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10.27 3 jwn-212025x10kex1027.htm EX-10.27 文檔
附件10.27








諾德斯特龍
補充執行養老計劃

2024年重述
於2024年12月22日通過



第一條。
標題、目的和生效日期
1.01標題。本計劃稱爲諾德斯特龍補充執行退休計劃,在本文件中對「計劃」或「SERP」的任何引用應包括本計劃及其不時修訂的內容。
1.02目的。本計劃旨在構成一個無資金的計劃,主要用於爲諾德斯特龍公司(「公司」)及其美國子公司和附屬機構的管理人員或高度補償員工提供遞延薪酬,該含義符合《1974年員工退休收入安全法》(「ERISA」)第201(2)、301(a)(3)和401(a)(4)節的定義。此外,本計劃是一個無資金的非合格計劃,旨在不滿足《1986年國內稅收法》第401(a)節規定的資格要求。根據本計劃爲參與者提供的福利是對該參與者在任何其他員工計劃或項目下可獲得的任何其他福利的補充。本計劃應補充,並且不得取代、修改或修訂任何其他此類計劃或項目,除非另有明確規定。
1.03生效日期。本計劃最初自1988年7月18日生效。此後,計劃經過多次修訂,以提供若干計劃設計變更,進行計劃管理方面的變更,並進一步澄清某些計劃條款。計劃亦曾修訂以符合《稅法》第409A節的規定。在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間,計劃在合規遵守《稅法》第409A節方面進行了操作,符合國稅局發佈的過渡指引。此2024年重述自2024年12月22日起生效。
第二條。
資格與參與
2.01 資格。該計劃的資格僅限於本文件中定義的高管。
(a)高管定義。就本計劃而言,「高管」一詞指的是公司及其美國子公司或附屬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或高度補償員工,這些員工已被計劃管理員特定指定爲有資格成爲本計劃的參與者。在指定該個人爲「高管」時,計劃管理員應有權自由選擇將高管歸類爲以下任一類別:
(i)1999計劃高管。"1999計劃高管"是指截至2003年1月1日,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任何高管: (1) 根據計劃被指定爲有資格(無論是因爲他或她是公司高管,還是由於公司董事會或董事會委員會的指定),以及(2) 根據計劃符合提前退休資格或距離提前退休資格在一年內。
(ii)過渡計劃高管。"過渡計劃高管"是指截至2003年1月1日,符合以下所有要求的任何高管: (1) 根據計劃被指定爲有資格(無論是因爲他或她是公司高管,還是由於公司董事會或董事會委員會的指定),(2) 在計劃下擁有超過15年的服務年限,(3) 不符合提前退休資格,且在一年的時間內不符合提前退休資格,(4) 不是特別指定爲Tier I或Tier II高管。
(iii)Tier I高管。"Tier I高管"是指被計劃管理員指定爲Tier I高管的任何高管,並且不是1999計劃高管或過渡計劃高管。
(iv)Tier II高管。"Tier II高管"是指被計劃管理員指定爲Tier II高管的任何高管,並且不是1999計劃高管或過渡計劃高管。
2


