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 年法案註冊號 1-31731

美國

證券交易委員會

華盛頓特區 20549

6-K 表格

外國私人發行人的報告
根據第 13a-16 條或 15d-16 條
1934 年的《證券交易法》

日期為 2024 年 1 月 30 日

中華電信有限公司

(將註冊人姓名翻譯成英文)

信義路一段21-3號

臺北,臺灣,**** 100

(首席行政辦公室地址)

(用複選標記表示註冊人是否在表格20-F或40-F的封面下提交年度報告。)

20-F 表格 40-F 表格 ☐

(用複選標記表明註冊人通過提供本表格中包含的信息,是否也因此根據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12g3-2(b)條向委員會提供了信息。)

是 ☐ 不是

(如果標記為 “是”,則在分配給註冊人的與規則 12g3-2 (b) 相關的文件號下方註明:不適用)

 

 

1

 


 

展覽索引

 

展覽

 

描述

 

99.1

 

 

2024/01/30 的新聞稿:

 

中華電信公佈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經審計的合併經營業績

 

 

2

 


 

簽名

根據1934年《證券交易法》的要求,註冊人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安排下列簽署人代表其簽署本報告,並經正式授權。

 

日期:2024 年 1 月 30 日

 

 

中華電信有限公司

 

 

 

作者:/s/陳宇申

 

姓名:陳宇申

 

職務:首席財務官

 

 

 

 

 

3

 


附錄 99.1

 

中華電信公佈未經審計的合併經營業績

2023 年第四季度和全年

 

****臺北2024年1月30日——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TAIEX:2412,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CHT)(“中華電信” 或 “公司”)今天公佈了其2023年第四季度未經審計的經營業績。所有數據均根據臺灣國際財務報告準則(“t-IFRS”)合併編制。

 

(除非另有説明,否則整個新聞稿都與上一年度進行了比較。)

2023 年第四季度財務摘要

-
總收入增長了4.0%,達到618.6億新臺幣。
-
消費者業務集團收入增長了4.4%,達到365.4億新臺幣。
-
企業業務集團收入增長2.5%,達到217.4億新臺幣。
-
國際商業集團收入增長了33.4%,達到25.5億新臺幣。
-
總運營成本和支出增長了4.4%,達到507.7億新臺幣。
-
營業收入下降了4.6%,至新臺幣104.5億美元。
-
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下降了2.2%,至新臺幣203.8億美元。
-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收益下降了1.7%,至新臺幣82.6億美元。
-
每股基本收益(EPS)為新臺幣1.06元。
-
不包括一次性減值,包括因逐步淘汰3G網絡造成的投資物業和電信設備的減值損失,營業收入和歸屬於股東的淨收益分別同比增長2.2%和7.2%。

 

2023 年全年財務摘要

-
總收入增長了3.0%,達到新臺幣2,232億元。
-
消費者業務集團收入增長了3.8%,達到1370.9億新臺幣。
-
企業業務集團收入增長了1.2%,達到730億新臺幣。
-
國際商業集團收入增長了27.8%,達到91.9億新臺幣。
-
總運營成本和支出增長了3.6%,達到1762.1億新臺幣。
-
營業收入下降了1.0%,至新臺幣463.5億美元。
-
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下降了0.3%,至新臺幣860.1億美元。
-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收益增長了1.2%,達到369.2億新臺幣。
-
每股基本收益(EPS)為新臺幣4.76元。
-
總收入、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收益和每股收益超過了我們全年預期的高端目標。

 

中華電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水義先生表示:“中華電信2023年的財務業績超出預期,FY2023 收入和每股收益創下六年曆史新高,連續四年實現年度增長。”“在2023年第四季度,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在新的三方格局中,中華電信繼續成為該行業最大的參與者,截至2023年11月,中華電信持有國內行業市值的60%以上,移動收入和用户份額分別為40.2%和37.1%。此外,我們擁有超過300萬5G用户,在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我們的移動業務收入保持了增長勢頭,連續33個月持續增長,本季度5G遷移的月費增長了49%。憑藉最廣泛的基礎設施、最大的網絡容量、最高的速度和最優質的5G網絡,我們仍然有信心進一步擴大我們的行業領先地位。”

 

4

 


