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留学生回国求职薪酬收入低于留学花费,会后悔吗?

留學生回國求職薪酬收入低於留學花費,會後悔嗎?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05/13 06:41

海外學子説:薪酬收入低於留學花費,會後悔嗎?

“出國留學,畢業後薪酬收入可能會低於留學花費,會不會後悔?”新東方日前在京發佈的《2019中國留學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給出了答案。該白皮書調研數據顯示,在已有留學經驗人羣中,近七成留學生表示,對留學回報的評價不應侷限於收入層面,更重要的是留學經歷給自己的人生帶來的收穫。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CEO周成剛表示,出國留學讓中國學生走出國門看世界,讓他們的思維模式更加國際化,也有助於他們擁有世界胸懷。同時,也讓中國學子能夠站在世界舞臺上與全球人才競爭,從而贏得屬於自己的位置。

內在提升是主要驅動力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2018年度與2017年度的統計數據相比較,出國留學人數增加5.37萬人,增長8.83%。

隨着出國留學人數的逐年攀升,中國留學生羣體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從2015年開始,新東方每年都會發布《中國留學白皮書》,勾勒中國留學生羣體及留學市場全貌。

“通過多年的數據積累與對比可見,留學人羣對留學價值的認識在逐步變化。”新東方前途出國助理副總裁李浚説,更多人把留學當作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通道。

“我正在為到美國交換留學做準備。因為交換留學只有1年,時間較短,希望在出國前,從語言到跨文化適應,都提前做好準備。”北京姑娘萬雨(化名)是中國農業大學的一名大二學生,希望在讀本科期間能爭取到出國交換學習的機會,以體驗不同的教育模式,“想感受一下國外的課堂模式、學術氛圍,最重要的是能讓自己的視野變得開闊,也想借機看看自己是否適合在國外讀研究生。”

萬雨的觀點是不少擬出國留學學子的共識。白皮書顯示,對比近3年數據,內在自我提升對意向留學人羣的驅動依舊強勢,佔比逐年攀升。其中,超過半數的學生希望通過留學拓寬國際視野、豐富人生經歷、學習前沿知識,單純為獲得學歷等因素呈現下降趨勢。

同時,隨着國內經濟的穩健發展,中國學子通過留學移民的想法逐漸淡化,更多學子將出國留學看做一種教育經歷。

提前進入“求職狀態”

在出國留學日趨理性的大背景下,中國學子的職業規劃在不斷提前。白皮書顯示,兩成人羣在留學初即進入“求職狀態”。

正在英國萊斯特大學讀傳播專業的王彥(化名)正是這兩成人羣中的一員,在入學之前她已經做好了職業規劃。“我本科讀的是新聞專業,對未來的工作期望是從事新媒體傳播,但本科階段關於這方面的瞭解不夠。我希望在讀碩士期間,將重心放在新媒體傳播方面,畢業論文題目也準備從這個角度切入。包括實習單位的選擇,我不打算去傳統媒體,而是準備找一些互聯網公司鍛鍊,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相關留學專家表示,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對海外學子或是在國內就讀的學生來説,同樣重要。但前者因為人不在國內,對國內就業情況相對了解較少,更需要合理安排時間,提早做好職業規劃。唯有這樣,才能將留學經歷的價值最大化。

“英國碩士只有1年,如果不在留學前做好職業規劃,等到快畢業時再去找工作會非常被動。”正在英國華威大學讀碩士的小李説,“入學前,我和已經畢業的師兄、師姐交流過,他們都建議職業規劃要提早,關注就業情況的時間要提前。”

在北京針對海歸的專場招聘會上,非接近畢業期的大一大二學生的身影越來越多,也從側面印證了小李的判斷。“如果時間不湊巧,有些學生家長也會替孩子投簡歷,為的是早點了解就業情況。”小李説。

超九成用人單位認可留學價值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8年度與2017年度的統計數據相比較,留學回國人數增加3.85萬人,增長了8%。

李浚表示,白皮書傳遞了一個信息——對比5年數據,選擇畢業後立刻歸國就業的人羣佔比呈持續上升的趨勢。“一方面是與國內相比,國外就業市場已趨飽和,使得更多意向人羣打算畢業後馬上回國工作;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意向留學羣體留學目的本身就是為增加在國內就業的競爭力。”李浚説。

“我們常談海外實習經歷的重要性,但我觀察發現,周圍同學的選擇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希望畢業後馬上回國工作的學生不少。以我所學的專業為例,國內很多互聯網公司既有朝氣,也給了年輕人一展身手的平臺。畢業後立馬投入工作,是我想過很多遍的場景,感覺充滿了力量。”王彥説。

在王彥看來,海歸的優勢和出國留學的意義緊密相關。“如果只是為了學習新的知識,並非出國留學才能實現。留學最大的意義在於思維碰撞、跨文化體驗和開闊視野等。只有在這幾個方面實現了自我提升,才能充分展現海歸的優勢。”王彥説。

值得關注的是,白皮書調研數據顯示,89%的用人單位認可留學帶來的價值和意義。其中,“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是海外學子被用人單位最看重的優勢。

趙曉霞

(本文來自於中國新聞網)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