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華盛頓特區 20549

豁免招標通知
根據第 14a-103 條

註冊人姓名:麥當勞公司

依賴豁免的人員姓名:國家法律和政策中心

依賴豁免的人的地址:弗吉尼亞州福爾斯徹奇市華盛頓公園法院 107 22046

書面材料是根據1934年《證券交易法》頒佈的第14a-6 (g) (1) 條提交的。根據該規則的條款,該申報人無需提交,但必須提交 自願以利於公開披露和考慮這些重要問題.

代理備忘錄

致:麥當勞公司的股東

回覆:對2023年代理投票的股東提案7投贊成票的理由(“對'共產主義中國'年度報告的諮詢投票”)。

這不是在尋求對你的代理人進行投票的授權。請不要向我們發送您的代理卡;國家法律和政策中心無法對您的代理人進行投票,本來文也沒有考慮此類事件。NLPC 敦促股東投票支持提案 7 按照管理層代理郵件中提供的説明進行操作。

以下信息不應被解釋為投資建議。

照片來源見報告末尾。

國家法律和政策中心(“NLPC”)敦促股東對麥當勞公司(“麥當勞” 或 “公司”)2023年代理投票的提案7投贊成票。已解決條款規定:

股東們要求,從2023年開始,麥當勞公司每年向股東報告企業運營依賴和易受共產主義中國影響的性質和程度,共產主義中國是一系列侵犯人權的國家,是地緣政治威脅,也是美國的對手。該報告應排除機密業務


1


信息,但讓股東感覺到公司依賴在中國共產黨政府內部和控制下開展的活動。

此報告是必要的,因為:

1)與中國做生意帶來了獨特、重大和緊迫的風險,值得專門報告。

2)麥當勞對中國的依賴所造成的潛在損害會影響其業務的方方面面。應更全面地評估和報告這些中國特有的風險。

3)現有的披露支離破碎、不完整且含糊不清。因此,這些披露不足以評估與中國相關的商業風險。

與中國做生意帶來了獨特、重大和緊迫的風險,值得專門報告。

鑑於其規模、實力和限制人民自由和侵犯其人權的記錄,中國構成了獨特的挑戰。

在這種背景下,麥當勞認為與中國做生意與現有報告和文件中披露的其他商業風險相提並論是不現實和不負責任的,尤其是考慮到該公司的收入和供應依賴中國。

  

總結一下中國帶來的諸多挑戰:

-按名義GDP計算,中國是世界第二大國家,1也是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的全球國內生產總值最大的國家。2

-中國國家由中國共產黨(CCP)統治,其明確意圖是 “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全球領導者”。3


1“國內生產總值:所有國家和經濟體”,世界銀行於2023年4月30日訪問。見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CD?most_recent_value_desc=true&view=map。

2“國家比較——實際國內生產總值”,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2023年4月30日查閲。見 https://www.cia.gov/the-world-factbook/field/real-gdp-purchasing-power-parity/country-comparison。

3習近平。“習近平19日的報告全文第四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日報,2017 年 11 月 4 日。見 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19thcpcnationalcongress/2017-11/04/content_34115212.htm。


2


中國的規模和新興實力之所以特別令人不安,是因為它由一個專制政權統治,該政權虐待自己的人民,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對手對抗。這包括:

人口販運和壓迫少數民族:美國國務院的《2022年人口販運報告》宣佈中國為人口販運的國家贊助者,並指出:

政府有廣泛實施強迫勞動的政策或模式,包括以 “職業培訓” 和 “去激進化” 為幌子,繼續大規模任意拘留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吉爾吉斯族和其他突厥和/或穆斯林少數羣體的成員。當局繼續在其他省份實施這些政策;將目標對準其主持下的其他宗教少數羣體;通過監視、騷擾、威脅他們及其家庭成員以及提出引渡請求,尋求對居住在國外的宗教和族裔少數羣體進行脅迫遣返和拘留。45

由於中國的許多公司最終處於中共的控制之下,因此它們——自願或非自願——參與了這種人口販運和壓迫。

網絡戰:美國網絡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指出,中共 “從事惡意網絡活動以追求其國家利益。歸因於中國政府的惡意網絡活動針對並將繼續針對美國的各個行業和組織。”6

