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99.1

香港交易所 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初步業績公告的內容不承擔任何責任,對本初步業績公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不作任何陳述,並明確表示不對因本初步業績公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而產生的任何損失 承擔任何責任。

???????????? ??????, ??????, ??????, ?????? ?????????

?????????????????????

Tuya Inc.

*

(一家通過加權投票權控制 並在開曼羣島註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

(香港交易所股份代號: 2391)

(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 TUYA)

未經審計 年度業績初步公告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 年度

全球領先的物聯網(“IoT”)雲開發 平臺Tuya Inc.(“Tuya” 或 “公司”,香港交易所:2391;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TUYA)今天公佈了公司、其子公司和合並關聯實體 (“集團”)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報告期”)未經審計的初步財務業績,以及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比較數據。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財務 亮點

· 總收入為2.3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 10.5%(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財年:2.082億美元)。

· 物聯網平臺即服務(“PaaS”)收入為1.677億美元,同比增長約9.7%(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財年:1.529億美元)。

· 軟件即服務(“SaaS”)和其他收入 為3580萬美元,同比增長約20.0%(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財年:2980萬美元)。

· 總體毛利率增至46.4%,同比增長3.4個百分點 個百分點(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財年:43.0%)。物聯網PaaS的毛利率增長至43.7%,同比增長2.6個百分點 個百分點(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財年:41.1%)。

· 營業利潤率為負46.0%,同比增長34.8個百分點(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財年:負80.8%)。非公認會計準則營業利潤率為 負10.9%,同比增長36.7個百分點(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財年:負47.6%)。

· 淨利潤率為負26.2%,同比增長44.0個百分點(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財年:負 70.2%)。非公認會計準則淨利潤率為8.9%,同比增長46.0個百分點(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財年:負37.1%),首次實現年度盈虧平衡。

*          僅用於 識別目的。

1

· 經營活動產生的 淨現金為3,640萬美元,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用於經營 活動的淨現金為7,070萬美元。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作為短期和長期投資記錄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和美國國債 證券總額為9.843億美元,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為9.520億美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經營亮點

· IoT PaaS 客户1在截至12月31日的年度中, 2023年約為4,000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財年:5,100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客户總數約為6,100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財年:7,600人)。

· 高級 IoT PaaS 客户2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過去 12個月為265個月(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過去 12 個月:263)。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中,集團的優質物聯網PaaS客户貢獻了約83.4%(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財年:81.7%) 的IoT PaaS收入。

· 基於美元的淨擴張率(“DBNER”)3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過去 12 個月中,物聯網 PaaS 的比例為 103%(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過去 12 個月: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註冊的物聯網設備和軟件開發人員(“註冊的 開發者”)約為99.3萬人,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約708,000名開發人員增長了40.3%。

1。 組將給定時期內的物聯網 PaaS 客户定義為在 期間直接向該集團下達物聯網 PaaS 訂單的客户。

2。 集團將高級 IoT PaaS 客户定義為截至給定日期,在之前的 12 個月期間貢獻了超過 100,000 美元的物聯網 PaaS 收入 的客户。

3. 組計算過去 12 個月內物聯網 PaaS 的 DBNER,方法是:首先確定過去 12 個月期間的所有客户 (即在該期間至少下過一次物聯網 PaaS 訂單的客户),然後計算這些客户在當前過去 12 個月期間產生的 IoT PaaS 收入除以同一組 產生的物聯網 PaaS 收入所得的商數過去 12 個月期間的客户。集團的DBNER可能會因各種因素的組合而變化,包括客户購買週期和金額的變化以及集團的客户組合, 其他因素,DBNER表明集團有能力隨着時間的推移擴大客户對其平臺的使用並從現有客户那裏獲得收入增長 。

2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經審計的財務 業績

收入

總收入從2022年的2.082億美元增長了10.5%,至2023年的2.30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物聯網PaaS收入、SaaS和其他收入 以及智能設備分銷收入的增加。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物聯網 PaaS收入從2022年的1.529億美元增長了9.7%,至1.677億美元。這種恢復的同比增長歸因於下游庫存積壓的緩解以及與2022年相比全球經濟的改善,以及 公司為應對宏觀經濟的不利因素而採取了有效的以客户為中心和產品增強戰略。由於這些因素,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過去 12 個月,該集團 IoT PaaS 的 DBNER 從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過去 12 個月的 51% 增加到 10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SaaS 和其他收入從2022年的2980萬美元增長了20.0%,至3580萬美元,這主要是由於雲軟件 產品的收入增加。集團繼續致力於為其客户提供增值服務和具有吸引力的價值主張的多樣化 軟件產品。

·智能 設備分銷收入從2022年的2540萬美元增長了4.2%,達到2023年12月31日的2650萬美元,這主要歸因於 智能設備解決方案收入的增加,但部分被智能設備採購 收入的減少所抵消,這使客户免於與多個原始設備製造商打交道,以及 和客户需求和購買量的變化。

收入成本

收入成本 從2022年的1.187億美元增長了3.9%,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1.233億美元,與總收入的增長一致。

毛利 和毛利率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總毛利 從2022年的8,940萬美元增長了19.3%,至1.067億美元,毛利率從2022年的43.0%增長到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46.4%。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物聯網 PaaS的毛利率為43.7%,與2022年的41.1%相比增長了2.6個百分點 ,這主要是由於產品組合的變化、產品 價值的增加以及某些發展緩慢的物聯網芯片和原材料 的準備金與2022年相比減少。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SaaS 和其他公司的毛利率為74.2%,由於 產品和服務組合而有所波動,但總體上保持在穩定水平,而2022年為79.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智能 設備分銷毛利率為25.5%,而2022年的 為11.6%,這主要是由於我們在年內向客户 提供了更高價值的產品解決方案。