“在本季度,我們的三個業務集團均報告了收入同比增長,取得了穩健的業績。對於我們的消費者業務集團而言,所有核心業務的增長勢頭都保持了上升趨勢。特別是,由於我們廣受歡迎的全球套餐廣受歡迎,我們的國際漫遊收入在2023年激增至超過COVID-19之前的水平。” 中華電信總裁林朝陽先生説。“在ICT業務和移動業務增長的推動下,我們的企業業務集團收入也同比增長,由於市場需求的攀升,網絡安全收入連續8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同時,我們的國際業務集團收入實現了33%的顯著同比增長。為了進一步實現全球增長,我們還高興地宣佈,我們將於2024年上半年在德國設立子公司,這將成為中華電氣在歐洲國際擴張的先驅,也代表着我們對持續增長的承諾。”

 

“2023年,中華電信被道瓊斯可持續發展世界指數評為世界級電信可持續發展領導者排名第一。此外,我們不僅獲得了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的'AA'評級,而且還是全球電信行業中唯一一家獲得標普全球評級'AA'信用評級的公司,” 郭先生説,“此外,為了加強公司治理,我們實施了'薪酬回扣政策',以進一步協調高層管理人員和股東的利益。”

 

“我們的歷史表明,我們的業務在經濟和市場週期中具有彈性,我們的團隊繼續取得穩健的業績。所有業務的強勁勢頭為我們提供了進一步擴張的機會。郭水義先生總結道,我們對在各個方面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同時為股東創造價值的前景仍然非常樂觀。”

 

收入

中華電信2024年第四季度的總收入增長了4.0%,達到618.6億新臺幣。

 

消費者業務集團的總收入增長了4.4%,達到365.4億新臺幣。移動服務收入同比增長5.3%,這主要是由於穩定的5G遷移和後付費用户增長的增加。此外,國際漫遊收入繼續恢復並帶來了捐款。由於固定語音收入的預期減少,固定電話收入同比下降0.3%,而在有效套餐的推動下,固定寬帶收入同比增長3.3%。受iPhone 15系列銷量增長的推動,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2%。由於資產減值損失以及3G網絡的逐步淘汰,CBG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税前收入下降了0.2%。但是,不包括一次性因素,税前收入同比增長3.6%。

 

企業業務集團的收入增長了2.5%,達到217.4億新臺幣,這主要是由於移動服務,ICT業務和銷售收入的收入增加。在第四季度,移動服務收入持續增長,這要歸因於5G的追加銷售和國際漫遊收入的恢復。在網絡安全和AIoT業務增長的推動下,信通技術收入呈上升趨勢。儘管數據通信收入和寬帶接入收入繼續按預期增長,但固定電話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由於語音下降。EBG2023年第四季度的税前收入同比下降6.2%,這主要是由於固定語音下降和3G網絡逐步淘汰導致的資產減值損失。不包括一次性減值,税前收入同比下降4.8%。

 

國際商業集團2023年第四季度的收入和税前收入分別同比增長33.4%和38.7%。總收入為新臺幣25.5億美元,主要是由不斷增長的新興業務推動的,包括來自全球客户的IDC和雲服務以及客户全球擴張產生的海外ICT項目。

 

2023年全年的總收入增長了3.0%,達到2232.0億新臺幣,這主要是由於包括移動、ICT和寬帶服務在內的核心業務的增長。

5

 


 

運營成本和費用

2023年第四季度的總運營成本和支出增長了4.4%,達到507.7億新臺幣,這主要是由於商品成本的增加、信通技術業務增長推動的ICT項目成本以及更高的電力支出和人力成本。

 

2023年的總運營成本和支出增長了3.6%,達到1762.1億新臺幣。

營業收入和淨收入

2023年第四季度的運營收入下降了4.6%,至新臺幣104.5億美元。營業利潤率為16.9%,而2022年同期為18.4%。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收益下降了1.7%,至新臺幣82.6億美元。每股基本收益為新臺幣1.06元。但是,不包括一次性減值,包括因逐步淘汰3G網絡而造成的投資物業和電信設備的減值損失,運營收入和歸屬於股東的淨收益分別同比增長2.2%和7.2%。

 

2023年的運營收入下降了1.0%,至新臺幣463.5億美元,但不包括上述一次性減值,則增長了0.6%。營業利潤率為20.8%,而2022年為21.6%。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收益增長了1.2%,達到369.2億新臺幣。每股基本收益為新臺幣4.76元。

