導致該等證券的價值大幅下跌或毫無價值。
     
  中華人民共和國 法規為外國投資者進行的某些收購規定了複雜的程序,這可能會增加收購難度 通過在中國的收購來實現增長。
     
  交易 如果PCAOB確定其無法進行檢查,則根據《外國控股公司會計法》,可能會禁止在我們的證券中使用。 或調查完成了我們的審計工作。

 

10

 

 

  我們 可依賴我們中國子公司支付的股息和其他股權分配,以滿足任何現金和融資需求 我們可能對我們的中國子公司向我們付款的能力以及我們需要支付的任何税款有任何限制 可能對我們開展業務的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 與中國居民設立境外特殊目的公司有關的法規可能會限制我們的注入能力 將資本注入我們的中國子公司,限制了我們子公司增加註冊資本或分配利潤的能力 對我們造成不利影響,或者對我們造成不利影響。
     
  這裏 根據中國法律,美國監管機構調查和收集公司證據的程序存在不確定性 位於中國。
     
  中文 經濟增長放緩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產生負面影響。
     
  你 很難執行對我們的判決
     
  失敗 遵守適用於我們在中國業務的法律法規可能會使我們受到罰款和處罰,還可能導致 我們失去客户或以其他方式損害我們的業務。
     
  在 下 根據《企業所得税法》的規定,我們可以被歸為中國的“居民企業”。這種分類可能會 對我們和我們的非中國股東造成不利的税務後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 對離岸控股公司在中國實體的貸款和直接投資的監管可能會延遲或阻止我們使用所得款項 我們向中國運營子公司提供貸款或額外出資的證券發行,這可能會嚴重 並對我們的流動性以及我們的資金和業務擴展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失敗 遵守與境外直接投資或參與發行有關的個人外匯規則 中國居民股東在海外進行證券交易或證券交易,可能會使該等股東受到罰款或其他責任。
     
  我們 根據《反海外腐敗法》,以及任何認定我們違反了外國腐敗行為的行為 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政府 控制貨幣兑換可能會影響您的投資價值。
     
  付款 本公司之股息須受內華達州及中國法律之限制。

 

11

 

 

與我們公司結構相關的風險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的解釋和實施,以及它可能如何影響我們當前公司結構和業務運營的可行性,存在不確定性 。
     
  如果 中國政府發現,建立我們業務運營結構的合同安排不符合條件 根據中國的法律法規,我們可能會受到嚴重的後果。

 

  我們 依賴我們與合併關聯公司及其股東的合同安排進行業務運營,這可能不會 與直接擁有權一樣有效地提供運營控制。

 

  股東 VIE可能與我們存在潛在利益衝突,這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和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的 VIE協議可能會受到中國税務機關的審查,這可能會確定我們或我們的合併關聯公司欠 附加税。

 

與我們普通股所有權相關的風險

 

  英國 維爾京羣島公司可能無法發起股東衍生訴訟,從而剝奪了股東的能力 保護他們的利益。

 

  英屬維爾京羣島的法律為少數股東提供的保護很少,少數股東將獲得很少 或者,如果股東對我們的事務不滿意,則無追索權。

 

  無論我們的經營業績如何,我們的A類普通股的市場價格可能波動或可能下跌,而且股東 可能無法轉售他們的股份。

 

  我們 我們不打算在可預見的將來支付股息。

 

與我們的工商業相關的風險

 

我們 在快速發展的供應鏈和金融服務行業中的經營歷史有限,任何不可預見的變化 和不確定性都可能對我們的經營業績和增長前景造成不利影響.

 

金融 技術給中國的金融服務業和供應鏈行業帶來了動態而快速的變化。這些行業的監管框架 也在不斷演變,在可預見的將來可能仍然不確定。我們在中國為中小企業(SME)提供技術驅動的定製 融資解決方案(以下簡稱"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和 直銷銀行解決方案(簡稱"直銷銀行解決方案"或"其他 融資解決方案")。我們於2019年收購NiSun BVI及其子公司 以及合約控制的關聯公司Fintech(上海)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後,開始了我們的金融服務業務,北京恆泰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簡稱“金融科技”)和北京恆泰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恆浦”)。在收購 Nami Holding(Cayman)Co.後,我們擴大了金融服務業務,公司

 

2020年1月,我們開始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業務。供應鏈行業在中國處於 發展的相對早期階段,很少有成熟的企業可以遵循或借鑑,擁有公認的商業模式。 此外,我們還面臨着與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競爭加劇和監管環境不斷變化有關的不確定性 。隨着金融服務市場動態、監管環境和我們的業務不斷髮展,我們可能需要 不時引入新的服務或修改現有的業務模式。我們現有業務模式的任何重大變更 可能無法實現預期結果,並可能對我們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因此 很難有效評估我們業務的未來前景。投資者應根據 我們在這個快速增長的行業中遇到或可能遇到的不確定性來考慮我們的業務和前景,包括但不限於:

 

  我們的 適應中國和世界各地不斷變化的宏觀經濟環境的能力,這些環境可能受到多個 因素,如地緣政治因素、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和COVID—19等流行病;

 

12

 

 

  我們的 與我們的行業同行成功競爭的能力,其中一些同行可能比我們擁有更多的業務資源;

 

  我們的 應對監管環境的變化;

 

  我們的 滿足客户和合作夥伴不斷變化的需求的解決方案,包括因監管環境變化而產生的需求 他們在其中運作;

 

  我們的 有能力維護和加強我們與供應鏈金融行業主要利益相關方的關係,包括但不包括 限於核心企業及其供應商和金融機構;

 

  我們的 戰略覆蓋更多核心企業和金融機構,並增加處理商品的交易量 通過我們的技術解決方案;

 

  我們的 我們解決方案產品的創新和多樣化;

 

  改進 我們的運營效率;

 

  措施 保護我們IT系統的安全性以及我們通過我們的解決方案和系統獲取和使用的數據的機密性;

 

  能力 吸引、留住和激勵優秀員工;

 

  解決方案 潛在訴訟,如監管、知識產權侵權、數據隱私或其他索賠;以及

 

  其他 與我們的行業和運營相關的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如果 我們無法有效應對這些已識別和未知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或未能適應金融服務行業的變化,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如果 我們無法創新或有效應對不斷變化的金融技術和行業實踐,我們的業務和運營結果 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競爭的 供應鏈和中小企業融資市場面臨着快速而重大的變化。在金融服務業 運營需要尖端技術來簡化供應鏈融資流程並優化支付週期。我們提供基於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和雲技術等尖端技術的廣泛 解決方案,以在整個供應鏈採購流程中優化和優化 支付週期。創新是改進我們的金融解決方案產品和開發 新技術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户需求的關鍵。如果我們未能進行創新或投資於技術創新,我們的競爭地位 可能受到損害,進而可能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 和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的成功將部分取決於我們及時有效地適應和響應技術變化的能力。它要求 我們繼續投入大量資源,以加強我們的技術基礎設施和研發工作。供應鏈金融行業的變化 和發展也可能要求我們不時重新評估現有的業務模式或金融解決方案 ,並對我們的長期戰略和業務計劃進行重大調整。我們無法向您保證我們將成功 實施這些舉措。如果我們無法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應對技術發展或行業慣例,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13

 

 

我們 依賴於與客户和行業合作伙伴的合作,如果我們的技術解決方案或服務因任何原因無法滿足客户和合作夥伴的需求或 期望,我們可能會失去既定的市場份額.

 

我們與客户和合作夥伴的 關係對我們的成功至關重要。我們主要通過向客户和合作夥伴提供金融服務 和技術解決方案以收取服務費來賺取收入。在我們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中,我們的大部分業務 取決於我們與核心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關係以及他們繼續與我們合作的意願。我們幾乎 所有客户在選擇其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合作伙伴時都會採用複雜且經過嚴格篩選的投標流程,以解決 他們最具挑戰性但最經常遇到的問題。我們已經成功地與這些核心企業和金融機構建立了信任的關係,並相信我們將繼續為這些企業提供令人滿意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 然而,我們的服務協議通常是非排他性的,他們可能會選擇使用自己的內部研發能力 或選擇我們的競爭對手來開發他們的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和解決方案。我們不能保證客户 和行業合作伙伴將長期或根本與我們續約,我們也不能確定客户不會為滿足其技術解決方案需求而聘請 其他第三方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

 

我們 維持和擴大客户羣以及與合作伙伴建立長期關係的能力還取決於其他一些 因素,例如:

 

  我們的 技術和解決方案,以跟上快速的技術變化和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我們的 適應不斷變化的客户需求和期望;

 

  滿意度 我們的客户和合作夥伴與我們解決方案和客户服務的性能、定製和有效性的水平;

 

  我們的 能夠準確預測市場趨勢,並以對市場需求敏感的價格提供有吸引力的產品和服務;

 

  我們的客户和合作夥伴的成功和發展;以及

 

  總體 經濟狀況、市場和監管發展。

 

如果我們的技術解決方案或服務 不能滿足客户和合作夥伴的需求或期望,或者我們的客户和合作夥伴選擇由他們的內部團隊或我們的競爭對手 為他們提供技術解決方案,我們的 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前景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 受不斷變化的監管要求的約束,如果我們未能適應監管變化,我們的業務和前景可能會受到嚴重 和不利影響。

 

我們業務的 很多方面,包括提供互聯網信息、向客户和銀行提供諮詢服務、與金融產品信息相關的網上發佈服務以及融資解決方案服務等,都受到中國政府部門的監督和監管 。此外,隨着我們不斷擴展平臺上的解決方案,我們可能會面臨 新的、更復雜的監管要求。我們還需要遵守相關司法管轄區的適用法律和法規 以保護客户信息的隱私和安全。法律和監管限制可能會延遲或可能阻止 我們的某些解決方案或服務的提供,這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 運營結果產生重大不利影響。違反法律法規還可能導致嚴厲處罰、沒收非法所得、吊銷執照 ,在某些情況下,還可能導致刑事起訴。

 

中國監管金融服務和相關技術服務的監管框架正在不斷演變。可能會頒佈新的法律或法規,這可能會施加新的要求或禁令,使我們的運營或技術不符合要求。此外, 由於監管環境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我們無法向您保證監管機構將以與我們相同的方式解釋法律和法規, 我們將始終完全遵守適用的法律和法規。為了糾正任何違規行為,我們可能 需要修改我們的業務模式、解決方案和技術,以降低我們的解決方案吸引力。我們還可能受到 罰款或其他處罰,或者,如果我們確定合規運營的要求過於繁重,我們可能 選擇終止可能不合規的運營。如果發生這些情況,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 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14

 

 

未能 管理我們的增長可能會導致我們的運營中斷,削弱我們的創收能力,並使我們的運營和 其他資源緊張。

 

自 2019年以來,我們的業務通過收購和服務解決方案多樣化實現了顯著增長。我們的增長戰略 包括提高現有產品和服務的市場滲透率、增強我們的金融技術、開發新產品、 以及增加我們服務的行業和客户數量。實施這些戰略已經並將繼續導致 對我們的資本和運營資源的巨大需求。特別是,管理我們的增長將需要,除其他事項外, :

 

  成功 整合我們現有的業務和收購的業務;

 

  繼續 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的提升;

 

  嚴格 成本控制和充足的易變現能力;

 

  強化 財務和風險控制;

 

  增加 市場營銷、銷售和支持活動;以及

 

  保留, 培訓和僱用合格的員工和專業人士。

 

如果 我們無法成功管理我們的增長,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將受到重大的不利影響 。

 

由於 監管授權的變化以及我們的公司重組,我們 修改了我們的業務模式,並對我們的業務進行了重大的戰略運營調整,我們可能會面臨與我們的遺留業務、產品或服務相關的風險、不確定性或潛在負債 。

 

考慮到 管理我們行業和業務運營的法律、規則、法規、政策和行政措施的複雜性、不確定性和變化,我們修改了我們的業務模式和實踐,以應對監管要求和我們 戰略的變化。此外,在我們的部分關聯實體提供的歷史金融服務產品中,由於 中國金融行業的法律和政策變化,它們在被我們公司收購前已停止提供 某些金融中介服務。此外,在正常業務過程中,於二零二零年被我們剝離的遺留西博倫集團可能仍會面臨中國税務機關就應付税款金額的質疑。儘管西博倫集團管理層 認為其已支付所有應計税款,但中國税務機關可能認為西博倫集團所欠税款超過其已支付的税款,並可能要求我們承擔可能徵收的任何逾期税款,儘管西博倫集團不再是我們合併 集團的一部分。

 

截至本招股説明書日期,我們 並不知悉任何中國當局已對我們施加該等責任或行政處罰。然而, 我們無法向您保證,我們不會因我們關聯公司以前提供的歷史產品或 服務而承擔責任或監管處罰。此外,中國法律體系部分基於可能具有追溯效力的政府政策和內部規則 (其中一些政策和內部規則沒有及時公佈或根本沒有公佈)。因此,在相關機構通知之前,我們可能不知道 任何違反這些政策和規則的行為,並且我們無法向您保證,我們的關聯公司或出售 業務不會導致我們承擔責任或行政處罰,即使相關產品或業務 已經或不再與我們公司有關聯。任何此類事件都可能對我們的客户關係、聲譽和業務運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 不能向您保證我們的增長戰略將取得成功,也不能保證將來不會出現虧損。

 

我們 在追求增長的過程中實施多元化和互補的業務戰略。然而,我們的增長存在許多障礙,包括, 但不限於,來自類似業務的競爭加劇,我們改進產品和產品組合以實現 解決方案服務的好處的能力,意外成本和與營銷工作相關的成本。我們無法向您保證我們 能夠成功克服這些障礙、增加市場份額或成功實現我們的目標。我們無法成功實施此 內部增長戰略,可能會對我們的增長、未來財務狀況、經營成果或 現金流產生負面影響。

 

15

 

 

此外,我們過去也曾遭受過損失。我們不能向您保證,我們將來一定能夠創造利潤。由於我們在技術、人才、內容、品牌知名度、客户羣擴展和其他計劃方面的持續投資,我們可能會經歷 虧損。 我們的盈利能力還取決於我們管理成本和開支的能力。我們打算管理和控制我們的成本和開支 ,作為我們總收入的一個比例,但無法保證我們能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實現和維持 盈利能力的能力受到各種其他因素的影響,其中一些因素超出了我們的控制範圍,例如宏觀經濟和監管環境的變化或行業競爭動態。因此,股東不應依賴我們任何前期 的財務業績作為我們未來業績的指標。

 

我們可能會不時評估和尋求戰略投資或收購,這可能需要管理層的高度關注, 擾亂我們現有的運營並對我們的財務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我們 可能會評估和考慮戰略投資、合併、收購或聯盟,以擴大我們的運營,並進一步提高 我們對客户的服務價值。這些交易可能對我們的財務狀況和運營結果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完成。如果我們能夠確定合適的商業機會,我們可能無法成功完成交易 ,或可能無法從該交易中獲得利益。

 

戰略性投資或收購將涉及商業關係中常見的風險,包括:

 

  困難 整合被收購企業的運營、人員、系統、數據、技術、權利、平臺、產品和服務;

 

  無法 所收購的技術、產品或業務以實現預期的收入水平、盈利能力、生產率或其他 福利;

 

  困難 留住、培訓、激勵和整合關鍵人員;

 

  轉移 管理層從日常運營中獲得的時間和資源;

 

  困難 在合併後的組織內保持統一的標準、控制、程序和政策;

 

  困難 保持與被收購業務的客户、員工和供應商的關係;

 

  風險 進入我們經驗有限或沒有經驗的市場;

 

  假設 包含對我們不利的條款的合同義務,要求我們許可或放棄知識產權 權利或增加我們的責任風險;

 

  失敗 成功地進一步開發所獲得的技術;

 

  責任 在收購前,被收購企業的活動,如違法行為、商業糾紛、税務責任 以及其他已知和未知的責任;

 

  潛力 我們正在進行的業務中斷;以及

 

  意外 與戰略投資或收購有關的成本和未知風險和負債。

 

我們 在過去一年中進行了某些投資和收購,例如,與山東當地合作伙伴合作, 將我們的泰安子公司作為一個關鍵的控股和運營平臺,以及收購Nami Cayman及其子公司和 運營關聯公司,以支持我們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服務的增長。但是,我們的投資和收購可能不會 成功,可能不會使我們的業務戰略受益,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收入來抵消相關的收購成本 ,或者可能無法以其他方式產生預期收益。此外,我們無法向您保證,未來對新業務或技術的投資或收購 將證明是有利可圖的或為我們的股東帶來價值。

 

16

 

 

COVID—19疫情 對我們的部分業務產生不利影響,並可能對我們的未來業務營運產生重大影響。

 

COVID—19疫情 對全球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擾亂了各個行業的業務運營,並造成了金融市場的嚴重波動和 混亂。於二零二零年春季,我們的營運暫時受到旅行限制、辦公室關閉、家居隔離、項目實施延誤、現場工作及業務發展等因素的影響。於二零二零財政年度,COVID—19疫情並無對本公司的金融服務業務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然而,COVID—19疫情對公司已終止的設備和工程業務造成了重大不利影響。員工使用西博倫集團製造設施的機會非常有限,因此,公司在提供製造和安裝服務方面遇到了困難。此外,公司的一些客户和供應商遭遇財務困境,延遲或拖欠付款 ,業務規模縮小,業務中斷,進而對設備和工程業務造成了進一步的 不利影響。

 

After Spring 2020, the COVID outbreak in China has gradually been controlled and we also returned to normal operations. However, in March 2022, due to the spread of new variants and subvariants of COVID-19 in Shanghai and several other cities in China, local governments of the impacted cities had imposed strict movement restrictions. In mid-March 2022, Shanghai authorities issued strict lockdown and shutdown orders in response to the pandemic and as a result, employees of our PRC operating entities located in Shanghai have worked from home. Our Shanghai entities have been able to continue to provide services to our customers remotely with minimum interruptions. China modified its COVID control policy at the end of 2022, and most of the travel restrictions and quarantine requirements were lifted in December 2022. However, the pandemic could adversely affect our business and financial results in 2023 if any virus resurges cause significant disruptions to our operations or the business of our supply chain customers, logistics and service providers, and negative impact to the pricing of our products. We cannot predict the severity and duration of the impact from such resurgence. If any new outbreak of COVID-19 is not effectively and timely controlled, or if government responses to outbreaks or potential outbreaks are severe or long-lasting, our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financial condition may be materially and adversely affected as a result of the deteriorating market outlook, the slowdown in regional and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weakened liquidity and financial condition of our customers or other factors that we cannot foresee. Any of these factors and other factors beyond our control could have an adverse effect on the overall business environment, cause uncertainties in the economic growth in the regions where we conduct business, and could materially and adversely impact our business,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results of operations.

 

如果 我們不能有效地競爭,我們的經營成果就會受到影響。

 

Competition in the SME financing industry has been intense, and increasingly more participants have also entered into the supply chain solutions market. Our competitors operate with different business models, have different cost structures or participate selectively in different markets. They may ultimately prove more successful or more adaptable to new regulatory, technological and other developments. Some of our current and potential competitors have significantly more financial, technical, marketing and other resources than we do and may be able to devote greater resources to the development, promotion, sale and support of their financial service platforms and customers. Our competitors may also have longer operating histories, more extensive customer bases, greater brand recognition and brand loyalty and broader partner relationships than us. Additionally, a current or potential competitor may acquire one or more of its existing competitors or form a strategic alliance with one or more of its competitors. Our competitors may be better at developing new products or services, responding faster to new technologies, or undertaking more extensive and effective marketing campaigns. If we are unable to compete with such companies and meet the need for innovation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the demand for our financial services could stagnate or substantially decline, our financial services business could experience reduced revenues or fail to achieve or maintain more widespread market acceptance, any of which could harm our business and results of operations.

 

如果 在省級或區域金融資產交易所交易的中小企業金融產品受到限制或禁止,或者如果此類金融資產交易所被禁止上市交易所管理的產品,我們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將受到 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 為中小企業提供與其證券在中國省級或區域性金融資產交易所上市相關的融資解決方案服務。中國政府尚未採用監管框架來管理這類本地交易所或交易所管理產品的上市、交易和分銷。地方金融資產交易所經地方政府批准設立,交易所管理的產品在交易所掛牌交易,由地方金融資產交易所備案批准,由市、省兩級金融辦監管。因此,選擇在此類交易所分銷的主要產品類型取決於當地的監管環境和政策。 如果地方政府當局不鼓勵任何重要的產品類型,我們的產品組合、分銷服務和相關收入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

 

17

 

 

此外,儘管地方金融交易所受國務院發佈的兩項禁止性規定的監管,但我們不能保證它們不會被收緊的國家金融監管體系所覆蓋。經人民中國銀行、中國銀保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等國家監管機構批准或指導的,可以禁止這些金融交易所目前在該交易所交易的部分或全部產品上市,也可以禁止其從事此類上市和交易服務。在這種情況下, 我們可能不得不改變我們的業務模式,因此,我們的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服務的運營結果將受到實質性的 和不利影響。

 

我們 依靠我們的行業合作伙伴獲得很大一部分收入。

 

我們很大一部分收入來自與行業合作伙伴的合作,包括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國有企業、在金融資產交易所承銷客户證券的金融機構以及分銷各種金融產品的商業銀行。如果我們失去了任何產品提供商、贊助商或採購商,或者我們的任何合作伙伴 大幅減少了與我們的業務量,如果我們無法 及時尋找替代合作伙伴,或者根本不能找到替代合作伙伴,我們的收入和盈利能力將大幅下降。此外,我們從特定產品供應商處採購和分銷的產品數量可能會因時期而異,特別是因為我們不是任何特定產品供應商的獨家分銷商。 我們對金融產品供應商、贊助商或收購商的依賴也可能對我們與客户協商費率的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這反過來可能對我們的運營結果產生實質性的不利影響。

 

雖然我們過去未發現任何數據泄露事件,但網絡攻擊、計算機病毒或未來任何未能充分維護安全和防止未經授權訪問電子信息和其他機密信息的行為都可能導致數據泄露,這可能會對我們的聲譽、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影響。

 

保護客户、業務合作伙伴、公司和員工的數據對我們至關重要。我們的客户、業務合作伙伴和員工希望我們能夠充分保護和保護他們的敏感個人和業務信息。我們越來越依賴自動化的信息技術流程。第三方的不當活動、利用加密技術、數據黑客工具和發現以及其他事件或發展可能會導致未來的危害 或破壞我們的網絡、支付終端或其他結算系統。特別是,犯罪分子用來獲得未經授權訪問敏感數據的技術經常發生變化,而且通常在針對目標發起攻擊之前不會被識別;因此,我們可能無法 預測這些技術或實施足夠的預防措施。不能保證我們未來不會遭受刑事網絡攻擊,不能保證未經授權的各方不會訪問個人或業務信息或敏感數據,也不能保證任何此類事件會被及時發現。

 

我們 還面臨與我們合作以促進我們的業務活動的第三方相關的間接技術、網絡安全和運營風險,其中包括為我們的客户管理賬户的第三方在線服務提供商和外部 雲服務提供商。由於技術系統日益整合和相互依賴,技術故障、網絡攻擊 或其他嚴重危及一個實體的系統的信息或安全漏洞可能會對其交易對手產生實質性影響。此類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的任何網絡攻擊、計算機病毒、物理或電子入侵或類似中斷都可能對我們的運營造成不利影響,並可能導致我們客户的資金被挪用。

 

安全漏洞 或未經授權訪問機密信息也可能使我們承擔與信息丟失有關的責任、 耗時且昂貴的訴訟和負面宣傳。如果安全措施因第三方行為、員工 錯誤、瀆職或其他原因而遭到破壞,或者我們技術基礎設施中的設計缺陷被暴露和利用,我們與 客户和合作夥伴的關係可能會受到嚴重損害,我們可能會承擔重大責任,我們的業務和運營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18

 

 

任何 針對我們的負面宣傳和指控都可能對我們的品牌和聲譽造成不利影響,這可能損害我們吸引和 留住客户和業務夥伴的能力,並對我們的業務、經營業績和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關於我們、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或我們的財務業績的 負面宣傳和指控,包括賣空者或投資研究公司 ,無論其真實性如何,都可能對我們的品牌、公眾形象和聲譽造成不利影響,損害我們吸引和留住客户的能力,並對我們的股價、業務、經營業績和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例如,於2020年6月3日,一位賣空者發佈報告稱,其中包括我們於2019年12月完成的私募、恆普收購及南美收購為未披露的關聯方交易,我們未能披露。我們股票的交易價格 下跌,我們和我們的一些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向 美國紐約南區地區法院提起了股東集體訴訟。雖然特別律師進行的獨立調查的結果和結論 已駁斥了短報中所載的相關指控,而集體訴訟已 被完全駁回,但我們的股價在此等負面宣傳後出現波動。

 

我們的任何關鍵客户的流失都可能會降低我們的收入和盈利能力。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五名客户佔我們金融服務業務總收入的 18%、16%、15%、13%及13%,一名客户佔供應鏈貿易業務總收入的33%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兩名客户 分別佔我們金融服務業務總收入的37%及15%,兩名客户分別佔供應鏈貿易業務總收入的71%及10%。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兩名客户分別佔應收賬款餘額總額的約20%和11%。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兩名客户分別佔應收賬款餘額總額的約31%和29%。

 

我們 沒有與任何這些主要客户簽訂長期合同,而是依賴這些客户的個別訂單。 因此,我們無法保證我們將維持或改善與這些客户的關係,或者我們將能夠 繼續在現有水平上或根本上為這些客户提供服務。由於我們的大部分收入是由 服務的單個訂單驅動的,我們的主要客户經常根據給定訂單的下達時間更改每個時段。雖然我們的行業中不存在長期合同 ,我們的客户經常重複地下訂單,但如果我們不能與主要 客户發展和維持長期關係,或者在不同時期內以同等客户替換主要客户,則此類銷售損失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

 

我們的 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是資本驅動型運營,如果我們無法維持所需的資本水平和資金來源, 支持我們為客户提供的解決方案服務,我們的業務將受到損害。

 

For our supply chain solutions services, we participate as an intermediary and a trading partner in the procurement and distribution transactions, automate the transaction payments and streamline the supply chain finance process. Such supply chain transactions are common for the commodity-based industry such as the agriculture, infrastructure and energy markets. As such, our supply chain solutions services may be considered capital intensive operations in the merchandise flows from the upstream procurement to the downstream distribution. Further, to remain competitive and enhance customer experience and the quality of our services, we need to make continued investment to develop new solution products and expand into new industries. Such endeavors carry risks, such as cost overruns, delays in delivery or lack of acceptance from our clients or partners. There can be no assurance that we will have sufficient funds available to maintain the levels of funding or future investment required to support our products or innovations, and any delay in the delivery of new services or the failure to accurately predict and address market demand could render our services less desirable to our customers and cooperation partners. While we have made continued efforts to diversify revenue and funding sources, we cannot assure you that such efforts would be successful or could remain or becom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in the future. If we become dependent on a small number of customers or funding sources, and any such entities decide not to collaborate with us, change the commercial terms to the extent unacceptable to us or limit the funding available on our platform, such constraints may materially limit our ability to serve our customers. As a result, our business, financial condition, results of operations and cash flow may be materially and adversely affected.

 

19

 

 

我們的中國子公司和合並 關聯公司的賬簿和記錄是按照中國公認會計原則而非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編制的。

 

本公司的 幾乎所有業務均位於中國大陸。雖然Nishun International的報告是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編制的,但我們中國子公司的賬簿和記錄是根據中國公認會計原則編制的。儘管我們努力改善 公司的控制和程序,但我們的會計人員在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維護 我們的賬簿和記錄方面缺乏足夠的知識、經驗和培訓。如果我們未能維持一個有效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系統 ,我們可能無法準確報告我們的財務結果或防止欺詐。因此,現有和潛在股東 可能會對我們的財務報告失去信心,這將損害我們的股票價值。

 

我們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我們的 高級管理層以及關鍵的信息技術和開發人員。

 

我們高度依賴 我們的高級管理層來管理我們的業務和運營,以及我們的關鍵研發人員來開發 新產品和改進我們現有的產品和技術。特別是,我們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我們的高級 管理層成員,包括首席執行官黃曉雲、首席財務官樑昌娟以及Fintech、 恆浦和南美的高級管理人員來管理我們的運營。

 

雖然我們為員工的利益提供法律上的 要求的個人保險,但我們不為我們的任何高級管理人員 或關鍵人員購買關鍵人員人壽保險。損失其中任何一項均會對我們的業務及營運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對高級 管理層和我們其他關鍵人員的競爭非常激烈,合適的候選人數量有限。我們可能無法找到合適的 替代我們失去的任何高級管理人員或關鍵人員。此外,如果我們的任何高級管理人員或關鍵人員 加入競爭對手或組建競爭公司,他們可能會與我們競爭客户、業務夥伴和其他關鍵專業人員 和我們公司的員工。雖然我們的每一位高級管理人員和關鍵人員都簽署了 與他們受僱於我們有關的保密協議,但我們無法向您保證,如果 我們與我們的高級管理人員或關鍵人員之間發生糾紛,我們將能夠成功執行這些條款。

 

我們與其他技術公司和研究機構爭奪合格的 人才。對這些人員的激烈競爭可能會導致我們的薪酬成本增加,這可能會對我們的運營結果產生實質性的不利影響。我們未來的成功和發展業務的能力將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這些人員的持續服務,以及我們識別、聘用和留住更多合格人員的能力。如果我們無法吸引和留住合格的員工,我們可能無法實現我們的業務和財務目標。

 

我們嚴重依賴經驗豐富的人員提供的服務,這些人員擁有對我們行業有價值的技能,我們可能不得不積極競爭他們的服務。

 

我們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我們吸引、留住和激勵技術人員為客户服務的能力。我們的許多人員都擁有對從事我們行業的所有公司都有價值的技能。因此,我們預計我們將不得不積極競爭這些員工。 我們的一些競爭對手可能會向我們的員工支付高於我們留住他們的薪酬。我們盈利運營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找到、聘用、培訓和留住我們的人員的能力。不能保證我們將能夠留住我們現有的人員,或者我們將能夠在未來吸引和吸收其他人員。如果我們不能 有效地獲取和保留技術人員,我們的服務的發展和質量可能會受到實質性的損害。請參閲“我們的 員工。”

 

如果我們未能保護我們的知識產權 ,可能會損害我們的業務和競爭地位。

 

我們依靠著作權法、商標法和商業祕密法以及保密協議等多種方法來保護我們的知識產權。 我們的關聯實體在中國擁有多個商標,這些商標都已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等監管機構正式註冊。這一知識產權使我們的產品在金融服務和供應鏈解決方案行業贏得了市場份額 。

 

20

 

 

我們還依靠商業祕密權,通過與某些員工簽訂保密協議來保護我們的業務。如果我們的任何員工違反了保密義務 ,我們可能在中國沒有足夠的補救措施,我們的商業祕密可能會被我們的競爭對手知道。根據中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一旦期限到期,我們將不得不續簽我們的商標。

 

中國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歷來缺乏實施,主要是因為中國法律含糊不清和執行困難。因此,中國的知識產權和保密保護可能不像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那樣有效。此外,監管未經授權使用專有技術是困難和昂貴的,我們可能需要訴諸 訴訟來強制或捍衞我們的知識產權,或確定我們或其他人的專有權利的可執行性、範圍和有效性。此類訴訟和任何此類訴訟中的不利裁決(如果有)可能導致鉅額成本 以及資源和管理層注意力的轉移,這可能會損害我們的業務和競爭地位。

 

我們可能面臨第三方的知識產權侵權和其他索賠,如果成功,可能會擾亂我們的業務,並對我們的財務狀況和運營結果產生實質性的不利影響。

 

我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在不侵犯第三方知識產權的情況下使用和開發我們的技術和訣竅的能力。 隨着知識產權訴訟在中國變得越來越常見,我們面臨着更高的風險,成為與其他方專有權利相關的知識產權侵權、無效或賠償索賠的對象。我們當前的 或潛在的競爭對手,其中許多擁有大量資源,並在競爭技術上進行了大量投資, 可能擁有或可能獲得知識產權,這些知識產權將阻止、限制或幹擾我們在中國或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地區使用或銷售我們的產品的能力。此外,知識產權訴訟的辯護,包括專利侵權訴訟,以及相關的法律和行政訴訟,可能既昂貴又耗時,可能會極大地分散我們技術和管理人員的精力和資源。此外,在我們可能成為其中一方的任何此類訴訟或訴訟程序中作出不利裁決可能會導致我們:

 

  支付損害賠償金;

 

  向第三方尋求許可證;

 

  支付持續的版税;

 

  重新設計我們的產品;

 

  受到禁令的限制,

 

其中每一項都可能有效地阻止我們開展部分或全部業務,並導致我們的客户或潛在客户推遲或限制他們購買或使用我們的品牌產品,這可能會對我們的財務狀況和運營結果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的品牌或聲譽以及金融服務業的聲譽 可能會受到其控制之外的因素的重大不利影響。

 

提高我們金融服務品牌的認知度和美譽度對其業務和競爭力至關重要。對此目標很重要的因素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能力:

 

  維護我們技術平臺的質量和可靠性;

 

  為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客户及行業合作伙伴提供優質的客户服務體驗;

 

  維護準確的金融產品匹配和資產管理工具 和決策模型;

 

  有效管理和解決客户的任何問題或顧慮; 和

 

  有效保護客户的個人信息和隱私, 行業合作伙伴。

 

21

 

 

媒體或其他方對我們服務的上述或其他方面(包括但不限於我們的管理、業務、 遵守法律)的任何負面宣傳,無論是否有價值,都可能嚴重損害其聲譽,損害其業務和經營成果。

 

Certain factors that may adversely affect our reputation are beyond our control. Negative publicity about our industry partners, service providers or other counterparties, such as negative publicity about their revenue generating practices and any failure by them to adequately protect the information of their investors, to comply with applicable laws and regulations or to otherwise meet required quality and service standards could harm the reputation of our financial services model working with those industry partners. Furthermore, any negative development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such as bankruptcies or failures of other financial technology platforms, or negative perception of the industry as a whole, such as that arises from any failure of other financial advisory service providers or their technology platforms to detect or prevent money laundering or other illegal activities, even if factually incorrect or based on isolated incidents, could compromise our image, undermine the trust and credibility we have established and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our ability to attract new customers. Negative developments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such as fraudulent behavior and/or the closure of other financial service platforms, may also lead to tightened regulatory scrutiny of the industry and limit the scope of permissible business activities that may be conducted by the industry participants. If any of the foregoing were to occur, our business and results of operations could be materially and adversely affected.

 

我們的運營取決於中國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和固定電信網絡的性能。

 

在中國,幾乎所有的 互聯網接入都是通過國有電信運營商維護的,受工業和信息化部(MIIT)的行政控制和監管。我們依靠數量有限的電信服務提供商 通過本地電信線路和互聯網數據中心為我們提供數據通信能力,以託管我們的服務器。 如果中國的 互聯網基礎設施或電信服務提供商提供的固定電信網絡出現中斷、故障或其他問題,我們對替代網絡或服務的訪問有限。隨着業務的擴展 ,我們可能需要升級技術和基礎設施,以跟上數字 技術系統和平臺上不斷增長的流量。我們無法向您保證,中國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和固定電信網絡 將能夠滿足與互聯網使用持續增長相關的需求。

 

此外,我們無法控制電信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服務的成本 。如果我們支付的電信和互聯網服務價格大幅上漲,我們的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此外,如果互聯網用户的互聯網接入費或其他費用 增加,我們的用户流量可能會下降,我們的業務可能會受到損害。

 

我們面臨着與健康流行病 或疾病爆發有關的風險。

 

一般而言,我們的業務 可能會受到大流行病的影響,包括但不限於COVID—19、禽流感、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徵(SARS)、甲型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或其他疫情。為應對大流行病,政府和其他組織 可能會採取可能導致我們日常運營嚴重中斷的法規和政策,包括臨時關閉我們的 辦公室和其他設施。這些嚴重的情況可能導致我們和/或我們的供應商和客户進行內部調整,包括 但不限於,臨時關閉我們的業務,限制營業時間,以及設置旅行和/或訪問與客户和供應商的長期限制 。嚴重狀況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可能導致業務中斷, 對我們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幾乎所有 收入和員工都集中在中國。因此,我們的經營業績將可能受到不利影響,並可能受到 重大影響,只要COVID—19或任何其他大流行病對中國和全球整體經濟造成損害。 對我們結果的任何潛在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未來的發展和可能出現的新信息,這些信息涉及衞生大流行病的持續時間 和嚴重程度,以及政府當局和其他實體為遏制衞生大流行病 或減輕其影響而採取的行動,幾乎所有這些都超出了我們的控制範圍。潛在影響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方面:

 

  臨時關閉辦公室、限制旅行或暫停 我們的客户和供應商的服務已經並可能繼續對我們的服務需求產生負面影響;

 

22

 

 

  受健康爆發負面影響的客户 可能會減少設備和工程項目的預算,或延遲相關項目的進度或減少 對我們的金融服務需求可能對我們的收入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的客户可能需要額外的時間來向我們付款或根本無法向我們付款,這可能會顯著增加應收賬款金額,並要求我們為可疑賬款記錄額外的撥備,這反過來可能對我們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以及

 

  供應鏈、物流供應商或客户的任何中斷都可能對我們的業務和運營結果造成不利影響,包括導致我們的分包商暫時停止運營 ,這也可能導致項目進度延誤和對我們的業務損害;

 

由於新冠肺炎未來可能存在不確定性,目前無法合理估計疫情和應對措施帶來的財務影響 。我們不能保證我們的總收入在未來會逐年增長或保持在類似的水平。如果情況沒有明顯改善,全球股市還沒有從最近的下跌中恢復過來,我們 可能不得不記錄下調調整。

 

在中國做生意的相關風險

 

中國政府的政治氣候和經濟政策的不利變化可能對中國的整體經濟增長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並對我們的競爭地位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幾乎所有的業務都是在中國進行的。我們的業務、經營結果、財務狀況和前景受中國的經濟、政治和法律發展的影響。儘管中國經濟不再是計劃經濟,但中國政府繼續通過直接配置資源、貨幣和税收政策以及其他一系列政府政策,如鼓勵或限制外國投資者投資某些行業,控制人民幣與外幣之間的兑換,以及調節一般或特定市場的增長,對中國的經濟增長進行重大控制。在過去的30年裏,政府的介入對中國的顯著成長起到了重要作用。為應對全球和中國經濟下行,中國政府採取了旨在刺激中國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如果中國政府目前或未來的政策未能幫助中國經濟實現進一步增長,或者如果中國政府政策的任何方面限制了我們行業的增長或以其他方式對我們的業務產生負面影響,我們的增長率或戰略以及我們的經營業績可能會因此受到不利影響。

 

中國法律體系的不確定性和中國法律法規的解釋和執行可能會限制我們和我們的投資者可獲得的法律保護,對我們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並導致我們的股票大幅貶值或變得一文不值。

 

我們的所有業務都是通過我們在中國的子公司進行的。我們在中國的業務受中國法律法規管轄。我們的中國子公司一般 遵守適用於中國外商投資的法律法規,尤其是適用於外商獨資企業的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制度是以法規為基礎的。可以引用以前的法院判決作為參考,但其先例價值有限。

 

過去幾十年,中國法律和法規 顯著加強了對在華各種形式的外國投資的保護。然而, 中國尚未發展出一個完全完整的法律體系,最近頒佈的法律法規可能不足以涵蓋中國經濟活動的所有方面 。特別是,由於這些法律和法規相對較新,且由於已公佈的決定數量有限且不具約束力,這些法律和法規的解釋和執行涉及不確定性。

 

23

 

 

此外,中國的法律體系 部分基於政府政策和內部規則,其中一些政策和規則沒有及時公佈或根本沒有公佈。因此, 我們可能不知道我們可能違反這些政策和規則。此外,在中國,任何行政和法院訴訟程序 都可能曠日持久,並導致大量成本以及資源和管理層注意力的轉移。

 

中國政府對我們的業務進行了重大的 監督,最近它表示有意對 海外和/或外國投資於中國發行人進行的發行進行更多的監督。任何此類行為都可能嚴重限制或完全阻礙我們 向投資者提供或繼續提供證券的能力,並導致此類證券的價值大幅下降或一文不值。

 

我們可能會受到中國互聯網相關或金融相關業務和公司監管的複雜性、 不確定性和變化的不利影響,以及任何缺乏適用於我們業務的必要 批准、許可證、許可證或備案文件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和 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中國政府廣泛 監管互聯網行業和金融相關行業,包括互聯網行業和金融相關行業公司的外國所有權以及相關的許可和許可要求 。這些與互聯網相關或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 相對較新且不斷髮展,其解釋和執行涉及重大不確定性。因此,在某些 情況下,可能難以確定哪些行為或不行為可被視為違反適用法律法規。

 

例如,中國法規 對在中國未取得證券投資顧問資格的情況下從事傳播與證券和證券市場有關的分析、預測、諮詢或其他信息的行為實施制裁。我們不打算在中國從事此類業務 。但是,我們的用户可以在我們的平臺上發佈文章或共享包含與 證券相關的分析、預測或諮詢內容的內容。如果我們平臺上顯示的任何信息或內容被視為分析、預測、諮詢 或與證券或證券市場有關的其他信息,或我們在中國的任何業務被視為提供 此類信息的服務,我們可能會受到監管措施的約束,包括警告、公開譴責、暫停相關業務及 根據適用法律法規採取其他措施。任何此類處罰可能會擾亂我們的業務運營或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影響。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xisting PRC law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and possible new laws, regulations or policies relating to the internet industry and finance-related have created substantial uncertainties regarding the legality of existing and future foreign investments in, and the businesses and activities of, internet and finance-related businesses in China, including our business. While we believe that we have obtained all the permits or licenses required to conduct our business operations in China, we cannot assure you that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authorities will determine we have obtained all required permits or licenses or completed all the record-filing procedures required for conducting our business, or that we will be able to maintain our existing licenses or obtain new permits if so required. If the PRC government considers that we were operating without the proper approvals, licenses, permits or filings or promulgates new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t require additional approvals, licenses, permits or filings or imposes additional restrictions on the operation of any part of our business, it has the power, among other things, to levy fines, confiscate our income, revoke our business licenses, and require us to discontinue our relevant business or impose restrictions on the affected portion of our business. Any of these actions by the PRC government may have a material adverse effect on our business and results of operations.

 

中國政府可能隨時幹預或影響 我們的運營,或可能對海外發行和/或外國投資於中國發行人施加更多控制, 這可能導致我們的運營發生重大變化和/或導致我們的證券價值大幅下降或 一文不值。

 

中國政府 對我們的業務進行有很大的監督和自由裁量權, 政府認為適當的時候,可能會幹預或影響我們的業務,以推進監管、政治和社會目標。中國政府最近發佈了新政策, 對教育和互聯網等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中國政府最近發表的聲明 表明有意加強政府對在中國大陸有重大業務的公司 在海外市場進行的發行以及外國投資於像我們這樣的中國發行人的監督和控制。中國政府未來 擴大其海外證券發行須接受政府審查的行業和公司類別的任何行動,都可能嚴重限制或完全阻礙我們向投資者發行或繼續發行證券的能力 ,或可能不允許我們現有的運營結構,這可能導致我們的運營發生重大變化和/或我們的證券價值發生重大變化,包括導致該等證券的價值大幅下跌或變得毫無價值。

 

24

 

 

2021年7月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文件, 打擊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其中 除其他外,要求有關政府部門加強跨境執法監督和司法合作, 加強對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的監管,建立和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域外適用制度。由於本文件相對較新,立法 或行政法規制定機構何時作出迴應,以及將修改或頒佈哪些現行或新的法律或法規或詳細實施和 解釋,仍存在不確定性,以及此類修改或新的法律法規將產生的潛在影響 我們將與一家在中國有主要業務的公司進行業務合併。

 

此外,中國政府 繼續對中國科技公司施加更多的監督和控制。2021年7月2日,中國網絡安全監管機構宣佈,已開始對滴滴全球公司進行調查。(NYSE:DIDI),兩天後下令將該公司的應用程序 從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商店中刪除。2021年7月5日,中國網絡安全監管機構對另外兩個 互聯網平臺發起了同樣的調查,分別是中國的全卡車聯盟有限公司(NYSE:YMM)和博仕康有限公司(Nasdaq: BZ)。

 

According to the Trial Measures released on February 17, 2023, which came into effect on March 31, 2023, (1) domestic companies that seek to offer or list securities in overseas markets, either in direct or indirect means, should fulfill the filing procedure with and report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the CSRC; if a domestic company fails to complete the filing procedure or conceals any material fact or falsifies any major content in its filing documents, such domestic company may be subject to 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such as order to rectify, warnings, fines, and it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ctual controllers, the person directly in charge and other directly liable persons may also be subject to 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such as warnings and fines; (2) if the issuer meets both of the following criteria, the overseas offering and listing shall be determined as an indirect overseas offering and listing by a domestic company: (i) 50% or more of any of the issuer’s operating revenue, total profit, total assets or net assets as documented in its audited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the most recent fiscal year is accounted for by domestic companies; (ii) the main parts of the issuer’s operation activities are conducted in mainland China, or the principal operation premises are located in mainland China, or the majority of senior management staff in charge of its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are PRC citizens or have habitual residences located in mainland China; and (3) an overseas offering and listing of securities of a domestic company is prohibited under any of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 (i) such securities offering and listing is explicitly prohibited by provisions in laws,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and relevant state rules; (ii) the intended securities offering and listing may endanger national security as reviewed and determined by competent authorities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in accordance with law; (iii) the domestic company(ies) intending to make the securities offering and listing, or it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nd the actual controller, have committed relevant crimes such as corruption, bribery, embezzlement, misappropriation of property or undermining the order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during the latest three years; (iv) the domestic company(ies) intending to make the securities offering and listing is currently under investigations for suspicion of criminal offenses or major violation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no conclusion has yet been made thereof; or (v) there are material ownership disputes over equity held by the PRC domestic company’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or by other shareholder(s) that are controlled by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nd/or actual controller. Furthermore, the Trial Measures also provide that (1) where a domestic company seeks to indirectly offer and list securities in overseas markets, the issuer shall designate a major domestic operating entity, which shall, as the domestic responsible entity, fulfill the filing procedures with the CSRC; (2) a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and listing shall be filed with the CSRC within three business days after the relevant application is submitted overseas; (3) subsequent securities offerings of an issuer in the same overseas market where it has previously offered and listed securities shall be filed with the CSRC within three business days after the offering is completed; (4) subsequent securities offerings and listings of an issuer in overseas markets other than where it has offered and listed shall be filed pursuant to provisions as stipulated for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and listings.

 

On February 17, 2023, the CSRC held a press conference for the release of the Trial Measures and issued the Notice on Administration for the Filing of Overseas Offering and Listing by Domestic Companies, which, among others, clarifies that (1) domestic companies that have already been listed overseas on or prior to the effective date of the Trial Measures (i.e. March 31, 2023) shall be deemed as existing issuers, or the Existing Issuers, Existing Issuers are not required to complete the filling procedures immediately, and they are required to file with the CSRC when subsequent matters such as refinancing are involved; (2) domestic companies that have already obtained approval of CSRC for direct overseas offering and listing may complete the filing before the filing notice expires, otherwise it shall file with the CSRC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ial Measures; (3) a six-month transition period will be granted to domestic companies which, prior to the effective date of the Trial Measures, have already obtained the approval from oversea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or stock exchanges (such as the completion of registration in the market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the completion of hearing in the market of Hong Kong), but have not completed the indirect overseas listing; if domestic companies fail to complete the overseas listing or have to obtain regulatory approval again within such six-month transition period, they shall file with the CSRC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and (4) the CSRC will solicit opinions from relevant regulatory authorities and complete the filing of the overseas listing of companies with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which duly meet the compliance requirements,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these companies by enabling them to utilize two markets and two kinds of resources.

 

此外,根據2023年2月24日公佈並於2023年3月31日起施行的《保密和檔案管理規定》,中國境內企業直接或間接在境外市場發行證券和上市,應建立健全保密和檔案工作制度,並向主管部門辦理審批備案手續,向有關證券公司、證券服務機構提供或公開披露涉及國家祕密和國家機關工作祕密的文件或資料,境外監管機構及其他單位和個人。它還規定,向有關證券公司、證券服務機構、境外監管機構和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或者公開披露可能對國家安全或者公共利益造成不利影響的文件、資料以及會計記錄或者其複印件的,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辦理相應的手續;

 

25

 

 

然而,鑑於《試行辦法》和《保密與檔案管理規定》是最近頒佈的,其實施和解釋以及它們將如何影響我們的上市狀態和未來的融資活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我們 未能及時或根本完成向中國證監會或其他中國政府部門的備案或審批,對於未來的任何發行或任何其他受上述規定備案或審批要求的活動,我們的籌資或使用資金的能力以及我們的財務狀況、業務運營和業務前景可能會受到不利和實質性的影響。

 

中國最近的監管動態, 包括國資委加強對隱私和數據安全的監督和控制,可能會讓我們接受額外的監管審查,並且 中國政府對外國投資中國發行人施加更多監督和控制的任何行動都可能顯著 限制或完全阻礙我們向投資者提供或繼續提供證券的能力,並導致此類證券的價值大幅縮水或一文不值。

 

中國政府最近發表的聲明表明,有意對境外和/或境外投資中國的發行人的發行施加更多監督和控制。中國政府最近在幾乎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發起了一系列監管行動和聲明,以規範中國的業務經營,其中包括採取新措施擴大網絡安全審查範圍,打擊證券市場違法行為,加大反壟斷執法力度。中國政府越來越關注數據安全,最近對幾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運營的一些移動應用程序 發起了網絡安全審查,並禁止這些應用程序在審查期間註冊新用户。我們面臨與收集、使用、共享、保留、安全和傳輸機密和私人信息有關的各種風險和成本,如個人信息和其他數據。此類涵蓋的數據範圍廣泛,涉及我們的投資者、員工、供應商、客户和其他第三方。相關的中國法律不僅適用於第三方交易,也適用於尼森國際、離岸子公司、我們的中國子公司和與我們有商業關係的其他方之間的信息傳輸。

  

中國在隱私和數據安全方面的監管和執法制度正在演變。2016年11月7日頒佈並於2017年6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規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在中國運營過程中收集和生成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存儲在中國,該法律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施加了更嚴格的監管 和額外的安全義務。2022年9月12日,中國網管局發佈《網絡安全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草案主要對《網絡安全法》規定的處罰進行了調整。截至目前,《網絡安全法》尚未修訂。這些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解釋和應用仍然不確定,也在不斷髮展。我們不能向您保證,有關政府當局不會以可能對我們產生負面影響的方式解釋或執行這些及其他法律或法規。

 

On November 14, 2021, the CAC published a discussion draft of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Internet Data Security, or the Draft Measures for Internet Data Security, which provides that data processors conducting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shall apply for cybersecurity review: (i) merger, reorganization or division of Internet platform operators that have acquired a large number of data resources related to national secur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r public interests affects or may affect national security; (ii) listing abroad of data processors processing over one million users’ personal information; (iii) listing in Hong Kong which affects or may affect national security; or (iv) other data processing activities that affect or may affect national security. There have been no clarifications from the authorities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nnual report as to the standards for determining such activities that “affects or may affect national security.” The CAC has solicited comments on this draft until December 13, 2021, but there is no timetable as to when it will be enacted. As such, substantial uncertainties exist with respect to the enactment timetable, final content, interpre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The Draft Measures for Internet Data Security, if enacted as proposed, may materially impact our capital raising activities. Any failure to obtain such approval or clearance from the regulatory authorities could materially constrain our liquidity and have a material adverse impact on our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financial results, especially if we need additional capital or financing.