(v)變更指定。計劃管理員有權和權力更改高管的指定,前提是根據本計劃支付福利的時間和形式應根據高管首次被指定爲有資格時的類別決定。
(b)撤銷指定。儘管有上述規定,計劃管理員可以在其唯一和獨佔的酌情權下,隨時撤銷員工作爲高管的指定。被撤銷指定的高管只能享有撤銷日前已歸屬的福利(如有),並且撤銷不會改變已歸屬福利的支付時間或形式。
(c)特定高管轉移。一位高管如果經歷了其就業狀態的變化(除了從活躍就業中分離),使他或她不再符合高管的資格,則僅在判斷該高管是否已從活躍就業中分離的目的下(包括判斷是否符合3.06項下提前退休的資格)繼續被視爲符合條件的高管,但不得獲得任何額外的福利,並且對於該服務不得獲得福利積分,除非經過計劃管理員另行判斷。
2.02 參與。當一位高管根據2.02(a)退休,並在2.02(b)和2.02(c)的適當批准下,此高管成爲計劃的「參與者」,如下所示:
(a)「退休」定義。當一位高管在本計劃的條款下與公司及其每個子公司和附屬公司分離時,即在本節指定的退休日期之後退休。根據本計劃的目的,高管在公司與該高管合理預期其真實服務水平將永久減少到49%或更低於在前36個月內執行的真實服務水平的日期離開活躍就業。高管轉移到公司的子公司或附屬公司本身並不構成根據本節的活躍就業分離。根據計劃,退休日期爲:
(i)正常退休日期。高管的正常退休日期應爲(a)1999計劃高管的第六十(60)個生日,(b)過渡計劃高管的第五十五(55)個生日,或(c)一級或二級高管的第五十八(58)個生日。
(ii)提前退休日期。高管的提前退休日期應爲該高管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日期:
(1)已完成至少十(10)年的服務年限(定義如下)
根據3.01(a)條款;以及
(2)在1999計劃行政人員的情況下,達到50歲;或者在一級、二級或過渡計劃行政人員的情況下,達到53歲。
(iii)殘疾退休日期。行政人員的殘疾退休日期應爲以下日期:(1) 1999計劃行政人員在第3.06條款下獲得無減額的提前退休福利時,前提是行政人員在該日期仍然處於永久殘疾狀態;或者(2) 一級、二級或過渡計劃行政人員在第3.05條款下獲得正常退休福利時,前提是行政人員在其正常退休日期之前仍然處於永久殘疾狀態。
(b)提前退休的計劃管理員批准。一名在其提前退休日期(但在正常退休日期之前)後從主動就業中分離的行政人員,必須獲得計劃管理員的同意和批准才能進行提前退休。如果行政人員選擇在未獲得計劃管理員的提前退休批准的情況下主動分離就業,則行政人員在計劃下的所有福利將被沒收。
2.03 殘疾。一名在公司或美國子公司或關聯公司就業期間變爲殘疾的行政人員,應被視爲在殘疾期間仍在公司或該子公司或關聯公司處於主動服務狀態,並且應繼續爲該期間累積信用服務年數,無論該行政人員在該期間是否實際爲公司或該子公司或關聯公司提供服務;但是,依據本節累積服務的權利應在殘疾行政人員以下情況發生時終止:(i) 從這種殘疾中恢復;或(ii) 殘疾退休日期。恢復但未返回公司或美國子公司或關聯公司主動服務的行政人員,應被視爲在達到退休日期之前終止就業,並且其計劃福利將被沒收。根據計劃,「殘疾」或「殘疾人」是指參與者因任何可醫學確定的身體或心理障礙而無法參與任何實質性盈利活動,該障礙預計導致死亡,或者持續存在,或預計會持續存在不少於十二(12)個月;但是,爲了遵循《法典》第409A條款的要求,「殘疾」應具有《法典》第409A條款中規定的含義。
3


主動服務的董事會成員在其獲得退休福利的情況下,將根據計劃的相關規定給予相應的待遇。
2.04 請假。計劃管理員應根據個人情況以及其唯一和絕對的裁量權來判斷因其他原因(非殘疾)而請假未獲批准的執行官在計劃下的待遇,但由於執行官的請假,計劃中規定的福利支付時間或形式不得單獨更改。如果執行官因其他原因(非殘疾)批准請假,僱傭關係將被視爲在批准請假期間始終存在。
第三條。
福利
3.01 退休福利。執行官的「退休福利」是指根據本第三條款,作爲參與者支付給執行官的福利,以每月福利的形式表達並支付,形式爲50%聯合生存年金,從退休日期開始。執行官的退休福利取決於公司董事會或董事會委員會指定的執行官的資格類別,包括1999計劃執行官、過渡計劃執行官、第一層級執行官或第二層級執行官,各類別適用以下條款和定義:
(a)計入服務年限。「計入服務年限」應與諾德斯特龍401(k)計劃(及其任何前身或繼承者)下的「歸屬服務年限」具有相同的含義(「401(k)計劃」)。除非計劃管理員明確同意給予該服務計入,否則與公司旗下子公司或關聯公司的服務不應視爲「計入服務」。此外,計入服務年限也可能由計劃管理員根據4.05授予。然而,在任何情況下,計劃下計入的服務年限不得超過25年(25)。
(b)最終平均薪酬。爲了本計劃的目的,「最終平均薪酬」是指執行官的覆蓋薪酬中最高的三十六(36)個月的平均值所產生的每月薪酬,計算期間爲平均期:
(i)Covered Compensation. For purposes of determining an Executive’s Final Average Compensation, 「Covered Compensation」 shall include base salary and the actual cash bonus paid under the Company’s (or a subsidiary or affiliate’s) broad-based and/or executive management bonus plan for the fiscal year. Covered Compensation shall not include any other items of remuneration such as reimbursements, allowances, fringe benefits, spot bonuses, sign-on bonuses, and amounts realized from the exercise of stock options or when other forms of equity compensation or awards vest, regardless of whether such amounts are included in the taxable income of the Executive. Except as otherwise determined pursuant to Section 2.01(c), Covered Compensation shall not include any remuneration received during any period when the Participant did not qualify as an Executive.
(ii)Averaging Period. The Executive’s 「Averaging Period」 shall be the longer of: (a) the final sixty (60) months of the Executive’s employment; or (b) the entire period of service (measured in months) after either (1) a 1999 Plan Executive’s fiftieth (50th) birthday, or (2) a Transition Plan or Tier I or II Executive’s fifty-third (53rd) birthday. Except as otherwise determined pursuant to Section 2.01(c), periods of employment during which the Participant did not qualify as an Executive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for purposes of determining the Averaging Period.
(c)Maximum Retirement Benefit. Notwithstanding anything in the Plan to the contrary, including but not necessarily limited to this Article III, the Retirement Benefit payable to an Executive under this Plan shall at no time exceed $58,333.33 per month.
3.02 Tier I Executive Retirement Benefit. A Tier I Executive’s Retirement Benefit shall be equal to one and six-tenths percent (1.6%) of such Executive’s Final Average Compensation, multiplied by the Executive’s Years of Credited Service.
4