3

運營 費用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運營支出 從2022年的2.576億美元下降了17.5%,至2.125億美元。

非公認會計準則運營 支出(定義為不包括基於股份的薪酬支出和長期投資的信用損失的運營支出)從2022年的1.886億美元下降了30.2%,至2023年12月31日的1.317億美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基於股份的薪酬支出 為6,520萬美元,而2022年為6,900萬美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長期投資的信用損失 為1,550萬美元,而2022年為零。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研究 和開發支出為1.023億美元, 較2022年的1.449億美元下降了29.4%,這主要是由於集團對研發團隊和業務進行了戰略精簡。截至2023年12月31日,該集團 的帶薪研發人員總數為1,047人,與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水平相比下降了20.3%。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非公認會計準則調整後的研發 支出為8,750萬美元,而2022年為1.303億美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銷售額 和營銷費用為4,040萬美元,較2022年的5,570萬美元下降了27.3%,這主要是由於(i)集團對銷售和營銷團隊進行了戰略精簡,以及(ii)集團努力控制支出並提高銷售和營銷效率。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非公認會計準則調整後的銷售額 和營銷費用為3,500萬美元,而 在2022年為4,880萬美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一般 和管理費用為8,070萬美元, 較2022年的6,750萬美元增長了19.5%,這主要是由於1,550萬美元 長期投資的信用損失(2022年為零),但被集團戰略精簡其一般和行政 團隊導致的薪資相關支出減少所部分抵消。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經非公認會計準則調整後的一般和管理費用為2,010萬美元,而2022年為2,000萬美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其他 營業收入淨額為1,090萬美元,主要來自軟件增值税退税和企業的各種一般補貼。

運營虧損和營業利潤率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運營虧損 為1.058億美元,較2022年的1.682億美元縮小了37.1%。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非公認會計準則運營虧損 為2510萬美元,較2022年的9,920萬美元縮小了74.7%。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營業利潤率 為負46.0%,較2022年的負80.8%提高了34.8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非公認會計準則 營業利潤率為負10.9%,較2022年的負47.6% 提高了36.7個百分點。

4

淨虧損/利潤 和淨利潤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淨虧損為6,030萬美元,與2022年的1.462億美元相比下降了58.7%。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經營虧損 與淨虧損之間的差異主要是由於實現了4,970萬美元的利息收入 ,這主要是由於集團對記錄為短期和長期 投資的現金和銀行定期存款實施了良好的財政戰略。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該集團的 非公認會計準則淨利潤為2,040萬美元,與2022年的非公認會計準則淨虧損 7,720萬美元相比顯著改善,這是該集團在非公認會計準則基礎上實現盈虧平衡的第一個財年。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淨利潤率為 負26.2%,較2022年的負70.2%提高了44.0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非公認會計準則 淨利潤率為8.9%,較2022年的負37.1%提高了46.0個百分點。

每個 ADS 的基本和 攤薄後的淨虧損/利潤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每股ADS的基本淨虧損和攤薄後 淨虧損為0.11美元,而2022年為0.26美元。每股ADS代表公司的一股A類 普通股。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每股ADS的非公認會計準則基本 和攤薄後淨利潤分別約為0.04美元和0.03美元,而2022年每股ADS的淨虧損為0.14美元。

現金和 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和記作短期和長期投資的美國國庫券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記錄為短期和長期投資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定期存款和美國國債為9.843億美元,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為9.520億美元,集團認為這足以滿足其當前的流動性 和營運資金需求。

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財年,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 為3,640萬美元,與2022年用於經營活動的淨現金7,070萬美元 相比顯著改善。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中,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有所改善,這主要是由於集團總收入的增加,運營支出的減少,尤其是員工 相關成本的減少,以及正常業務過程中的營運資金變化。

有關上文討論的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的更多信息 ,請參閲標題為” 的部分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的使用”在本初步業績公告的第13頁上。

5

商業評論 和展望

商業 評論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財年,IoT PaaS 客户 約為 4,000 人。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的客户總數約為 6,100。該集團將給定時期內的物聯網PaaS客户定義為在該期間直接向集團 下達物聯網PaaS訂單的客户。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過去 12 個月中,高級 IoT PaaS 客户為 265 個。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中,該集團 的優質物聯網PaaS客户貢獻了約83.4%的物聯網PaaS收入。該集團將優質物聯網PaaS客户定義為截至給定日期,在前12個月內貢獻了超過10萬美元的物聯網PaaS收入的客户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過去 12 個月,IoT PaaS 的 DBNER 為 103%。該小組計算過去 12 個月內 IoT PaaS 的 DBNER ,方法是:首先確定過去 12 個月期間的所有客户(即在該 期間至少下過一次物聯網 PaaS 訂單的客户),然後計算這些客户在當前過去 12 個月 期內產生的物聯網 PaaS 收入除以同一組客户產生的物聯網 PaaS 收入得出的商數之前的 12 個月期間。由於各種因素的組合,包括客户購買週期和金額的變化 以及集團的客户組合等,集團的DBNER可能會在不同時期發生變化 。DBNER表示,隨着時間的推移,集團有能力擴大客户對其平臺 的使用,並從現有客户那裏獲得收入增長。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註冊的物聯網 設備和軟件開發人員或註冊開發人員約為99.3萬人,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708,000多名開發人員增長了40.3%。

