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1

名稱和住所

第1條

1.

本有限責任公司名為Perusahaan Persero)PT Telekomunikasi印度尼西亞Tbk或簡稱PT Telkom印度尼西亞(Persero)Tbk,以下在本章程中稱為“公司”,其住所和總部設在萬隆市。

2.

公司可以在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境內和境外的其他地方設立分支機構或代表處,但在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境外設立分支機構或代表處須事先徵得董事會批准。

公司設立期限

第2條

該公司成立於1991年9月24日(1,991-9月24日),並根據司法部長第C2-6870.HT.01.01.T.91號法令於1991年11月19日(1,991 11月19日)取得法人地位,並無限期成立。

宗旨和目標及業務活動

第三條

1.

本公司的宗旨和目標是在網絡和電信服務、信息技術領域開展業務,並優化利用本公司的資源,生產高質量和極具競爭力的商品和/或服務,以獲得/追求利潤,以增加本公司的價值。適用有限責任公司原則。

2.

為實現上述目標和目標,公司可開展下列主要經營活動:

a.

規劃、建造、提供、開發、運營、營銷/出售/出租和維護最廣泛意義上的電信和信息技術網絡,並適當遵守法律和條例;

b.

在適當遵守法律法規的情況下,規劃、開發、提供、銷售/銷售和改進最廣泛意義上的電信和信息技術服務;

c.

進行投資,包括參與其他公司的股權,以符合並實現公司的目標和目的。

d.

根據上述甲、乙兩項規定,公司的主要經營活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經營活動:

1.

電信中心,包括建造、維護和維修電信中心大樓及其設備,如電話交換機、電報、發射塔、微波雷達接收器、小型地面站大樓和衞星站。

包括本地和長途通信管道。

2.

其他電力和電信網絡的建設,包括未列入灌溉網絡建設組的其他電力和電信網絡建設的建設、維護和維修活動,直至地下水井建設/鑽探。包括建設石油和天然氣管道。

3.

電氣安裝,包括在住宅和非住宅的建築物內安裝電氣裝置,如安裝低壓電網。包括公路、鐵路和機場等民用建築電氣裝置的安裝和維護。

4.

電信裝置,包括在住宅和非住宅建築物內安裝電信裝置,如安裝天線。這一組還包括安裝、維護和修理電話/電報交換臺、微波雷達發射站、小型地面站/衞星站等的電信設施。包括安裝傳輸和電信網絡的活動。

5.

安裝空調和通風設備,包括在住宅和非住宅建築內安裝和維護空調設施(空調/空調)的特別活動。

6.

以費用或合同為基礎的批發貿易。


這一羣體包括接受佣金的代理商、中間人(經紀人)、拍賣和代表其他方在國內外進行商品貿易的其他批發商的業務。它的活動包括佣金代理、商品經紀和所有其他以其他各方的名義和費用銷售的大型貿易;參與聯合買賣或代表公司進行交易的活動,包括通過互聯網;以及涉及農業原料、活動物;紡織原料和半成品;燃料、礦石、金屬和化學工業,包括化肥;食品、飲料和煙草;紡織品、服裝、毛皮、鞋類和皮革製品;木材和建築材料;機械,包括辦公室和計算機機械、工業設備、船舶、飛機;傢俱、家居用品和硬件;拍賣行批發交易活動;放射性物質和電離輻射發生器委託代理。包括商品拍賣市場的組織者。不包括汽車和摩托車的批發貿易。

7.

計算機及計算機設備批發貿易,包括計算機及計算機設備批發貿易。

8.

軟件批發貿易。這一羣體包括軟件批發貿易。

9.

電信設備批發貿易包括電話和通信設備等電信設備的批發貿易。

10.

辦公室及工業機器、零件及設備批發貿易,包括工業機器及辦公室機器(電腦除外)及其設備的批發貿易,例如原動機、渦輪機、木材及金屬加工機械、各種工業機器及辦公室用品機器、發電機及家用機器。這包括生產機器人的批發貿易,用於工業、貿易和導航和其他服務的其他不可分類的機器,用於紡織業的計算機控制的機器,以及計算機控制的縫紉機和針織機。

11.

不能歸類的其他產品的批發貿易,包括未列入上述大貿易集團之一的其他產品的批發貿易。包括纖維或紡織纖維的批發貿易、寶石(鑽石、鑽石和藍寶石)的批發貿易。

12.

軟件零售貿易(Software),這一組包括專業軟件(軟件)的零售交易,如各種軟件,包括視頻遊戲軟件。

13.

電信設備零售貿易,包括移動電話、電話機和其他設備等電信設備的零售貿易。

14.

發佈目錄和郵件列表,此組包括髮布信息列表(數據庫)。本出版物可以電子形式或印刷形式出版。它的業務活動包括出版郵寄名單、出版電話簿和出版目錄以及其他彙編,如法律案例和藥典。

15.

發佈軟件,包括為所有操作系統平臺發佈現成(非按需)軟件,如操作系統、商業和其他應用程序以及視頻遊戲的業務活動。

16.

私營部門製作電影、錄像和電視節目,包括製作和製作由私營部門收費管理的電影、電影、錄像、電視節目或電視廣告的業務,以及為電視和電影交付服務和代理商製作電影的業務。這一組不包括從母版和後期製作動畫中複製電影和複製音頻/視頻的活動。


17.

電纜電信活動,包括操作、維護或提供使用電信電纜基礎設施傳輸語音、數據、文本、聲音和視頻的設施的活動,例如操作和維護轉換和交付設施,以便在陸上線路上提供點對點通信。微波或數據通道通信和衞星,電纜分配系統的運行(即數據和電視信號的分配),以及電報和其他非語音通信的補充,使用自己的設施。在輸電設施執行這一活動的地方,可以基於單一技術,也可以基於各種技術的組合。這包括向網絡擁有者和運營商購買接入和網絡容量,使用這種容量為企業和家庭提供電信服務,以及通過基礎設施運營商使用電纜提供互聯網接入。為實施公共電信和租用線路而進行的固定電信網絡運營活動。包括以分組形式、通過中央網絡或通過諸如公共交換電話網(PTSN)的其他網絡發送的數據通信連接活動。這包括為某些移動用户服務的地面網絡的運營,包括為公眾提供的無線電集羣服務和無線電呼叫服務。

18.

無線通信活動,包括在地球表面使用蜂窩技術為移動通信提供服務的網絡運營活動。其活動包括運營、維護或提供使用無線通信基礎設施傳輸語音、數據、文本、語音和視頻的設施,以及維護和操作尋呼號以及蜂窩電信網絡和其他無線電信網絡。傳輸設施通過無線電波提供全方位傳輸,該傳輸可以基於單一技術,也可以基於多種技術的組合。這包括向網絡擁有者和運營商購買接入和網絡容量,為企業和家庭活動提供無線網絡服務(衞星除外),以及通過無線網絡基礎設施運營商提供互聯網接入。

19.

衞星通信活動,包括通過衞星地面站、中央網關和連接網絡為移動通信提供服務的網絡運營活動。這一集團的活動包括運營、維護或提供使用衞星電信基礎設施傳輸語音、數據、文本和視頻的設施,通過衞星系統向消費者發送從有線網絡、地方電視臺或無線電網絡接收的視聽或文本節目。直接連接到家庭(這裏分類的單元通常不來自節目材料)。包括通過衞星基礎設施運營商提供互聯網接入的活動。

20.

高級呼叫服務,包括與前綴為0809的特定號碼的業務呼叫或通話,以及額外費率。“Premium Call”接入的性質是“正常關閉”,當客户提出請求時就會打開。

21.

優質短訊服務(“短訊”),包括透過流動蜂窩網絡提供內容的服務業務,其收費方式為扣除蜂窩移動網絡用户的預付按金或後付電話費。提供的內容是所有形式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是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的形式,也可以是數字形式的所有這些形式的組合,包括用於下載和高級短信的應用軟件。

22.

託管呼叫服務(呼叫卡)。這一組包括為電話呼叫服務提供附加服務的服務企業

23.

其他電話增值服務,包括其他活動的電話增值服務,如電話卡,幷包括其他電信支持服務。可在電話呼叫前通過附加用户身份驗證流程或接入碼管理呼叫和/或計費的功能。

24.

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這一組包括一家公司為其客户提供的訪問互聯網的商業服務,或者可以被稱為互聯網的網關。

25.

數據通信系統服務,這一組包括可用於發送語音、圖像、數據、信息和分組的數據通信系統服務活動。這項服務有連續性、質量和安全性的保證。

26.

公共電話互聯網服務(ITKP),這一組包括通過互聯網協議(IP)網絡傳輸呼叫的商業服務。該活動組織連接到電信網絡的商業性質的互聯網電話。


27.

互聯網互連服務(NAP)包括為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商提供接入和/或路由的活動。在為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商提供接入時,互聯網互連服務提供商可以提供用於互聯網傳輸的網絡。互聯網互聯服務提供商之間必須通過互聯互通。互連服務提供商管理用於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的業務。

28.

通過蜂窩移動網絡或具有有限移動性的移動網絡無線本地固定網絡提供的內容提供商服務,包括通過移動蜂窩網絡或具有有限移動性的無線本地固定網絡提供內容的服務企業,這些服務企業通過減少移動蜂窩網絡和本地固定網絡用户的預付押金或後付費電話費來收取費用,而不使用有線限制移動性。所提供的內容是所有形式的信息,可以是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的形式,也可以是所有這些形式的數字形式的組合,包括可供下載的應用軟件。

29.

其他不能歸類的信息服務活動。這一組包括其他地方無法歸類的其他信息服務業務,如電話信息服務、收費或合同信息檢索服務以及新聞剪報服務、新聞剪報服務等。這一組包括內容提供商服務活動。

30.

其他多媒體服務,包括上文第23、24、25和26點未涵蓋的其他多媒體服務活動。

31.

視頻遊戲開發活動,包括視頻遊戲開發活動,如遊戲概念設計活動、視頻遊戲軟件開發、創建免費資產、與視頻遊戲相關的動畫、聲音和音樂創作、視頻遊戲測試等對視頻遊戲的支持。

32.

開發通過互聯網的交易應用程序(電子商務)活動,包括開發通過互聯網交易的應用程序的活動(電子商務)。活動包括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活動的諮詢、分析和應用編程。

33.

沉浸式媒體內容編排和製作活動。該小組包括與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等沉浸式媒體系統的分析、設計和編程相關的諮詢和製作。這項活動通常涉及分析沉浸式媒體系統用户的需求及其問題,包括根據沉浸式媒體用户的需求編寫程序。專門為身臨其境的媒體創建3D視覺效果和360視頻及其修改。

34.

區塊鏈技術開發活動。該小組包括區塊鏈技術開發活動,如智能合約執行活動、公共區塊鏈基礎設施設計和私有區塊鏈。這一組不包括加密資產大宗商品期貨交易。

35.人工智能基於編程的活動。這一組包括諮詢,然後是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的分析和編程,包括AI的子集,如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專家系統和其他AI子集。

36.

其他計算機編程活動,包括與其他現成系統的分析、設計和編程有關的諮詢。這項活動通常包括分析計算機用户的需求和他們的問題,解決問題,並製作與解決這些問題相關的軟件。包括根據計算機用户的需要編寫簡單的程序。設計結構和內容,和/或編寫創建和實施所需的計算機代碼,例如系統軟件(更新和修復)、應用軟件(更新和修復)、數據庫和網頁。這包括軟件定製,例如修改和調整現有的應用程序配置,使其在客户信息系統環境中發揮作用。作為軟件銷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進行的類似軟件定製活動也包括在零售軟件的子類中。

37.

信息安全諮詢活動,包括信息安全規劃和監督諮詢服務、信息安全檢查或保證、信息安全開發和實施。


38.

數字身份提供活動。這一組包括提供數字身份的活動,數字身份是電子系統中實體的代表。數字身份可以基於身份證明的風險以幾個級別的保證/信任來發布。該活動可以是在註冊、驗證、存儲、認證方面的數字過程的形式,包括管理與實體的證書相關聯的生物測定和生物測定屬性。憑據以數字形式製作,例如唯一號碼、用户帳户和電子證書。

39.

使用電子證書的電子證書提供活動和服務。這一組包括提供電子認證和使用電子證書提供服務的活動,如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時間標誌、電子登記交付服務、網站認證以及電子簽名和/或電子印章的保存。

40.物聯網(IoT)諮詢和設計活動。該小組包括諮詢服務活動,通過修改現有硬件,如傳感器、微控制器和其他硬件,設計和製造基於訂單(未準備好使用)的集成系統解決方案。這些修改在其中嵌入的物聯網硬件和/或軟件上執行。這一組不包括芯片製造活動和物聯網軟件發佈/開發活動。

41.

計算機諮詢和其他計算機設施管理活動,包括在與軟件應用程序相關或不與軟件應用程序相關的情況下諮詢計算機硬件的類型和配置。規劃和設計集成了硬件、軟件和計算機通信技術的計算機系統。諮詢通常包括分析計算機用户的需求和他們的問題,並提供最佳解決方案。歸入本子類的單位可將系統硬件和軟件組件作為集成服務的一部分提供,或者這些組件可由第三方或供應商提供。歸入這一小類的單位通常安裝系統,並培訓和支持系統用户。這包括在客户所在地提供客户計算機系統和/或數據處理設施的管理和操作,以及相關的支助服務。

42.

其他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服務活動,包括信息技術活動和與其他地方未歸類的活動有關的其他計算機服務,如計算機損壞恢復、個人計算機安裝(設置)和軟件安裝。這包括事件管理和數字取證活動。這一組包括不包括在計算機編程活動、計算機諮詢和計算機設施管理活動中的各種與計算機有關的業務。

43.

數據處理活動,包括處理和製表所有類型的數據。此活動可以涵蓋根據客户提供的數據處理和編寫報告的整個階段,也可以只涵蓋處理階段的一部分。這包括向客户分發主機設施以及提供數據錄入和大數據管理活動。

44.

託管和不可分類活動,包括與提供託管基礎設施、數據處理服務以及未分類和專門的託管活動有關的服務業務,如網絡託管、流媒體服務和應用程序託管。這包括雲計算存儲。這裏包括雲計算存儲。

45.

網站門户網站和/或非商業目的數字平臺,包括非商業網站的運營,這些網站使用搜索引擎生成和維護可搜索格式的互聯網地址和內容的大型數據庫,作為互聯網門户網站的網站的運營,例如定期提供非商業目的更新內容的媒體網站,運營數字平臺和/或網站/門户網站以促進和/或調解通過互聯網和/或電子設備和/或其他非商業目的的商品和/或服務的所有權轉讓的商業活動的形式進行電子交易。


46.

網站門户和/或用於商業目的的數字平臺,這一組包括運營用於商業目的的網站,這些網站使用搜索引擎生成和維護可搜索格式的互聯網地址和內容的大型數據庫,運營充當互聯網門户的網站,例如提供定期更新的內容的媒體網站,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用於商業目的,營運數碼平臺及/或網站/門户網站,透過互聯網及/或電子裝置及/或其他電子系統方法,以促進及/或調解過户貨物及/或服務及/或其他服務的形式進行電子交易,包括一項、部分或全部電子交易活動,即訂購、付款、交付該等活動。這一組包括具有商業(盈利)目的的網站/門户網站和/或數字平臺,它們是用於促進和/或調解電子交易服務的應用程序,例如市場、數字宣傳和按需在線服務。這一組不包括金融科技(金融科技)。金融科技點對點(P2P)借貸和金融科技支付服務。

47.

計算機及其設備的零售貿易,包括各種計算機、設備和用品的專業零售貿易。

48.

電子遊戲設備零售業等,包括電子遊戲設備零售業。

49.

辦公機器零售貿易,包括計算機以外的特殊辦公機器的零售貿易,如各種打字機、計算器、收銀機等。

50.