3.03 Tier II Executive Retirement Benefit. A Tier II Executive’s Retirement Benefit shall be equal to eight-tenths percent (0.8%) of such Executive’s Final Average Compensation, multiplied by the Executive’s Years of Credited Service.
3.04 1999年和過渡計劃執行退休福利。1999計劃執行的退休福利和過渡計劃執行的退休福利應等於該執行人員最終平均薪酬的百分之二點四(2.4%),乘以執行人員的服務年限,但應減去執行人員401(k)計劃的年金價值,計算方法如下:
(a)401(k)計劃的年金價值。執行人員的401(k)計劃年金價值是指執行人員公司貢獻賬戶餘額在執行人員退休日的精算等值月金額,如果賬戶餘額以50%的共同生存年金形式支付,計算方式如下:
(i)401(k)計劃。公司提供的401(k)計劃及在401(k)計劃下的配套貢獻(及其收入);加上
(ii)其他合格計劃。公司或其子公司或關聯公司向執行人員提供的任何其他合格計劃的福利金額;加上
(iii)分配。任何先前從上述計劃中提取的任何類型(無論付款人是誰)的提款或其他分配的金額(不考慮提款或分配後任何期間的隱含收益調整),但不包括(1)從401(k)計劃中對生命保險單的分配;以及(2)在此日期前就生命保險單支付的保費超過401(k)計劃於此日期的賬戶餘額計算所用的現金解約價值的部分(如有),以50%的共同生存年金的形式按照適用的支付日期開始支付的月福利。
(b)50%共同生存年金。爲了確定第3.04(a)節下的減免,50%共同生存年金是指第5.02節定義的年金,並對該年金值的計算考慮參與者(而不是受益人)在計劃下開始福利時的判斷,進行以下修改:
(i)受益人。在此背景下,參與者的共同年金受益人是指在參與者退休日根據第5.02(a)條款被視爲參與者的受益人的個人(用於計劃的退休前倖存者年金)。如果在該日期沒有受益人,則倖存者年金的計算將假定參與者有一個與參與者同齡的受益人。
(ii)精算等值。本節使用的精算等值應與根據第5.02(b)條款定義並使用的相同,唯一的例外是使用的利率應爲在執行者退休前一個月的IRS長期適用聯邦利率(AFR)。
3.05 正常退休福利。那些在正常退休日期或之後退休的執行者有權根據3.02、3.03或3.04(視具體情況而定)獲得退休福利,該福利的確定以執行者實際退休日期爲準。
3.06 提前退休福利。根據3.06(c),在計劃管理員的同意和批准下,執行者在其提前退休日期之後但在正常退休日期之前退休時,有權獲得以下提前退休福利:
(a)退休福利。執行者在3.02、3.03或3.04(視具體情況而定)下的退休福利,按照執行者實際退休日期進行計算,減去提前退休減少因數。
(b)提前退休減少因數。
(i)1999年計劃執行者。對於1999年計劃執行者,如果參與者的年齡與被認可服務年限的總和小於75,則每年減少百分之三(3%)。
(ii)過渡計劃執行者。對於過渡計劃執行者,在執行者的正常退休日前每年減少百分之十二點五(12.5%),對於適用的年份的任何部分,減免百分比將按其在該年工作滿月數進行比例分配。
5