 

26

 

 

On December 28, 2021, the CAC, the NDRC, the MIIT, and several other administrations jointly published the Measures for Cybersecurity Review, effective on February 15, 2022, which provides that certain operators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purchasing network products and services or network platform operators carrying out data processing activities, which affect or may affect national security, must apply with the Cybersecurity Review Office for a cybersecurity review. However, the scope of operators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under the current regulatory regime remains unclear and is subject to the decisions of competent PRC regulatory authorities. Based o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sures as of the date hereof, the exact scope of operators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under the Measures and current PRC regulatory guidance remains unclear, and is subject to the decisions of the relevant PRC government authorities that have been delegated the authority to identify operators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in their respective jurisdictions (including regions and industries). PRC government authorities have wide discretion 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these laws, includ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operators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requirements potentially applicable to such operators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s we operate an internet platform, we are at risk of being deemed to be an operator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or a network platform operator meeting the above criteria under PRC cybersecurity laws. If we are identified as an operator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we would be required to fulfill various obligations as required under PRC cybersecurity laws and other applicable laws for such operators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among others, setting up a special security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organizing regular cybersecuri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mulating emergency plans for cyber security incidents and conducting regular emergency drills, and we may need to follow cybersecurity review procedure and apply with Cybersecurity Review Office before making certain purchases of network products and services. During cybersecurity review, we may be required to suspend the provision of any existing or new services to our users, and we may experience other disruptions of our operations, which could cause us to lose users and customers therefore resulting in adverse impacts on our business. The cybersecurity review could also lead to negative publicity and a diversion of time and attention of our management and our other resources. It could be costly and time-consuming for us to prepare application materials and make the applications. Furthermore, there can be no assurance that we will obtain the clearance or approval for these applications from the Cybersecurity Review Office and the relevant regulatory authorities in a timely manner, or at all. If we are found to be in violation of cybersecurity requirements in China, the relevant governmental authorities may, at their discretion, conduct investigations, levy fines, request app stores to take down our apps and cease to provide viewing and downloading services related to our apps, prohibit the registration of new users on our platform, or require us to change our business practices in a manner materially adverse to our business. Any of these actions may disrupt our operations and adversely affect our business, results of operations and financial condition.

 

2022年7月7日,CAC 發佈了《跨境數據傳輸安全評估辦法》,並於2022年9月1日起施行。根據這些 辦法,數據處理員除需要對出境數據轉移風險進行自我評估,向境外提供數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還必須通過省級網絡空間管理機構向國家網絡空間部門申請數據安全評估:(I)數據處理者對外轉移重要數據;(Ii)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商或處理了100萬人以上個人信息的個人信息處理者對外轉移個人信息;(三)個人信息處理人員自上一年1月1日起累計對外轉移個人信息10萬人次或者敏感個人信息1萬人次的;(四)國家網信辦規定需要申請對外數據轉移安全評估的其他情形。《跨境數據傳輸安全評估辦法》 進一步規定了安全評估的流程和要求。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當局將如何監管公司仍不確定。這給新發布的措施的應用和執行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我們可能會接受CAC的此類出站數據安全評估。

 

中國法規為外國投資者進行的某些收購確立了複雜的程序 ,這可能使我們更難通過在中國的收購實現增長 。

 

The Regulations 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by Foreign Investors, adopted by six PRC regulatory agencies in August 2006 and amended in June 2009, among other things, established additional procedures and requirements that could mak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ctivities by foreign investors more time-consuming and complex. In addition, the Implementing Rules Concerning Security Review on th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y Foreign Investors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or the Rules Concerning Security Review on M&A,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in August 2011, specify that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y foreign investors involved in “an industry related to national security” are subject to strict review by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prohibit any activities attempting to bypass such security review, including by structuring the transaction through a proxy or contractual control arrangement. We believe that our business is not in an industry related to national security, but we cannot preclude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competent PRC government authorities may publish explanations contrary to our understanding or broaden the scope of such security reviews in the future, in which case our future acquisitions and investment in the PRC, including those by way of entering into contractual control arrangements with target entities, may be closely scrutinized or prohibited. Moreover, according to the Anti-Monopoly Law, the SMAR shall be notified in advance of any concentration of undertaking if certain filing thresholds are triggered. We may grow our business in part by directly acquiring complementary businesses in China. Complying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mentioned above and other PRC regulations to complete such transactions could be time-consuming, and any required approval processes, including obtaining approval from the SMAR, may delay or inhibit our ability to complete such transactions, which could affect our ability to expand our business or maintain our market share. Our ability to expand our business or maintain or expand our market share through future acquisitions would as such be materially and adversely affected.

 

27

 

 

2020年12月,國家發改委 、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安全審查辦法》,自2021年1月18日起施行。由於這些措施是最近頒佈的,有關政府當局尚未發佈正式指導。對這些措施的解釋 在許多方面仍不明確,例如什麼是"重要信息技術和互聯網 服務和產品",以及這些措施是否適用於在頒佈這些新措施之前實施或完成的外國投資 。我們無法向您保證,我們當前的業務運營將保持完全合規,或者我們可以根據新的法規要求及時調整業務 運營。

 

如果PCAOB確定其無法連續 檢查或調查我們的審計師,則根據 《控股外國公司會計法》,我們的證券交易可能會被禁止。

 

近年來,美國監管機構 一直在對美國財務報表審計的監督中遇到的挑戰表示擔憂, 在中國有重要業務的上市公司。作為美國對獲取審計和其他信息的持續監管重點的一部分,2020年12月18日頒佈了《外國控股公司問責法案》(HFCAA)。HFCAA包括 要求SEC確定其審計工作由審計師執行的,而PCAOB由於審計師當地司法管轄區的非美國當局施加的限制而無法對其進行徹底檢查或調查的發行人。HFCAA和相關立法 還要求,如果PCAOB連續兩年無法檢查發行人的審計師,SEC 應禁止其在美國註冊的證券在美國任何國家證券交易所或場外交易 市場交易。

 

Pursuant to the HFCAA, the PCAOB issued a Determination Report on December 16, 2021 which found that the PCAOB was unable to inspect or investigate completely registered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headquartered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In addition, the PCAOB’s report identified the specific registered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which are subject to these determinations. Our auditor, Wei, Wei & Co., LLP, is headquartered in New York City, New York and has been inspected by the PCAOB on a regular basis. Our auditor was not among the PCAOB-registered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headquartered in the PRC or Hong Kong that were subject to PCAOB’s determination. On December 15, 2022, the PCAOB removed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from the list of jurisdictions where it is unable to inspect or investigate completely registered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Notwithstanding the foregoing, if in the future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PCAOB is unable to inspect or investigate our auditor completely, or if there is any regulatory change or step taken by PRC regulators that does not permit our auditor to provide audit documentations located in China or Hong Kong to the PCAOB for inspection or investigation, or the PCAOB expands the scope of the Determination so that we are subject to the HFCAA, as the same may be amended, you may be deprived of the benefits of such inspection. Any audit reports not issued by auditors that are completely inspected or investigated by the PCAOB, or a lack of PCAOB inspections or investigations of audit work undertaken in China that prevents the PCAOB from regularly evaluating our auditors’ audits and their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s, could result in a lack of assurance that our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disclosures are adequate and accurate.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可能對我們的業務產生負面影響。

 

自2014年以來,中國經濟 增長從兩位數的GDP速度開始放緩。年增長率從2014年的7.3%下降到2015年的6.9%,2016年的6.7%,2017年的6.9%,2018年的6.6%,2019年的6.1%。受COVID—19影響, 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率放緩至2.3%,為多年來最低水平。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8. 1%,2022年為2. 8%,波動較大。雖然科技型金融服務公司受到 大流行病的影響程度不如其他某些行業的公司,但緩慢的經濟增長可能對我們的許多 客户和合作夥伴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可能對我們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我們可能依賴中國附屬公司支付的股息和其他股權分配 ,以滿足我們可能存在的任何現金和融資需求,而 中國附屬公司向我們付款的能力的任何限制以及我們需要支付的任何税款都可能對我們開展業務的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

 

We are a BVI holding company and we may rely on dividends and other distributions on equity from our PRC subsidiaries for our cash requirements, including the funds necessary to pay dividends and other cash distributions to our shareholders and for services of any debt we may incur. Our subsidiaries’ ability to distribute dividends is based upon their distributable earnings. Current PRC regulations permit our PRC subsidiaries to pay dividends to their respective shareholders only out of their accumulated profits, if any,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PRC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In addition, each of our PRC subsidiaries and our consolidated affiliated entities is required to set aside at least 10% of its after-tax profits each year, if any, to fund a statutory reserve until such reserve reaches 50% of its registered capital. Each of such entities in China is also required to further set aside a portion of its after-tax profits to fund the employee welfare fund, although the amount to be set aside, if any, is determined at the discretion of its board of directors. These reserves are not distributable as cash dividends. If our PRC subsidiaries incur debt on their own behalf in the future, the instruments governing the debt may restrict their ability to pay dividends or make other payments to us. Any limitation on the ability of our PRC subsidiaries to distribute dividends or other payments to their respective shareholders could materially and adversely limit our ability to grow, make investments or acquisitions that could be beneficial to our businesses, pay dividends or otherwise fund and conduct our business.

 

28

 

 

In response to the persistent capital outflow and RMB’s depreciation against U.S. dollar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16,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or SAFE, have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capital control measures, including stricter vetting procedures for China-based companies to remit foreign currency for overseas acquisitions, dividend payments and shareholder loan repayments. For instance,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issued the Circular on Further Clarification of Relevant Matters Relating to Offshore RMB Loans Provided by Domestic Enterprises, or the PBOC Circular 306, on November 22, 2016, which provides that offshore RMB loans provided by a domestic enterprise to offshore enterprises that it holds equity interests in shall not exceed 30% of the domestic enterprise’s ownership interest in the offshore enterprise. The PBOC Circular 306 may constrain our PRC subsidiaries’ ability to provide offshore loans to us. The PRC government may continue to strengthen its capital controls and our PRC subsidiaries’ dividends and other distributions may be subjected to tighter scrutiny in the future. Any limitation on the ability of our PRC subsidiaries to pay dividends or make other distributions to us could materially and adversely limit our ability to grow, make investments or acquisitions that could be beneficial to our business, pay dividends, or otherwise fund and conduct our business.

 

Under the EIT Law and related regulations, dividends, interests, rent or royalties payable by a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 such as our PRC subsidiaries, to any of its foreign non-resident enterprise investors, and proceeds from any such foreign enterprise investor’s disposition of assets (after deducting the net value of such assets) are subject to a 10% withholding tax, unless the foreign enterprise investor’s jurisdiction of incorporation has a tax treaty with China that provides for a reduced rate of withholding tax. Undistributed profits earned by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prior to January 1, 2008 are exempted from any withholding tax. The BVI, where Nisun International, the parent company of our PRC subsidiaries, is incorporated, does not have such a tax treaty with China. Hong Kong has a tax arrangement with China that provides for a 5% withholding tax on dividends subject to certain conditions and requirements, such as the requirement that the Hong Kong resident enterprise own at least 25% of the PRC enterprise distributing the dividend at all times within the 12-month period immediately prece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dividends and be a “beneficial owner” of the dividends. However, if NiSun HK is not considered being the beneficial owner of the dividends paid to it by our WFOE under the tax circulars promulgated in February and October 2009, such dividends would be subject to withholding tax at a rate of 10%. If our PRC subsidiaries declare and distribute profits to us, such payments will be subject to withholding tax, which will increase our tax liability and reduce the amount of cash available to our company.

 

根據企業所得税法,我們 可以歸類為中國的居民企業。這種分類可能會給我們和我們的非中國股東帶來不利的税收後果。

 

中國通過了《企業所得税法》(“企業所得税法”)及其實施細則,兩者均於2008年1月1日生效。根據《企業所得税法》, 在中國境外設立並在中國境內擁有"實際管理機構"的企業被視為"居民 企業",這意味着其在企業所得税方面可以以類似於中國企業的方式處理。《企業所得税法》 實施細則將事實管理定義為"對企業的生產 和經營、人員、會計和財產的實質性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29

 

 

2009年4月22日,中國國家税務總局發佈《關於根據實際管理機構標準認定境外註冊為居民企業的中國投資控股企業有關問題的通知》,進一步解釋了企業所得税法對中國企業或集團控制的境外實體的適用及其實施。 根據《通知》,在境外司法管轄區註冊成立並由中國企業或集團控制的企業,如果(i)其負責日常運營的高級管理人員 主要居住在中國或履行職責;(ii)其財務或人事決策是由 中國境內的機構或人士作出或批准的,則 將被列為"非境內註冊居民企業";(iii)其重大資產和財產、會計賬簿、公司印章、董事會和股東會議記錄保存在中國;(iv)其有表決權的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中至少有一半經常居住在中國。居民企業 其全球收入將按25%的税率繳納企業所得税,並且在向其非中國股東支付股息時,必須按10%的税率繳納預扣税。

 

Nisun International 沒有中國企業或企業集團作為其主要控股股東,因此不是本通知所指的中國控制的離岸註冊企業,因此我們認為本通知不適用於我們。但是,在沒有 具體適用於我們的指導的情況下,我們已應用通知中規定的指導來評估 Nisun International的納税居留身份。

 

我們不相信我們 符合上述條件中的某些條件。作為一家控股公司,Nisun International的主要資產和記錄,包括我們董事會的決議和會議紀要以及我們股東的決議和會議紀要,都位於中國境外並保存 。此外,據吾等所知,並無任何離岸控股公司的公司架構與本公司相似,而該等境外控股公司已被中國税務機關認定為中國“居民企業”。因此,我們認為,如果通知中所載的“事實上的管理機構”的標準被視為適用於我們,則就中國税務而言,尼森國際不應被視為“居民企業”。然而,由於企業的税務居留地位取決於中國税務機關的決定 ,而“事實上的管理機構”一詞在適用於我們的離岸實體方面的解釋仍然存在不確定性,我們將繼續監測我們的税務狀況。

 

如果中國税務機關 認定我們是中國企業所得税的“居民企業”,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利的中國税收後果 。首先,我們可能需要為我們的全球應税收入以及中國企業的所得税申報義務按25%的税率繳納企業所得税。在我們的情況下,這將意味着非中國來源的收入將按25%的税率繳納中國企業所得税 。目前我們沒有任何非中國來源的收入,這對我們的影響很小,但如果我們未來發展非中國來源的收入,我們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其次,根據《企業所得税法》及其實施細則,我們在中國的子公司支付給我們的股息將被視為“免税收入”。最後,未來可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即對我們支付給非中國股東的股息以及我們的非中國股東從轉讓我們的股票中獲得的收益徵收10%的預扣税。

 

如果我們被中國税務機關視為“居民企業”,我們將同時在美國和中國納税,但我們來自中國的收入將不會在美國再次徵税,因為美中國税收條約將避免這兩個國家之間的雙重徵税。

 

30

 

 

中國對境外控股公司在中國實體的貸款和直接投資的監管 可能會延誤或阻止我們使用我們的證券發行所得向我們的中國運營子公司提供貸款 或額外出資,這可能會對我們的流動資金以及我們為我們的業務提供資金和擴大業務的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在使用我們的證券發行收益時,我們可能會向我們的中國子公司提供貸款,或者我們可能會向我們的中國子公司提供額外的出資。

 

對我們中國子公司的任何貸款 均受中國法規的約束。例如,我們向我們在中國的子公司提供的貸款,即外商投資企業,為其活動提供資金,不能 超過法定限額,必須在國家外匯管理局登記。目前,中國對外商投資企業持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近年來發布了更開放的規章制度,以取代以前限制更嚴格的規章制度。2015年3月30日,外匯局發佈了關於……的第19號通知改革外商投資企業外匯資金結算管理辦法)自2015年6月1日起生效。《第十九號通知》對外匯兑換人民幣的有關規定作了一些重要調整,具體如下:

 

  (1) 不同於以前的142號通知和88號通知的支付式結匯制度,新的自由結匯規則是指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項目中的外匯資金經當地外匯局確認貨幣 出資權益(或銀行根據下文備註13號通知辦理貨幣出資入賬登記)後,可根據企業實際經營需要在銀行進行結算。各外商投資企業可自由兑換的外匯佔款比例暫定為100%(外匯局可根據需要調整)。因此,在監管方面,外商投資企業不再需要像以前的第142號通知和88號通知所要求的那樣,在兑換之前或之後報告其人民幣的使用情況。但實際上外管局和銀行正處於這方面的過渡期,因此,大多數銀行暫時仍需要外商投資企業上報擬兑換人民幣的使用情況,以及上次兑換人民幣的實際使用情況。當然,過渡期不會太長,因此樂觀地從2016年開始,報告義務將不再需要 。

 

  (2) 外幣計價資本不再需要會計師事務所核實後才能兑換成人民幣。

 

  (3) 第十九號通知規定,外商投資企業的資金使用應遵循真實、自用的原則,不得用於下列用途:

 

  a) 不得直接或間接用於超出企業經營範圍或者國家法律、法規禁止支付的款項;

 

  b) 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不得直接或間接用於證券投資 ;

 

  c) 不得直接或間接用於發放人民幣委託貸款(業務範圍許可的除外)、償還企業間借款(含第三方墊款)或償還轉借給第三方的人民幣銀行貸款;

 

  d) 除外商投資房地產企業外,不得用於支付購買非自用房地產的相關費用。

 

2013年5月10日,外匯局發佈第21號通知,2013年5月13日起施行;2015年2月13日,外匯局發佈第13號通知。(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進一步簡化和完善直接投資外匯管理政策的通知 )更新第21號通告中規定的一些措施。根據第21號通知,外匯局大幅簡化了外商直接投資相關外匯登記、開户和兑換、結匯、資金匯款等外匯管理程序。同時,13號通知進一步簡化了外匯管理程序,其中最重要的是外匯局將外匯登記委託給銀行辦理,同時外匯局的相關登記審批已被廢止。

 

即使對外商直接投資和外商投資的開放政策越來越多,上述通告仍可能會限制我們轉換、轉移和使用我們在中國發行證券和任何額外股權證券的淨收益的能力,這可能會對我們在中國的流動性以及我們為中國業務提供資金和擴大業務的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我們還可以決定通過出資的方式為我們的子公司提供資金。出資須經中國商務部、商務部或地方有關部門批准。我們可能無法及時獲得這些政府批准,就我們未來對中國子公司的出資 而言。如果我們未能獲得此類批准,我們將無法使用我們發行股票的收益 並將我們在中國的業務資本化,這可能會對我們的流動性以及我們為我們的業務提供資金和擴大業務的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31

 

 

中國有關中國居民設立離岸特殊目的公司的規定 可能會限制我們向中國子公司注資的能力,限制我們的子公司增加其註冊資本或向我們分配利潤的能力,或者可能在其他方面對我們產生不利影響。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通過境外特殊目的載體從事融資和入境投資有關問題的通知》,或外匯局第75號通知,以及外匯局發佈的一系列實施細則和指導意見,包括2011年7月生效的操作規程的通知,要求中國居民和中國法人單位就其直接或間接離岸投資境外特殊目的載體(SPV)開展境外股權融資活動,向外滙局地方分支機構進行登記。並在該離岸公司發生重大變更的情況下更新此類註冊。外匯局於2014年7月4日發佈了《關於境內居民境外投融資和特殊目的工具往返投資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取代了外匯局第75號通知。外匯局第37號通函要求,中國居民以境外投資和融資為目的,與其直接設立或間接控制離岸實體有關的 中國居民在境內企業中合法擁有的資產或股權或離岸資產或權益, 在外管局第37號通函中稱為“特殊目的載體”的登記。外管局通函第37號下的“控制權”一詞廣義定義為中國居民通過收購、信託、委託代理、投票權、回購、可轉換債券或其他安排等方式在離岸特殊目的載體或中國公司中獲得的經營權、受益權或決策權。外管局第37號通函還要求,如果特別目的載體的基本信息發生任何變化,如中國居民個人股東、名稱或經營期限的變化; 或與特別目的載體有關的任何重大變化,如中國個人出資的增減、 股份轉讓或交換、合併、分立或其他重大事件,則要求修改登記。如果屬於中國居民的離岸控股公司的股東沒有在當地外匯局分支機構完成登記,中國子公司可能被禁止將其利潤和任何減資、股份轉讓或清算的收益分配給離岸公司,離岸公司向其中國子公司增資的能力可能受到限制。此外,不遵守外匯局登記 和上述修訂要求可能會導致根據中國法律逃避適用的外匯限制的責任。 2015年2月28日,外管局發佈了《關於進一步簡化和完善外匯直接投資管理政策的通知》,或稱第13號通知,自2015年6月1日起生效。根據外匯局第13號通知,外商直接投資和境外直接投資,包括外匯局第37號通知要求的,單位和個人需向符合條件的銀行而不是外匯局辦理外匯登記。符合條件的銀行在外匯局的監督下,直接審核申請並進行登記。

 

我們的股東是中國實體的,必須根據適用的法律法規完成其境外直接投資備案,包括根據投資金額、被投資行業或其他因素向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或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當地分局進行的證書、備案或登記,如境外投資發生重大變化,還應更新或申請修改證書、備案或登記。

 

我們已通知我們知道是中國居民的股東 在當地外匯管理局分支機構登記,並根據上述外匯管理局條例 的要求更新其登記。我們認為,此類中國居民股東或已在需要時登記並更新登記,或 正在向相關的當地外匯局分支機構辦理登記。但是,我們不能保證我們的所有中國居民股東 已經或將要按照這些 安全條例的要求提交所有適用的登記或更新以前提交的登記。我們的中國居民股東未能或不能遵守註冊程序或其他適用的中國法規 ,中國居民股東可能會受到罰款和法律制裁,限制我們的跨境投資活動, 或限制我們的中國子公司向我們公司派發股息或從我們公司獲得外匯貸款的能力。

 

由於尚不確定上述 安全法規將如何解釋或實施,因此我們無法預測這些法規將如何影響我們的業務 運營或未來戰略。例如,我們可能會對我們的外匯 活動(如股息匯款和外幣計價借款)進行更嚴格的審查和批准程序,這可能會對我們的經營業績 和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此外,如果我們決定收購一家中國境內公司,我們無法向您保證我們或該公司的 所有者將能夠獲得必要的批准或完成 國家外匯管理局條例要求的必要備案和註冊。這可能會限制我們實施收購策略的能力,並可能對我們的業務和 前景造成不利影響。

 

如果不遵守 中國居民股東在境外直接投資或從事境外證券發行或買賣的《個人外匯規則》,則該等股東將面臨罰款或其他責任。

 

除第37號通知外,我們 在中國境內開展外匯活動的能力可能受國家外匯管理局2007年1月頒佈的《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經修訂和補充,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的解釋和執行。根據《個人外匯規則》,任何尋求 海外直接投資或從事海外可轉讓證券或衍生產品的發行或交易的中國個人,必須按照外匯管理局的規定進行適當的 登記。未能進行此類登記的中國個人可能會受到警告、罰款 或其他責任。

 

我們可能無法完全瞭解 我們所有實益擁有人(即中國居民)的身份。例如,由於我們的股票投資或交易 將發生在海外公開市場或二級市場,股票通常由經紀人以經紀賬户持有,因此 我們不太可能知道我們所有為中國居民的實益擁有人的身份。此外,我們無法控制我們的任何 未來實益擁有人,我們無法向您保證這些中國居民將能夠完成個人外匯規則要求的必要批准和登記 程序。

 

32

 

 

目前尚不確定 個人外匯規則將如何解釋或執行,以及此類解釋或執行是否會影響我們進行外匯交易的能力 。由於這種不確定性,我們無法確定我們的任何中國居民 股東未能進行所需的登記是否會導致我們的中國子公司受到罰款或對其運營的法律制裁、延遲 或限制將我們的證券發行所得款項匯回中國、限制股息匯款或其他 懲罰性行動,從而對我們的業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

 

政府對貨幣兑換的控制 可能會影響您的投資價值。

 

The PRC government imposes controls on the convertibility of the RMB into foreign currencies and, in certain cases, the remittance of currency out of China. We receive substantially all of our revenues in RMB. Under our current corporate structure, our income will currently only be derived from dividend payments from our PRC subsidiaries. Shortages in the availability of foreign currency may restrict the ability of our PRC subsidiaries to remit sufficient foreign currency to pay dividends or other payments to us, or otherwise satisfy their foreign currency denominated obligations. Under existing PRC foreign exchange regulations, payments of current account items, including profit distributions, interest payments and expenditures from trade-related transactions can be made in foreign currencies without prior approval from SAFE by complying with certain procedural requirements. However, approval from appropriate government authorities is required where RMB is to be converted into foreign currency and remitted out of China to pay capital expenses such as the repayment of loans denominated in foreign currencies. The PRC government may also at its discretion restrict access in the future to foreign currencies for current account transactions. If the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system prevents us from obtaining sufficient foreign currency to satisfy our currency demands, we may not be able to pay dividends in foreign currencies to our security-holders.

 

匯率波動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和證券價值產生不利影響。

 

人民幣對美元、歐元等外幣幣值的變化受中國政治經濟條件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人民幣的任何重大升值都可能對我們的收入和財務狀況、 以及我們股票的美元價值和任何應付股息產生實質性的不利影響。例如,如果我們需要將我們從證券發行中獲得的美元 轉換為我們業務所需的人民幣,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將對我們從轉換中獲得的人民幣金額產生不利影響。相反,如果我們決定將我們的人民幣兑換成美元以 用於支付普通股股息或其他商業目的,美元對人民幣的升值將對我們可用的美元金額產生負面影響。此外,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波動 可能會增加或降低進出口成本,從而影響我們產品相對於外國製造商的產品或依賴外國投入的產品的價格競爭力。

 

自二零零五年七月起,人民幣不再盯住美元。雖然人民中國銀行定期幹預外匯市場,以防止匯率短期大幅波動,但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兑美元可能會大幅升值或大幅貶值。此外,未來中國當局可能會取消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限制,並減少對外匯市場的幹預。

 

我們在財務報表“累計其他全面收益(虧損)”的標題下反映了貨幣換算調整的影響。 截至2022年、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的年度,我們的外幣換算虧損為1,260萬美元,外幣收益為200萬美元,外幣換算收益為550萬美元。中國可進行的對衝交易非常有限 以減少我們對匯率波動的風險敞口。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達成任何對衝交易。雖然我們未來可能會 進入對衝交易,但這些交易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可能是有限的,我們可能根本無法 成功對衝風險敞口。此外,我們的外幣匯兑損益可能會被中國的外匯管制規定放大,這些規定限制了我們將人民幣兑換成外幣的能力。

 

股東在履行法律程序、執行外國判決(包括在美國獲得的判決)或在中國根據外國法律對我們或我們的管理層提起訴訟時可能會遇到困難 。

 

我們是根據英屬維爾京羣島法律註冊成立的控股公司。我們幾乎所有的業務都在中國進行,我們的所有資產基本上都位於中國。此外,我們的所有主要員工和除一名董事外的所有董事都是中國居民,居住在 中國。因此,我們的股東可能難以向我們或內地人士中國,包括我們的管理層送達法律程序文件。此外,中國沒有與英屬維爾京羣島和許多其他國家和地區簽訂相互承認和執行法院判決的條約。因此,在中國中,承認和執行這些非中國司法管轄區(包括美國)法院關於不受約束性仲裁條款約束的任何事項的判決 可能是困難或不可能的。

 

33

 

 

根據中國法律,美國監管機構對位於中國的公司進行調查和收集證據的程序存在不確定性。

 

股東訴求 在美國很常見,包括證券法集體訴訟和欺詐索賠等,在中國案中,從法律或實際角度來看,通常很難追究 。例如,在中國,在獲取有關外國實體的股東調查或訴訟或其他方面所需的信息方面,存在重大的法律和其他障礙。雖然中國的地方可以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證券監管機構建立監管合作機制,實施跨境監督管理,但在缺乏相互務實的合作機制的情況下,這種與統一國家證券監管機構的監管合作並不高效。根據2020年3月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一百七十七條或者第一百七十七條的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可以與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合作,對跨境證券活動進行監測和監管。第一百七十七條還規定,境外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直接進行調查取證,任何中國單位和個人未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國務院主管部門同意,不得向境外機構提供與證券經營活動有關的文件或資料。

 

我們的主要業務運營 在中國進行。如果美國監管機構對我們的業務進行調查,並需要在中國境內進行 調查或收集證據,美國監管機構可能無法根據中國法律直接在中國境內進行此類調查 或收集證據。美國監管機構可考慮通過司法協助、外交渠道或與 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建立的監管合作機制等方式與 中國證券監管機構開展跨境合作。然而,無法保證美國監管機構能夠在特定案件中成功建立此類跨境合作,或者能夠及時建立合作。如果美國監管機構無法 進行此類調查,此類美國監管機構可能會決定暫停並最終從納斯達克 資本市場摘牌我們的普通股,或者選擇暫停或註銷我們在SEC的註冊。

 

中國的勞動法可能會對 我們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2007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府頒佈了新的勞動法,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該法於2008年1月1日生效,並於2012年12月28日進一步修訂(2013年7月1日生效)。《勞動合同法》對僱主施加了更大的責任,並且 顯著影響了僱主決定裁員的成本。此外,它要求某些解僱基於資歷 而不是功績。如果我們決定大幅改變或減少員工,《勞動合同法》可能會對 我們以最有利於我們業務的方式或以及時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實施此類變更的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從而 對我們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勞動合同法》還要求僱主 向所有員工提供社會福利一攬子計劃,這增加了我們的勞動力成本。如果來自中國以外的競爭者不受此類要求的影響 ,我們可能處於競爭劣勢。

 

與在中國開展業務有關的超出我們控制範圍的其他因素 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產生負面影響。

 

可能對我們的業務產生負面影響的其他因素包括人民幣可能大幅升值,這可能導致 中國供應鏈行業的商品或產品成本增加,中國勞動力短缺和勞動力成本增加,以及 中國製造的產品難以運出中國,無論是由於基礎設施不足、勞資糾紛、經濟放緩,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規和/或其他因素。長期的爭議或減速會對貨物的時間和成本產生負面影響。影響中國的自然 災害或健康流行病也可能對我們的業務產生重大負面影響。此外,對我們提供 解決方案的供應鏈行業交易中供應或銷售的產品實施 貿易制裁或其他法規,或失去與中國的"正常貿易關係"地位,可能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經營業績並 損害我們的業務。

 

34

 

 

與我們的公司結構相關的風險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的解釋和實施,以及它可能如何影響我們目前的公司結構和業務運營的可行性,存在不確定性。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promulgated th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on March 15, 2019 and the State Council adopted the Regulation on Implementing th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the “Implementation Regulations”) on December 12, 2019, effective from January 1, 2020, to replace the trio of existing laws regulating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namely, the Sino-foreign Equity Joint Venture Enterprise Law, the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Joint Venture Enterprise Law and the Wholly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 Law, together with their implementation rules and ancillary regulations. Th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embodies an expected PRC regulatory trend to rationalize its foreign investment regulatory regime in line with prevailing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the legislative efforts to unify the corporate legal requirements for 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 investments. However, since it is relatively new, uncertainties still exist in relation to its interpre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instance, under th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foreign investment” refers to the investment activitie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onducted by foreign individuals, enterprises or other entities in China. Though it does not explicitly classify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as a form of foreign investment, there is no assurance that foreign investment via contractual arrangement would not be interpreted as a type of in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ctivities under the definition in the future. In addition, the definition contains a catch-all provision which includes investments made by foreign investors through means stipulated in laws or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or other methods prescribed by the State Council. Therefore, it still leaves leeway for future laws,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or provisions promulg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to provide for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as a form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any of these cases, it will be uncertain whether our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will be deemed to be in violation of the market access requirements for foreign investment under the PRC laws and regulations. Furthermore, if future laws,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or provisions prescribed by the State Council mandate further actions to be taken by companies with respect to existing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we may face substantial uncertainties as to whether we can complete such actions in a timely manner, or at all. Failure to take timely and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cope with any of these or similar regulatory compliance challenges could materially and adversely affect our current corporate structur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business operations.

 

如果中國政府發現建立我們業務經營結構的合同安排 不符合中國法律法規,或者如果這些法規 或其詮釋在未來發生變化,我們可能會受到嚴厲處罰或被迫放棄我們在這些 業務中的權益。

 

外國人對基於互聯網的 業務(如在線信息的分發)的所有權受現行中國法律法規的限制。例如, 外國投資者不得擁有增值電信服務提供商超過50%的股權( 電子商務除外),任何此類外國投資者必須具有在海外提供增值電信服務的經驗,並根據《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辦法》保持良好的業績記錄(負面清單2021)於2020年6月23日發佈,並於2020年7月23日生效,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或國家發改委和中國商務部 以及其他適用法律法規。

 

我們是一家英屬維爾京羣島公司。為遵守中國法律法規,我們通過子公司與VIE以及VIE股東之間訂立的一系列合同安排,在中國開展融資解決方案和供應鏈服務業務 。由於 這些合同安排,我們對VIE及其子公司實施控制,並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在我們的財務報表中合併VIE的經營成果 。我們相信,我們目前的所有權結構以及我們的附屬公司、 VIE及VIE股東之間的合約安排並不違反現行中國法律、規則及法規;且該等合約安排 根據其條款及現行適用的中國法律及法規,有效、具約束力及可強制執行。然而, 當前或未來中國法律法規的詮釋和應用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無法保證中國政府最終會採取與我們意見一致的觀點。

 

It is uncertain whether any new PRC laws, rules or regulations relating to 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structures will be adopted or if adopted, what they would provide. In particular, in January 2015,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or MOFCOM, published a discussion draft of the proposed Foreign Investment Law for public review and comments. Among other things, the draft Foreign Investment Law expands the defini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and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actual control” in determining whether a company is considered a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 or an FIE. Under the draft Foreign Investment Law, 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would also be deemed as FIEs, if they are ultimately “controlled” by foreign investors, and be subject to restrictions on foreign investments. In December 2018,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published a discussion draft of a new proposed Foreign Investment Law, aiming to replace the major existing laws govern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On January 29, 2019, the discussion draft with slight revisions, or the New Draft Foreign Investment Law, was submitted for review. Pursuant to the New Draft Foreign Investment Law, foreign investments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negative list management system. However, the New Draft Foreign Investment Law does not mention “actual control” as regulated in the previous draft and the position to be taken with respect to the existing or future companies with the “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structure. On March 15, 2019, th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r the Final Foreign Investment Law, with slight revision, was finally issued and became effective on January 1, 2020.

 

35

 

 

Although 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structures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Final Foreign Investment Law, it is uncertain whether any interpre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nal Foreign Investment Law or new PRC laws, rules or regulations relating to 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structures will be adopted or if adopted, what they would provide. If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and business of our PRC subsidiary or its consolidated VIEs are found to be in violation of any existing or future PRC laws or regulations, or our PRC subsidiary fails to obtain or maintain any of the required permits or approvals, the relevant governmental authorities would have broad discretion in dealing with such violation, including levying fines, confiscating its income or the income of its PRC subsidiary or consolidated 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revoking the business licenses or operating licenses of its PRC subsidiary or consolidated 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discontinuing or placing restrictions or onerous conditions on its operations, requiring our PRC operations to undergo a costly and disruptive restructuring and taking other regulatory or enforcement actions that could be harmful to our business. Any of these actions could cause significant disruption to our financial service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severely damage its reputation, which would in turn materially and adversely affect its business,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results of operations. If any of these occurrences results in its inability to direct the activities of its consolidated 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and/or its failure to receive economic benefits from its consolidated 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we may not be able to consolidate our VIEs’ results into our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U.S. GAAP.

 

我們依賴與VIE和VIE股東的合同安排 進行我們的業務運營,這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權在提供運營控制 方面有效。

 

我們一直依賴並預期 將繼續依賴與Fintech、恆浦和南美的合同安排,以運營我們的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供應鏈和 其他融資解決方案業務。這些合同安排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權有效, 我們可以控制我們的合併關聯公司。例如,VIE及其股東可能違反其合同安排 ,其中包括未能以可接受的方式開展業務或採取其他有損 我們利益的行動。

 

如果我們擁有VIE的直接所有權 ,我們將能夠行使我們作為股東的權利,以實現VIE的變更。然而,根據現行合約 安排,我們依賴VIE及其股東履行合約下的義務,對我們的合併實體行使控制權 。VIE的股東可能不符合我們的最佳利益,也可能不履行他們在這些合同下的義務 。此類風險存在於我們通過與 VIE的合同安排經營業務的整個期間。雖然我們有權根據合約安排替換綜合可變權益實體的任何股東 ,但如果該實體的任何股東不合作或與該等合約有關的任何爭議仍未解決,我們將 必須通過中國法律和仲裁的運作執行合約項下的權利,訴訟和其他法律程序 ,因此將受到中國法律制度的不確定性的影響。因此,與VIE的合同安排在確保我們控制其業務運營的相關部分方面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權有效。

 

VIE的股東可能與我們存在潛在的利益衝突,這可能對我們的業務和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VIE的股權由多名個人股東通過控股公司實益擁有。該等VIE股東於VIE的權益 可能不同於本公司的整體權益。VIE股東可能違反或導致VIE違反我們與VIE之間的現有合同 安排,這將對我們有效控制合併可變利益實體 並從中獲取經濟利益的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例如,VIE的股東可能會導致與VIE的VIE協議 以對我們不利的方式履行,其中包括未能及時將合同安排下的應付款項 及時匯至我們的子公司。我們無法向您保證,當利益衝突發生時,任何或所有VIE股東 將以本公司的最佳利益行事,或此類衝突將以有利於我們的方式解決。

 

目前,我們沒有 任何安排來解決VIE股東與我們之間的潛在利益衝突,但在中國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我們可以根據與這些股東的獨家期權協議行使購買 選擇權,要求他們將其於VIE的所有股權轉讓給我們指定的中國實體或個人。如果我們無法解決與VIE股東的任何利益衝突 或爭議,我們將不得不依賴法律程序,這可能導致其 業務中斷,並使我們對任何此類法律程序的結果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36

 

 

與 我們的合併可變利益實體有關的合同安排可能會受到中國税務機關的審查,他們可能會確定我們或 中國合併可變利益實體欠下額外税款,這可能會對我們的財務狀況和您的投資價值產生負面影響 。

 

Under applicable PRC laws and regulations, arrangements and transactions among related parties may be subject to audit or challenge by the PRC tax authorities within ten years after the taxable year when the transactions are conducted. The PRC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requires every enterprise in China to submit its annual enterprise income tax return together with a report on transactions with its related parties to the relevant tax authorities. The tax authorities may impose reasonable adjustments on taxation if they have identified any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that are inconsistent with arm’s length principles. We may face material and adverse tax consequences if the PRC tax authorities determine that the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between NingChen and Naqing, our wholly-owned subsidiaries in China, consolidated VIEs in China, and the shareholders of the VIEs were not entered into on an arm’s length basis in such a way as to result in an impermissible reduction in taxes under applicable PRC laws,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adjust the VIEs’ income in the form of a transfer pricing adjustment. A transfer pricing adjustment could, among other things, result in a reduction of expense deductions recorded by VIEs for PRC tax purposes, which could in turn increase its tax liabilities without reducing tax expenses of NingChen and Naqing. In addition, if NingChen or Naqing requests the shareholders of VIEs to transfer their equity interests in the VIEs at nominal or no value pursuant to these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such transfer could be viewed as a gift and subject the VIEs to PRC income tax. Furthermore, the PRC tax authorities may impose late payment fees and other penalties on the VIEs for the adjusted but unpaid taxes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ble regulations. Our financial position could be materially and adversely affected if our consolidated 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tax liabilities increase or if they are required to pay late payment fees and other penalties.

 

如果VIE破產或面臨 解散或清算程序,我們可能會失去使用和享有 合併VIE持有的對我們業務運營至關重要的資產的能力。

 

VIE持有對我們的金融服務業務運營至關重要的某些資產,包括我們金融技術平臺的域名和設備 。根據合同安排,未經VIE事先同意,VIE不得且VIE股東不得以任何方式出售、轉讓、抵押或處置其資產或其在業務中的合法或實益權益。然而,如果VIE股東違反此等合同安排,自願清算VIE或VIE宣佈破產,其全部或部分資產受到第三方債權人的留置權或權利的約束,或未經寧晨或南慶同意而以其他方式處置,則其可能無法繼續其部分或全部業務活動,這可能對其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如果VIE進行自願或非自願清算程序, 獨立第三方債權人可能對其部分或全部資產主張權利,從而阻礙我們經營其業務的能力, 這可能對其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與我們的普通 股所有權相關的風險

 

我們是一家"外國私人發行人", 我們的披露義務與美國國內報告公司不同,這可能會使您更難評估 我們的業績和前景。

 

我們是外國私人 發行人,因此,我們不受美國國內發行人相同要求的約束。根據《交易法》,我們將承擔 報告義務,在某種程度上,比美國國內報告公司更寬鬆,頻率更低。例如, 我們不需要發佈季度報告或委託書。我們不需要披露詳細的個人 高管薪酬信息。此外,根據《交易法》第16條,我們的董事和執行官將不需要報告股權持有情況 ,也不受內幕人士短期利潤披露和回收制度的約束。

 

作為外國私人發行人, 我們還將免於遵守FD條例(公平披露)的要求,這些要求通常是為了確保特定投資者羣體 不會先於其他投資者瞭解有關發行人的具體信息。然而,我們仍將遵守SEC的反欺詐 和反操縱規則,如《交易法》的規則10b—5。由於 我們作為外國私人發行人所承擔的許多披露義務與美國國內報告公司所承擔的披露義務不同,因此您不應期望收到與美國國內報告公司提供的信息相同的 信息。

 

37

 

 

英屬維爾京羣島公司可能無法發起股東派生訴訟,從而剝奪了股東保護其利益的能力。

 

British Virgin Islands companies may not have standing to initiate a shareholder derivative action in a federal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any such action may be brought, and the procedures and defenses that may be available in respect to any such action, may result in the rights of shareholders of a British Virgin Islands company being more limited than those of shareholders of a company organiz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ccordingly, shareholders may have fewer alternatives available to them if they believe that corporate wrongdoing has occurred. 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 courts are also unlikely to recognize or enforce against us judgments of courts in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certain liability provisions of U.S. securities law; and to impose liabilities against us, in original actions brought in 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 based on certain liability provisions of U.S. securities laws that are penal in nature. There is no statutory recognition in 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 of judgments obtain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lthough the courts of 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 will generally recognize and enforce the non-penal judgment of a foreign court of competent jurisdiction without retrial on the merits. This means that even if shareholders were to sue us successfully, they may not be able to recover anything to make up for the losses suffered.

 

英屬維爾京羣島的法律 對少數股東的保護很少,如果股東 對我們的事務不滿意,少數股東將幾乎沒有追索權或沒有追索權。

 

根據英屬 維爾京羣島的法律,除了《英屬維爾京羣島商業 公司法》中有關股東救濟的條款外,幾乎沒有保護少數股東的成文法。成文法的主要保護是股東可以提起訴訟, 執行公司的組成文件、我們的修訂和重述的組織章程大綱和章程細則。股東 有權根據一般法、章程細則和備忘錄處理公司事務。

 

可以援引普通法保護股東的權利,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英國公司法,因為英屬 維爾京羣島普通法適用於商業公司是有限的。根據英國公司法的一般規則, 福斯 訴哈博特案如果少數股東對多數股東或董事會處理公司事務表示不滿,法院一般會拒絕幹預公司的管理。但是, 每個股東都有權根據法律和 公司的組成文件妥善處理公司事務。因此,如果控制公司的人持續無視公司法的要求或公司組織章程大綱和章程細則的規定,那麼法院將給予補救。一般而言,法院 將幹預的領域如下:(1)被投訴的行為超出授權業務範圍或非法或不能 得到多數人批准的行為;(2)在不法行為人控制公司的情況下,構成對少數人欺詐的行為;(3) 侵犯股東個人權利,如投票權的行為;以及(4)公司未遵守 要求獲得特別或特別多數股東批准的規定,這些規定比美國許多州法律賦予 少數股東的權利更為有限。

 

無論我們的經營業績如何,我們的A類普通股的市場價格可能波動或可能下跌,您可能無法轉售您的股票。

 

我們A類普通股的交易價格自我們第一次上市以來一直波動。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我們的A類普通股的交易價為每股3.02美元至21.47美元,2023年8月4日的最後報告交易價為每股2.99美元。我們普通股的市場價格可能會因多種因素而大幅波動,其中許多因素超出 我們的控制範圍,包括:

 

  我們的收入和其他經營業績的實際或預期波動 ;

 

  我們可能向公眾提供的財務預測、這些預測中的任何變化 或我們未能滿足這些預測;

 

  證券分析師發起或維持對 我們、跟蹤我們公司的任何證券分析師的財務估計的變化,或我們未能達到這些估計,或 投資者的期望;

 

38

 

 

  我們或我們的競爭對手宣佈的重要產品或功能、技術創新、收購、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合資企業或資本承諾;

 

  整體股票市場的價格和成交量波動,包括作為整體經濟趨勢的結果;

 

  威脅或對我們提起訴訟;以及

 

  其他事件或因素,包括戰爭或恐怖主義事件造成的事件或因素,或對這些事件的反應。

 

此外,股市 經歷了極端的價格和成交量波動,已經並將繼續影響許多公司的股權證券市場價格 。許多公司的股價波動與這些公司的經營業績無關或不成比例 。過去,在市場波動期間,股東會提起證券集體訴訟。 如果我們捲入證券訴訟,可能會使我們承擔鉅額成本,轉移資源和 管理層對我們業務的關注,並對我們的業務產生不利影響。

 

我們不打算在可預見的未來派發股息。

 

我們目前打算保留 任何未來收益,以資助我們業務的運營和擴展,我們不打算在 可預見的將來宣佈或支付任何股息。因此,如果 我們的A類普通股的市場價格上漲,您可能只會從投資我們的A類普通股中獲得回報。

 

如果我們未來繼續無法實施 並維持對財務報告的有效內部控制,投資者可能會對我們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失去信心 ,我們A類普通股的市場價格可能會下跌。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們 需要維持對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並報告此類內部控制中的任何重大弱點。 此外,從表格20—F的第一份年度報告開始,我們被要求提供管理層根據《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第404條關於我們對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的報告 。如果我們繼續發現財務報告內部控制中存在重大 弱點,如果我們無法及時遵守第404條的要求,或者無法斷言我們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是有效的,或者如果我們的獨立註冊會計師事務所 無法就我們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投資者可能對我們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失去信心 ,我們A類普通股的市場價格可能受到負面影響, 我們可能會受到我們證券上市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或其他監管機構的調查,這可能需要額外的財政和管理資源。

 

我們交錯的董事會結構可能會阻止 我們公司控制權的變化。

 

我們的董事會 分為三類董事。董事之現任任期於二零二一年、二零二二年及二零二三年屆滿。每一類別的董事在其當前任期屆滿時任期為三年,每年股東選舉一類別的董事。 我們董事的交錯任期可能會降低要約收購或控制權變更嘗試的可能性,即使 要約收購或控制權變更可能符合我們股東的最佳利益。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的要求 可能會使我們的資源緊張,並轉移管理層的注意力。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們 須遵守經修訂的《1934年證券交易法》或《交易法》、《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多德—弗蘭克法案》、我們上市的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要求以及其他適用的證券規則 和法規的報告要求。儘管最近的《就業法案》使改革成為可能,但遵守這些規則和法規仍將增加 我們的管理、法律和財務合規成本,使某些活動更加困難、耗時或成本更高,並增加 對我們系統和資源的需求,特別是在我們不再是一家“新興增長型公司”之後。《交易法》要求, 除其他事項外,我們必須提交年度、半年和當期關於我們業務和經營成果的報告。

 

39

 

 

由於 本年度報告表格20—F以及上市公司要求提交的文件中的信息披露,我們的業務和財務狀況 更加明顯,我們認為這可能導致威脅或實際訴訟,包括競爭對手和其他第三方。如果此類 索賠勝訴,我們的業務和經營成果可能會受到損害,即使索賠沒有導致訴訟或 得到對我們有利的解決,這些索賠以及解決這些索賠所需的時間和資源可能會分散我們管理層的資源 ,並對我們的業務、品牌和聲譽以及經營成果造成不利影響。

 

我們還預計,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這些新的規則和法規將使我們獲得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責任保險的成本更高, 我們可能會被要求接受減少的保險範圍或產生更高的成本來獲得保險。這些因素也可能使我們更難吸引和留住合格的董事會成員,特別是在審計委員會 和薪酬委員會任職,以及合格的執行官。

 

由於 是一家上市公司,我們的成本增加。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們 承擔的法律、會計和其他費用是我們作為一傢俬營公司沒有承擔的。例如,我們現在必須聘請美國證券法律顧問和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審計師,而我們作為一傢俬人公司並不需要這些服務,如果我們在證券交易所上市,我們將每年支付在上市的費用。此外,《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以及隨後由SEC和納斯達克實施的新規則, 要求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實踐有所改變。我們預計這些新規則和法規將增加我們的 法律、會計和財務合規成本,並使某些公司活動更加耗時和成本更高。此外, 我們還承擔了與上市公司報告要求相關的額外費用。雖然不可能事先確定此類費用的數額 ,但我們預計我們每年將產生50萬美元至100萬美元的額外費用,這是我們作為私人公司 沒有經歷過的。

 

第 項4.公司信息

 

A. 公司的歷史與發展

 

日產國際企業 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前身為Hebron Technology Co.,Ltd.(以下簡稱“Nishun International”或“公司”)是根據英屬維爾京羣島(以下簡稱“BVI”)法律於2012年5月29日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 是一家控股公司,並通過其子公司、可變利益實體("VIE")和VIE子公司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China")開展業務。

 

自成立以來,我們進行了三次重大的 重組。關於我們的首次公開募股,我們於2016年完成了第一次重組,收購了我們的設備和工程業務(“IPO重組”)。本公司成為香港西伯倫科技有限公司(“西伯倫香港”)及其中國附屬公司温州西伯倫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西伯倫設備”)及浙江西伯倫自動化項目技術有限公司(“西伯倫自動化”)(統稱為“西伯倫集團”)的最終母公司,而於首次公開發售重組前,這兩家公司均由本公司前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孫安元先生控制。西伯倫集團從事設備和工程服務業務,主要從事閥門、管件流體設備的研究、開發和製造,重點是用於中國製藥、生物、食品和飲料以及其他清潔行業的智能閥門的製造和安裝。

 

我們於2019年7月開始第二次公司重組,以收購我們的金融服務業務。我們通過收購日日國際企業管理集團(英屬維爾京羣島)有限公司(“日日國際企業管理集團(英屬維爾京羣島)”)、其子公司和合並關聯公司、金融科技(上海)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金融科技”)和金融科技的子公司(統稱為“金融科技”或“金融科技子公司集團”),將業務擴展到金融服務業。2019年,金融科技主要針對金融機構發起或承銷的中小企業融資,為中小企業提供全面的融資解決方案服務,同時也為中小商業銀行在中國發行的直接銀行產品提供分銷和管理服務。

 

40

 

 

自2019年7月以來,我們的金融服務業業務通過多次後續收購和組織變革實現了顯著增長。 於2019年12月,我們通過若干合同安排收購了中國公司北京恆泰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統稱為“恆普”或“恆普子公司集團”)的控股權。恆普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提供一整套融資解決方案服務。於2020年5月,吾等根據購股協議收購南美控股(開曼)有限公司,一家獲開曼羣島豁免的公司(“南美開曼”)及其附屬公司及綜合聯屬實體(統稱為“南美”或“南美附屬集團”)。南盟為中國提供匹配中小企業和優質投資者的財務諮詢和中介融資解決方案服務。

 

2020年9月22日,我們 將公司名稱從“希伯倫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希伯倫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尼森國際企業發展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並與更名相關,將我司在納斯達克資本市場的A類普通股交易代碼由“HEBT”變更為“NISN”,自2020年11月16日起生效。新的公司名稱反映了我們公司目前的核心金融服務業務,並使不同的服務業務能夠將不同的品牌整合到一個公司身份下。

 

2020年12月,根據與當地政府達成的初步協議,我們在山東省泰安市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尼森(山東)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尼森山東”)。山東尼森是我們現有中國運營子公司的控股公司,預計將成為一個關鍵的運營平臺。2020年,我們還針對我們供應鏈解決方案和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服務的運營需求,在中國不同的 地區成立了幾家運營子公司。

 

於2020年11月30日,為 精簡業務,我們完成了第三次企業重組,據此,我們將於西博倫香港的所有股權出售給懷斯 Metro Development Co.,有限公司,由我們的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安源先生(“慧麥德龍”)控制的實體。根據我們於2019年4月16日與Wise Metro訂立的認購期權協議,出售西博倫香港(“出售”)已完成,據此,Wise Metro獲授購股權,以購買西博倫集團所有股權,期間自認購期權協議生效日期後六個月 開始,至協議生效日期後兩年零六個月屆滿。 行使後,行使認購期權協議的購買價將等於西博倫集團在行使認購期權時的公允市值,該公允市值由我們和Wise Metro委任的合資格且經驗豐富的業務評估公司釐定。 於2019年6月14日,我們的股東批准我們訂立認購期權協議。2020年5月11日,Wise Metro行使看漲期權收購西博倫集團。我們於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三十日完成處置。

 

通過轉讓 西博倫香港,並由此剝離我們在西博倫香港的運營子公司西博倫自動化和西博倫 設備的權益,我們終止了我們的遺留設備和工程業務,並出售了我們在徐州維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少數股權,我們出售了遺留業務,收益約為14萬美元。

 

於2021年3月24日,我們完成了 子公司重組,據此Nami Cayman及其香港子公司將其於Naqing 持有的所有股權以及於Nami Shanghai的經濟權益轉讓給Nishun Shandong。交易完成後,納青成為Nisun山東的全資子公司,Nisun山東持有Nisun上海的控股權益。

 

企業信息

 

我們的主要行政辦公室 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長寧區婁山關路55號20—21層。我們的電話號碼 是+86—21—2357—0055。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中國設有網站 。Www.sec.gov 其中包含報告、委託書和信息聲明,以及關於使用其EDGAR系統向SEC提交電子文件的註冊人的其他信息。我們維護我們的網站 https://www.fintaike.com 對於 Fintech, https://www.ihengpu.com為恆浦,而在 www.namizx.com.cn關於Nami.