不斷升級的軍事威脅:根據美國國防部的數據,中國現在擁有世界上所有軍隊中海軍艦艇數量最多的國家:97.5萬名現役軍人、遠程精確打擊系統和高超音速武器。該 《2022年中國軍事力量報告》指出,中國 “不斷演變的能力和觀念繼續加強解放軍的實力” [人民解放軍]能夠對抗'強敵''打贏戰爭'(對美國來説可能是一種委婉説法),對抗第三方對中國外圍衝突的幹預,並在全球範圍內投射權力。”7

中國最近通過反覆在臺灣周圍開展軍事行動來表明其投射權力的意圖8並向臺灣的防空部隊派遣大量戰鬥機


4《人口販運報告:2022 年 7 月》,美國國務院,2022 年 7 月。見 https://www.state.gov/wp-content/uploads/2022/04/337308-2022-TIP-REPORT-inaccessible.pdf。

5“違揹他們的意願:新疆局勢”,美國勞工部於2023年4月30日訪問。見 https://www.dol.gov/agencies/ilab/against-their-will-the-situation-in-xinjiang。

6《中國網絡威脅概述和建議》,網絡安全與基礎設施安全局,2023年4月30日訪問。見 https://www.cisa.gov/uscert/china。

7“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和安全發展:2022 年”,美國國防部,2022 年 10 月 26 日。見 https://media.defense.gov/2022/Nov/29/2003122279/-1/-1/1/2022-MILITARY-AND-SECURITY-DEVELOPMENTS-INVOLVING-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PDF。

8瓦蘭達尼,蘇曼。“隨着與中國的緊張局勢加劇,臺灣攔截了9架解放軍軍用飛機和4艘海軍艦艇,” 《國際商業時報》,2023 年 1 月 1 日。見 https://www.ibtimes.com/taiwan-intercepts-9-pla-military-aircraft-4-naval-ships-tensions-mount-china-3660368。


3


區域。9關於臺灣,中國統治者習近平此前曾説過:“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必須完成,而且一定會完成。”10

中國正着手努力到2027年實現軍事現代化,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説法,這 “可能使解放軍有能力成為中國共產黨在追求臺灣統一時使用的更可靠的軍事工具。”11

除上述問題外,中國還面臨其他挑戰,例如:

-

中共對香港自由的鎮壓。12

-

中共的 “社會信用” 體系未經正當程序監督和懲罰公民的某些行為,從而可能被列入旅行、購買房產或貸款的黑名單。13

-

中共對中國互聯網的監視和控制,這使公民無法公開訪問未經審查的信息。14

-

由於中共倒退的零COVID政策,對整個城市實行了不人道的封鎖。15

-

中共的濫用貿易行為16旨在主導美國的主要行業。17


9張、Jozuka 和 Yeung,Jessie。“中國在臺灣和日本附近進行軍事演習,派遣47架飛機穿越臺灣海峽進行'打擊演習',”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022年12月26日。見 https://www.cnn.com/2022/12/25/asia/taiwan-china-aircraft-incursions-intl-hnk/index.html。

10“中國的習近平誓言與臺灣'統一',但不要威脅使用武力,” CNBC,2021 年 10 月 8 日。見 https://www.cnbc.com/2021/10/09/china-president-xi-jinping-on-reunification-with-taiwan.html。

11“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和安全發展:2022 年”,美國國防部,2022 年 10 月 26 日。見 https://media.defense.gov/2022/Nov/29/2003122279/-1/-1/1/2022-MILITARY-AND-SECURITY-DEVELOPMENTS-INVOLVING-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PDF。

12梅茲蘭,林賽。“香港的自由:中國的承諾和鎮壓方式”,外交關係委員會,2022 年 5 月 19 日。見 https://www.cfr.org/backgrounder/hong-kong-freedoms-democracy-protests-china-crackdown。

13克羅利克,亞倫和莫祖爾,保羅。“監視網覆蓋了中國的城市,賦予了警察巨大的權力,” 《紐約時報》,2019 年 12 月 17 日。見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17/technology/china-surveillance.html。

14周,奇佳。“建立(火)牆:美國和中國的互聯網審查,” 《哈佛國際評論》,2020 年 12 月 28 日。見 https://hir.harvard.edu/building-the-fire-wall/。