外表

在 2023財年,我們繼續觀察到總體通貨膨脹率略有下降但持續存在,預計這將持續影響 全權消費電子支出。在供應鏈方面,我們預計下游庫存水平將持續恢復正常, 為下游智能設備製造商、品牌和零售渠道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和彈性,使他們能夠根據需要調整運營 和採購計劃。這反過來將振興他們對智能業務的投資。總體而言,全權消費者 電子支出和企業採購預計將優先考慮成本效益,這反映了當前經濟環境中廣泛採用的平衡方法。

為了應對 這種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集團將繼續致力於不斷迭代和改進其產品和服務, 進一步增強軟件和硬件能力,擴大關鍵客户羣,投資創新和新機會,分散 收入來源,並進一步優化運營效率。同時,該集團瞭解到,未來的發展軌跡可能會遇到 挑戰,包括消費者支出模式的轉變、地區經濟差異、庫存管理、外匯匯率 波動以及更廣泛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

6

管理層討論 和分析

1.流動性 和資本資源

該集團 自成立以來一直遭受運營虧損。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該集團的淨虧損分別為6,030萬美元和1.462億美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計赤字為5.748億美元。但是, 由於集團順利實施了應對不利因素和長期發展戰略的舉措, 集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為3,640萬美元,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淨現金使用量為7,070萬美元。

集團的 流動性基於其增強運營現金流狀況、從股權投資者那裏獲得資本融資 為其一般運營、研發活動和資本支出提供資金的能力。集團能否繼續經營 取決於管理層成功執行其業務計劃的能力,其中包括提高市場 對其產品的接受度,以提高銷售量以實現規模經濟或加強其技術能力,以提供具有更高價值主張的先進 產品,同時運用更有效的營銷策略和成本控制措施來更好地管理 運營現金流狀況,並從外部融資來源獲得資金以產生正向融資流動。2021年3月和 4月,隨着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首次公開募股的完成以及承銷商行使超額配股 期權,公司在扣除承保折扣和佣金、費用和發行 費用後獲得了9.047億美元的淨收益。2022年7月5日,本公司的A類普通股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 主板上市。在本次上市中,公司發行和分配了7,300,000股新的A類 普通股,發售價為每股A類普通股19.3港元。扣除承保費用和佣金後, 此次全球發行的淨收益約為7,000萬港元(“全球 發行淨收益”),且未行使超額配股權。

截至 2023年12月31日,截至2023年12月31日,記錄為短期和 長期投資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和美國國債餘額為9.843億美元,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為9.520億美元。

2.計息 銀行和其他借款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該集團沒有任何計息銀行和其他借款。

3.質押 資產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該集團沒有任何資產質押。

7

4.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 等於期末的總負債除以總權益。債務總額的定義包括短期借款、 長期借款的流動部分和長期借款,這些都是計息借款。截至2023年12月31日, 由於集團沒有借款, 集團的資產負債比率為零(截至2022年12月31日:無)。

5.物質 投資

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 年度中,除了根據適用的會計準則作為短期和長期投資列報的4.755億美元 定期存款外,集團沒有任何重大投資(包括對截至2023年12月31日價值為集團總資產5%或以上的被投資公司 的任何投資)。截至2023年12月31日, 集團沒有其他重大投資和資本資產計劃。

6.資本 支出承諾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該集團沒有任何資本支出承諾。

7.或有負債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該集團沒有任何重大或有負債。

8.材料 的收購和處置

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中,集團 沒有進行任何重大收購和處置。

9.風險 管理

外國 交易風險

集團的收入 主要以人民幣(“人民幣”)計價,集團的很大一部分支出 也以人民幣計價。專家組使用美元作為其報告貨幣。根據ASC 830 “外幣事務” 的標準確定,公司及其在開曼羣島和香港註冊成立的 子公司的本位貨幣為美元,而集團 其他子公司和合並關聯實體的本位貨幣是其各自的當地貨幣。使用美元以外的本位貨幣 (例如人民幣)的子公司和合並關聯實體的財務報表折算成美元。因此,隨着人民幣兑美元 美元的貶值或升值,集團以美元列報的收入將受到負面或正面影響。集團認為 其目前不存在任何因經營活動而產生的重大直接外匯風險。截至2023年12月31日, 集團沒有持有任何用於對衝目的的金融工具。

8

利息 利率風險

集團 的利率風險敞口主要與多餘現金產生的利息收入有關,這些現金主要存放在計息 銀行存款中。本集團未使用任何衍生金融工具來管理其利息風險敞口。賺息工具 帶有一定程度的利率風險。由於利率的變化,集團沒有面臨重大風險,集團預計也不會面臨重大風險 。但是,由於市場 利率的變化,集團未來的利息收入可能低於預期。

10.員工 和薪酬政策

以下 表列出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團按職能劃分的受薪員工明細:

函數 僱員人數
研究和開發 1,047
銷售和營銷 310
一般和行政等 108
總計 1,465

集團 主要由其人力資源部的招聘專家通過推薦和在線渠道招聘員工, ,包括公司的公司網站和社交網絡平臺。集團採取了一系列培訓政策 和量身定製的課程,根據這些政策,內部演講者和第三方顧問定期向 集團的員工提供技術、企業文化、領導力和其他培訓。集團為員工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 和鼓勵積極進取的動態工作環境。集團參與各種政府法定僱員福利計劃, 包括社會保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產假 保險以及住房基金。此外,集團還參與了一項補充性員工商業醫療保險計劃 ,該計劃於2022年12月23日生效,旨在促進員工的健康工作和健康生活。