音像器材零售業,包括廣播、電視、錄像機、錄音機、擴音機、卡式錄音機等音像器材的零售。包括立體聲設備和CD和DVD記錄和播放設備。

51.

其他不能歸類的電信活動,包括其他地方沒有涵蓋的其他電信業務。這一組包括信用銷售活動、電子和電子優惠券以及移動電話入門包的銷售。

52.

轉售基本電話服務,這一組包括提供基本電話服務轉售的業務,如電話亭(““)提供電話、傳真、電傳和電報服務、互聯網接入轉售服務,包括提供互聯網接入轉售服務的業務,如網吧和其他電信服務的轉售服務。

53.

校準/計量服務,包括校準實驗室檢查和測試測量儀器或校準工具的活動,幷包括應其他機構/行業/組織的要求為測量儀器提供校準服務的校準實驗室活動,例如校準壓力錶、非醫用温度計、秤等。這項活動還包括校準輻射測量儀器,如測量儀、污染計、劑量計和其他相關測量儀器,以及輻射輸出的測量。包括讓校準員檢查/測試/維護測量儀器的活動,如道路秤、加油站儀表等,以使該工具被認為在規定的時間內有效。

54.

私人發行電影、錄像、電視節目活動。這包括為電影電影院或故事片、電視網和電視臺發行電影、錄像帶、DVD和類似的產品,以及由私營部門收費管理的展覽組織者。包括購買電影、電影、錄像帶和DVD的發行權。

3.

除第(2)款所述的主要業務活動外,公司還可以在優化其資源利用的情況下開展支持/支持業務活動,用於:

a.

通過電信和信息技術網絡提供支付交易和轉賬服務;

b.

在優化公司資源的背景下開展其他活動和業務,包括使用固定資產和搬家資產、信息系統設施、教育和培訓設施、維護和維修設施;

c.

與其他各方合作,以優化信息、通信和技術行業其他各方擁有的信息、通信或技術資源,符合並實現公司的目標和目標。

d.

根據上文甲、乙款的規定,本公司的配套經營活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經營活動:


1.

一般印刷業,包括報紙、雜誌和其他期刊的印刷業活動,如小報、報紙、雜誌、期刊、小冊子、書籍和小冊子、音樂手稿、地圖、地圖冊。海報、廣告目錄、招股説明書等印刷廣告、日記、日曆、業務表等商業印刷品、文具或個人文具等印刷品、膠印、照相、柔印等。複印機、電腦打印機、壓花等,包括快速印刷設備;直接印刷到紡織品、塑料、玻璃、金屬、木材和陶瓷上,但織物和服裝上的絲網印刷除外;以及在標籤或識別標記上印刷(平版印刷、墓碑上的書寫、柔版印刷等)。這包括通過計算機、模版機等進行重印。這些指紋通常是受版權保護的。

2.

住宅建築,包括用於居住目的的建築物的建造,如住宅、公寓和公寓。包括房地產公司以銷售為目的建造住宅樓和改造住宅樓的活動。

3.

寫字樓建設包括建造用於辦公的建築物的業務,如辦公室和家庭辦公室(“魯坎“)。包括以出售為目的的房地產公司進行的寫字樓建造和建築改造和辦公翻新活動。

4.

建造其他建築物這組包括建造,維護和/或重建用於其他用途的建築物,例如禮拜場所(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教教堂、巴釐島的寺廟、修道院、寺廟)、航站樓/車站建築物、鐵路車間建築物、紀念碑建築物、國家和中央/地區政府建築物、機場建築物、飛機機庫建築物、庫爾德工人黨(機場消防局)建築物、歷史建築物、監獄建築物、會議廳建築物、倉庫、發電機建築物、泵房、倉庫、發電廠、建築物、變電站、信號變電所建築物、塔式建築物、包括爆炸物儲存在內的儲存建築物等等。包括更改和其他建築翻新活動。

5.

在電力建築物的建設方面,這一組包括建造、維護和/或重建電力民用建築物,如用於發電、輸電、配電和安裝用電的民用建築物,當地和長途輸電線,包括建造變電站和安裝電線杆和電塔。

6.

交通基礎設施通信民用建築的建設。這一組包括建造、維護和/或重建海上助航設備、空中導航電信大樓、信號和鐵路電信大樓的電信設施,包括塔/杆/管/天線大樓和類似建築物。

7.

建設其他不能歸類的民用建築的。這一組包括建造、維護和維修其他民用建築,如停車場和其他住宅(建築物外)設施。這一組包括土地的分割及其開發(例如,增加道路、公共基礎設施等)。這包括採購和建設微電子設施和加工廠,如生產微處理器、硅芯片和晶片、微電路和半導體的工廠;採購和建設紡織服裝加工廠;採購和實施鋼鐵加工建設;和/或採購和實施其他加工廠建設。

8.

海上、河流和空中航行建築安裝服務。這一組包括安裝和維護與海洋、河流和空中導航輔助設備、電信-航運/航空、水文和氣象、穿越航道和偵察有關的建築和設備,以利於航運和航空安全。

9.

電子裝置方面,這一組包括為住宅和非住宅用途的建築物安裝電子裝置,以及安裝機場電子和信息技術(包括電信和信息技術系統),例如安裝警報系統、閉路電視和音響系統以及商業管理系統(預付電費憑單)。這包括安裝門禁、計分板、計時系統、周邊像素顯示器、主時鐘和其他電子設施。


10.

安裝水管(管道)。這一組包括安裝乾淨的水、廢水和排水渠道,包括住宅和非住宅建築的管道工程。包括水管裝置、淨水配水管、水處理廠/反滲透裝置及髒水管的保養及維修工作。

11.

供暖和地熱設施,包括在住宅和非住宅建築中安裝和維護供暖和地熱設備,包括電力和非電力設備,包括管道、管道和金屬板材;中央供熱控制系統,連接到區域供暖系統,包括家用鍋爐燃燒器。包括管道或儲罐的隔熱工程,在牆外安裝不受天氣影響的隔熱材料,安裝隔熱材料(用於冷熱水管道、鍋爐和下水道),防火隔熱材料,以及安裝防火系統。

12.

在機械安裝方面,這一組包括安裝和維護住宅和非住宅建築物以及其他民用建築物的運輸和起重設備的機械裝置,如電梯、電梯(自動扶梯)、傳送帶(人行道)、吊船和自動門,包括消防安全樓梯設備工作。

13.

其他非機密建築安裝。這一組包括其他建築安裝的安裝活動和其他民用建築安裝的安裝、維護和維修活動。這包括安裝和維護採礦和製造設施,如裝卸站、纏繞豎井、化工廠、鐵基、高爐和焦爐;安裝處理系統和設備,在發電廠將海水、鹹水、淡水淨化為純淨水。

14.

室內裝修,包括在完成住宅和非住宅建築的背景下的室內裝修工作活動。室內裝飾工作活動包括建築應用或其他建築工程的室內灰泥(塗料),包括相關的車削材料,安裝或安裝門(自動門和旋轉門),窗户,門窗和木質或其他材料的門窗框,安裝廚房(廚房套裝),樓梯等,傢俱安裝,天花板等室內飾面,木質牆面覆蓋,可拆卸的隔斷等,建築物或其他建築項目的瓷磚或安裝陶瓷,混凝土牆或瓷磚地板,拼花地板和木地板,油氈和地毯地板,包括橡膠或塑料,水磨石,大理石,花崗巖或地板或牆壁塗料和牆紙(牆紙)。包括用金屬、木材和其他材料在牆壁、柱子或天花板表面進行油漆、安裝玻璃鏡、安裝裝飾品和其他室內藝術裝飾工作。

15.

各種形式的印刷出版商品批發貿易,包括圖書、雜誌、報紙等各種形式的印刷出版商品的批發貿易。

16.

批發實驗室設備,製藥設備,人類醫療設備。這一集團包括實驗室設備、製藥設備和人類醫療設備的批發貿易。

17.

批發實驗室設備、製藥設備和動物醫療設備。該集團包括實驗室設備、製藥設備和獸醫設備的批發貿易,包括進口、出口和分銷活動。

18.

人類實驗室設備、製藥設備和醫療器械的零售貿易。這一組包括專門銷售實驗室設備、製藥設備和人體醫療器械的零售業,其中包括各種玻璃實驗室設備(試管、測量管、顯微鏡載玻片、試管、血清/輸液瓶);瓷器實驗室設備(化學管、濾板、研缽和筷子、十字架);醫療專業工具和設備(外科儀器和飛機、牙科儀器和設備、電子醫療儀器、温度計、血壓測量)。

19.

藥品藥品、醫療器械、香水及其他化粧品的特殊零售貿易。這一羣體包括其他專門的零售企業,如用於人和動物的醫藥配料和傳統醫藥原料,以及用於動物的實驗室設備、製藥設備和醫療設備,其中包括各種玻璃實驗室設備(試管、測量管、顯微鏡載玻片、試管、血清/輸液瓶)、瓷器實驗室設備(化學管、濾板、研缽和筷子)、獸醫用工具和設備(外科儀器和飛機、牙科護理儀器和飛機、電子醫療儀器、温度計、血壓測量等)、動物保健設備和醫療診斷工具等。


20.

錄音活動。該集團包括在唱片、磁帶、CD等製作原創錄音母版的業務,以及在錄音棚或其他地方的錄音服務活動,包括錄製(間接)無線電節目結果、電影、電視的音頻。還有其他人。電影和錄像製品的出版包括由政府發行電影、錄像和電視節目,以及由私營部門發行電影、錄像和電視節目。計算機軟件出版屬於軟件出版集團。

21.

以國防和安全為目的的特殊電信活動,包括專門用於國家國防和安全目的的電信的運營。

22.

音樂和音樂圖書出版活動,包括音樂出版業務,例如購買和錄製音樂作品的版權,在錄音、廣播、電視、電影、現場表演、印刷和其他媒體上推廣、批准和使用作品,以及向批發商、零售商或直接向公眾分發錄音製品。包括出版音樂書籍和樂譜書籍。

23.

其他貨幣中介機構,包括接受存款和/或結清存款以及發放信貸或貸款資金。

信貸援助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如貸款、擔保貸款和信用卡。這些活動一般由中央銀行以外的金融機構實施,如其他地方未分類的金融中介服務,如高利貸者、信用合作社、郵政轉賬活動和聰明行為(郵政儲蓄)、被授權為購買住房提供信貸、也接受存款和匯票活動(轉賬)的特殊機構。

24.

支付服務提供商(PJP)。這一組包括與在前端向支付系統服務的最終用户提供支付服務有關的活動,包括顯示資金來源信息;啟動交易/獲取(電子錢包、收購人和支付網關);發行支付工具/賬户;匯款/資金轉賬服務。

25.

運輸諮詢活動,包括運輸顧問活動,包括提出意見、建議、準備可行性研究、規劃、監督、管理和研究陸海空運輸領域。包括港口安全管理。

26.

工業管理諮詢活動。這一組活動包括諮詢援助、指導和業務運營以及工業公司的組織問題和管理,如戰略和組織規劃;與財務有關的決策;營銷目標和政策;人力資源規劃、實踐和政策;調度計劃和生產控制。

27.

其他管理諮詢活動,包括提供諮詢協助、指導和業務運作,其他組織和管理問題,如戰略和組織規劃;與財務有關的決策;營銷目標和政策;人力資源規劃、做法和政策;進度計劃和生產控制。這些商業服務的提供可以包括為各種管理職能提供諮詢、指導和業務援助,為農學家和農業經濟學家等提供管理諮詢,設計會計方法和程序,成本會計程序,預算監測程序,為商業和社區服務提供規劃、組織、效率和監督方面的諮詢和援助,管理信息等。包括基礎設施投資研究服務。

28.

在認證服務方面,這個小組包括產品認證機構、質量管理體系、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環境管理體系、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生態標籤、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職業安全和健康管理體系(SMK3)、有機食品認證體系、可持續生產森林管理體系和木材合法性驗證等活動。包括對質量管理體系、倉單系統、綠色行業認證符合性的評估活動。


29.

實驗室檢測服務,涵蓋所有類型的材料和產品的物理、化學、生物、電氣、機械和其他分析,包括食品衞生領域的測試活動,包括與食品生產有關的動物疾病測試和控制;聽音和振動測試(振動)、礦物成分和純度測試等;物理特性測試和材料性能,如強度、厚度、耐用性等。放射性和其他方面,合格和耐久性測試,整機性能測試,如摩托車、汽車、電子設備、電信設備測試、醫療實驗室測試、故障分析、測試和測量環境指標,如空氣和水污染,使用模型或模型測試,如飛機、船舶、大壩和其他。包括警察實驗室的業務活動和評估倉單系統質量測試的適宜性。醫學測試包括在另一組中。

30.

安裝技術檢查服務,這一組包括安裝設計和安裝過程的檢查活動,例如電力安裝和其他安裝的檢查。

31.

在廣告方面,這一組包括各種廣告服務(自己或分包),包括諮詢、創意協助服務、廣告材料製作、媒體規劃和購買。活動包括在報紙、雜誌和小報、廣播、電視、互聯網和其他媒體上製作和投放廣告;製作和投放現場廣告,如廣告牌、展板、各類海報和圖片、傳單、小冊子、傳單、傳單、小冊子和相框、櫥窗廣告、陳列室設計、汽車和巴士廣告;描繪媒體,即出售各種應用廣告媒體的空間和時間;空中廣告、分發或交付廣告材料或樣品;在告示牌或廣告牌上提供廣告空間;設立攤位和其他構築物和展品;並領導旨在吸引和留住客户的營銷活動和其他廣告服務,如產品推廣、銷售點、直郵廣告和營銷諮詢。

32.

與之相關且不能歸類的其他預訂服務包括尚未列入旅遊信息服務小類的其他旅行服務業務,如提供與旅行有關的其他預訂服務,如交通、酒店、餐館、汽車租賃、娛樂和體育活動;提供分時交換(住宿)服務;某些活動的門票銷售活動,如劇院、體育和娛樂活動、文化藝術表演以及參觀物體和旅遊景點和其他娛樂活動。

33.

旅遊信息服務,包括提供遊客所需的旅遊物品和景點、旅遊設施、旅遊服務、交通運輸等信息。通過印刷、電子或其他傳播媒介傳播有關旅遊企業的信息或遊客需要的其他信息。這包括提供預訂服務、住宿、餐館、航班、陸路運輸和海上運輸方面的信息。

34.

呼叫中心活動,包括呼叫中心服務業務,如呼入呼叫中心、人工接聽客户電話、自動呼叫分配、電話和計算機集成、交互式語音應答系統或類似的接收請求的方法、提供與請求客户幫助或提交客户投訴或投訴相關的信息產品;呼出呼叫中心,使用類似的方法向潛在客户銷售或營銷產品或服務,向客户進行市場調查或民意調查和類似活動。

35.

其他商業支援服務活動,包括其他地方無法分類的商業支援服務提供者活動,例如為公眾提供的法庭報告服務和速寫記錄及速記服務、會議電視直播服務、條碼尋址服務、條碼打印服務、根據薪酬或合約籌款的組織服務、郵件分揀服務、儲存服務、使用硬幣計量器的停車費服務、獨立拍賣活動、忠誠度計劃管理,以及為其他地方未分類的企業提供的其他支援活動。包括倉單系統登記中心的活動。


36.

特殊活動組織服務,這一組包括特殊活動組織者的活動,他們根據客户的要求組織特殊活動,通過舉辦的活動實現預期目標,以及他們自己設計的特殊活動,從概念的產生、規劃、準備、執行到一系列活動的過程。搞定了。組織特殊活動的活動包括節日、嘉年華、體育活動、音樂活動、文化活動、個人活動和類似活動。

37.

會議、獎勵旅行、會議和展覽(MICE)組織服務。這類服務包括組織、推廣和/或管理活動,例如為一羣人(政治家、商人、學者等)聚會提供的服務。這一羣體還包括計劃、編制和組織獎勵旅行計劃的服務企業,以及計劃和組織貿易和商務展覽、會議、會議和聚會的服務企業。這項活動也稱為MICE(會議、獎勵、會議和展覽)服務。

38.