 

41

 

 

主要企業活動

 

以下是本公司自成立以來主要業務的簡要摘要 。

 

  2005年1月25日,西伯倫設備有限公司成立。

 

  2011年6月14日,西博倫香港根據法律法規成立 香港的

 

  2011年7月21日,西博倫香港收購西博倫30%的所有權權益 設備.

 

  2012年5月29日,希布倫技術公司根據法律成立 英屬維爾京羣島作為控股公司。

 

  2012年9月24日,西博倫自動化註冊成立。

 

  2012年12月5日,西博倫香港收購西博倫的100%所有權權益 來自希伯倫科技、西博倫設備和浙江西博倫自動化。

 

  2012年10月22日,希布倫科技收購100%所有權權益 西博倫香港。因此,西博倫香港成為希布倫科技的全資附屬公司。

 

  2013年7月29日,孫安源先生轉讓其70%的所有權權益 西博倫自動化。

 

  2016年12月27日,希伯倫科技完成首次公開募股 2,695,347股普通股此次發行以每股4.00美元的發行價完成。在發行之前,公司 本公司擁有12,000,000股已發行及流通股,發售後,本公司擁有14,695,347股已發行及流通股。 公司在首次公開發行中向配售代理髮行,購買134,768股普通股進行行使的認股權證 每股4.80美元。配售代理人的認股權證有效期為三年。
     
  2018年3月7日,希伯倫科技重新分類並重新指定我們的 通過提交第三份經修訂和重述的組織章程大綱,將普通股分為A類普通股和B類普通股 BVI公司事務註冊處根據第三次修訂和重述的組織章程大綱,我們授權 股份重新分類並重新指定為50,000,000股每股面值0.001美元的普通股,其中40,000,000股 被指定為每股面值0.001美元的A類普通股,10,000,000股被指定為B類普通股 每張面值0.001美元。每股A類普通股有權有一票,每股B類普通股有權有五票 就所有須於股東大會上表決的事項進行表決。改敍和重新指定後, A類普通股和7,778,400股B類普通股已發行和流通。我們的前任首席執行官安元先生 孫先生實益擁有全部7,778,400股B類普通股。納斯達克市場生效日期為2018年3月12日。
     
  2018年3月10日,希伯倫科技達成股權收購 與徐州維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達成協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佳生物")和威佳生物將收購 威佳生物49%股權。作為對價,我們有義務發行1,442,778股未註冊的A類普通股(基於 以每股2.00美元的約定價值)出售給威佳生物科技的銷售股東指定的個人 幾天後簽署協議。2018年4月17日,雙方簽署了一份增編,將20個工作日延長至40個工作日。 自2018年4月9日起,我們根據該協議發行了1,442,778股未註冊A類普通股。4月或前後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我們完成收購威佳生物49%股權。

 

  2019年4月16日,希布倫科技進行證券收購 與懷斯地鐵開發公司達成協議,有限公司(“智慧地鐵”)、左橋孫張(“孫張”;以及一起 與Wise,“賣方”)和NiSun Cayman,據此,NiSun Cayman將收購7,778,400股B類普通股 從賣家那裏。2019年7月股份購買交易完成後,所有B類普通股自動 轉換為A類普通股。

 

42

 

 

  2019年7月12日,希布倫科技收購 的全部股權 收購NiSun BVI,代價為700萬美元。NiSun BVI通過一系列可變利益協議有效控制Fintech。 收購時,Fintech是霍爾果斯Fintech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吉林臨港霍爾果斯有限公司("霍爾果斯") 貿易公司,有限公司(“吉林”)和NiSun家族辦公室(廣州)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廣州")。

 

  2019年11月8日,NiSun BVI與 泰安科源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科源”)組建合資實體,山東 泰鼎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泰鼎"),NiSun BVI和科源分別持有80%和20%, 泰鼎的股權。泰鼎成立於2019年11月12日。
     
  2019年12月15日,希伯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掛牌交易 與恆浦及恆浦股東達成協議,收購恆浦控股權益,以換取發行1,440,894 向恆浦股東轉讓本公司A類普通股。公司通過其子公司寧晨獲得了有效的 與恆浦簽訂一系列VIE協議後,控制恆浦。收購時,恆普擁有92%的股權 杭州豐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富泰實業有限公司(“鳳泰”)和敦化市中城資產管理註冊100%股權 中心公司,公司
     
  2020年5月31日,希伯倫科技收購了Nami Cayman及其子公司 和合並附屬實體(統稱為“南美”或“南美子公司集團”)根據股份 購買協議。收購時,Nami Cayman擁有Nami HK和Naqing的全部股權,Naqing控制了Nami Shanghai 通過一系列的VIE協議。南美提供與小額匹配的金融諮詢和中介融資解決方案服務— 中國的中小企業和高質量投資者。
     
  2020年9月22日,我們將公司名稱從“希伯倫科技有限公司”改為“Hebron Technology Co.,Ltd.”。更名為“尼森國際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並因應更名事宜,將我司在納斯達克資本市場的A類普通股交易代碼由 “HEBT”變更為“NISN”,自2020年11月16日起生效。新的公司名稱反映了我們公司目前的核心業務, 使不同的服務業務能夠將不同的品牌整合到一個公司身份下。
     
  2020年11月30日,為了精簡我們的業務,我們將西伯倫香港出售給由我們的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安元先生控制的實體Wise Metro。西博倫香港(“處置”)的處置已根據吾等於2019年4月16日與Wise Metro訂立的認購期權協議而完成,根據該協議,Wise Metro獲授予 一項購入西博倫集團全部股權的購股權,期間由認購期權協議生效日期起計六個月起至協議生效日期後兩年零六個月屆滿。於行使時,行使認購期權協議的買入價將等於西博倫集團行使認購期權時的公平市價 ,由吾等及Wise Metro委任的合資格及經驗豐富的商業評估公司釐定。2019年6月14日,我們的股東 批准我們簽訂看漲期權協議。2020年5月11日,懷斯麥德龍行使看漲期權收購西伯倫集團。 我們於2020年11月30日完成處置。
     
  2020年12月15日,根據與當地政府的初步協議,本公司在山東省泰安市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尼森(山東)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尼森山東”) 。山東尼森是我們中國運營子公司的控股公司,預計將成為一個關鍵的運營平臺。
     
  2020年12月21日,公司發佈公告稱,金融科技與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所(“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SHPGX是經上海市政府批准的國家級能源產品交易平臺,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的直接指導下運營。根據協議,金融科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同意聯手,通過提供供應鏈管理和金融服務,將技術支持服務擴展到上海期貨交易所的交易平臺成員,目標是能源行業的上下游企業。

 

43

 

 

  2020年8月至12月,金融科技針對我們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的運營需求,在中國不同地區組建了多家運營子公司,包括:

 

  金融科技(河南)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金融科技河南”),金融科技的全資子公司;

 

  金融科技(江蘇)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金融科技江蘇”),全資子公司;

 

  範倫科供應鏈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範倫科”), 全資子公司;

 

  Fintech供應鏈管理(寧波)有限公司Ltd,一家全資子公司;

 

  南京尼桑黃金有限公司Ltd.(“Nisun Gold”),一家全資擁有的 附屬公司;

 

  Fintech供應鏈管理(山東)有限公司Ltd.("Fintech 山東”),為全資附屬公司;

 

  吉林省臨港恆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Ltd.("臨港 恆達(“恆達”)為吉林省臨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有限公司,是 的全資子公司 金融科技;

 

  山西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山西金融科技"), 全資附屬公司;

 

  內蒙古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Fintech 內蒙古(“內蒙古”),一間擁有70%權益的附屬公司。

 

  2021年12月29日,Nison HK成立駐馬店Nison供應鏈管理 行,Ltd.(“Nisun ZMD”),一家全資擁有的中國經營附屬公司;

 

  2021年7月30日,Nishn HK成立Nishn Ocean(青島)供應鏈投資 行,Ltd.(「Nishun Ocean」),一間全資擁有的中國營運附屬公司;

 

  2021年5月至10月,Fintech成立了以下運營 子公司:

 

  江西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江西金融科技"), 全資附屬公司;

 

  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山西)有限公司Ltd.("Fintech SX”),一家全資附屬公司;

 

  遼港尼桑(營口)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廖崗"), 擁有51%權益的附屬公司;

 

  遼港尼桑(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廖崗 SH先生(“SH”),為遼鋼的全資附屬公司;及

 

  Fintech(淄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公司("Fintech淄博"), 全資子公司。

 

  12月 2021年,公司完成了1925萬股A類普通股及預配權證的堅定承諾承銷公開發行 購買A類普通股,在扣除承銷折扣之前,公司總收益為7700萬美元, 佣金和其他費用。預融資認股權證的發行價與普通股每股4.00美元,減去 每份預撥資金認股權證的每股行使價0.001美元。
     
  2022年1月13日,公司 通過了經修訂和重述的公司章程大綱和章程(“經修訂的併購”),以增加數量 本公司獲授權發行的A類普通股。根據修訂後的併購,公司被授權發行 最多310,000,000股普通股,分為(i)3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01美元的A類普通股,和(ii)10,000,000股 每股面值0.001美元的B類普通股。
     
  2022年1月,Fintech河南 收購河南優家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以現金代價人民幣0. 51百萬元(約80,280美元)收購優家田有限公司(“優家田”)。
     
  2022年6月8日,Nishun Ocean 成立了尼信海源(青島)供應鏈有限公司,Ltd.(“Nisun Haiyuan”),一家擁有51%權益的附屬公司;
     
  2022年7月,Nishun Ocean 收購青島賽浪國際貿易有限公司100%股權,(“青島賽蘭”),現金代價為人民幣500萬元(約741,477美元);
     
  2022年9月23日,娜美 上海將公司名稱由上海納美財務諮詢有限公司變更,上海路耀財務諮詢有限公司,公司 (“Luoyao Shanghai”);及
     
  2022年11月7日,Nisun 香港成立了尼桑(北京)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Nishun Beijing”),一間全資擁有的中國營運附屬公司。

 

44

 

 

  2022年3月至12月,Fintech成立了以下運營商 子公司:

 

  尼桑供應鏈管理(密山市)有限公司Ltd.("Nisun Mishan”),一間全資附屬公司;

 

  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安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安徽金融科技"), 全資附屬公司;

 

  Fintech供應鏈管理(深圳)有限公司Ltd.("Fintech 深圳”),為全資附屬公司;及

 

  河南尼孫懷鄉食品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尼孫懷祥"), 全資子公司。

 

  2022年12月,河南金融科技出售其在 遊家田向山東永州智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現金代價為人民幣200萬元(約 289,973美元)。

 

  於二零二三年五月十七日,本公司按一比十之一之比例對其授權股份(包括已發行A類普通股)進行股份合併(“反向股份拆分”)。反向股份拆股已於2023年5月18日(“生效時間”)在納斯達克資本市場及市場上反映。由於反向股份分割,所有310,000,000股授權普通股,分為300,000,000股A類普通股,每股面值0.001美元,和10,000,000股B類普通股,每股面值0.001美元,合併為31,000,000股普通股,分為30股,000,000股A類普通股,每股面值0.01美元,和1,000,000股B類普通股,每股面值0.01美元。緊接生效時間前,共有40,057,159股A類普通股流通在外。由於反向股份分割,共有4,005,708股A類普通股流通在外。並無就反向股份拆股向股東發行零碎股份。本公司將按市值購買、贖回或以其他方式收購所產生的零碎股份。

 

B. 業務概述

 

我們是一家以技術驅動的 集成供應鏈解決方案和金融服務提供商,專注於改變中國企業金融行業。憑藉 我們豐富的行業經驗,我們為中國和外國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我們的 全系列服務解決方案涵蓋從技術供應鏈管理到技術資產路由,以及技術 和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使我們服務的行業得以加強和發展。此外,我們為中國的中小企業(SME)提供廣泛的技術驅動型 定製融資解決方案,通過我們基於金融科技平臺構建的 閉環生態系統,改善中小企業獲得資金的渠道。此外,我們為中小型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提供直銷銀行解決方案,幫助他們分銷和管理直銷銀行和其他金融產品。我們的金融科技平臺建立在 我們專有的金融技術基礎上,為機構投資者 和個人投資者提供專業的資產配置和財務規劃服務。

 

在2020年11月出售 西博倫集團之前,我們主要在兩個行業開展業務,即遺留設備和工程 以及金融服務。出售後,我們不再從事設備和工程行業,金融 服務業及其相關行業是我們服務的中國經濟的唯一行業。自2019年7月以來,我們的金融服務業務 經歷了快速增長,並迅速發展成為我們的核心業務,而我們的遺留設備 和工程業務的表現在處置前的幾年中未能達到管理層的預期。

 

2019年,我們為中小企業提供了綜合的 融資解決方案服務,主要涉及金融機構發起或承銷的中小企業融資( 之前我們稱之為承銷相關諮詢服務),併為中國中小商業銀行發行的直銷銀行產品提供分銷和管理服務。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服務由Fintech和恆普運營。 納美為中國中小企業和優質投資者提供金融諮詢和中介金融服務。Fintech還 提供銀行產品分銷和管理服務。

 

我們於二零二零年一月開始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Fintech及其子公司為我們的客户提供 供應鏈管理、技術資產路由以及技術和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專業定製解決方案。我們以金融和產業聯動為重點,服務供應鏈行業上下游企業和交易,同時 推進供給側細分行業改革。我們的數字鏈接平臺連接了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信託、基金、 保險公司、國有企業和供應鏈行業的其他參與者。

 

45

 

 

我們的業務運營 由三個主要服務模式組成: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供應鏈解決方案和其他融資解決方案。根據與承銷商、金融機構 或金融產品提供商簽訂的服務協議,我們為中小企業在中國省級或國家級金融資產交易所或由金融機構承銷的其他指定 資本市場提供的服務,賺取一次性 諮詢費。此外,我們還向中小型商業銀行 和金融機構提供持續的客户管理服務,為他們的直銷銀行和其他金融產品分配和尋找資金,以換取經常性 服務費。我們的中介配對服務費乃於購買金融產品時賺取。

 

我們在金融服務中使用尖端技術, 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區塊鏈。我們致力於利用 我們的開放式金融科技平臺和生態系統,並提供全面的金融解決方案,以促進金融機構和企業客户的數字化轉型。

 

我們的優勢

 

我們相信,我們的以下 優勢使我們能夠抓住中國金融服務和供應鏈行業的機遇:

 

  提供一套全面金融解決方案的規模和能力 通過利用我們的閉環金融生態系統來幫助中小企業。我們構建了多方面的一體化閉環金融生態系統 在此過程中,我們的每一條運營線都與其他子公司提供的服務相輔相成,同時我們的客户也從 綜合服務能力和我們提供的全套融資解決方案。我們的綜合解決方案系統使中小企業能夠獲得 以有效和定製的方式提供融資,以促進健康的企業發展進程。

 

  深入瞭解供應鏈行業。作為密鑰 我們瞭解供應鏈的複雜性 採購過程中核心企業、供應商、採購商等各方的需求,以及我們的專業知識洞察 使我們能夠為客户設計量身定製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並與行業建立互惠互利的關係 參與者

 

  提供附加值的數據智能和技術能力 對中小企業。我們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幫助行業參與者優化其交易決策 和融資過程。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為支撐, 我們有能力支持中小企業和其他行業參與者的企業發展,幫助應對企業面臨的挑戰 資金週轉,降低融資成本,提高企業效益。

 

  多樣化的優質客户。我們的核心客户為政府所有 企業(GOE),其擁有高質量的應收賬款、資本資源和良好的客户概況,相對於 其他企業。我們在選定的 中與政府企業和其他信譽良好的實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和合作關係 行業由於我們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模式適用於以大宗商品為基礎的行業、政府企業和其他資金充足的企業 公司通常在此類行業中佔據主導地位,我們預計我們的供應鏈行業解決方案將繼續吸引 高質量客户加入我們旨在服務不同行業的金融生態平臺。

 

  控制風險暴露。隨着我們為政府實體、金融機構提供便利 和其他信譽良好的客户執行採購流程中的交易,我們不僅能夠減少合同 處理成本和改善核心企業和其他交易方的營運資金,同時也定位為保持 跟蹤交易的狀態以及買方和供應商的財務狀況,從而實現風險控制 所有參與交易的各方。

 

  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具有可靠的交付記錄 價值和成長。我們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由來自金融科技市場領導者和金融行業的專業人士組成 行業專家,帶來金融行業不同方面的見解和豐富的客户資源。遠見 我們的管理團隊,加上他們的行業經驗和強大的執行能力,一直是 在中國監管環境不斷變化的背景下,我們的快速轉型和運營彈性。

 

46

 

 

我們的戰略

 

我們的使命是通過促進開放和授權的金融生態系統來改變 企業金融行業。我們打算通過實施以下戰略來實現增長並加強 我們的競爭地位:

 

  擴大我們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和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規模 生態系統。我們在中小企業融資和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方面建立了發展專長和能力。 我們努力成為企業融資行業的領導者,並通過利用我們的閉環來轉變我們所服務的行業 金融生態系統,促進我們開發的先進融資解決方案應用於新客户,並擴大 我們的解決方案生態系統。

 

  通過行業整合,專注於行業細分 和金融我們尋求將供應鏈管理和金融服務擴展到某些目標行業,其中金融科技 財務在採購和分配過程中發揮了日益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供應 通過 鏈接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信託、基金、保險公司和國有企業的連鎖平臺 持續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前沿技術 這些行業供應鏈。

 

  通過培養現有關係來深化市場滲透 與政府企業和合作夥伴合作,同時在目標行業建立新的合作。最近,我們擴大了供應 通過與上海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為能源行業提供連鎖管理和金融服務 石油天然氣交易所,一個國家級能源產品交易平臺。我們打算繼續探索戰略 與選定行業的知名參與者建立合作關係。

 

  繼續創新和推進尖端金融技術 加強我們適應和迴應迅速的工業和科技轉變的能力。創新是我們長期增長的一部分 戰略,是改進我們的技術解決方案產品和開發新技術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户的關鍵 需求我們已經並將繼續在技術基礎設施和研發方面進行大量投資 努力增強我們的競爭力和適應能力,以及時有效地應對客户和行業的變化 方式

 

  尋求戰略性收購和增長機會。此外, 為了有機地發展我們的業務,我們認為繼續尋求戰略聯盟、投資和 與我們的業務和運營互補的潛在收購,包括進一步提升我們品牌的機會, 在我們或合作伙伴的平臺上擴展產品和解決方案,加強我們的技術基礎設施和能力, 或者擴大我們的地理範圍

 

與我們的合併 關聯實體和代理股東的合同安排

 

我們通過我們的中國子公司、三個VIE、Fintech、恆浦和南美以及VIE子公司開展業務 。我們與VIE及其各自 代理人股東的關係受一系列合同安排約束,包括:

 

商標、技術和管理 和諮詢服務協議(“諮詢服務協議”)

 

根據諮詢服務 協議,寧晨和納慶擁有獨家權利,向各自的VIE提供管理和諮詢及其他服務 ,收取VIE的諮詢服務費,並授權VIE使用我們的商標、技術和相關知識產權 。VIE同意向寧晨和納慶或其指定代理人支付相當於VIE税後淨利潤的金額。本協議自協議簽訂之日起生效,並在 寧晨和納慶終止該等協議或VIE不復存在之日之前一直有效。

 

47

 

 

股權質押協議

 

根據股權質押協議 ,VIE的各股東同意分別將其於VIE的股權質押予寧晨及Naqing, 以擔保向VIE的股東提供名義貸款,貸款期為100年。VIE的各股東同意,借款 只能在借款到期日償還,或者寧晨或納青同意收取借款還款額。如果VIE或其股東 違反其在該等協議項下的合同義務,寧晨和納慶作為質押人將有權處置 質押股權,並將優先收取質押股權拍賣或出售所得款項。寧晨 及納慶有權於本協議有效期內就已質押股權宣派或支付的任何股息。 VIE及其股東進一步同意,在本協議有效期內,未經 寧晨或納青事先書面同意,他們將不會轉讓或質押已質押股權。股權質押協議仍然有效 ,除非各方書面同意,否則不得修改、修改、補充、解除或終止本協議的任何條款 。

 

股權持有人的表決權 委託協議(“表決權委託協議”)

 

根據表決權 委託協議,VIE的各股東分別可撤銷地授權寧晨及納青行使作為VIE股東的權利及權力 ,包括但不限於召集及出席股東大會、就VIE需要股東批准的所有事項進行表決 以及任命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投票權代理協議 將繼續有效,除非寧晨或納青另行書面終止或經各方書面同意。

 

獨家購買權和選擇權協議 (“獨家購買期權協議”)

 

根據獨家認購 期權協議,VIE及其股東已分別向寧晨及納慶授予獨家期權以購買 ,或授權其指定人士購買各股東於VIE的全部或部分股權。採購 價格應等於中國相關法律規定的最低價格。未經寧晨和納青事先書面同意,VIE 不得(其中包括)修改其公司章程,出售或以其他方式處置其資產或實益權益, 不得進行可能對其資產、負債、業務運營、股權和其他合法權益造成不利影響的交易, 不得與任何其他實體合併或進行任何投資,或分配股息。寧晨及納青有權根據獨家認購期權協議將權利 及義務轉讓予任何第三方,而無須事先徵得VIE 及其股東同意。獨家認購期權協議將繼續有效,直至寧晨或納青提前30天通知終止本協議 為止。

 

這些合同安排 使我們能夠對VIE行使有效控制,有權獲得VIE賺取的所有淨利潤,有義務承擔VIE承擔的所有淨虧損,並有權在中國法律允許的情況下 範圍內購買VIE 100%股權的獨家選擇權。通過該等安排,我們的VIE已成為我們受合同控制的附屬公司,其財務報表 與本公司的財務報表合併,以供財務報告之用。

 

停止運營——設備和工程 業務

 

在2020年11月處置 遺留設備和工程業務之前,我們還從事流體 設備的研究、開發和製造,包括閥門、管件和其他,重點是製造和安裝智能閥門, 用於製藥、生物、食品和飲料以及其他清潔行業。我們的設備 和工程服務收入的絕大部分都來自這些安裝服務。

 

西博倫集團開發、 和提供定製安裝閥門和管件,用於製藥、生物、食品和飲料、 和其他清潔行業。西博倫集團為客户提供全面的管道設計、安裝、施工、持續維護 服務以及整體解決方案服務。西博倫集團在以下領域提供了我們的安裝服務和閥門和管件產品 :製藥、生物、食品和飲料。銷售網絡遍佈上海、温州和臺灣。 西博倫集團主要為客户提供安裝服務,但也將我們的產品出售給第三方進行安裝。 A大部分收入來自這些安裝服務。與安裝我們的 定製閥門和管件設計相關的利潤率歷來高於與第三方銷售我們的產品安裝相關的利潤率 。

 

2020年11月30日之前, 我們的設備和工程業務辦公室和設施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的温州。

 

48

 

 

我們的產品和服務

 

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

 

我們為中國的中小企業(SME)提供技術驅動的 定製融資解決方案體系,以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並提供創新的 解決方案以釋放資金來源。我們的三個子公司集團,恆浦、Fintech和Nami,都是我們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運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Fintech為承銷商和金融機構在中國省市金融資產交易所或其他指定市場上發行中小企業發行人債務證券時,提供全面的融資解決方案服務,例如設計債務金融 產品、準備產品説明書和其他相關諮詢服務。恆普提供 全套融資解決方案服務,如盡職調查、政府註冊、客户推薦、投資人 教育維護等相關服務。Nami根據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將中小企業與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進行匹配。我們利用恆普 原有三板股權質押融資為主的中介服務投資者提供的資金,以及納美理財顧問 和中介撮合服務的優質投資者提供的資金,幫助中小企業輸送流動資金和流動性資源。

 

 

 

通過連接資產端 和資金端,解決融資過程中的風險控制問題,我們在中小企業融資中利用我們的閉環系統 ,為中小企業提供全套金融解決方案。我們的綜合解決方案使中小企業能夠以高效 和定製的方式獲得融資,以促進從中小企業誕生到成長和成熟發展 階段的健康企業發展過程。

 

49

 

 

供應鏈解決方案

 

我們於2020年1月推出了技術驅動的 集成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該業務已成為我們所有業務中增長最快的業務。我們通過專注於產融融合和產業細分,為核心企業和中小企業提供 多層次融資和供應鏈解決方案。我們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主要針對農業、基礎設施、海運物流、能源和塑料 產品市場。我們簡化了供應鏈融資流程,作為中間商和合作夥伴參與採購和分銷交易的商品流 ,自動化交易支付,併為 供應商和買家提供最優惠的交易條款。

 

我們的供應鏈行業 服務提供現金流解決方案,幫助企業釋放鎖定在供應鏈中的營運資金。我們的產品涵蓋了廣泛的 貿易融資解決方案類別,涵蓋了整個供應鏈的所有融資機會。我們為從供應商處採購商品提供便利, 的付款條件符合供應商的要求,因為供應商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快速獲得營運資金。與此同時,我們 與商品採購商的合作使採購商能夠在延遲的基礎上進行付款,通常是通過延長的貿易信貸。我們的 解決方案優化了營運資金,並允許採購商在不向供應商支付任何費用的情況下延長供應品付款。根據 與供應鏈客户簽訂的協議,我們在供應商收到融資時賺取服務費,而我們的服務費按融資金額的固定費率計算。我們的服務使供應商和採購商能夠釋放營運資金,並降低 與商品流相關的風險。

 

2020年上半年, 我們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主要集中在農業、基礎設施和海運物流市場。 2020年12月,我們通過與全國性能源產品交易平臺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所(“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所”)的戰略合作,將服務擴展至能源行業。這一合作關係為我們提供了向SHPGX交易平臺成員提供 供應鏈管理和融資解決方案服務的機會,並在能源行業建立我們的業務和 市場份額。基於此次合作,我們開發了一種新的“供應鏈+”商業模式, 將應用於我們對其他行業客户的服務中。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持續 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引入供應鏈行業,構建鏈接商業銀行、券商、信託、基金、保險公司和國有企業的供應鏈平臺。在供應鏈採購和銷售交易中,我們在降低核心企業、採購商和供應商的採購成本、溝通 成本和財務風險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供應鏈貿易

 

自啟動 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以來,我們通過我們的供應鏈平臺與來自不同行業的供應鏈參與者建立了聯繫, 在各個行業發展了優質客户,尤其是農業、煤炭、新能源技術、建築、電子商務、 零售以及食品和蔬菜行業。

 

隨着我們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業務規模大幅增長,我們於2021年推出了供應鏈貿易業務,進一步擴大了我們的產品種類,並利用 我們的供應鏈技術平臺和高質量的客户關係。作為對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 主要關注供應鏈業務的融資方面)的補充,我們已開始作為貿易夥伴參與採購和分銷 流程,通過我們的供應鏈平臺和系統直接向客户採購和銷售商品(如化學品、食品和農產品) 。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持下,我們開發了一個智能匹配系統, 通過該系統,我們通過採購服務將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户連接起來。客户在我們的平臺上發佈產品 採購查詢後,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智能匹配系統篩選和識別供應商 數據庫中最合適的供應商的產品。當客户下訂單時,我們會從作為 獨立供應商的預先選定的供應商處採購產品,並安排供應商直接向客户發貨。在供應鏈貿易業務中,我們開發了 供應鏈物流、庫存和倉儲能力,並承擔與庫存週轉相關的供應商風險。

 

其他融資解決方案(銀行業務總監 解決方案)

 

Fintech為中小型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提供直接 銀行解決方案,幫助他們分銷和管理直接銀行和其他金融產品。我們的銀行客户在Fintech的在線平臺 "滙晶社"("滙晶社平臺")上推出各種金融產品,直接接觸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營銷他們的 銀行金融產品,並完成對投資機構和個人的銷售。 匯金社平臺利用我們的專有金融技術,為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提供專業的資產配置和理財規劃服務。它 優化了風險控制和資產管理程序,以滿足投資者的財務規劃需求,並將投資風險 降至最低。

 

50

 

 

匯金社平臺 通過整合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和先進科技四個維度元素,構建服務於銀行、投資機構和個人的金融科技生態 平臺。滙景社平臺具有以下功能:

 

  客户金融需求與銀行金融產品匹配

 

  API直通,一鍵開户,提升用户體驗

 

  合作渠道統一接口

 

  銀行產品的精準營銷

 

 

 

 

 

51

 

 

金融科技通過金融科技擁有的滙景社平臺,為中小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分銷和管理直接銀行等金融產品提供持續的 客户管理服務。匯金社平臺為各類機構或個人投資者提供專業化的資產配置和理財服務。同時,滙景社平臺 優化和完善風險和資產管理流程,以滿足投資者的理財需求,將他們的投資風險降至最低。匯金舍平臺專注於幫助我們的客户,持牌中小商業銀行,實現 定向銀行金融產品的最佳匹配和配置,並對金融產品進行分銷和管理。持牌中小商業銀行通過接入匯金社平臺,可以通過我們的在線渠道推出各種金融產品, 直接接觸到各種機構或個人投資者,高效地營銷銀行業金融產品,並有效地將 與投資機構和個人匹配。

 

金融科技的子公司霍爾果斯和恆普在中國省市金融資產交易所或其他指定市場為債務類金融產品的投資公司、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發行人提供諮詢和諮詢服務。一般來説,服務提供商 需要註冊成為這些市級或省級金融資產交易所的會員,才能為金融產品的發行和分銷提供全面的承銷服務 。霍爾果斯是當地多家金融資產交易所的參與會員,為承銷商或金融機構提供承銷相關服務,如設計債務金融產品、準備產品説明和其他相關諮詢服務。恆普也是多個省或市資產交易所的會員,提供與金融產品承銷相關的全面服務,如盡職調查、政府註冊、客户推薦、投資者教育和維護以及其他相關服務。

 

在資產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資產產品由這些資產交易所的註冊會員的金融資產支持,並由交易所指定的產品發行人(通常是投資或資產管理公司)發行。金融資產交易所經評估後,將符合條件的金融產品列入交易名單,並提供支付清算和結算、信用評級和託管服務。這些交易所管理的標的上市產品主要包括商業貸款、應收賬款、債權等金融產品。

  

競爭對手的分銷渠道和方式

 

國內市場和客户

 

我們的營銷網絡在中國的不同地區都有業務,包括上海、鄭州、博州、北京、泰安、山東和新疆霍爾果斯等幾個主要辦事處。

 

國際市場

 

我們的所有產品和服務都面向國際市場。我們可能會開拓國際市場,但不能保證我們能夠 實現這一計劃。由於公司對當前市場機會的評估,我們打算將我們的增長努力集中在中國內部提供的服務上。

 

收入的活動分配:

 

下面的圖表是分別截至2022年、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的年度按活動劃分的總收入細目。

 

   2022財年   財政
2021
   財政收入
2020
 
服務產生的收入            
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   38%   54%   97%
供應鏈解決方案   1%   3%   3%
服務產生的總收入   39%   57%   100%
來自供應鏈交易的收入   61%   43%   -%
總收入   100%   100%   100%

 

本公司的所有收入均來自中國。

 

52

 

 

客户集中度

 

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內,五個客户分別佔我們金融服務業務總收入的18%、16%、15%、13%和13%,一個客户佔我們供應鏈交易業務總收入的33%。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兩名客户分別佔我們金融服務業務總收入的37%及15%,兩名客户分別佔我們供應鏈交易業務總收入的71%及10%。

 

在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年度內,三家客户分別佔我們金融服務總收入的31%、21%和12%。

 

競賽方法

 

我們計劃通過在中國更多城市設立新的分支機構來在國內競爭。我們還將通過我們的平臺推廣更多的產品和服務,這將使我們的客户能夠在線與我們溝通,並以更方便、更快的方式訂購、購買和交付我們的產品和服務。

 

我們的服務客户多為供應鏈中小企業、金融機構和企業客户,在中國有着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客户需求 。我們以為客户服務的經驗和技術為基礎進行競爭。

 

我們的競爭地位

 

我們已闡述了對公司相對優勢和挑戰的評估。下表代表了我們對競爭地位的信念,是基於我們的觀察,而不是客觀數據。我們的評估可能不會被包括此類競爭對手在內的其他公司共享,但它確實代表了管理層對我們行業地位的評估。

 

我們在不同領域與以下 上市公司競爭。目前,在所有領域都沒有與我們競爭的競爭對手。

 

競爭對手   服務   比較優勢/挑戰

客户 國際服務公司

(“客户服務”)。

 

財務軟件和

金融解決方案服務

提供商

  客户服務側重於提供財務軟件 發展
    金融科技將金融產品管理服務與技術相結合 的服務.
    金融科技協助商業銀行進行分析並獲得更好的理解 客户服務僅開發滿足客户需求的軟件,
           
奧爾比安  

供應鏈金融

提供商

  無限的融資能力(真正的多銀行,資金來源不可知)
    多幣種容量
    應收款的真實銷售、無追索權現金購買(確保應付款 治療)
           

北京優多媒體廣告 行,公司

("Udomedia")

 

金融產品

推薦信

  Amarsoft專注於提供金融產品比較和建議 向投資者
    金融科技也為金融機構提供資產端選項 作為投資者的財務規劃服務,
    Fintech在金融產品分銷方面與Amarsoft競爭 服務
           

普伊 Inc.

("普伊")

 

  第三方財富管理服務提供商   普易的業務目標是為投資者提供各種財務 為投資者提供產品和資產配置服務,這與恆普的目標相似
    普易主要從事私募基金、供應鏈融資
    恆普主要從事債務承銷相關服務 金融產品

 

53

 

 

研究與開發

 

我們致力於研究和開發金融服務、供應鏈和其他相關行業的金融技術。我們相信科技創新將幫助我們公司實現其長期戰略目標。我們的研發工作是我們運營的一個組成部分 ,也是其競爭優勢和差異化戰略的關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我們分別在研發上投入了1,563,718美元、1,599,728美元和817,770美元。二零二二年的研發費用 主要用於維護和開發供應鏈融資及其他融資服務APP和平臺。我們預計 在未來幾年內,我們將繼續將研發工作重點放在開發新技術和改進現有產品上。

 

我們的知識產權

 

我們有權使用 以下在中國頒發的商標註冊:

 

商標   註冊表: 編號   發行
日期
  期滿
日期
  物主   商品/服務
    26449617   9/7/2018   9/6/2028   恆普   安排和組織會議; 翻譯;策劃聚會(娛樂);提供在線電子出版物(非下載);手稿寫作;記者 服務;動物園服務;在線出版電子書和雜誌;安排和組織研討會;安排和組織現場教育 論壇
                     
    26432309   9/7/2018   9/6/2028   恆普   保險經紀;房地產 代理;擔保;募集慈善基金;受託管理;典當;融資租賃;金融信息;貨幣估價;經紀
                     
    26434423   9/7/2018   9/6/2028   恆普   下載移動應用程序 軟件;計算機程序(可下載軟件);計算機外圍設備;動畫;電子記事本;自動櫃員機 (ATM);便攜式媒體播放器;交互式觸摸屏終端;計算機軟件(錄製);移動電話;自動櫃員機 自動取款機(ATM)
                     
    26428912   9/7/2018   9/6/2028   恆普   在線出版電子書 和雜誌;翻譯;安排和組織會議;記者服務;規劃聚會(娛樂);在線提供 電子出版物(不可下載);安排和組織研討會;安排和組織現場教育論壇;動物園服務;手冊 寫作
                     
    26438038   10/28/2018   10/27/2028   恆普   交互式觸摸屏終端; 計算機軟件(錄製);計算機外圍設備;自動櫃員機(ATM);便攜式媒體播放器;動畫;下載 移動應用軟件;電子記事本;移動電話;計算機程序(可下載軟件)

 

54

 

 

  26449606   3/14/2020   9/6/2028   恆普   城市規劃 計算機編程;數據安全諮詢;技術研究;雲計算;藝術鑑定;無形資產評估; 能源審計;提供互聯網搜索引擎信息技術諮詢服務;無形資產評估(—)
                     

 

  26434403   10/28/2019   10/27/2029   恆普   技術研究;城市規劃 能源審計;數據安全諮詢;藝術品鑑定;無形資產評估;信息技術諮詢服務; 雲計算;計算機編程;提供互聯網搜索引擎;無形資產評估(—)
                     
  26438039   10/28/2018   10/27/2028   恆普   提供互聯網聊天室; 數字文件傳輸;提供數據庫訪問服務;數據流;電話服務;提供在線論壇;信息 傳輸;電子郵件傳輸;提供與全球計算機網絡的電信連接服務;視頻點播傳輸
                     
  26448031   3/14/2020   9/6/2028   恆普  

正在查看 贊助;為他人採購(為其他公司採購商品或服務); 市場營銷;藥品、獸醫、衞生製劑的零售或批發服務 和醫療用品(—);特許經營業務管理;為他人銷售;廣告;在線 在計算機網絡上做廣告;

 

進出口代理;提供在線市場 為商品和服務的買方和賣方提供

                     

 

  26438032   1/14/2019   1/13/2029   恆普   電子記事本;動畫; 計算機軟件(錄製);計算機程序(可下載軟件);計算機外圍設備;移動電話;便攜式媒體播放器 自動櫃員機(ATM);交互式觸摸屏終端;下載移動應用軟件

 

55

 

 

  26443894   9/7/2018   9/6/2028   恆普   信息傳輸; 電話服務;提供互聯網聊天室提供在線論壇;提供全球電信連接服務 計算機網絡;數字文件傳輸;視頻點播傳輸;電子郵件傳輸;提供數據庫訪問服務;數據 流
                     
  26428917   10/28/2018   10/27/2028   恆普   技術研究;信息 技術諮詢服務;雲計算;藝術品鑑定;無形資產評估;城市規劃;能源審計; 計算機編程;提供互聯網搜索引擎;數據安全諮詢
                     
  26434429   10/28/2018   10/27/2028   恆普   計算機上的在線廣告 網絡;為他人採購(為其他公司採購商品或服務);為買家和賣家提供在線市場 商品和服務;市場營銷;尋找贊助;廣告;零售或批發服務,醫藥,獸醫, 衞生製劑和醫療用品(—);特許經營管理;進出口代理;代理他人銷售
                     
  26439293   10/28/2018   10/27/2028   恆普   擔保;受託管理; 金融信息;經紀;典當;保險經紀;融資租賃;硬幣估價;房地產代理;募集慈善基金
                     
  26443885   01/28/2019   01/27/2029   恆普   交互式觸摸屏終端; 計算機程序(可下載軟件);電子記事本;移動電話;便攜式媒體播放器;下載移動應用程序 動畫;計算機軟件(錄製);自動櫃員機(ATM);計算機外圍設備

 

56

 

 

  26428913   1/14/2019   1/13/2029   恆普   硬幣估價; 典當;信託管理;融資租賃;房地產代理;擔保;經紀(3605)財務信息(3602)募集慈善 基金(3607)
                     
  20689649   9/14/2017   9/13/2027   恆普   保險承保;金融 服務;金融管理;金融貸款;藝術品估價;房地產管理;經紀;擔保;募集慈善基金; 典當
                     
  17764453   12/21/2016   12/20/2026   恆普   質量評估;技術 項目研究;託管計算機站(網站);提供互聯網搜索引擎;計算機系統遠程監控;創建和 為他人維護網站;藝術品鑑定;無形資產評估;無形資產評估(—)
                     
  26008168   10/28/2018   10/27/2028   金融科技   尋找贊助商;提供 商品和服務的買方和賣方的在線市場;會計;通過網站提供商業信息;業務 中介服務;人事管理諮詢;廣告;商業企業搬遷;更新和維護 中的數據 計算機數據庫;為他人銷售;特許經營管理。
                     
  26008168   10/28/2018   10/27/2028   金融科技   提供全球計算機網絡 用户接入服務;電話通信;電視廣播;通信設備租賃;計算機終端通信;衞星 傳輸;提供數據庫訪問服務;提供與全球計算機網絡的電信連接服務;提供 互聯網聊天室;無線廣播

 

57

 

 

  26008168   10/28/2018   10/27/2028   金融科技   內部通信設備; 電子監控設備(—)下載計算機應用軟件;計算機軟件(錄製);計算機程序(可下載 軟件);錄音計算機程序;收銀機;遙控裝置;電子出版物(—);電子記事本;電子 注(—);收銀員(—);電子監控裝置(—)遙控裝置(—)
                     
  26008168   10/28/2018   10/27/2028   金融科技   信用卡相關調查 金融貸款;藝術品估價;房地產代理;經紀;保險承銷;擔保;募集慈善基金;信託管理; 資本投資;組織收藏;財務信息;通過網站提供財務信息保險信息; 典當;信託;財務管理;財務諮詢;銀行;珠寶估價
                     
  26008168   10/28/2018   10/27/2028   金融科技   收養代理; 安防防盜報警系統監控;打開保險鎖服裝租賃;計算機軟件許可證(法律服務); 社交陪伴;在線社交網絡服務;失物招領;約會服務;安全租賃;收養代理;安全和 防盜報警系統監控;開鎖;服裝租賃;計算機軟件許可證(法律服務);社會陪伴; 在線社交網絡服務;失物招領;約會服務;安全租賃(—)
                     
  26008168   10/28/2018   10/27/2028   金融科技   質量體系認證; 將有形數據或文件轉換為電子媒體;技術研究;計算機系統遠程監控;室內設計;計算機 軟件設計;電子數據存儲;化粧品研究;工業設計;無形資產評估
                     

  48343254   06/21/2019   06/20/2029   Nami   保險經紀;保險 保險範圍;人壽保險承保;保險諮詢;保險信息;房地產租賃;房地產代理; 房地產經紀;房地產估價;房地產管理

 

58

 

  32919214   08/28/2019   8/27/2029   Nami   業務管理 諮詢商業中介服務通過網站提供商業信息;市場情報服務;臨時 業務管理;預約服務(辦公室事務);書面信息登記和數據核算;起草賬單和 客户報告營銷管理;預約服務(辦公室事務)
                     
  48343254   04/14/2021   04/13/2031   Nami   財務審計;工商管理 協助廣告;人事管理諮詢;企業管理諮詢;企業管理服務 遷移營銷管理;為他人銷售;尋找贊助;預約服務(辦公室事務)
                     
  59956207   04/07/2022   04/06/2022  

南京尼桑

 

珍貴 金屬錠;未加工或半加工貴金屬;貴金屬合金;工件 貴重金屬製成的藝術品;貴重金屬製成的徽章;銀器工藝品;盒子 貴金屬

硬幣(收藏家的物品);手錶; 貴金屬首飾

                     
  57577553   01/21/2022   01/20/2032   南京尼桑   新聞通訊服務;有線電視 廣播;無線電廣播;計算機輔助信息傳送和圖像傳送;為全球提供電信連接 計算機網絡;為電話購物提供電信渠道;提供在線論壇;視頻會議 服務;播客視頻傳輸;數字文件傳輸
                     
  57570987   01/21/2022   01/20/2032  

南京尼桑

  貴金屬錠;未加工或 半加工貴金屬;貴金屬合金;貴金屬盒;貴金屬藝術品;貴金屬徽章; 採購產品銀製品;硬幣(收藏品);貴金屬珠寶;手錶
                     
  57595650   01/14/2022   01/13/2023  

南京尼桑

  財務諮詢;貴重物品 存儲;融資服務;財務管理;藝術品估價;珠寶估價;硬幣估價;信託;電子錢包支付服務; 典當
                     
  57586962   01/14/2022   01/13/2023  

南京尼桑

 

電信 電話購物渠道;提供在線論壇;視頻會議服務

播客視頻傳輸;數字文件傳輸; 提供與全球計算機網絡的電信連接;新聞通訊服務;有線電視廣播;無線電 廣播;計算機輔助信息傳送和圖象傳送

59

 

 

我們擁有以下版權:

 

版權名稱   註冊表: 編號  

發行
日期

  物主
恆浦網上人民幣取款 系統   2020SR1554067   11/09/2020   恆普
             
大麻在線移動投資 系統   2020SR1554106   11/09/2020   恆普
             
恆浦在線人民幣充值 系統   2020SR1554066   11/09/2020   恆普
             
恆浦在線認證 系統   2020SR1554072   11/09/2020   恆普
             
恆普在線委託 貿易體系   2020SR1554073   11/09/2020   恆普
             
恆浦基金信息 顯示系統   2020SR0774260   07/15/2020   恆普
             
大麻基金移動贖回 系統   2020SR0776761   07/15/2020   恆普
             
恆普基金管理 系統   2020SR0774255   07/15/2020   恆普
             
恆浦基金交易系統   2020SR0774266   07/15/2020   恆普
             
恆普基金移動版 系統   2020SR0769122   07/14/2020   恆普
             
滙景社CRM客户管理系統   2020SR0331868   04/14/2020   金融科技
             
捷通錢包後臺管理系統   2020SR0330745   04/14/2020   金融科技
             
滙景社理財系統   2020SR0332562   04/14/2020   金融科技
             
滙景社理財產品 管理平臺   2020SR0332553   04/14/2020   金融科技
             
滙景社銷售渠道成本核算及運營管理系統   2020SR0332191   04/14/2020   金融科技
             
滙景社集成 理財APP系統   2020SR0332195   04/14/2020   金融科技
             
股權交易系統   2020SR0332587   04/14/2020   金融科技
             
滙景社網站內容 管理系統   2020SR0331400   04/14/2020   金融科技
             
滙景基金理財APP 系統   2020SR0332558   04/14/2020   金融科技
             
滙景社系統監控 報警管理平臺   2020SR0331454   04/14/2020   金融科技
             
職工貸款制度   2020SR0331462   04/14/2020   金融科技
             
滙景社分發 消息管理平臺   2020SR0332591   04/14/2020   金融科技
             
匯金社保險APP 系統   2020SR0331872   04/14/2020   金融科技
             
滙景社風控 管理系統   2020SR0331518   04/14/2020   金融科技

 

60

 

 

滙景社 融資租賃系統   2020SR0330193   04/14/2020   金融科技
             
Jetcom錢包後臺 管理系統   2020SR0332521   04/14/2020   金融科技
             
滙景社大數據報告 平臺   2020SR0332497   04/14/2020   金融科技
             
新型三板數據移動顯示系統   2019SR0914974   9/3/2019   恆普
             
恆浦線下財務管理系統   2019SR0914982   9/3/2019   恆普
             
股權質押融資應用與展示系統   2019SR0915056   9/3/2019   恆普
             
橫浦線下融資移動投資系統   2019SR0912121   9/2/2019   恆普
             
橫浦線下金融投資系統   2019SR0912070   9/2/2019   恆普
             
恆普金融人民幣提現系統   2018SR498978   6/28/2018   恆普
             
恆浦金融銀行存管對接系統   2018SR269474   4/20/2018   恆普
             
恆浦金融移動投資系統   2018SR265882   4/19/2018   恆普
             
恆浦金融交易退回系統   2018SR265875   4/19/2018   恆普
             
恆浦金融產品搜索推薦系統   2018SR265870   4/19/2018   恆普
             
恆浦金融身份驗證系統   2018SR178293   3/19/2018   恆普
             
恆浦金融投資營銷活動系統   2018SR178208   3/19/2018   恆普
             
恆浦金融虛擬賬户系統   2018SR178316   3/19/2018   恆普
             
恆浦金融交易系統   2018SR178319   3/18/2019   恆普
             
恆浦金融個人姓名幣充值系統   2018SR178295   3/19/2018   恆普
             
滙景社APP平臺   2018SR241757   4/10/2018   金融科技
             
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平臺系統   2021SR1914048   11/26/2021   金融科技
             
基於計算機的區塊鏈技術系統開發應用 平臺   2021SR1914074   11/26/2021   金融科技
             
互聯網科技信息資源服務平臺   2021SR1892299   11/25/2021   金融科技
             
因特網數字倉庫存儲軟件   2021SR1892285   11/25/2022   金融科技
             
互聯網數字技術信息研發管理系統   2021SR1892290   11/25/2021   金融科技
             
Fintech電商交易平臺IOS端V1.0   2022SR0986900   08/02/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電子商務交易平臺Android V1.0   2022SR0992901   08/03/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電商交易平臺小程序端V1.0   2022SR0992902   08/03/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供應鏈審批系統V1.0   2022SR0992904   08/03/2022   金融科技

 

61

 

 

Fintech渠道管理系統V1.0   2022SR0992905   08/03/2022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供應鏈風險評估SAAS系統—管理端 v1.0   2022SR1394905   10/10/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供應鏈資產管理系統V1.0   2022SR1394913   10/10/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數據庫管理平臺V1.0   2022SR1488486   11/10/2022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信息資源管理系統V1.0   2022SR1488487   11/10/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數據中心管理系統V1.0   2022SR1488678   11/10/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項目管理系統V1.0   2022SR1488717   11/10/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數據可視化BI報告系統V1.0   2022SR1491356   11/10/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電商行業數據大屏看板系統V1.0   2022SR1491614   11/10/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項目智能雲管理平臺V1.0   2022SR1491623   11/10/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金融出納管理系統V1.0   2022SR1527547   11/17/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企業供應鏈管理系統V1.0   2022SR1527676   11/17/2022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企業信用風險定位系統V1.0   2022SR1527677   11/17/2022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區塊鏈Baas平臺V1.0   2022SR1531324   11/17/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互惠基金平臺業務管理系統V1.0   2022SR1533264   11/17/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 IOS電商平臺V2.0   2022SR1569585   11/30/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電商系統PC管理後臺V2.0   2022SR1569632   11/30/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電商交易平臺小程序端V2.0   2022SR1570303   12/01/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電子商務交易平臺Android V2.0   2022SR1570304   12/01/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數據安全管理平臺V1.0   2022SR1491615   11/10/2022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大數據運營平臺V1.0   2022SR1494027   11/11/2022   金融科技
             
Fintech電商系統PC管理後臺V1.0   2022SR0992903   08/03/2022   金融科技

 

62

 

 

我們的員工

 

截至2022年12月31日, 我們在以下職能部門僱用了252名全職員工:

 

部門  2022年12月31日   12月31日,
2021
   12月31日,
2020
 
經營管理   116    50    120 
研究與開發   29    10    10 
生產經營   45    67    111 
銷售額   62    51    571 
總計   252    178    812 

 

我們在2022年沒有兼職員工 。

 

我們的員工不受勞工組織 的代表,也不受集體談判協議的保護。我們沒有遇到任何工作停止頁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我們須按税後利潤的指定百分比向員工福利計劃供款。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要求我們為在中國的員工提供各種社會保險。我們相信我們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了相關的 中國勞動法。

 

監管

 

我們在日益 複雜的法律和監管環境中運作。我們在業務的各個方面都要遵守各種中國和外國的法律、規則和法規。本節概述了與我們在中國的業務和運營相關的主要中國法律、司法解釋、規則和法規 。

 

關於外商投資的規定

 

在中國境內設立、經營和管理法人,包括外商投資公司,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或《公司法》的約束,該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1993年12月29日頒佈,並於1994年7月1日生效。最後一次修訂是在2018年10月26日。除中華人民共和國 外商投資法另有規定外,以《公司法》的規定為準。

 

63

 

 

We are a British Virgin Islands company and thus, we are classified as a foreign enterprise under the PRC laws. On March 15, 2019, the NPC promulgated th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which came into effect on January 1, 2020 and replaced the trio of existing laws regulating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namely, the Sino-foreign Equity Joint Venture Enterprise Law, the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Joint Venture Enterprise Law and the Wholly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 Law. Th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embodies an expected PRC regulatory trend to rationalize its foreign investment regulatory regime in line with prevailing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the legislative efforts to unify the corporate legal requirements for 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 investments. However, since it is relatively new, uncertainties still exist in relation to its interpre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failure to take timely and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 regulatory-compliance challenges could result in material and adverse effect on us. For instance, though th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does not explicitly classify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as a form of foreign investment, it contains a catch-all provision under the defini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which includes investments made by foreign investors in China through means stipulated in laws or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or other methods prescribed by the State Council. Therefore, it still leaves leeway for future laws,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or provisions promulgated by the Stale Council to provide for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as a form of foreign investment, at which time it will be uncertain whether our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will be deemed to be in violation of the market access requirements for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PRC and if so, how our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should be dealt with. In addition, if future laws,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or provisions prescribed by the State Council mandate further actions to be taken by companies with respect to existing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we may face substantial uncertainties as to whether we can complete such actions in a timely manner, or at all. In the worst-case scenario, we may be required to unwind our existing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and/or dispose of the relevant business operations, which could have a material and adverse effect on our current corporate structure, corporate governance, business,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results of operations.