(iii)一類和二類高管。對於任何一類或二類高管,退休前每年減少百分之十(10%),對於適用的任何部分年份,減少百分比將按該年實際工作的完整月份數進行按比例計算。
(c)過渡計劃高管。如果過渡計劃高管的提前退休福利按一類高管的標準計算(根據3.02和3.06(b)(iii)),大於作爲過渡計劃高管計算的提前退休福利(根據3.04和3.06(b)(ii)),那麼該過渡計劃高管將有權獲得按一類高管標準計算的更高提前退休福利。
3.07 延遲退休福利。在正常退休日期之後退休的高管有權獲得與其正常退休福利等值的延遲退休福利,但每一年正常退休日期後的服務將增加利息,最多可達十(10)年的正常退休日期後服務。對於截至2014年8月8日尚未退休的高管,正常退休日期後的服務年限指的是自參與者正常退休日期起算的連續滿十二(12)個月的期間,及其退休日期之前的每個連續滿十二(12)個月的期間(如2.02(a)所定義)。正常退休日期後的部分年份服務將被忽略。正常退休日期後服務每年按百分之五(5%)的利率計算增加,並按年複利。
3.08 殘疾退休福利。在第2.03條款下持續積累服務信用的殘疾高管,將在該期間內被視爲計劃下的在職高管,該條款下的退休福利將按該殘疾高管的殘疾退休日期確定。殘疾高管在殘疾退休日期之前不能領取退休福利,即使,例如,該高管在其殘疾退休日期之前符合提前退休的條件。此外,殘疾高管在收到退休福利的同時,如也能按照其他公司資助(或子公司或附屬公司資助)的計劃、基金或項目(覆蓋大量員工,社會保障支付的殘疾收入除外)獲得長期殘疾或其他殘疾收入福利,其根據本計劃應支付的每月退休福利將被實際支付或應支付的其他計劃的每月福利所減少(但不得低於零)。因其他支付而減少的殘疾退休福利金額將永久沒收。
3.09 死亡福利。根據本計劃,死亡福利,無論在養老之前或之後支付,均應僅由存活年金構成,支付給受益人(如有)的生命,具體說明見第五條。
3.10 福利支付。福利支付應適用以下規定:
(a) 支付開始。
(i)一般規則。福利支付應在高管退休後的90天內開始。參與者不得指定支付開始的應納稅年度。
(ii)特定員工。如果高管爲特定員工,爲了遵守《法典》第409A節的規定,退休日期開始的六個月內的支付應暫停。在六個月的等待期結束後的第一次支付應包括在六個月等待期內暫停的所有定期支付。根據本計劃,"特定員工"是指在任何日期,被定義爲《法典》第409A節所定義的"特定員工"(按公司確定該日期特定員工的程序進行判斷)。
(b)支付時間。福利的定期支付應按照公司當時實施的工資政策,在公司的定期工資日期按相等金額支付。
(c)代扣稅款。
(i)所得稅和其他扣繳。公司應從根據本計劃支付的所有福利款項中,扣留公司合理認爲與此處福利相關的所有聯邦、州和地方所得稅,以及參與者應付的任何其他金額,公司可自行決定。
6


如果段落超出了當前可支付的福利金額,參與者將被要求向公司支付滿足此類義務所需的金額。
(ii)就業稅。在退休時,公司將計算根據計劃支付給參與者的福利所需的就業稅(即社會保障稅和醫療保險稅)。按照相關的聯邦和州稅收法規,就業稅應支付給適當的稅務機關。公司可以,但沒有義務,代表參與者支付參與者的就業稅份額。
第四條。
計劃中參與者的權利
4.01 歸屬。除本條款及第 IV 章和第 6.02 節的其他規定外,任何執行官、參與者或受益人都不應對任何計劃福利享有任何歸屬權益。根據本節的規定,這類參與者或受益人享有的歸屬權益(受第 4.02 節棄權的影響)應按如下方式確定:
(a)在職年限。除了本節 4.01 的其他要求外,參與者必須在計劃下被指定爲 Tier II 執行官至少七年,以便在本計劃下獲得福利的歸屬權益。
(b)提前退休。根據第 3.06 節有權享有提前退休福利的參與者,在計劃管理員同意並批准參與者的提前退休日期後,將在該福利中享有歸屬權益。
(c)正常退休。根據第 3.05 節享有正常退休福利的參與者,在參與者的正常退休日期時,將享有正常退休福利的歸屬權益。
(d)延遲退休。 在正常退休日期後退休的執行人員應在參與者的正常退休日期享有第3.05節授予的退休福利的既得利益,並應在該參與者的延遲退休日期享有第3.07節下的額外福利的既得利益。
(e)死亡福利。 根據第V條,參與者的受益人有權獲得任何適用的生存年金,該年金應根據第V條的條款在參與者去世之日起支付。
4.02 既得利益的例外。 儘管本計劃有其他條款,在以下情況下,執行人員的福利將被沒收:
(a)Tier II 執行人員。 任何在本計劃下被指定爲 Tier II 執行人員且服務不足七年的 Tier II 執行人員將不享有福利。
(b)自殺或自我傷害。 因自殺或執行人員在成爲本計劃下的『執行人員』後3年內自我傷害,執行人員及其任何受益人將不享有任何福利。
(c)因故終止。 如果執行人員因『故』被終止,或者如果計劃管理員發現執行人員在任何時候從事過構成『故』的行爲,則執行人員及其任何受益人將立即沒收在本計劃下享有的任何和所有權利。 因此,任何正在支付的福利將立即停止,未來將不再向執行人員或其受益人支付任何福利。 根據本計劃,『故』指的是(i) 執行人員因任何重罪(或其國際同等)而被定罪或認罪或不抗辯,或(B) 任何其他犯罪,這可能導致或可能合理預期造成對公司或任何子公司或關聯公司業務或聲譽的重大傷害的行爲;(ii) 在履行執行人員對公司或子公司或關聯公司的職責過程中,個人不誠實或不忠誠的行爲,或欺詐、挪用、貪污或誤用屬於公司或任何子公司或關聯公司的資金或財物的行爲;(iii) 執行人員故意並持續未能實質性地履行其對公司或子公司或關聯公司的重要職責;(iv) 重大違反公司或其子公司和關聯公司的書面政策,包括但不限於與性騷擾或保密信息的披露或誤用有關的政策,或公司或其手冊或政策聲明中規定的政策。
7