15Deng、Shawn 和 Gan、Nectar。“中國城市急於封鎖,以表示對習近平'零COVID'戰略的忠誠,”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022年9月5日。見 https://www.cnn.com/2022/09/05/china/china-covid-lockdown-74-cities-intl-hnk/index.html。

16布萊克本等 “就中國之行致國務卿布林肯和耶倫的信”,美國參議院,2023年1月31日。見 https://www.rubio.senate.gov/public/_cache/files/a312bb80-3195-4837-ab5d-b0db1c63a670/AFBFFB4AC8C6D94F89D83A1F55095554.01.31.22-smr-letter-to-secretaries-blinken-and-yellen-re-china-trips.pdf。

17“商務部發現從中國進口的鋼架存在傾銷和可逆補貼”,國際貿易管理局,2019年7月18日。見 https://enforcement.trade.gov/download/factsheets/factsheet-prc-steel-racks-ad-cvd-final-071819.pdf。


4


-中共非法拘留美國公民。18

-中共對正在摧毀美國社區的芬太尼危機的直接貢獻。19

很明顯,與這樣一個壓迫和敵對的政權做生意有重大風險,必須加以考慮和緩解。任何數量的外交、經濟或軍事事件都可能導致麥當勞從中國切斷收入和供應。

股東應該得到一份專門關注企業運營依賴中國和易受中國影響的性質和程度的報告。

現有的報告和文件不夠透明或具體,不足以解決這些問題。

麥當勞對中國的依賴所造成的潛在損害會影響其業務的方方面面。應更全面地評估和報告這些中國特有的風險。

儘管麥當勞在其強制性監管文件中通常會討論商業風險,但應更詳細地説明中國特有的風險。其在中國的風險規模無法與麥當勞披露的一般商業風險相提並論,其中許多風險與其他上市公司的披露沒有區別。中國風險影響到麥當勞業務的許多方面,包括:

  

收入風險

-中國是麥當勞的第二大市場,僅次於美國。20

-麥當勞在中國擁有5,183家門店,佔其總門店的12.8%,21計劃在2023年期間再開設900家門店和1,000家麥當勞旗下的McCafé概念店;22從2022年3月31日到2023年3月31日,麥當勞在中國開設了550家門店。23


18凱恩,菲利姆。“家人推動拜登釋放在中國被監禁的美國人”,Politico,2022年6月19日。見 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2/06/19/families-biden-administration-americans-china-00040706。

19貝爾蒙特,阿德里亞娜。“中國如何向美國注入致命的芬太尼,助長阿片類藥物危機”,雅虎財經,2022 年 2 月 15 日。見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chinas-role-in-the-us-fentanyl-epidemic-152338423.html。

20“麥當勞公司 8-F”,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2023 年 4 月 25 日。見 https://corporate.mcdonalds.com/corpmcd/investors/financial-information.html#accordion-c3f9e31fc6-item-c90fade14a。

21同上。

22孔宇輝。“麥當勞將目光投向中國低線城市,將有900家門店開業,” Dao Insights,2023年2月1日,見 https://daoinsights.com/news/mcdonalds-eyes-lower-tier-chinese-cities-with-900-stores-set-to-open/。

23“麥當勞公司 8-F”,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2023 年 4 月 25 日。見 https://corporate.mcdonalds.com/corpmcd/investors/financial-information.html#accordion-c3f9e31fc6-item-c90fade14a。


5


-中國佔麥當勞開發許可安排的三分之一,根據該安排,被許可方為整個業務提供資本。該細分市場佔麥當勞總收入的10%以上。24

-俄羅斯在 2022 年初入侵烏克蘭,這為地區衝突的破壞性提供了最新證據。當然,人命損失和對人道主義援助的需求是最令人關切的問題。但是,這些事件也提供了最近的證據,表明區域衝突會以多快的速度切斷受影響地區的收入。這導致麥當勞關閉了俄羅斯的855個分店,其年收入佔其9%,25由此產生的費用為1.27億美元26淨費用為13億美元。27

-麥當勞對中國、日本和亞太其他地區的依賴佔總收入和餐廳的很大比例,因為該公司的總分店中有25%位於該地區。28麥當勞容易受到中國宣佈的與臺灣 “統一” 目標的幹擾,需要立即進行透明的分析。