公司治理

公司 的董事會( “董事會”)(“董事”,各為 “董事”)致力於實現較高的公司治理標準。董事會認為,高公司治理標準對於為公司提供框架以保護股東利益、提高公司價值和問責制至關重要。

遵守《公司治理守則》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公司遵守了《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附錄 C1 中規定的公司治理守則的所有守則條款, 除以下內容外。

9

根據《公司治理守則》第 條文,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應遵守,但可以 選擇偏離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之間的職責應分開 且不應由同一個人履行的要求。公司之所以偏離該守則條款,是因為王學吉先生(“王先生”) 同時擔任董事會聯席主席和公司首席執行官。王先生是 集團的創始人,在集團的業務運營和管理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董事會認為,鑑於王先生的 經驗、個人概況及其在公司的上述職位,王先生是最適合發現戰略 機會、確保公司內部持續領導以及專注於董事會的董事,因為他作為公司首席執行官對 公司的業務有廣泛的瞭解。董事會還認為,主席 和首席執行官的共同角色可以促進戰略計劃的有效執行,並促進 管理層與董事會之間的信息流動。

董事會認為 權力和權力的平衡不會因為這種安排而受到損害。原因是:(i) 所有重大決策都是在與包括相關董事會委員會在內的董事會成員和四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協商後做出的; (ii) 王先生和其他董事承認並承諾履行其作為董事的信託職責,這要求 他們除其他外,以符合公司最大利益的方式為公司利益行事,並做出 集團相應地做出決定;(iii) 董事會由經驗豐富、才華橫溢的人組成,他們會面定期討論 影響公司運營的事項,以確保權力和權威的平衡。此外,集團的整體戰略 和其他主要業務、財務和運營政策已由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在 詳細討論後共同制定。

考慮到整個集團的情況,董事會將 繼續進行審查,並可能建議在未來適當時將董事會主席和公司首席執行官的職位分開 。

遵守《上市發行人董事證券交易示範守則》(“《標準守則》”)

公司 已採用《上市規則》附錄C3中載列的《標準守則》作為其有關董事證券 交易的行為準則。已對所有董事和相關員工進行了具體詢問,他們已確認他們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中遵守了 標準守則。

審計委員會

本公司的審計委員會 (“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分別為黃西德尼 宣德先生、郭孟雄先生(化名郭孟雄)和葉伯東先生,黃西德尼宣德先生(作為具有適當專業資格的 獨立非執行董事)為審計委員會主席。

10

審計委員會 已經審查了集團在報告期內未經審計的簡明合併財務報表和年度業績, 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在公司採用的會計處理方面沒有分歧。

審計委員會 已與公司的獨立審計師(“審計師”)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會面,還討論了與公司採用的會計政策和慣例以及內部控制和財務報告事項有關的 事項。

審計師根據本初步業績公告執行的 程序

中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集團未經審計的簡明合併資產負債表、未經審計的簡明綜合資產負債表、未經審計的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及其相關附註 的初步業績公告中的數字已獲審計師同意,該年度未經審計的合併財務報表中包含的金額。審計師在這方面開展的工作不構成 審計、審查或其他保證工作,因此,審計師對本初步結果 公告沒有表示任何保證。

其他信息

購買、 出售和贖回公司上市證券

在報告期內 ,公司從公開市場回購了約120萬股美國存託憑證,相當於公司 相同數量的A類普通股,總對價約為200萬美元。

除上述 披露外,在本報告期內,公司及其任何子公司均未購買、出售或贖回公司在 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任何證券。

全球發售所得款項的使用

2022年7月5日,公司的A類普通股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成功 籌集了約7,000萬港元的全球發行淨收益(定義見上文)。截至本初步業績 公告發布之日,淨收益的預期用途沒有變化,正如先前在 “” 部分中披露的那樣未來 計劃和所得款項的用途”在公司2022年6月22日的招股説明書中。

11

截至2023年12月31日, ,公司已使用下表所列淨收益:

佔總淨額 的百分比
籌集的收益
來自
清單
近似
的計劃用途
在 中繼續
同樣的方式
和比例
如中所述
招股説明書
近似
淨收益
截至未使用
十二月
31, 2022
近似
的實際使用情況
收益

報告
時期
近似
未使用的淨收益為
在 12 月
31, 2023
近似
預期的時間範圍
用於利用
仍未使用
淨收益
(%) (百萬港元) (百萬港元) (百萬港元) (百萬港元)
增強我們的物聯網技術和基礎設施。 30% 21.0 21.0 6.3 14.7 在接下來的四年中
擴大和增強我們的產品供應。 30% 21.0 21.0 6.3 14.7 在接下來的四年中
用於營銷和品牌推廣活動。 15% 10.5 10.5 3.2 7.3 在接下來的四年中
尋求戰略夥伴關係、投資和收購,以實施我們的長期增長戰略。 15% 10.5 10.5 3.2 7.3 在接下來的四年中
用於一般公司用途和營運資金需求。 10% 7.0 7.0 2.1 4.9 在接下來的四年中
總計 100% 70.0 70.0 21.1 48.9

分紅

董事會沒有 建議分配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

報告期之後的重要 事件

自 2023 年 12 月 31 日起,截至本初步業績公告發布之日,未發生任何影響集團的重要事件 。

突發事件

正如 公司2023年7月26日的公告以及2023年4月26日發佈的公司2022財年20-F表中所披露的那樣,公司在2022年8月啟動的假定證券集體訴訟中被指定為被告。 該公司於2023年5月提出動議,要求駁回該訴訟。2024 年 3 月 5 日(美國東部時間),法院下達了一項命令 ,批准了公司的部分解僱動議,但部分駁回了該動議。截至本公告發布之日,訴訟仍在進行中 。

發佈初步年度業績公告及年報

這份 初步業績公告發布在香港證券交易所的網站 http://www.hkexnews.hk 和公司的網站 上 https://ir.tuya.com。載有《上市規則》要求的所有信息 的公司在報告期內的年度報告將發送給股東,並將在適當的時候在公司和 香港證券交易所的網站上公佈。

12

關於 Tuya Inc.