 

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受《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 (2022年版)或《2022年目錄》、《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2021年負面清單)》或《 2021年負面清單》的規範。一般允許在未列入負面清單的行業設立外商獨資企業。未列入負面清單的行業一般對外國投資開放,除非受到其他適用的 中國法規的特別限制。根據2021年負面清單,提供增值電信服務的公司(不包括電子商務、國內多方通信、數據採集和傳輸服務以及呼叫中心)的外資股權不得超過50%。 我們的部分業務受50%外資股權上限的約束。

 

On December 26, 2019, the State Council promulgated the Implementation Regulations for th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which became effective on January 1, 2020. The Implementation Regulations for th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implement the legislative principles and purpose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emphasize on promoting the foreign investment and refine the specific measures, and also replaced the implementation rules of the Law of the PRC on Sino-foreign Equity Joint Ventures, the Wholly Foreign-owned Enterprise Law of the PRC and the Law of the PRC on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Joint Ventures. On December 26, 2019,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issued an Interpretation on Several Issues Conce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law of the PRC, which also came into effect on January 1, 2020. The interpretation applies to any contractual dispute arising from acquisition of the relevant rights and interests by a foreign investor through gift, division of property, merger of enterprises, division of enterprises, etc. On December 30, 2019, MOFCOM and the SAMR jointly issued the Measures on Reporting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formation, which replaced the existing filing and approval procedures regard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change of foreign-invested companies. On December 31, 2019, MOFCOM issued the Announcement on Matters Relating to Foreign Investment Information Reporting, emphasized the information reporting requirements provided by the Measures on Reporting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formation, and stipulated the forms for information reporting.

 

2020年12月19日,國家發改委 和商務部聯合發佈《辦法》,自2021年1月18日起施行。根據《辦法》,建立組織、協調和指導外商投資安全審查工作機制,由發改委、商務部設立安全審查工作辦公室。此外,《辦法》規定, 外國投資者或其關聯方在中國境內從事 信息技術、互聯網產品和服務、金融服務等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業的外商投資,應當在國家安全審查前向 安全審查工作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64

 

 

有關增值電信服務的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00年9月25日發佈並於2016年2月6日最後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簡稱《電信條例》)為中國公司提供電信服務提供了總體框架。它要求中國的電信 服務提供商在開始運營之前,必須從工業和信息化部或工信部或其省級 同行處獲得運營許可證。

 

《電信條例》 將中國的電信服務分為基礎電信服務和增值電信服務。 根據工信部於2015年12月28日發佈並於2019年6月6日修訂的《電信業務目錄》,通過固定網絡、移動網絡和互聯網提供的在線數據處理、交易處理和信息服務,呼叫中心服務和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屬於增值電信業務。

 

2017年7月3日,工信部發布 《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簡稱《電信許可辦法》,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電信許可辦法》對經營增值電信業務所需的許可證種類、取得許可證的資格和程序以及對許可證的管理和監督等作了較為具體的規定。經營者因股東變更或公司合併、分立而變更經營範圍或經營主體,須在規定期限內向原發證機關提出申請。

 

2020年6月8日,工信部發布 《關於加強呼叫中心業務管理的通知》,規定從事呼叫中心業務的單位, 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取得相應的業務許可,並按照《電信業務目錄》開展業務。

 

外商投資增值電信業條例

 

外商直接投資中國電信企業受《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辦法》或國務院於2001年12月11日發佈、於2022年3月29日修訂、自5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直接投資企業條例的管理,對2016年外商投資企業條例進行了重大修改。根據2016年的FITE規定,外國投資者不得在提供增值電信服務的公司中持有超過50%的股權。此外,在中國投資增值電信業務的外國投資者必須擁有在海外經營增值電信業務的經驗和經過證明的記錄(“資質要求”),而2022年的決定則廢除了資質要求。資格要求的限制不再適用於外國投資者,可以允許外國投資者持有提供增值電信服務的公司不超過50%的股權。然而,截至本報告日期,沒有適用的中國法律、法規或規則對2022年的決定提供明確的指導或解釋 。政府當局對2022年決定和相關法規的實際解釋和執行情況仍然非常不確定。

 

但是,根據工信部2015年6月19日發佈的《關於放寬網絡數據處理和交易處理業務(電子商務)外資持股限制的通知》或工信部2015年6月19日發佈的第196號通知,在中國經營電子商務的網絡數據處理和交易處理業務中,外國投資者最高可持有100%的全部股權,而外商投資企業條例規定的其他要求仍適用 。除了電子商務,2021年負面清單還規定,外國投資者可以持有國內多方通信、數據採集和傳輸服務和呼叫中心的100%股權。根據《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辦法》(《2021年負面清單》),除電子商務、國內多方通信、倉儲轉發和呼叫中心業務外,提供增值電信服務的任何公司 的股權比例不得超過50%。2006年7月13日,工信部發布了《關於加強外商投資經營增值電信業務管理的通知》,要求外商投資設立外商投資企業並取得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它禁止持有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的境內公司 以任何形式出租、轉讓或出售其許可證,或提供 任何資源、場地或設施給有意在中國開展此類業務的外國投資者。

 

65

 

 

除了限制與外國投資者的交易外,工信部通知還包含適用於增值電信服務運營商的多項詳細要求,包括運營商或其股東必須合法擁有其日常運營中使用的域名和商標,每個運營商必須擁有其批准的業務運營所需的設施,並在其許可證覆蓋的地區維持其 設施。工信部或省級對口單位發現運營商違規行為後,有權要求整改 ,運營商未採取整改措施的,工信部或省級對口單位可以吊銷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

 

鑑於前述的外資持股限制,我們設立了幾家從事增值電信服務業務的VIE。 由於缺乏中國相關政府部門的解釋性指導, 中國政府當局是否會認為我們的公司結構和合同安排符合適用的中國外商投資法律法規存在不確定性。

 

互聯網信息服務條例

 

2000年9月25日國務院發佈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和2011年1月8日修訂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對互聯網信息服務的提供提出了指導意見。根據《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互聯網信息服務》是指通過互聯網向網絡用户提供信息的服務。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要求,互聯網信息服務經營者在中國從事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前,必須取得《互聯網信息服務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或《互聯網信息服務經營許可證》。

 

此外,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商還被要求監控其網站,以確保其網站不包含法律或法規禁止的內容。 中國政府可能要求採取糾正措施,以解決互聯網信息提供商許可證持有人的違規行為,或因嚴重違規行為吊銷其互聯網信息提供商許可證。此外,工信部於2017年11月27日發佈並於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關於規範互聯網信息服務中使用域名的通知》要求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註冊和擁有其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所使用的域名。

 

移動互聯網應用條例 信息服務

 

2022年,國家網絡管理局 發佈《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2022年修訂版),自2022年8月1日起生效,要求向用户提供信息發佈和即時消息等服務的App提供商對申請註冊的用户進行身份驗證,建立健全信息內容審查登記機制。如果 應用程序提供商違反這些規定,應用程序分發平臺應發出警告、暫停服務、刪除應用程序和/或向主管部門報告 。

 

於2016年12月16日發佈並於2017年7月1日生效的《移動智能終端應用預裝和分發管理暫行辦法》也要求提供ICP,以確保用户可以方便地對APP及其附屬資源文件、配置 文件和用户數據進行訪問,除非它是基本功能軟件(即,支持 移動智能設備的硬件和操作系統正常運行的軟件)。

 

2020年7月22日,工信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整治APP侵害用户人身權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或《通知》。本通知要求檢查應用服務提供商的某些做法,包括:(i)未經用户同意收集個人信息,超出所提供服務的必要範圍收集或使用個人信息,以及 強迫用户接收廣告;(ii)未經用户許可,頻繁或自動啟動第三方應用程序;以及(iii) 欺騙和誤導用户下載應用程序或提供個人信息。《通知》還明確了對App進行專項檢查的期限 ,工信部將責令違規方在五個工作日內整改,否則將予以公告,並將從App商店下架,違規方將受到其他行政處罰。

 

2022年6月27日由中國廉政公署發佈並於2022年8月1日起施行的《互聯網用户賬户信息管理規定》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必須具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專業技術能力, 建立,完善並嚴格執行身份認證、賬户核查、信息披露、生態治理、應急處置、個人信息保護等制度。規定還要求, 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依法處理和保護互聯網用户的賬户信息, 採取措施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和個人信息的泄露、篡改或者丟失。互聯網信息 服務提供者必須在容易看到的位置設置便捷的投訴舉報門户,提供投訴舉報渠道,完善受理、甄別、處置和反饋機制,明確處理流程和反饋時限, 及時處理用户和公眾的投訴舉報。

 

2022年9月9日,國家經貿委、工信部、國家工商管理局發佈《互聯網彈出推送通知服務管理規定》,自2022年9月30日起施行。規定要求,互聯網彈窗推送通知服務提供者應當落實信息內容管理主體的責任,建立健全信息內容審查、生態治理、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未成年人保護等管理制度。

 

66

 

 

與信息安全相關的法規 和隱私保護

 

《信息安全條例》

 

近年來,中國政府 當局制定了有關互聯網信息安全和保護個人信息不被濫用或未經授權披露的法律法規。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00年12月28日發佈的《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2009年8月27日修訂),在中國,任何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i)非法進入具有戰略意義的計算機或系統;(ii)傳播政治破壞性信息;(iii)泄露 國家機密;(iv)傳播虛假商業信息或(v)侵犯知識產權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禁止 的活動。

 

1997年12月16日由公安部 或公安部發布,2011年1月8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修訂的《國際聯網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禁止以 導致泄露國家祕密或傳播社會不穩定內容的方式使用互聯網。公安部有監督檢查權,相關 地方安全局也可能有管轄權。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持有人違反本辦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可以吊銷其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並關閉其網站。

 

2016年11月7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據此,網絡運營商在開展業務和提供服務時,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履行維護網絡安全的義務。通過網絡提供服務的,必須按照法律法規和國家強制性要求,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 保障網絡安全穩定運行, 有效應對網絡安全事件,防範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網絡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它還指出:網絡運營商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 或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違反法律規定或雙方之間的協議。 公安部於2018年9月15日發佈並於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公安機關網絡安全監督檢查條例》是公安機關加強網絡安全法執法的重要依據。2022年9月12日 中國網絡管理局 發佈了《網絡安全法(徵求意見稿)》,徵求公眾意見。草案主要對《網絡安全法》中 規定的處罰進行了調整。截至目前,《網絡安全法》尚未修訂。

 

Pursuant to the Ninth Amendment to the Criminal Law issued by the NPC Standing Committee on August 29, 2015, which took effect on November 1, 2015, any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that fails to fulfil the obligations related to internet information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as required by applicable laws and refuses rectification orders is subject to criminal penalty for (i) any dissemination of illegal information in large scale, (ii) any severe effect due to leakage of the client’s information, (iii) any serious loss of criminal evidence, or (iv) other severe situation. These amendments also state that any individual or entity that (i) sells or provides personal information to others that violates applicable law, or (ii) steals or illegally obtains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subject to criminal penalty for severe violations. On May 8, 2017,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and 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released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and 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on Several Issues Conce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Law in the Handling of Criminal Cases Involving Infringement of Citizens’ Personal Information, which took effect on June 1, 2017. It clarifies several concepts regarding the crime of “infringement of citizens’ personal information,” including “citizen’s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vision,” and “unlawful acquisition.”

 

根據 2019年1月23日發佈的《關於對應用程序非法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進行專項監管的公告》 ,應用程序運營商應當按照《網絡安全法》的規定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對從用户處獲取的個人信息的安全負責 ,並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個人信息保護。 此外,應用運營商不應通過捆綁、暫停安裝或其他 默認形式強迫其用户進行授權,不應違反法律法規或違反用户協議收集個人信息。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19年10月31日發佈的《關於開展侵害用户人身權益APP專項整治的通知》強調了此類監管要求。

 

2019年10月2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佈了《關於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協助實施互聯網犯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進一步明確了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的含義和相關犯罪的嚴重情節 。

 

67

 

 

推薦的國家 標準《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範》對收集、保存、使用和委託處理、共享、轉移、公開披露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細化要求 ,雖然不具有強制性,但 在網絡安全等個人信息保護法沒有明確的實施細則和標準的情況下, 將作為判斷和決定的依據。2019年11月28日,發佈了《應用程序非法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認定方法通知》,為App非法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認定提供了參考,為App經營者自查自糾和網民 社會監督提供了指導。

 

2019年12月15日, 中國網絡空間管理局發佈了《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本規定要求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履行 信息內容管理者職責,加強對本平臺網絡信息內容的生態治理,培育 積極健康向上、友善的網絡文化。

 

2021年6月10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頒佈了《數據安全法》,該法於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數據安全法(草案)》主要對建立數據安全管理基礎制度作出了具體規定, 包括數據分類管理制度、風險評估制度、監測預警制度、應急處置制度。此外,明確了開展數據活動 和落實數據安全保護責任的組織和個人的數據安全保護義務。

 

2021年6月10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頒佈了《數據安全法》,該法於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數據安全法》規定了開展數據活動的實體和個人的數據安全和隱私義務,禁止 在中國的實體和個人未經 中國主管部門批准,向任何外國司法或執法部門提供存儲在中國的任何數據,並規定了被發現違反其數據保護義務的實體和個人的法律責任,包括責令改正,警告,最高人民幣1000萬元的罰款、暫停相關業務、 以及吊銷營業執照或執照。

 

2021年7月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依法嚴厲打擊非法證券活動的意見》,同日起施行。《意見》強調要加強對非法證券活動的管理和對中國公司境外上市的監管。 本意見提出,要採取有效措施,如推進相關監管制度建設,應對 境外上市公司面臨的風險和事件,應對網絡安全和數據隱私保護的需求。

 

2021年12月28日,中國網絡空間管理局發佈《網絡安全審查辦法》,自2022年2月15日起施行。它建議 授權相關政府部門對一系列影響或可能影響 國家安全的活動進行網絡安全審查,包括擁有超過100萬用户個人數據的公司在外國上市。其中還規定, 任何違反規定的運營商,將根據《網絡安全法》和《數據安全法》予以處罰 。

 

2022年7月7日,CAC 發佈了《跨境數據傳輸安全評估辦法》,並於2022年9月1日起施行。根據這些 辦法,數據處理員除需要對出境數據轉移風險進行自我評估,向境外提供數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還必須通過省級網絡空間管理機構向國家網絡空間部門申請數據安全評估:(I)數據處理者對外轉移重要數據;(Ii)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商或處理了100萬人以上個人信息的個人信息處理者對外轉移個人信息;(三)個人信息處理人員自上一年1月1日起累計對外轉移個人信息10萬人次或者敏感個人信息1萬人次的;(四)國家網信辦規定需要申請對外數據轉移安全評估的其他情形。

 

民航委於2023年2月22日發佈並將於2023年6月1日起施行的《個人信息跨境轉移標準合同辦法》明確了個人信息跨境轉移標準合同的適用範圍、訂立條件和詳細備案要求,將成為個人信息保護合規機制的一部分。

 

68

 

 

《隱私保護條例》

 

2005年12月13日,公安部發布了《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規定》,並於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要求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使用標準的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

 

根據工信部於2011年12月29日發佈並於2012年3月15日起施行的《關於規範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的若干規定》,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未經用户同意,也不得收集任何個人用户信息或向第三方提供任何信息。《網絡安全法》規定了同意要求的例外情況,即信息是匿名的, 不能識別個人身份,也無法恢復。ICPS必須明確告知用户收集和處理用户個人信息的方法、內容和目的,並且只能收集其服務所需的信息。ICP還被要求妥善 維護用户個人信息,如果發生用户個人信息泄露或可能泄露,ICP必須立即採取補救措施 並向電信監管機構報告任何重大泄漏。

 

此外,全國人大常委會2012年12月28日發佈的《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 強調,要保護包含個人身份信息和其他私人數據的電子信息。該決定要求ICP制定和公佈有關收集和使用個人電子信息的政策,並採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的安全,防止泄露、損壞或丟失。此外,工信部於2013年7月16日發佈並於2013年9月1日生效的《關於保護電信和互聯網用户個人信息的命令》 對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使用和收集個人信息以及應採取的安全措施做出了詳細要求。

 

2019年8月22日,中國網信辦發佈了《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並於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要求任何互聯網服務運營者在收集、使用、轉移、披露兒童個人信息前,應明確告知兒童監護人,並徵得其同意。 同時,互聯網服務運營者在存儲兒童個人信息時應採取加密等措施。

 

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發佈,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將個人信息的處理定義為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處理、傳輸、提供和披露。此外,根據民法典,從事個人信息處理的單位應遵循合法、公平、必要的原則,不得過度使用個人信息,並徵得自然人或其監護人的同意,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2020年8月31日,《短信和語音呼叫業務管理規定(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它規定,未經用户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用户發送商業短信或撥打商業電話。有關政府部門可以責令改正、警告或者罰款、公告或者執行其他行政措施。 情節嚴重的,可以吊銷違規單位或者個人的電信許可證和電話號碼來源。

 

2020年7月22日,公安部 發佈《關於實施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的指導意見》。其中規定,互聯網運營商應配合公安機關, 打擊網上違法犯罪活動。發生網絡犯罪或重大網絡安全威脅和事件時, 互聯網運營者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並提供必要協助。

 

2020年10月21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公佈了《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徵求意見稿, 為中國的數據保護設定了很高的標準,將同意作為數據處理的基礎,引入了對國際數據傳輸的限制,並對違規行為處以基於收入的罰款。

 

2021年8月20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個人信息安全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個人信息保護法包括個人信息處理的基本規則、個人信息跨境提供規則、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的個人權利、個人信息處理者的義務、非法收集、處理和使用個人信息的法律責任。

 

互聯網平臺公司反壟斷事項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上一次修訂於2022年6月24日,於2022年8月1日起施行,禁止訂立壟斷協議 、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進行可能具有消除或限制競爭效果的集中等壟斷行為。 2021年2月7日,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正式發佈《平臺經濟反壟斷指引》 。該指引禁止互聯網平臺的某些壟斷行為,以保護市場競爭,維護參與互聯網平臺經濟的用户和運營商的利益 ,包括但不限於禁止具有支配地位的平臺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 (例如在定價和其他交易條件方面區別對待客户 使用大數據和分析,脅迫交易對手達成排他性協議、利用技術方法封鎖競爭對手的界面、捆綁或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條件、強制收集不必要的用户數據)。此外,指引 還強化了互聯網平臺相關交易的反壟斷合併審查要求,以維護市場競爭。

 

69

 

 

關於貸款便利的規定

 

On December 1, 2017, the Group Head Office of Internet Financial Risk Special Rectification and the Group Head Office of the P2P Network Loan Risks jointly issued the Notice on the Regulation and Rectification of the “Cash Loan” Business, or Circular 141, which regulates “cash loan” businesses conducted by internet micro-finance companies, 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online lending information intermediaries. Circular 141 defines “cash loans” as loans that are unrelated to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ir use, with no designated use for the loan proceeds, no 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 for the borrower and no collateral for the loan. The definition of a cash loan under Circular 141 is vague and subject to further regulatory interpretation. Circular 141 sets forth various prohibitions and obligations on 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articipating in “cash loan” businesses, including that: (i) extension of loans jointly with any third-party institution that has not obtained approvals for the lending business, or funding to such institu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extending loans in any form, is prohibited; (ii) with respect to a lending business conduct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a third-party institution, outsourcing of the core business (including the credit assessment and risk control) is prohibited, and any credit enhancement service, whether or not in disguised form (including the commitment to bear the risk of default), provided by any third-party institutions without guarantee qualification are also prohibited, and (iii) 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ust require and ensure that such third-party institutions do not collect any interest or fees from the borrowers. Any violation of Circular 141 may result in criminal liability and various penalties, including suspension or cessation of business operations, sanctions, rectification, rejection of filing, and revocation of license.

 

此外,《關於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風險具體整改實施方案的通知》或56號文規定,小額貸款公司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開展的網絡貸款業務,不得 包括任何變相的增信服務(包括提供"出票人協議"擔保)或第三方機構的基礎 承諾。與小額貸款公司合作的第三方機構也被禁止 向借款人收取任何利息或費用。違反第56號通知可能導致各種處罰。

 

2019年8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並公佈了《關於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規定, 金融領域通過網絡平臺提供金融服務的市場準入管理和監管, 受法律法規和其他有關規定的規範。此外,從事金融信息中介服務和交易撮合服務的單位,依照有關法律實施市場準入管理。

 

The Interim Measures for Administration of Internet Loans Issued by Commercial Banks, or the Internet Loans Interim Measures, promulgated by the CBIRC, came into effect on July 12, 2020 and was amended on June 21, 2021. While the Interim Measures apply to commercial banks, consumer finance companies and auto finance companies directly, the Interim Measures also require these 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cooperation related to loan business, which would affect the cooperated institutions in internet loan business and their existing business models. Pursuant to these Interim Measures, commercial banks shall evaluate their cooperation agencies and implement name list management. Commercial banks shall not accept direct and disguised credit enhancement services from unqualified cooperation agencies, nor entrust third-party collection agencies with illegal records. The Interim Measures also provide that, except for cooperating institutions that jointly provide loans, commercial banks shall not entrust cooperating institutions to perform key operations, such as loan issuance, loan principal and interest recovery, and suspension of funding. Pursuant to the Interim Measures, commercial banks shall independently carry out risk assessment and credit approval for loans they fund, and tak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for post-loan management. Commercial banks shall not entrust third-party institutions with records of violent collection or other illegal records to collect loans.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the Interim Measures, commercial banks shall forbid third-party partners from charging any fees or interests on borrowers, and shall clarify such rule in written agreements with their partners. The CBIRC and its local branches shall evaluate reports and relevant materials submitted by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key assessment factors include independent control of credit approval procedures, contract signing and other core risk management procedures of commercial banks.

 

2021年2月19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網絡貸款業務的通知》,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將貸款發放、貸款還本付息、拖欠管理等實質性程序外包給第三方機構,同時,商業銀行不得在註冊地以外從事網絡貸款業務。

 

2022年7月12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加強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管理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的通知》,進一步要求商業銀行:(一)有效對提供和處理個人信息的合作機構進行安全評估;(二)加強貸款資金管理,採取有效措施監控貸款使用情況,確保貸款資金安全,防止合作機構截留、挪用資金;(三)規範 與第三方機構開展互聯網貸款合作業務,對違反互聯網貸款相關規定的,予以限制或拒絕合作;(四)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合作機構營銷宣傳行為的合規管理,並在合作協議中明確規定相關禁止行為。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存量業務過渡期將於2023年6月30日結束。過渡期內,商業銀行新辦互聯網貸款業務,應符合《暫行辦法》、 《互聯網貸款通知》和本通知的要求。

 

與交易所管理有關的法規 金融資產證券分銷

 

交易所管理的金融資產證券的發行,目前由《關於整頓各類交易場所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規範("三十八號文件")和《關於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37號文件”),由國務院辦公廳分別於2011年11月11日和2012年7月12日發佈。三十八號文件和三十七號文件都規定,經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行政管理部門批准設立的交易所,由國務院財政行政管理部門管理;所有其他交易所由省級地方人民政府管理,實際上,是市級和省級財政辦公室。38號文件、37號文件強調了與交易所管理基金髮行和發行有關的 禁止性行為,例如交易所管理基金投資者數量 累計不得超過200人。

 

70

 

 

外匯管理條例

 

中國的外匯 主要受以下方面監管:

 

  《外匯管理條例》(1996年),經修訂 1997年1月14日及2008年8月5日;及

 

  《涉外結匯、銷贓、付款管理辦法》 1996年,或《管理規則》。

 

根據《外匯管理條例》,人民幣可兑換為經常項目,包括股息分配、利息支付以及貿易和服務相關外匯交易。但是,資本項目 (如貸款、證券投資和投資匯回)的人民幣兑換成外幣,仍須依法向 外匯局或其當地對應部門辦理登記。根據《管理辦法》,外商投資企業在提供有效商業單據後,可以在被授權進行外匯交易的銀行買賣和匯出 外匯,用於經常項目交易結算,如果是資本項目交易,則必須在國家外匯管理局和 依法向中國其他有關政府部門登記。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境外的資本投資 也受到限制,其中包括向商務部登記備案。投資對象為敏感國家、地區或行業的,需經商務部批准。

 

人民幣 對美元和其他貨幣的價值可能會波動,並受中國政治 和經濟條件變化的影響。人民幣兑換成外幣(包括美元)的過程是根據 中國人民銀行設定的匯率進行的。於二零零五年七月二十一日,中國政府改變人民幣與美元掛鈎的政策。 美元。根據新政策,人民幣將獲準兑一籃子若干外幣在一個區間內波動。 我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是人民幣,人民幣不是自由兑換的貨幣。根據我們目前的結構, 我們的收入將主要來自我們在中國的子公司的股息支付。即使我們可以把 中國的收入滙往任何地方,但如果人民幣貶值,匯率的波動可能對我們不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境外投資外匯登記管理辦法

 

國家外匯管理局於2014年7月14日發佈的《關於境內居民境外投融資和特殊目的投資 往返投資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旨在取代原《75號通知》, 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在外匯管理局的地方分支機構註冊,以直接建立或間接控制 離岸實體(在公告37中稱為“特別用途車輛”),為 境外投資或融資而設立的境外實體,但中國居民以合法擁有的資產或股權投入該 實體。

 

第37號通知進一步要求 當中國居民本身的特殊目的工具資本化或結構發生任何重大變化時(如增資、減資、股份轉讓或交換、合併或分拆), 對登記進行修改。

 

關於股利分配的規定

 

管理外商獨資企業股利分配的主要規定包括:

 

  公司法(1993年),最近一次修訂,於10月立即生效 2018年12月26日

 

  2019年3月15日頒佈的《外國投資法》成為 2020年1月1日起生效;

 

  《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於2019年12月12日頒佈,並於2020年1月1日生效;及

 

  2007年12月修訂的《企業所得税法》 2018年29月29日及其實施條例(2007年)於2019年4月23日修訂。

 

根據這些規定, 在中國的外商獨資企業和合資企業只能從其累計利潤(如有)中支付股息, 根據中國會計準則和法規確定。此外,根據中國會計準則,中國企業每年須將税後利潤的至少10% 撥入一般儲備金,直至其累計儲備金總額 達到註冊資本的50%。本公司的公積金尚未達到這一水平。外商獨資企業的董事會有權酌情將其税後利潤的一部分分配給職工福利和獎金基金。但是,這些 儲備金不得作為現金股利分配。

 

71

 

 

2007年3月1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企業所得税法》,2007年12月6日,國務院發佈了《企業所得税法實施條例》,兩項法律均於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本法及其實施條例, 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向其非居民企業的外國投資者支付的股息將 繳納10%的預扣税,除非任何此類外國投資者的註冊所在司法管轄區與中國簽訂了規定 較低預扣税率的税務協定。參見“税收”。

 

海外上市和證券發行的併購規則和監管

 

2006年8月8日,商務部、國家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税務總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等六個中國監管機構聯合通過了《外國投資者併購境內企業管理條例》,簡稱《併購規則》,於2006年9月8日生效,2009年6月修訂。併購 規則旨在(除其他事項外)要求由中國公司或個人控制並 通過收購中國公司或個人持有的中國境內權益而為海外上市目的而成立的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在其證券在海外證券交易所上市之前, 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批准。2006年9月21日,中國證監會在其官方網站上發佈了 通知,明確了尋求中國證監會批准其境外上市的特殊目的機構需要向其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雖然 併購規則的適用仍不明確,但我們的中國法律顧問建議我們,基於他們對現行中國法律法規 以及2006年9月21日公佈的通知的理解:

 

  中國證監會目前尚未發佈任何明確的規則或解釋 關於我們的首次公開發行等產品是否需要根據《併購規則》進行中國證監會的審批程序; 和

 

  儘管中國證監會沒有任何明確的規定或解釋, 併購規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國家安全和國家產業政策,迄今為止,沒有一家中國公司 已在美國完成公開上市的公司已獲得該等批准;及

 

  我們在中國的業務活動不屬於違禁行業 外國投資;以及

 

  我們對中國子公司的併購均已獲得適當的 地方政府授權的批准;

 

  我們的BVI公司不是由中國公民建立的。因此, 雖然BVI註冊的目的是為了海外上市,但併購規則不應適用於我們。

 

然而,我們的中國法律顧問也建議我們 ,併購規則將如何解釋和實施仍存在不確定性。如果中國證監會或其他中國 監管機構隨後確定我們的首次公開發行需要中國證監會批准,我們可能需要向中國證監會申請 補救批准,我們可能會受到這些監管機構的處罰和行政處罰。 這些監管機構可能會對我們在中國的業務施加罰款和處罰,限制我們在中國的經營特權,或 採取可能對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聲譽和前景, 以及我們A類普通股的交易價格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的其他行動。因此,即使我們的中國法律顧問認為 上述行動的可能性很小,但如果您在預期結算和 交付之前從事市場交易或其他活動,您這樣做的風險可能不會發生結算和交付。

 

2023年2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試行辦法和五份適用指引,即《境外上市規則》,並於2023年3月31日起施行。根據境外上市規則,其中,所有中國公司在向境外證券市場首次提出發行或上市申請後,應在三個工作日內向中國證監會備案。發行人在此前發行上市證券的同一境外市場進行後續證券發行,應當在發行完成後三個工作日內向中國證監會備案。發行人在境外其他市場發行上市的,應當自申請提出之日起三個業務日內向中國證監會備案。此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中國公司境外發行上市:(A)中國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明確禁止境外發行上市的;(B)經國務院主管部門依法審查認定,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C)擬進行證券發行上市的境內公司或者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最近三年有貪污、受賄、貪污、挪用財產、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等犯罪行為的; (D)擬進行證券發行上市的境內公司涉嫌犯罪或者重大違法行為,正在依法接受調查,尚未得出結論的;(E)境內公司的控股股東或由控股股東和/或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其他股東持有的股權發生重大所有權糾紛的。《境外上市規則》進一步規定,公司未達到中國證監會備案要求或者違反境外上市規則進行境外發行或上市的,可處以人民幣1,0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罰款。根據中國證監會2023年2月17日發佈的《關於境內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管理安排的通知》,現有上市公司在未來進行新的發行或融資交易之前,不需要進行任何備案。如果一家公司(A)已經完成海外上市或上市,或者(B)已獲得海外證券監管機構或證券交易所的批准,但在《海外上市規則》生效日期 之前仍未完成發行或上市,並在2023年9月30日之前完成發行或上市,則該公司被視為現有上市公司。在《境外上市規則》生效之日,已提交發行上市申請但尚未獲得境外證券監管機構或交易所批准的中國公司,應在完成發行或上市前的合理時間向中國證監會備案。已經取得中國證監會批准的境外上市或者發行的,可以繼續辦理 ,不追加備案,但在原證監會核準期滿前不能完成發行或者上市的,應當按照境外上市規則進行備案。

 

72

 

 

境外母公司對境內子公司直接投資和貸款管理規定

 

在中國看來,境外母公司向其中國子公司發放的股東貸款在監管方面被視為外債,這些債務 受多項中國法律法規的約束,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外債管理暫行辦法》、《外債統計監測暫行規定》及其實施細則、 《結售滙管理辦法》。

 

根據這些規定, 境外母公司向其中國子公司發放的股東貸款應在國家外匯管理局登記。此外, 該等中國附屬公司可能產生的外債總額(包括任何股東貸款)不得超過 該等中國附屬公司投資總額與註冊資本額之間的差額。

 

企業所得税條例

 

2007年3月1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税法》,並於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07年12月6日,國務院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税法實施細則》,也於2008年1月1日生效,並於2019年4月23日修訂。舊企業所得税法於2017年2月24日及2018年12月29日修訂。 經修訂的《舊企業所得税法》和《企業所得税規則》統稱為《企業所得税法》。根據企業所得税法,納税人包括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居民企業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企業,或根據外國法律設立的企業,但其實際或 事實上 控制實體位於中國境內。非居民企業是指根據外國法律設立,實際管理在中國境外,但(i)在中國境內設有實體或場所,或(ii)沒有實體或場所但有來自中國的收入的企業。根據企業所得税法, 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須按25%的統一企業所得税税率繳納。非居民企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機構或場所,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機構或場所所得,且來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與上述機構或場所實際相關的所得,須按25%的税率繳納企業所得税。但是,如果非居民企業 未在中國境內設立常設機構或場所,或者如果其在中國境內設立常設機構或場所 ,但在中國境內取得的有關所得與其設立的機構或場所 之間沒有實際關係,則企業所得税為,彼等來自中國境內之收入按10%之税率釐定。

 

根據科學部、財政部、國家税務總局《關於修改發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 享受15%的優惠税率。根據《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有效期為自高新技術企業證書頒發之日起三年 。企業可在原證書到期前或到期後重新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2015年2月3日,國家税務總局發佈了《關於非居民企業間接轉讓資產所得税若干問題的公告》,或第7號文。第7號通告提供了與非居民企業間接轉讓資產(包括在中國境內的組織和場所的資產、在中國境內的不動產和在中國居民企業的股權投資)或中國應納税資產有關的全面指導方針,並加強了中國税務機關的審查。例如,當非居民企業轉讓直接或間接持有某些 中國應納税資產的海外控股公司的股權,並且如果中國税務機關認為該轉讓除 逃避企業所得税外,不存在合理的商業目的,第7號通告允許中國税務機關對中國應納税資產的間接轉讓進行重新分類 因此,非居民企業按10%的税率徵收中國企業所得税。另一方面, 根據第7號通告,屬於安全港範圍的間接轉讓,可能不需要繳納 第7號通告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税收。安全港包括合格的集團重組、公共市場交易和税務條約或安排下的豁免。

 

73

 

 

2017年10月17日,國家税務總局發佈了《關於非居民企業所得税源頭扣繳有關問題的公告》,即國家税務總局第37號文,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2018年6月15日修訂。根據國家税務總局37號文的規定,股權轉讓所得扣除股權淨值後的餘額,為股權轉讓所得的應納税所得額。

 

根據1992年9月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的第七號通知和2015年4月24日修訂的税收徵收管理法,間接轉移的,負有向轉讓人支付轉移價款的單位和個人作為扣繳義務人。未足額代扣代繳、代扣代繳的,股權轉讓人必須自納税義務發生之日起七日內向主管税務機關申報納税。扣繳義務人不扣繳,股權轉讓人不支付應付款項的,税務機關可以向轉讓人徵收滯納金。此外,税務機關還可以追究扣繳義務人的責任,並處以未繳税款50%以上300%以下的罰款。扣繳義務人已按照第7號通知向中國税務機關提交了與間接轉移有關的材料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對扣繳義務人的處罰。

 

關於股息税的規定

 

根據2009年2月20日生效的《國家税務總局關於執行税收協定分紅條款有關問題的通知》,要享受税收協定規定的優惠税率,必須滿足下列所有條件:(1)領取股息的納税居民應為税收協定規定的公司;(2)納税居民直接擁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公司的股權和有表決權的股份符合税收協定規定的百分比;(三)該税務人員在領取股息前12個月內的任何時間,其直接擁有的中國居民公司的股權符合税務協議規定的百分比。

 

《企業所得税法》規定,向“非居民企業”的投資者支付的股息和該等投資者獲得的收益,如(A)在中國沒有設立機構或營業地點,或(B)在中國有設立機構或營業地點,但有關收入與其設立或營業地點並無有效聯繫,則通常適用10%的所得税税率。根據中國與其他適用司法管轄區之間的税收條約,股息的所得税可予減免。根據中國國家税務總局2006年8月21日發佈的《中國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關於對所得避免雙重徵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或2006年12月8日生效的《雙重避税安排》及其他適用法律,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主管税務機關認定香港居民企業已滿足該雙重避税安排及其議定書和其他適用法律項下的相關條件和要求,香港居民企業從中國居民企業分紅,經主管税務機關批准,可減至5%的預提税額。然而,根據2009年2月20日發佈並生效的《國家税務總局關於執行税務協議中股息條款有關問題的通知》,如果中國有關税務機關酌情認定, 一家公司因主要由税收驅動的結構或安排而受益於該等降低的所得税率,該中國税務機關 可調整優惠税收待遇。根據2018年2月3日發佈並自2018年4月1日起生效的《國家税務總局關於税收條約中與“受益者”有關問題的公告“,確定尋求享受税收條約利益的條約對手方居民的”受益者“身份 ,必須根據公告中列出的因素進行全面分析。

 

2015年8月27日,國家税務總局發佈《關於公佈《非居民納税人税收公約待遇管理辦法》的公告,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2018年6月15日修訂。上述公告被國家税務總局《關於公佈《非居民納税人享受條約待遇管理辦法》的公告 廢止,該公告於2019年10月14日公佈,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該公告,符合享受公約待遇條件的非居民納税人在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納税或者進行扣繳申報時,可以自行享受公約待遇,但受税務機關後續管理的限制。自行申報的納税人必須自行評估是否有資格享受税收條約利益,如實申報,並提交有關税務機關要求的有關 報告、報表和材料。

 

關於增值税的規定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貨物銷售、提供加工、修理和更換服務以及進口貨物的所有單位和個人, 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税暫行條例》或 《增值税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或統稱《增值税法》繳納增值税或增值税。《增值税暫行條例》於1993年12月13日由國務院發佈,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經2018年4月4日發佈的《關於調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和2019年3月20日發佈的《關於加強增值税政策改革的通知》修訂。根據增值税法 ,應付增值税按"銷項增值税"減去"自產增值税"計算。增值税税率在13%、9%和6%之間變化 ,具體取決於產品類型。

 

根據2016年3月23日《財政部、國家税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進增值税改徵營業税試點的通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從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進以營改增試點。

 

74

 

 

關於商標的規定

 

Trademarks are protected by the PRC Trademark Law adopted in 1982, as last amended in 2019 amended,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Regulations of the PRC Trademark Law adop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2002 and amended in 2014. The Trademark Office under the SAIC handles trademark registrations. Trademarks can be registered for a term of ten years and can be extended for another ten years if requested upon expiration of the first or any renewed ten-year term. The PRC Trademark Law has adopted a “first-to-file” principle with respect to trademark registration. Where a trademark for which a registration application has been made is identical or similar to another trademark which has already been registered or been subject to a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for use on the same type of or similar commodities or services, the application for such trademark registration may be rejected. Any person applying for the registration of a trademark may not prejudice the existing right first obtained by others, nor may any person register in advance a trademark that has already been used by another party and has already gained a “sufficient degree of reputation” through such other party’s use. Trademark license agreements must be filed with the Trademark Office or its regional offices. We are currently using at no expense two trademarks registered in China and owned by Mr. Anyuan Sun. Meanwhile, we have successfully applied on our own name two trademarks in 2015, for both of which we have obtained the certificate issued by the authority (SAIC).

 

著作權和軟件產品管理條例

 

Under the Copyright Law of the PRC issued by the NPC Standing Committee on September 7, 1990, which has been replaced by its latest amendment on June 1 2020 and became effective on June 1, 2021, works of Chinese citizens, legal persons or other organizations, whether published or not, enjoy copyright in their works, which include, among others, works of literature, art, natur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software. Similarly, under the Computer Software Protection Regulations 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 on June 4, 1991, last amended on January 30, 2013 and effective on March 1, 2013, Chinese citizens, legal person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shall enjoy copyright on the software they develop,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software has been released publicly. Software copyright commences from the date on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ftware is completed. A software copyright owner may register with the software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 recognized by the copyright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RC. A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 issued by the software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 is a preliminary proof of the registered items. The protection period for software copyright of a legal person or other organizations shall be fifty years, concluding on December 31 of the fiftieth year after the software’s initial release. In order to further implement the Computer Software Protection Regulations, the National Copyright Administration issued the Measures for the Registrations of Computer Software Copyright effective on February 20, 2002, which provides procedures for software copyright registration, license contract registration and transfer contract registration. The Copyright Protection Center of the PRC is mandated as the software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 under the regulations.