-中國對臺灣的敵意所產生的地區衝突的影響可能會對全球經濟產生連鎖反應,進一步危及麥當勞的業務。

-根據美聯儲關於烏克蘭戰爭影響的報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的地緣政治風險增加將對整個2022年的全球經濟狀況造成不利影響。在我們的模型中,這些影響估計將顯著降低國內生產總值並提振通貨膨脹,從而加劇全球中央銀行面臨的政策權衡。”29

-入侵臺灣可能會對全球經濟造成更大的損害,特別是考慮到世界對臺灣半導體的依賴。30

運營風險

麥當勞在中國的基礎設施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因此,政治、經濟、監管或健康問題造成的潛在幹擾可能會對麥當勞在該地區的投資產生負面影響。


24同上。

25同上。

26瓦林斯基,喬丹和維納-布朗納,丹妮爾。“麥當勞在俄羅斯的新品牌名稱可能是'Fun and Tasty',”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Business),2022年5月27日。見 https://www.cnn.com/2022/05/27/business-food/mcdonalds-russia-fun-and-tasty/index.html。

27穆恩,布拉德。“已經有140家公司撤出俄羅斯,” Kiplinger's,2022 年 3 月 7 日。見 https://www.kiplinger.com/investing/stocks/604317/companies-pulled-out-of-russia。

28“麥當勞公司 8-F”,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2023 年 4 月 25 日。見 https://corporate.mcdonalds.com/corpmcd/investors/financial-information.html#accordion-c3f9e31fc6-item-c90fade14a。

29卡爾達拉等人“烏克蘭戰爭對全球活動和通貨膨脹的影響”,聯邦儲備系統理事會,2022 年 5 月 27 日。見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econres/notes/feds-notes/the-effect-of-the-war-in-ukraine-on-global-activity-and-inflation-20220527.html。

30Nee Lee,Yen。“2 張圖表顯示了世界對臺灣的半導體依賴程度”,CNBC,2021 年 3 月 15 日。見 https://www.cnbc.com/2021/03/16/2-charts-show-how-much-the-world-depends-on-taiwan-for-semiconductors.html。


6


-2017年,麥當勞以超過20億美元的價格將其80%的中國和香港業務出售給了中信集團和凱雷集團。31中信是一家中國國有企業集團,擁有麥當勞中國業務超過52%的所有權,可以完全控制該企業的運營決策。也許這影響了凱雷集團為其股權尋找買家。32

-

麥當勞嚴重依賴中國尋求增長機會,在中國的分支機構增加了11.9%,而公司其他部門的增長率為0.4%。33麥當勞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肯普欽斯基表示:“從長遠來看,我們對中國的前景仍然非常樂觀。我們將繼續以積極的速度建造餐廳。”34

-

在2022年全年將其門店數量增加700家之後,中國業務部門計劃在2023年將其門店數量增加900家。35

-中國政府有扣押公司資產並強迫他們重組債務的歷史,安邦保險集團就是如此,36海航集團、37中國華信中國能源,38和其他。


31馬倫,傑瑟羅。“麥當勞以20億美元的交易放棄了對中國業務的控制權,”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Business),2017年1月9日。見 https://money.cnn.com/2017/01/09/investing/mcdonalds-china-business-citic-carlyle/index.html。

32Gaur、Yana 和 Wu,Kane。“彭博社報道,凱雷為麥當勞中國分公司尋找新的支持者,” 路透社,2023年4月21日。見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retail-consumer/carlyle-eyes-fresh-backers-mcdonalds-china-arm-bloomberg-news-2023-04-21/。

33“麥當勞公司 8-F”,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2023 年 4 月 25 日。見 https://corporate.mcdonalds.com/corpmcd/investors/financial-information.html#accordion-c3f9e31fc6-item-c90fade14a。

34Cao、Dong 和 Chan,Cathy。“麥當勞中國籌集了20億美元的銀行貸款,” 彭博社,2022年11月3日。見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11-04/mcdonald-s-china-is-said-to-line-up-2-billion-in-bank-loans#xj4y7vzkg。

35Strumpf,Dan。“從麥當勞到拉爾夫·勞倫,美國公司正在計劃在中國擴張,” 《華爾街日報》,2026年2月27日。見 https://www.wsj.com/articles/from-mcdonalds-to-ralph-lauren-u-s-companies-are-planning-china-expansions-c1a33969。