現金流和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來自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同比下降1.8%,至新臺幣745.6億美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與2022年12月31日相比下降了32.6%,至338.5億新臺幣。

 

2023年第四季度的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為新臺幣203.8億元,同比下降2.2%。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率為33.0%,而2022年同期為35.0%。

 

2023年的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下降了0.3%,至新臺幣860.1億美元,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率為38.5%,而2022年為39.8%。

 

業務亮點

手機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華電信擁有1,314萬移動用户,同比增長4.1%。第四季度,移動服務總收入同比增長5.8%,達到165.9億新臺幣,而不包括物聯網SIM卡在內的移動後付費ARPU同比增長4.3%,達到556新臺幣。

固定寬帶/Hinet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寬帶用户數量略有增長0.4%,達到440萬。HiNet寬帶用户數量增長了0.8%,達到369萬。在第四季度,固定寬帶總收入同比增長2.6%,達到111.2億新臺幣,而ARPU增長了1.1%,達到780新臺幣。

固定線路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固定電話用户數量為915萬。

 

6

 


(以新臺幣十億元計)

 

2023

2022

同比%

 

十月至十二月

一月至十二月

十月至十二月

一月至十二月

十月至十二月

一月至十二月

收入

61.86

223.20

59.50

216.74

4.0

3.0

運營成本和支出

50.77

176.21

48.64

170.01

4.4

3.6

其他收入和支出(注1)

(0.64)

(0.64)

0.10

0.09

(743.1)

(783.1)

營業收入

10.45

46.35

10.96

46.82

(4.6)

(1.0)

税前收入

10.43

46.99

10.85

47.23

(3.8)

(0.5)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收益

8.26

36.92

8.40

36.48

(1.7)

1.2

EBITDA

20.38

86.01

20.84

86.25

(2.2)

(0.3)

每股收益(新臺幣)

1.06

4.76

1.08

4.70

(1.7)

1.2

 

2024 年指導方針

該公司預計,與2023年未經審計的合併總收入相比,2024年的總收入將增加53.4億新臺幣至新臺幣2,285.4億元至新臺幣2,301.9億元,增長2.4%至新臺幣3,301.9億元,增長2.4%至3.1%。與上年相比,2024年的運營成本和支出預計將增加70.9億新臺幣至新臺幣80.6億新臺幣,增長4.0%至4.6%,至新臺幣18330億元至1842.7億新臺幣。預計運營收入將同比減少11.2億新臺幣,增幅為新臺幣1.5億元,跌幅為-2.4%〜0.3%,至新臺幣45.23億元~465.0億新臺幣。所得税前收入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收益預計分別為新臺幣45.90億元至新臺幣475.8億元和新臺幣356.6億元至372.0億新臺幣。每股基本收益預計為新臺幣4.60元~4.80新臺幣。

預計2024年對不動產、廠房和設備的收購將比上年增加30.4億新臺幣至340.2億新臺幣,這要歸因於投資部署5G以保持競爭優勢、擴建互聯網數據中心、新建海底電纜以及取消能源密集型設備以實現ESG實踐。

(除每股收益外,新臺幣十億美元)

2024(F)

2023

(未經審計)

改變

同比 (%)

收入

228.54~230.19

223.20

5.34~6.99

2.4%~3.1%

運營成本和費用

183.30~184.27

176.21

7.09~8.06

4.0%~4.6%

7

 


其他收入和支出

(0.01)~0.58

(0.64)

0.63~1.22

(193.2%)~(98.8%)

運營收入

45.23~46.50

46.35

(1.12)~0.15

(2.4%)~0.3%

營業外收入

0.67~1.08

0.64

0.03~0.44

5.6%~68.1%

所得税前收入

45.90~47.58

46.99

(1.09)~0.59

(2.3%)~1.3%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收益

35.66~37.20

36.92

(1.26)~0.28

(3.4%)~0.8%

每股收益(新臺幣)

4.60~4.80

4.76

(0.16)~0.04

(3.4%)~0.8%

EBITDA

85.67~86.95

86.01

(0.34)~0.94

(0.4%)~1.1%

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率

37.5%~37.8%

38.5%

(1.0%)~(0.7%)

 

收購物質資產

36.82

32.97

3.85

11.7%

收購財產,

廠房和設備及無形資產

34.02

30.98

3.04

9.8%

其他

2.80

1.99

0.81

    40.5%

物質資產的處置

-

0.02

(0.02)

(100%)