Tuya Inc. 是 全球領先的物聯網雲開發平臺,其使命是構建物聯網開發者生態系統,讓一切變得智能。Tuya 率先開發了專門構建的物聯網雲開發平臺,該平臺為企業和開發人員提供全套產品,包括平臺即服務、 或 PaaS 以及軟件即服務(SaaS)。通過其物聯網雲開發平臺,Tuya 使 開發人員能夠激活由品牌、原始設備製造商、合作伙伴和最終用户組成的充滿活力的物聯網生態系統,使他們能夠通過各種智能設備進行互動和交流。

非公認會計準則 財務指標的使用

在評估 業務時,公司考慮並使用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例如非公認會計準則運營費用、非公認會計準則運營虧損 (包括非公認會計準則營業利潤率)、非公認會計準則淨額(虧損)/利潤(包括非公認會計準則淨利潤)以及非公認會計準則基本和攤薄後每股ADS的淨利潤 (虧損)/利潤,作為審查和評估其經營業績的補充指標。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 指標的列報不應孤立考慮,也不得作為根據 美利堅合眾國公認會計原則(“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編制和列報的財務信息的替代品。公司定義非公認會計準則 財務指標,將基於股份的薪酬支出和長期投資 的信用相關減值的影響排除在相應的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之外。公司之所以提出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是因為管理層 使用這些指標來評估其經營業績和制定業務計劃。該公司還認為,使用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 指標有助於投資者評估其經營業績。

非公認會計準則金融 指標未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進行定義,也未按照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列報。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作為分析工具存在侷限性 。使用上述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的主要侷限性之一是,它們不能反映影響集團運營的所有 個支出項目。基於股份的薪酬支出和長期 投資的信用相關減值已經發生並且可能繼續發生在業務中,未反映在非公認會計準則指標的列報中。 此外,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可能與其他公司(包括同行公司)使用的非公認會計準則信息不同, ,因此它們的可比性可能有限。公司通過將非公認會計準則指標 與最直接可比的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指標進行對賬來彌補這些限制,在評估集團業績時應考慮所有這些指標。 公司鼓勵您全面審查其財務信息,不要依賴單一的財務指標。

本初步業績公告的末尾包含了Tuya的非公認會計準則指標與最具可比性的美國GAAP指標的未經審計的對賬 。

13

安全港 聲明

這份 初步業績公告包含前瞻性陳述。這些聲明是根據1995年《美國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 的 “安全港” 條款作出的。非歷史事實的陳述,包括有關公司 信念和預期的陳述,均為前瞻性陳述。前瞻性陳述涉及固有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許多因素可能導致實際結果與任何前瞻性陳述中包含的結果存在重大差異。在某些情況下, 前瞻性陳述可以通過諸如 “可能”、“將”、“期望”、 “預期”、“目標”、“目標”、“估計”、“打算”、“計劃”、 “相信”、“潛在”、“繼續”、“可能/很可能” 等詞語或短語來識別。 有關這些風險和其他風險、不確定性或因素的更多信息包含在公司向美國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中。本初步業績公告中包含的前瞻性陳述僅為 截至本文發佈之日做出的前瞻性陳述,除非法律要求,否則公司不承擔任何公開更新任何前瞻性陳述以反映隨後 事件或情況的義務。評估所有前瞻性陳述時應瞭解其 固有的不確定性。

按 董事會的命令
Tuya Inc.
王雪吉
主席

香港,2024 年 3 月 11 日

截至本初步業績公告日 ,董事會成員為執行董事王學吉先生、陳遼漢先生、楊毅先生和劉 耀女士;以及作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的黃西德尼宣德先生、邱長恆先生、郭孟雄先生(化名郭孟雄) 和葉伯東傑先生。

14

TUYA INC.

未經審計的簡明合併資產負債表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和 2023 年 12 月 31 日

(所有金額均以千美元(“美元”)為單位,

股票和每股數據除外,除非 另有説明)

注意 截至12月31日,
2022
截至截至
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
資產
流動資產
現金和現金等價物 133,161 498,688
短期投資 821,134 291,023
應收賬款,淨額 7 12,172 9,214
應收票據,淨額 2,767 4,955
庫存,淨額 45,380 32,865
預付款和其他流動資產,淨額 8,752 11,053
流動資產總額 1,023,366 847,798
非流動資產
財產、設備和軟件,淨額 3,827 2,589
經營租賃使用權資產,淨額 9,736 7,647
長期投資 18,031 207,489
其他非流動資產,淨額 1,179 877
非流動資產總額 32,773 218,602
總資產 1,056,139 1,066,400
負債和股東權益
流動負債
應付賬款 8 9,595 11,577
來自客户的預付款 27,633 31,776
遞延收入,當前 6,821 6,802
應計費用和其他流動負債 33,383 32,807
所得税應付賬款 689
租賃負債,當前 3,850 3,883
流動負債總額 81,282 87,534

15

TUYA INC.