36米勒,馬修和恩根,塔姆。路透社,2018年2月22日,“在董事長被起訴後,中國奪取了對安邦保險的控制權。”見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china-anbang-regulation/china-seizes-control-of-anbang-insurance-as-chairman-prosecuted-idUSKCN1G7076。

37“隨着冠狀病毒襲擊業務,中國計劃接管海航集團並出售其航空資產,” CNBC,2020年2月19日。見 https://www.cnbc.com/2020/02/19/china-to-take-over-hna-group-and-sell-its-airline-assets-report-says.html。

38Chang、Alfred 和 Lau,Dominic。彭博社報道,“華信中國能源被上海政府扣押,” 彭博社,2018年3月2日。見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8-03-02/cefc-china-energy-seized-by-shanghai-government-scmp-reports#xj4y7vzkg。


7


-中國政府也有恐嚇和操縱公司的歷史,就像蘋果一樣,39萬豪酒店,40螞蟻集團,41阿里巴巴,42和其他人。由於麥當勞在中國開展了大量業務,也可能面臨來自中國政府的類似恐嚇。

-與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相似的地緣政治局勢可能會給麥當勞施加壓力,要求其停止在該地區的業務,就像在俄羅斯發生的那樣。43

聲譽和法律風險

麥當勞的品牌價值估計接近1970億美元,是其最有價值和最重要的資產之一。44品牌價值與公司估值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聲譽風險可能會損害品牌的價值,從而損害公司的估值。

與中國做生意的聲譽風險與股東有關,尤其是因為中共的行為經常與公司的既定價值觀和政策相沖突。

隱私

-麥當勞表示,他們力求通過 “採取旨在保護您的個人信息安全的適當措施” 來尊重客户的隱私和數據。45

-這種説法與麥當勞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來自一個對超過十億公民實施大規模監視計劃的國家的現實相矛盾。46 

-中共使用面部識別追蹤其公民47以及監測社交媒體帖子。48他們使用 “社會信用” 體系懲罰公民,該體系可以將公民趕出去


39“蘋果正在審查其在中國的App Store,” 科技透明度項目,2020年12月23日。見 https://www.techtransparencyproject.org/articles/apple-censoring-its-app-store-china。

40“萬豪已經破碎了中國,” 《華爾街日報》,2021 年 11 月 19 日。見 https://www.wsj.com/articles/marriotts-broken-china-hotel-prague-uighurs-11637364746。

41魏玲玲。“在調查顯示可能的受益者之後,中國阻止了馬雲的螞蟻首次公開募股,” 《華爾街日報》,2021 年 2 月 16 日。見 https://www.wsj.com/articles/china-blocked-jack-mas-ant-ipo-after-an-investigation-revealed-who-stood-to-gain-11613491292。

42“中國共產黨政府對大企業採取恐嚇策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留在日本:報告”,opIndia,2022 年 12 月 1 日。見 https://www.opindia.com/2022/12/alibaba-founder-jack-ma-shifts-to-japan-due-to-intimidating-tactics-of-ccp/。

43穆恩,布拉德。“已經有140家公司撤出俄羅斯,” Kiplinger's,2022 年 3 月 7 日。見 https://www.kiplinger.com/investing/stocks/604317/companies-pulled-out-of-russia。

44Statista 於 2023 年 4 月 30 日訪問了 “麥當勞從 2006 年到 2022 年的全球品牌價值”。見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326059/mcdonalds-brand-value/。

45“麥當勞全球客户隱私聲明概述”,麥當勞,已於 2023 年 4 月 30 日訪問。見 https://www.mcdonalds.com/us/en-us/privacy-overview.html。

46Ka,你。“在中國的監視國家內部,建立在高科技和十億間諜的基礎上”,《世界危機》,2022年11月1日。見 https://worldcrunch.com/culture-society/china-surveillance-cameras。

47媽媽,亞歷山德拉。“中國正在建設一個龐大的監控網絡——以下是它可能為其令人毛骨悚然的'社會信用體系'提供資金的10種方式,” Insider,2018年4月29日。見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how-china-is-watching-its-citizens-in-a-modern-surveillance-state-2018-4?op=1。

48克羅利克,亞倫和莫祖爾,保羅。“監視網覆蓋了中國的城市,賦予了警察巨大的權力,” 《紐約時報》,2019 年 12 月 17 日。見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17/technology/china-surveillance.html。