subsidiaries and affiliates, (v) the Executive’s engagement in willful misconduct in connection with the Executive’s employment or services with the Company or its subsidiaries and affiliates, which results, or could reasonably be expected to result, in material harm to the business or reputation of the Company or any subsidiary or affiliate, and (vi) breach of any restrictive covenants applicable to the Executive as a result of any agreement with the Company or any subsidiary or affiliate or any policy or plan maintained by the Company or any subsidiary or affiliate. The Plan Administrator shall have the sole discretion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Executive has engaged in any acts that constitute 「cause」 for termination.
(d)Cessation of Benefits for Competition. Benefits currently in pay status to a Participant shall cease, and no further benefits shall be payable, to the Participant (or Beneficiary) to the extent the Participant compete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with the Company. For purposes of this Plan, 「competing, directly or indirectly, with the Company」 shall mean (without limitation) a determination, in the sole discretion of the Plan Administrator, of any of the following: (i) engaging in the operation of any type of business or enterprise in any way competitive with the business of the Company or its subsidiaries or affiliates, (ii) holding an interest, eithe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s owner, director, officer, employee, partner, shareholder (other than as the owner of less than two percent (2%) of the outstanding stock of a publicly owned company), in any type of business or enterprise in any way competitive with the business of the Company or its subsidiaries or affiliates; or (iii) investing capital in, lending money or property to or rendering services to any type of business or enterprise in any way competitive with the business of the Company or its subsidiaries or affiliates. In the event of a dispute as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paragraph, the Plan Administrator may waive or modify its right to discontinue payment to any Participant or to any Beneficiary of such Participant by written agreement.
4.03 Application of Clawback Policy. In the event the Company or a subsidiary or affiliate is required to recoup compensation from a Participant under its clawback policy, and such recoupment results in a reduction in the Participant’s Final Average Compensation, the Participant’s benefit shall be recalculated, and the Participant’s future payments shall be adjusted automatically beginning with the first payment after the recalculation is completed. To the extent that the Participant has already received payments under the Plan and those payments are greater than the recalculated benefit (i.e., an overpayment), the Plan Administrator shall recover the overpayment by reducing the next payment due under the Plan (but not below zero) and applying it to the overpayment. To the extent that there continues to be an overpayment after reduction of the first recalculated payment, each successive payment shall be reduced (but not below zero) and the reduction shall be applied to the overpayment until the overpayment has been repaid in full. Once the overpayment has been repaid in full, the Participant shall receive the recalculated benefit as if the recalculated benefit had been the initial benefit calculated under the Plan. The provisions of this section for recovery of overpayments shall also apply to the Beneficiary of a Participant after the Participant’s death.
4.04 Rights in Plan are Unfunded and Unsecured. The Company’s obligation under the Plan shall in every case be an unfunded and unsecured promise to pay. A Participant’s right to Plan distributions shall be no greater than the rights of general, unsecured creditors of the Company. The Company may establish one or more grantor Trusts (as defined in Code Section 671 et seq.) to facilitate the payment of benefits hereunder; however, the Company shall not be obligated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to fund its financial obligations under the Plan. Any assets which the Company may acquire or set aside to defray its financial liabilities shall be general assets of the Company, and such assets, as well as any assets set aside in a grantor Trust,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claims of its general creditors in the event of the Company’s insolvency.
4.05 Discretion to Grant Years of Service or Increase Age. If circumstances warrant, and it is decided it is in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the Plan Administrator shall have the authority and discretion to grant to certain individuals additional Years of Credited Service or to treat such individuals as having attained a certain age for purposes of this Plan, provided, however, that no such action may alter the time or form of payment of Plan benefits. Such circumstances may include (a) providing Executives with a recruiting incentive, or (b) such other circumstances that the Plan Administrator deems appropriate. The Plan Administrator may condition the receipt of such additional benefits (to which the Executive is not otherwise entitled) on the Participant’s execution of an election of increased benefits under this Plan and a general release of all claims. The Plan Administrator’s granting of Years of Credited Service and/or treating the Executive as attaining a certain age may affect the amount of the Executive’s benefit under this Plan, but shall not alter, and shall not be construed as altering, the Executive’s actual age or years of
8