私立輔導和諮詢教育,包括由私營部門開展的輔導和諮詢教育。這一組的教育活動或課程包括輔導、健康指導、組織指導、倫理與關係;商業顧問教育、税務顧問、心理顧問和人力資源開發、巨腦、超腦、力量大腦、心算;遊戲小組導師、幼兒導師、家庭發展、兒童和老年人教育、個性發展、學習方法發展、人力資源發展、兒童創造力提高、教育者潛力改進、幼師教育、算盤、幼兒家教。

39.

修理計算機和類似設備,包括修理和維護計算機及其設備,如臺式計算機、膝上型計算機、磁盤驅動器、閃存驅動器和其他存儲介質、光盤驅動器(CD-R、CD-ROM、DVD-R)、打印機、顯示器、鍵盤、鼠標、操縱桿和軌跡球、內部和外部計算機調制解調器、計算機終端、計算機服務器、掃描儀,包括條形碼掃描儀、智能卡閲讀器、虛擬現實頭盔和計算機投影儀。這包括非機械操作的自動櫃員機(ATM)、銷售點(POS)終端和手持式計算機(PDA)等計算機終端的維修和維護服務。

資本

第四條

1.

公司的法定資本為19,500,000,000.00盧比(19.5萬億盧比),分為390,000,000,000(3900億)股,包括:

a.

1(一)Dwiwarna系列股票;以及

b.

389,999,999,999(3899億9999萬9999)股B系列股票,每股面值50盧比(50盧比)。

2.

在法定資本中,25.40%(25.04%)或總計99,062,216,600(990億6221萬6600)股已發行和繳足股本。總名義價值4,953,110,830,000.00盧比(4萬9531億1083萬盧比),包括:

a.

1(1)Dwiwarna系列股票,總面值為50.00盧比(50盧比);以及

b.

99,062,216,599(990億6226萬5599)股B系列股票,總面值4,953,110,829,950.00盧比(4萬9531億1082萬9950盧比);

3.

本公司每名股東已認購及繳足第2段所述每股已發行股份面值的100%(100%),或總面值4,953,110,829,950.00盧比(4萬9531億1082萬9950盧比)。

4.

在適當遵守法定規定的情況下,包括資本市場部門的規定,股票可以以貨幣或其他形式繳足。以貨幣以外的其他形式支付的股份,無論是以有形或無形物品的形式支付的,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a.

作為資本保證金的對象必須在邀請股東大會(以下簡稱大股東大會)進行支付時向社會公佈;

b.

被用作實收資本的標的物必須由在金融服務管理局(以下簡稱“OJK”)註冊的評估師進行評估,並且不以任何方式抵押;

c.

獲得本章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法定人數的GMS批准;


d.

作為資本保證金的標的是進行公開發行的有限責任公司或在聯交所上市的公眾公司的股份,其價格必須以公允市值確定;

e.

如果付款來自留存收益、股票溢價、公司淨利潤和/或股權要素,則留存收益、股票溢價、公司淨利潤和/或其他股權元素已包括在最新的財務報表中,該報表已由在OJK註冊的會計師以無保留意見進行審查。

f.

如果本公司在未授予優先購買權(下稱“優先購買權”)的情況下增資,則必須獲得股東大會的批准,股東大會由獨立股東和與本公司無關聯的股東、董事會成員、董事會成員和董事會成員出席。公司章程第二十五條第三款規定的董事會、大股東或控股股東。

g.

為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不得在公司資本之外,通過發行股票和/或其他股權證券,以貨幣以外的其他形式支付股份。

h.

以貨幣以外的其他形式支付的,必須與資金的計劃使用直接相關。

i.

從估值之日起至本款b字母所指的非貨幣形式支付股份之日,最長為六個月。

5.

仍在投資組合中的股份將由董事會根據公司當時的資本要求、發行方式和價格以及經GMS批准的董事會會議決定的要求進行發行。在印度尼西亞資本市場領域的這些章程和條例中所載的,只要支出的價格不低於面值。

6.

通過發行股權證券(股權證券是指可以換取股份的證券或作為發行人從本公司獲得股份的權利的證券)的任何額外資本,應在下列條件下進行:

a.

如本公司擬透過發行股份及/或其他股權證券(不論是否可轉換為股份或授予股份購買權)來增加資本,本公司須按股份所有權百分比的一定比例向每位股東授予優先購買權。

b.

本款字母a所述在發行股票和/或其他股權證券時發行優先購買權的義務不適用於《資本市場部門關於上市公司增資的條例》進一步規定的某些情況下的股票和/或其他股權證券的發行。

c.

如果仍有本款甲款所述股東未認購的剩餘股份或其他股權證券,則在有備用買受人的情況下,該股份或其他股權證券必須分配給作為備用買受人的某些方。以相同的價格和條件。

d.

將由本公司發行且不被優先購買權持有人認購的股權證券必須分配給所有認購額外股權證券的股東,條件是如果訂購的股權證券數量超過將發行的股權證券數量,則無人認領的股權證券必須按照認購額外股權證券的每位股東行使的優先購買權數量按比例分配。

e.

如果仍有剩餘的股權證券未被股東認購,則在有備用買家的情況下,股權證券必須按一定的價格和條件分配給充當備用買家的某一方。就是那一輛。

f.

為證券持有人發行證券組合中的股份,可以換取股份或包含股份取得權的證券,可由董事會根據批准發行該等證券的本公司先前的一般股東名冊進行。

g.

實收資本的增加在繳存發生後生效,發行的股份與本公司發行的相同類別的股票具有相同的權利,但不影響本公司向法律和人權領域部長(下稱“法務部長”)通報的義務。

7.

本公司的法定資本的增加只能基於GMS的決定。在變更法定資本的情況下對《公司章程》的這一修正必須得到法律部長的批准,規定如下:

a.

增加法定資本,使已發行和實收資本低於法定資本的25%(25%)的,只要:

a.1.

已獲得GMS批准增資;

a.2.

已獲得法務部長的批准;


a.3.

增加已發行和已繳足資本,使其至少達到25%(25%),必須在不遲於法律部長批准後6(6)個月內進行;

a.4.

如果A.3點所指的額外實收資本沒有完全履行,公司必須修改公司章程,使法定和實繳資本符合《有限責任公司法》(下稱《有限責任公司法》)的規定,在A.3點規定的期間未履行後2個月內;

a.5.

A.1點所述的GMS批准包括下文第(7)款信函b所述的對本組織章程進行修訂的批准。

b.

為增加法定資本而對組織章程細則作出的此項修訂於繳足資本發生後生效,使實收資本金額至少為法定資本的25%(25%),並享有與本公司在適當遵守本組織章程細則的規定下發行的其他股份相同的權利,但不影響本公司有義務處理法律部長為落實額外實收資本而批准對本組織章程細則的修訂。

8.

通過發行股權證券增資,如果法律法規,特別是資本市場領域的法規和本公司股票上市地證券交易所的法規另有規定,則可能偏離上述規定。

9.

本條所指的股東大會必須由A系列Dwiwarna股東出席,會議決議必須得到A系列Dwiwarna股東的批准。

股份

第五條

1.

公司股份是指在股東名冊上登記的股東名下發行的股份,包括:

-

A系列Dwiwarna股份,只能由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擁有;以及

-

B系列股票,可由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和/或公眾擁有。

2.

在這些公司章程中,“股份”是A系列Dwiwarna股票和B系列股票,“股東”是A系列Dwiwarna股東和B系列股東,除非另有明文規定。

3.

本公司只承認個人或法人為獲授權行使法律賦予的股份權利的一方。

4. 只要本章程另有規定,則A系列Dwiwarna股東、B系列股東享有同等權利,每1(1)股給予1(1)投票權。

b.

根據這些組織章程,A系列Dwiwarna股份由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明確擁有,授予持有人作為A系列Dwiwarna股東的特殊權利。

c. A系列Dwiwarna股東的特權包括:

c.1

在大湄公河次區域內批准下列事項的權利:

C.1.1.批准對本公司章程的修訂;

C.1.2.批准資本變更;

C.1.3.批准董事會、監事會成員的任免;

C.1.4.批准合併、合併、收購、分立和解散;

C.1.5.批准董事會和監事會成員的薪酬;

C.1.6.批准根據這些公司章程進行的資產轉讓需要得到大湄公河次區域的批准;

C.1.7。批准根據這些公司章程參與和降低其他公司的股權比例,需要得到大公司管理委員會的批准;

C.1.8.批准使用利潤;

C.1.9。批准基於這些章程的非經營性長期投資和融資,需要得到大湄公河次區域的批准;

c.2

有權推舉董事會成員候選人和董事會成員候選人;

c.3.

提出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議程的權利;

c.4.

請求和訪問公司數據和文件的權利。與根據本章程和法律法規的規定使用所述權利的機制保持一致。


d.

除A系列Dwiwarna股東在C字母和本章程其他章程中所述的特殊權利外,B系列股東享有與本章程第25條相同的權利。

5.

如果一股因繼承或基於其他原因易手,因此成為一(一)人以上的財產,那麼擁有一(一)股的人需要指定其中一人,並且被指定的人作為他們的聯名代表被記錄在股東名冊上,他們有權行使法律賦予的股份權利。

6.

如果聯名所有人沒有將聯名代表的任命書面通知公司,公司應將在公司股東名冊上登記的股東視為股份的唯一合法所有人。

7.

所有股東必須依法遵守本章程以及GMS中合法作出的所有決定和法律法規。

8.

本公司所有在聯交所上市的股份,應適用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法規和/或本公司股票上市地的證券交易所條例。

股份證書

第六條

1.

股份所有權證明如下:

a.

如本公司的股份未被納入結算及託管機構的集體託管,本公司須以股票或集體股票的形式向其股東提供股份所有權證明。

b.

如本公司股份被納入結算及託管機構的集體託管,本公司須向結算及託管機構發出證書或書面確認,作為記錄於本公司股東名冊的證明。

2.

本公司按照公司股票上市地《資本市場和證券交易所條例》的規定,以在本公司股東名冊上登記的所有者的名義發行股票。

3.

公司可以出具集體股票,證明股東擁有兩股或兩股以上股份的所有權。

4.

股票必須至少包括:

a.

股東的姓名或名稱和地址;

b.

股票證號;

c.

股票發行日期;

d.

股票的面值。

5.

集體股票證書必須至少包括:

a. 股東的姓名或名稱和地址;

b. 股份集體證號;

c. 集體股票發行日期;

d. 股份面值和股份總價;

e. 股份數量及相關股票編號。

6.

每一張可以轉換為股份的股票、集體股票、可轉換債券、權證和/或其他證券,必須包含總裁董事連同總裁專員的簽名,或者總裁專員無法轉換為股份的簽名不需要向第三方證明的,由總裁董事連同董事會成員簽名,或者總裁董事和總裁專員無法轉換為股票的不需要向第三方證明的,則由一名董事和董事會成員簽名,可以直接印製在股票、集體股票上,可轉換債券、認股權證及/或其他可轉換為股份的證券,並須遵守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法規及本公司股票上市所在證券交易所的規定。

7.

如本公司不發行股票,可憑本公司出具的股票所有權證明。

8.

本公司發行的所有股票和/或集合股票均可根據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法規和《公司法》進行擔保。

換領股票

第七條

1.

如果股票損壞,在下列情況下可以更換股票:

a.

提出換髮股票書面申請的當事人為股票所有人;

b.

本公司收到損壞的股票的;


c.

損壞的股票原件必須退還,可以換成與原股票編號相同的新股票;

d.

提供補發股票後,公司有義務銷燬損壞的原股票。

2.

股票遺失的,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補發:

a.

申請換髮股票的當事人為股票所有人;

b.

公司已獲得印尼國家警察關於股票遺失的報告文件;

c.

申請置換股份的一方提供公司董事會認為必要的擔保;

d.

發行補發遺失股票的計劃已於補發股票最少十四(14)日前於本公司股份上市地點的聯交所公佈。

3.

換髮股票後,換髮的股票對本公司不再有效。

4.

發行置換股票的所有費用由有利害關係的股東承擔。

8.

前款關於發行置換股票的規定,也適用於置換股票、股權證券的發行。

集體監護

第八條

1.

集體託管股份適用本條規定,即:

a.

在結算託管機構的集體託管的股份必須代表結算託管機構記錄在公司股東名冊上;

b.

登記在託管機構的證券賬户中的託管銀行或證券公司的集體託管股份,為託管銀行或證券公司的賬户持有人的利益,以上述託管銀行或證券公司的名義記錄;

c.

如果託管銀行的集體託管股份是共同基金證券組合的一部分,以集體投資合同的形式存在,而不包括在託管機構的集體託管機構,公司將代表託管銀行將股份登記在公司股東名冊上,為所有者的利益。共同基金的參與單位是以集體投資合同的形式;

d.

本公司有義務向本款字母a所指的託管機構或字母c所指的託管銀行發出證書或確認書,作為記錄在公司股東名冊中的證明:

e.

公司有義務將以託管機構或互惠基金託管銀行的名義登記的集體託管的股份以集體投資合同的形式在公司股東名冊上轉讓給該託管機構或託管銀行指定的一方;

f.    

變更申請由託管機構或託管銀行向本公司或本公司指定的證券管理局提出;

g.

存款和結算機構、託管銀行或證券公司必須向賬户持有人出具確認書,作為在證券賬户登記的證據;

h.

在集體託管中,公司發行的每一股相同類型和分類的股票都是等值的,可以相互交換;

i.

股票遺失或損毀的,本公司有義務拒絕將股票集中託管,除非要求轉讓的一方能夠提供充分的證據和/或保證該方是正確的股東,並且股票確實遺失或損毀;

j.

股份被質押、被法院判決沒收或者因刑事案件被沒收的,本公司有義務拒絕集體託管的股份上市;

k.

證券以集體託管方式登記的證券賬户持有人有權根據其賬户中持有的股票數量參加GMS和/或在GMS投票;

l.

託管銀行和證券公司必須向託管和結算機構提交一份證券賬户清單以及每個賬户持有人在託管銀行和證券公司持有的公司股票數量,然後在不遲於GMS邀請函的前1(1)個工作日提交給公司;


m.

投資經理有權出席GMS並在GMS中投票,這些股票包括在託管銀行的集體託管中,託管銀行是共同基金證券組合的一部分,以集體投資合同的形式存在,但不包括在託管和結算機構的集體託管中,前提是託管銀行必須在不遲於GMS邀請函的前一(1)個工作日提交投資經理的姓名;

n.

本公司有責任就集體託管於託管機構的股份向託管機構提交股息、紅股或其他與股份所有權有關的權利。為託管銀行和證券公司的每個賬户持有人的利益而提供的證券;

o.

本公司須向託管銀行交付股息、紅股或其他與股份所有權有關的權利,以購買託管銀行集體託管的股份,而該等股份是共同基金證券組合的一部分,以集體投資合約的形式,並不包括在託管及交收機構的集體託管內;

p.

確定哪些證券賬户持有人有權獲得與集體託管股份所有權相關的股息、紅股或其他權利的時限由GMS決定,前提是託管人銀行和證券公司必須提交證券賬户持有人名單以及各自擁有的公司股份數量。各證券賬户持有人須於成為決定哪些股東有權收取股息、紅股或其他權利的基準日期前,向存託及交收機構呈交股息、紅股或其他權利,並於其後不遲於其基礎日期後一(一)個工作日呈交本公司。確定有權獲得股息、紅股或其他權利的股東。

2.

關於集體託管的規定,適用本公司股票上市地《資本市場和證券交易所條例》的法律法規。

股東登記冊及特設登記冊

第九條

1.

董事會應保存和保存股東名冊和專門登記冊,並將其提供給公司住所。

2.

在股東名冊上,至少:

a.

股東的姓名或名稱和地址;

b.

股東持股的數量、數量、收購日期及其分類;

c.