8


在沒有正當程序的情況下獲得工作、住房和旅行。49他們使用二維碼監視行動並壓制異議人士。50

-儘管不能將中共對消費類設備的監視歸咎於麥當勞,但可以追究其技術是增強客户能力還是中共的權力。

人權和言論自由

麥當勞的網站指出:“我們... 有責任尊重(我們的)勢力範圍內的人權... 我們認真對待在整個價值鏈中尊重人權的責任。”51

這種説法在許多方面與麥當勞的行為相沖突:

-麥當勞 “系統地嚴重侵犯了受國際勞工標準和麥當勞自己的《供應商行為準則》保護的工人在泰勒農場自由結社和集體談判的基本權利。”52麥當勞是泰勒農場農產品的主要買家,在企業社會責任公司Arche Advisors完成對該公司的審計後,麥當勞立即斷絕了關係。國際勞工權利論壇説:“麥當勞的行動是破壞性的。”53活動結束後,麥當勞授予泰勒農場 “卓越自我管理” 獎,以表彰其 “食品安全、質量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Done很可能彌補麥當勞在這段關係中的行為所造成的聲譽損失。54

-麥當勞因多項性騷擾和歧視指控被指控和指控,並支付了數百萬美元的和解金。55這種行為在該組織中已經變得如此係統化,以至於平等與人權委員會已與麥當勞啟動了一項監測行動計劃,試圖解決麥當勞 “對性騷擾投訴處理不力” 的問題。56

公司的品牌取決於客户的信任。當一家公司的經營直接違反其既定價值觀和政策時,這種信任可能會被打破,品牌價值就會受到損害,進而降低公司的市值。股東必須有能力確定麥當勞如何具體應對與中國做生意相關的聲譽和法律風險。


49科比,妮可。“關於中國社會信用體系的複雜真相,” 有線,2018 年 7 月 6 日。見 https://www.wired.co.uk/article/china-social-credit-system-explained。

50Gan,Nectar。“中國的銀行擠兑受害者計劃抗議。然後他們的 Covid 健康碼變成了紅色,”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022 年 6 月 15 日。見 https://www.cnn.com/2022/06/15/china/china-zhengzhou-bank-fraud-health-code-protest-intl-hnk/index.html。

51《人權》,麥當勞,已於 2023 年 4 月 30 日訪問。見 https://corporate.mcdonalds.com/corpmcd/our-purpose-and-impact/jobs-inclusion-and-empowerment/human-rights.html。

52“Golden Veneer:麥當勞空洞的企業社會責任如何向泰勒農場的失敗工人承諾”,國際勞工權利論壇,2015年6月。見 https://laborrights.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Golden%20Veneer_FINAL.pdf。

53同上。

54範德霍斯特,丹尼爾。“泰勒農場獲得麥當勞表彰”,《包裝工報》,2017年9月28日。見 https://www.thepacker.com/news/foodservice/taylor-farms-honored-mcdonalds。

55託馬斯,吉蓮。“麥當勞正在進行性騷擾,”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2019年1月14日。見 https://www.aclu.org/news/womens-rights/mcdonalds-serving-sexual-harassment。

56伯納德,多米尼克。“麥當勞受到人權監督機構的監督,” 人力資源雜誌,2023 年 2 月 8 日。見 https://www.hrmagazine.co.uk/content/news/mcdonalds-under-supervision-from-human-rights-watchdog/。


9


現有的披露支離破碎、不完整且含糊不清。因此,這些披露不足以評估與中國相關的商業風險。

正如麥當勞在委託書中所討論的那樣,麥當勞以《聯合國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為指導”。該文件指出:

由於在受衝突影響的地區,嚴重侵犯人權的風險增加,各國應幫助確保在這些背景下運營的工商企業不參與此類侵權行為。為了識別、預防、減輕和説明它們如何應對其不利的人權影響,工商企業應進行人權盡職調查。

評估實際和潛在的人權影響,整合調查結果並採取行動,跟蹤應對措施,溝通如何應對影響... 為了説明如何應對人權影響,工商企業應做好向外部溝通的準備,尤其是在受影響的利益攸關方或代表受影響的利益攸關方提出問題時。57