service under any other plan of the Company or a subsidiary or affiliate or for purposes of determining the time or form of payment under this Plan.
第五章。
DEATH BENEFITS
5.01 Death Benefit Payable. Each Executive’s Retirement Benefit is expressed and payable as a monthly benefit in the form of a 50% Joint and Survivor Annuity under this Plan. Accordingly, the sole death benefit payable under this Plan on behalf of an Executive or a Participant is as follows:
(a)Pre-Retirement Death Benefit. If a Participant dies while actively employed as an Executive, a pre-retirement death benefit shall be payable under the Plan upon the death of the Executive. The pre-retirement death benefit shall be a Survivor Annuity payable for the life of the Executive’s Beneficiary, calculated as though the Executive had retired as a Participant and had begun receiving Early, Normal or Deferred Retirement Benefits under the Plan based on his or her actual age and Years of Credited Service on the day before his or her death. The periodic payment to the Beneficiary is 50% of the periodic payment that would have been paid to the Executive if the Executive had not died prior to Retirement. If the Executive dies before reaching a Retirement Date under the Plan, the survivor annuity shall commence on the earliest date the Executive would have been eligible to retire under the Plan.
(b)退休後死亡福利。爲參與者支付的退休後死亡福利應爲參與者受益人終身的50%生存年金,該年金基於參與者在其去世時實際領取的退休福利,計算依據第5.02節的規定。
5.02 50%聯合生存年金。50%聯合生存年金是指爲參與者終身支付的年金,並且在其去世後,爲參與者的受益人支付的生存年金金額爲支付給參與者的原始年金金額的百分之五十(50%);但是,如果受益人比參與者小於五歲,則該生存年金將按與參與者小五歲的受益人的50%生存年金的精算等值進行計算。
(a)受益人。參與者的受益人是指參與者在去世日期上法律上結婚的個人或參與者的「註冊伴侶」。爲此目的,術語「註冊伴侶」的含義與諾德斯特龍福利計劃下用於福利覆蓋目的的含義相同;但是,計劃管理者可以在其自由裁量權下,替換一個不那麼嚴格的定義。

(b)精算等值。計劃管理者有權定期判斷並更改用於確定計劃下精算等值的適當因素。自本重述生效之日起,死亡率表應爲1983年男性團體年金死亡率表(GAM 83),而利率應爲執行官去世月份的美國國稅局長期適用聯邦利率(AFR)。
5.03 確認。計劃管理者有權判斷任何受益人的身份,且在未認定其爲執行官或參與者的受益人之前,任何人不得要求根據本計劃獲得任何死亡福利。
5.04 生存受益人。爲了判斷受益人在執行者之前去世的情況,如果該受益人在執行者去世後七(7)天仍然存活,則視爲該受益人存活。
5.05 對受益人的懷疑。如果對根據本計劃應接受支付的適當個人存在懷疑,計劃管理員有權指示公司暫時暫停該等支付,直至問題解決。
5.06 糾正錯誤付款和多付款項。如果根據本計劃向任何個人或遺產支付了不應支付的款項,或者支付給個人或遺產的金額超過其在本計劃下應享有的金額,公司將對錯誤支付或多付款項擁有公平的留置權。公司可以通過其
9


薪酬部門或其後續部門,使用以下任何一種或組合的方法糾正錯誤支付或多付款項:(a) 公司可以抵消、扣除或獲得將來來自計劃的所有或任何部分付款的賠償,直到錯誤支付或多付款項完全收回;(b) 公司可以要求個人(或任何聲稱通過該個人索取權益的個人)或遺產向公司償還錯誤支付或多付款項的金額,如果未自願償還,公司將採取任何其認爲合理和必要的行動以強制償還,包括但不限於對個人或遺產提起法律訴訟(並有權收回與該等追回或償還相關的律師費用和其他支出)。
第六條。
計劃的終止、修訂或修改
6.01 計劃的修訂和終止。公司的薪酬、人員與文化委員會(「CPCC」)有權批准和通過對計劃的修訂以及終止計劃。除非在6.02中另有規定,否則此修訂可修改或消除本計劃下的任何福利,除了處於支付狀態的福利,或處於非支付狀態的養老福利的歸屬部分。負責公司人力資源的高級執行官(「CHRO」)有權批准和通過對本計劃的非實質性、技術性、法律合規和/或行政修訂。公司的CHRO應通知CPCC任何根據此條款通過的修訂。如果計劃被終止,福利支付僅限於根據《法典》第409A條款允許的範圍內加速。
6.02 控制項變更 – 受保護利益。如果發生控制項變更(定義見下面的(c)段落),則以下附加條款將適用。
(a)無修訂或終止。計劃的任何修訂或終止不得減少或以其他方式消除在該控制項變更之前退休的參與者應收的每月利益,也不得減少未退休的高管應收的利益,低於該高管在控制項變更前一天達到正常退休日期時應累計並應收到的金額(「控制項變更利益」)。
(b)在控制項變更發生時,所有在職高管應完全擁有其在本計劃下的控制項變更利益,直至控制項變更日期;在控制項變更後且在高管的正常退休日期之前終止僱傭的情況下,終止的高管應在其提前退休日期開始領取減少的提前退休利益(該減少基於實際提前退休日期達到的年齡,並且無需計劃管理員批准提前退休日期)。
(c)根據計劃,"控制項變更"是指首先發生的以下事件:
(i)股票所有權變更。任何個人、實體或個人群體購買或獲取,根據《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13(d)或14(d)條的含義("法案"),或任何相應的繼任條款,擁有公司的股票的實益所有權(根據法案下發佈的第13d-3規則的定義),這些股票與該個人、實體或群體已經持有的股票共同構成超過50%公司的總公平市場價值或總投票權。
(ii)有效控制變化。發生以下任一事件,代表公司有效控制的變化:
(I)投票權。任何一個人,或多個作爲一個團體的人,在截至該人或該團體最新收購之日的12個月期間內,獲得(或已經獲得)公司股票的30%或更多的投票權;或
(II)董事會組成。在連續12個月的任何期間內,公司的董事會的多數成員被其任命或
10