 

就業法

 

根據1995年1月生效並於2018年12月29日最後一次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勞動法和 2008年1月生效並於201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僱主必須與全職員工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才能建立僱傭關係。所有僱主都必須向僱員提供至少等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的補償。要求所有用人單位建立勞動安全衞生制度,嚴格遵守國家規章制度和標準 ,併為員工提供相應的勞動安全培訓。此外,中國的僱主有義務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計劃和住房公積金計劃。

 

我們已經與所有全職員工簽訂了僱傭協議。我們為基本和最低社會保險計劃繳款。由於我們行業的員工流失率很高,我們很難完全遵守法律。雖然吾等相信吾等已在財務報表中就該等計劃的未償還供款作出充分撥備 ,但任何未能向該等 計劃作出充分的付款將違反適用的中國法律及法規,如果吾等被發現違反該等法律及法規, 我們可能會被要求為此類計劃繳納繳款,以及支付逾期費和罰款。

 

75

 

 

C.組織 結構

 

公司結構

 

下圖説明瞭 截至本 年度報告日期,本公司的組織結構,包括子公司和合並附屬實體:

 

 

 

76

 

 

D.不動產、 廠房和設備

 

財產説明

 

中國沒有私人土地所有權。允許個人和實體為特定目的取得土地使用權。以下是我們目前租賃的 房產列表:

 

屬性  租期  空間  地上建築面積 
婁山關55號20—21層 地址:上海市長寧區路300號  2022年7月1日至2027年6月30日      2058.2m2
古北SOHO,紅寶石路188號 上海市長寧區  2022年8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      1000m2
康平80號26號樓1—3層 路,
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
  2022年5月1日至2025年4月31日      562.14m2
財務33號B座6樓605室 北京市西城區街道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278m2
上海市東海西路31號8樓 山東省青島市新南區  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68m2

 

項目 4A。未解決的員工意見

 

沒有。

 

Item 5. O運行, F金融的 Review 和 P羅夫

 

以下對我們財務狀況和經營結果的討論和分析應與本年度報告中出現的綜合財務報表和相關説明一起閲讀。除歷史綜合財務信息外,以下討論還包含反映我們的計劃、估計和信念的前瞻性陳述。我們的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陳述中討論的結果大不相同。可能導致或促成這些差異的因素 包括下文和本年度報告中其他部分討論的因素,特別是在“風險因素”中。

 

概述

 

日盛 國際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Nishun International"或"公司"),前身為Hebron Technology Co.,有限公司,於2012年5月29日根據英屬維爾京羣島("BVI")的法律成立為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9月22日,公司更名為“希伯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td." "Nisun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oup Co.,Ltd."本公司是一家控股公司,主要通過 其附屬公司、可變利益實體("VIE")和VIE在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的附屬公司開展業務。

 

我們是一家技術驅動的綜合供應鏈解決方案和金融 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專注於改善中國企業金融行業。我們為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信息技術供應鏈管理和數字技術 轉型方面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憑藉我們的金融科技專業知識及行業經驗,我們為中國及非中國企業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 此外,我們為中國的中小企業(SME)提供各種技術驅動的定製融資解決方案 ,以改善中小企業獲得資金的渠道。我們的綜合解決方案使中小企業能夠以方便、高效和 定製的方式獲得融資,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我們還為中小型商業 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提供直銷銀行和其他金融產品的分銷和管理服務。我們的金融科技平臺基於我們的 專有金融技術,為機構 和個人投資者提供專業的資產配置和財務規劃服務。

 

於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三十日之前,我們的業務還包括專注於開發和製造閥門、 管道配件以及主要用於中國製藥、生物、食品和飲料行業的流體設備的設備和工程服務。設備 和工程服務由香港西博倫科技有限公司("香港西博倫")及其在中國的子公司、温州西博倫流體設備有限公司提供,浙江西博倫自動化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統稱“西博倫集團”)。

 

2020年11月30日,為精簡業務,我們將於香港西博倫的所有股權轉讓給慧都會發展 有限公司,根據我們於2019年4月16日與Wise Metro訂立的看漲期權協議,由我們的前首席執行官兼前董事會主席Andy Sun先生控制的實體。通過 出售我們在香港希博倫的股權,我們剝離了我們在希博倫集團的權益,並終止了我們的遺留製造 和工程業務。此處置在合併財務報表 中被視為"終止經營"。

 

77

 

 

我們目前的業務包括 三個主要服務領域,包括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供應鏈和其他融資解決方案以及供應鏈貿易 業務。我們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驅動的定製綜合融資解決方案,以改善中小企業獲得資本和融資的渠道 。利用我們的閉環金融科技生態系統,我們幫助中小企業輸送營運資金和流動性資源 ,將中小企業與投資者聯繫起來,並解決融資過程中的風險控制問題。

 

我們於2020年1月通過數字平臺推出 技術驅動的集成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Fintech專注於產融融合和行業細分,為核心企業和中小企業提供多層次 供應鏈解決方案。我們的 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目前主要針對農業、基礎設施、海運物流、能源和塑料 產品市場。我們以金融和產業聯動為重點,服務 供應鏈行業上下游企業和交易,同時推動供給側細分行業改革。我們的目標是通過 持續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引入 供應鏈行業,構建鏈接 商業銀行、券商、信託、投資基金、保險公司和國有企業的供應鏈平臺。

 

隨着 我們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規模大幅增長,我們啟動了供應鏈貿易業務,並利用我們的供應鏈技術平臺和高質量的客户關係擴大了產品 。作為供應鏈解決方案的補充, 我們還計劃通過我們的智能匹配系統直接向客户銷售蔬菜等產品。

 

金融科技 還為中小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在其分銷和管理直接銀行等金融產品方面提供直接銀行解決方案。我們的金融科技平臺為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提供專業的資產配置和金融 規劃服務。它優化了風險控制和資產管理程序,以滿足投資者的財務規劃需求,並將投資風險降至最低。

 

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影響

 

2019年12月,一株新的冠狀病毒(新冠肺炎)株 浮出水面。新冠肺炎在2020年第一季度迅速擴展到中國許多地區和世界其他地區,導致中國和國際市場大幅波動。與新冠肺炎相關的業務中斷的廣度和持續時間及其對中國和國際經濟的影響存在重大不確定性。2020年春季之後,中國的新冠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我們恢復了正常運營。新冠肺炎疫情並未 對本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年度的金融服務及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造成重大負面影響 。2022年3月,由於新冠肺炎的新變種和亞變種的傳播,可能會比原來的新冠肺炎變種在上海和中國的其他一些城市傳播得更快,中國的一些地方政府實施了嚴格的行動限制。2022年3月下旬和5月,上海當局發佈了嚴格的封鎖和關閉命令,以應對疫情。因此,位於上海的中國運營實體的員工 開始在家工作。由於員工已為遠程工作環境做好準備和準備,中國經營實體能夠繼續以最低限度的中斷遠程為客户提供服務。 中國經營實體管理層不認為上海的封鎖限制會對業務、運營和財務業績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

 

隨着新冠肺炎的死灰復燃 逐漸得到控制,以及中國政府正在修改零冠狀病毒政策,大部分旅行限制和檢疫要求於2022年12月取消。根據防治辦發佈的疫情通報,國務院 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人民Republic of China傳染病防治法》中將新冠肺炎列為甲類傳染病的防控措施。在這些變化之後, 公司繼續擴大銷售網絡,以滿足客户日益增長的需求。鑑於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全球市場和經濟狀況的不確定性,該公司將繼續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其財務狀況和流動性的影響的性質和程度。

 

78

 

 

2022和2021財年的財務 結果

 

下表概述了我們在2022財年和2021財年的運營結果: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   變化 
   2022   2021   ($)   (%) 
收入  $234,174,265   $160,199,711   $73,974,554    46%
收入成本   197,124,969    106,151,567    90,973,402    86%
毛利   37,049,296    54,048,144    (16,998,848)   (31)%
銷售、一般和行政費用   19,339,840    15,859,234    3,480,606    22%
營業收入   17,709,456    38,188,910    (20,479,454)   (54)%
其他收入(費用),淨額   4,812,456    2,587,113    2,225,343    86%
所得税前收入   22,521,912    40,776,023    (18,254,111)   (45)%
所得税費用   4,741,854    10,269,501    (5,527,647)   (54)%
淨收入   17,780,058    30,506,522    (12,726,464)   (42)%
減去:歸因於非控股權益的淨收入   (159,246)   (126,161)   (33,085)   26%
歸屬於Nisun股東的淨收益(虧損)   17,620,812    30,380,361    (12,759,549)   (42)%
外幣折算(虧損)收入   (12,576,380)   2,039,011    (14,615,391)   (717)%
綜合收益  $5,044,432   $32,419,372   $(27,374,940)   (84)%

 

下表概述了我們2021和2020財政年度的經營業績: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   變化 
   2021   2020   ($)   (%) 
收入  $160,199,711   $42,190,191  

$

118,009,520    280%
收入成本   106,151,567    19,973,656    86,177,911    432%
毛利   54,048,144    22,216,535    31,831,609    143%
銷售、一般和行政費用   15,859,234    12,188,316    3,670,918    30%
營業收入   38,188,910    10,028,219    28,160,691    281%
其他收入(費用),淨額   2,587,113    829,451    1,757,662    212%
所得税前收入   40,776,023    10,857,670    29,918,353    276%
所得税費用   10,269,501    941,064    9,328,437    991%
持續經營淨收益   30,506,522    9,916,606    20,589,916    208%
非持續經營的税後淨額(虧損)   -    (22,971,016)   22,971,016    100%
淨收益(虧損)   30,506,522    (13,054,410)   43,560,932    334%
減去:歸因於非控股權益的淨收入   (126,161)   (37,380)   (88,781)   238%
歸屬於Nisun股東的淨收益(虧損)   30,380,361    (13,091,790)   43,472,151    332%
外幣折算收入   2,039,011    5,507,420    (3,468,409)   (63)%
綜合收益(虧損)  $32,419,372   $(7,584,370)  $40,003,742    527%

 

79

 

 

收入

 

下表列出 我們2022和2021財政年度的收入明細。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   變化   變化 
   2022   %   2021   %   ($)   (%) 
金融服務收入:                        
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  $87,269,959    37%  $87,133,963    54%  $135,996    0%
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   3,542,592    2%   4,930,289    3%   (1,387,697)   (28)%
其他融資解決方案   -    0%   3,222    0%   (3,222)   (100)%
金融服務收入共計   90,812,551    39%   92,067,474    57%   (1,254,923)   (1)%
來自供應鏈交易的收入   143,361,714    61%   68,132,237    43%   75,229,477    110%
總收入  $234,174,265    100%  $160,199,711    100%  $73,974,554    46%

 

下表列出了我們2021和2020財政年度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收入明細。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   變化   變化 
   2021   %   2020   %   ($)   (%) 
金融服務收入:                        
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  $87,133,963    54%  $40,779,794    97%  $46,354,169    114%
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   4,930,289    3%   1,369,859    3%   3,560,430    260%
其他融資解決方案   3,222    0%   40,538    0%   (37,316)   (92)%
金融服務收入共計   92,067,474    57%   42,190,191    100%   49,877,283    118%
來自供應鏈交易的收入   68,132,237    43%   -    -%   68,132,237    100%
總收入  $160,199,711    100%  $42,190,191    100%  $118,009,520    280%

 

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總收入為234. 2百萬美元,較截至 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160. 2百萬美元增加74. 0百萬美元或46%,主要由於供應鏈貿易銷售收入增加。我們總收入的增長主要是 由於我們有能力擴展業務、獲得更高質量的客户和獲得更高的客户保留率。

 

公司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套融資解決方案,包括金融產品的設計、發行、分銷和管理。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來自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服務的收入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8710萬美元 增加10萬美元至2022年同期的8720萬美元。

 

公司於二零二零年一月開始其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公司專注於金融和產業聯動,目標是 服務供應鏈行業的上下游,同時促進供給側子行業改革。供應鏈解決方案產生的收入 包括向下遊供應商提供的融資和管理服務。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 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的收入為3,500,000美元,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4,900,000美元減少1,400,000美元或28%,主要由於本公司將業務發展重點從供應鏈 融資解決方案轉移至供應鏈貿易。

 

本公司於2021年7月推出 供應鏈貿易業務,通過其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 業務產生優質客户和資源。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來自供應鏈貿易業務的收入為143.3百萬美元,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68.1百萬美元增加75.2百萬美元或110%,主要由於本公司將其供應鏈貿易業務擴展至農業及零售業等多個行業。

 

80

 

 

收入成本

 

下表列出了我們2022和2021財政年度的收入成本明細表: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   變化   變化 
   2022   %   2021   %   ($)   (%) 
服務收入成本:                        
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  $54,603,027    28%  $36,440,303    35%   18,162,724    50%
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   869,049    0%   1,548,698    1%   (679,649)   (44)%
總收入成本—服務   55,472,076    28%   37,989,001    36%   17,483,075    46%
收入成本—供應鏈貿易   140,880,063    72%   67,628,806    64%   73,251,257    108%
與商業和銷售相關的税收   772,830    0%   533,760    0%   239,070    45%
收入總成本  $197,124,969    100%  $106,151,567    100%   90,973,402    86%

 

下表列出了我們2021和2020財政年度的收入成本明細表: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     變化     變化  
    2021     %     2020     %     ($)     (%)  
收入成本--服務                                    
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   $ 36,440,303       35 %   $ 19,249,545       96 %     17,190,758       89 %
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     1,548,698       1 %     724,111       4 %     824,587       114 %
總收入--服務成本     37,989,001       36 %     19,973,656       100 %     18,015,345       90 %
收入成本—供應鏈貿易     67,628,806       64 %     -       - %     67,628,806       100 %
與商業和銷售相關的税收     533,760       0 %     233,389       0 %     300,371       129 %
收入總成本   $ 106,151,567       100 %   $ 20,207,045       100 %     86,177,911       431 %

 

服務收入的成本 主要包括銷售成本、直接運營成本、與設計和管理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供應鏈解決方案和其他融資解決方案的員工相關的直接成本,以及與業務和銷售相關的税收。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收入成本為197.1美元,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1.062億美元增加9,090萬美元或86%。

 

81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與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相關的收入成本為5,460萬美元,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年度的3,640萬美元 增加1,820萬美元或50%,這主要是由於運營成本和員工成本增加所致。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與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服務相關的收入成本為80萬美元,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150萬美元減少70萬美元,降幅為44%,主要原因是收入下降和運營成本降低。

 

2021年7月,公司通過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業務產生了優質客户和資源,並於2021年7月推出供應鏈交易業務。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與銷售相關的收入成本為1.409億美元,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年度的6760萬美元增加7,330萬美元,增幅為108%,主要原因是收入增加以及運營成本和員工成本增加。

 

毛利

 

截至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分別為3,700萬美元和5,400萬美元,減少約1,700萬美元 或3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服務的第三方渠道成本大幅增加 (融資解決方案業務的毛利潤減少1870萬美元,降幅35%),並通過我們的供應鏈貿易業務毛利潤增加200萬美元,393%進行調整,這主要是由於我們有能力擴大業務,吸引更高質量的客户, 並實現更高的客户保留率。

 

運營費用

 

下表列出了2022財年和2021財年的業務費用細目: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   變化   變化 
   2022   %   2021   %   ($)   (%) 
銷售費用  $1,977,617    11%  $2,323,403    15%  $(345,786)   (15)%
一般和行政費用   11,288,871    58%   11,641,567    73%   (352,696)   (3)%
研發費用   1,563,718    8%   1,599,728    10%   (36,010)   (2)%
壞賬費用   4,509,634    23%   294,536    2%   4,215,098    1431%
總運營費用  $19,339,840    100%  $15,859,234    100%  $3,480,606    22%

 

下表列出了2021和2020財政年度的運營費用明細表: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   變化   變化 
   2021   %   2020   %   ($)   (%) 
銷售費用  $2,323,403    15%  $3,181,810    26%  $(858,407)   (27)%
一般和行政費用   11,641,567    73%   8,188,736    67%   3,747,367    46%
研發費用   1,599,728    10%   817,770    7%   781,958    96%

壞賬費用

   

294,536

    

2

%   -    -    294,536    100%
總運營費用  $15,859,234    100%  $12,188,316    100%  $3,670,918    30%

 

82

 

 

運營費用包括廣告和營銷費用、 行政補償、辦公室租金和費用、研發費用和專業費用。2022財年的總運營費用為1930萬美元 ,較上年同期的1590萬美元增加340萬美元,增幅為22%。

 

於二零二二財政年度, 公司產生銷售費用約為200萬美元,而二零二一財政年度約為230萬美元,減少 約30萬美元,或15%。開支減少主要是由於本公司在多個行業建立供應鏈貿易業務網絡 及削減營銷開支所致。

 

於二零二二財政年度, 公司產生一般及行政費用約為1130萬美元,而二零二一財政年度約為1160萬美元,減少約30萬美元或3%。支出減少主要是由於公司去年支付了250萬美元的AGP協議取消費,並根據今年產生的商譽減值虧損進行調整,以及由於業務擴張而增加了190萬美元的支出。

 

於二零二二財政年度,我們的 研發費用為160萬美元,與二零二一財政年度的研發費用相同。

 

於二零二二財政年度,我們的壞賬開支為450萬美元,而 二零二一財政年度約為30萬美元,增加約420萬美元或1,431%。 壞賬支出主要是由於某些供應商無法履行其因新型冠狀病毒病而產生的義務。

 

其他收入(費用),淨額

 

其他收入(費用)淨額 用於記錄我們的營業外收入和支出、利息收入和支出、投資收入和其他收入和支出。

 

於二零二二財政年度, 公司有其他收入,淨額為480萬美元,較二零二一財政年度的260萬美元增加220萬美元。 該增加是由於短期投資的投資收益增加以及本公司對有限合夥企業的投資。

 

收入 税務費用(福利)

 

For fiscal years 2022 and 2021, Fintech was recognized as a High-Technology (“High-Tech”) Company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subject to a reduced income tax rate of 15%, a reduction from the normal unified rate of 25%. The High-Tech certificate is valid for three years starting from November 2020 and subject to renewa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rules of the Income Tax Law of the PRC, for the enterprises newly established in the Horgos Development Zone within the scope of “Catalogue of EIT Incentives for Industries Specially Encouraged for Development by Poverty Areas of Xinjiang”, the enterprise income from income tax shall be exempt for five years beginning from the first year in which the manufacturing or business operational revenue is earned. Khorgos is established in the Horgos Development Zone and its income is eligible to be exempt for five years starting from 2019. For the year ended December 31, 2022, Jilin Lingang, Jilin Lingang Hengda, Liaogang SH, Liaogang Yingkou, Fintech Zibo, Fintech SX, Fintech Ningbo, Fintech Shandong, Nisun Gold, and Fintech Jiangxi, Nisun Shandong, Gansu Zhonghexi, NingChen, Shanghai Naqing, Nisun Mishan, Hangzhou Fengtai, Fintech Shenzhen are subject to a favorable income tax rate of 2.5% due to being small-scale taxpayers. The remaining Group’s subsidiaries, VIEs and VIEs’ subsidiaries from the financial services business are subject to corporate income tax at the PRC unified rate of 25%.

 

於二零二二財政年度,所得税開支為4,700,000美元,而二零二一財政年度所得税開支為1,030,000美元,主要原因是本公司 於二零二二財政年度實現税前收入約2,250,000美元,而二零二一財政年度税前收入約4,080,000美元。

 

二零二二財政年度的實際税率為 21. 1%,而二零二一財政年度則為25. 0%,主要由於小規模納税人的税率降低所致。

 

83

 

 

淨收益(虧損)

 

於二零二二財政年度,本公司 產生淨收入1780萬美元,而二零二一財政年度淨收入約為3050萬美元,減少 1270萬美元。減少主要由於第三方渠道成本大幅增加所致。

  

每股淨收益(虧損)

 

2022財年,2022財年的每股淨收入為4.42美元,而2021財年為14.13美元,每股減少約9.71美元。

 

流動性 與資本資源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和受限制現金6730萬美元,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為9160萬美元。這一減少 主要是由於投資活動產生的1780萬美元被用於融資活動的830萬美元和 2900萬美元抵消。

 

在評估我們的流動性時, 公司監控和分析我們的手頭現金以及我們的運營和資本支出承諾。我們的流動資金需求是為了滿足 我們的營運資金需求、運營費用和資本支出義務。

 

基於上述考慮,管理層認為 我們有充足資金滿足自本報告發布日期起十二個月的營運資金需求。

 

我們幾乎所有業務都在中國進行,所有收入、支出和現金均以人民幣計價。人民幣 受中國外匯管制法規的約束,因此,由於中國外匯管制法規限制了人民幣兑換為美元的能力,我們可能難以在中國境外分配任何股息。

 

根據適用的中國法規, 在中國的外商投資企業只能從其根據中國 會計準則和法規確定的累計利潤(如有)中支付股息。此外,根據中國會計準則,中國企業每年須將其税後利潤 的至少10%撥入其一般儲備,直至該儲備的累計金額達到其註冊資本 的50%。該等儲備不可分派為現金股息。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2021年12月31日,本公司在中國成立的實體的法定儲備餘額分別為9,167,845美元(人民幣52,721,692元)及6,942,111美元(人民幣30,241,027元)。 外商投資企業的董事會有權酌情將其税後利潤的一部分分配給員工福利 和獎金基金,除非發生清算,否則不得分配給股權所有者。根據中國法律,人民幣目前可以在公司的"經常賬户"(包括股息、貿易和服務相關的外匯交易) 下兑換為美元,未經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事先批准,但不能從公司的"資本賬户"(包括外國直接投資和貸款)中兑換為美元,未經國家外匯管理局事先批准。

 

我們沒有宣佈或向我們的股東支付任何現金股息。我們的董事會可能會在考慮到我們的運營、收益、財務狀況、現金需求和可獲得性以及它可能認為相關的其他因素後,在未來宣佈分紅。任何聲明和支付以及股息金額將受我們的經修訂的組織備忘錄和章程以及適用的中國、英屬維爾京羣島和美國證券法律法規的約束。

 

84

 

 

下表提供了本報告所列財務報表期間我們的淨現金流量的彙總信息: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2   2021   2020 
持續經營活動提供的現金淨額(用於)  $(28,952,923)  $23,857,102   $2,250,373 
淨現金 已終止業務的業務活動提供的資金   -    -    436,389 
投資活動提供(用於)持續經營的現金淨額   17,837,501    (25,250,787)   (4,712,912)
用於投資活動的非持續經營所得現金淨額   -    -    (6,713)
持續經營的融資活動提供的現金淨額(用於   (8,344,324)   70,527,541    19,147,918 
(用於)已終止經營業務融資活動的現金淨額   -    -    (788,599)
匯率變動對現金、現金等價物和限制性現金的影響   (4,848,722)   294,928    2,806,981 
現金、現金等價物和限制性現金淨變化   (24,308,468)   69,428,784    19,133,437 
來自已終止經營業務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限制性現金淨變動   -    -    (283,314)
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限制性現金淨變動  $(24,308,468)  $69,428,784   $19,416,751 

 

操作 活動

 

2022財年經營活動中使用的現金淨額約為2900萬美元,主要歸因於淨收入約1780萬美元, 按非現金項目調整約740萬美元,營運資本變動調整約為負5420萬美元。營運資金變動的調整主要包括(i)採購一項新的中草藥及黃金銷售業務導致的存貨採購減少2,550萬美元,(ii)預付給供應商的3,990萬美元,(iii)與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相關的其他應收款增加1,140萬美元,原因是該業務大幅增長, (iv)供應商預付款增加1910萬美元,原因是供應鏈貿易業務大幅增長,需要 客户預付貨款,(v)與我們供應鏈業務相關的其他應付款減少1520萬美元,原因是 支付上一年度的結餘及二零二二年業務量減少,及(vi)應繳税款減少560萬元。

 

2021財年經營活動提供的現金淨額約為2,390萬美元,主要歸因於淨收入 約3,050萬美元,經非現金項目調整約270萬美元,營運資金變動調整約為負940萬美元。營運資金變動的調整主要包括(i)2021財年推出的供應鏈貿易業務相關應收賬款增加1330萬 ,(ii)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相關其他應收賬款增加4820萬美元,(iii)向供應商預付款增加920萬 (iv)應付賬款增加3360萬美元,(v)與供應鏈業務相關的其他應付款增加2560萬美元,及(vi)因收入增加而須繳税款增加560萬元。

 

85

 

 

投資 活動

 

2022財年, 投資活動提供的現金淨額為1780萬美元,主要是由於5160萬美元的債務證券投資和結構性存款,740萬美元購買長期投資的付款被出售短期投資收到的7860萬美元現金抵消。

 

2021財年,投資活動使用的現金淨額為2530萬美元,主要歸因於(i)3950萬美元的債務證券和結構性存款投資,(ii)700萬美元與公司收購Nami有關的現金,(iii)1500萬美元出售已終止經營業務收到的現金,(iv)出售債務證券及結構性存款所得現金490萬美元,及(v)償還第三方貸款160萬美元。

 

為 活動提供資金

 

2022財政年度,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830萬美元 ,主要由於(i)第三方貸款所得款項3680萬美元,及(ii)償還第三方貸款4150萬美元,(iii)償還短期銀行貸款120萬美元,及(iv)償還關聯方貸款250萬美元。

 

2021財政年度融資活動提供的現金淨額為7050萬美元,主要歸因於(i)公開發行普通股 及預融資認股權證所得款項淨額7080萬美元,(ii)向關聯方還款180萬美元,(iii)遼鋼非控股權益出資70萬美元,及(iv)短期銀行貸款所得的80萬元現金。

 

材料 現金需求

 

除我們業務的普通現金需求外,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其後任何過渡期的重大現金需求主要包括我們的資本支出和經營租賃義務,以及潛在投資的現金需求。

 

我們的資本支出 主要包括購買服務器、計算機、其他辦公設備和無形資產。我們的資本支出在2022年為70萬美元,2021年為120萬美元,2020年為130萬美元。我們將繼續進行資本支出,以滿足業務的預期增長 。

 

我們的經營租賃義務 主要代表對我們辦公場所的租賃協議下的承諾。我們以不可取消的、具有不同到期日的 運營租約租賃我們的辦公設施。截至2022年、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的年度,我們的租賃費用分別為180萬美元、70萬美元和160萬美元。我們的大部分經營租賃承諾與我們在中國的辦公室租賃協議有關。

 

86

 

 

我們 打算用我們現有的現金餘額和其他融資方案為我們現有和未來的重要現金需求提供資金。我們將繼續作出現金承諾,包括資本支出,以支持我們的業務增長。

 

我們 未就任何第三方的付款義務作出任何財務擔保或其他承諾。我們沒有 在轉移的資產中保留或或有權益。我們尚未達成支持信貸、流動性或轉讓資產市場風險的合同安排。我們並無因在未合併實體中持有的可變權益而產生或可能產生的債務,或與衍生工具有關的債務,而該等債務既與我們自己的權益掛鈎並歸類於我們自己的權益中, 亦不反映在財務狀況表中。

 

除上文討論的 以外,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們沒有任何重大資本和其他承諾、長期債務或擔保。

  

通貨膨脹的影響

 

我們不認為通脹對我們公司的影響是實質性的。 我們幾乎所有的業務都在中國,過去三年的通貨膨脹率相對穩定:2022年為2.50%,2021年為0.9% ,2020年為2.39%。

 

控股 公司結構調整

 

尼桑國際。是一家控股公司,沒有自己的物質業務 。我們通過我們在中國的子公司和我們在中國的VIE開展業務。因此,我們支付股息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中國子公司支付的股息。如果我們現有的中國子公司或任何新成立的子公司未來以其自身的名義產生債務,管理其債務的工具可能會限制它們向我們支付股息的能力。此外,我們在中國的全資外資子公司只能從其根據中國會計準則和法規確定的累計税後利潤(如果有的話)中向我們支付股息。根據中國法律,我們在中國的每家附屬公司及我們在中國的合資企業須在彌補上一年度的累計虧損 後,於每個年度(如有)預留至少10%的除税後利潤,以撥備若干法定儲備金,直至該等儲備金達到其註冊資本的50%為止。此外,我們在中國的每一家外商獨資子公司可酌情將其基於中國會計準則的部分税後利潤分配給 企業發展基金以及員工獎金和福利基金,而我們的VIE可酌情將其基於中國會計準則的税後利潤的一部分分配給可自由支配的盈餘基金。法定公積金和可自由支配基金不能作為現金股利分配。外商獨資公司從中國匯出股息,由外匯局指定的銀行進行審核。此外,中國以外的中國實體支付的任何股息均需繳納10%的預扣税 。我們的中國子公司尚未支付股息,在產生累積利潤並滿足法定準備金要求之前,將無法支付股息。

 

87

 

 

研究和開發

 

在2022財年,公司花費了160萬美元來增強和開發公司供應鏈解決方案和其他融資服務應用程序和平臺的功能,與2021財年相同。

 

外幣波動的影響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外幣兑換虧損為1,260萬美元。 如果人民幣繼續貶值,可能會影響公司未來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

 

我們 沒有也沒有任何外幣對衝投資、借款或其他對衝工具。我們通過提高生產效率和控制成本措施來管理價格風險。

 

最近的發展

 

戰略協作 以進一步擴展供應鏈業務:

 

公司與各行業企業合作,進一步拓展供應鏈業務。這些合作有望 增強公司在農業、電子商務、黃金、煤炭和化工五大核心行業的發展優勢,連接創新資源,促進價值共享。

 

  本公司與中國黃金有限公司(“中國黃金”)訂立戰略合作協議 (“該協議”),該公司是一家於中國從事黃金首飾批發及零售的領先公司。該協議代表了公司供應鏈業務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以擴大其在黃金和珠寶市場的存在並探索增長機會。

 

  本公司的子公司,尼信海源(青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尼信海源”),由尼信海源(青島)供應鏈投資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資公司,青島海源大地中草藥科技有限公司(“尼桑海洋”)和青島海源大地中藥科技有限公司,本公司與青島盛輝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盛輝”)簽訂了農產品貿易管理服務協議(“協議”),該協議為道迪的附屬公司,主要從事中藥材種植。該協議代表了公司供應鏈業務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增加其在中草藥產品市場的存在並尋求增長途徑。

 

關鍵的 會計估算:

 

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編制財務報表要求公司管理層作出估計和假設,以影響財務報表和附註中報告的金額。此類估計包括但不限於信貸損失準備、存貨和長期資產估值、商譽和其他無形資產估值以及減值、基於股權的補償和所得税。實際金額可能與這些估計金額不同。

 

最近 發佈並通過了會計公告

 

有關最近的會計聲明,請參閲附註 2。

 

安全港

 

請參閲 《關於前瞻性陳述的特別注意事項》。

 

88

 

 

第 項6.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員工

 

答: 董事和管理層

 

下表提供了有關我們的高管和董事的信息:

 

名字   年齡   職位
Huang小云   38   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
樑昌娟   39   首席財務官
金寶Li   43   董事
劉欣   34   董事
克里斯蒂安·迪安傑利斯   53   獨立董事
京Li   42   獨立董事
生堂   45   獨立董事
海營鄉   41   獨立董事

 

每位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辦公地址由Nishun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oup Co.轉交,上海市長寧區婁山關路55號20—21樓,郵編:200050。

 

Huang小云.先生 黃先生自二零二零年九月起擔任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在加入本公司之前,他曾擔任過滙眾商務諮詢(北京)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在這些 角色中,他監督並負責公司業務運營、規劃和發展的各個方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任北京恆泰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兼董事長,有限公司,我們於2019年收購的子公司。黃先生曾任杭州融都 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2015年至2017年5月。黃先生於2007年在上海電力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士學位。我們選擇黃先生擔任董事是因為他的創業經驗, 他曾擔任過公司首席執行官和董事長,以及他在金融技術方面的專業知識。

 

樑昌娟.女士 樑先生自2019年8月起擔任我們的首席財務官。樑女士曾擔任金融科技(上海)投資 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Ltd.自2019年5月以來。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樑女士擔任上海尼尚企業 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高級財務經理,有限公司,由本公司最大股東劉博當控制的中國公司。自2010年10月至 2017年8月,樑女士擔任中國空調行業公司—中國中部精密電子有限公司的財務總監。樑女士於二零一零年一月取得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會計學學士學位。

 

金寶Li. 李先生自2020年9月起擔任董事。自2016年4月起,李先生擔任上海納米 財務顧問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上海娜美有限公司(“上海娜美”),為本公司合併附屬公司。李先生也是上海娜美的控股股東。作為納美的首席執行官,他負責監督並負責上海納美的業務運營、財務業績、 和發展的各個方面。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任滙眾商務諮詢(北京)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總經理,李先生於2008年獲得山東理工大學市場營銷學副學士學位。我們選擇了先生。 李先生因其市場營銷及客户資源以及作為高級業務主管的業務管理經驗而獲委任為董事。

 

89

 

 

劉欣.先生 劉先生自二零二零年九月起擔任董事。劉先生自二零一六年四月起擔任上海尼瑪副總裁。在這個職位上, 他管理上海娜美業務的運營方面。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彼曾任滙眾商務諮詢(北京)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行政 及運營部總經理。李先生曾任青島安泰信集團有限公司國際 貿易部總經理,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劉先生於2012年獲得山東理工大學國際商務學士學位 。我們選擇劉先生擔任董事是因為他的 管理技能和跨境貿易和商業經驗。

 

克里斯蒂安·迪安傑利斯.先生 DeAngelis自二零二零年九月起擔任獨立董事。自2009年3月起,DeAngelis先生擔任中國北京Alliance Business Consulting and Advisory Company的總經理 兼中國辦事處負責人。DeAngelis先生於1992年在賓夕法尼亞州利哈伊大學獲得會計學士學位。他於1999年獲得哥倫比亞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我們選擇DeAngelis先生為董事,因為他在商業諮詢和諮詢行業的專業知識以及作為高級商業主管的商業管理經驗。

 

生堂. 唐博士自2020年9月起擔任獨立董事。唐博士自2009年2月起擔任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院長辦公室主任 。在這個職位上,唐博士負責院長辦公室的運作和董事會理事會的管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唐博士擔任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電力 事業部總經理,並管理業務部門的整體運營。2003年4月至 2007年12月,唐博士擔任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的市場總監,為公司推廣半導體產品的銷售。 唐博士於2000年獲得土木工程學士學位,並於2003年獲得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唐博士於二零一一年獲上海交通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我們 選擇唐先生擔任董事是因為他在金融科技行業的專長和管理經驗。

 

海營鄉. Ms. Xiang is a Commercial Officer at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Angolan Branch and responsible for contract management, commerci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management. Previously she was a Senior Internal Controller with Siemens Limited China where she worked since 2012. She works in the Controlling Department of Industry Sector and is tasked with Sarbanes-Oxley compliance and support, coordination of compliance with global risk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control programs for eighteen operating companies and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She has been a Supervisor of Shanghai Bob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since 2011. Previously she was an Internal Controller at Siemens Mechanical Drive (Tianjin) Co., Ltd. from 2008 through 2011, where she focused on compliance, internal controls and risk control. Before that, Ms. Xiang was a member of the Trading Department of Qingdao Far East Gem and Jewelry Co., Ltd. from 2006 through 2007. Ms. Xiang obtained her certified Internal Auditor qualification in 2012. She received her bachelor’s degree in Economics from Nankai University in 2004. She also received her master’s degree in Economics from Nankai University in 2006. We have chosen Ms. Xiang as a director because of her experience with financial matters and experience with public company compliance matters. We appointed Ms. Xiang as our audit committee financial expert.

 

景梨。 博士 李景自2017年3月起任上海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李博士被評為2020年"上海市浦江英才"。他在經濟學權威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如《經濟研究》、《經濟季刊》、《經濟動態》,以及在《科學研究》、《研究與開發管理》等與創新和創業有關的權威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上海市教委、科委項目7項。李博士 持有中國安徽大學企業管理學士學位,上海財經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學位 博士學位,來自中國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李博士於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擔任訪問學者。李博士因其在財經領域的深厚知識以及在創新經濟和金融行業的廣闊視野而被選為 獨立董事。

 

選舉主席團成員

 

我們的執行人員由董事會選舉產生,並由董事會酌情任職。我們的任何董事或執行人員之間都沒有家庭關係。

 

董事會和董事會委員會

 

我們的董事會由 七(7)名董事組成。我們預計,所有現任董事將繼續任職,直至在 舉行的下一屆股東周年大會(其各自類別的董事會將獲得連任),或直至其繼任者獲得正式選舉並符合資格為止。 我們的董事會大多數成員(即Christian DeAngelis先生、馬曉風先生、唐盛先生和向海英女士)均為獨立人士,因為 術語由納斯達克資本市場定義。

 

90

 

 

董事分為 三個級別,人數幾乎相等,當時董事總人數允許。第二類董事將於二零二一年及其後每三年在股東周年大會上接受重選。第三類董事將於2022年及其後每三年舉行一次股東周年大會上接受重選。第一類董事將在2023年的 年度股東大會上接受重選,此後每三年一次。

 

如果董事數量 發生變化,則任何增加或減少都將在各類別之間進行分配,以儘可能保持每個類別的董事數量 。為填補因該類別增加而產生的空缺而當選的任何額外董事將任職 ,任期與該類別的剩餘任期一致。董事人數的減少不會縮短任何 現任董事的任期。這些董事會條款可能會使第三方更難獲得我們公司的控制權,因為 很難更換董事會成員。

 

董事可就其有利害關係的任何合同或交易 投票,但任何董事在任何此類合同或交易中的權益性質應由其在審議該合同或交易以及就該事項進行表決時或之前披露。向董事發出關於董事利益性質的一般通知或披露,或以其他方式載於會議紀要或董事或其任何委員會的書面決議 ,即屬充分披露,且在發出該一般通知後,無須 就任何特定交易發出特別通知。就董事將與本公司訂立的任何合約或安排,或在該合約或安排中有利害關係並可就該動議進行表決的動議,可計入董事的法定人數。

 

Huang先生目前同時擔任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主席。我們沒有首席獨立董事,因為我們 相信我們的獨立董事被鼓勵在相對較小的公司董事會中自由發表意見。我們認為這種領導結構是合適的,因為我們是一家相對較小的公司;因此,我們認為能夠受益於孫先生作為我們的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主席的指導是合適的。我們的董事會在我們的風險監督中發揮着關鍵作用。董事會作出公司的所有相關決定。作為一家較小的公司,董事會成員相對較少,我們認為讓所有董事參與風險監督事務是合適的。

 

董事會委員會

 

我們在董事會下設立了三個常設委員會: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審計委員會 負責監督我們公司的會計和財務報告流程以及對我們公司財務報表的審計,包括任命、薪酬和監督我們的獨立審計師的工作。董事會的薪酬委員會 就我們對高級管理人員和所有形式的薪酬的薪酬政策進行審查並向董事會提出建議,還管理我們的激勵性薪酬計劃和基於股權的計劃(但我們的董事會保留解釋這些計劃的權力)。董事會提名委員會負責評估董事會的業績,審議董事提名或選舉及其他治理問題並向董事會提出建議。 提名委員會在提名董事時會考慮意見和經驗的多樣性。

 

項海英具備審計委員會財務專家資格,她是審計委員會主席。克里斯蒂安·迪安吉利斯和Li在審計委員會任職。Li是薪酬委員會主席。克里斯蒂安·迪安吉利斯和唐聖是薪酬委員會的成員。 唐聖是提名委員會的主席。提名委員會委員為Li、項海英。 這三個委員會的每個成員都是一個獨立的董事。

 

董事的職責

 

根據英屬維爾京羣島法律,我們的董事有義務誠實、真誠地行事,並着眼於我們的最佳利益。我們的董事也有責任 行使一個相當謹慎的人在類似情況下會行使的謹慎、勤奮和技能。在履行對我們的注意義務時,我們的董事必須確保遵守我們修訂和重述的組織章程大綱和章程細則。如果我們董事的義務被違反,我們有權要求損害賠償。

 

91

 

 

我們董事會的職權包括,其中包括:

 

  任命軍官,確定軍官任期 ;

 

  授權向宗教、慈善、公共機構或其他機構、俱樂部、基金或協會支付被認為適宜的捐款;

 

  行使公司借款權力,將公司財產抵押的;

 

  代表公司籤立支票、本票和其他流通票據 ;

 

  維護或登記公司的抵押、抵押或其他產權負擔的登記冊。

 

感興趣的交易

 

董事可以代表我們投票、出席 董事會會議或簽署與他或她有利害關係的任何合同或交易的文件。董事 在意識到他或她在我們已經訂立或將要訂立的交易中擁有利益的事實後,必須立即向所有其他董事披露其利益。向董事會發出一般性通知或披露,或以其他方式載於會議記錄 或董事會或董事會任何委員會的書面決議,説明董事是 任何指定商號或公司的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受託人,並被視為與該商號或公司的任何交易中有利害關係, 在發出一般性通知後,無須就任何交易作出特別通知。

 

報酬和借款

 

董事可獲得由本公司董事會不時釐定的酬金。每一位董事都有權獲得償還或預付因出席董事董事會或委員會會議或股東大會或履行董事職責而合理或預期發生的所有旅費、住宿費和雜費。薪酬委員會將協助董事審查和批准董事的薪酬結構。我們的董事會可以行使公司的所有權力,借入資金,抵押或抵押我們的業務和財產或其任何部分,在借入資金時發行債券、債券和其他證券,或作為公司或任何第三方的任何債務、責任或義務的擔保。

 

資格

 

董事沒有成員資格 。此外,除非本公司在股東大會上作出規定,否則董事並無股份所有權資格。 本公司並無其他安排或諒解以挑選或提名本公司董事。

 

董事的時效及高級船員責任

 

根據英屬維爾京羣島法律,我們的每一位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履行其職能時,都必須誠實和真誠地行事,以我們的最佳利益為考慮,並行使一個相當謹慎的人在類似情況下會行使的謹慎、勤奮和技能。 英屬維爾京羣島法律不限制公司的組織章程大綱和章程細則對高級管理人員和董事進行賠償的程度,除非任何此類規定可能由英屬維爾京羣島法院裁定 違反公共政策,例如為民事欺詐或犯罪後果提供賠償。

 

根據我們的備忘錄和組織章程,我們可以賠償我們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清算人的所有費用,包括法律費用,以及 為達成和解而支付的所有判決、罰款和金額,以及與他們參與或因擔任我們的董事高管或清算人而被威脅成為一方的民事、刑事、行政或調查程序 相關的合理費用。 為了有權獲得賠償,這些人員必須誠實和真誠地行事,以期達到公司的最佳利益 ,他們肯定沒有合理的理由相信他們的行為是非法的。此種責任限制 不影響可獲得的衡平法救濟,如禁令救濟或撤銷。這些規定不會 限制美國聯邦證券法規定的董事責任。

 

92

 

 

我們可以賠償 我們的任何董事或任何應我們的要求作為另一實體的董事服務的人的所有費用,包括法律費用,以及 因和解而支付的所有判決、罰款和金額,以及與法律、行政或調查程序有關的合理支出 。只有誠實誠信地行事以維護我們的最大利益,並且在刑事訴訟中,董事沒有合理的理由相信他或她的行為是非法的,我們才能對他或她進行賠償。我們董事會就董事是否出於我們的最大利益而誠實守信地行事,以及 董事是否沒有合理理由相信其行為是非法的決定,在沒有舞弊的情況下足以達到賠償的目的 ,除非涉及法律問題。通過任何判決、命令、和解、定罪或不予抗辯而終止任何訴訟程序,本身並不推定董事的行為不誠實、真誠,並且 不符合我們的最佳利益,或者董事有合理理由相信其行為是非法的。如果要獲得賠償的董事在上述任何訴訟中勝訴,董事有權獲得賠償,包括法律費用在內的所有費用,以及董事 或管理人員因訴訟而支付的所有判決、罰款和金額。

 

我們可以購買和維護與我們的任何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有關的保險,以承擔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因此而承擔的任何責任,無論我們是否有權或將有權就我們修訂和重述的組織章程大綱和章程細則中規定的責任向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進行賠償。

 

鑑於上述條款允許我們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控制我公司的人士對證券法下產生的責任進行賠償 ,我們已被告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認為,此類賠償違反證券法中明確表示的公共政策,因此無法執行。

 

參與某些法律程序

 

據我們所知,我們沒有任何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在刑事訴訟中被定罪,不包括交通違法或類似的輕罪,也沒有在過去五年中參與任何司法或行政訴訟,導致判決、法令或最終命令禁止此人未來違反聯邦或州證券法或禁止任何違反聯邦或州證券法的活動,但未經批准或和解而被解僱的事項除外。 除非我們在下面的“關聯方交易,“我們的董事和管理人員沒有 參與與我們或我們的任何關聯公司或聯營公司進行的任何交易,這些交易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規則和規定必須披露 。

 

商業行為和道德準則

 

公司通過了適用於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員工和顧問的《商業行為和道德準則》。道德守則 作為本年度報告的附件附上。我們還在我們的網站上張貼了我們的商業行為和道德準則的副本 https://www.fintaike.com/.

 

B. 補償  

 

董事薪酬

 

所有董事的任期 至下屆股東年度大會(其各自類別的董事會在會上獲得連任)或至其繼任者 已正式選出並符合資格。董事會成員由董事會選舉產生,並由董事會自行決定任職。員工董事 不會因其服務而獲得任何報酬。非僱員董事有權因擔任董事而獲得現金或股票或兩者兼有的報酬, 並可從本公司獲得期權授予。我們還向所有董事償還他們因以此類身份提供服務而產生的任何自付費用 。非僱員董事有權獲得出席每次董事會會議的實際差旅費的報銷 。此外,我們可能不時向董事授予獎勵,以獎勵可轉換為或交換為我們證券的股票、期權或其他證券。

 

Xiaiying Xiang先生有權 每年獲得10,000美元作為董事,並可能從本公司獲得股票或期權授予。Jing Li有權 每年獲得18,000美元作為董事,並可能從本公司獲得股票或期權授予。Christian DeAngelis有權 每年獲得30,000美元現金和1,500股普通股。盛堂有權每年收取3,000股普通股。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概無董事會僱員成員以董事身份獲得薪酬。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我們向海英翔支付年度董事袍金10,000美元,向Christian DeAngelis支付30,000美元。於二零二二年九月,Christian DeAngelis、Sheng Tang及Ma曉峯分別有權 獲得1,500股、3,000股及3,000股普通股,作為彼等第二年全年擔任董事 ,但該等股份的發行被延遲。該等股份將於二零二三年發行。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Christian DeAngelis、Sheng Tang及Ma曉峯根據2019年百萬股份獎勵計劃分別因彼等擔任董事而獲得1,500股、3,000股及3,000股普通股。

 

93

 

 

高管薪酬

 

我們有一個薪酬委員會 批准我們的工資和福利政策。我們的薪酬委員會根據我們的財務和經營業績和前景,以及高管對我們成功的貢獻,決定支付給我們的高管的薪酬 。董事會或薪酬委員會每年都會對 任命的每一位高級管理人員進行一系列績效標準的評估。這些標準將根據某些客觀參數制定,如工作特點、所需的專業精神、 管理技能、人際關係技能、相關經驗、個人表現和公司整體表現。

 

我們的董事會 沒有采納或建立正式的政策或程序來確定支付給我們的行政人員的薪酬金額。 董事會將根據管理層的意見,對關鍵員工的適當薪酬進行獨立評估。 董事會對高管薪酬計劃、政策和方案進行監督。

 

薪酬彙總表

 

下表列出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就向我們提供的服務而判給、賺取或支付的每名指定行政人員的總補償 摘要資料。

 

姓名和校長職位 

財政

  

薪金
($)

  

獎金
($)

  

庫存
獎項
($)

  

所有 其他
薪酬
($)

  

總計
($)

 
Huang小云   2022    120,000       -    -             -    120,000 
首席執行官   2021    120,000    -    -    -    120,000 
                               
樑昌娟   2022    71,159    -    251,260    -    322,419 
首席財務官   2021    62,868    -    

251,260

    -    306,738 

 

基於股權的薪酬

 

除基本工資外, 我們還向員工、董事或顧問提供某些基於股權的激勵補償。我們的股票激勵薪酬 計劃,即2019年11月20日獲董事會批准,並於2019年12月20日獲股東批准 (“2019年計劃”)。該計劃已成為我們向執行官和關鍵員工提供長期激勵和 獎勵的主要工具。我們將2019年股票激勵計劃視為關鍵的挽留工具。保留是 我們確定授予獎勵類型和與該獎勵相關的相關股份數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於2020年3月,薪酬 委員會批准根據2019年100萬股股份激勵計劃向三名管理層成員授出合共300,000股A類普通股的股票獎勵(每人100,000股)。三分之一的股份於授出日期歸屬,三分之一 的股份將分別於授出日期的第一週年和第二週年各週年歸屬。

 

本公司於2021年12月13日終止 2019年100萬股激勵計劃,並註銷 先前根據表格S—8(文件編號: 333—236843),並可根據本計劃獲得贈款或根據本計劃獲得獎勵。根據該計劃授予的獎勵按授予日期的市場價格進行估值,並在發行時或在歸屬期內確認(如有),並已記錄 一般及行政費用。

 

2022年11月,薪酬委員會和董事會批准並採納了2022年股權激勵計劃,或2022年計劃,該計劃與我們的2019年計劃基本相似。我們並無根據二零二二年計劃授出任何賠償。

 

94

 

 

僱傭協議

 

我們與員工簽訂的僱傭協議 一般規定,員工有一個特定的任期,包括年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以及 帶薪假期和探親假。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任何一方均可終止本協議。如果我們公司違反或終止協議,我們可能有義務向員工支付兩倍於普通法定費率的工資。如果 員工違反或終止本協議給公司造成損失,則可能要求員工賠償本公司的損失。

 

Huang小云

 

我們與首席執行官黃曉雲先生簽訂了 僱傭協議,自2020年9月4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提供了120,000美元的基本年薪。

 

樑昌娟

 

我們與首席財務官樑昌娟女士簽訂了 僱傭協議,自2019年8月8日起生效,至2022年7月31日止,提供了48,468美元的年薪。2021年,樑女士因 加薪,每年獲得62,868美元的補償金。2020年4月6日,樑女士因其對 公司的服務和表現而獲得一次性股票獎勵10,000股A類普通股。我們與樑女士簽訂了一份僱傭協議,自2022年5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5年4月30日,提供了72,087美元的年薪。 由於加薪,樑女士在2022年獲得了71,159美元的年度補償。

 

第 項7.大股東和關聯交易

 

大股東

 

下表載列 有關截至2023年7月31日的我們普通股實益擁有權的信息:

 

  我們所知的每個人都擁有5%以上的受益人 我們的流通普通股;

 

  我們的每一位董事、董事提名人和被任命的高管; 和

 

  所有董事和指定的高級管理人員為一組。

 

The number and percentage of Common Shares beneficially owned are based on 4,005,708 Common Shares issued as of July 31, 2023. Information with respect to beneficial ownership has been furnished by each director, officer or beneficial owner of 5% or greater of our Common Shares. Beneficial ownership is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of the SEC and generally requires that such person have voting or investment power with respect to securities. In computing the number of Common Shares beneficially owned by a person listed below and the percentage ownership of such person, Common Shares underlying options, warrants or convertible securities held by each such person that are exercisable or convertible within 60 days of July 31, 2023 are deemed outstanding, but are not deemed outstanding for computing the percentage ownership of any other person. Except as otherwise indicated in the footnotes to this table, or as required by applicable community property laws, all persons listed have sole voting and investment power for all Common Shares shown as beneficially owned by them.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in the footnotes, the address for each principal shareholder is in the care of NISUN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Floor 20-21, No. 55 Loushanguan Road,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200050. As of the date of this report, we had 118 shareholders of record.