每股支付的金額;

d.

對股份有留置權的個人或者法人的名稱、地址、取得留置權的日期或者信託擔保登記的日期;

e.

有關以非金錢形式支付股份的資料;及

f.

董事會認為必要的其他信息。

3.

在股東特別登記冊上,應記錄本公司和/或其他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成員及其家屬的股份擁有權和/或股份所有權變動情況以及股份收購日期。

4.

股東每次變更住所時,必須向董事會遞交一封信並附上收據。只要通知尚未發出,所有向股東發出的邀請和通知如寄往股東名冊上最後記錄的股東地址,即屬有效。

5.

董事會有義務儘可能地保存和保存股東名冊和特別股東名冊。

6.

各股東有權於營業時間內於本公司辦事處或本公司指定的證券管理局辦事處查閲股東名冊及股東特別名冊。

7.

公司董事會可以委託證券管理局進行股東名冊和股東名冊上的股份掛牌工作。凡涉及本公司股份或股份權利或權益的股東名冊登記或記錄,包括出售、轉讓、抵押品、質押或受信擔保的記錄,均須根據本組織章程細則及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及法規進行。

8.

只要本公司股票上市地的《資本市場和證券交易所條例》的法律法規沒有另有規定,本條的規定即適用。


9.

如發生與股份權利或權益有關的出售、轉讓、質押、受託擔保或與本公司股份有關的抵押品,利害關係人應向董事會或董事會指定的登記在冊的一方提出書面報告。在充分遵守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和法規以及本公司股票上市所在證券交易所的規定的情況下,根據本章程細則在股東名冊上登記。


股份權利的轉讓

第十條

1.

如股份所有權發生變動,登記於股東名冊的原擁有人將被視為股份的擁有人,直至新擁有人的姓名登記於股東名冊為止,這須受本公司股份上市所屬資本市場的現行法律及法規及聯交所的規定所規限。

2. 除法律法規特別是資本市場領域的法律法規和本章程另有規定外,股權轉讓必須由出讓方或其代表簽署的文件以及出讓方或其代表簽署的文件予以證明。接受有關股份的權利轉讓。股權轉讓文件必須採用董事會決定或者批准的形式。

b.

集體託管的股份的權利轉讓是通過在託管和結算機構、託管銀行和證券公司的一個證券賬户到另一個賬户的賬簿記賬進行的。股權轉讓文件必須採用董事會確定和/或接受的格式,但在不妨礙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的情況下,在聯交所上市的股票權利轉讓文件必須符合股票上市地聯交所的規定。

3.

如果本公司章程規定的轉讓方式未得到滿足,或授予本公司的許可證的條件之一或當局要求的其他事項未得到滿足,董事會可以拒絕在本公司股東名冊上登記轉讓股份的權利,並説明理由。

4.

如果董事會拒絕辦理股權轉讓登記,董事會必須在董事會收到登記申請之日起30個歷日內,在遵守公司股票上市地資本市場和證券交易所法規的情況下,向權利轉讓方發出拒絕登記通知。

5.

對於在本公司股票上市地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本公司股票,拒絕登記權利轉讓必須符合本公司股票上市地證券交易所的規定。

6.

在充分遵守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法規的情況下,自向大湄公河次區域發出邀請之日起至大湄公河次區域關閉日為止的期間內,不得進行股權轉讓登記。

7.

因股東死亡或者因其他原因致使股份所有權依法轉移而取得股份權利的,可以按照董事會的要求,以書面形式提出登記為股東的證據。的股份。只有在董事會能夠根據這一權利的證據並在不損害本章程規定的情況下接受註冊時,才能進行註冊。

8.

本章程細則中有關股份轉讓權及股份轉讓權登記的所有限制、禁止及規定,亦須適用於本條第(6)款所指的任何權利轉讓。

9.

第20條第(6)款函件所述股東不得在董事會或監事會宣佈GMS後至少六(6)個月內或在地方法院主席決定的時間內轉讓其股權。

10.

在聯交所買賣的股份的權利轉讓的形式和程序必須符合本公司股票上市地《資本市場和證券交易所條例》的法律法規,但不得轉讓給任何人的A系列Dwiwarna股票的權利除外。

董事會

第十一條

1.

本公司由董事會管理和領導,董事會人數根據公司需要進行調整,至少有兩人組成,其中一人被任命為總裁董事,必要時可任命其中一人為總裁董事副董事長。

2.

對董事會成員的要求必須符合以下規定:

a.

UUPT;

b.

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法規;以及

c.

適用於公司經營活動及與公司經營活動有關的其他法律法規。

3.

可以被任命為董事會成員的人是在任命時和任職期間符合條件的個人:

a.

品行端正,品行端正;

b.

能夠進行法律訴訟的;

c.

任職前五(五)年內及任職期間:


1)

從未被宣佈破產;

2)

從未擔任過因導致公司宣佈破產而被判有罪的董事會成員和/或董事會成員;

3)

從未被判犯有危害國家財政和/或與金融部門有關的犯罪行為;

4)

從未擔任過董事會和/或監事會成員,在其任期內:

a)

曾舉辦過GMS年會失敗;

b)

他們作為大湄公河次區域董事會成員和/或監事會成員的職責從未被大湄公河次區域接受,或沒有承擔大湄公河次區域董事會和/或監事會成員的責任;以及

c)

導致已獲得OJK許可、批准或註冊的公司未能履行向OJK提交年度報告和/或財務報告的義務;

d.

有遵守法律法規的承諾;

e.

在公司要求的領域擁有知識和/或專業知識;以及

f.

符合本條第(2)款規定的其他條件。

4.

滿足本條第(3)款所述要求必須包含在董事會候選人簽署的聲明函和提交給本公司的信函中。聲明函必須由公司審查和記錄。

5.

要求公司召開大股東大會,更換不符合條件的董事會成員。

6.

不符合第(2)款規定的董事會成員的任命,自董事會或監事會另一成員根據有效證據發現不符合要求,並在適當遵守法律、法規規定的情況下書面通知有關董事會成員之日起,依法無效。

7.

在發現董事會成員的任命不符合要求之日起不遲於2個工作日內,另一名董事會成員或監事會成員必須在適當遵守資本市場領域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在公告媒體上宣佈取消該董事會成員的任命,並在不遲於7(7)日內通知法務部長,按法定規定予以記錄。

8.

董事會成員在取消董事會成員任命前不符合條件的,為本公司和代表本公司採取的法律行動仍然具有約束力,成為本公司的責任。

9.

董事會成員在本條第(6)款所述取消任命後不符合條件的,為公司或代表公司採取的任何法律行動均無效,併成為有關董事會成員的個人責任。

10.

董事會成員由GMS任命和解聘,其中GMS由A系列Dwiwarna股東出席,會議的決定必須得到A系列Dwiwarna股東的批准,並適當遵守本章程細則的規定。董事會成員由GMS從A系列Dwiwarna股東提出的候選人中任命,這一提名對GMS具有約束力。這一規定也適用於為撤銷或加強臨時解僱董事會成員的決定而舉行的大股東大會。

11.

GMS關於董事會成員任免的決定還應確定任免的生效日期。如GMS未作出決定,董事會成員的任免應自GMS關閉之日起生效。

12. A.董事會成員的任期由委任他們的大股東周年大會結束或委任他們的大股東周年大會決定的日期起計,並於委任日期後第五屆(第五屆)大股東周年大會結束時結束,但須考慮到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及法規,但不影響大股東大會在董事會成員任期結束前罷免他們的權利。

b.

這種解僱自大湄公河次區域關閉之日起生效,除非大湄公河次區域另有決定。

c.

董事會成員任期屆滿後,可由大湄公河次區域理事會連任一屆。

13.

GMS可以隨時説明解聘董事會成員的理由。


14.

第(13)款所述董事會成員被解職的原因,如果以事實為依據,除其他外,應是有關董事會成員:

a. 不能/不能履行管理合同中約定的義務;

b.不能正確履行職責的;

c. 違反本章程和/或法律法規的規定。

d. 從事有損公司和/或國家利益的行為;

e.

採取違反作為董事會成員應受到尊重的道德和/或禮儀的行為;

f. 被具有永久法律效力的法院判決有罪的;

g. 辭職;

h. GMS認為對公司利益和目標適當的其他理由;

15.

以本條第(14)款所述理由解僱的決定是在有關人員有機會為自己辯護後作出的,但第(14)款字母f和g除外。

16.

因本條第(14)款第(14)款字母d和字母f所述理由的解僱是不受尊重的解僱。

17.

董事會成員之間以及董事會成員與監事會成員之間不得有三級以下的垂直或橫向家庭關係,包括因婚姻而產生的關係。

18.

在發生第(17)款所述情況時,GMS有權解僱其中一人。

19.

董事會成員可獲得工資以及其他設施和/或津貼,包括坦蒂姆和離職後福利,其類型和數額由大部門管理處決定,權力可下放給專員委員會。

20.

如董事會一名或多名成員因任何原因於任何時候出現空缺:

a.

董事會任命另一名董事會成員,以同樣的權力和權力執行董事會空缺成員的工作。

b.

考慮到適用條款,如果GMS導致董事會成員少於兩名(兩名)其中一名是總裁董事或空缺職位是總裁董事或適用法規要求的其他董事,則必須由GMS填補空缺職位。

c.

B函所指的大部門管理辦法不遲於b函所指的空缺發生後90天內舉行。

21.

如果董事會成員的任期已經結束,大公司尚未確定繼任者,大公司可以任命任期已滿的董事會成員開展工作,其職權與新的任期已滿的董事會成員相同。競選一(一)屆任期。

22.A.如果公司董事會所有成員的職位因任何原因出現空缺,則在空缺發生後90天內,必須舉行大股東大會,以填補董事會職位的空缺。

B.只要該職位空缺,且GMS尚未填補a函中提到的董事會空缺職位,本公司暫時由董事會管理,具有相同的權力和權力。

23.董事會成員可在任期屆滿前辭去董事職務。如果董事會成員辭職,相關董事會成員必須向公司提交書面辭職申請。

b.

本公司須於收到辭職信後九十(九十)天內舉行股東大會,就董事會成員的辭職作出決定。

c.

公司必須向公眾披露信息,並在以下日期後兩(兩)個工作日內將信息提交給OJK:

c.1.

收到本款甲函所稱董事會辭職申請;

c.2.

本段字母b所指的全球海洋監測系統的結果。

d.

在辭職生效前,董事會有關成員仍有義務按照本章程和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職責。

e.

如上所述辭職的董事會成員,自任命之日起至其在GMS批准辭職之日起,仍可被追究董事會成員的責任。

f.

辭職的董事會只有在獲得年度GMS的責任解除後才能免除責任。


g.

如果董事會成員辭職導致董事會成員人數少於兩人,則經GMS確定並任命新的董事會成員,從而滿足董事會成員最低人數要求的情況下,辭職有效。

24.

董事會成員的職位在下列情況下終止:

a. 他的辭呈已生效,如第(23)款信函b所述;

b. 死亡;

c. 他的任期結束;

d. 根據GMS的決議予以解聘;

e.

由具有永久法律效力或根據法院判決受監護的商事法院宣佈破產;或

f.

不再符合本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規規定的董事會成員條件。

25.

第(24)款字母f中提到的規定包括但不限於被禁止的兼任職位。

26.

對於在任期結束前或之後辭職的董事會成員,除因死辭職外,有關人員必須提交對其未被追究責任的行為的責任追究。

27.

董事會成員如違反本章程規定,或有跡象表明採取有損公司利益或玩忽職守的行為,或公司有緊急理由,可根據下列規定説明原因,予以暫時解聘:

a.

上述臨時解聘必須書面通知有關董事會成員,並附上董事會複印件,説明原因。

b.

A函所述通知不遲於臨時停工規定後兩個工作日提交。

c.

被暫時解職的董事會成員無權按照公司的宗旨和目標為公司進行管理,也無權在法院內外代表公司。

d.

在臨時解僱後不遲於90(90)天的時間內,專員委員會必須召開一次大範圍會議,撤銷或加強關於臨時解僱的決定。

e.

如第d條所述,持有GMS的期限已過,或GMS無法作出決定,則臨時解僱將被取消。

f.

本段字母c中的權力限制從委員會關於暫時解僱的決定起生效,直至:

1)

GMS有一項決議,確認或取消本款d字母中的暫停;或

2)

本段字母d中的時間流逝。

g.

在本段字母d所述的大島嶼國家機制中,有關董事會成員有機會為自己辯護。

h.

如本款e字母所述宣佈暫時中止無效,則不能出於同樣原因延長或重新確立暫時中止。

i.

如果GMS取消暫停或出現本款e字母所述情況,則有關董事會成員必須酌情重新履行其職責。

j.

如果GMS確認臨時解僱的決定,有關董事會成員將被永久解僱。

k.

如果被暫時停職的董事會成員在受到書面邀請後沒有出席GMS,則被暫時停職的董事會成員被視為沒有行使在GMS為自己辯護的權利,並已接受GMS的決定。

l.

本公司須向公眾披露資料,並向審裁處提交下列資料:

l.1.

臨時解僱決定;以及

l.2.

在不遲於事件發生後兩(2)個工作日內,撤銷或加強本款第(D)款所述臨時解聘決定的結果,或關於取消因未持有本款第(E)款所述期限屆滿而被委員會臨時解聘的信息。

28.

董事會成員不得兼任下列職務:

a.

國有企業、地區企業、私營企業董事會成員;


b.

國有企業監事會、監事會成員;

c.

中央和或地區政府機關/機構的其他結構和職能職位;

d.

政黨行政人員、人民代表委員會成員、地區代表委員會成員、第一級地區人民代表委員會成員、第二級地區人民代表委員會成員和/或地區負責人/副地區負責人;

e.

成為人民代表委員會、地區代表委員會、第一級地區人民代表委員會、第二級地區人民代表委員會候選人/成員或地區負責人/副區長候選人;

f.

其他可能導致利益衝突的職位;和/或

g.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務。

29.

未列入第(28)款規定的董事會兼任職位,須經董事會會議批准。

的職責、權限和義務

董事會

第十二條

1.

董事會負責根據本公司的宗旨和目標,為本公司的利益採取一切與本公司相關的行動,並對本公司的管理負責,並在法律法規、本組織章程和/或GMS決議規定的所有事項和事件中代表本公司在法庭內外處理所有事項和事件。

2.

在執行第(1)款所述任務時,則:

a.

除其他外,董事會擁有下列權利和權力:

A.1.制定在公司管理中被認為適當的政策;

a.2.

規範將董事會在法院內外代表公司的權力移交給為此目的專門任命的一人或幾人,包括公司的員工,無論是單獨的還是共同的和/或其他實體;

a.3.

規範與公司員工有關的規定,包括根據法律法規確定公司員工的工資、養老金或養老福利和其他收入;

a.4.

根據公司的勞動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任免公司員工;

a.5.

經董事會批准,任命和解聘公司祕書和/或內部監督股股長;

a.6.

按照本章程規定的規定註銷壞賬,並隨後向董事會報告,隨後在年度報告中予以報告和説明;

a.7.

不再收取應收賬款重組和(或)結算中的本金以外的應收利息、罰款、手續費和其他應收款,以及在結算公司應收款時採取的其他行動,並有義務向董事會報告,其報告規定和程序由董事會專員決定:

a.8.

採取與公司資產的管理和所有權有關的所有其他行動和行動,約束公司與其他各方和/或公司的其他各方,並在法律和法規規定的限制下,在法院內外代表公司處理所有事項和所有事件。邀請、這些章程和/或GMS決議。

b.

董事會有義務:

b.1.

根據公司的目標和經營活動,尋求並確保公司的業務和活動的實施;

b.2.

適時編制公司長期計劃、年度工作計劃和預算等工作計劃和修改意見,報董事會批准;

b.3.

製作股東名冊、股東特別名冊、股東大會紀要和董事會會議紀要;

b.4.