選舉未獲得公司董事會多數成員在任命或選舉日期之前的支持。
(iii)資產所有權變更。任何一個人,或多個作爲一個團體的人,在截至該人或這些人最新收購之日的12個月期間內,獲得(或已經獲得)公司資產,其總毛市場價值等於或大於公司所有資產在該收購或收購之前的總毛市場價值的40%。毛價值是指在不考慮與這些資產相關的任何負債的情況下確定的資產價值。控制權變更在以下情況不發生,資產所有權轉移至:
(I)公司股東(在資產轉移前)以其公司股票作爲交換;
(II)一個實體,其50%或更多的總價值或投票權由公司直接或間接擁有;
(III)一個人,或多個作爲一個團體的人,直接或間接擁有公司50%或更多的總價值或投票權;
(IV)一個實體,其至少50%的總價值或投票權由描述在(III)中的一個人直接或間接擁有。
(iv)解釋。這些與控制權變更相關的條款應以與國稅局第409A條款下的規定一致的方式進行解釋和應用。
第七條。
索賠程序
7.01 索賠提交。福利應按照本計劃的規定支付。參與者及任何通過參與者索取福利的人,包括但不限於受益人(「索賠方」),應向補償部門或其繼承部門提出書面索賠請求。補償部門或其繼承部門應對該索賠進行審查並作出判斷。
7.02 索賠拒絕。如果福利索賠部分或全部被拒絕,補償部門或其繼承部門應在九十(90)天內向索賠方提供書面通知,說明: (a) 拒絕的具體理由; (b) 完善索賠所需的任何額外材料或信息; (c) 說明爲什麼這些材料或信息是必要的; (d) 說明對拒絕進行審查所需採取的步驟。如果補償部門或其繼承部門在上述九十(90)天內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則該索賠應被視爲已被拒絕。
7.03 拒絕索賠的審查。如果索賠方希望計劃管理員對被拒絕的索賠進行審查,索賠方應在收到拒絕通知書後的六十(60)天內以書面形式通知計劃管理員。作爲該書面請求的一部分,索賠方可以請求審查與索賠相關的計劃文件或其他非特權文件,可以提交任何書面問題和評論,並可以請求對該書面提交的問題和評論延長時間。
7.04 拒絕索賠的審查決定。對拒絕索賠的審查決定應在收到審查請求後的六十(60)天內由計劃管理員作出。如果情況需要,計劃管理員可以再花六十(60)天來作出決定。決定應以書面形式作出,並應說明決定的具體理由,包括參考做出決定所依據的計劃中的具體條款。
第八條。
信託
8.01 Trust的建立。公司可以建立一個信託,前提是公司創建的任何信託,以及該信託持有的任何資產,以協助公司履行其在本計劃下的義務,應以一種避免對參與者立即徵稅的方式進行結構化。
11


公司保留絕對權利,依據其單獨和獨佔的判斷,決定(或不決定)將此類資產轉移到信託,以公司認爲合適的程度,前提是公司進行的任何此類轉移、信託或其他安排均不應影響本計劃在ERISA或稅法上的無資金狀態。
8.02 計劃與信託的相互關係。計劃的條款應管理參與者根據計劃接收分配的權利。信託的條款應管理公司、參與者及公司的債權人對轉移到信託的資產的權利。公司應始終對履行其在計劃下的義務負責。公司的義務可以通過根據信託條款分配的信託資產來滿足,任何此類分配將減少公司在本計劃下的義務。
8.03 信託資產的管理。公司的薪酬部門或其繼任部門應指導受託人關於信託資產的投資。
第九條。
計劃管理
9.01 計劃管理員。董事會的薪酬、人員與文化委員會或其繼任者是「計劃管理員」。
9.02 計劃管理員的權力和權限。計劃管理員應具備實施本計劃條款、控制和管理計劃的相關事件與管理的所有必要權力和責任。計劃管理員有權自由裁量解釋和闡釋本計劃的條款。
9.03 權力和權限的委託。計劃管理員可以但沒有義務將其作爲計劃管理員的全部或部分職責和責任委託給任何人、員工、部門、委員會或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在計劃管理員委託受託職責和義務的情況下,該委託應以書面形式進行(包括書面授權行動或書面服務協議)。薪酬部門或其繼任部門應負責根據條款進行計劃的日常管理和運營,並被授權採取可能必要的措施以履行其職責,包括但不限於聘請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協助進行計劃管理。
9.04 依賴意見。根據本計劃獲得授權的個人或實體有權依賴任何正式任命的會計師出具的所有證書和報告,以及任何正式任命的法律顧問(包括公司的法律顧問)給出的所有意見。
9.05 信息。計劃管理員和/或薪酬部門應獲得有效管理計劃所需的相關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參與者的薪酬以及參與者的僱傭終止或死亡的日期和情況。
9.06 賠償。在適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公司特此對執行本計劃的任何公司員工進行賠償,並使他們免受其在該能力中行爲或舉止的影響、後果、費用、律師費用和損害,除非此類後果是其自身故意不當行爲或誠信不當行爲的結果。此類賠償應是該員工根據法律或任何保險或其他賠償而享有的其他權利的補充。
第X條。
雜項
10.01 無僱傭合同。計劃的條款和條件不應被視爲公司或其子公司或關聯公司與高管之間的僱傭合同。本計劃中的任何內容均不應被視爲賦予高管在公司或其子公司或關聯公司的服務中被保留的權利,或干擾公司或其子公司或關聯公司在任何時候有或沒有原因或有或沒有通知的情況下對高管進行紀律處分或解僱的權利。
12


