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微信过于爱惜它的羽毛了吗?

微信過於愛惜它的羽毛了嗎?

格隆汇 ·  2018/05/21 14:59

微信過於愛惜它的羽毛了嗎?

從用户的角度來説,並沒有。

小遊戲毀滅羣聊,微信已經重拳治理了,但如果微信特別愛惜自己羽毛,它都不會給小遊戲毀滅羣聊的機會。

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在5月16日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發佈後的分析師電話會上表示:我們目前對小程序商業化的問題考慮不多,而更多關注於微信生態的改善。

到底什麼是合理的微信生態,站在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看法;但商業化程度是可以量化的,看微信的公眾號、朋友圈、小程序能為騰訊貢獻多少營收就可以。小遊戲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是在3月底,朋友圈廣告展示從每天一條增加到每天兩條也是在3月底,這一輪微信商業化的進程,2018Q1的財報暫時反映不出來,得看下一個季度的財報。

可以判斷的是,網絡遊戲中國用户數量整體摸頂,騰訊遊戲收入尤其是PC端遊收入增長放緩甚至陷入停滯的情況下,微信業務的商業化壓力將持續加大。

現在的微信早已不是那個清清爽爽只能發信息、發語音、刷刷朋友圈的微信了,它已經承載了太多功能:看一看,搜一搜,九宮格,小程序。這些「微信力量」被評論人士一一對標到信息流、搜索、實物電商、到店到家服務,乃至整個移動互聯網。

在一些關於微信的文章評論區裏,經常有這樣一種論調「微信越來越像QQ了,還是去用XX吧」。幾年來,這句話裏的微信和QQ從來沒變過,到是被視為替代品的XX,或因為產品,或因為用户,或因為牆,已經迭代了不少。

這固然説明,微信仍然具有極其強大而可持續的生命力,但也確實代表了一種普遍的用户情緒:微信太臃腫了。就像一個黑洞一樣,微信不停地吸附手機耗電量、存儲空間,以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微信想要什麼樣的開發者?

對依附於微信生態的開發者來説,評價微信是否過於愛惜羽毛,就跟普通用户就不一樣。

上週開始,一些小遊戲開發者羣裏,哀嚎之聲隨着微信小遊戲的「分享」政策日趨收緊而此起彼伏。

「微信藥丸,不進則退啊。」

「微信有點過於愛惜羽毛了,FB(不限制分享)也沒見把自己玩壞了啊。」

一邊是普通微信用户,那些在過去一個多月裏被羣聊殺手,狗皮膏藥似的小遊戲分享欺負得苦不堪言;另一邊是開發者,那些想要做一個爆款小遊戲作品,發財、成名、開公司,希望在騰訊平台裏實現夢想,分享及分享背後的微信社交關係鏈至少能使他們望梅止渴。

即使是開發者,也分成好幾類,有的是真想做一款有想法的精品遊戲,這是他們用來表達自我的藝術作品,而有的就是純粹希望在小遊戲風口裏撈一筆——那麼你管我抄襲還是毀滅羣聊,微信生態關老子屁事。

小遊戲到底能不能利用分享進行社交裂變?微信的選擇至關重要,就影響範圍來説,甚至不亞於一次税率的調整。

微信這次決定站在普通用户一邊。

5月9日,微信發佈公告稱小遊戲拒絕「分享濫用」,對具有強制分享、利誘分享等行為的小遊戲進行能力限制懲罰,情節嚴重者將被下架。微信所舉反面案例中,赫然就有《萌犬變變變》等頭部小遊戲。

一名遊戲媒體的從業者認為:現在的小遊戲同質化嚴重,誘導分享禁掉之後,新上線的小遊戲失去了露出的最大機會,下一次風口時機,應該是iOS開啟付費和重度小遊戲登場。

5月16日騰訊財報發佈後,微信專門再開了一個新號「做個小遊戲」,第一篇推送就新增了幾種「分享濫用」的違規情形,反面案例依然是佔據各大小遊戲排行榜前列的《海盜來了》、《萌犬變變變》。