編制年度報告,其中除其他外,包括財務報表,作為對公司管理層的一種問責形式,以及公司文件法所指的公司財務文件;

b.5.

根據財務會計準則編制上文B.4號信函中的財務報告,並提交給公共會計師審計;


b.6.

在公司財政年度結束後不遲於5個月內,經董事會審查後,將年度報告提交GMS批准和批准;

b.7.

向GMS提供關於年度報告的解釋;

b.8.

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將經大湄公河次區域管理局批准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報告報送法務部長;

b.9.

編製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報告;

B.10.保存股東名冊、股東特別名冊、股東大會紀要、董事會會議紀要、董事會會議紀要、公司年報、財務文件,以及其他公司文件;

b.11.  

保存在公司住所:股東名冊、大股東特別名冊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記錄和董事會會議記錄、公司年度報告和財務文件以及其他公司文件;

b.12.

根據適用於公司的規範建立和維持公司的簿記和管理;

b.13.

按照財務會計準則,根據內部控制的原則,特別是管理、記錄、儲存和監督的職能,制定會計制度;

b.14.

按照規定的方式和時間提交定期報告,以及在董事會和/或A系列股東要求時提交其他報告,並適當遵守法律法規,特別是資本市場部門的法規;

B.15.編制公司的組織結構,包括詳細內容和職責;

B.16.對A系列Dwiwarna董事會成員和股東詢問或要求的所有事項作出解釋,同時考慮到法律法規,特別是資本市場部門的法規;

B.17.在適當遵守法律和法規的情況下,根據本章程規定並由大湄公河次區域確定的其他義務。

3.

董事會在履行職責時,必須全力以赴、深思熟慮、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履行職責、履行義務、實現公司目標。

4.

董事會成員在履行職責時,必須遵守本章程和法律法規,必須貫徹專業、高效、透明、獨立、問責、責任和公平的原則。

5.

董事會各成員須本着誠信、盡責和審慎的態度,履行本條第(1)款所述的職責,以維護公司的利益和業務,並遵守法律和法規。

6.董事會各成員對董事會成員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的失誤或疏忽給公司造成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

b.

董事會成員如能證明下列情況,則不承擔甲函所述公司損失的責任:

b.1.

損失不是由於他的過錯或者疏忽造成的;

b.2.

以誠信、盡責、審慎為本,按照公司的宗旨和目標進行管理;

b.3.

在導致虧損的管理行動上沒有直接或間接的利益衝突;以及

b.4.

已採取行動防止損失發生或繼續。

7.董事會的下列行動必須獲得董事會的書面批准:

(a).

在適當遵守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法規的情況下,釋放/轉移和/或質押公司價值超過董事會確定的一定數額的資產,但記錄為庫存的資產除外;

(b).

與商業實體或其他各方以聯合經營(KSO)、商業合作(KSU)、許可合作、建造、運營和轉讓(BOT)、建造、轉讓(BTO)、建造、運營和擁有(BOO)等性質相同、期限或價值超過董事會規定的協議的形式進行合作。

(c).

確定並更改公司的標識;

(d).

確定董事會以下一(一)級組織機構;


(e).

進行參股,解除參股,包括改變其他公司子公司或合資企業的資本結構,這不是在節省應收賬款的情況下,包括通過其資金來自公司的子公司參股其他公司,其資金來自董事會確定的一定價值,並適當遵守資本市場部門的規定;

(f).

在適當遵守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和條例的情況下,以董事會確定的一定價值設立子公司和/或合資企業;

(g).

推薦公司代表成為董事會成員和董事會成員的候選人,這些子公司對公司做出重大貢獻和/或由董事會決定具有戰略價值。

(h).

執行子公司和合資企業的合併、合併、接管、分離和解散,其價值限額由董事會確定,並適當遵守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和法規;

(i).

約束本公司為擔保人(博格人無神論者)由委員會考慮到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和條例而確定的某一價值;

(j).

在適當遵守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和條例的情況下,接受中長期貸款,並提供由委員會確定的一定價值的中長期貸款;

(k).

提供不具有業務性質的短期/中期/長期貸款,但向子公司提供的貸款不足以向董事會報告;

(l).

核銷壞賬和呆貨存貨的價值超過委員會規定的限額;

(m).

採取資本市場部門法律法規規定的、由董事會確定的一定價值的重大交易中所包括的行動,除非此類行為包括在資本市場部門法律法規所排除的重大交易中。

(n).

未在公司工作計劃和預算中規定的行動。

二、

(A)、(B)、(E)、(T)、(G)、(H)所述事項的委員會對限額和/或標準的確定。(I)、(J)、(K)及(L)本段是在取得A系列Dwiwarna股東的批准後作出的。

三、

委員會對信件(A)、(B)、(E)、(F)、(G)、(H)、(I)、(J)、(K)和(L)的特別批准,有限制和/或某些標準,在獲得A系列Dwiwarna股東的批准後確定。

四、本款第(二)項所述董事會的行動:

a.

只要在考慮到法律和條例的情況下開展有關業務領域通常開展的主要業務活動是必要的,就不需要獲得董事會和/或大企業管理機構的批准;以及

b.

只要是與公司合併的子公司和附屬公司進行,就不需要董事會的批准,但向董事會報告就足夠了。

c.

包括以租賃的形式進行合作。

v.

本款g函所稱董事會的行為,只要被提名為子公司董事會成員的公司代表為公司董事會成員,不需經董事會批准,但足以向董事會報告。

8.

在收到董事會的申請或解釋及完整文件後的最長30天內,董事會必須提供本條第(7)款所指的決定。

9.

董事會必須就以下事項尋求GMS的批准:

a.

轉移公司的資產;或

b.

為本公司的資產債務作抵押品;在一次或一次以上的交易中,債務佔本公司總淨資產的50%(50%)以上,無論是否相互關聯,根據本章程第3條,作為本公司業務活動的執行人除外。

10. A.董事會只有在收到董事會的書面答覆並獲得大湄公河次區域的批准後,才能採取下列行動:

a.1.

採取資本市場法律法規規定的重大交易中價值超過公司股權50%(50%)的行為,除非該行為包括在資本市場法律法規排除的重大交易中。


a.2.

從事資本市場領域法律、法規規定的含有利益衝突的交易。

a.3.

為遵守資本市場的法律法規進行其他交易。

b.

如果在收到董事會的申請或解釋和文件後三十(30)天內,董事會沒有提供書面答覆,則GMS可以在沒有董事會書面答覆的情況下發布決定。

11.

上文第(9)段和第(10)段所述的法律行動未經大股東團體批准而進行,只要訴訟中的另一方有善意,該等法律行動對本公司仍具約束力。

12.

GMS可以減少本章程規定的對董事會行為的限制,或者決定本章程規定的以外對董事會的其他限制。

13.

管理方針由董事會會議決定。

14.

為了對公司進行管理,董事會的每一名成員都有權代表董事會行事,並根據董事會的決定確定的公司管理層的政策和權限代表公司。

15.

如果第(14)款所述的公司管理政策沒有另有規定,總裁董事有權代表董事會和代表董事會行事,並在法院內外代表公司。

16. 如果總裁董事因任何原因缺席或無法使用,無需向第三方證明,總裁副董事長被授權代表董事會並代表董事會履行總裁董事的職責,或者總裁董事書面任命一名董事會成員,經授權代表董事會代表董事會行事,並執行總裁董事副董事長和/或副總裁董事的職責。

b.  

如果總裁副董事長董事因任何原因缺席或不能出席,無需向第三方證明,總裁副董事長應書面任命一名有權執行總裁董事副董事長職責的董事會成員,總裁副董事長應書面任命一名有權代表董事會行事並執行總裁董事和/或副總裁董事董事職責的董事會成員,前提是總裁首先缺席或無法任職。

c.

如果GMS沒有任命副總裁董事,如果總裁董事因任何原因缺席或無法使用,無需向第三方證明,總裁董事應書面任命一名董事會成員,經授權,總裁董事有權代表董事會行事,履行總裁董事的職責。

17.

總裁董事不約而同的,以任職時間最長的董事會成員為代表,代表董事會行事,履行總裁董事的職責。

18.

董事會對自己負責的某些行動,有權任命一人或多人作為代理人或代理人,授予他們或他們執行授權書中規定的某些行動的權力。

19.

董事會各成員的職責和權力分工由大湄公河次區域決定。如果GMS沒有確定職責和權力的分工,董事會之間的職責和權力的分工是根據董事會的決定確定的。

20.

董事會在管理公司時執行GMS發出的指示,只要它不與法律法規和/或本公司章程相沖突。

21.

在下列情況下,董事會成員無權代表公司:

a.

公司與相關董事會成員之間有訴訟關係;或

b.

有關董事會成員有與公司利益相沖突的利益。

22.

如果有第(21)款所述的條件,有權代表公司的人是:

a.

與公司沒有利益衝突的其他董事會成員;

b.

董事會全體成員與公司發生利益衝突時的董事會;

c.

董事會或監事會全體成員與公司發生利益衝突時,由GMS指定的其他各方。


董事會會議

第十三條

1.

董事會每月至少定期召開一次董事會會議。

2.

董事會會同監事會定期召開董事會會議,每4個月至少召開一次。

3.

董事會會議可在下列情況下隨時舉行:

a.

一名或一名以上董事會成員認為必要的;

b.

應委員會一名或多名成員的書面要求。

4.

董事會會議的邀請必須由依照本公司章程第十二條的規定有權代表董事會的董事會成員發出。

5.A.董事會會議邀請函必須以書面形式發出,並在不遲於5(5)天內直接送達或提交給每位董事會成員,並附上足夠的收據,或通過掛號信、快遞服務或電傳、傳真或電子郵件(e-mail)。在舉行會議之前,不考慮邀請的日期和會議的日期,或在緊急情況下在較短的時間內。

B.根據此前召開的董事會會議的決定安排的會議,或董事會全體成員均出席的會議,不需要上述邀請。

6.

董事會會議邀請函必須包括會議議程、日期、時間和地點。董事會會議可在公司住所或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境內其他地方或公司業務活動地點舉行。

7.

所有董事會會議由總裁董事主持,總裁董事缺席或不在時,總裁董事副董事長主持董事會會議;同時總裁董事缺席或不在的,由總裁董事書面任命的董事主持董事會會議;同時總裁董事缺席或不任命的,由總裁董事任命的董事主持董事會會議。

8.

如董事會未委任副總裁董事,則總裁董事缺席或不可用時,應由總裁董事以書面委任其中一名董事主持董事會會議。

9.

如果總裁董事沒有作出任命,則由董事會成員中任職時間最長的董事之一主持董事會會議。

10.

公司董事會成員中任職時間最長的董事超過1(1)人的,由第(9)款所述年齡最大的董事擔任董事會主席。

11.

董事會成員只能由另一名董事會成員根據委託書代表出席董事會會議。董事會成員只能代表另一名董事會成員。

12.

不能列席董事會會議的董事會成員,可以書面形式提出意見並簽字後,提交總裁董事、總裁董事副行長或其他主持董事會會議的董事,對其支持或不支持的問題進行討論,該意見視為董事會會議的有效表決。

13.

董事會會議是有效的,如果董事會成員總數的二分之一(一半)以上出席和/或代表,有權作出具有約束力的決定。

14.

如果有一個以上的提案,則應進行重新選舉,使其中一個提案獲得超過所投選票的二分之一(一半)。

15.

董事會會議的決定必須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進行。如果未能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作出決定,則必須在有關會議上所投有效票數的一半以上的贊成票的基礎上進行表決。

16.

在董事會會議上,每名董事會成員有權投一(一)票,併為每一名合法出席會議的董事會成員加投一(一)票。

17.

投空白票(棄權)即被視為批准了在會議上提交的提案。無效投票被認為是不存在的,在確定會議所投的票數時不計算在內。


18.

對個人的表決以不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而對其他事項的表決則以口頭方式進行,除非會議主席另有決定,沒有根據出席者的多數票提出任何反對意見。

19.本條第(1)款所稱董事會會議的結果必須在會議紀要中載明。會議記錄必須由出席董事會會議的人員編寫,由會議主席指定,並由出席會議的全體董事會成員簽名,提交全體董事會成員。

b.

本條第(二)款所稱董事會會議的結果必須在會議紀要中載明。會議記錄必須由出席董事會會議的人員製作,由會議主席指定,並由出席會議的全體董事會成員和監事會成員簽名,報送全體董事會成員和監事會成員

c.

如果董事會成員和(或)監事會成員沒有簽署甲、乙兩封信中提到的董事會會議結果,有關人員必須在會議紀要所附的另一封信中説明理由。

d.

本款甲、乙兩款所稱董事會會議紀要,須由公司書面記錄。

e.

董事會會議記錄是董事會成員和第三方就董事會有關會議所作決定的有效證據。

20. 董事會也可以在不召開董事會會議的情況下作出有效的決定,但必須書面通知董事會全體成員,董事會全體成員同意書面提交的建議並簽署協議

b.

以這種方式作出的決定與董事會會議上合法作出的決定具有同等的權力。

21.

董事會成員不能親自出席會議的,可以按照規定通過電話會議、視頻會議等電子媒體方式出席會議。

22.

每名董事會成員如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間接在本公司為締約一方的交易、合約或擬訂立的合約中擁有權益,必須在董事會會議上申報其權益的性質,因此無權參與有關交易或合約的投票。

委員委員會

第十四條

1.A.監事會對公司進行監督,監事會的人數根據公司的需要進行調整,至少有兩人組成,其中一人被任命為總裁專員,如有必要,他們中的一人可以被任命為總裁副專員。

b. 專員委員會由專員和獨立專員組成。獨立專員的人數符合法律和法規的規定。

2.

監事會是一個大會,監事會的每個成員不能單獨行動,而是根據監事會的決定。

3.

對委員會成員的要求必須符合以下規定:

a.

UUPT;

b.

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法規;以及

c.

適用於公司經營活動及與公司經營活動有關的其他法律法規。

4.

可被任命為委員會成員的人是在任命時和任期內符合要求的個人:

a. 品行端正,品行端正;

b. 能夠進行法律訴訟的;

c. 任職前五(五)年內及任職期間:

1)它們從未被宣佈破產;

2)從未擔任過因導致公司宣佈破產而被判有罪的董事會成員和/或監事會成員;

(3)從未被判犯有危害國家財政和/或與金融部門有關的犯罪行為;

4)

在他的任期內從未擔任過董事會成員和/或董事會成員:


A)曾舉辦過年度GMS會議失敗的人;

B)他們作為大湄公河次區域董事會成員和/或監事會成員的責任是否曾經未能被大湄公河次區域接受或沒有作為大湄公河次區域的董事會成員和/或監事會成員承擔責任;以及

C)導致已獲得OJK許可、批准或註冊的公司未能履行向OJK提交年度報告和/或財務報告的義務。

d.

有遵守法律法規的承諾:

e.

在公司要求的領域擁有知識和/或專業知識;以及

f.

符合本條第(3)款規定的其他條件。

5.

滿足本條第(4)款所述要求必須包含在董事會候選人簽署的聲明函和提交給公司的信函中。聲明函必須由公司審查和記錄。

6.

要求公司舉行大股東大會,更換不符合條件的董事會成員。

7.

對不符合本條第(3)款所述要求的監事會成員的任命,從另一名監事會成員或董事會根據有效證據發現這些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並考慮到法律和條例,以書面通知有關監事會成員之時起,即為法律無效。

8.

在發現董事會成員的任命不符合要求之日起不遲於兩個工作日內,董事會的另一名成員必須在適當遵守資本市場部門規定的情況下,最遲在適當遵守資本市場部門規定的情況下,宣佈取消公告媒體中有關董事會成員的任命。不遲於7(7)天通知法律部長,根據法律法規予以記錄。

9.

在取消董事會成員的任命之前,不符合要求的董事會成員為公司或代表公司採取的法律行動仍然具有約束力,併成為公司的責任。

10.