10.02 員工合作。高管將與公司或計劃管理人合作,提供公司或計劃管理人合理要求的任何和所有信息,並採取可能要求的其他措施,以促進計劃管理和本協議下福利的支付。
10.03 非法性和無效性。如果本計劃的任何條款被發現是非法或無效的,則該非法性或無效性不應影響本計劃的其餘部分,但本計劃應被解釋和執行,如同該非法和無效的條款未被包含在內。
10.04 必須的通知。根據本計劃應發出的任何通知應爲書面形式,且應通過美國郵政郵件郵寄,郵資預付。如果通知要發送給公司或計劃管理人,則該通知應寄送至諾德斯特龍公司,抄送薪酬部門,地址爲1600 Seventh Avenue, Ste. 2500, Seattle, Washington 98101。如果通知要發送給參與者,則該通知應親自遞送給參與者或郵寄至公司人力資源記錄中參與者最後已知的地址。任何一方可以不時通過書面通知變更通知的郵寄地址。
10.05 參與者受益人的利益。在參與者去世之前的任何時間,其配偶或註冊伴侶的信息在本協議下的利益,將在其不再與參與者爲配偶或註冊伴侶時(無論是通過死亡、解散、撤銷、分離、離婚,或在生活伴侶的情況下,生活伴侶關係的終止)自動轉移至參與者,除非該配偶被要求根據符合合格家庭關係法令要求的法院命令被視爲「生存配偶」,適用類似於《稅法》第414(p)條下的規則。前配偶或註冊伴侶不得以任何方式轉讓其在本計劃中的利益,包括但不限於通過其遺囑,也不得根據無遺囑繼承法向其利益轉移。
10.06 稅務責任來自計劃。如果一位高管在該計劃中參與之前產生了州或聯邦稅務責任(包括依據《法規》第409A條款的稅務責任),計劃管理員可以自行決定授權分配的資金總額不得超過滿足該責任所需的金額(包括稅收附加、罰款和利息)。根據該條款的分配完全由計劃管理員自行決定,高管不得直接或間接選擇加速支付。高管的稅務責任應按該高管當時的最高聯邦、州和地方邊際稅率以及適用的稅收附加、罰款和利息的比率或金額計算。此類分配將影響並減少根據本文第三和第五條支付的福利。
10.07 福利非獨佔。計劃爲參與者及參與者的受益人提供的福利是對公司及其子公司和附屬公司的其他計劃或項目中可用的任何其他福利的補充。該計劃應作爲補充,而不應優先、修改或修訂任何其他此類計劃或項目,除非另有明確規定。
10.08 公司義務的解除。根據計劃向參與者或受益人支付福利將完全解除公司在此計劃下對參與者的所有進一步義務,參與資格將在福利全額支付後終止。
10.09 執行費用。如果需要採取任何法律或公權行動來執行該計劃的條款,公司或計劃管理員有權收回合理的律師費用、成本和必要的支出,以及其可能有權獲得的任何其他救濟。
10.10 性別和用法。除非上下文清楚表明另有不同,否則男性代詞應包括女性,單數詞應包括複數,反之亦然。
10.11 標題和標題。計劃的條款和章節的標題僅爲方便參考,並不得用於解釋計劃文件的任何部分或條款。
10.12 適用法律。在不違反聯邦法律的情況下,計劃應受到華盛頓州法律的管轄。
10.13 稅法第409A條款:公司意圖使計劃符合稅法第409A條款的要求,並應以符合該意圖的方式進行操作和解讀。儘管如此,
13


公司不對計劃符合稅法第409A條款作出任何聲明,對參與者因未能遵守稅法第409A條款而產生的任何責任不承擔責任。
10.14 爭議解決:與本計劃有關的任何爭議,除涉及第七條條款的福利索賠外,應通過雙方約束的仲裁解決,具體要求如諾德斯特龍爭議解決計劃中所述,其條款被納入本計劃。與福利索賠相關的任何法律行動必須在計劃管理員最終審查決定後的一(1)年內提出,並必須在美國華盛頓州西區地方法院提交。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