5月17日,微信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宣佈兩個月後將全面禁止分享回調,從產品規則上徹底杜絕強制和誘導分享。這次不僅是小程序、小遊戲,還殃及池魚,Web和App的分享回調也被微信捎帶手給禁掉了。自己體系內的東西都不能濫用分享騷擾用户,更別説外人。

禁掉分享回調,就是用户把一個小遊戲分享與否不再反饋。什麼意思呢?用户出於喜愛仍然可以把小遊戲分享給任何好友和羣,但這種分享無法換取金幣、復活機會等獎勵。用户只有真心喜歡這款遊戲,才會主動地、不貪圖遊戲獎勵地分享給好友。

微信小遊戲團隊也回覆36氪:我們認為用户自發的分享行為是最健康的分享形態。我們也相信好的產品能夠推動分享傳播和用户積累,希望開發者多在遊戲的創意、玩法、用户體驗上多下功夫,並在遵守平台規則的基礎上用好社交關係鏈,推動小遊戲在用户間的自發傳播。

其實開發者們也不是不知道微信的用意。「產品必須達到用户G點才會主動分享。這個要求太高了,只有很少爆款能做到。」一款剛上架微信小遊戲的個人開發者對36氪説,「大家都是衝着微信的社交關係鏈去的,前期的大部分爆款也是靠誘導起量的。」

那麼換句話説,由於微信「過於愛惜羽毛」,那些真正有創意,做原創的開發者可能會更有機會了。

小遊戲在走「先發展,後治理」的老路嗎?

有這種可能性。

上個月微信小遊戲團隊曾公佈,第三方開發者通過小遊戲社交能力實現爆發,社交分享新進佔比基本保持在60%到90%。也就是説,在限制分享濫用之前,第三方小遊戲的絕大多數增長來自於社交分享。雖然無法進一步分析其中誘導分享、強制分享與用户主動分享所佔的比例,但從四月底五月初的輿論來看,「小遊戲正在毀滅微信羣聊」,依靠誘導和強制分享起量的比重肯定不小。

不過,微信小遊戲官方也同時提醒小遊戲開發者「平衡用户體驗和收益」,並認為「每個人在分享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信任背書,所以會更樂於分享大家都喜歡的小遊戲」。當然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糟心的,一些小遊戲趁着分享未被限制怎麼增長更快怎麼來,「分享即可復活」、「分享得新手大禮包」、「分享即得40倍收益」。

微信這一輪新政強力打擊的目標就在於此。

這像極了微信公眾號的發展路徑。早期公眾號可以每日發佈三條推送,而後微信認為公眾號過多的推送會打擾用户,於是改成了每日只能發一條。當然,後來出於不可抗力又給一些機構號開通了「特權」。早期的小程序(小遊戲)依靠分享起量,現在由於分享濫用遭受限制,有開發者擔憂,以後會不會又出現某些小程序從別的途徑獲得類似於公眾號的那種「特權」。

那麼禁掉分享承諾利益後,用户要想獲得額外獎勵怎麼辦?目前還有兩種途徑,一是內購,用人民幣換虛擬金幣和道具,二是看廣告,你願意自己被當作流量賣給廣告主。微信宣佈拒絕分享濫用的同一天,小遊戲激勵式視頻廣告也全量開放了。

限制你增長用户的途徑,但解開你變現的束縛,打一棒子再給一顆糖,古往今來的統治之術莫不如是。

此前就有媒體稱,不久後小遊戲可能開放站外買量直接跳轉,就像頁遊手遊一樣。一旦開放,買量小遊戲既可以買微信內的朋友圈、公眾號等廣告位,也可以去其它流量平台投放,微信的流量價值將進一步獲得公允評價。5月18日晚,App直接打開小程序功能上線。自此,App與微信小遊戲之間的無縫相互跳轉終於實現。

這條新聞應該配合限制分享來看:微信也知道有許多小遊戲是換皮抄襲的,那麼你們可以去其它平台買量,不要逼用户分享到羣聊裏,毀滅我的生態。

所以到底微信是不是這走「先發展,後治理」的老路?更準確的説法可能是,在互聯網產品的世界裏,或許根本就不存在「先治理,後發展」的道路。

畢竟,愛惜羽毛的前提是,你得先想辦法豐滿羽翼。羽毛都沒長出來,愛惜一説就無從談起了。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