在本條第(7)款所述的任命取消後,不符合條件的董事會成員為公司或代表公司採取的法律行動無效,併成為有關董事會成員的個人責任。

11.

除符合本條第(3)款和第(4)款所述的標準外,董事會成員的任命應考慮到誠信、敬業精神、對與其中一項管理職能有關的公司管理問題的理解、對公司業務領域的充分了解,並可根據法律和法規提供足夠的時間履行其職責和其他要求。

12.

董事會成員由GMS任命和解職,GMS由A系列Dwiwarna的股東參加,會議的決定必須得到A系列Dwiwarna的股東批准。董事會成員由GMS從A系列Dwiwarna股東提出的候選人中任命,這一提名對GMS具有約束力。

13.

大湄公河次區域理事會關於任命和解聘委員會成員的決定也應確定任命和解聘的生效日期。如大湄公河次區域未作出決定,董事會成員的任免應自大湄公河次區域關閉之日起生效。

14. A.董事會成員的任期從任命他們的大湄公河次區域所確定的日期開始,至任命之日後第五屆(第五次)大湄公河次區域理事會年度會議結束時結束,但條件是他們不得超過五(5)年,同時考慮到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和法規,但不影響大湄公河次區域理事會在其任期結束前隨時將其解職的權利。

b.

理事會成員任期結束後,可由大湄公河次區域理事會連任一屆。

15.

可根據大湄公河次區域理事會的決定,説明理由,隨時解除理事會成員的職務。

16.

第(15)款所指的罷免專員委員會成員的理由是,如果根據事實,有關的專員委員會成員包括:

A.不能正常履行職責。

B.違反本章程和/或法律法規的規定。


C.參與對公司和/或國家有害的行為;

D.採取違反道德和/或禮儀的行為,作為董事會成員應受到尊重。

即被具有永久法律效力的法院判決有罪,

F.他辭職了。

17.

除第(16)款信函a至f所述的罷免董事會成員的理由外,GMS還可基於GMS認為對公司利益和目標適當的其他理由解僱董事會成員。

18.

基於第(16)款a款、b款、c款、d款和第(17)款所述理由作出的解僱決定,是在有關人員有機會在大湄公河次區域為自己辯護後作出的。

19.

因本條第(16)款第(16)款字母c和字母e所述理由而作出的解僱是不受尊重的解僱。

20.

在委員會成員之間以及委員會成員和董事會成員之間,禁止有三級以下的垂直或橫向家庭關係,包括因婚姻而產生的關係。

21.

在發生第(20)款所述情況時,GMS有權解僱其中一人。

22.

委員會成員之間的工作分工由委員會自己管理,為順利履行職責,委員會可由委員會任命的委員會祕書提供協助。

23.

如果在任何時候,由於任何原因,委員會的一個或多個職位空缺:

a.

如果董事會成員少於兩名,其中一名是總裁專員,或者空缺職位是總裁專員,則必須舉行GMS來填補空缺職位。

b.

A函所指的一般行政管理辦法不遲於a函所指的空缺發生後90天內舉行。

24.

如果公司董事會所有成員的職位因任何原因出現空缺,A系列Dwiwarna股份的持有者可以臨時任命一名執行董事會成員職責的人,以同樣的權力開展董事會的工作,條件是在空缺發生後90(90)天內,必須舉行GMS來填補董事會職位的空缺。

25. 董事會成員有權在任期結束前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司辭去其職務。

b.

公司須在收到辭職信後不遲於90天內就董事會成員的辭職申請作出決定。

c.

本公司有義務在收到本款a函所述董事會成員的辭職請求和b函所述的GMS結果後兩(兩)個工作日內向公眾披露信息並提交給OJK。

d.

在辭職生效之前,董事會有關成員仍有義務根據本章程和法律法規履行其職責。

e.

如上所述辭職的委員會成員,從任命之日起至批准他在大湄公河次區域辭職之日起,仍可被追究委員會成員的責任。

f.

辭職的董事會成員的辭職是在年度GMS釋放他之後提出的。

g.

如果一名委員會成員辭職,以致委員會成員人數少於兩人,則辭職有效,前提是經大湄公河次區域委員會確定,並任命了一名新的委員會成員,從而滿足了委員會成員人數的最低要求。

26.

委員會成員的職位在下列情況下終止:

a. 他的辭呈如第(25)款信函b所述已生效;

b. 死亡;

c. 他的任期結束;

d. 基於GMS的解聘;

e.

由具有永久法律效力或根據法院判決受監護的商事法院宣佈破產;或

f.

不再符合根據本章程和其他法律法規擔任董事會成員的要求。


27.

第(26)款字母f中提到的規定包括但不限於被禁止的兼任職位。

28.

對於在任期結束之前或之後辭職的委員會成員,除非他們因死亡而辭職,否則有關人員仍對其行為負責,其責任尚未被大湄公河次區域接受。

29.

委員會成員不得兼任下列職位:

a.

國有企業、地區企業、私營企業董事會成員;

b.

政黨行政人員和/或人民代表委員會、地區代表委員會、第一級地區人民代表委員會和第二級地區人民代表委員會候選人/成員和/或地區負責人/副區長候選人;

c.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務;

d.

其他可能引起利益衝突的立場。

30.

委員會成員獲得酬金和津貼/設施,包括坦蒂姆和離職後福利,其類型和數額由大湄公河流域在適當遵守法律和法規的情況下確定。

的職責、權限和義務

委員委員會

第十五條

1.

董事會負責監督管理政策、董事會開展的有關本公司和本公司業務的一般管理過程,並向董事會提供建議,包括監督本公司長期計劃、工作計劃和本公司預算的執行情況以及本章程和GMS決議的規定以及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以利於本公司並符合本公司的宗旨和目標。

2.

在執行第(1)款所指的任務時:

A.委員會有權:

a.1.

檢查賬簿、信件和其他文件,檢查用於核實的現金和其他證券,檢查公司的資產;

a.2.

進入公司使用的場所、建築物和辦公場所;

a.3.

要求董事會和/或其他官員就與公司管理有關的所有問題作出解釋;

a.4.

確認董事會已經和將要執行的所有政策和行動;

a.5.

請董事會和董事會知情的其他董事會官員出席董事會會議;

a.6.

任命和解聘一名委員會祕書;

a.7.

依照本公司章程的規定,暫時辭退董事會成員;

a.8.  

成立審計委員會、薪酬和提名委員會、風險監測委員會和其他委員會,如認為有必要,可考慮公司的能力;

a.9.

如認為有必要,在一段時間內就某些事項聘請專家,費用由公司承擔;

A.10.按照本公司章程的規定,在一定條件下對公司進行一定期限的管理;

A.11.核準公司祕書和/或內部控制股股長的任免;

a.12.

出席董事會會議,就討論的事項提出意見;

A.13.只要不與大湄公河次區域法律法規、章程和/或大湄公河次區域的決議相牴觸,就可以執行其他監督機構。

B.理事會有義務:

a.1.

為董事會開展公司管理工作提供諮詢意見;

a.2.

根據本章程的規定,對公司的年度工作計劃和預算以及董事會制定的其他工作計劃提供意見和批准;

a.3.隨着公司活動的發展,就任何被認為對公司管理層重要的問題向GMS提供意見和建議;


a.4.如果公司業績有下滑跡象,向A系列Dwiwarna股東報告;

a.5.向GMS建議任命一名公共會計師,負責對公司帳簿進行審查;

a.6.審核董事會編寫的定期報告和年度報告,並在年度報告上簽字;

a.7.如有要求,向GMS提供關於年度報告的解釋、意見和建議;

a.8.製作監事會會議紀要,並保存一份;

a.9.向本公司報告其在本公司和其他公司的股份和/或其家族的所有權;

a.10.向GMS提供上一財政年度所履行的監督職責的報告;

a.11.考慮到法律法規,特別是適用於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法規,對A系列Dwiwarna股東要求或要求的所有事項作出解釋;

a.12.

履行監督職責範圍內的其他義務,並提供諮詢意見,只要這些義務不與法律法規、章程和/或大湄公河次區域的決議相沖突。

3.

在履行這些職責時,委員會的每一名成員必須:

a.

遵守這些章程和法律法規以及專業、高效、透明、獨立、問責、責任和公平的原則;

b.

本着誠信、審慎及負責任的態度,為本公司的利益,按照本公司的宗旨及目標,履行監督董事會及向董事會提供意見的職責。

4.

在某些情況下,理事會必須根據法律、法規和本章程規定的權力,舉辦年度GMS和其他GMS。

5.董事會各成員對董事會成員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的失誤或疏忽給公司造成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

B.董事會成員如能證明以下情況,則不能對信中提到的公司損失負責:

1)

損失不是由於他的過錯或者疏忽造成的;

2)

本着誠信、盡責、審慎的原則,按照公司的宗旨和目標進行監督;

3)

在導致損失的監管行動上沒有直接或間接的利益衝突;以及

4)

已採取行動防止損失的發生或繼續。

委員會會議

第十六條

1.

監事會的所有決定均由監事會會議作出。

2.

董事會必須在12(2)個月內至少召開一次會議。

3.

董事會必須在4(4)個月內至少與董事會舉行一次定期會議。

4.

監事會可根據一名或多名監事會或董事會成員的要求,隨時召開會議,説明擬討論的事項。

5.

董事會會議的邀請函必須由總裁專員發出。如果總裁專員缺席,不需要向第三方證明,會議邀請由總裁副專員發出。總裁副專員因任何原因不能出席的,無需向第三方證明,會議邀請函由董事會成員發出

6.A.出席委員會會議的邀請必須以書面形式發出,並在不遲於會議召開前5(5)天以掛號郵遞、快遞或電傳、傳真或電子郵件(電子郵件)的方式直接送交或提交給委員會的每名成員,而不考慮邀請的日期和會議的日期,或在緊急情況下在較短的時間內遞交或提交。

B.根據以前舉行的專員委員會會議的決定安排的會議不需要上述邀請。


7.

理事會會議的邀請函必須包括會議議程、日期、時間和地點。董事會會議在公司住所或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境內其他地方或公司業務活動地點舉行。

8.

監事會所有會議均由總裁委員主持。

9.A.總裁專員缺席或不在場的,由總裁副專員主持監事會會議;同時總裁專員缺席或不在場的,由總裁專員任命的一名監事會成員主持董事會會議;同時總裁專員缺席或不任命的,由總裁副專員任命的監事會成員主持監事會會議。

b.

如果GMS沒有任命總裁副專員,在總裁專員缺席或不在場的情況下,董事會會議應由總裁專員任命的另一名董事會成員主持。

10.

總裁委員不任命的,監事會成員中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人主持監事會會議。

11.

監事會會議有效,如果監事會成員總數的1/2(一半)以上出席和/或由其代表出席,則有權作出具有約束力的決定。

12.

如果有一名以上的監事會成員擔任監事會成員的時間最長,則本條第(10)款所指的監事會成員中年齡最大的成員應擔任會議主席。

13.

如果有一項以上的提案,則將進行重新選舉,以便其中一項提案獲得超過總選票的二分之一(一半)。

14.

在監事會會議上,監事會的每名成員有權投一(一)票,併為出席會議的每一名合法代表的監事會成員額外投一(一)票。

15.

投空白票(棄權)即被視為批准了在會議上提交的提案。無效投票被認為是不存在的,在確定會議所投的票數時不計算在內。

16.

有關個人的投票應以不記名投票方式進行,無需簽名。對其他事項的表決應以口頭方式進行,除非會議主席根據出席者的多數票另有決定,無任何異議。

17.

委員會會議的決議必須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進行審議。如果未能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作出決定,則必須在有關會議上所投有效票數的一半以上的贊成票的基礎上進行表決。

18. A.本條第(2)款所指的會議結果必須在會議記錄中説明。會議記錄必須由會議主席指定的一名出席會議的人編寫,然後由出席會議的所有委員會成員簽署,並提交給委員會所有成員。

b.

本條第(3)款所指的會議結果必須在會議記錄中説明。會議紀要必須由會議主席指定的出席人員編寫,並由出席會議的全體監事會成員和董事會成員簽名,提交全體監事會成員和董事會成員。

c.

如果董事會成員和/或董事會成員沒有簽署a和b兩封信中提到的會議結果,有關人員必須在會議紀要所附的另一封信中以書面説明理由。

d.

甲函和乙函中提到的會議記錄必須由公司記錄。

e.

委員會會議記錄是委員會成員和第三方關於在有關會議上作出的決定的有效證據。

19. A.監事會也可在不召開監事會會議的情況下作出有效的決定,但前提是已書面通知監事會所有成員,且監事會所有成員已批准以書面提交的建議並簽署協議。

B.以這種方式作出的決定與在委員會會議上合法作出的決定具有相同的權力。

20.

監事會成員不能親自列席會議的,可以按照規定通過電話會議、視頻會議等電子媒體設施列席會議。


21.

每一位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間接在本公司為當事方的交易、合同或擬議合同中擁有個人利益的董事會成員,必須在董事會會議上陳述其利益的性質,並且無權參與與該交易或合同有關的事項的表決。

年度工作計劃和預算

第十七條

1.

董事會應編制公司每個財政年度的年度工作計劃和預算,至少包括:

a.

使命、業務目標、業務戰略、公司政策和工作計劃/活動;

b.

公司每項工作計劃/活動預算的明細預算;

c.

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的財務預測;以及

d.

其他需要董事會決定的事項。

2.

董事會應為董事會編制一份工作計劃,該工作計劃是第(1)款所述董事會編制的公司年度工作計劃和預算的組成部分。

3.

經董事會全體成員簽署的公司年度工作計劃和預算草案,應不遲於新財政年度開始前三十天或法律法規規定的時間報送董事會批准。委員委員會。

4.

公司年度工作計劃和預算草案不遲於本會計年度(相關公司年度工作計劃和預算年度)後30天或法律法規規定的時間內由董事會批准。

5.

董事會未提交公司工作計劃和預算草案和/或公司工作計劃和預算在第(4)款所述期限內未獲批准的,以上一年度公司工作計劃和預算為準。

財政年度及年報

第十八條

1.

本公司的財政年度始於1ST(一)1月至31日ST(三十一)同年十二月。每年12月底,公司的賬面都會結清。

2.

董事會須編制一份年度報告,其中至少包括:

a. 重要財務數據概覽;

b. 股票信息(如有);

c. 董事會報告;

d. 委員會的報告;

e. 公司簡介;

f. 管理分析和討論;

g. 公司治理;

h. 公司的社會和環境責任;

i. 經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

j.

董事會成員和董事會成員關於年度報告責任的聲明函。

3.

監事會必須編寫一份關於監事會在上個財政年度所履行的監督職責的報告,該報告是第(2)款所述監事會編寫的年度報告的組成部分。

4.

經董事會全體成員簽署的年度報告草案,包括經會計師審計的財務報表,應提交董事會審議和簽署,然後提交年度大股東大會批准和批准。

5.

本條第(2)款所指的年度報告經董事會全體成員和董事會全體成員簽署後,董事會應在不遲於財政年度結束後5(5)個月內,在適當遵守規定的情況下,由董事會提交給年度GMS。

6.

如果董事會和監事會成員未簽署上述年度報告,必須以書面形式説明理由,或者董事會在年度報告後另發信函説明原因。

7.

董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未簽署本條第(5)款所述年度報告且未提供書面理由的,視為批准了年度報告的內容。


8.

年度報告的核準,包括本條第(4)款所指財務報表的核準,應由年度財務管理人員在不遲於財政年度結束後第5(5)個月結束時進行。

9.

年度報告的批准,包括財務報表的批准以及關於委員會監督職責的報告和關於利潤使用的決定,由大湄公河次區域決定。

10.

批准年度報告,包括董事會關於監督職責的報告和年度GMS批准財務報表,是指批准董事會成員和董事會成員在上個財政年度所進行的管理和監督,只要這些行動在年度報告中明顯,包括財務報告,董事會關於監督職責的報告,並根據規定。

11.