 

95

 

 

獲任命的行政人員及董事  數額:
有益的
所有權(1)
   所有權百分比 
董事及獲提名的行政人員:        
黃曉雲,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2)   28,817    * 
樑昌娟,首席財務官(3)   6,700    * 
李金寶,董事(4)   156,272    3.90%
劉欣,董事   -    - 
Christian DeAngelis,導演(5)   150    * 
唐盛,主任(6)   300    * 
董事,項海英   -    - 
李晶,董事   -    - 
全體董事和執行幹事(8人)   192,239    4.80%
           
5%實益擁有人:          
公司簡介公司(7)   777,840    19.42%

 

*少 超過我們流通股的1%

 

(1) 受益所有權根據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包括對普通股的投票權或投資權(考慮到2023年5月18日生效的反向股票拆分的追溯效力)。所有股份僅代表 持有的普通股 由於沒有發行或尚未行使的購股權。

 

(2) 香港德立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為一間香港公司,擁有28,817股本公司A類普通股,由黃曉雲先生控制,黃曉雲先生可被視為擁有該等股份的投票權及處置權。

 

(3) 6,700 A類普通股是根據2020年4月6日的限制性股票獎勵授予樑女士的10,000股股份的一部分 根據公司2019年100萬股激勵計劃。

 

(4) Nami Holding(BVI)Co.,有限公司擁有156,272股本公司A類普通股,由李金寶先生控制,李金寶先生可被視為擁有該等股份的投票權和處置權。

 

(5) 150股A類普通股已於2021年9月7日根據本公司2019年100萬股股份激勵計劃授出。

 

(6) 300股A類普通股已於2021年9月7日根據本公司2019年100萬股股份激勵計劃授出。

 

(7)公司簡介有限公司, a開曼羣島公司持有777,840股本公司A類普通股,由劉博當先生間接全資擁有,劉博當先生可能被視為擁有該等股份的投票權和處置權。劉先生與本公司任何高級職員╱董事概無關係。

 

關聯交易

 

除“高管薪酬”中討論的高管 和董事薪酬安排外,下文我們描述自 2020年1月1日以來我們一直參與的交易,其中交易涉及的金額被視為重大,且 以下任何一方是其中一方:(a)直接或間接通過一個或多箇中間人控制或受本公司控制或與本公司共同控制的企業;(b)聯營公司;(c)直接或間接擁有本公司 投票權權益的個人,使他們對本公司具有重大影響力,以及任何此類個人的家庭成員; (d)關鍵管理人員,即有權和負責規劃、指導和控制本公司活動的人員 ,包括公司的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以及這些人士的近親;及(e) 直接或間接擁有表決權的重大權益的企業,(c)或(d)項所述的任何人或該人能夠對其施加重大影響的。

 

96

 

 

截至2022年、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概無其他關聯方交易,惟下文所述交易除外。

 

下表列出了 本公司主要關聯方及其與本公司的關係:

 

實體 或個人姓名   與集團的關係
上海尼尚企業 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NiSun Shanghai”)   最終控股股東控制的關聯實體 本集團
日升國際企業 管理集團有限公司Ltd("Nisun Cayman")   持有本集團19.42%股權的股東
Mr. Bodang Liu   本集團的聯營公司及最大股東
林健先生   温州金達的股東

 

(a)我們 簽訂了以下關聯方交易:

 

自2019年7月12日至2022年6月20日,本集團向新太陽上海租賃了一間辦公室,截至2022年、2022年、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租金開支分別為70,044美元、136,532美元及127,565美元。

 

自2022年7月1日起 本集團於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租賃辦公室予日本太陽上海,並賺取租金收入122,706元。

 

(b)我們 有以下重要的關聯方餘額:

 

截至2022年12月31日, 集團因尼森開曼羣島的關聯方債務餘額為8,028,965美元。於截至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日新開曼預支10,528,965元(人民幣69,883,631元)作為本集團貸款。本集團於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償還Nisun Cayman 250萬美元。 該筆貸款於即期到期,不計利息。

 

於2021年12月31日,本集團於本公司控股股東控制的聯營實體尼森上海的應收關聯方款項為10,662美元。 關聯方應付款項不計息,已於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償還。

 

於2022年12月31日及2021年12月31日,本集團分別欠温州晉達股東林堅先生282,724美元及295,336美元的應付關聯方款項。集團持有温州金達23.08%股權。應收關聯方餘額不計息,按需到期。

 

未來關聯方交易

 

我們的董事會公司治理委員會(僅由獨立董事組成)批准所有關聯方交易。   

 

C.專家和法律顧問的興趣

 

不適用於表格20-F的年度報告。

 

97

 

 

第 項8.財務信息

 

A. 合併報表和其他財務信息

 

請參閲第18項。

 

本公司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2021年12月31日的綜合資產負債表及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三年期間的相關綜合經營報表及全面收益、權益及現金流量變動,以參考方式併入F-3表格登記報表(編號333-256550),該等報表載於本年度報告表格20-F。

 

法律和行政訴訟:

 

金融科技子波,我們的合併VIE,目前是中國地區法院未決的一起訴訟的當事人。2023年3月,金融科技子博向其供應商之一臨沂市金龍冷庫廠(“臨沂市金龍”)提起訴訟,指控其向臨沂市金龍購買冷凍豬肉塊 ,金額約為1,100,000美元(人民幣771萬元),此前金融科技子博已根據購買協議 支付了這筆款項。金融科技紫博要求退貨,理由是其收到的貨物質量達不到採購協議規定的標準。初審法院於2023年5月發佈了凍結被告 及其擔保人資產的命令,雙方目前正處於審前證據開示程序中。除上述訴訟外,我們不知道我們參與了任何其他未決或威脅的重大法律或行政訴訟。我們參與了2021年的一項法律訴訟。2020年6月3日,一家賣空者發佈報告稱,除其他事項外,我們於2019年12月完成的定向增發、恆普和南美收購是我們沒有披露的關聯方交易。我們已經由特別律師進行了一項獨立調查,結論是這些指控基本上是沒有根據的。2020年6月9日,原告 代表在2020年4月24日至2020年6月3日(含)期間購買公司普通股的一類買家,向美國紐約南區地區法院(以下簡稱“法院”)提起集體訴訟,指控公司及其當時的首席執行官兼首席財務官違反聯邦證券法。具體地説,原告指控公司違反了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10(B)和第20(A)節及其下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則,未能將某些交易作為關聯方交易披露,從而在公開聲明中歪曲了 並遺漏了重大信息。該公司的迴應是提出了一項 動議,駁回了未能提出索賠的案件。2021年9月22日,法院批准了這項動議,並駁回了整個訴訟 ,案件結束。

 

除上述 被駁回的訴訟外,在 本年報所涵蓋的三年期內及截至本報告發布之日,吾等並不知悉任何其他針對吾等的重大法律或行政訴訟。我們可能不時成為我們日常業務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法律或行政訴訟的一方。

 

股利政策

 

我們從未宣佈或 支付任何現金股息我們的普通股。我們預計我們將保留所有收益以支持運營併為 業務的增長和發展提供資金。因此,我們預期於可見將來不會派付現金股息。有關股息政策的任何未來決定 將由董事會酌情決定,並將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 未來收益、資本要求、財務狀況和未來前景以及董事會可能認為相關的其他因素。

 

根據英屬維爾京羣島 法律,我們只能從盈餘中支付股息(在確定本公司總資產時 超出本公司會計賬簿中所示負債總額加上本公司資本的差額,如有),我們必須在分紅前後都有償付能力 付款,即我們將能夠在正常業務過程中償還到期的債務;而本公司資產的可變現價值將不低於本公司總負債(不包括本公司會計賬簿上所列遞延税項)和本公司資本之和。

 

如果我們決定在未來支付股息 我們作為一家控股公司,我們將依賴於從我們的運營子公司收到資金。 現行中國法規允許我們的中國子公司僅從其根據中國會計準則和法規確定的累計利潤( 如有)中向NiSun HK(或NiSun BVI)支付股息。此外,我們在中國的每個子公司都需要 每年至少預留10%的税後利潤(如有),以提供法定儲備金,直至該儲備金達到其註冊資本的 50%。在中國的每個此類實體還需要進一步撥出部分税後利潤 用於員工福利基金,儘管撥出的金額(如有)由其董事會酌情決定。 雖然法定儲備金可用於增加註冊資本和消除未來虧損, 超出相關公司保留收益,但除清盤情況外,儲備金不可作為現金股息分派。 我們在中國的子公司必須預留法定儲備金,並已這樣做。

 

此外,根據 企業所得税法及其實施細則,於二零零八年一月一日之後產生並由我們的中國附屬公司分派予我們的股息 須按10%的税率繳納預扣税,除非 中央政府與非中國居民企業註冊成立的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政府簽訂的條約或安排另行豁免或扣減。

 

根據現行中國外匯管理條例,經常項目的支付,包括利潤分配、利息支付以及貿易和服務相關的外匯交易,可以在符合某些程序要求的情況下以外幣支付,而無需國家外匯管理局、 或國家外匯管理局事先批准。具體而言,在現行外匯限制下,未經國家外匯管理局事先批准 ,中國境內業務產生的現金可能會用於向本公司支付股息。

 

B.重大變化

 

自本年報所載之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日期以來,吾等並無 任何重大變動。

 

98

 

 

第 項9.報價和列表

 

A.優惠 和列表詳情

 

我們的普通股(或自2018年3月19日以來的 A類普通股)已於2016年12月27日在納斯達克資本市場上市和交易,代碼 "Hebt"至2020年11月15日,並於2020年11月16日以代碼"NISN"在2020年11月16日上市和交易。

 

B.分銷計劃

 

不適用於表格20-F的年度報告。

 

C.市場

 

我們的A類普通股 在納斯達克資本市場上市,代碼為"NISN"。

 

D.出售 股東

 

不適用於表格20-F的年度報告。

 

E.稀釋

 

不適用於表格20-F的年度報告。

 

F.發行費用

 

不適用於表格20-F的年度報告。

 

第 項10.其他信息

 

A.股份 資本

 

不適用於表格20-F的年度報告。

 

B.備忘錄和公司章程

 

本項目所要求的信息通過引用標題為“股本説明”的材料納入 我們於2016年7月13日向SEC提交的表格F—1註冊聲明,文件編號333—208583(經修訂)以及我們作為附件1.1提交的經修訂和重述的 公司備忘錄和章程。

 

C.材料 合同

 

除在日常業務過程中及本年報其他部分另有描述外,吾等並無訂立 任何重大合約。

 

D.Exchange 控制

 

外幣兑換

 

中國管理外匯兑換的主要法規 是《外匯管理條例》。根據中國外匯管理法規, 經常項目的支付,如利潤分配和貿易和服務相關外匯交易, 可以不經外匯局事先批准, 遵守某些程序要求。相比之下,如果將人民幣兑換為外幣並匯出 中國以支付資本費用(如償還外幣貸款),或將外幣匯入 中國,如向我們中國子公司增資或外幣貸款,則需獲得 批准或向有關政府部門登記。

 

99

 

 

2008年8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 《關於改進外商投資企業外匯資本金支付結算管理有關操作問題的通知》,即外匯管理局第142號文,對外商投資企業外匯註冊資本金兑換為人民幣進行了規範,限制了人民幣兑換的使用方式。此外,國家外匯管理局於2011年11月9日發佈第45號文,明確國家外匯管理局142號文的適用。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第142號文和第45號文,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幣註冊資本轉換為人民幣資本僅可用於相關政府部門批准的業務範圍內,不得用於中國境內的股權投資。此外,外匯局加強了對外商投資企業外幣註冊資本折算成人民幣資本金的流動和使用監管。 未經國家外匯局批准,不得改變人民幣資金的用途,如果貸款資金未動用,則不得用於償還 人民幣貸款。

 

2012年11月,國家外匯局發佈 《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調整外商直接投資外匯管理政策的通知》,對現行外匯管理流程進行了大幅修改和簡化。根據本通知,在中國境內開立各類專用外匯賬户,如前期費用賬户、外匯資本金賬户和擔保賬户,境外投資者將人民幣所得資金再投資,外商投資企業將外匯利潤和股息匯給境外股東, 不再需要國家外匯局批准或審核,同一主體 可以在不同省份開設多個資本賬户,這是以前不可能的。此外,國家外匯局於2013年5月發佈了《關於印發 〈外國投資者境內直接投資外匯管理規定〉及配套文件的通知》,其中規定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地方分支機構對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直接投資的管理 以登記方式進行,銀行根據國家外匯局及其分支機構提供的登記資料辦理與 中國境內直接投資有關的外匯業務。

 

我們通常不需要 使用離岸外幣為我們的中國業務提供資金。如有需要,我們將根據需要申請獲得國家外匯管理局和其他中國政府部門的相關 批准。

 

安全通告75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2005年10月21日發佈的《關於境內居民境外專用工具融資和往返投資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或稱國家外匯管理局第75號文及其實施細則,中國居民(無論是自然人還是 法人)在組建或收購擁有中國公司資產或股權的離岸特殊目的載體(SPV)之前,需要在其當地國家外匯管理局分支機構完成初始註冊,為海外股權融資。 中國居民還需要在以下情況下修改註冊或進行備案:(1)向境內公司注入任何資產或股權,或(2)發生可能影響特殊目的機構資本結構 的重大變化。國家外匯管理局隨後還發布了關於執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第75號文的各種指導意見和規則,其中規定離岸公司的中國子公司有義務 就國家外匯管理局註冊程序與離岸實體的任何中國居民實益所有人進行協調和監督。

 

股利分配的監管

 

中國境內管理外商投資企業股息分配的主要法律、法規和規章為經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外商獨資企業法及其實施條例》和《股份制合營企業法及其實施條例》。 根據這些法律、法規和規章,外商投資企業只能從其按照中國會計準則和法規確定的累計利潤中支付股息。中國境內公司和中國外商獨資企業都必須計提至少10%的税後利潤作為一般準備金,直至該準備金累計達到其註冊資本的50%。在抵消以前會計年度的任何虧損之前,中國公司不得分配任何利潤 。上一財年保留的利潤可以與本財年的可分配利潤一起分配。

 

100

 

 

E.税收

 

以下列出了 英屬維爾京羣島、中國和美國聯邦所得税與投資我們A類普通股有關的重大後果 。它是針對我們A類普通股的美國持有人(定義見下文),並基於截至本年報日期生效的法律及其相關解釋 ,所有這些都可能發生變化。本説明不涉及與投資我們的A類普通股有關的所有可能的 税務後果,例如州、地方和其他税法 下的税務後果。

 

以下簡要説明 僅適用於持有A類普通股作為資本資產且以美元作為 功能貨幣的美國持有人(定義見下文)。本簡要説明基於截至本年度報告日期有效的美國税法 和截至本年度報告日期有效或在某些情況下建議的美國財政部法規,以及在該日期或之前可用的司法和 相關法規。所有上述權限都可能發生變化,這些變化 可以追溯適用,並可能影響下文所述的税務後果。

 

如果您是股票的實益所有人,並且 就美國聯邦所得税而言,您是美國聯邦所得税的受益者,

 

  是美國公民或居民的個人;

 

  根據美國、其任何州或哥倫比亞特區的法律組建的公司(或為美國聯邦所得税目的應作為公司徵税的其他實體);

 

  其收入應繳納美國聯邦所得税的遺產,無論其來源如何;或

 

  符合以下條件的信託:(1)受美國境內法院的主要監督,並受一名或多名美國人對所有重大決定的控制,或(2)根據適用的美國財政部法規 具有有效的選擇權,被視為美國人。

 

一般

 

Nisun International和 Nisun BVI是在英屬維爾京羣島註冊成立的免税公司。Nami Cayman是在開曼羣島註冊成立的免税公司。Nishun HK及Nami Hong Kong須按香港利得税税率繳税。本公司的其餘子公司和 VIE以及VIE在中國的子公司受中國法律管轄。

 

我們公司在中國為子公司、VIE和VIE子公司的收入繳納中國企業所得税、增值税和營業税( 營業税自2016年5月1日起併入增值税)。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 税務

 

以下對中國公司法的簡要説明 旨在強調對我們的收益徵收企業級税收,這將影響股息數額, 如果有,我們最終能夠向股東支付。請參閲“股利政策”。

 

中國企業所得税 是根據中國會計原則確定的應納税收入計算的。《企業所得税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税法”)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企業統一繳納25%的所得税率,並適用統一的扣除標準 適用於國內投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

 

Fintech被中國政府認定為 高科技公司,享受15%的優惠所得税率。Fintech的高科技 證書有效期為三年,並需續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税法》實施細則,對霍爾果斯開發區新設企業,在《新疆困難地區鼓勵發展重點產業所得税優惠目錄》範圍內的,自第一個生產經營收入納税年度起, 滿五年免徵企業所得税。霍爾果斯是在霍爾果斯開發區設立的, 其所得税有資格從2019年起五年內免徵。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吉林臨港、吉林臨港恆達、遼鋼上海、遼鋼營口、Fintech淄博、Fintech SX、Fintech寧波、Fintech山東、Nishon Gold以及Fintech江西、Nishon山東、甘肅中和溪、寧晨、上海納青、Nishon密山、杭州豐臺、由於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是小規模納税人,其所得税税率為2.5%。本集團其餘附屬公司、VIE及VIE的附屬公司 來自金融服務業務的子公司須按中國統一税率25%繳納企業所得税。

 

101

 

 

根據企業所得税法,在中國境外成立且在中國境內有“實際管理機構”的企業 被視為居民企業, 通常須按其全球收入的25%繳納企業所得税。如果中國税務機關隨後決定 我們、NiSun BVI、NiSun HK、Nami Cayman、Nami HK或任何未來的非中國附屬公司應被分類為中國居民企業, 則該實體的全球收入將按25%的税率繳納中國所得税。此外,根據企業所得税法, 我們在中國的子公司和VIE向我們的付款可能需要繳納預扣税。企業所得税法目前規定預扣税 税率為20%。如果NiSun HK或Nami HK被視為非居民企業,則其中國子公司向該實體支付的任何股息將按 的税率繳納預扣税。在實踐中,税務機關通常會按照實施條例的規定,徵收10%的預扣税税率;但是,由於相關政府機關提供了更多指導,因此無法保證這種做法將繼續 。我們正在積極監控建議的預扣税,並正在評估 適當的組織變更,以儘量減少相應的税務影響。

 

根據《中美聯合公報》的規定。 税收條約於1987年1月1日生效,旨在避免雙重徵税的不利條件,在一個國家發生的收入 應由該國徵税,並在另一個國家免税,但對於在中國產生並分配給 在其他國家的外國人的股息,將徵收10%的税率。

 

當我們向外國投資者派發股息時,我們公司將不得不 預扣税。如果我們不履行這一義務,我們將被處以罰款 ,數額最高為我們應支付的税款的五倍或政府的其他行政處罰。最壞的情況可能是對責任人的逃税刑事指控。對這種罪行的刑事處罰取決於罪犯 逃避的税款數額,最高處罰為3—7年監禁加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税

 

根據1993年12月發佈的《中國關於增值税暫行規定及其實施細則》,所有從事向中國銷售貨物、提供勞務和進口貨物業務的單位和個人,一般應按銷售收入總額的6%至13%的幅度減去納税人已支付或承擔的用於生產產生銷售收入總額的貨物或服務的增值税。

 

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税

 

在中國的公司通常 須根據提供服務產生的收入和轉讓無形資產產生的收入 的税率繳納營業税和相關附加費。但是,自2016年5月1日起,營業税 在中國已併入增值税,這意味着將不再徵收營業税,相應地,以前 以營業税名義徵税的部分業務將在此後以增值税的方式徵税。總的來説,這項新實施的政策旨在 在當前經濟放緩的情況下減輕許多公司的重税。就我們的中國子公司而言,儘管 增值税税率範圍為6%至13%,加上公司在業務過程中可能獲得的免賠額,其負擔將低於以前 營業税。

 

英屬維爾京羣島税收

 

根據目前有效的《英屬維爾京羣島商業公司法》 ,非英屬維爾京羣島居民的普通股持有人可豁免就普通股支付的股息繳納英屬維爾京羣島所得税,所有普通股持有人無需就該年內出售或處置此類股份實現的收益向英屬維爾京羣島繳納所得税。英屬維爾京羣島 不對根據《英屬維爾京羣島商業公司法》註冊成立或重新註冊的公司支付的股息徵收預扣税。

 

英屬維爾京羣島對根據《英屬維爾京羣島商業公司法》成立或重新註冊的公司不徵收資本利得税、 贈與税或遺產税。此外,根據《英屬維爾京羣島商業公司法》註冊成立或重新註冊的公司的股份不受轉讓税、印花税或類似費用的約束。

 

美國與英屬維爾京羣島之間或中國與英屬維爾京羣島之間目前沒有生效的所得税條約或公約。

 

102

 

 

開曼羣島税收

 

開曼羣島目前 不根據利潤、收入、收益或增值對個人或公司徵税, 也不徵收遺產税或遺產税。開曼 羣島政府不徵收其他可能對本公司有重大影響的税項,但適用於在開曼羣島管轄區內執行或執行後執行的文書的印花税除外。開曼羣島不是任何雙重徵税條約的締約國。開曼羣島沒有外匯管制條例或貨幣 限制。

 

美國聯邦所得税

 

以下內容不涉及對任何特定投資者或在特殊税收情況下的個人的税收後果,例如:

 

  銀行;

 

  金融機構;

 

  保險公司;

 

  受監管的投資公司;

 

  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經紀自營商;

 

  選擇按市值計價的交易員;

 

  美國僑民;

 

  免税實體;

 

  對替代最低税額負有責任的人;

 

  持有我們普通股作為跨接、套期保值、轉換的一部分的人 或綜合交易;

 

  實際上或建設性地擁有我們10%或更多投票權的人 股份;

 

  根據行使 任何僱員購股權或其他代價;或

 

  通過合夥企業或其他轉讓持有我們普通股的人 實體.

 

建議有意購買者 諮詢他們自己的税務顧問,瞭解美國聯邦税法在其特定情況下的應用,以及 購買、擁有和處置我們普通股對他們造成的州、地方、外國和其他税務後果。

 

税收條約

 

如上所述, 根據1987年1月1日生效的旨在避免雙重徵税不利的《中美税收條約》,在一個國家發生的所得 應由該國徵税,並從另一個國家免税,但對於在中國產生並 分配給在其他國家的外國人的股息,將徵收10%的税率。

 

103

 

 

股息和其他分配的徵税

 

根據下文討論的被動外國 投資公司規則,我們就普通股向您作出的分配總額(包括 從中預扣的任何税款)通常將在您收到 之日作為股息收入計入您的總收入,但僅限於分配是從我們的當前或累計收益和利潤中支付的(根據 美國聯邦所得税原則確定)。股息將不符合允許公司 就從其他美國公司收到的股息而言,允許公司扣除的股息。

 

對於非公司 美國持有人,包括個人美國持有人,股息將按照適用於合格股息 收入的較低資本利得税率徵税,條件是:(1)普通股可在美國已建立的證券市場上隨時交易,或者我們 有資格享受與美國簽訂的批准的合格所得税協定的好處,其中包括信息交流 計劃,(2)無論是 支付股息的納税年度還是前一個納税年度,我們都不是被動外國投資公司(如下所述),以及(3)滿足某些持有期要求。根據美國國税局的授權, 普通股如果在納斯達克資本市場上市,就上文第(1)款而言,被視為可在美國的既定證券市場上交易 。建議您諮詢您的税務顧問,瞭解 我們的普通股股息的較低税率。

 

股息將構成 外國來源收入,以限制外國税收抵免。如果股息作為合格股息收入徵税(如上所述 ),則計算外國税收抵免限額時考慮的股息金額將限於 股息總額乘以降低的税率再除以通常適用於股息的最高税率。 有資格獲得抵免的外國税收限額根據特定收入類別單獨計算。為此目的, 我們就普通股分配的股息將構成“被動類別收入”,但 某些美國持有人可能構成“一般類別收入”。

 

如果分配的金額 超過我們的當期和累計收益和利潤(根據美國聯邦所得税原則確定), 將首先作為您的A類普通股税基的免税回報,如果分配的金額 超過您的税基,則超出部分將作為資本收益徵税。我們不打算根據美國聯邦所得税原則計算我們的收入和利潤。因此,美國持有人應預期分配將被視為股息,即使該分配 將被視為不應納税的資本回報或根據上述規則被視為資本收益。

 

普通股處置的税收

 

根據下文討論的被動外國 投資公司規則,您將確認任何出售、交換或其他應課税處置的應課税收益或虧損 ,其金額等於該股份已變現金額(以美元計)與您在 普通股中的税基(以美元計)之間的差額。收益或虧損一般為資本收益或虧損。如果您是持有A類普通股超過一年的非公司美國持有人,包括個人 美國持有人,您通常將有資格享受降低税率。 資本損失的扣除受到限制。您確認的任何此類收益或損失通常將被視為 美國來源收入或損失,以獲得外國税收抵免限制。

 

被動對外投資公司

 

非美國公司 在任何應納税年度的美國聯邦所得税中,如果出現以下情況之一,則視為被動外國投資公司(PFIC):

 

  其總收入的至少75%是被動收入,定義為收入 利息、股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產生外國個人控股公司收入的財產收益和某些其他 不涉及積極進行貿易或業務的收入;或

 

  至少50%的資產價值(基於納税年度內資產的平均季度價值)可歸因於產生或為產生被動 收入而持有的資產(“資產測試”)。

 

104

 

 

我們將被視為擁有 我們的資產比例份額,並賺取我們的收入比例份額,我們直接 或間接擁有至少25%(按價值)的任何其他公司。

 

根據我們普通股的市場價格 、我們的資產價值以及我們的資產和收入的組成,我們認為我們在截至2022年、2021年或2020年12月31日的 應納税年度不是PFIC。然而,鑑於分析的事實性質和缺乏指導,無法給出保證 。我們預計於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應課税年度不會成為PFIC。但是,由於PFIC身份是每個應納税年度的事實 確定,在應納税年度結束之前無法確定,因此, 我們的實際PFIC身份將在應納税年度結束之前無法確定,因此,不能保證我們在當前應納税年度或 任何未來應納税年度不會成為PFIC。

 

我們必須每年單獨 確定我們是否是PFIC。因此,我們的PFIC狀態可能會改變。特別是,由於我們的 資產價值用於資產測試的目的通常將基於我們普通股的市場價格確定,我們的PFIC狀態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普通股的市場價格。因此,普通股市場價格的波動可能導致我們成為PFIC。此外,PFIC規則的應用在幾個方面受到不確定性的影響,我們的收入和資產的構成 將受到我們在首次公開發行中籌集的現金的使用方式和速度的影響。如果我們 在您持有普通股的任何一年內是PFIC,則在您持有普通股的所有後續年內,我們將繼續被視為PFIC。然而,如果我們不再是一家PFIC,您可以通過 對普通股進行"視為出售"選擇來避免PFIC制度的一些不利影響。

 

如果我們在您持有普通股的任何 納税年度是PFIC,則您將遵守與您收到的任何"超額分配" 以及您從普通股的銷售或其他處置(包括質押)中獲得的任何收益有關的特殊税務規則,除非您作出 如下所述的"按市價計價"選擇。如果您在應納税年度收到的分配超過 您在前三個應納税年度或您持有 普通股期間中較短者收到的平均年分配的125%,則將被視為超額分配。根據這些特別税法:

 

  超額分配或收益將按比例分配給您的 普通股的持有期限;

 

  分配給當前納税年度和任何納税年度的金額 在我們成為PFIC的第一個納税年度之前,將被視為普通收入,並且

 

  分配給每一年的金額將受最高 該年度有效税率和一般適用於少繳税款的利息費用將對由此產生的 每個年度的税收。

 

分配到處置年或"超額分配"年前各年的金額 的税務責任不能被這些年的任何淨經營虧損 抵消,出售普通股所實現的收益(但非虧損)不能被視為資本,即使您持有 普通股作為資本資產。

 

A U.S. Holder of “marketable stock” (as defined below) in a PFIC may make a mark-to-market election for such stock to elect out of the tax treatment discussed above. If you make a mark-to-market election for the common shares, you will include in income each year an amount equal to the excess, if any, of the fair market value of the common shares as of the close of your taxable year over your adjusted basis in such common shares. You are allowed a deduction for the excess, if any, of the adjusted basis of the common shares over their fair market value as of the close of the taxable year. However, deductions are allowable only to the extent of any net mark-to-market gains on the common shares included in your income for prior taxable years. Amounts included in your income under a mark-to-market election, as well as gain on the actual sale or other disposition of the common shares, are treated as ordinary income. Ordinary loss treatment also applies to the deductible portion of any mark-to-market loss on the common shares, as well as to any loss realized on the actual sale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mon shares, to the extent that the amount of such loss does not exceed the net mark-to-market gains previously included for such common shares. Your basis in the common shares will be adjusted to reflect any such income or loss amounts. If you make a valid mark-to-market election, the tax rules that apply to distributions by corporations which are not PFICs would apply to distributions by us, except that the lower applicable capital gains rate for qualified dividend income discussed above under “Taxation of Dividends and Other Distributions on our Common shares” generally would not apply.

 

105

 

 

按市價計值選擇 僅適用於"適銷股票",即在每個日曆季度內至少15天內在合格交易所或其他市場(定義見適用的 美國財政部法規)(包括納斯達克資本市場)交易的股票("定期交易")。如果普通股在納斯達克資本市場定期交易 ,且您是普通股持有人,則如果我們成為或成為PFIC,您將可以選擇按市值計價。

 

或者,PFIC股票的美國持有人 可針對該PFIC做出"合格選擇基金"選擇,以選擇不受上述税務待遇 。就PFIC作出有效的合格選舉基金選擇的美國持有人,一般會在應納税年度的總收入 中包括該持有人在該納税年度的公司收益和利潤中的按比例份額。但是, 只有在此類PFIC按照適用的美國財政部法規的要求向此類美國持有人提供有關其 收益和利潤的某些信息時,才可使用合格的選擇基金選擇。我們目前不打算準備或提供可使您進行合格選舉基金選擇的信息 。如果您在我們是PFIC的任何一年持有普通股,則您將 需要提交美國國税局表格8621,説明收到的普通股分配以及處置普通股所實現的任何收益 。

 

建議您諮詢 您的税務顧問,瞭解PFIC規則對您在我們普通股投資的應用以及上述選擇。

 

信息報告和備份扣繳

 

有關 我們普通股的股息支付以及出售、交換或贖回我們普通股的所得款項可能受到 向美國國税局報告的信息和可能的美國後備預扣税的約束。但是,備份預扣税將不適用於填寫正確納税人識別號並在美國國税局表格 W—9上進行任何其他必要證明的美國持有人,或者以其他方式免除備份預扣税。被要求建立其豁免地位的美國持有人通常必須 在美國國税局表格W—9上提供此類證明。建議美國持有人就 美國信息報告和後備預扣税規則的應用諮詢其税務顧問。

 

備份預扣不是 附加税。作為備用預扣的扣繳金額可能會記入您的美國聯邦所得税債務中,您可以 通過向美國國税局提交適當的退款申請並提供任何必需的信息來獲得根據備用預扣規則扣繳的任何超額金額的退款。

 

根據《2010年僱傭激勵措施恢復就業法案》 ,某些美國持有者必須報告與普通股有關的信息,但要遵守某些例外情況(包括某些金融機構賬户中持有的普通股的例外情況),方法是附上完整的國税局表格8938《特定外國金融資產報表》,並附上其持有普通股的年度納税申報單。建議美國持有者就美國信息申報和備份扣繳規則的應用諮詢他們的税務顧問。

 

F.分紅 和支付代理

 

不適用於表格20-F的年度報告。

 

G.專家發言

 

不適用於表格20-F的年度報告。

 

H.展出的文檔

 

我們受《交易法》的信息 要求約束。根據這些要求,本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備案報告和其他信息。 您可以在華盛頓特區20549,東北大街100F街的公共資料室閲讀和複製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備案的任何材料。您可以 撥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電話1-800-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0330獲取公共資料室的運行信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還在http://www.sec.gov網站上維護一個網站,其中包含有關以電子方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註冊人的報告和其他信息。

 

I.子公司 信息

 

不適用。

 

106

 

 

第 項11.關於市場風險的定量和定性披露 

 

我們面臨各種金融風險,包括市場風險(包括貨幣風險、價格風險、現金流和公允價值利率風險)、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我們的整體風險管理計劃側重於資本保存和金融市場的不可預測性,並試圖將對我們財務業績和狀況的潛在不利影響降至最低。

 

外匯風險

 

雖然我們的報告貨幣 是美元,但我們所有的合併銷售和合併成本和費用都以人民幣計價。我們所有的資產都以人民幣計價。因此,我們面臨外匯風險,因為我們的銷售和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如果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我們在美元財務報表中表示的人民幣銷售額、收益和資產的價值將會下降。

 

資產和負債按資產負債表日的匯率折算,收入和支出按平均匯率折算,股東權益按歷史匯率折算。由此產生的任何換算調整不包括在確定淨收益中,但 包括在確定其他全面收益(股東權益的一個組成部分)時。我們沒有進行任何套期保值交易,以努力降低外匯風險敞口。

 

人民幣對美元等貨幣的幣值受到中國政治經濟條件變化等因素的影響。 自2005年7月以來,人民幣不再盯住美元。雖然人民中國銀行定期幹預外匯市場,防止匯率出現短期大幅波動,但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對美元或歐元可能大幅升值或大幅貶值。此外,未來中國當局可能會取消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限制,減少對外匯市場的幹預。人民幣在2022年貶值了約2%。

 

利率風險

 

我們的利率風險來自短期和長期借款。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我們沒有浮動利率借款,也沒有現金流利率風險。以固定利率發行的借款使我們面臨公允價值利率風險。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我們沒有長期計息資產,也沒有長期計息負債。

 

信用風險

 

我們的現金主要投資於原始期限不超過三個月的儲蓄和存款賬户。儲蓄和存款賬户產生少量的利息收入。

 

可能使公司面臨高度集中信用風險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現金和應收賬款。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2021年12月31日,我們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受限現金中的35,911,261美元及25,263,391美元以 存款形式存放於中國的金融機構,管理層認為該等金融機構具有高信貸質素。2015年5月1日,中國 新的《存款保險條例》開始實施,要求在中國設立的商業銀行等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存放在中國的人民幣和外幣存款購買存款保險。該等存款保險 規例將不會有效地為本集團的賬户提供全面保障,因為其總存款遠高於賠償限額。然而,本集團相信,上述任何一家中資銀行倒閉的風險都很小。銀行倒閉在中國並不常見,本集團相信,根據公開資料,持有本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現金及短期投資的中資銀行財務狀況穩健。

 

應收賬款通常是無擔保的,來自從客户那裏賺取的收入,因此面臨信用風險。公司對客户信譽的評估和對未償還餘額的持續監控減輕了風險。

 

通貨膨脹率

 

通脹因素 例如我們的產品成本和間接費用的增加,可能會對我們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雖然我們認為 通脹對我們迄今為止的財務狀況或經營業績沒有造成重大影響,但如果我們產品的售價沒有隨着成本的增加而增加,未來的高通脹率 可能會對我們維持當前毛利水平以及銷售、一般和管理費用 佔淨銷售額的百分比的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第 項12.除股權證券外的證券説明

 

除第12.D.3項和第12.D.4項外,本第12項不適用於表格20—F的年度報告。至於第12.D.3和第12.D.4項,本第12項不適用,因為公司沒有任何美國存托股份。

 

107

 

 

第II部

 

第 項13.違約、拖欠股息和拖欠

 

我們在償還或購買基金項下的本金、利息、債務或任何分期付款方面並無任何重大違約。

 

第 項14.對證券持有人權利和收益用途的實質性修改

 

擔保權的重大修改 持有人

 

關於保持不變的股東權利的説明,見“第10項.補充信息”。

 

收益的使用

 

不適用,因為我們在我們於2019年5月15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Form 20-F年報第001-37829號文件中披露了所有發行所得資金的申請。

 

第 項15.控制和程序 

 

  (a) 披露控制和程序。

 

我們維持披露控制 和程序(如1934年《證券交易法》規則13a-15(E)和15d-15(E)所定義),旨在確保 我們根據1934年《證券交易法》提交或提交的報告中要求披露的信息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則和表格中指定的時間段內被記錄、處理、彙總和報告,並被積累和傳達給我們的管理層,包括我們的主要高管和主要財務官,或視情況執行類似職能的人員。 以便及時做出有關披露的決定。在設計和評估披露控制和程序時,管理層認識到,任何控制和程序,無論設計和操作多麼良好,都只能為實現預期的控制目標提供合理的保證,並且要求管理層在評估可能的控制和程序的成本-收益關係時運用其判斷。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也就是本報告所涵蓋的財年結束時,我們的管理層在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的監督下,對我們的披露控制和程序的有效性進行了評估。根據評估,我們的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得出結論,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們的披露控制和程序 無效。這一結論是由於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如下所述。

 

  (b) 管理層關於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年度報告 。

 

公司管理層負責建立和維護對財務報告的充分內部控制。我們評估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在進行評估時,管理層使用了特雷德韋委員會贊助組織委員會發布的《2013年內部控制--綜合框架》(《2013年COSO框架》)。2013年COSO框架概述了公司內部控制的17項基本原則和以下基本組成部分:(I)控制環境,(Ii)風險評估,(Iii)控制活動,(Iv)信息和溝通,以及(V)監測。我們的管理層根據這些 標準實施並測試了我們對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並發現了以下列出的某些重大弱點。根據評估,管理層確定,截至2022年12月31日,由於存在以下重大弱點,我們沒有對財務報告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

 

 

公司沒有足夠的內部會計人員對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報告準則有足夠的瞭解,這可能導致重大錯報被及時發現。

 

 

本公司未能在規定的截止日期前提交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Form 20-F年度報告(“Form 20-F”),原因是本公司未能在Form 20-F提交截止日期前完成其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財務報表 。

 

108

 

 

管理層有計劃的補救活動

 

在2022財年, 我們致力於彌補之前披露的重大缺陷,並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層在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的監督和指導下,繼續採取措施彌補上述重大弱點。公司 成立了財務報告團隊,並招聘了具有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報告知識的財務報告人員 ,根據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財務報告要求編制和審查財務報表和相關披露。 管理層正在進行內部控制補救工作,管理層計劃實施幾項措施,其中包括:

 

要增強財務 報告能力,請執行以下操作:

 

  為會計人員建立正式和定期的培訓計劃,使他們掌握根據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報告要求編制財務報表的足夠知識和實踐經驗 ,包括強制要求會計人員定期參加第三方組織或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美國公認會計準則課程;以及
     
  加強會計人員和財務報告團隊之間的溝通,包括強制要求財務報告團隊定期審查會計團隊的工作和工作底稿。

 

但是,我們不能向您保證,所有這些措施都足以及時糾正我們的重大缺陷,或者根本不可能糾正。設計和 實施有效的財務報告系統的過程是一項持續不斷的努力,要求我們預測和應對 業務以及經濟和監管環境的變化,並花費大量資源來維持一個 足以履行我們的報告義務的財務報告系統。見"項目3。關鍵信息—D.風險因素—與我們的 業務和行業相關的風險—如果我們未來繼續無法實施和維持財務報告的有效內部控制 ,投資者可能會對我們財務報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失去信心,我們的 類普通股的市場價格可能會下跌。"

 

  (c) 註冊會計師事務所的認證報告。

 

不適用。

 

  (d) 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變化。

 

除上文所述 外,在本年報 所涵蓋的期間內,我們對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沒有發生對我們對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造成重大影響或合理可能對我們對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造成重大影響的變化。

 

109

 

 

第 項15T。控制和程序

 

不適用。

 

第 項16.[已保留]

 

第 項16A。審計委員會財務專家

 

公司董事會 已確定,根據 適用的納斯達克資本市場標準,項海鷹女士有資格成為"審計委員會財務專家"。根據適用的納斯達克資本市場標準,公司董事會還確定向女士和審計委員會其他成員 均為"獨立"。

 

第 16B項。道德守則

 

公司已採納 適用於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員工和顧問的商業行為和道德準則。道德規範 作為附件附於本年度報告。我們還在我們的網站 www.fintaike.com上發佈了我們的商業行為和道德準則的副本。

 

第 項16C。首席會計師費用及服務

 

Wei,Wei & Co.,有限責任合夥 於2019年2月26日獲本公司委任為其獨立註冊會計師事務所,任期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並獲重新委任為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

 

審計服務由Wei,Wei & Co.提供,2022年和2021年的有限責任合夥包括審查公司的合併財務報表 以及與向SEC提交的定期備案相關的服務。

 

支付給獨立註冊公眾 會計師事務所的費用

 

審計費

 

Wei,Wei & Co.,LLP的 年度審計我們的財務報表和審查2022財年財務報表的費用為685,000美元。

 

Wei,Wei & Co.,LLP的 年度審計我們的財務報表和審查2021財年財務報表的費用為550,000美元。

 

審計相關費用

 

本公司尚未向 Wei,Wei & Co.付款,於2022年及2021年財政年度,為企業相關服務提供有限責任合夥。

 

税費

 

本公司尚未向 Wei,Wei & Co.付款,2022財年和2021財年的税務服務LLP。

 

所有其他費用

 

本公司尚未向 Wei,Wei & Co.付款,2022財年和2021財年的任何其他服務。

 

110

 

 

審計委員會預先批准的政策

 

在Wei,Wei & Co.之前, 本公司聘請有限責任合夥提供審計或非審計服務,該項聘用已獲本公司審計委員會批准。 Wei,Wei & Co.提供的所有服務,LLP已獲批准。

 

小時數百分比

 

主要會計師聘請審計我們2022年綜合財務報表所花費的所有時間均歸因於 Wei,Wei & Co.所做的工作,LLP的全職永久僱員。

 

關於審計委員會預先批准獨立註冊會計師事務所執行的 審計和非審計服務的政策

 

根據適用法律, 並根據其章程的規定,審計委員會負責監督本公司獨立 註冊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建議執行的任何審計或非審計服務均由審計委員會在執行此類服務之前進行考慮,並在認為適當的情況下獲得批准。所有的費用賺取的魏,魏和公司,上文所述 的有限責任合夥歸因於審核委員會預先批准的服務。

 

第 項16D。對審計委員會的上市標準的豁免

 

不適用。

 

第 16E項。發行人及關聯購買人購買股權證券

 

2022年5月,我們的董事會 批准了一項在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的 六個月期間內最多800萬美元的已發行和發行在外的A類普通股的股份回購計劃,該計劃隨後經修改,於2022年8月10日生效,但須遵守1934年證券交易法(經修訂)下的相關 規則。回購可以不時通過公開市場 交易以現行市場價格、私下談判交易、大宗交易和/或通過其他法律允許的方式進行,具體取決於市場條件並根據適用的規則和法規。

 

根據股份回購 計劃,我們於2022年回購了62,188股普通股,總成本約為40萬美元。下表提供了我們於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根據股份回購計劃回購A類普通股的資料 。

 

期間  購買的普通股總數   每股平均支付價格(美元)   作為公開宣佈計劃的一部分購買的普通股總數   根據該計劃可能購買的股票的近似美元價值(美元,千美元) 
2022年8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   10,887    8.494    10,887    7,908 
2022年10月1日-2022年10月31日   40,568    5.668    40,568    7,678 
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10,733    5.742    10,733    7,616 
總計   62,188    6.175    62,188    7,616 

 

111

 

 

第 16F項。更改註冊人的認證會計師

 

不適用。

 

第 項16G。公司治理

 

我們在 英屬維爾京羣島註冊成立,我們的公司治理實踐受適用的英屬維爾京羣島法律管轄。此外, 我們的A類普通股在納斯達克資本市場上市,因此我們必須遵守納斯達克的公司治理要求。

 

Other than as described in this section, our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s do not differ from those followed by domestic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NASDAQ Capital Market. NASDAQ Listing Rule 5635 (“NASDAQ Rule 5635”) generally provides that shareholder approval is required of U.S. domestic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NASDAQ Capital Market prior to an issuance (or potential issuance) of securities in connection with: (i) the acquisition of the stock or assets of another company; (ii) equity-based compensation of officers, directors, employees or consultants; (iii) a change of control; and (iv) certain transactions other than a public offering involving issuances equaling 20% or more of the Company’s common shares or voting power for less than the greater of market or book value. Notwithstanding this general requirement, NASDAQ Listing Rule 5615(a)(3)(A) permits foreign private issuers like the Company to follow their home country practice rather than this shareholder approval requirement.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 in our home country, 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 does not require to obtain such shareholder approval prior to entering into a transaction with the potential to issue securities as described in NASDAQ Rule 5635 above. The Company has adopted and opted to follow British Virgin Islands practices in lieu of the requirements of NASDAQ Rule 5635 in connection with an issuance of securities.

 

第 16H項。煤礦安全信息披露

 

不適用。

 

項目 16i.關於妨礙檢查的外國司法管轄區的披露

 

不適用。

 

項目16j.內幕 交易政策

 

不適用。

 

112

 

 

第三部分

 

項目 17.財務報表

 

見第18項。

 

項目 18.財務報表

 

我們的綜合財務報表 載於本年度報告末尾,從第F—1頁開始。

 

物品 19.展品

 

證物編號:   展品説明
1.1*   經修訂及重新編訂的組織章程大綱及細則。
     
2.1(2)   A類普通股證書登記人表格
     
2.2*   根據《交易法》第12條登記的證券説明
     
4.1(3)   上海寧盛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Shanghai Ningshe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Group Co.,深圳市智達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智達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公司
     
4.2(3)   2019年5月17日,寧晨(上海)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的商標、技術和管理諮詢服務協議,有限公司,Fintech(上海)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上海寧盛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公司與彭江
     
4.3(3)   寧晨(上海)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於2019年5月17日訂立股權質押協議,有限公司,Fintech(上海)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上海寧盛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公司與彭江
     
4.4(3)   寧晨(上海)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於2019年5月17日訂立的股權持有人投票權委託協議,有限公司,上海寧盛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公司與彭江
     
4.5(3)   寧晨(上海)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於2019年5月17日簽訂的獨家權利及購買選擇權協議,有限公司,Fintech(上海)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上海寧盛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公司與彭江
     
4.6*   金融科技(上海)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聘用合同Ltd.和Changjuan Liang
     
4.7*   2022年股權激勵計劃
     
4.8(3)   寧晨(上海)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於2019年12月31日簽訂商標、技術及管理諮詢服務協議,有限公司,北京恆泰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國亞資產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4.9(3)   日期為2019年12月31日的股權質押協議寧晨(上海)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北京恆泰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國亞資產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4.10(3)   寧晨(上海)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於2019年12月31日簽訂的股權持有人投票權委託協議,國亞資產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113

 

 

4.11(3)   寧晨(上海)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於2019年12月31日簽訂的獨家權利及購買選擇權協議,有限公司,北京恆泰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國亞資產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4.12(3)   2020年4月8日希伯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恆泰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國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BVI)和香港D&L科技有限公司換股協議第一修正案
     
4.13(4)   希伯倫技術有限公司與曉雲Huang的僱傭協議,日期為2020年9月4日
     
8.1*   註冊人的子公司名單
     
11.1(1)   商業行為和道德準則
     
12.1*   第13a-14(A)條要求的首席執行官證書
     
12.2*   規則第13a-14(A)條要求的首席財務官證書
     
13.1**   美國法典第18編第63章第13a-14(B)條和第1350節規定的首席執行官證書
     
13.2**   美國法典第18編第63章第13a-14(B)條和第1350節規定的首席財務官證書
     
15.1*   魏偉律師事務所同意書
     
101.INS*   內聯XBRL實例文檔。
     
101.Sch*   內聯XBRL分類擴展架構文檔。
     
101.卡爾*   內聯XBRL分類擴展計算鏈接庫文檔。
     
101.定義*   內聯XBRL分類擴展定義Linkbase文檔。
     
101.實驗所*   內聯XBRL分類擴展標籤Linkbase文檔。
     
101.前期*   內聯XBRL分類擴展演示文稿Linkbase文檔。
     
104   封面頁交互式數據文件(格式為內聯XBRL,幷包含 (101)。

 

(1) 通過引用表格20—F中的附件11.1併入 SEC於2017年4月11日

 

(2) 通過引用表格6—K中的附件2.1併入 SEC於2020年11月16日

 

(3) 通過引用提交給SEC的表格20—F的附件而合併 2020年4月24日

 

(4) 通過引用表格4.14納入提交給 的表格20—F中 SEC於2021年5月3日

 

* 隨函存檔

 

** 隨信提供

 

114

 

 

簽名

 

註冊人特此證明 它符合提交20-F表格的所有要求,並已正式促使並授權以下籤署人代表其簽署本 年度報告。

 

  日產國際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公司
       
  發信人: /s/Xiaoyun Huang
    姓名: Huang小云
    標題: 首席執行官
       
日期:2023年8月8日      

 

115

 

 

 

 

獨立註冊會計師事務所報告
 
致本公司董事會及股東
尼森國際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對財務報表的幾點看法
 
我們審計了所附的尼森國際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截至2022年、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的合併資產負債表,以及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三個年度內各年度的相關綜合經營報表和綜合收益(虧損)收入、股東權益變動、現金流量及相關附註(統稱為“合併財務報表”)。我們認為,該合併財務報表在各重大方面公平地反映了本公司截至2022年、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的財務狀況。以及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三年期間每年的業務結果和現金流量,符合美利堅合眾國普遍接受的會計原則。
   
  意見基礎
   
  這些財務報表是公司管理層的責任。我們的責任是根據我們的審計對公司的綜合財務報表發表意見。我們是一家在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註冊的公共會計師事務所,根據美國聯邦證券法以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PCAOB的適用規則和法規,我們必須與公司保持獨立。
   
  我們是根據PCAOB的標準進行審計的。這些標準要求我們計劃和執行審計,以獲得關於合併財務報表是否沒有重大錯報的合理保證,無論是由於錯誤還是舞弊。我們的審計包括執行評估合併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程序,無論是由於錯誤還是欺詐,以及執行應對這些風險的程序。這些程序包括在測試基礎上檢查關於合併財務報表中的金額和披露的證據。我們的審計還包括評估管理層使用的會計原則和重大估計,以及評估合併財務報表的整體列報。我們相信,我們的審計為我們的觀點提供了合理的基礎。他説:
   
  關鍵審計事項
   
  以下傳達的關鍵審計事項是指已傳達或須傳達給審計委員會的當期綜合財務報表審計所產生的事項:(1)涉及對財務報表具有重大意義的賬目或披露,以及(2)涉及我們特別具有挑戰性的、主觀的或複雜的判斷。*傳達關鍵審計事項不會以任何方式改變我們對合並財務報表的整體意見,我們也不會通過傳達以下關鍵審計事項,就關鍵審計事項或與其相關的賬目或披露提供單獨意見。

 

F-1

 

 

 

 

  有限合夥企業的投資價值評估
   
  本公司持有一家主要投資私人公司債務證券的有限合夥公司(“LP”)93.82%的股權。該有限合夥公司的主要資產為該等投資的價值。*如綜合財務報表附註2及11所述,本公司每年或當事件或情況變化顯示投資的賬面價值可能減值時,會審核該項投資的可能減值。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項投資的價值約為1,490萬美元,佔本公司總資產的5.2%。
   
  我們確認這項投資的估值是一項重要的審計事項,這不僅是因為這項投資的獨特性質及其在合併財務報表中的重要性,而且也是因為在確定這項資產的公允價值時涉及的挑戰、困難和判斷的程度。
   
  我們為解決這一關鍵審計問題而執行的主要程序包括以下內容。我們評估了公司評估這項投資的公允價值的方法,並與管理層討論了其評估過程,具體是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財務狀況的方式。我們獲得並審查了合夥協議,以核實合夥企業的安排以及回報率是否與貸款協議一致。我們獲得並審查了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者的投資協議,以計算相關投資回報並審查回報支付。我們審查和測試了投資回報的一致性。我們獲得並審查了出售有限責任公司股權投資的協議,並核實了交易價值,以確定權益法投資的價值是否下降到其賬面價值以下。
   
  商譽評估
   
  商譽是指在企業收購中收購的有形和可識別無形資產的購買價格超過公允價值的部分,扣除承擔的負債。截至2022年12月31日,商譽約為2380萬美元,約佔公司總資產的8.3%。商譽至少須接受年度減值測試,如被確定為減值,則應減記至估計公允價值。
   
  我們將貴公司的商譽估值識別為關鍵審計事項,不僅是由於綜合財務報表中的重要性,而且由於管理層用於確定商譽是否減值的重大估計、假設和判斷。 此要求核數師作出高度判斷,並在執行審核程序時需要額外努力,以評估管理層所採用的相關假設的方法及合理性,以及在釐定商譽是否減值時與未來收入及盈利預測有關的輸入數據及計算。
   
  我們為處理此關鍵審計事項而執行的主要程序包括以下各項。 我們瞭解管理層估計商譽公平值的過程,並審閲其釐定商譽公平值所用的關鍵數據及假設。 我們通過比較管理層的預測(包括收入和盈利)與歷史結果,獲取與管理層預測相關的假設和估計的支持證據,評估管理層的預測(包括收入和盈利)的合理性。 我們評估了公司減值結論對預測、貼現率和盈利倍數變化的敏感度,並評估了管理層使用的假設,包括通過開發一系列獨立估計並將其與公司的確定進行比較來測試相關來源信息和計算的數學準確性。
   
  /s/ 魏偉律師事務所
   
  自2019年以來,我們一直擔任本公司的審計師。
   
  法拉盛, 紐約
  2023年8月8日
  PCAOB ID:2388

  

F-2

 

 

尼桑國際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合併資產負債表

(以美元表示)

 

   2022年12月31日   12月31日,
2021
 
資產        
流動資產:        
現金和現金等價物  $63,901,329   $91,447,620 
受限現金   3,417,244    179,421 
短期投資   11,700,400    40,666,617 
應收賬款淨額   18,931,346    18,516,150 
預付款給供應商,淨額   46,968,549    9,213,279 
供應鏈解決方案應收賬款   43,475,981    59,792,613 
盤存   31,609,877    3,979,653 
預付費用和其他流動資產   10,890,083    4,002,675 
流動資產總額   230,894,809    227,798,028 
           
非流動資產:          
財產和設備,淨額   719,574    464,156 
無形資產,淨額   1,795,234    2,850,853 
使用權資產,淨額   3,349,432    479,473 
股權投資   373,292    404,022 
投資於有限合夥企業   14,913,539    16,207,152 
商譽   23,814,005    25,774,402 
遞延税項資產,淨額   310,577    
-
 
長期投資   7,249,319    
-
 
非流動資產總額   52,524,972    46,180,058 
總資產  $283,419,781   $273,978,086 
           
負債          
流動負債:          
應付帳款  $40,925,155   $34,997,401 
銀行短期貸款   434,959    784,609 
應計費用和其他流動負債   6,090,582    3,575,836 
經營租賃負債--流動負債   1,008,766    337,698 
供應鏈解決方案的應付款   9,122,978    25,922,931 
來自客户的預付款   21,827,387    3,429,103 
應繳税金   2,748,474    8,851,898 
關聯方借款   8,028,965    10,528,965 
因關聯方--當前   282,724    295,336 
流動負債總額   90,469,990    88,723,777 
           
經營租賃負債--非流動負債   2,425,597    148,988 
遞延税項負債   727,326    504,033 
總負債   93,622,913    89,376,798 
           
股東權益*:          
A類普通股,面值0.01美元, 30,000,0004,000,000授權股份,4,006,2633,981,263已發行的股份,以及3,944,0753,981,263分別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的流通股
   40,063    39,813 
B類普通股,面值0.01美元,授權100萬股, 不是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的已發行和已發行股票
   
-
    
-
 
國庫股   (355,844)   
-
 
額外實收資本   130,503,387    130,318,637 
留存收益   53,214,304    37,819,226 
法定儲備金   9,167,845    6,942,111 
未賺取的補償   
-
    (125,630)
累計其他綜合收益   (6,937,950)   5,632,199 
普通股股東權益   185,631,805    180,626,356 
非控制性權益   4,165,063    3,974,932 
股東權益總額   189,796,868    184,601,288 
總負債和股東權益  $283,419,781   $273,978,086 

 

*財務報表對2023年5月18日的一比十反向股份拆股具有追溯效力。

 

附註是這些合併財務報表的組成部分。

F-3

 

 

尼桑國際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綜合經營及全面收益(虧損)表

(以美元表示)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2022   2021   2020 
收入:            
服務產生的收入:            
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  $87,269,959   $87,133,963   $40,779,794 
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   3,542,592    4,930,289    1,369,859 
其他融資解決方案   
-
    3,222    40,538 
服務收入總額   90,812,551    92,067,474    42,190,191 
銷售收入:               
供應鏈貿易業務   143,361,714    68,132,237    
-
 
總收入   234,174,265    160,199,711    42,190,191 
                
收入成本:               
收入成本--服務   (55,472,076)   (37,989,001)   (19,740,267)
收入成本—銷售   (140,880,063)   (67,628,806)   
-
 
與商業和銷售相關的税收   (772,830)   (533,760)   (233,389)
毛利   37,049,296    54,048,144    22,216,535 
                
運營費用:               
銷售費用   1,977,617    2,323,403    3,181,810 
一般和行政費用   11,288,871    11,641,567    8,188,736 
研發費用   1,563,718    1,599,728    817,770 
壞賬支出   4,509,634    294,536    
-
 
總運營費用   19,339,840    15,859,234    12,188,316 
營業收入   17,709,456    38,188,910    10,028,219 
                
其他收入(支出):               
利息和投資收入   2,790,768    2,122,903    585,177 
其他收入(費用),淨額   2,021,688    464,210    244,274 
其他收入合計,淨額   4,812,456    2,587,113    829,451 
                
未計提所得税準備的收入   22,521,912    40,776,023    10,857,670 
                
所得税撥備   4,741,854    10,269,501    941,064 
持續業務淨收入   17,780,058    30,506,522    9,916,606 
                
停產業務:               
非持續經營的税後淨額(虧損)   
-
    
-
    (23,107,066)
出售已終止經營業務之淨收益,扣除税項   
-
    
-
    136,050 
已停止經營業務淨(損失),扣除税款   
-
    
-
    (22,971,016)
淨收益(虧損)   17,780,058    30,506,522    (13,054,410)
非控股權益應佔(收入)淨額   (159,246)   (126,161)   (37,380)
淨收入(虧損)—Nisun International股東  $17,620,812   $30,380,361   $(13,091,790)
                