我們同意上述聲明,並認為麥當勞目前不遵守這些聲明。

-麥當勞沒有提供其在中國的業務的全面細分,提供的信息僅詳細説明瞭中國開設的門店數量和幾項通用風險披露。58麥當勞未能詳細説明關鍵信息,例如其中國供應鏈、收入和基礎設施。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定的重大風險披露並未涉及公司為降低這些風險而採取的舉措。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執法部門的説法,“至關重要的是,上市公司必須準確披露重大業務風險,及時披露和核算可能對其利潤產生重大影響的意外損失。”59

麥當勞2023年第一季度8-F指出,“(財務)業績反映了以巴西和中國為首的(國際開發許可市場和企業)板塊的強勁經營業績。”60中國是麥當勞業務表現的明顯驅動力,這使其對中國的依賴成為關鍵風險,因為有許多因素可能會損害該公司。


57《工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聯合國,2011年6月16日。見 https://www.ohchr.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publications/guidingprinciplesbusinesshr_en.pdf。

58“麥當勞公司 8-F”,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2023 年 4 月 25 日。見 https://corporate.mcdonalds.com/corpmcd/investors/financial-information.html#accordion-c3f9e31fc6-item-c90fade14a。

59“邁蘭將為與EpiPen相關的披露和會計失誤支付3000萬美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2019年4月19日。見 https://www.sec.gov/news/press-release/2019-194。

60“麥當勞公司 8-F”,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2023 年 4 月 25 日。見 https://corporate.mcdonalds.com/corpmcd/investors/financial-information.html#accordion-c3f9e31fc6-item-c90fade14a。


10


聯合國呼籲各公司 “提供足以評估企業對所涉特定人權影響的應對措施是否充分的信息。”如果麥當勞以這一原則 “為指導”,並且已經在使用 “強有力的風險管理計劃” 討論重大風險敞口,那麼關於所討論主題的報告應該易於交付,併為投資者提供有意義的見解。61

結論

在中國開展業務和與中國做生意對麥當勞構成了獨特的風險,尤其是考慮到該公司的收入和未來增長依賴中國。儘管公司堅持認為現有的披露和自願報告説明瞭這些風險,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些披露和報告含糊不清,沒有涉及與中國做生意所特有的風險。這些信息分散在各種報告中,並且缺少有關麥當勞評估和應對中國相關風險的有意義的信息,這使股東們對這種風險的範圍和性質一無所知。

正如《聯合國工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所述,“展示涉及溝通,為可能受到影響的個人或團體以及包括投資者在內的其他相關利益相關者提供一定程度的透明度和問責制。”62我們認為這是麥當勞應遵循的合理標準。

而且,在仔細考慮了這些風險之後,我們敦促您對關於麥當勞2023年委託書的股東提案7投贊成票,該提案要求提交一份關於企業運營依賴共產主義中國和易受共產主義中國影響的性質和程度的報告。


61“麥當勞公司 2023 年委託聲明”,麥當勞公司,2023 年 4 月 14 日。見 https://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63908/000155837023005957/mcd-20230525xdef14a_c.pdf。

62《工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聯合國,2011年6月16日。見 https://www.ohchr.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publications/guidingprinciplesbusinesshr_en.pdf。


11


照片來源:

第 2 頁 — 習近平,聯合國日內瓦/知識共享

第 4 頁 — 中國的新冠病毒測試/QuantFoto、知識共享

第 5 頁 — 上海的麥當勞,LuisgoSalbez/Creative Commons

第 7 頁 — Chris Kempczinski,芝加哥經濟俱樂部/YouTube

上述信息可以通過電話、美國郵件、電子郵件、某些網站和某些社交媒體渠道傳播給股東,不應被解釋為投資建議或徵求對代理人進行投票的授權。

向股東傳播上述信息的費用完全由申報人承擔。

此處包含的信息來自被認為可靠的來源,但我們不能保證其及時性或準確性,也不是所有可用數據的完整摘要或陳述。這篇文章僅供參考,不應被解釋為研究報告。

我們不接受代理卡。請不要將您的代理髮送給我們。要為您的代理人投票,請按照代理卡上的説明進行操作。

有關由國家法律和政策中心贊助的麥當勞公司——提案7—— “對'共產主義中國'年度報告的諮詢投票” 的問題,請通過電子郵件與NLPC企業誠信項目主任保羅·切瑟聯繫,電子郵件地址為 pchesser@nlpc.org。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