未經審計的簡明合併資產負債表 (續)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和 2023 年 12 月 31 日

(所有金額均以千美元(“美元”)為單位,

股票和每股數據除外,除非 另有説明)

注意 截至12月31日,
2022
截至截至
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
非流動負債
租賃負債,非流動 5,292 3,904
遞延收入,非當期 394 506
其他非流動負債 7,004 3,891
非流動負債總額 12,690 8,301
負債總額 93,972 95,835
股東權益
普通股
A 類普通股 25 25
B 類普通股 4 4
庫存股 (86,438) (53,630)
額外的實收資本 1,584,764 1,616,105
累計其他綜合虧損 (22,115) (17,091)
累計赤字 (514,073) (574,848)
股東權益總額 962,167 970,565
負債和股東權益總額 1,056,139 1,066,400

16

TUYA INC.

未經審計的簡明合併報表

綜合損失

(所有金額均以千美元(“美元”)為單位,

股票和每股數據除外,除非 另有説明)

在截至12月31日的年度中,
注意 2022 2023
收入 3 208,172 229,990
收入成本 (118,749) (123,335)
毛利 89,423 106,655
運營費用:
研究和開發費用 (144,942) (102,277)
銷售和營銷費用 (55,662) (40,440)
一般和管理費用 (67,513) (80,663)
其他營業收入,淨額 10,508 10,901
運營費用總額 (257,609) (212,479)
運營損失 (168,186) (105,824)
其他收入
其他非營業收入,淨額 2,904 3,113
財務收入,淨額 18,546 44,976
外匯收益,淨額 2,441 669
所得税支出前的虧損 (144,295) (57,066)
所得税支出 4 (1,880) (3,249)
淨虧損 (146,175) (60,315)
歸因於 Tuya Inc. 的淨虧損 (146,175) (60,315)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 (146,175) (60,315)

17

TUYA INC.

未經審計的簡明合併報表

綜合虧損(續)

(所有金額均以千美元(“美元”)為單位,

股票和每股數據除外,除非 另有説明)

在截至12月31日的年度中,
注意 2022 2023
淨虧損 (146,175) (60,315)
其他綜合(虧損)/收入
長期投資公允價值的變化 (9,493) (7,791)
轉出長期投資的 公允價值變動 15,537
外幣折算 (14,942) (2,722)
歸因於 Tuya Inc. 的綜合虧損總額 (170,610) (55,291)
歸因於 Tuya Inc. 的淨虧損 (146,175) (60,315)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 (146,175) (60,315)
用於計算基本和攤薄後每股淨虧損的加權平均普通股數 6 553,527,529 555,466,061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每股淨虧損,基本虧損和攤薄後 6 (0.26) (0.11)
基於股份的薪酬支出包含在:
研究和開發費用 14,692 14,734
銷售和營銷費用 6,825 5,446
一般和管理費用 47,502 45,036

18

TUYA INC.

未經審計的簡明合併報表

的現金流

(所有金額均以千美元(“美元”)為單位,

股票和每股數據除外,除非 另有説明)

在截至12月31日的年度中,
注意 2022 2023
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用於)/產生的淨現金 (70,654) 36,443
(用於)/來自投資活動的淨現金 (714,225) 332,455
用於融資活動的淨現金 (38,582) (2,223)
匯率變動對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的影響 (7,954) (1,148)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的淨(減少)/增加 (831,415) 365,527
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年初的限制性現金 964,576 133,161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年底限制性現金 133,161 498,688

19

未經審計的財務信息附註:

1.一般信息

Tuya Inc.(“公司”) 於2014年8月28日根據開曼羣島法律註冊成立,是一家有限責任豁免公司。公司 及其子公司和合並可變權益實體(“VIE”)(統稱為 “集團”) 主要向開發物聯網(物聯網)設備的商業客户提供 PaaS(平臺即服務),包括 品牌及其原始設備製造商(原始設備製造商)。此外,集團還向其客户提供行業 SaaS(軟件即服務)和基於雲的 增值服務。集團還銷售從合格的原始設備製造商處購買的由Tuya提供動力的成品智能設備( “智能設備分銷”)。

在 2014 年 8 月成立圖亞公司 之前,該集團通過杭州途亞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圖亞 科技”)開始其初始運營,該公司由王學基和其他人於 2014 年 6 月 16 日成立。在一系列協議之後, 截至2014年8月, 杭州途亞科技由王學吉和其他四名個人(統稱為 “註冊股東”) 以及兩名無關的天使融資系列投資者(“非註冊股東VIE投資者”) 擁有。2014 年 12 月,杭州途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外商獨資企業”)成立 ,該集團隨後於 2014 年 12 月與外商獨資企業、杭州途亞科技 和杭州途亞科技的股東簽訂了一系列合同安排,此後,杭州途亞科技(“VIE”) 成為該集團的可變權益實體。此次交易前後,VIE均由王雪姬控制。本次交易完成後 ,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包括公司、其子公司 和合並後的VIE的財務報表。2019年,由於VIE的註冊股本發生變化以及非註冊股東 VIE投資者退出VIE的股東身份,對VIE的股東名單和每位股東的權益 進行了修訂和重述。2022年1月,對合同安排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和重申。

VIE經營的是最低限度的業務 活動,對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或現金流沒有重大影響。

2.準備的基礎

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 是根據美利堅合眾國普遍接受的會計原則(“美國 GAAP”)編制的,以反映集團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現金流。適用的會計政策 與上一財年未經審計的合併財務報表的會計政策一致。

3.收入

該集團的收入按其主要收入來源分列 ,列示如下:

截至12月31日的財年
2022 2023
美元$ 美元$
物聯網 PaaS 152,914 167,694
智能設備分發 25,446 26,517
SaaS 和其他 29,812 35,779
總收入 208,172 229,990