其他全面收益(虧損)               
外幣折算(虧損)收入   (12,576,380)   2,039,011    5,507,420 
綜合收益(虧損)   5,044,432    32,419,372    (7,584,370)
非控股權益應佔綜合損失   6,231    2,051    2,172 
綜合收益(虧損)  $5,050,663   $32,421,423   $(7,582,198)
                
每股普通股的基本和攤薄收益(損失):               
持續經營收入  $4.42   $14.13   $5.32 
非持續經營的收益(虧損)   
-
    
-
    (12.36)
每股普通股淨收益(虧損)  $4.42   $14.13   $(7.04)
                
加權平均股數—基本及攤薄 *
   3,986,359    2,150,683    1,858,767 

  

*財務報表對2023年5月18日的一比十反向股份拆股具有追溯效力。

 

附註是這些合併財務報表的組成部分。

 

F-4

 

 

尼桑國際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合併股東權益變動表

截至2022年、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

(以美元表示)

 

   類別 普通股 *   B類
普通股
   額外的 個實收   不勞而獲   保留   法定   累計 其他全面   非-
控制
   財務處
個共享
     
   股票   金額   股票   金額   資本   補償   收益   儲量   收入 (虧損)   利益   股票   金額   總計 
餘額 2020年1月1日   1,771,047    17,710    -             -    28,369,076    -    26,956,573    516,193    (1,914,232)   (9,807)   -    -    53,935,513 
股東出資    -    -    -    -    4,550,000    -    -    -    -    -    -    -    4,550,000 
淨額 (虧損)   -    -    -    -    -    -    (13,091,790)   -    -    37,380    -    -    (13,054,410)
法定儲量    -    -    -    -    -    -    (4,235,071)   4,235,071    -    -    -    -    - 
外幣折算調整    -    -    -    -    -    -    -    -    5,507,420    2,172    -    -    5,509,592 
私人配售    104,893    1,049    -    -    6,502,329    -    -    -    -    -    -    -    6,503,378 
為企業收購而發行的股票    156,273    1,563    -    -    18,329,213    -    -    -    -    -    -    -    18,330,776 
為股票薪酬而發行的股票    23,300    233    -    -    1,721,637    (624,455)   -    -    -    -    -    -    1,097,415 
非控股權益出資    -    -    -    -    -    -    -    -    -    3,065,134    -    -    3,065,134 
2020年12月31日的餘額    2,055,513    20,555    -    -    59,472,255    (624,455)   9,629,712    4,751,264    3,593,188    3,094,879    -    -    79,937,398 
為董事會薪酬而發行的股票    750    8    -    -    71,167    -    -    -    -    -    -    -    71,175 
基於股份的薪酬攤銷    -    -    -    -    -    498,825    -    -    -    -    -    -    498,825 
非控股權益出資    -    -    -    -    -    -    -    -    -    751,841    -    -    751,841 
淨收入    -    -    -    -    -    
 
    30,380,361    -    -    126,161    -    -    30,506,522 
法定儲量    -    -    -    -    -    -    (2,190,847)   2,190,847    -    -    -    -    - 
外幣折算調整    -    -    -    -    -    -    -    -    2,039,011    2,051    -    -    2,041,062 
發佈 普通股和預融資認股權證   1,925,000    19,250    -    -    70,775,215    -    -    -    -    -    -    -    70,794,465 
2021年12月31日的餘額    3,981,263    39,813    -    -    130,318,637    (125,630)   37,819,226    6,942,111    5,632,199    3,974,932    -    -    184,601,288 
基於股份的薪酬攤銷    -    -    -    -    -    125,630    -    -    -    -    -    -    125,630 
非控股權益出資    -    -    -    -    -    -    -    -    -    37,116    -    -    37,116 
淨收入    -    -    -    -    -         17,620,812    -    -    159,246    -    -    17,780,058 
法定儲量    -    -    -    -    -    -    (2,225,734)   2,225,734    -    -    -    -    - 
國庫股票                                                      (62,188)   (355,844)   (355,844)
已發行服務的股票    25,000    250    -    -    184,750    -    -    -    -    -    -    
 
    185,000 
                                                                  
外幣折算調整         
 
         
 
    
 
    
 
    
 
    
 
    (12,570,149)   (6,231)              (12,576,380)
2022年12月31日的餘額    4,006,263   $40,063    -   $  -   $130,503,387   $-   $53,214,304   $9,167,845   $(6,937,950)  $4,165,063    (62,188)  $(355,844)  $189,796,868 

 

*財務報表對2023年5月18日的一比十反向股份拆股具有追溯效力。

 

附註 是這些合併財務報表的組成部分。

F-5

 

 

尼桑國際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簡明現金流量表

截至2022年、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

(以美元表示)

 

   2022   2021   2020 
經營活動的現金流:            
淨收益(虧損)  $17,780,058   $30,506,522   $(13,054,410)
已終止業務淨(虧損)   -    
-
    (22,971,016)
持續運營淨收益    17,780,058    30,506,522    9,916,606 
將淨收入與經營活動提供(用於)的現金淨額進行調整:               
折舊及攤銷   2,113,732    2,180,038    1,686,518 
基於股票的薪酬    125,630    498,825    1,097,415 
為補償而發行的股份   185,000    71,175    - 
壞賬支出   4,509,634    294,536    - 
商譽減值    777,329    
-
    - 
財產和設備處置損失   1,385    190,301    42,534 
來自投資的(收入)   (541,578)   (808,464)   (169,720)
遞延税金(福利)費用   271,907    275,749    (584,760)
經營性資產和負債變動情況:               
應收賬款   (2,075,274)   (13,294,924)   573,418 
預付款給供應商,淨額   (39,859,386)   (9,213,279)   - 
預付費用和其他流動資產   (4,734,501)   (3,464,939)   16,009 
供應鏈解決方案應收賬款    11,372,841    (48,202,128)   (10,741,981)
盤存   (25,530,993)   (3,931,400)   - 
應付帳款   7,693,011    33,620,611    1,014,227 
從客户那裏預支資金   19,085,377    3,375,769    (17,977)
應繳税金   (5,574,048)   5,575,502    1,609,498 
其他應付款   
-
    2,576,570    (2,112,886)
應向供應鏈解決方案付款   (15,198,883)   25,608,622    - 
經營租賃負債   (855,242)   (952,495)   (580,628)
應計費用和其他流動負債   1,501,078    (1,049,489)   502,100 
持續經營活動提供的現金淨額(用於)   (28,952,923)   23,857,102    2,250,373 
非持續經營活動提供的現金淨額(用於)   -    
-
    436,389 
經營活動提供的現金淨額(用於)   (28,952,923)   23,857,102    2,686,762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               
購置財產和設備   (652,585)   (186,705)   (204,904)
購買無形資產   (74,710)   (18,281)   (94,400)
處置設備所得收益   
-
    
-
    41,688 
因收購Nami而收到的現金(已支付)   
-
    (7,007,905)   4,990,754 
因收購而支付的現金,扣除收到的現金   (530,322)   
-
    - 
投資於有限合夥企業   
-
    
-
    (15,589,966)
處置停產業務收到的現金   
-
    14,950,730    - 
出售短期投資所得收益   78,595,280    4,894,270    - 
購買短期投資   (51,567,746)   (39,526,099)   (3,065,134)
購買長期投資   (7,430,511)   
-
    - 
向第三方收取貸款   
-
    1,643,203    11,019,545 
借給第三方的貸款   (501,905)   
-
    (1,810,495)
投資活動提供(用於)持續經營的現金淨額   17,837,501    (25,250,787)   (4,712,912)
淨現金(用於)投資 已終止業務活動   -    -    (6,713)
投資活動提供(用於)的現金淨額   17,837,501    (25,250,787)   (4,719,625)
                
融資活動的現金流:               
短期銀行收益 貸款   445,831    784,609    - 
發行普通股及預籌資權證所得款項   
-
    70,794,465    - 
私募收益   
-
    
-
    6,503,378 
第三方貸款收益   36,770,626    
-
    - 
償還銀行短期貸款   (1,239,983)   
-
    - 
第三方貸款的償還   (41,491,973)   
-
    - 
向關聯方償還款項   (10,097)   (1,803,374)   (6,803,115)
關聯方墊款   
-
    
-
    1,303,556 
關聯方借款   
-
    
-
    10,528,965 
向關聯方償還貸款   (2,500,000)   
-
    - 
購買庫藏股   (355,844)   
-
    - 
非控股權益出資   37,116    751,841    3,065,134 
股東出資   
-
    
-
    4,550,000 
持續經營的融資活動提供的現金淨額(用於   (8,344,324)   70,527,541    19,147,918 
(用於)融資的現金淨額 已終止業務活動   -    -    (788,599)
融資活動提供的現金淨額(已用)   (8,344,324)   70,527,541    18,359,319)
                
匯率變動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影響   (4,848,722)   294,928    2,806,981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減)增   (24,308,468)   69,428,784    19,133,437 
減:來自已終止經營業務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減少)        
-
    (283,314)
持續經營所得現金及現金等值淨額 (減少)增加   (24,308,468)   69,428,784    19,416,751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限制現金繼續經營—開始   91,627,041    22,198,257    2,781,506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限制現金繼續經營—結束  $67,318,573   $91,627,041   $22,198,257 
                
補充現金流披露:               
繳納所得税的現金  $10,385,495   $5,546,082   $552,783 
支付利息的現金  $496,932   $370,356   $124,778 
                
補充披露非現金活動:               
業務收購應付關聯方款項  $
-
   $
-
   $7,007,905 
為企業收購而發行股份  $
-
   $
-
   $18,330,776 
出售附屬公司應收款項  $289,973   $
-
   $14,950,730 
發行股份以換取基於股份的補償  $
-
   $71,175   $1,721,870 
                
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包括以下各項:               
現金和現金等價物  $63,901,329   $91,447,620   $22,135,310 
受限現金   3,417,244    179,421    62,947 
現金總額、現金等價物和限制性現金  $67,318,573   $91,627,041   $22,198,257 

 

附註是這些合併財務報表的組成部分。

 

F-6

 

 

尼桑國際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合併財務報表附註

 

注1-組織和業務説明

 

業務的組織和描述

 

日生國際企業發展集團 有限公司,Ltd.("Nisun International"或"公司"),前身為希伯倫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是一家根據英屬維爾京羣島("BVI")法律成立的投資 控股公司,於2012年5月29日。2020年11月16日, 公司正式將其納斯達克交易代碼變更為"NISN",並將其名稱從"希伯倫技術有限公司",日本國際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管理層認為這更能反映公司的 新的金融服務和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本公司主要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的子公司、可變利益實體(“VIE”)和可變利益實體的子公司(統稱“本集團”)開展業務。

 

本公司於2019年開始通過本集團的子公司和VIE金融科技(上海)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開展其金融服務業務 ,北京恆泰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簡稱“金融科技”)、 北京恆泰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娜美財務諮詢有限公司(“恆泰”)、上海娜美財務諮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上海娜美”)及其子公司。公司通過恆普、Fintech、Nami及其子公司為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提供一套技術驅動的定製化融資解決方案。恆普和Fintech為中小企業提供全面的 融資解決方案,而納美則促進投資者和中小企業的匹配。本公司於2020年1月通過Fintech及其附屬公司啟動技術驅動的綜合 供應鏈解決方案,涉及銷售交易。本集團於二零二零年一月透過Fintech及其附屬公司啟動 技術驅動的綜合供應鏈解決方案,涉及銷售交易。 本公司於2021年7月推出供應鏈貿易業務,通過其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產生優質客户和資源。

 

2020年11月30日,公司完成了此前宣佈的 閥門製造和安裝業務的處置。本公司出售其子公司香港西博倫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Ltd.(“Hebron HK”),根據日期為 2020年11月30日的協議(“股權轉讓協議”)的條款,Ltd.約$13.9百萬(人民幣98.3百萬),以現金支付。通過 希伯倫香港股權轉讓,本公司出售其持有的浙江西博倫自動化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 有限公司,温州希伯倫流體設備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徐州維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製造和安裝業務 已在 合併財務報表中所列期間追溯呈為已終止經營業務("已終止經營業務")。

 

COVID—19的影響

 

In December 2019, a novel strain of coronavirus (COVID-19) surfaced. COVID-19 has spread rapidly to many parts of the PRC and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0, which has caused significant volatility in the PR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There is significant uncertainty around the breadth and duration of business disruptions related to COVID-19, as well as its impact on the PR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After the Spring of 2020, the COVID outbreak in China has gradually been controlled and we returned to normal operations. The COVID-19 pandemic did not have a material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ompany’s financial services and supply chain solution business for the year ended December 31, 2021. In March 2022, due to the spread of new variants and subvariants of COVID-19, which may spread faster than the original COVID-19 variant in Shanghai and some other cities in China, some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has imposed strict movement restrictions. In late March and May 2022, the Shanghai authorities issued strict lock-downs and shut-down orders in response to the pandemic. As a result, the employees of the PRC operating entities located in Shanghai started to work from home. As the employees are equipped and prepared for the remote work situations, and the PRC operating entities are able to continue to provide services with the customers remotely with minimum interrupti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C operating entities do not believe the lock-down restrictions in Shanghai had a materially negative impact to the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financial results.

 

隨着COVID—19疫情的復甦逐步得到 控制,中國政府正在修改零COVID政策,大部分旅行限制和檢疫要求 已於2022年12月解除。在這一變化之後,集團繼續擴大其銷售網絡,以滿足客户日益增長的需求 。鑑於COVID—19疫情導致的全球市場及經濟狀況的不確定性, 本集團將繼續評估COVID—19疫情對其財務狀況及流動資金影響的性質及程度。

 

F-7

 

 

注1—組織和業務描述 (續)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 子公司及合併VIE如下:

 

  

日期

成立/

收購

 

地點 的

成立為法團

 

百分比

關於 直接或

間接

經濟

利息

 
附屬公司           
NiSun國際企業管理 集團(英屬維爾京羣島)有限公司,("NiSun BVI")  2019年7月12日  英屬維爾京羣島   100%
NiSun國際企業管理集團(Hong 香港)有限公司,有限公司(“NiSun HK”)  2019年7月12日  香港   100%
尼信(山東)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Nisun 山東"或"WOFE ")  2020年12月1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寧晨(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寧辰》)  2019年7月1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山東泰鼎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泰鼎")  2019年11月1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
Nami Holding(Cayman)Co. Ltd("Nami Cayman")  2019年4月09日  開曼羣島   100%
南美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南美香港”)  2019年5月02日  香港   100%
上海納慶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Naqing” 或"WOFE")  2019年4月1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尼盛海洋(青島)供應鏈投資有限公司公司("Nishun 海洋")  2021年7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駐馬店市尼桑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公司("Nishun ZMD ")  2021年12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尼桑(北京)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公司("Nishun 北京")  2022年11月0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尼桑海源(青島)供應鏈有限公司公司("Nishun 海源》)  2022年6月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51%
青島賽朗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賽朗”)  2022年7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日照賽朗礦業有限公司(“RZ賽朗”)  2022年7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NiSun供應鏈管理(密山)有限公司(“Nisun MS”)  2022年3月1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甘肅眾和喜貿易有限公司(“甘肅眾和喜”)  2022年7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65%
            
VIES           
金融科技(上海)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金融科技 上海”)  2019年7月1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北京恆泰普惠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恆普”)  2019年12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南美上海金融諮詢有限公司(“南美 上海”)  2015年6月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VIE的子公司           
霍爾果斯金融科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霍爾果斯”)  2019年7月1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吉林省臨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臨港”)  2019年11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倪孫家族辦公室(廣州)有限公司(“廣州”)**  2019年10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杭州豐泰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豐臺”)  2019年12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敦化市中城資產管理登記中心有限公司(“中城”)*  2019年12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南京尼桑黃金有限公司(“尼森黃金”)  2020年12月1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Fintech(河南)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Ltd.("Fintech 河南”)  2020年8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Fintech(江蘇)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Ltd.("Fintech 江蘇”)  2020年11月0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Fintech(山東)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Ltd.("Fintech 山東”)  2020年11月0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梵倫科供應鏈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公司 (《梵倫客上海》)  2020年12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山西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Fintech 山西")*  2020年12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吉林省臨港恆達供應鏈管理 行,(“臨港恆達”)  2020年8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Fintech供應鏈管理(寧波)有限公司Ltd.("Fintech 寧波”)  2021年1月2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內蒙古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公司 ("蒙古金融科技")*  2021年1月1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70%
江西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Ltd.("Fintech 江西”)  2021年5月1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山西)有限公司Ltd.("Fintech SX ")  2021年5月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遼港尼桑(營口)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遼港營口》)  2018年9月0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51%
遼港尼桑(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遼崗SH》)  2021年9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51%
Fintech(淄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Ltd.("Fintech 淄博》)  2021年10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安徽)有限公司公司("金融科技 安徽”)  2022年6月0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Fintech供應鏈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公司("金融科技 深圳”)  2022年11月2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河南尼孫懷鄉食品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尼孫懷祥”)  2022年12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100%

 

* 該實體已於二零二一年二月十九日註銷。由於該實體並無 重大業務,註銷對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一年及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綜合財務報表 並無重大影響。

** 該實體已於二零二一年六月四日註銷。由於該實體並無 重大業務,註銷對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一年及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綜合財務報表 並無重大影響。
***

該實體已於二零二三年二月六日註銷。由於該實體並無 重大業務,註銷對本集團截至2022年、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綜合財務報表 並無重大影響。

**** 該實體已於二零二二年十一月四日註銷。由於該實體並無 重大業務,註銷對本集團截至2022年、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綜合財務報表 並無重大影響。

 

F-8

 

 

注2-重要會計政策摘要

 

陳述的基礎

 

隨附的綜合財務報表 是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編制的。

 

某些重新分類已歸入往年的財務報表,以符合本年度的列報方式。這些重新分類對淨收入(虧損)、總資產 和股東權益沒有影響。

 

鞏固的基礎

 

綜合財務報表包括 本公司、其附屬公司、VIE以及本公司或其附屬公司 為主要受益人的VIE附屬公司的財務報表。

 

子公司是指公司 直接或間接控制半數以上投票權的實體,或有權管理財務和經營政策, 任命或罷免董事會大多數成員,或根據法規或股東或股權持有人之間的協議在董事會會議上投多數票 。

 

合併VIE是指 公司或其子公司通過合同安排有權指導對 實體經濟績效影響最大的活動,承擔風險並享受通常與該實體所有權相關的回報, 因此,公司或其子公司是該實體的主要受益人。

 

本集團、 其附屬公司、VIE及其附屬公司之間的所有交易及結餘已於綜合賬目時對銷。

 

VIE公司

 

1)VIE的合同協議

 

以下是VIE協議摘要:

 

管理和諮詢服務協議

 

根據管理及諮詢服務 協議,本集團擁有獨家權利向VIE提供管理及諮詢及其他服務,收取VIE的諮詢服務費 ,並同意授權VIE使用本集團持有的商標、技術及相關知識產權 。VIE同意就管理和諮詢服務向集團或集團指定代理支付相當於VIE所有税後淨利潤的金額。本協議自 協議日期起生效,並將一直有效,直至本集團終止該等協議且Fintech、恆浦或南美上海 不復存在之日為止。

 

股權質押協議

 

根據股權質押協議,VIE之各股東 同意將其於VIE之股權質押予本集團,以擔保VIE履行 管理及諮詢服務協議及日後訂立之任何該等協議項下之責任。未經本集團 事先書面同意,VIE的各股東 同意不得轉讓、出售、質押、出售或以其他方式就其於VIE的股權產生任何擔保。當本協議所述股權的質押在相關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管理局”)登記時,該質押開始生效,並在所有合同義務全部履行和所有擔保債務全部償還之前,該質押一直有效。質押物已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主管部門 登記。

 

F-9

 

 

附註2—重要會計政策概要 (續)

 

投票權代理協議。

 

根據表決權委託協議,VIE的每名 股東可撤銷地授權本集團行使作為VIE股東的權利和權力,包括但不限於召集和出席股東大會、就VIE的所有需要股東批准的事項進行表決 以及委任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投票權代理協議將繼續有效,除非集團另行書面終止 或經所有各方書面同意。

 

獨家看漲期權協議。

 

根據獨家認購期權協議,VIE及其股東 已不可否認地授予本集團獨家期權以購買或授權其指定人士購買每名 股東於VIE的全部或部分股權。採購價格應等於中國相關法律 要求的最低價格。未經本集團事先書面同意,VIE不得修改其組織章程、出售或 以其他方式處置其資產或實益權益、進行可能對其資產、負債、 業務運營、股權及其他合法權益造成不利影響的交易、或與任何其他實體合併或進行任何投資、或分配 股息。本集團有權根據獨家認購期權協議將權利及義務轉讓予任何第三方,而無須獲得VIE及其股東的任何事先同意。獨家看漲期權協議將繼續有效 ,直至集團行使看漲期權或提前30天通知終止本協議為止。

 

2)與VIE結構相關的風險

 

本集團相信,與其VIE 及其各自股東的合約安排符合中國法律法規,並可依法強制執行。然而,中國法律制度的不確定性 可能限制本集團執行上述合同安排的能力。如果法律結構和 合同安排被發現違反中國法律法規,中國政府可以:

 

  吊銷集團中國的業務和經營許可證 子公司和VIE;
  停止或限制任何關聯方交易的運作 集團中國子公司與VIE之間的交易;
  限制集團在中國的業務擴張, 合同安排;
  施加罰款或其他要求,集團的PRC 子公司和VIE可能無法遵守;
  要求集團的中國子公司和VIE進行重組 相關的所有權結構或業務;或
  限制或禁止集團使用公共資產的收益 為集團在中國的業務和運營提供資金。

 

如果中國政府採取上述任何行動,本集團開展其金融服務業務的能力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因此, 本集團可能無法在其合併財務報表中合併其VIE,因為本集團可能失去對VIE—Fintech、恆浦和南美上海及其各自股東行使 有效控制的能力,並且可能失去從VIE獲得經濟利益的能力。然而,本集團不認為該等行動會導致本集團、其中國子公司及VIE的清算或解散 。

 

The interests of the shareholders of the VIEs may diverge from that of the Group and that may potentially increase the risk that they would seek to act contrary to the contractual terms, for example by influencing the VIEs not to pay the service fees when required to do so. The Group cannot assure that when conflicts of interest arise, shareholders of the VIEs will act in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 Group or that conflicts of interests will be resolved in the Group’s favor. Currently, the Group does not have existing arrangements to address potent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shareholders of the VIEs may encounter in their capacity as beneficial owners and directors of the VIEs, on the one hand, and as beneficial owners and directors of the Group, on the other hand. The Group believes the shareholders of the VIEs will not act contrary to any of the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and the exclusive option agreements provide the Group with a mechanism to remove the current shareholders of the VIEs should they act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Group. The Group relies on certain current shareholders of the VIEs to fulfill their fiduciary duties and abide by laws of the PRC and act in the best interest of the Group. If the Group cannot resolve any conflicts of interest or disputes between the Group and the shareholders of the VIEs, the Group would have to rely on legal proceedings, which could result in disruption of its business, additional costs and there are substantial uncertainties as to the PRC legal system and the outcome of any such legal proceedings.

 

F-10

 

 

附註2—主要會計政策概要(續)

 

下表載列VIE及其附屬公司整體的資產、負債、 經營業績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變動,已計入本集團持續經營業務的綜合財務報表,其中VIE及其附屬公司之間的公司間結餘及交易 已對銷:

 

   2022年12月31日    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1
    12月31日,
2020
 
流動資產總額  $138,221,303   $159,234,732   $43,832,012 
總資產  $150,451,534   $160,885,760   $47,223,358 
流動負債總額  $64,325,004   $90,440,038   $11,146,286 
總負債  $67,371,528   $90,589,026   $11,826,417 

 

   截至 12月31日止年度,
2022
   截至以下年度:
12月31日,
2021
   截至以下年度:
12月31日,
2020
 
服務收入  $101,751,348   $92,067,474   $42,190,191 
銷售收入   117,275,333    68,132,237    - 
總收入  $219,026,681   $160,199,711   $42,190,191 
持續經營淨收益  $18,180,563   $33,612,404   $11,583,787 

 

  

對於
年終
12月31日,

2022

  

對於
年終

12月31日,

2021

  

對於
年終

12月31日,
2020

 
經營活動提供的現金淨額  $(16,212,682)  $525,753   $2,560,400 
投資活動提供(用於)的現金淨額  $17,767,612   $569,301   $(13,321,524)
融資活動提供的現金淨額(用於)  $(287,123)  $(919,642)  $4,051,162 

 

截至2022年12月31日,VIE沒有任何合併資產作為VIE債務的抵押品,只能用於償還VIE的債務。於正常業務過程中,並無任何VIE的債權人(或實益權益持有人)有權獲得本集團的一般信貸。本集團並無提供亦無意向VIE及其附屬公司提供以往合約上並無需要的額外財務或其他支持 。中國相關法律法規限制VIE以貸款、墊款或現金股息的形式將相當於其實收資本、資本公積金和法定公積金餘額的部分淨資產 轉移給本集團。有關受限制淨資產的披露,請參閲附註21。

 

非控股權益

 

確認非控股權益以反映 非直接或間接歸屬於本集團的權益部分。非控股權益於綜合資產負債表中作為權益的一個獨立組成部分列示,而經營表及其他全面收益(虧損)則 歸屬於控股權益及非控股權益。截至2022年12月31日,非控股權益主要涉及。20% 泰鼎股權,49遼港營口的%股權,49Nishun Haiyuan的%權益,以及 35甘肅中河西的%股權。於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非控股權益主要與 20泰鼎的%股權及 49% 遼鋼營口股權。

 

預算的使用

 

編制符合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的綜合財務報表 要求管理層作出估計和假設,這些估計和假設會影響財務報表日期的資產和負債的報告金額 和或有資產和負債的披露,以及每個報告期間的收入和支出的報告金額 。實際結果可能與該等估計不同。本集團 綜合財務報表中反映的重要會計估計包括:呆賬備抵、存貨估值、遞延 税項資產的可變現性、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使用權資產的估計使用壽命以及與物業和設備減值 有關的公允價值、無形資產和商譽估值、所得税不確定性的應計費用,以及確定 與業務收購和投資相關的公允價值。

 

F-11

 

 

附註2—重要會計政策概要 (續)

 

企業合併

 

The Group accounts for business combinations using the purchase method of account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 Accounting Standards Codification (“ASC”) Topic 805, Business Combinations. The purchase method of accounting requires the consideration transferred to be allocated to the assets, including separately identifiable assets and liabilities the Group acquired, based on their estimated fair values. The consideration transferred in an acquisition is measured as the aggregate of the fair values at the date of exchange of the assets purchased, liabilities assumed, and equity instruments issued as well any contingent consideration and all contractual contingencies as of the acquisition date. The costs directly attributable to the acquisition are expensed as incurred. Identifiable assets, liabilities and contingent liabilities acquired or assumed are measured separately at their fair value as of the acquisition date, irrespective of the extent of any non-controlling interests. The excess of (i) the total acquisition cost, fair value of the non-controlling interests and acquisition date fair value of any previously held equity interest in the acquiree over (ii) the fair value of the identifiable net assets of the acquiree, is recorded as goodwill. If the cost of the acquisition is less than the fair value of the net assets of the subsidiary acquired, the difference is recognized directly in earnings as a bargain purchase gain.

 

公平值 的確定和分配至所收購可識別資產、所承擔負債和非控股權益是基於各種假設和估值 方法,需要管理層作出大量判斷。這些估值中最重要的變量是貼現率、 最終價值、現金流量預測所依據的年數以及用於確定 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假設和估計。本集團根據相關活動 當前業務模式中固有的風險和行業比較確定要使用的貼現率。最終價值基於資產的預期壽命、預測壽命週期 和該期間的預測現金流量。所收購可識別資產及所承擔負債於收購日期 之公平值乃基於本集團委聘之獨立估值公司進行之估值。

 

停產經營

 

A component of a reporting entity or a group of components of a reporting entity that are disposed or meet the criteria to be classified as held for sale, such as the management, having the authority to approve the action, commits to a plan to sell the disposal group, should be reported as discontinued operations if the disposal represents a strategic shift that has (or will have) a major effect on an entity’s operations and financial results. Discontinued operations are reported when a component of an entity comprising operations and cash flows that can be clearly distinguished, operationally and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purposes, from the rest of the entity is classified as held for disposal or has been disposed of, if the component either (1) represents a strategic shift or (2) have a major impact on an entity’s financial results and operations. Included in the consolidated statements of operations and comprehensive income (loss), the results from discontinued operations are reported separately from the income and expense from continuing operations and prior periods are presented on a comparative basis. In order to present the financial effects of the continuing operations and discontinued operations, revenues and expenses arising from intra-group transactions are eliminated except for those revenues and expenses that are considered to continue after the disposal of the discontinued operations, if any.

 

附屬公司的處置

 

於2022年12月28日,本集團將其於優家田的全部 股權出售予山東永道智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於2022年1月14日以現金代價收購,289,973(人民幣22023年1月17日,已收集。處置導致 處置收益$86,159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出售該附屬公司對本集團的經營和財務業績沒有重大影響。於二零二二財政年度,已出售附屬公司的銷售額為美元。4,589,710 所得税前虧損為美元196,445.

 

收入確認

 

集團遵循FASB ASC主題606客户合同收入("ASC 606")。根據ASC 606,當承諾商品或服務的控制權 轉移給公司客户時,收入確認為實體預期有權獲得的對價金額,以換取這些商品或服務 。本公司與客户的所有合同不包含可取消和退款類型的條款。

 

在ASC606的指導下,本集團需要 (A)確定與客户的合同(S),(B)確定合同中的履約義務,(C)確定交易價格,(D)將交易價格分配到合同中的履約義務,以及(E)當集團 履行其履約義務時(或作為)確認收入。在釐定交易價格時,本集團僅在確認的累計收入可能不會發生重大逆轉的範圍內計入可變對價 。收入是扣除與銷售相關的税費和附加費後的淨額。

 

集團於截至2022年、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為221,790,445, $160,199,711及$42,190,191在中國大陸和美元12,383,820, 在香港。下表説明瞭ASC 606下2022年、2021年和2020年的收入情況: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2022   2021   2020 
服務產生的收入:            
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  $87,269,959   $87,133,963   $40,779,794 
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   3,542,592    4,930,289    1,369,859 
其他融資解決方案   
-
    3,222    40,538 
服務收入總額   90,812,551    92,067,474    42,190,191 
銷售收入:               
供應鏈貿易業務   143,361,714    68,132,237    
-
 
總計  $234,174,265   $160,199,711   $42,190,191 

 

F-12

 

 

附註2—主要會計政策概要(續)

 

金融服務

 

中小企業融資解決方案:本集團從向中小型企業提供的服務中賺取一次性 顧問費本集團與 承銷商、金融機構和發行人訂立一次性顧問費協議,其中列明瞭該安排的主要條款和條件。此類協議通常 不包括退貨權、積分或折扣、回扣、價格保護或其他類似特權。本集團在中國省級或全國性資產交易所或其他指定市場上發行股票時,向客户賺取一次性 顧問費。收入是 按固定收費率與產品金額(按期間長度按比例計算)計算的。本集團認為,該安排 代表於某個時間點履行的履約責任,因此,承銷相關諮詢費於發行結束時確認 為收入。

 

經常性服務費: 本集團還向中小型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提供持續的用户管理服務,為他們的直銷銀行和其他金融產品分配和採購資金,以換取經常性的服務費。週期性服務協議不 包括退貨權、積分或折扣、回扣、價格保護或其他類似特權。經常性服務費 按用户在直銷銀行及其他金融產品合同投資期內進行的合格投資的固定百分比計算。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通常定期支付經常性服務費(通常 季度或每年)。本集團認為,該安排要求本集團提供持續用户管理服務,這代表本集團隨時間履行的履約責任。因此,經常性服務收入以直線法在合同期限內確認 。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已終止此項服務。

 

供應鏈解決方案:截至2022年、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亦向供應商及商户提供供應商鏈融資顧問服務。根據與相關供應商訂立的協議,本集團於供應商 收到融資時賺取顧問費,而顧問費乃按融資金額(按 期間長度按比例計算)按固定收費率計算。本集團認為,該安排代表於某個時間點履行的履約責任, 因此,供應商鏈顧問費於供應商收到融資時確認為收入。

 

金融服務收入的分解

 

本集團的收入主要來自客户或金融產品供應商支付的一次性佣金 和經常性服務費。 下表列示截至2022年、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按性質分類的金融服務收益:

 

  

截至 年度
12月31日,

 
   2022   2021   2020 
一次性佣金  $90,812,551   $90,853,014   $42,082,585 
經常性服務費   
-
    1,214,460    107,606 
總計  $90,812,551   $92,067,474   $42,190,191 

 

產品銷售收入

 

根據ASC 606,本集團評估 將產品銷售總額和相關成本或所得淨額記錄為佣金是否合適。當 本集團是委託人時,本集團在將特定商品或服務轉讓給客户之前取得控制權,則應將 收入確認為預期有權換取所轉讓特定商品的總對價 。當本集團是代理人,其義務是協助第三方履行其 特定商品的履約義務時,收入應確認為本集團為 安排其他方提供特定商品或服務而賺取的佣金淨額。收入按扣除增值税後入賬。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開展供應鏈貿易業務,涉及在大多數情況下應客户 要求向供應商採購產品(主要是農產品及化工產品),並直接銷售予客户。銷售合約乃與各個別客户訂立。本集團 按總額確認來自供應鏈貿易業務的產品銷售收入,原因是本集團在 該等交易中擔任委託人,因為本集團(i)負責履行提供指定貨物的承諾,(ii)負責 庫存風險,及(iii)有權釐定價格。收入以扣除增值税或增值税的淨額入賬。 貨物銷售收入在產品交付且所有權轉移至客户的某個時間點確認。

 

F-13

 

 

附註2—重要會計政策概要 (續)

 

實用便利

 

本集團已就若干收入來源應用可行權宜方法 ,以排除(i)原預期期限 為一年或以下的合約或(ii)本集團按本集團有權就已提供服務開具發票 金額的比例確認收入的合約的剩餘履約責任價值。

 

現金和現金等價物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包括 庫存現金、貨幣市場基金投資、定期存款以及原到期日為三個月 或以下的高流動性投資。

 

受限現金

 

本集團有受限制現金為美元3,417,244和 $179,421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主要包括美元,1.75購買庫藏股的保證金 ,以及美元1.67與我們的融資服務有關的保證金。2016年11月, FASB發佈了會計準則更新第2016—18號,現金流量表(主題230):限制現金,要求 公司在核對現金流量表中列示的期末和期末總額時,將一般描述為限制現金和限制現金等價物的金額包括在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中。

 

短期投資

 

本集團的短期投資包括 投資於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其到期日為 一年 年並通常支付預期的固定利率。理財產品為無抵押,主要投資於銀行間及交易所市場具有高信用評級及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但不限於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務證券、中央銀行票據、銀行間及交易所買賣債券及資產支持證券。本集團使用已公佈之認購或贖回報價或參考理財產品之預期基準收益率按預期收益率貼現未來現金流量 按公平值計量短期投資。

 

信貸損失

 

2016年,FASB發佈了ASC主題326,該主題通過創建基於預期損失的減值模型,修訂了先前發佈的關於金融工具減值的 指南。該指引 適用於應收賬款,本集團於2020年1月1日採納了ASC主題326。應收賬款按原始 金額減去任何潛在無法收回金額的備抵記錄。本集團根據對各種因素的評估(包括歷史經驗、應收賬款結餘賬齡、客户信譽、當前經濟狀況、未來經濟狀況的合理及可支持預測 以及可能影響其向客户收回款項能力的其他因素),估計預期信貸及可收回趨勢 信貸虧損撥備。當 事實及情況顯示應收款項不大可能收回時,本集團亦會提供特定撥備。應收賬款的預期信貸損失在綜合經營和全面收益表(虧損)中記錄為一般和行政費用。對合並財務報表應用ASC主題326的初步影響 對集團的財務狀況、 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沒有重大影響。

 

F-14

 

 

附註2—重要會計政策概要 (續)

 

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

 

本集團遵循FASB ASC 第820節“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ASC 820”)的規定。ASC 820澄清了公允價值的定義,規定了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並建立了公允價值層次結構,對公允價值計量中使用的輸入進行分類,如下所示:

  

第1級—輸入值是在計量日期可用的相同資產或負債在活躍市場上的未經調整的報價。

 

第2級—輸入是指活躍市場中類似資產和負債的未調整報價 、不活躍市場中相同或類似資產和負債的報價 、可觀察報價以外的輸入數據以及源自可觀察市場數據或經其證實的輸入數據 。

 

第3級—輸入是不可觀察的輸入 ,它反映了報告實體自己的假設,即市場參與者將根據最佳可用信息為資產或 負債定價時使用的假設。

 

資產負債表中報告的現金、 應收賬款、供應鏈融資應收款、應收銀行承兑匯票、預付款和預付款、第三方貸款、應付賬款、應付銀行承兑匯票、客户預付款、供應鏈融資應付款、應付税款、 應付關聯方款項和應計費用和其他流動負債的賬面值,根據這些工具的短期到期日 來近似其公允價值。本集團相信,短期貸款的賬面值根據借款條款及現行市場利率與公允值相若,原因為借款利率反映現行市場利率。

 

倘計量資產及負債公平值之財務模型所用之重大輸入數據於當前市場變得不可觀察或可觀察,則會轉入或轉出公平值層級分類 。這些轉移被視為自發生它們的 期間開始時起生效。截至二零二二年及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並無將任何資產或負債轉入或轉出第二級及第三級。

 

公允價值經常性計量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按經常性基準按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工具如下:

 

   截至的公允價值
12月31日,
   於報告日期的公允價值計量 
描述  2022   (1級)   (2級)   (第三級) 
短期投資:                
理財產品和結構性存款  $11,700,400   $
         -
   $11,700,400   $
             -
 
長期投資:                    
結構性存款   7,249,319    
-
    7,249,319    
-
 
總計  $18,949,719   $
-
   $18,949,719   $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按經常性基準按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工具如下:

 

   公允價值
截至
12月31日,
   於報告日期的公允價值計量 
描述  2021   (1級)   (2級)   (3級) 
短期投資:                
理財產品  $40,666,617   $
            -
   $40,666,617   $
             -
 

 

F-15

 

 

附註2—重要會計政策概要 (續)

 

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按歷史 賬面值(扣除壞賬準備)列賬。根據管理層對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可收回性的 評估,為應收賬款計提準備金。在評估這些應收款的可變現性時,需要作出判斷, 包括每個客户的當前信譽和相關賬齡分析。當管理層 確定收款的可能性存在疑問時,則會為賬目計提備抵。當餘額被確定為無法收回時,本集團將應收賬款和合同應收款項與撥備進行核銷 。

 

盤存

 

存貨按成本或可變現淨值兩者中較低者列賬。 存貨成本採用加權平均成本法確定。對於滯銷商品和受損商品,為將存貨成本減少至其可變現淨值而進行的調整將記錄在銷售商品成本中。本集團在估計可變現淨值時會考慮歷史 及預測消費者需求等因素。本集團承擔所購買產品的所有權及風險。

 

對供應商的預付款

 

本集團向某些 供應商墊付資金以採購成品。該等墊款為免息、無抵押及短期性質,並會定期檢討 以確定其賬面值是否已減值。截至2022年、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錄得撥備為美元,3,068,722, ,分別為。

 

投資於有限合夥企業

 

本集團投資於一家有限合夥企業 ,該企業採用各種投資策略,包括債務證券,其到期日為 五年並支付預期的固定回報率和對私人持股公司的投資。根據ASC主題323,投資-權益法及合資企業(“ASC 323”),本集團採用權益會計方法核算於有限合夥企業的投資,對其有重大影響但並不擁有多數股權或以其他方式控制的投資。

 

在權益法下,本集團應佔權益法被投資方的損益在綜合經營報表中確認。本集團按季度記錄其在權益法被投資公司業績中的份額 欠款。投資賬面金額超過被投資權益法被投資人相關淨資產權益的部分,一般指已取得的商譽及無形資產。當 公司在權益法被投資人中的虧損份額等於或超過其在權益法被投資人中的權益時,公司 不再確認進一步的損失,除非公司已代表權益法被投資人發生債務或支付或擔保。

 

本集團持續按權益法審核其於該有限合夥企業的投資 ,以確定公允價值跌至低於賬面值是否是暫時的。本集團在釐定公允價值時考慮的主要因素包括公允價值下跌的持續時間及嚴重程度、財務狀況、 被投資公司的經營業績及前景,以及其他公司特定資料,例如最近數輪融資。 如公允價值下跌被視為非暫時性的,則被投資公司的賬面價值將減記至公允價值。

 

基於股票的薪酬

 

本公司按授予日股權獎勵的公允價值確認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 ,並在獎勵的必需服務期(通常為歸屬期間)內採用直線歸屬方法確認補償費用。預期壽命假設主要基於歷史鍛鍊模式和員工離職後解僱率。期權預期期限的無風險利率 基於授予時生效的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預期股息收益率基於公司當前和預期的股息政策。

 

股權投資

 

FASB ASU 2016-01(“ASU 2016-01”),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確認和計量修訂了金融工具的確認、計量、列報和披露的某些方面。主要條款要求權益投資(按權益會計方法入賬或導致被投資方合併的投資除外)按公允價值通過收益計量,除非該等投資符合另一計量選擇的資格。

 

沒有易於確定的公允價值的股權投資

 

本集團選擇記錄其股權投資 ,並無可隨時釐定的公允價值,亦未按權益法按成本減去減值入賬,按其後可見價格變動作非經常性調整,並於當期盈利中報告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變動。 當同一發行人的相同或類似投資在有序交易中出現可見價格變動時,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須作出變動。應做出合理努力,以確定已知或可合理知曉的價格變化。

 

公允價值易於確定的股權投資

 

公允價值可隨時確定的股權投資按公允價值計量並按公允價值記錄,公允價值以報告日活躍市場報價為基礎採用市場法計量和記錄。

 

F-16

 

 

附註2—重要會計政策概要 (續)

 

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

 

本集團對其有重大影響的股權投資進行會計處理(通常20%至49.9%),但不擁有多數股權或以其他方式控制(使用權益法)。本集團調整投資的賬面金額,並在投資日期後確認其應佔被投資方收益或虧損的投資收益或虧損。本集團評估非暫時性減值的股權投資時,會考慮多項因素,包括但不限於當前的經濟及市場狀況、實體的經營表現(包括當前盈利趨勢及未貼現現金流),以及其他實體特有的資料。公允價值的確定,特別是對私人持股實體的投資,需要判斷以確定適當的估計和假設。這些估計 和假設的變化可能會影響投資公允價值的計算和確定任何已確認的減值 是否是非臨時性的。

 

本集團於二零零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二零二二年及二零二一年持有的投資為本集團的23.08温州金達控股有限公司(“金達”)的%股權。由於金達的所有權水平及其對其重要業務營運和戰略決策的參與,本集團 認為其對金達具有重大影響力。因此,本集團採用權益法核算投資。截至2022年、2022年、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並無從該項投資中收取任何股息。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確認其應佔津達虧損$44,030, $41,379、和$46,659分別

 

財產和設備,淨額

 

財產和設備按成本入賬。 折舊及攤銷以足以在相關資產的可使用年期內以直線法確認其成本的金額計提,如下:

 

    使用壽命
運輸設備   4年份
辦公設備   3 - 5年份
電子設備   3 - 5年份
租賃權改進   剩餘租賃期或資產使用壽命的較短者

 

本集團在發生時直接將維護、維修和小 更新費用計入費用;主要增加和改進費用資本化。

 

無形資產,淨額

 

所收購的無形資產按成本 減去累計攤銷入賬。 攤銷的金額足以確認相關資產的 可使用年期內使用直線法確認其成本,如下:

 

    使用壽命
軟件   3-5年份
商標   3-5年份
技術   5-10年份

 

可攤銷無形 資產的估計可使用年期如出現顯示原來估計可使用年期已改變的情況,則會重新評估。

 

F-17

 

 

附註2—重要會計政策概要 (續)

 

長期資產減值準備

 

當事件或情況變化(例如市場條件的重大不利變化,將影響資產的未來用途)顯示賬面值可能無法完全收回或剩餘可使用年期短於本集團最初估計 時,會對長期資產進行減值評估 。當該等事件發生時,本集團會通過比較資產的賬面值與 預期使用資產及其最終處置產生的未來未貼現現金流量的估計來評估減值。如果 預期未來未貼現現金流量之和低於資產賬面值,則本集團根據資產賬面值超過資產公允值之差額確認減值 虧損。截至二零二二年、二零二一年及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並無確認減值支出。

 

商譽

 

Goodwill represents the excess of the consideration over the fair value of the identifiable assets and liabilities acquired at the date of acquisition. In January 2017, the FASB issued ASU 2017-04, “Intangibles-Goodwill and Other (Topic 350), simplifying the test for goodwill impairment”. The guidance removes Step 2 of the goodwill impairment test, which required a hypothetical purchase price allocation. Goodwill impairment will now be the amount by which a reporting unit’s carrying value exceeds its fair value. The Group tests goodwill at least annually for impairment at the reporting unit level. A reporting unit is the operating segment, or one level below that operating segment (the component level) if discrete financial information is prepared and regularly reviewed by management. However, components are aggregated as a single reporting unit if they have similar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The Group recognizes an impairment charge if the carrying amount of a reporting unit exceeds its fair value and the carrying amount of the reporting unit’s goodwill exceeds the implied fair value of that goodwill. When a portion of a reporting unit is disposed, goodwill is allocated to the gain or loss on disposition based on the relative fair values of the business or businesses disposed and the portion of the reporting unit that will be retained. For the years ended December 31, 2022, 2021 and 2020, the Group did not recognize any goodwill impairment charges.

 

租契

 

本集團於2019年1月1日通過使用經修訂的追溯法採納FASB ASU編號2016—02,租賃 (主題842)(“ASU 2016—02”),且不重述先前期間。 本集團已選擇實際權宜方案,使本集團無需重新評估(1)於採納日期任何到期或現有 合約是否為租賃或包含租賃,(2)於採納日期任何到期或現有租賃的租賃分類 及(3)於採納日期任何到期或現有租賃的初始直接成本。本集團亦選擇可行權宜方法 不將合約的租賃及非租賃部分分開。最後,本集團選擇短期租賃豁免 租賃期為12個月或以下的所有合約。

 

本集團在租賃開始時釐定安排是否為租賃 或包含租賃。就經營租賃而言,本集團於開始日期 的綜合資產負債表中根據租賃期內租賃付款的現值確認“使用權”資產(“ROU”) 及租賃負債。就融資租賃而言,資產計入綜合資產負債表之物業及設備。由於本集團的大多數 租賃不提供隱含利率,本集團在確定租賃付款現值時根據 開始日期可用的信息估計其增量借款利率。在租賃資產所在的經濟環境中,增量借款利率估計為近似 以抵押貸款為基準且具有類似條款和付款的利率。本集團的租賃通常包括延長的選擇權,租賃期包括當本集團合理 確定行使這些選擇權時的延長期。租賃期亦包括當本集團合理 確定不會行使該等選擇權時終止租賃的選擇權所涵蓋的期間。租賃開支於租期內以直線法入賬。

  

F-18

 

 

附註2—重要會計政策概要 (續)

 

研發費用

 

研發費用主要包括 為開發和增強集團網站和平臺應用程序而產生的 薪金和福利以及帶寬成本。研究及開發開支於產生時支銷。研發費用為美元1,563,718, $1,599,728、 和$817,770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

 

所得税

 

本集團於中國的附屬公司須遵守中國及香港的所得税法律。截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二零二二年、二零二一年及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於中國及香港以外地區並無產生任何應課税收入。本集團根據FASB ASC第740條核算所得税,該條款採用資產和負債法,該條款要求就資產和負債賬面金額與資產和負債計税基礎之間的差額產生的預期未來税務後果確認遞延税項資產和負債。遞延税項資產也計提結轉虧損,可用來抵銷未來的應税收入。如果税務和財務報表之間出現重大臨時性差異,將確認遞延所得税。當部分或全部遞延税項淨資產極有可能無法變現時,便會以遞延税項淨資產計提估值撥備。集團提供估值津貼 #元。576,613及$624,905分別是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的遞延税項淨資產。

 

本集團不斷評估即將到期的法規 的限制、審計、擬議和解、税法變更和新的權威裁決。只有當税務審查“更有可能”維持不確定的税務狀況時,才會將不確定的税務狀況確認為福利 ,並推定會進行税務審查。已確認的金額是具有大於50在考試中實現的可能性為%。對於不符合“很可能”測試的税務職位,不會記錄任何税收優惠。 對於不確定的税收職位,與少繳所得税相關的罰款和利息被歸類為所發生的 期間的所得税費用。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內,並無與不確定税務狀況有關的罰金或利息。於2022年12月31日,本集團中國附屬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課税年度仍開放予中國税務機關及香港税務機關進行法定審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頒佈的《企業所得税暫行條例》,企業所得税的税率為25按中國會計準則確定的應納税所得額的百分比。綜合報税表在中國不獲承認,所有中國公司均自行提交報税表。專家組認為,它對其應計税負提供了最佳估計,因為這些應計税額是根據法律規定的現行税率計算的。

 

根據香港製定的利得税的規定,企業須按現行税率的一半(即,8.25%)首個港幣$2賺取利潤的百萬美元,其餘利潤將繼續按現有16.5如果產生利潤,則為%。

 

增值税(“增值税”)

 

收入代表貨物和服務的發票價值,扣除增值税。增值税以銷售總價為基礎,增值税税率範圍為6%至13%,具體取決於提供的商品或服務的類型。屬於增值税一般納税人的單位,可以將支付給供應商的符合條件的進項增值税抵扣其產品增值税負債。進項增值税和銷項增值税之間的增值税淨餘額記入應納税額。集團在中國的子公司申報的所有增值税納税申報單,已經並將繼續接受税務機關的審查五年自 備案之日起生效。根據香港製定的税項規定,不徵收增值税。

 

外幣折算

 

由於本集團主要於中國經營,因此本集團的功能貨幣為人民幣(“人民幣”)。本集團的財務報表已換算為美元的報告貨幣。本集團的資產及負債於每個報告期結束日按匯率折算。權益按交易發生時的歷史匯率換算。收入和費用賬户 按報告所述期間的平均匯率折算。由此產生的換算調整在其他 全面收益(虧損)中報告。其他外幣交易的損益反映在業務結果中。

 

F-19

 

 

附註2—重要會計政策概要 (續)

 

人民幣不能自由兑換成外幣,所有外匯交易必須通過授權機構進行。沒有表示人民幣 金額可能已經或可能按照折算中使用的匯率兑換成美元。下表概述了在創建本報告中合併財務報表時使用的貨幣 匯率:

 

    12月31日,
2022
  12月31日,
2021
  12月31日,
2020
 
               
資產負債表項目,除權益賬户外   美元1=人民幣6.8972   美元1=人民幣6.3726   美元1=人民幣6.5250  
業務表和現金流量表中的項目   美元1=人民幣6.7290   美元1=人民幣6.4508   美元1=人民幣6.9042  
資產負債表項目,除權益賬户外   1美元=港幣7.8015   1美元=港幣7.7996   1美元=港幣7.7534  

業務表和現金流量表中的項目

  1美元=港幣7.8306   1美元=港幣7.7727   1美元=港幣7.7559  

 

法定儲備金

 

根據相關法規及 其組織章程細則,本集團於中國註冊成立的附屬公司須至少分配 10根據中國會計準則及法規釐定的税後利潤 %計入一般儲備,直至儲備達到 50 相關子公司註冊資本的%。企業發展基金和員工福利和獎金基金的撥款 由各公司自行決定。該等儲備金只能用於特定用途,不得以貸款、墊款或現金股息的形式轉讓給本集團 。截至2022年、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一般準備金批款為 美元9,167,845, $6,942,111及$4,751,264,分別。本集團未向企業發展基金或員工福利獎金基金作出撥款 。

 

綜合收益(虧損)

 

綜合收益(虧損)由兩個部分組成, 淨收益(虧損)和其他綜合收益(虧損)。其他全面收益(虧損)是指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記錄為股東權益的一個元素但不包括在淨收益(虧損)中的收入、費用、收益和虧損 。其他全面 收入(虧損)包括因本集團不使用美元作為其功能 貨幣而產生的外幣換算調整。

 

信貸風險和集中度

 

可能使 集團面臨重大集中信貸風險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現金和應收賬款。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 $67,316,757及$91,627,041本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受限制現金的存款均存放於中國及香港的金融機構 ,管理層認為該等金融機構的信貸質素較高。2015年5月1日,中國新的《存款保險條例》 生效,根據該條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必須 為每家銀行的每個賬户的人民幣存款和存入其的外幣存款購買存款保險,最高人民幣 500,000 (美元$72,000).此類存款保險條例無法有效地為集團的賬户提供全面保護, 因為其存款總額遠高於保險限額。然而,專家組認為,這些 中國銀行倒閉的風險都很小。銀行倒閉在中國並不常見,根據公開信息,本集團認為持有本集團現金 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和短期投資的中國銀行財務狀況良好。在香港 ,存保計劃是根據《存款保障計劃條例》(《存保計劃條例》)設立的。倘存保計劃的成員銀行(計劃成員) 未能履行,存保計劃將支付最高港幣的補償500,000(約合美元64,000)向破產計劃成員的每名存款人支付。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超出保險金額的餘額約為美元42,697,893.  