年度報告,包括第(4)款所指的財務報表,必須從邀請之日起至年度GMS之日在公司總部提供。

12.公司有義務按照資本市場部門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在印尼語報紙和全國發行的報紙上發佈包括資產負債表和損益報告在內的財務報告。

報道

第十九條

1.

董事會須編制定期報告,報告公司工作計劃和預算的執行情況。

2.

第(一)款所指定期報告包括季度報告和年度報告。

3.

除第(2)款所述定期報告外,董事會還可隨時向董事會提交特別報告。

4.

定期報告和第(1)、(3)款所稱其他報告,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編制形式、內容和程序提交。

5.

董事會必須在季度結束後30(30)天內向董事會提交季度報告。

股東大會

第二十條

1.公司現有的GMS包括:

a.

本章程第二十一條所稱年度GMS。

b.

另一種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是根據本章程第22條規定的需要隨時舉行的次區域會議。除非另有明文規定,本章程中的GMS是指“年度GMS”和“其他GMS”。

3.

除實施OJK法規中關於本公司GMS計劃和實施的GMS外,本公司還可以按照資本市場部門的規定以電子方式進行GMS。

4.

本公司可使用由以下公司提供的e-GMS以電子方式進行GMS(下稱“e-GMS”):

a.

資本市場監管機構指定的存管結算機構;

b.

E-GMS供應商,即提供和管理e-GMS的一方;或

c.

公司;

按照《資本市場部門條例》的具體規定。

5.

董事會舉辦一年一度的GMS和其他GMS。股東大會可應股東或董事會的要求在適當遵守第(6)款規定的情況下舉行。

6.

股東或董事會持有GMS的請求:

a.

如有下列要求,可舉行GMS:

一、Dwiwarna的A系列股東;

二、*委員會;或

三、一人或聯名代表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10(十分之一)或以上,並具有有效投票權,符合本公司章程及法律法規的規定。

b.

在信a中提出的舉行大島嶼發展中國家會議的請求以掛號信形式提交給董事會,並附上理由,並將副本提交給董事會。

c.

本段字母a中的舉行GMS的請求必須:

1)必須本着誠意行事;

(二)考慮公司利益;

3)應附送與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必須決定的事項有關的理由和材料;


(四)不得與法律法規和本章程相牴觸;

d.

本段字母a所指股東提出的舉行大股東大會的提議必須是需要大股東大會作出決定的請求,並且根據董事會的評估,已達到字母c中的要求。

e.

董事會須於董事會收到函件第(1)段所述舉行股東大會的要求之日起不遲於15(15)日內向股東公佈股東大會的公告。

f.

如董事會未如e函所述公告大股東大會,股東可向董事會重新提出召開大股東大會的請求。

g.

董事會被要求在董事會收到召開大股東大會的請求之日起15(15)天內向股東宣佈大股東大會。

h.

如董事會、監事會未在本款第e和第g款規定的期限內公告GMS,董事會或監事會必須公告:

1)

本段字母a所述股東提出舉行大股東大會的請求;及

2)

沒有舉辦GMS的原因。

i.

H函件所述公告將於本段b函件及f函件所述股東提出舉行股東周年大會要求後不遲於15(15)日內作出。

j.

本款字母e、字母g和字母h中所指的公告至少通過:

1) E-GMS供應商的網站;

2) 聯交所網站;及

3) 該公司的網站。

印尼語和外語,只要使用的外語至少是英語。

k.

如果字母j中的公告使用印尼語以外的語言,則必須包含與公告中使用印尼語的信息相同的信息。

l.

如果本款第j號字母中的公告信息的解釋有不同之處,則用作參考的信息為印度尼西亞文的信息。

m.

如果董事會沒有根據董事會的提議,按照本款第(A)款的規定宣佈召開大股東大會,則董事會必須在收到召開大股東大會的請求之日起15(15)天內宣佈:

1)

理事會提出的召開GMS會議的請求並未舉行;以及

2)説明不舉辦GMS的原因。

n.

如果董事會已作出本款第m號字母所述的公告或已過15(15)天期限,董事會將舉行自己的大股東大會。

o.

董事會須在本款第m號字母所指公告之日起15(15)日內或本款第2號所指的15(15)日內,向股東公告GMS。

p.

委員會須在本款第o號信函所述宣佈之前不遲於五(五)個工作日向金融服務管理局提交會議議程通知。

q.

在應董事會要求提交的大島嶼發展中國家議程通知中,還必須包含這樣的信息:如果擬議的大島嶼發展中國家會議由董事會自己進行,則董事會不應董事會的要求開展大島嶼發展中國家會議。

r.

如董事會未按本段第g條所述作出股東大會公告,則本段第a條所述股東可向管轄範圍涵蓋本公司住所的地區法院主席提交舉行股東大會的請求,以決定授予持有股東大會的許可證。

s.

已取得法院決定持有大股東名冊的股東,亦須附上一份載有股東姓名及所持公司股份數目的文件,而該公司已取得法院命令以持有大股東名冊,而法院亦會就持有大股東名冊一事向英國司法機構發出命令。

股東周年大會

第二十一條


1.

一年一度的GMS必須每年根據法律法規在財政年度結束後舉行。

2.

在年度GMS中:

a.

董事會提交本公司章程第十九條規定的年度報告;

b.

如果公司淨利潤為正,董事會應提交公司淨利潤使用方案;

c.

根據董事會的建議,任命一家在OJK註冊的公共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公司本年度的財務報表,包括對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審計;按照公司股票註冊和/或上市地點資本市場當局的適用規定進行審計;

d.

董事會可以根據本公司章程的規定,提出符合公司利益的其他事項。批准年度報告,包括批准財務報表以及大湄公河次區域管理局執行的董事會監督職責報告,意味着充分履行和免除董事會成員和董事會成員在上個財政年度所進行的管理和監督的責任,只要這些行動反映在年度報告和財務報表中,但挪用公款、欺詐和其他犯罪行為除外。

其他股東大會

第二十二條

基於公司利益的需要,可隨時舉行其他股東大會。

地點、通知、公告、邀請和時間

股東大會

第二十三條

1.

本公司有義務確定舉行GMS的地點和時間。

2.

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的舉辦地必須在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境內舉行,可在以下地點舉行:

A.登記公司的住所;

(二)公司主要經營活動的所在地;

(三)公司主要經營活動住所或所在地所在地的省會城市;或

d. 本公司股票上市所在的證券交易所所在地省份。

3.

董事會召開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之前,按照本條的規定,將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的通知、大區域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公告和邀請大城市小島嶼發展中國家。

4.

GMS通知OJK是在下列情況下進行的:

a.

本公司須於GMS公佈前不遲於5個工作日向OJK提交GMS議程的通知,GMS的公佈日期不包括在內。

b.

A號信函中提到的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的議程必須清楚和詳細地披露。

c.

如果如b字母所述,GMS議程發生變化,本公司有義務不遲於GMS的邀請時間向OJK提交議程的變化。

d.

A函件、b函件及c函件的規定加以必要的變通後,適用於已取得法院命令以持有本章程第20條第(4)款函件o所述股東持有股東名冊的通知。

5.

GMS的公告應包括下列規定:

a.

本公司有責任在不遲於GMS邀請前14(14)天向股東公佈GMS,不包括公佈日期和邀請日期。

b.

甲函中的GMS公告應至少包含:

1)

對有資格參加GMS的股東的規定;

2)

對有權提出大股東大會議程的股東的規定;

3)

舉行GMS的日期;以及

4)

GMS邀請函日期。

c.

如果大股東大會是應股東或董事會的要求舉行的,除包含本款b字母所述事項外,本款a字母所指的大股東大會公告必須包含本公司因股東或董事會的要求而召開大股東大會的信息。

d.

向本段字母a所述的股東宣佈GMS,至少通過:

1) E-GMS供應商的網站;

2) 聯交所網站;及


3) 該公司的網站。

印尼語和外語,只要使用的外語至少是英語。

e.

使用外語​​的公告必須在使用印尼語的公告中包含信息。

f.

如果以外文發佈的信息與以印度尼西亞發佈的信息在解釋上存在差異,則應以該信息作為參考。

g.

如股東要求召開股東大會,則提交g函所述股東大會公告的證據時,須附上本章程第20條第(4)款所述舉行股東大會的申請書副本。

h.

GMS的公告是根據資本市場規則進行的,以決定包含利益衝突的交易。

i.

經必要修改後,本段a至g字母的規定適用於已獲得法院命令持有本公司章程第20條第(4)款第(4)款所述持有大股東大會的股東的公告。

6.

建議的會議議程可由股東提交,但須符合下列條件:

a.

股東可在大股東大會邀請函發出前7(7)天內,以書面形式向董事會提出會議議程。

b.

可提出a函所述會議議程的股東為:

b.1 A系列Dwiwarna的股東;

b.2

代表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20(120)或以上的股東或以上,並具有有效投票權。

C.本款字母a所指的會議擬議議程必須:

1) 以真誠的態度行事;

2) 考慮公司的利益;

3) 包括會議擬議議程的理由和材料;以及

4) 不與法律法規相牴觸。

d.

本段字母a所指股東會議的擬議議程是需要大股東大會決議的議程,根據董事會的評估,已達到字母c中的要求。

e.

本公司須將本段字母a所述股東建議的會議議程列入邀請函所載的會議議程。

7.

GMS的邀請函應符合以下條件:

a.

本公司須於股東大會舉行前不遲於21(21)天向股東發出邀請,邀請日期及股東大會日期除外。

b.

A函所指的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邀請函至少應包含下列信息:

1) 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召開日期;

2) 舉辦GMS的時間;

3) GMS的舉辦地;

4) 有權參加GMS的股東的規定:

5) 會議議程,包括對每個議程項目的解釋;以及

6)

説明與會議議程有關的材料的信息從股東大會邀請之日起至股東大會召開期間均可獲得

7) 股東可以通過e-GMS授予授權書的信息。

c.

本款字母a中提到的向股東發出的GMS邀請至少應通過以下方式發出:

1) E-GMS供應商的網站;

2) 聯交所網站;及

3) 該公司的網站。

印尼語和外語,只要使用的外語至少是英語。

d.

使用外語的邀請函必須包含與使用印尼語的公告中的信息相同的信息。

e.

如果以外文發佈的信息與以印度尼西亞發佈的信息在解釋上存在差異,則應以該信息作為參考。

f.

在不影響本章程其他規定的情況下,董事會或監事會必須以本章程規定的方式發出邀請,並適當遵守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和法規。

g.

經必要修改後,本款a至f字母的規定適用於已獲得法院命令舉行本公司章程第20條第(4)款第(4)款所述股東大會的股東發出的召開股東大會的邀請。

8.

第二屆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的邀請函應符合以下條件:


a.

第二屆GMS的邀請函應在第二屆GMS召開前7(7)天內發出。

b.

在第二次全球首腦會議的邀請函中,必須説明第一次全球首腦會議已經舉行,但出席人數尚未達到法定人數。本規定在不影響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法規和其他法律法規以及本公司股票上市所在證券交易所的規定的情況下適用。

c.

第二次GMS在第一次GMS舉行後不晚於十(10)天至不遲於21(21)天內舉行。

d.

本條第(7)款第(7)款c至f款和第(11)款所述有關媒體發出的大湄公河次區域邀請函和更正邀請函的規定,比照適用於第二次次區域會議的邀請函。

9.

第三屆大湄公河次區域的邀請函應符合以下條件:

a.

應公司要求,第三屆GMS的邀請應由OJK確定。

b.

第三屆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的邀請函指出,第二次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已經舉行,出席人數不足法定人數。

10.

會議議程按下列規定進行調整:

a.

要求公司向股東提供會議議程材料,可通過公司網站和/或e-GMS網站訪問和下載;

b.

A號信函中提到的會議議程材料必須從向大島嶼國家會議發出邀請之日起至大島嶼國家會議舉行之日提供;

c.

其他法律、法規規定有義務早於乙函規定的時間提供會議議程材料的,會議議程材料的提供應當符合該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

d.

如果GMS是隻有獨立股東參加的GMS,則本公司須在GMS實施前提供一份由獨立股東簽署的具有足夠印花税的聲明表格,至少説明:

1)

有關人士為真正的獨立股東;及

2)

如果後來證明該陳述不屬實,有關人員可能會根據規定受到制裁。

e.

如股東以書面要求,本公司辦公室將免費提供d號函件所指的實體文件副本。

f.

本款第d款所述電子文件的副本可通過本公司的網站獲取或下載。

g.

於股東大會舉行期間,只要不與本公司利益衝突,股東有權取得有關會議議程的資料及與會議議程有關的資料。

11.

對GMS邀請的更正可以在以下條件下進行:

a.

如本條第(7)款第(7)款b項所述,大湄公河流域邀請函中的信息發生變化,本公司有義務對大湄公河流域邀請函進行更正;

b.

如果a函中提及的對大湄公河次區域的邀請的更正包含關於舉行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的日期的變更和/或增加大區域小島嶼國家會議議程的信息,公司有義務按照本條第(7)款規定的邀請程序對大區域小島嶼發展中國家重新發出邀請;

c.

如有關召開大股東大會日期的資料更改及/或增加大股東大會議程並非本公司的過錯或金融服務管理局的命令所致,則函件(B)所述有關重新邀請大股東大會的責任的條文並不適用,只要金融服務管理局並未下令進行重新邀請。

會議主席、規則及會議紀要

股東大會

第二十四條

1.

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主席由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主席主持,規定如下:

a.

大湄公河次區域的主席是由委員會任命的委員會成員。

b.

董事會全體成員缺席或不能出席的,由董事會指定的一名董事會成員擔任董事會主席。

c.

如a和b中所述,如果所有董事會成員或董事會成員均缺席或不能出席,則大股東大會應由出席大股東大會的股東擔任主席,這些股東是從大股東大會參與者中任命的。


d.

如果由理事會任命的主持大島嶼發展中國家會議的一名理事會成員與首腦會議將要決定的議程存在利益衝突,則理事會主席應由理事會任命的另一名不存在利益衝突的理事會成員擔任。

e.

如果董事會所有成員都有利益衝突,GMS應由董事會任命的一名董事會成員擔任主席。

f.

如果董事會任命的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董事會成員中的一人在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決定的議程上存在利益衝突,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應由一名不存在利益衝突的董事會成員擔任主席。

g.

如果董事會所有成員都存在利益衝突,股東大會主席應由出席股東大會的其他股東以過半數票選出的非控股股東擔任。

h.

GMS主席有權要求出席者證明他們有權出席GMS和/或要求向他出示代表股東的授權書。

2.

本公司必須按照以下規則進行GMS:

a.

在GMS召開時,必須將GMS的規則提供給出席的股東。

b.

在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開始之前,必須宣讀字母a中提到的次區域安全會議規則要點。

c.

大股東大會開幕時,大股東大會主席須至少就以下事項向股東作出解釋:

1) 簡要介紹公司的概況;

2) 會議議程;

3) 與會議議程有關的決策機制;以及

4) 利用股東權利提出問題和/或意見的程序。

3.

公司需要製作GMS的會議記錄,規定如下:

a.

GMS的會議紀要是用印尼語製作的。GMS的會議記錄是所有股東和第三方關於會議決定和發生的一切的有效證據。

b.

大股東大會的會議紀要必須由會議主席和至少一(一)名股東起草並簽署,股東從大股東大會的參與者中選出,並由與會者任命。

c.

如果GMS的會議記錄是以由公證人簽署的GMS的會議記錄的形式製作的,則不需要字母b中所述的簽名。

d.

本款字母a所指的大島嶼發展中國家會議紀要必須在大島嶼發展中國家會議召開後三十(30)天內提交給OJK。

e.

如果d號信函中提到的提交大島嶼發展中國家會議紀要的時間適逢節假日,則必須在不晚於下一個工作日提交大島嶼發展中國家會議紀要。

4.

要求本公司對GMS的會議記錄進行總結,規定如下:

a.