20

4.税收

開曼羣島

根據開曼 羣島的現行税法,公司無需繳納所得税、公司税或資本利得税,也不會對支付 股息徵收預扣税。

英屬維爾京羣島

根據英屬 維爾京羣島的現行法律,在英屬維爾京羣島註冊成立的實體的收入或資本收益無需納税。

香港

根據現行的《香港税務局條例》,集團在香港的子公司對其在香港 業務產生的應納税收入繳納 16.5% 的香港利得税。

中國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 所得税(“EIT”)

2007年3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 人大頒佈了《企業所得税法》(“新企業所得税法”),根據該法,外商投資的 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國內公司將按照 的統一税率繳納企業所得税(“EIT”),税率為25%。新的企業所得税法於2008年1月1日生效。根據企業所得税 法實施細則,符合條件的 “高新技術企業”(“HNTE”)有資格享受15%的優惠税率 。HNTE 證書的有效期為三年。當先前的 證書到期時,實體可以重新申請 HNTE 證書。

這家外商獨資企業(杭州途雅信息 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自截至2018年12月31日至2024年的有效期為六年的HNTE證書, 並於2022年續期,有效期為三年,從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到2024年。因此,外商獨資企業 有資格 在證書有效期內享受15%的優惠税率,前提是該外商獨資企業根據 EIT法具有應納税所得額,並且保持HNTE資格並按時向相關税務機關辦理相關的企業所得税申報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扣股息所得税

《企業所得税法》還規定,根據外國或地區的法律設立但 “事實上的管理機構” 位於中國的企業 出於中國納税目的應被視為居民企業,因此應按其全球收入的25%的税率繳納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税。 《企業所得税法》實施細則僅將 “事實上的管理機構” 的所在地定義為 “對非中國公司的生產和業務經營、人事、會計、 財產等進行實質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地點。”

企業所得税法還對外國投資企業向其在中國境外的直接控股公司分配的股息徵收10%的預扣所得税,前提是該直屬控股公司 被視為在中國境內沒有任何機構或場所的非居民企業,或者收到的股息與此類直接控股公司在中國境內的設立或地點無關 ,除非該直屬控股公司的註冊管轄權 與其註冊地有税收協定中國規定了不同的預扣税安排。根據2006年8月中國大陸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之間關於避免雙重徵税和防止逃税的安排,如果香港的直接控股公司直接擁有外商投資企業至少 25% 的股份,則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向其在香港的直接控股公司支付的 股息可以按不超過 5% 的税率繳納預扣税,税率不超過 5%} 從中國税收的角度來看,股息的受益所有人。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 公司沒有記錄其子公司在中國境內的留存收益的任何預扣税,因為集團沒有任何 計劃要求其中國子公司分配其留存收益,並打算保留這些留存收益以在中國經營和擴大其業務 。

21

美國

根據美國相關税法調整的 法定財務報表中報告的應納税所得額,公司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的子公司須繳納美國聯邦公司税和加利福尼亞州企業特許經營税。適用的美國聯邦公司税率為21% ,加州企業特許經營税率為8.84%,最低為0.8美元,無論2022年和2023年是否更高。

2017 年 12 月 22 日,美國 政府頒佈了全面的税收立法,通常稱為《減税和就業法》(“税法”)。 《税法》對美國税法進行了廣泛而複雜的修改,包括但不限於:(1)將美國聯邦公司 税率從35%降至21%;(2)要求公司對外國子公司的某些未匯回的收益繳納一次性過渡税; (3)普遍取消對外國子公司股息的美國聯邦所得税;(4)要求目前將 納入美國聯邦税受控外國公司某些收益的應計收入;(5)取消公司替代方案 最低税(“AMT”)並改變現有AMT抵免額的實現方式;(6)設立税基侵蝕反濫用税(“BEAT”),即新的最低税;(7)對可扣除的利息支出設定新的限制;以及(8)更改與在2017年12月31日之後的納税年度中產生的淨營業虧損結轉額的使用和限制有關的 規則。此外,在《税法》頒佈後,加利福尼亞州的企業特許經營税保持不變。公司評估了 税法的影響,並得出結論,它對公司並不重要。

由於集團產生的所得税支出 主要來自中國税務管轄區,因此以下信息主要基於中國所得税。

所得税支出的構成

税前虧損的組成部分是 ,如下所示:

截至12月31日的財年
2022 2023
美元$ 美元$
税前虧損
 來自中國實體的損失 (143,951) (71,249)
 海外實體的(虧損)/利潤 (344) 14,183
税前虧損總額 (144,295) (57,066)

截至12月31日的財年
2022 2023
美元$ 美元$
當期所得税支出 1,880 3,249
遞延所得税
所得税支出總額 1,880 3,249

法定税率和有效税率之間的差異的調節。

22

適用於合併實體虧損的法定企業所得税税率與集團所得税支出之間的差異的對賬:

截至12月31日的財年
2022 2023
美元$ 美元$
中國法定所得税税率 25.0% 25.0%
不同税務管轄區税率的影響 (0.3)% (2.5)%
優惠税率對合格HNTE實體的影響 (1) (6.0)% (5.4)%
研發開支的額外扣除 8.5% 17.7%
基於股份的薪酬支出 (10.5)% (19.7)%
永久賬面税收差額 (1.4)% 1.6%
估值補貼的變化 (2) (16.6)% (22.4)%
有效税率 (1.3)% (5.7)%