 

應收賬款通常是無抵押的, 來自從客户獲得的收入,因此面臨信貸風險。本集團對其客户信譽的評估 以及對未償還餘額的持續監控,從而降低了風險。

 

有關客户集中度的資料,請參閲附註16。

 

F-20

 

 

附註2—主要會計政策概要(續)

 

每股淨收益(虧損)

 

集團根據FASB ASC 260 "每股收益"("ASC 260")計算每股收益(虧損)("EPS")。基本每股收益按淨收入(虧損)除以該期間已發行普通股(包括預撥資金 認股權證)的加權平均數計算。為計算每股攤薄淨收入,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根據攤薄潛在普通股(包括未歸屬受限制股份單位和使用庫存股法行使尚未行使 購股權時可發行的普通股)的影響進行調整。倘上述影響會產生反攤薄影響,則計算每股攤薄收益╱(虧損) 時,不包括上述影響。截至2022年、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並無 具攤薄作用的未行使工具。

 

國庫股

 

本集團採用 成本法對庫存股份進行核算。根據這種方法,購買股份所產生的成本記錄在庫存股份賬户中的股東權益 (赤字)。在庫存股報廢時,普通股賬户僅按 股份的總面值扣除。庫存股收購成本超過面值的部分減少了額外的實繳資本。

 

最近的會計公告

 

本集團考慮所有會計準則更新(“ASU”)的適用性和影響 。管理層定期審閲已頒佈的新會計準則。

 

2019年12月,FASB發佈了ASU 2019—12, Income Taxes(Topic 740):Simplified the Accounting for Income Taxes。本指南刪除了主題740中一般原則 的某些例外情況,並增強和簡化了所得税會計指南的各個方面,包括以下要求:在非企業合併的交易中獲得的商譽的税基 增加、投資的所有權變更以及税法已頒佈變更的期間 會計處理。該準則於二零二二年一月一日開始的年度報告期間及二零二三年一月一日開始的中期期間對本集團生效。採納該準則對本集團的 綜合財務報表並無重大影響。

 

2020年1月,FASB發佈ASU 2020—01, 投資—股票證券(主題321),投資—股票方法和合資企業(主題323),以及衍生品和套期保值(主題 815)—澄清主題321、主題323和主題815之間的相互作用。本指南闡述了 轉入和轉出權益法的會計處理,並澄清了權益證券、權益會計法、 以及某些類型證券的遠期合同和購買選擇權的規則之間的相互作用。該準則自二零二二年一月一日起對本集團生效,包括財政年度內的中期期間。採納該準則對本集團的 綜合財務報表並無重大影響。

 

2020年8月,FASB發佈了ASU 2020—06, 債務—債務轉換和其他選項(子主題470—20)以及實體自有股權中的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合同 (分專題815—40):實體自身權益中的可轉換工具和合同的會計處理,通過減少可轉換債務工具可用的會計模型的數量,簡化了可轉換工具的會計處理。本指南 還取消了用於計算可轉換工具每股攤薄收益的庫存股票法,並要求使用 如果轉換方法。對於上市公司,該指南在2021年12月15日之後開始的財政年度以及這些財政年度內的中期 期間有效。允許提前收養。本集團自2022年1月1日起採納該準則,其影響 對綜合財務報表並不重大。

 

F-21

 

 

附註2—重要會計政策概要 (續)

 

2021年11月,FASB發佈ASU 2021—10,政府援助 (主題832):企業實體披露政府援助(ASU 2021—10),通過要求披露以下信息,提高了大多數商業實體獲得的政府援助的透明度:(1)獲得的政府援助的類型;(2)此類援助的 原因;及(3)該項協助對商業實體的財務報表的影響。本指引 於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生效。本集團於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採納該準則,且影響 對綜合財務報表並不重大。

 

2021年10月,FASB發佈ASU 2021—08,將ASC 805修改為"要求收購實體應用主題606來確認和計量業務組合中的合同資產和合同負債 。根據現行公認會計原則,收購方一般按收購日的公允價值確認該等項目。根據 FASB,本更新旨在"通過解決實踐中的多樣性和與以下相關的不一致性,改善業務合併中與客户取得收入合同的會計處理 :a.確認取得的合同負債;b。支付條件及其對收購方確認的後續收入的影響。"對於公共企業實體,本更新 中的修訂在2022年12月15日之後開始的財政年度生效,包括這些財政年度內的中期期間。本更新中的修訂 應前瞻性地應用於修訂生效日期或之後發生的業務合併。 採納本準則對本集團的綜合財務報表並無重大影響。

 

2022年6月,FASB發佈了ASU 2022—03,其中 (1)澄清了ASC 820中關於受合同銷售限制的股權證券公允價值計量的指導 ,以及(2)要求對該股權證券進行具體披露。ASU 2022—03澄清了“禁止出售股權證券的合同銷售限制 是持有股權證券的報告實體的一個特徵”,並且 不包括在股權證券的記賬單位中。因此,實體在計量股本證券的公允價值時不應考慮合同銷售限制 (即,實體不應應用與合同銷售限制相關的折****r}如ASC 820—10—35—36 B中所述,並經ASU修訂)。此外,ASU禁止實體將合同銷售限制 確認為單獨的記賬單位。對於公共企業實體,該指南在2023年12月15日之後開始的財政年度以及這些財政年度內的中期期間有效,允許提前採用。採納該準則預期不會 對本集團的綜合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

 

2022年9月,FASB發佈ASU 2022—04,以提高實體使用供應商融資計劃的透明度 。ASU 2022—04要求供應商融資計劃中的買方披露有關計劃的定性 和定量信息,至少每年披露以下信息:(1)計劃的關鍵條款;包括 付款條款和作為擔保或其他形式擔保質押的資產;(2)在 報告期末,買方確認為有效的未清償債務的金額;對這些債務在資產負債表中列報的位置的説明;年度期間的前滾 信息,顯示期初金額、本期增加金額、本期結算金額以及期末未償還金額。該等修訂於2022年12月15日之後開始的財政年度 (包括該等財政年度內的中期期間)生效,但前滾信息的修訂除外, 該修訂於2023年12月15日之後開始的財政年度生效。採納本準則預期不會對本集團的綜合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

 

除上述公告外,沒有其他 最近頒佈的會計準則預計會對本集團的綜合財務狀況、經營報表和現金流量產生重大影響。

 

F-22

 

注3企業合併

 

a)收購優家田

 

於二零二二年一月十四日,本集團與河南優家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訂立 股份收購協議,有限公司(“優家田”)及其唯一股東 收購, 51於二零二二年一月三十一日完成收購。收購完成後,優家天 成為河南Fintech(本集團一間VIE的附屬公司)的附屬公司。優家田是一家位於中國的農業供應鏈管理公司 。

 

本集團收購優家田已 根據ASC 805作為業務合併入賬。購買價格約為美元。80,280(人民幣0.51於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內支付。優家天收購的資產及承擔的負債對綜合財務報表而言並不重大 。

 

公司確認了議價收購收益 美元235,469於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綜合經營報表中的其他收入淨額中,就收購優家田 而言。

 

收購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的收入為美元4,589,710,從收購日期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的收入成本為美元,4,218,196.

 

於2022年12月28日,本集團將其於優家天的全部股權出售予山東永道智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現金代價為美元289,973(人民幣2百萬),隨後 於2023年1月17日全部收回。處置所得收益為美元,86,159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出售附屬公司對本集團的營運及財務業績並無重大影響。

 

(b)收購Sailang

 

於二零二二年六月二十一日,本集團與青島賽浪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訂立股份收購協議,公司(“塞朗”)及其唯一股東收購 100於二零二二年七月三十一日完成收購。於收購完成後,賽浪成為本集團中國附屬公司Nishun Ocean的附屬公司 。賽浪為一家總部位於中國的供應鏈貿易公司。本集團預計將從該收購中獲得 重大協同效應,計劃補充其供應鏈貿易業務。

 

本集團收購塞朗根據ASC 805作為業務合併入賬。購買價格為美元741,477(人民幣5百萬美元),於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支付。收購產生之收購相關成本並不重大。 下表概述 所收購可識別資產及所承擔負債於收購日期之公平值,即根據本集團委聘之獨立估值公司進行之估值而於收購日期之淨購買價格分配 :

 

   2022年7月31日 
取得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  $142,603 
應收賬款淨額   637,757 
預付款給供應商   2,414,374 
盤存   3,093,522 
預付款和其他流動資產   2,125,284 
應付帳款   (1,108,979)
客户預付款和其他應付款   (650,645)
從第三方貸款   (6,688,120)
商譽   775,681 
總對價  $741,477 

 

商譽主要是由於所支付代價超出收購淨資產的公允價值,而該等淨資產不能單獨確認為可確認資產,幷包括(A)集合的勞動力及其對行業的知識和經驗,以及(B)由於收購所產生的協同效應而預期但無法識別的業務增長潛力。預計所有商譽都不能從所得税中扣除。

 

從收購日期 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的收入為13,165,427.

 

收購日期 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的淨虧損為$2,730,154.

 

以下內容反映了未經審計的 預計信息,好像此次收購發生在2021年1月1日:

 

   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年度,
2022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
2021
 
         

淨銷售額

  $260,213,334   $163,879,246
毛利  $39,694,346   $53,727,099
淨收入  $19,301,401  $30,036,814

 

F-23

 

 

附註4--短期投資

 

下表彙總了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的短期投資:

 

   2022年12月31日   12月31日
2021
 
         
理財產品,成本  $10,830,482   $10,034,523 
結構性存款   724,932    29,815,146 
新增:應計應收利息   144,986    816,948 
*短期投資總額  $11,700,400   $40,666,617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短期投資包括對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的投資 ,其中標的資產是應收貸款或資本租賃應收款項和商業銀行發行的結構性存款投資 。所有短線投資的到期日均在12個月內,預期回報率介乎2.25%至 9%。公司記錄的產品投資收入為#美元。1,412,101, $816,948及$83,142截至2022年、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

  

附註5--應收賬款淨額

 

應收賬款由下列各項組成:

 

   2022年12月31日   12月31日,
2021
 
         
服務應收賬款  $14,373,341   $11,592,952 
銷售應收賬款   5,459,015    7,004,013 
總計   19,832,356    18,596,965 
減去:壞賬準備   (901,010)   (80,815)
應收賬款淨額  $18,931,346   $18,516,150 

 

附註6--預付款給供應商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對供應商的預付款餘額為 美元46,968,549及$9,213,279,分別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提供 美元4,186,385對於因供應商不交貨和不退還預付款而未支付給供應商的可疑預付款撥備,公司於2022年9月提起訴訟,調解結果不令人滿意,預計將重新提起訴訟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並無就懷疑事項提供任何撥備。

 

附註7-供應鏈應收賬款解決方案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來自供應鏈解決方案的應收賬款餘額為 美元43,475,981及$59,792,613,分別為。這些融資應收賬款的賬齡一般在12個月以內。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提供673,300壞賬準備 由於一些客户可能無法償還其未償債務,供應鏈解決方案的未付應收賬款將以資產擔保或在2022年12月31日之後收回。於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並無就任何呆賬撥備,因為相關供應商 抵押其存貨以保證支付該等應收賬款。

 

附註8--庫存

 

庫存主要包括原材料 和製成品,價值#美元。31,609,877及$3,979,653分別截至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截至2022年12月31日,庫存 包括$339,665原材料和美元31,270,212成品的價格。截至2021年12月31日,所有庫存均為成品。 公司始終監控其庫存是否存在潛在的過時產品。損壞物品的任何損失都無關緊要,我們將立即予以確認。 因此,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沒有對庫存進行準備金。

 

F-24

 

 

附註9--財產和設備,淨額

 

財產和設備,淨額,由以下 組成:

 

   2022年12月31日   12月31日
2021
 
運輸設備  $1,103,604   $663,424 
辦公設備   107,504    85,565 
電子設備   199,420    84,126 
租賃權改進   368,012    417,092 
小計   1,778,540    1,250,207 
減去:累計折舊和攤銷   (1,058,966)   (786,051)
財產、廠房和設備、淨值  $719,574   $464,156 

 

折舊費用為$353,298, $200,655和 $211,796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

  

附註10—無形資產淨額

 

以下為截至二零二二年及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無形資產摘要 :

 

   2022年12月31日   12月31日
2021
 
軟件  $

543,137

   $508,961 
技術   4,306,095    4,660,578 
無形資產總額   4,849,232    5,169,539 
減去:累計攤銷   (3,053,998)   (2,318,686)
無形資產,淨額  $1,795,234   $2,850,853 

 

攤銷費用 為$934,457, $971,453及$945,744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未來五年的攤銷費用為美元931,403, $735,878, $39,407, $31,538及$16,965此後的幾年。

 

附註11—有限合夥投資

 

截至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 作為有限合夥人投資,15,962,799(人民幣101,724,531)成為有限合夥企業(“LP”),該企業將資金投資於私人公司的債務證券。根據該協議,LP的債務證券投資具有固定利率 , 8%,任期為5年利息按年計息。本集團使用權益法對其於LP的投資進行估值 ,並根據ASC主題323將其分類為長期投資。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項投資的賬面值為美元,14,913,539, 包括本金餘額$14,748,671及應收利息164,868.截至2021年12月31日, 該投資的賬面值為美元16,207,152,包括本金餘額$15,962,799及應收利息244,353.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確認該項投資的投資收益為美元。837,861及$892,308,分別。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收到現金分派$820,072及$799,569,分別。截至二零二二年及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並無就LP投資確認任何減值虧損。

 

附註12—長期投資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長期投資餘額為美元7,249,319,分別。截至2022年12月31日,長期投資包括投資於商業銀行發行的結構性存款。所有長期投資的到期日均超過12個月,並按 的預期利率支付 3.33%.本公司錄得該等投資的利息收入為美元,92,491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

 

附註13—短期銀行貸款

 

短期銀行貸款包括以下貸款:

 

出借人  2022年12月31日   術語  有效
利息
費率
 
中國光大銀行  $434,959   2022年8月26日至2023年8月25日   4.35%
總計   434,959         
減:本期部分   434,959         
長期部分  $
-
         

 

F-25

 

 

附註13—短期銀行貸款(續)

 

出借人  2021年12月31日   術語  有效
利息
費率
 
中國光大銀行  $470,765   2021年3月30日至2022年3月29日   4.35%
浙江泰隆銀行   313,844   2021年2月8日至2022年2月8日   5.88%
總計   784,609         
減:本期部分   784,609         
長期部分  $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2年和2021年的上述貸款的所有本金均在到期時到期,利息按季度或按月支付。

 

該集團償還了#美元314,169於2022年2月8日至浙江泰隆銀行,並支付美元471,268致中國光大銀行,2022年3月25日

 

這些貸款的利息支出為#美元。24,239, $ 31,355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

 

附註14—租賃

 

租賃根據FASB ASC 842分類為經營租賃或融資租賃。本集團之經營租賃主要為辦公室設施。對於租期 超過12個月的租賃,本集團按租期內租賃付款的現值記錄相關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使用權資產於租賃年期內以直線法攤銷。某些租賃包括租金上漲條款、續租選擇權和/或終止選擇權,這些因素在適用時被納入集團確定租賃付款的因素。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加權平均剩餘租期 為 2.67年,加權平均貼現率為4.3本集團經營租賃的%。本集團的租賃成本 計入綜合經營報表的收入成本和行政費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租賃成本為美元885,559.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加權平均 剩餘租期為 1.21年,加權平均貼現率為4.65本集團經營租賃的%。本集團的 租賃成本計入綜合經營報表的收入成本以及銷售及行政費用。 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租賃成本為$680,033.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加權平均 剩餘租期為 1.99年,加權平均貼現率為4.75本集團經營租賃的%。本集團的 租賃成本計入綜合經營報表的收入成本以及銷售及行政費用。 截至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租賃成本為$578,689.

 

於2022年12月31日,根據不可撤銷經營租賃的未來未貼現最低租賃付款總額如下:

 

F-26

 

 

附註14—租賃(續)

 

Year ended December 31,  金額 
2023  $1,137,651 
2024   961,109 
2025   772,934 
2026   571,830 
2027   285,915 
此後   
-
 
未貼現的未來最低租賃付款總額   3,729,439 
減去:代表利息的數額   295,076 
經營租賃負債現值合計   3,434,363 
減去:經營租賃負債的當期部分   1,008,766 
經營租賃負債的非流動部分  $2,425,597 

  

附註15—所得税

 

應繳税款包括以下內容:

 

   2022年12月31日   12月31日,
2021
 
         
應付所得税  $808,705   $6,654,091 
應繳增值税   1,897,087    1,971,625 
應繳營業税   19,342    139,137 
應繳預提税金   
-
    2,720 
其他應繳税金   23,340    84,325 
應繳税款總額  $2,748,474   $8,851,898 

  

英屬維爾京羣島

 

Nisun International(前稱Hebron Technology)和Nisun BVI均在BVI註冊成立,根據BVI現行法律,無需繳納所得税。

 

開曼羣島

 

Nami Cayman在開曼羣島註冊成立 ,根據開曼羣島現行法律,無需繳納所得税。

 

香港

 

Nisun HK和Nami HK是在香港註冊的公司, 的企業所得税税率為 8.25首個港幣$%2 100萬元的利潤和剩餘的利潤將被徵税, 16.5%,如果收入在香港產生。港元3,572,012截至二零二二年及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税前收入於香港產生。

 

F-27

 

 

附註15—所得税(續)

 

中華人民共和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税法》(“企業所得税法”), the standard enterprise income tax rate for domestic enterprises and foreign invested enterprises is 25%. Starting from the year ended December 31, 2020, Fintech qualified as a High-technology Company and is subject to a favorable income tax rate of 15%. Fintech’s High-technology certificate is valid for three years starting from November 2020 and subject to renewa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rules of the Income Tax Law of the PRC, for the enterprises newly established in the Horgos Development Zone within the scope of “preferential catalogue of income tax for key industries encouraged to develop in Xinjiang’s difficult areas”, the entity shall be exempt from the enterprise income tax for five years from the tax year of the first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income. Khorgos is established in the Horgos Development Zone and its income tax is eligible to be exempt for five years starting from the year ended December 31, 2019. For the year ended December 31, 2022, Jilin Lingang, Jilin Lingang Hengda, Liaogang SH, Liaogang Yingkou, Fintech Zibo, Fintech SX, Fintech Ningbo, Fintech Shandong, Nisun Gold, and Fintech Jiangxi, Nisun Shandong, Gansu Zhonghexi, NingChen, Shanghai Naqing, Nisun Mishan, Hangzhou Fengtai, Fintech Shenzhen, RZ Sailang, Fintech Mongolia, Khorgos Fintech, Fintech Shanxi, Nisun Huaixiang are subject to a favorable income tax rate of 2.5% due to being small-scale taxpayers. The remaining Group’s subsidiaries, VIEs and VIEs’ subsidiaries from the financial services business are subject to corporate income tax at the PRC unified rate of 25%.

 

i)所得税規定(福利)的組成部分如下:

 

   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年度,
2022
   截至該年度為止
12月31日,
2021
   截至該年度為止
12月31日,
2020
 
現行税額撥備  $4,792,026   $9,996,987   $1,525,824 
遞延税金(福利)準備   (50,172)   272,514    (584,760)
總計  $4,741,854   $10,269,501   $941,064 

  

Ii)

下表概述因資產及負債之財務會計基準與課税基準之差異而產生之遞延税項資產淨額:

 

   2022年12月31日   12月31日,
2021
 
遞延税項資產:        
壞賬準備  $1,369,968   $624,905 
營業淨虧損結轉   214,893    
-
 
費用 當前不可扣除    

292,675

    
-
 
遞延税項資產總額   1,877,536    624,905 
減去:估值免税額   (1,566,959)   (624,905)
遞延税項淨資產  $310,577   $
-
 

  

截至2022年、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估值備抵變動為美元,942,054, $256,740及$973,712分別為。

 

   12月31日,
2022
   12月31日,
2021
 
遞延税項負債:        
從企業合併中獲得的無形資產  $291,858   $504,033 

目前不應課税的收入

   418,066    
-
 
其他   17,402    
-
 
遞延税項負債總額  $727,326   $504,033 

 

F-28

 

 

附註15—所得税(續)

 

由於中國不允許提交合並 納税申報表,遞延税項與提交自己納税申報表的獨立實體有關,因此無法相互抵銷 。 下表載列中國法定税率與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二年、二零二一年及二零二零年止年度之實際税率之對賬:

 

   截至該年度為止
12月31日,
2022
   對於
截至的年度
12月31日,
2021
   對於
截至的年度
12月31日,
2020
 
中國所得税法定税率   25.0%   25.0%   25.0%
優惠所得税税率的影響   (8.1)%   (8.3)%   (23.8)%
暫時性差異的影響   -    0.6%   1.2%
不可扣除開支的影響   0.1%   7.7%   10.1%
更改估值免税額   4.1%   
-
    
-
 
淨營業虧損結轉的影響   
-
    
-
    (3.8)%
有效税率—持續經營   21.1%   25.0%   8.7%

 

集團不斷評估即將到期的時效法規、審計、擬議和解方案、税法變更和新的權威性裁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團中國附屬公司、VIEs及其附屬公司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至2022年12月31日止的税務年度 仍有待中國税務機關進行法定審查。

 

截至2022年、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優惠所得税率 的每股影響為美元,0.16, $1.57及$1.39分別為。

 

注16—主要客户的集中度

 

本集團來自金融服務和供應鏈貿易業務的絕大部分收入 均來自主要位於中國的客户。本集團 的收入集中於特定客户。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客户佔了18%, 16%, 15%, 13%和13佔集團金融服務業務總收入的%,一名客户佔集團供應鏈貿易業務總收入的29%。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客户佔了37%和15 集團金融服務業務總收入的百分比, 客户佔了71%和10佔集團供應鏈貿易業務 總收入的%。截至2022年12月31日, 客户約佔20%和11 集團應收賬款餘額總額的%。截至2021年12月31日, 客户約佔31%和29

 

附註 17--股東權益  

 

組擁有5,000,000法定普通股價格為$0.01面值,由以下部分組成4,000,000授權A類普通股和 1,000,000B類普通股,其中3,981,2622022年1月13日,公司通過修訂後的《公司章程大綱》,增加A類普通股的法定發行數量,面值為$0.01。2022年2月2日,該公司向英屬維爾京羣島公司事務註冊處提交了修訂後的併購申請。根據修訂後的併購,本公司獲授權發行最多 31,000,000普通股分為(一)30,000,000A類普通股;及(Ii)1,000,000*B類普通股 股份4,006,263發行了A類普通股,3,944,075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償還。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沒有發行和發行B類普通股 。  

 

2023年5月2日,集團董事會批准將公司普通股按十分之一的比例進行反向 拆分,生效日期為2023年5月18日。反向股份拆分將授權發行的股份減少到31,000,000普通股分為:(I)30,000,000A類普通股,每股面值為美元0.01,及(Ii)1,000,000B類普通股,每股面值為美元0.01,其中4,006,263發行了A類普通股 , 3,944,075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截至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 沒有發行和流通的B類普通股。財務報表對這一10%的反向股份分割具有追溯效力。

 

F-29

 

 

附註17—股東權益 (續)

 

額外實收資本

 

2020年6月30日,Nisun Cayman,額外出資 美元4,550,000已顯示為追加實繳資本。

 

私募2019

 

於2019年12月6日,本集團與若干機構投資者訂立股份購買協議,據此,本集團出售 1,048,932 A類普通股以美元計算6.21 每 股。該交易於二零二零年五月一日完成,本集團收到所得款項淨額為港幣100,000元。6,503,378.

 

為收購Nami而發行的股份

 

關於2020年5月31日收購Nami,本集團發出 1,562,726 A類普通股作為購買對價給南美的股東。股票對價的公允 價值為美元18,330,776 根據本集團截至緊接購買協議簽署日期前五個 交易日的收市價加權平均數計算。

 

股權激勵計劃

 

董事會於2019年12月20日批准了2019年百萬股激勵計劃(“2019年計劃”),允許 向員工、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顧問授予限制性股票和期權,以購買公司的A類普通股。根據2019年計劃項下的所有獎勵可能發行的A類普通股的最大總數, 100,000股本計劃有效期為 , 十年從其通過開始。

 

在2020年4月6日,董事會初步批准了30,000限制A類普通股僅限本集團首席財務官及兩名高級管理人員持有6,700股票被沒收和取消。這些受限A類普通股的公允價值為$1,721,870,使用收盤價$確定。73.902020年4月6日。 根據協議,三分之一(33%)的限制性股票普通股將在授予日期和授予日期的第一個 週年日歸屬;其餘34%將在授予日期的兩週年日歸屬。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確認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為$125,630, $1,097,415及$498,825,分別為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團並無未獲確認的股份薪酬。

 

2021年9月24日,董事會批准了總計 750A類普通股授予三名非僱員董事。這些A類普通股的公允價值為$71,175,按2020年9月4日收盤價確定。於2020年9月4日,本公司與該三名董事訂立若干聘書。 根據協議,各董事將已為本公司服務一整年(歸屬期間),並於彼等獲委任為董事的週年紀念日 2021年9月4日收到該等股份。此外,該等股份的價值已於歸屬期間於一般及行政開支中確認。

 

F-30

 

 

附註17—股東權益 (續)

 

公開和註冊的直銷產品

 

2021年12月13日,該公司完成了承銷的公開募股,募集資金約為$77百萬美元,扣除承銷折扣、佣金和其他發行費用 。是次發售包括(I)1,219,000股A類普通股及(“二零二一年十二月普通股 股”)(Ii)購買706,000股A類普通股的預資金權證(“預資金權證”)。每份預付資助權證使持有人有權購買一股A類普通股,行使價為$0.01直至預撥資金認股權證全部行使為止,惟須按預撥資金認股權證的規定作出調整。預籌資權證在支付行權價後,可在發行日期後的任何時間行使。

 

管理層認定,預先出資的權證 符合ASC 815-40對股權分類的要求,因為它們是與公司自己的股票掛鈎的。認股權證 於發行當日按其公允價值作為股東權益的一部分入賬。此外,由於這些認股權證可按名義金額行使,它們在發行時已顯示為已行使,並在隨附的 財務報表和每股收益計算中顯示為已發行普通股。

 

截至2022年12月31日,680,453706,000 預供資權證已被行使。

 

附註18—關聯方交易

 

下表載列本集團的主要關聯方 及其與本集團的關係:

 

實體或個人 名稱   與集團的關係
上海尼尚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公司 (《NiSun Shanghai》)   本集團最終控股股東控制的聯屬實體
日本國際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Ltd("Nisun Cayman")   持有本集團19.42%股權的股東
Mr. Bodang Liu   本集團的聯營公司及最大股東
林健先生   温州金達的股東

 

(a) 本集團進行了以下關聯方交易:

  

2019年7月12日至2022年6月20日,本集團 從NiSun Shanghai租用辦公室,併產生美元 70,044, $136,532及$127,565截至2022年12月31日、 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租金支出。

 

自2022年7月1日起,本集團將 辦公室租給NiSun Shanghai,賺取$122,706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租金收入。

  

(b) 該集團有以下重大關聯方餘額:

 

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應付關聯方款項結餘為美元8,028,965因為尼桑·開曼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Nisun Cayman預付$10,528,965(人民幣69,883,631)作為本集團的貸款。本集團償還Nisun Cayman元2.5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貸款應要求到期,不計利息。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集團應收關聯方款項餘額為美元10,662由我們的控股股東控制的附屬實體Nishun Shanghai提供的服務。應收 關聯方款項結餘為免息,並已於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償還。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本集團有 應付關聯方款項餘額為美元282,724及$295,336分別應付温州金達股東劍林先生。集團 擁有一個 23.08温州金達%股權。應付關連人士款項結餘為免息及應要求到期。

 

F-31

 

 

附註19—承擔及緊急事項

 

本集團可能涉及各種法律訴訟、 索賠和其他糾紛,這些訴訟、索賠和其他糾紛一般都存在不確定性 ,且其結果無法預測。本集團通過 評估損失是否被視為可能發生且可合理估計,來確定是否應累計或有事項的估計損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團並不知悉任何訴訟、訴訟或索償 。

 

附註20—後續事件

 

全額預付款備抵

 

2023年3月23日,本集團對本集團附屬公司Fintech(淄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Fintech淄博")的供應商臨沂金龍冷藏廠(以下簡稱"臨沂金龍")提起訴訟,指控其向臨沂金龍採購金額為美元的冷凍豬肉切片。1,117,664(人民幣7.71 百萬),已支付,因貨物質量不符合 要求,公司要求退貨或退貨,臨沂金龍未妥善處理。考慮到收回金額的可能性不大, 財務報表為該預付款提供了全額備抵。

 

有限合夥企業的投資轉讓

 

於2023年4月28日,本集團修訂了與普通合夥人的合夥協議,將其於有限合夥的全部投資轉讓給泰安湖濱投資有限公司, Ltd,是少數有限合夥人。購買價格約為美元。15,368,555(人民幣1062023年5月10日 支付現金。處置所得收益約為美元77,200(約合人民幣532千人)。

 

反向份額分割

 

於2023年5月2日, 集團董事會批准本集團授權股份的反向股份分割(“反向股份分割”),比例為一比十。 反向股份拆股於2023年5月18日生效,以使本集團能夠符合納斯達克關於 最低買入價的持續上市標準(本集團先前被告知不符合該標準)。財務報表對此反向股份分割具有追溯效力 。

 

除上文所述者外,本集團並不知悉有任何需要調整或於綜合財務報表中披露的後續事項 。

 

附註21—受限制淨資產

 

本集團支付股息的能力 主要取決於本集團從其子公司和VIE獲得的資金分配。相關中國法定法律和法規 允許本集團的子公司和在中國註冊成立的VIE僅從其保留收益中支付股息, 根據中國會計準則和法規確定的法定準備金(如有)後。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編制的財務報表中反映的 經營業績與集團子公司和VIE的法定財務報表中反映的業績不同。

 

根據中國法律及法規, 法定儲備金僅可用於特定用途,且不可作為現金股息分派。由於這些中國法律和法規要求每年撥款, 10根據中國會計準則 和法規確定的税後淨利潤的百分比,在支付股息前作為一般儲備金或法定盈餘基金,直至該儲備金 達到 50註冊資本的%。因此,本集團的中國子公司和VIE在向本集團轉讓 部分淨資產的能力方面受到限制。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在中國成立的 實體的法定儲備結餘為美元,10,514,116及$6,942,111,分別為。

 

附註22—特許公司的簡明財務資料

 

本集團根據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則S—X規則第4—08(e)(3)條“財務報表一般附註”對其合併附屬公司和VIE的受限制淨資產(“受限制淨資產”)進行測試。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受限制淨資產約為8170萬美元,或本集團總合並淨資產的42.8%。根據此 百分比,本集團須披露母公司的財務信息。

 

於呈列期間,並無向母公司派付股息。 為僅呈列母公司的財務信息,本集團根據權益 會計法記錄其在其附屬公司的投資。該等投資在單獨的合併資產負債表中呈列為"於附屬公司、 VIE及VIE的附屬公司的投資",附屬公司、VIE及VIE的附屬公司的收入則呈列為"應佔附屬公司、VIE及VIE的附屬公司的利潤(虧損) "。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編制的財務報表中一般包含的某些信息和腳註披露已被簡化或省略。

 

於二零二二年及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並無任何重大或其他 承擔、長期責任或擔保。

 

F-32

 

 

附註22—特許公司的簡明財務資料 (續)

 

上級單位補充財務信息

 

a) 壓縮母公司 公司資產負債表:

 

   2022年12月31日   12月31日,
2021
 
資產:        
現金和現金等價物  $23,091,162   $68,296,949 
應收公司間及其他款項   11,005,498    7,582,199 
流動資產總額   34,096,660    75,879,148 
其他非流動資產   
-
    
-
 
對子公司、VIE和VIE子公司的投資   159,855,586    115,680,581 
總資產  $193,952,246   $191,559,729 
負債          
流動負債          
應計費用和其他負債  $8,320,441   $10,933,373 
流動負債總額   8,320,441    10,933,373 
承付款和或有事項   
 
    
 
 
股東權益 *          
A類普通股,$0.01面值,30,000,0004,000,000授權股份,4,006,2633,981,263已發行及已發行股份3,944,0753,981,263分別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的流通股。   40,063    39,813 
B類普通股,$0.01面值,1,000,000授權股份,不是已發行和已發行的股份。   
-
    
-
 
庫存股,按成本價計算   (355,844)   
-
 
額外實收資本   130,503,387    130,318,637 
未賺取的補償   
-
    (125,630)
留存收益   53,214,304    37,819,226 
法定準備金   9,167,845    6,942,111 
累計其他綜合收益   (6,937,950)   5,632,199 
股東權益總額   185,631,805    180,626,356 
總負債和股東權益  $193,952,246   $191,559,729 

 

*財務報表對2023年5月18日的一比十反向股份分割具有追溯效力。

 

b) 綜合收益(虧損)簡明報表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2022   2021   2020 
             
公司間收入  $2,939,975   $
-
   $
-
 
銷售和市場營銷   
-
    
-
    
-
 
一般和行政   (1,421,470)   (3,071,681)   (1,098,668)
其他收入(費用)   23,111    
-
    
-
 
應佔附屬公司、VIE及VIE的附屬公司溢利(虧損)   16,079,196    33,452,042    (11,993,122)
淨收益(虧損)   17,620,812    30,380,361    (13,091,790)
其他綜合收益   
-
           
外幣折算調整   (12,576,380)   2,039,011    5,507,420 
綜合收益(虧損)   5,044,432    32,419,372    (7,584,370)
非控股權益應佔綜合損失   6,231    2,051    2,172 
股東應佔綜合收益(虧損)  $5,050,663   $32,421,423   $(7,582,198)

 

F-33

 

 

附註 22—特許公司的簡明財務資料(續)

 

c) 簡明現金流量表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2022   2021   2020 
             
經營活動的現金流:            
淨收益(虧損)  $17,620,812   $30,380,361   $(13,091,790)
將淨收益(虧損)與經營活動中使用的現金淨額進行調整   
-
           
應佔附屬公司、VIE及VIE的附屬公司溢利(虧損)   (16,079,196)   (33,449,939)   11,991,588)
基於股份的補償   310,630    570,000    1,097,415 
應收公司間及其他款項   (4,000,000)   (364)   
-
 
經營活動中使用的現金淨額   (2,147,754)   (2,499,942)   (2,787)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               
對子公司投資的付款   (40,202,189)   
-
    
-
 
淨現金(用於)投資活動   (40,202,189)   
-
    
-
 
                
融資活動的現金流:               
發行股份及認股權證所得款項   
-
    70,794,465    
-
 
償還關聯方貸款   (2,500,000)   -    - 
購買庫藏股   (355,844)   
-
    
-
 
融資活動提供的現金淨額(用於)   (2,855,844)   70,794,465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減)增   (45,205,787)   68,294,523    (2,787)
年初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68,296,949    2,426    5,213 
年終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23,091,162   $68,296,949   $2,426 

 

上級單位補充財務信息

 

陳述的基礎

 

簡明財務信息用於 集團或母公司的列報。母公司的簡明財務資料已採用 與本集團綜合財務報表所載相同的會計政策編制,惟母公司使用權益 法將其附屬公司及VIE的投資入賬除外。

 

母公司根據FASB ASC 323《投資—權益法和合資企業》中規定的權益會計法記錄其在 子公司和VIE中的投資。 當子公司 和VIE的投資賬面值(包括任何額外財務支持)減至零時,權益法會計即告終止,除非母公司對子公司和VIE負有擔保義務或以其他方式承諾 提供進一步財務支持。如果子公司和VIE隨後報告淨收入,母公司應恢復應用 權益法僅在其淨收入份額等於權益法暫停期間未確認的淨虧損份額後 權益法。

 

母公司的簡明財務報表 應與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一併閲讀。

 

 

F-34

 

 

 

86-5778689-5678美國公認會計原則0.0010.00110000000100000000.0010.001185876721506833986359錯誤財年00000000000001603993剩餘租賃期或資產使用壽命的較短者0001603993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Dei:商業聯繫人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2-12-3100016039932022-12-310001603993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1-12-310001603993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美國-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普通股成員2019-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美國-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普通股成員2019-12-310001603993US-GAAP:AdditionalPaidInCapitalMembers2019-12-310001603993nisn:UnearnedCompensationMember2019-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保留預付款成員2019-12-310001603993nisn:法定保留會員2019-12-310001603993Us-gaap:AccumulatedOtherComprehensiveIncomeMember2019-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非控制性利益成員2019-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財政部股票成員2019-12-3100016039932019-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美國-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普通股成員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美國-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普通股成員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US-GAAP:AdditionalPaidInCapitalMembers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nisn:UnearnedCompensationMember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保留預付款成員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nisn:法定保留會員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Us-gaap:AccumulatedOtherComprehensiveIncomeMember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非控制性利益成員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財政部股票成員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美國-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普通股成員2020-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美國-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普通股成員2020-12-310001603993US-GAAP:AdditionalPaidInCapitalMembers2020-12-310001603993nisn:UnearnedCompensationMember2020-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保留預付款成員2020-12-310001603993nisn:法定保留會員2020-12-310001603993Us-gaap:AccumulatedOtherComprehensiveIncomeMember2020-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非控制性利益成員2020-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財政部股票成員2020-12-3100016039932020-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美國-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普通股成員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美國-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普通股成員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US-GAAP:AdditionalPaidInCapitalMembers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nisn:UnearnedCompensationMember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保留預付款成員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nisn:法定保留會員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Us-gaap:AccumulatedOtherComprehensiveIncomeMember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非控制性利益成員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財政部股票成員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美國-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普通股成員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美國-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普通股成員2021-12-310001603993US-GAAP:AdditionalPaidInCapitalMembers2021-12-310001603993nisn:UnearnedCompensationMember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保留預付款成員2021-12-310001603993nisn:法定保留會員2021-12-310001603993Us-gaap:AccumulatedOtherComprehensiveIncomeMember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非控制性利益成員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財政部股票成員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美國-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普通股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美國-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普通股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US-GAAP:AdditionalPaidInCapitalMembers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UnearnedCompensation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保留預付款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法定保留會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Us-gaap:AccumulatedOtherComprehensiveIncome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非控制性利益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財政部股票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美國-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普通股成員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美國-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普通股成員2022-12-310001603993US-GAAP:AdditionalPaidInCapitalMembers2022-12-310001603993nisn:UnearnedCompensationMember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保留預付款成員2022-12-310001603993nisn:法定保留會員2022-12-310001603993Us-gaap:AccumulatedOtherComprehensiveIncomeMember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非控制性利益成員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財政部股票成員2022-12-310001603993nisn:WiseMetroDevelopmentCoLtd會員2020-11-300001603993SRT:替補成員nisn:NiSun國際貿易管理集團BritishVirginIslandsCoLtd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替補成員nisn:NiSunInternationalManagementGroupLimited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替補成員公司簡介公司簡介公司簡介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替補成員nisn:寧晨上海機電管理有限公司寧晨會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替補成員nisn:山東泰鼎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泰鼎會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替補成員nisn:NamiHoldingCaymanCoLtd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替補成員nisn:NamiHoldingHongKongColimited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替補成員nisn:上海納慶食品管理有限公司會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替補成員nisn:青島市日升海洋供應鏈投資有限公司日升海洋會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替補成員nisn:駐馬店市尼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替補成員nisn:nisn北京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nisn北京會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替補成員nisn:Nisun Haiyuan青島供應鏈有限公司Nsun Haiyuan會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替補成員nisn:青島賽浪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賽浪會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替補成員nisn:RizhaoSailangMiningCoLtdRizhaoailang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替補成員nisn:NiSunSupplyChainManagementMishanCoLtdNisnMS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替補成員nisn:甘肅中和西貿易有限公司甘肅中和西會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Us-gaap:VariableInterestEntityPrimaryBeneficiaryMemberNISS:FintechDigitaTechnologyLtd.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Us-gaap:VariableInterestEntityPrimaryBeneficiaryMemberNisn:BeijingHengtaiPuhuiInformationServicesCoLtdHengpu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ConsolidatedEntityExcludingVariableInterestEntitiesVIEMemberNisn:NamiShanghaiFinancialConsultingCoLtd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KhorgosFintechNetworkTechnologCoLtdKhorgos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JilinLingangSupplyChainManagementCoLtdLingang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倪孫家庭辦公室廣州公司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HangzhouFengtaiSupplyChainManagementCoLtdFengtai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DunhuaMidtownAssetManagementRegistrationCenterCoLtd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S:南京尼森金業有限公司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FintechHenanSupplyChainManagementCoLtd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FintechJiangsuSupplyChainManagementCoLtd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FintechShandongSupplyChainManagementCoLtd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FanlunkeSupplyChainManagementShanghaiCoLtd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ShanxiFintechSupplyChainManagementCoLtd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JilinProvinceLingangHengdaSupplyChainManagementCoLtd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FintechSupplyChainManagementNingboCoLtdFintechNingbo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InnerMongoliaFintechSupplyChainManagementCoLtdFintechMongolia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江西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江蘇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Fintech供應鏈管理山西股份有限公司Fintech SX 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遼港尼孫營口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遼港營口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遼鋼Nisun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FintechZiboSupplyChainManagementCoLtdFintechZibo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Fintech供應鏈管理安徽股份有限公司Fintech安徽會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Fintech供應鏈管理深圳有限公司Fintech深圳會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公司簡介:河南倪孫懷鄉食品有限公司倪孫懷鄉會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TaidingMember2022-12-310001603993nisn:遼港營口會員2022-12-310001603993nisn:NisnHaiyuan會員2022-12-310001603993nisn:甘肅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12-310001603993nisn:TaidingMember2021-12-3100016039932022-12-012022-12-280001603993Copyright © 2019—2019 www.ya.com All rights reserved.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中國大陸會員2022-12-310001603993nisn:中國大陸會員2021-12-310001603993nisn:中國大陸會員2020-12-310001603993國家:香港2022-12-310001603993國家:香港2021-12-310001603993國家:香港2020-12-310001603993SRT:最小成員數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最大成員數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公司名稱:温州金達控股有限公司會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公司名稱:温州金達控股有限公司會員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NISS:金達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S:金達成員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NISS:金達成員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2015-05-012015-05-010001603993NISS:VIEsMember2022-12-310001603993NISS:VIEsMember2021-12-310001603993NISS:VIEsMember2020-12-310001603993NISS:VIEs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S:VIEsMember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NISS:VIEsMember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NISS:Onetime Commission FeesMemberNISS:按自然成員分解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S:Onetime Commission FeesMemberNISS:按自然成員分解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NISS:Onetime Commission FeesMemberNISS:按自然成員分解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NISN:RecurringServiceFeesMemberNISS:按自然成員分解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RecurringServiceFeesMemberNISS:按自然成員分解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NISN:RecurringServiceFeesMemberNISS:按自然成員分解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NISS:按自然成員分解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S:按自然成員分解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NISS:按自然成員分解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允價值輸入級別1成員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允價值輸入級別2成員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允價值投入級別3成員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允價值輸入級別1成員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允價值輸入級別2成員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允價值投入級別3成員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運輸設備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最小成員數美國-GAAP:OfficeEquipmentMembers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最大成員數美國-GAAP:OfficeEquipmentMembers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最小成員數nisn:ElectronicEquipment 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最大成員數nisn:ElectronicEquipment 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租賃改進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最小成員數US-GAAP:計算機軟件無形資產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最大成員數US-GAAP:計算機軟件無形資產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最小成員數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商標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最大成員數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商標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最小成員數US-GAAP:基於技術的無形資產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SRT:最大成員數US-GAAP:基於技術的無形資產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餘額表項目ExceptForEquityAccountsMember2022-12-310001603993nisn:餘額表項目ExceptForEquityAccountsMember2021-12-310001603993nisn:餘額表項目ExceptForEquityAccountsMember2020-12-310001603993nisn:Item IncomeAndCashFlowsMember2022-12-310001603993nisn:Item IncomeAndCashFlowsMember2021-12-310001603993nisn:Item IncomeAndCashFlowsMember2020-12-310001603993nisn:BalanceSheetItemsExceptForEquityAccountsOneMember2022-12-310001603993nisn:BalanceSheetItemsExceptForEquityAccountsOneMember2021-12-310001603993nisn:BalanceSheetItemsExceptForEquityAccountsOneMember2020-12-310001603993nisn:項目IntheStatementsOfIncomeAndCashFlowsOneMember2022-12-310001603993nisn:項目IntheStatementsOfIncomeAndCashFlowsOneMember2021-12-310001603993nisn:項目IntheStatementsOfIncomeAndCashFlowsOneMember2020-12-3100016039932022-01-142022-01-140001603993nisn:優家田會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2022-12-282022-12-280001603993nisn:Sailang Member2022-06-212022-06-210001603993nisn:Sailang 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2022-07-310001603993Us-gaap:PublicUtilitiesInventoryRawMaterialsMember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運輸設備成員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運輸設備成員2021-12-310001603993美國-GAAP:OfficeEquipmentMembers2022-12-310001603993美國-GAAP:OfficeEquipmentMembers2021-12-310001603993nisn:ElectronicEquipment Member2022-12-310001603993nisn:ElectronicEquipment Member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租賃改進成員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租賃改進成員2021-12-310001603993US-GAAP:計算機軟件無形資產成員2022-12-310001603993US-GAAP:計算機軟件無形資產成員2021-12-310001603993US-GAAP:客户關係成員2022-12-310001603993US-GAAP:客户關係成員2021-12-310001603993nisn:浙江泰隆銀行會員2022-02-082022-02-080001603993nisn:ChinaEverbightBankMember2022-03-252022-03-250001603993nisn:ChinaEverbightBankMember2021-12-310001603993nisn:ChinaEverbightBankMember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nisn:浙江泰林銀行會員2021-12-310001603993nisn:浙江泰林銀行會員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國家:香港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國家:CN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國家:CN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國家:CN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美國-GAAP:SalesRevenueNetMembers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GAAP:SalesRevenueNetMembersnisn:MajorCustomerOne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GAAP:SalesRevenueNetMembersnisn:MajorCustomerTwo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GAAP:SalesRevenueNetMembersnisn:MajorCustomerThere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GAAP:SalesRevenueNetMembersnisn:MajorCustomerFour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GAAP:SalesRevenueNetMembersnisn:主要客户五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GAAP:SalesRevenueNetMembers美國-公認會計準則:金融服務部門成員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美國-GAAP:SalesRevenueNetMembersnisn:MajorCustomerTwoMember美國-公認會計準則:金融服務部門成員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美國-GAAP:SalesRevenueNetMembersnisn:MajorCustomerThereMember美國-公認會計準則:金融服務部門成員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美國-GAAP:SalesRevenueNetMembersnisn:ChainTradingBusinessMember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美國-GAAP:SalesRevenueNetMembersnisn:MajorCustomerTwoMembernisn:ChainTradingBusinessMember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美國-GAAP:SalesRevenueNetMembersnisn:MajorCustomerThereMembernisn:ChainTradingBusinessMember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應收賬款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應收賬款成員nisn:MajorCustomerTwo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應收賬款成員nisn:MajorCustomerOne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GAAP:SalesRevenueNetMembers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美國-GAAP:SalesRevenueNetMembersnisn:MajorCustomerOneMember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美國-GAAP:SalesRevenueNetMembersnisn:MajorCustomerTwoMember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2022-01-13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2-01-13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2-01-1300016039932020-06-302020-06-30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US-GAAP:PrivatePlacementMembers2019-12-062019-12-06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19-12-06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US-GAAP:PrivatePlacementMembers2020-05-312020-05-310001603993nisn:NamiMember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0-05-310001603993nisn:NamiMember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0-05-312020-05-310001603993NISS:2019年計劃成員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2-12-310001603993董事會成員:董事會主席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0-04-062020-04-060001603993SRT:首席執行官執行官員成員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0-04-062020-04-06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0-04-062020-04-06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0-04-0600016039932020-04-062020-04-060001603993董事會成員:董事會主席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1-09-242021-09-24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1-09-242021-09-2400016039932021-12-132021-12-13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1-12-132021-12-13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美國公認會計準則:保修成員2021-12-132021-12-13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保修成員2022-12-310001603993NISS:Nisun Shanghai 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S:NisunCayman成員2022-12-310001603993NISS:Nisun Shanghai Member2022-12-310001603993公司簡介2022-12-310001603993公司簡介2021-12-310001603993nisn:温州金達會員2022-12-310001603993公司簡介:上海尼盛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成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Nisn InternationalManagementGroupCoLtdNisnCayman 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n:MrBodangLiu會員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公司簡介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次要事件成員2023-03-012023-03-230001603993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次要事件成員2023-04-012023-04-280001603993NISS:VIEsMember2022-12-310001603993NISS:VIEsMember2021-12-310001603993NISS:VIEsMember2022-01-012022-12-310001603993NISS:VIEsMember2021-01-012021-12-310001603993NISS:VIEsMember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2-12-310001603993NISS:VIEsMember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1-12-310001603993NISS:VIEsMember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2-12-310001603993NISS:VIEsMember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公共類別成員2021-12-310001603993NISS:VIEsMember2020-01-012020-12-310001603993NISS:VIEsMember2020-12-310001603993NISS:VIEsMember2019-12-31Xbrli:共享ISO 4217:美元ISO 4217:美元Xbrli:共享ISO4217:人民幣Xbrli:純ISO 4217: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