全球監測系統會議紀要必須至少包含以下信息:

1)

次區域會議的日期、地點、時間以及會議議程;

2)

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的董事會成員和委員;

3)

在大股東大會上有有效表決權的股份的數量和有效表決權的股份總數的百分比;

4)

股東是否有機會就會議議程提出問題和/或提出意見;

5)

如果股東有機會,就會議議程提出問題和/或提供意見的股東人數;

6)

大湄公河次區域決策機制;

7)

投票結果,包括會議每個議程項目的同意、不同意和棄權(不投票)的票數,如果以投票方式作出決定;

8)

次區域會議通過的決議;以及

9)

如果GMS作出了與現金股利分配相關的決定,則向有權股東執行現金股利支付。

b.

A號信函中提到的全球監測系統會議紀要必須至少通過以下方式向公眾公佈:

1) E-GMS供應商的網站;

2) 聯交所網站;及

3) 公司的網站。

在印尼語和外語中,如果使用的外語至少是英語,則​​。

c.

使用外語​​的公告必須包含與使用印尼語的公告中的信息相同的信息。


d.

如果以外文發佈的信息與以印度尼西亞發佈的信息在解釋上存在差異,則應以該信息作為參考。

e.

本款字母b所指的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紀要的公告必須在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召開後兩(兩)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佈。

f.

本款第1(B)號信函中提及的大島嶼發展中國家會議紀要的公佈證明必須在宣佈後兩(兩)個工作日內提交給OJK。

g.

本條第(3)款字母d和字母e以及第(4)款字母b、字母e和字母f的規定比照適用於:

1)

向審裁處提交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的會議紀要和公佈的次區域會議紀要;以及

2)

宣佈大島嶼發展中國家會議紀要;

-由已獲得法院命令持有本章程第20條第(4)款所述持有大股東名冊的股東持有。

會議的法定人數、表決權及決議

股東大會

第二十五條

1.

除本章程另有規定外,大會出席會議的法定人數和會議必須決定的事項的決議,按下列規定辦理:

a.

出席會議的股東佔有效投票權股份總數的二分之一(一半)以上,且經出席會議的有效投票權股份總數的二分之一(一半)以上批准,決定有效,除非法律和/或公司章程規定更多的法定人數;

b.

如果未達到字母a所述的出席法定人數,則第二次大股東大會有效,並有權作出具有約束力的決定,前提是至少有1/3(1/3)以上具有有效投票權的股東出席,且該決定獲得出席會議並有投票權的總股份的1/2(一半)以上的批准,除非法律和/或公司章程規定更多的法定人數;

c.

如未能達到b函件所述的第二屆股東周年大會的法定人數,則可舉行第三屆股東大會,但前提是第三屆股東大會有效,並有權作出決定,前提是出席會議的股東在出席會議的法定人數及OJK應本公司的要求決定的決策要求中具有有效投票權。

2.

轉讓本公司資產或為本公司資產淨資產總額的50%(50%)以上的債務作抵押品的GMS在一(一)次交易中相互關聯或更好地相互關聯或不執行以下規定:

a.

由A系列Dwiwarna股東及其他股東和/或其法定代表人出席,他們合計至少佔具有有效投票權的股份總數的四分之三(四分之三),如果決定得到A系列Dwiwarna股東和其他股東和/或其法定代表人的批准,則該決定有效,他們合計佔出席會議的有投票權股份總數的四分之三(四分之三);

b.

如未達到字母a所述的出席法定人數,第二屆股東大會有效,並有A系列Dwiwarna股東及其他股東和/或其法定代表人出席,他們合計至少佔總有效投票權股份的2/3(三分之二),且該決定必須得到A系列Dwiwarna股東及其他股東和/或其法定代表人的批准,他們合計佔出席會議的有投票權股份總數的3/4(四分之三)以上;以及

c.

如未能達到b函件所述的出席第二次股東大會的法定人數,則可舉行第三次股東大會,但前提是第三次股東大會有效,並有權作出決定,前提是A系列Dwiwarna股東及其他股東及/或其法定代表人一同出席,符合OJK應本公司要求設定的出席法定人數及決策要求。

3.

GMS批准存在利益衝突的交易的條件如下:

a.

由獨立股東擁有有效表決權的股份總數的二分之一(一半)以上的獨立股東出席,經獨立股東擁有有效表決權的股份總數的二分之一(一半)以上的獨立股東批准,決定有效;

b.

如未能達到字母b所述的法定人數,則出席第二次股東大會的獨立股東如代表獨立股東所持有效投票權的股份總數的二分之一(一半)以上,並獲出席會議的獨立股東所持股份總數的二分之一(一半)以上批准,則第二次股東大會有效;


c.

如果未達到字母c中提到的第二屆GMS的出席法定人數,可舉行第三屆GMS,前提是第三屆GMS是有效的,如果出席的是具有有效投票權的股份的獨立股東,則有權在OJK應公司申請確定的出席法定人數內做出決定;

d.

第三次大股東會議的決定,經代表出席會議的獨立股東所持股份的50%(50%)以上的獨立股東批准,有效;以及

e.

有利益衝突的股東被認為做出了與沒有利益衝突的獨立股東批准的決定相同的決定。

4.

董事會、監事會成員的任免、股權證券的發行和(或)增加認繳實收資本的股東大會,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a.

由A系列Dwiwarna股東及其他股東和/或其法定代表人出席,他們合計佔具有有效投票權的股份總數的二分之一(一半)以上,且決定由A系列Dwiwarna股東和其他股東和/或其法定代表人出席,他們合計佔出席會議的有投票權股份總數的二分之一(一半)以上;

b.

如果未達到字母a中提到的出席法定人數,則如果A系列Dwiwarna股份的持有者和其他股東和/或他們的法定代表人出席了第二次GMS會議,他們合計至少佔具有有效投票權的股份總數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並且該決定必須得到A系列Dwiwarna股東和其他股東和/或他們的法定代表人的批准,他們合計佔出席會議的有投票權股份總數的一半以上;

c.

如未能達到b函件所述出席第二屆股東周年大會的法定人數,則第三屆股東大會可於符合第三屆股東大會法定人數的情況下舉行,如A系列Dwiwarna股東及其他股東及/或其法定代表人共同出席,則第三屆股東大會有效並有權作出決定,而OJK應本公司要求設定出席法定人數及決策要求。

5.

總經理修改本公司章程應在下列條件下進行:

a.

由A系列Dwiwarna股東和其他股東和/或其法定代表人出席,他們合計至少佔有有效投票權的股份總數的三分之二,決定必須得到A系列Dwiwarna的股東和其他股東和/或其法定代表人的批准,他們合計佔出席會議的有投票權股份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

b.

如果未能達到字母a所述的出席法定人數,如果A系列Dwiwarna股東和其他股東和/或他們的法定代表人出席了第二次GMS會議,他們合計至少佔具有有效投票權的股份總數的五分之三(三分之三),並且該決定必須得到A系列Dwiwarna股東和其他股東和/或其法定代表人的批准,他們合計佔出席會議的有投票權股份總數的一半以上;

c.

如未能達到b函件所述出席第二屆股東大會的法定人數,則可舉行第三屆股東大會,但如A系列股東Dwiwarna股東及其他股東及/或其法定代表人聯名出席,則第三屆股東大會有效並有權作出決定,並符合OJK應本公司要求訂立的出席法定人數及決策要求。

6.

在適當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的情況下,合併、合併、收購、分立、提交公司破產和解散申請,只能根據GMS的決議進行,條件如下:

a.

出席者包括A系列Dwiwarna股東及其他股東和/或其法定代表人,他們合計佔總股數的至少3/4(四分之三)具有有效投票權的股份,該決定必須得到A系列Dwiwarna的股東及其他股東和/或他們的法定代表人的批准,他們合計至少佔總股數的四分之三(四分之三)且在股東大會上有投票權;

b.

如果未達到字母a中提到的出席法定人數,則如果A系列Dwiwarna股東和其他股東和/或他們的法定代表人共同代表至少三分之二(三分之二)的具有有效投票權的股份總數,並且該決定必須得到A系列Dwiwarna股東和其他股東和/或他們的法定代表人的批准,這些股東和其他股東和/或他們的法定代表人合計佔在GMS有投票權的股份總數的四分之三(四分之三)以上,則第二次GMS有效;

c.

如果未能達到字母b所述的第二屆GMS的出席法定人數,則可舉行第三屆GMS,前提是如果A系列Dwiwarna股東及其他股東和/或他們的法定代表人共同出席A系列Dwiwarna股東和/或他們的法定代表人,則第三屆GMS有效並有權作出決定。


7.

凡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之股東,其姓名於股東大會邀請日期前一(一)個工作日登記於本公司股東名冊1(1),並遵守本公司股份上市之法律及法規及證券交易所規則。

8.

如本章程細則第23條第(11)款函件a所述邀請有誤,有權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為於股東大會邀請更正前1(1)個工作日登記於本公司股東名冊的股東。

9.

股東單獨或由代理人代表均有權在遵守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出席股東大會。

10.

在會議上,每一股賦予所有者投1(一)票的權利。

11.

出席會議但沒有投票(棄權)的有表決權的股東,被視為與大多數投票的股東投了相同的票。

12.

在投票中,股東的表決權對其擁有的全部股份有效,股東無權就不同表決權所擁有的股份的一部分向一名以上的代理人授予授權書。這些規定不適用於以下情況:

a.

託管銀行或證券公司作為其客户的託管人,即公司股份的所有者。

b.

代表所管理的互惠基金利益的投資經理。

13.

公司董事會成員、董事會成員和員工可以作為代表出席會議,但在投票選舉董事會成員時,董事會成員和/或有關員工不得作為股東的代理。

14.

表決以口頭方式進行,除非會議主席另有決定。

15.

所有決定都是在商議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做出的。

16.

如果未能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作出決定,則根據本章程規定的贊成票作出決定。

17.

第(16)款所指的表決決策必須考慮到大湄公河次區域出席會議法定人數和決定法定人數的規定。

18.

在GMS期間,公司可以邀請與GMS議程相關的其他各方。

19.

本公司須提供其他電子授權書,供股東出席股東大會及於股東大會上投票。

20.A.可以電子方式成為認可人士的人士包括:

1)管理股東擁有的證券/證券的子賬户的參與者;

2) 公司提供的各方;或

3) 股東指定的一方。

b.

本公司必須以電子方式提供本款第2號信函中提到的委託書。

利潤的利用

第二十六條

1. 淨利潤的使用,包括損失準備金的撥備金額,由年度GMS決定。

2.

董事會必須向年度股東大會提交一份關於資產負債表中未分享的淨利潤的使用和盈虧計算的建議,供年度股東大會批准,其中可以説明有多少未分享的淨利潤可以作為儲備基金,以及關於向股東分紅的金額的建議,或其他分配,如董事會成員和董事會成員的獎金、員工的獎金、社會基金儲備和其他可能分配的資金,但不影響大股東大會作出其他決定的權利。

3.

除大股東大會另有決定外,扣除本條第(1)款所述準備金準備後的全部淨利潤作為股息分配給股東。

4. A.股息只能根據年度股東周年大會上作出的決定而根據本公司的財務能力支付,該決定亦必須在適當遵守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和法規以及本公司股份登記所在地的聯交所規定的情況下決定派息的時間、支付方式和形式。

b.

如果GMS就現金股利分配作出決定,本公司有義務在決定現金股利分配的GMS會議紀要公佈後30(30)天內向有權股東支付現金股息。

c.

股份股息將於股東周年大會決定股息分配的日期支付給股東名冊上登記股份的人。

d. 支付日期必須由董事會向股東宣佈。


5.

除本條第(2)款所指的使用淨利潤外,GMS還可決定將淨利潤用於其他分配,例如坦蒂姆董事會成員、董事會成員和員工獎金。

6.

本條第(3)款所稱股息只有在公司有正留存收益的情況下才能分配。

7.

將淨收入用於獎金和獎金,只要它沒有編入預算,也不計入本年度的費用,就是這樣做的。

8.

自規定支付過去股息之日起五(五)年內未收取的股息,應計入專門為此目的指定的準備金。

9.

特別儲備基金中的股息可以由有權股東通過提交其對公司董事會可以獲得的股息的權利的證明來獲得,條件是不是一次性提取,並支付董事會確定的管理費。

10.

已列入本條第(8)款特別儲備的股息,在十(十)年內未收取,將成為本公司的權利。

11.

考慮到公司的預期利潤和財務能力,如果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至少十分之一(十分之一)的股東提出要求,公司可以在公司財政年度結束前分配中期股息。

12.

中期股息的分配,在考慮到本條第(10)款的情況下,經董事會批准後,根據董事會會議的決定確定。

13.

如果在財政年度結束後,公司出現虧損,股東必須將已分配的中期股息返還給公司。如果股東不能返還本條第(11)款規定的中期股息,董事會和監事會對公司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

儲備基金的使用

第二十七條

1.

本公司設立強制性準備金和其他準備金。

2.

如果公司有正的留存收益,則適用第(1)款關於準備金淨收益的規定。

3.

為儲備基金提供的利潤部分由GMS在適當遵守法律和法規的情況下確定。第(1)款規定的強制性公積金應計提淨利潤,直至準備金至少達到已發行和實繳資本總額的20%(20%)。

4.

本條第(1)款規定的強制性準備金尚未達到第(3)款所指數額的,只能用於彌補其他準備金無法彌補的公司損失。

5.

如本條第(1)款規定的強制性公積金已超過20%(20%),GMS可決定將超出的公積金用於公司的目的。

6.

董事會必須以董事會認為良好的方式,在適當遵守法律和法規的情況下,管理儲備基金,使儲備基金產生利潤。

7.

從準備金中取得的利潤計入損益計算。

《公司章程》修正案

第二十八條

1.

對《章程》的這項修訂必須考慮到UUPT和/或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和法規。

2.

對本章程的修改應由GMS根據本章程第25條第(5)款所述的規定確定。

3.

關於修改章程的議程必須在大湄公河次區域會議的邀請函中明確説明。

4.

本章程中有關公司名稱、註冊地、宗旨和目標、業務活動、公司成立期限、法定資本金額、已發行和實繳資本的減少以及封閉公司成為上市公司的地位的規定,必須獲得UUPT中所指的法律事務部長的批准。

5.

除關於第(4)款所述事項的修正案外,對這些公司章程的修正案足以通知法律部長,同時考慮到《公司法》的規定。

6.

有關減資的決定必須以書面通知本公司的所有債權人,並由董事會在一份印尼語日報上公佈,該等報紙在本公司註冊地出版及/或廣為流傳,不得遲於GMS作出減資決定之日起七(七)日內公佈。


合併、合併、收購和分拆

第二十九條

1.

合併、合併、收購和分拆應由GMS根據本章程第二十五條第(六)款的規定確定。

2.

有關合並、合併、收購和分拆的進一步規定,見法律法規,特別是資本市場領域的法律法規。

解散、清盤及

終止法人資格

第三十條

1.

本公司的解散可基於GMS的決議以及本章程第25條第(6)款所述的規定進行。

2.

如果公司根據GMS的決定被解散或根據法院的決定被宣佈解散,清算人必須進行清算。

3.

清盤人須向指定其進行本公司清盤的GMS或法院負責。

4.

清算人有義務在GMS向清算人批准和解和免除後,或在法院指定清算人之後,或在指定清算人的法院接受問責後,通知法律部長並在報紙上宣佈清算程序的最終結果。

5.

關於公司解散、清算和終止法人地位的規定,應考慮到法律法規,特別是資本市場領域的法律法規。

股東的住所

第三十一條

對於與本公司有關的股東事宜,股東應被視為居住在本公司章程第9條所述股東名冊所記錄的地址。

結案條款

第三十二條

凡在本章程中未受監管或監管不充分的,應遵守UUPT、資本市場部門的法律法規以及大湄公河次區域通過的其他法律法規和/或決議,並適當遵守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