(1)外商獨資企業作為合格HNTE 有權享受的優惠所得税税率的影響為15%。

(2)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估值補貼與某些報告虧損的集團實體的遞延税 資產有關。專家組認為,這些實體的遞延所得税資產 很可能不會被使用。因此,提供了估值補貼。

遞延税 資產和遞延所得税負債

下表列出了遞延所得税資產的重要 組成部分:

截至12月31日,
2021 2022 2023
美元$ 美元$ 美元$
遞延所得税資產
 淨累計虧損——結轉 76,944 103,231 114,958
 工資負債 5,438 2,915 2,451
 長期投資的信貸相關減值 1,421
 庫存減記 402 691 531
 應收款準備金 171 42 279
 其他免賠額臨時差額 9 88 106
 減去:估值補貼 (82,964) (106,967) (119,746)
遞延所得税資產總額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該集團 的税收虧損結轉額約為608,109美元,這主要來自其在中國設立的子公司。來自中國實體的這些税收 損失結轉將在2024年至2033年期間到期,具體如下:

2023 年 12 月 31 日 美元$
2024 227
2025 59,719
2026 106,030
2027 50,463
2028 59,405
2029 68,687
2030 37,607
2031 34,690
2032 98,215
2033 36,502
税收損失總額結轉 551,545

23

估值補貼的變動

截至12月31日,
2021 2022 2023
美元$ 美元$ 美元$
年初餘額 37,405 82,964 106,967
估值補貼的變動 (1) 45,559 24,003 12,779
年底餘額 82,964 106,967 119,746

(1)當集團確定 將來很可能不使用遞延所得税資產時,將為遞延所得税資產提供估值補貼。在做出此類決定時,集團評估 各種因素,包括集團實體的運營歷史、累計赤字、是否存在應納税的臨時 差異和逆轉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提供了遞延所得税資產的全額估值補貼 ,因為集團很可能無法使用其無利可圖的子公司和VIE產生的税收損失結轉額和其他臨時税收差額 。

5.分紅

公司董事會 不建議分配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年度股息。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中, 沒有支付任何股息。

6.每股基本淨虧損和攤薄淨虧損

每股基本虧損和攤薄後的每股虧損 是根據ASC 260計算的,計算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的每年的每股收益(虧損)計算方法如下:

截至12月31日的財年
2022 2023
美元$ 美元$
基本和攤薄後每股淨虧損計算分子:
歸屬於Tuya Inc.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基本虧損和攤薄後虧損 (146,175) (60,315)
分母:
已發行普通股、基本股和攤薄後加權平均值 553,527,529 555,466,061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每股淨虧損:
— 基本版和稀釋版 (0.26) (0.11)

24

7.應收賬款,淨額

截至12月31日,
2022 2023
美元$ 美元$
應收賬款,毛額 13,955 12,581
減去:可疑賬款備抵金 (1,783) (3,367)
應收賬款總額,淨額 12,172 9,214

該集團記錄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 可疑賬户備抵金為288美元。

該集團記錄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2016-13年度金融工具下的 信貸損失備抵額為1,530美元,並註銷了304美元的信貸損失備抵金——信貸 虧損。

基於相關 發票日期的賬齡分析如下:

截至12月31日,
2022 2023
美元$ 美元$
0-3 個月 7,033 5,518
3-6 個月 1,754 1,002
6-12 個月 3,031 2,238
1 年以上 2,137 3,823
應收賬款總額,毛額 13,955 12,581

8.應付賬款

截至12月31日,
2022 2023
美元$ 美元$
應付賬款總額 9,595 11,577

基於相關 發票日期的賬齡分析如下:

截至12月31日,
2022 2023
美元$ 美元$
0-3 個月 8,594 11,153
3-6 個月 206 44
6-12 個月 615 58
1 年以上 180 322
應付賬款總額 9,595 11,577

未經審計的財務 信息的附註結尾。

25

TUYA INC.

未經審計的非公認會計準則指標對賬

與最直接可比的美國公認會計準則衡量標準

(所有金額均以千美元(“美元”)為單位,

股票和每股數據除外,除非 另有説明)

截至年底

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2 2023
運營費用與非公認會計準則運營支出的對賬
研究和開發費用 (144,942) (102,277)
加:基於股份的薪酬支出 14,692 14,734
調整後的研發費用 (130,250) (87,543)
銷售和營銷費用 (55,662) (40,440)
加:基於股份的薪酬支出 6,825 5,446
調整後的銷售和營銷費用 (48,837) (34,994)
一般和管理費用 (67,513) (80,663)
加:基於股份的薪酬支出 47,502 45,036
添加:長期投資的信貸相關減值 15,537
調整後的一般和管理費用 (20,011) (20,090)
運營虧損與非公認會計準則運營虧損的對賬
運營損失 (168,186) (105,824)
加:基於股份的薪酬支出 69,019 65,216
添加:長期投資的信貸相關減值 15,537
非公認會計準則運營虧損 (99,167) (25,071)
非公認會計準則營業利潤率 (47.6)% (10.9)%
淨虧損與非公認會計準則淨額(虧損)/利潤的對賬
淨虧損 (146,175) (60,315)
加:基於股份的薪酬支出 69,019 65,216
添加:長期投資的信貸相關減值 15,537
非公認會計準則淨額(虧損)/利潤 (77,156) 20,438
非公認會計準則淨利潤率 (37.1)% 8.9%
用於計算每股非公認會計準則淨虧損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 基本 553,527,529 555,466,061
— 稀釋 553,527,529 586,431,849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非公認會計準則淨額(虧損)/每股利潤
— 基本 (0.14) 0.04
— 稀釋 (0.14) 0.03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