注1:“其他收入和支出” 包括處置不動產、廠房和設備(PP&E)和投資物業的收益(虧損),以及PP&E和投資物業的減值損失。

注2:增長率的計算以新臺幣千元為基礎。

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和其他運營數據可在公司網站上找到,網址為 http://www.cht.com.tw/en/home/cht/investors/financials/quarterly-earnings

 

關於前瞻性陳述的説明

本新聞稿包含前瞻性陳述。這些陳述構成經修訂的1933年《證券法》第27A條和經修訂的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21E條所指的 “前瞻性” 陳述,定義見1995年《美國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這些前瞻性陳述可以通過 “意願”、“期望”、“預期”、“未來”、“打算”、“計劃”、“相信”、“估計” 等術語來識別。非歷史事實的陳述,包括有關中華信念和期望的陳述,均為前瞻性陳述。前瞻性陳述涉及固有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實際結果與前瞻性陳述存在重大差異。許多重要因素可能導致實際結果與任何前瞻性陳述中包含的結果存在重大差異。投資者請注意,由於多種因素,包括但不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經修訂的F-1、F-3、6-K和20-F表文件中概述的風險,實際事件和業績可能與這些陳述存在重大差異。本新聞稿中的前瞻性陳述反映了截至本新聞稿發佈之日中華目前的信念,除非適用法律要求,否則中華沒有義務針對該日期之後發生的事件或情況更新這些前瞻性陳述。

8

 


本新聞稿不是在美國出售證券的要約。未經註冊或註冊豁免,不得在美國發行或出售證券。在美國進行的任何證券公開發行都將通過招股説明書進行,招股説明書可從發行人或賣出證券持有人那裏獲得,其中將包含有關公司和管理層的詳細信息以及財務報表。

 

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

為了補充公司根據金融監督委員會(T-IFRS)的要求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列報的合併財務報表,中華電信還提供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這是一項 “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定義為合併淨收益,不包括(i)折舊和攤銷,(ii)某些融資成本,(iii)與業務運營無關的其他支出或收入,(iv)所得税,(v)已終止業務的損失(收入)。

 

在管理公司業務時,中華電信依賴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作為評估其經營業績的手段,因為它排除了以下因素的影響:(i)折舊和攤銷,這是對收益的非現金支出;(ii)某些融資成本,這些成本受到外部因素(包括利率、外幣匯率和通貨膨脹率)的重大影響,這些因素對我們的經營業績幾乎沒有影響或根本沒有影響;(iii)其他支出或收入無關用於業務運營,(iv)所得税,(v)(收入)已終止業務的損失。

 

使用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的注意事項

除了根據T-IFRS編制的合併財務業績外,中華電信還提供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包括 “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公司認為,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為投資者提供了另一種以持續經營業績為重點評估其經營業績的方法。

 

Chungha Telecom的管理層認為,在評估公司的經營業績以及預測和分析未來時期時,投資者在參考這些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時將受益於更高的透明度。但是,公司認識到:

這些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的用處有限,僅應視為公司T-IFRS財務指標的補充;
不應將這些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與公司的t-IFRS財務指標分開考慮,也不得將其作為其替代品;
不應將這些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視為優於公司的T-IFRS財務指標;以及
這些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不是根據T-IFRS編制的,投資者不應假設本財報中提出的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是在一套全面的規則或原則下制定的。

此外,這些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可能是中華電信所獨有的,因為它們可能與其他公司使用的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不同。因此,這種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的列報可能無法提高公司業績與其他公司業績的可比性。提醒讀者不要將非公認會計準則業績視為t-IFRS下業績的替代品,也不要將其視為與其他公司報告或預測的業績相比較。

 

關於中華電信

中華電信(TAIEX 2412,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CHT)(“中華電信” 或 “公司”)是臺灣最大的綜合電信服務公司,提供固定電話、移動、寬帶和互聯網服務。該公司還憑藉其大數據、信息安全、雲計算和IDC能力向企業客户提供信息和通信技術服務,並正在將其業務擴展到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服務。中華電一直積極而持續

9

 


實施了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舉措,目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並憑藉其ESG承諾和最佳實踐贏得了眾多國際和國內獎項和認可。欲瞭解更多信息,請訪問我們的網站 www.cht.com.tw

聯繫人:蔡安琪

電話:+886 2 2344 5488

電子郵件:chtir@cht.com .t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