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在自我怀疑中不断进化 - 一位资深卖方策略师的感悟

在自我懷疑中不斷進化 - 一位資深賣方策略師的感悟

广发香港 ·  2020/08/03 11:24

作者:廖凌

長期而言,資本配置週期伴隨基本面和流動性「潮起潮落」,總量和策略研究的重要性自然毋庸置疑;但在短期收益率比拼的殘酷競技中,總有「自上而下」策略研究到不了的彼岸,即使市場擇時、風格輪動、低估值、均衡化等因子被證明是有效的,也不如集中All in消費醫療科技龍頭來得立竿見影,更加無益於扭轉策略研究在買方機構心目中可有可無的印象。

如何看待策略研究的得與失?什麼是策略思維「到不了的彼岸」?在AH市場,策略研究又有何異同點?在此結合自身經驗,對過去多年AH賣方策略思考進行簡要總結,供大家參考。

01:基本面和流動性的框架依然適用,尤其在拐點之際

傳統策略分析框架基於DDM三因素模型:基本面為根基,流動性決定水位,風險偏好影響波動。

對於各主流賣方策略而言,以宏觀、中觀、財務分析為代表的數據跟蹤體系較為完善,是市場上重要的基本面投資參考。中長線視角內,基本面驅動的研究顯然是有價值的,比如16-17年供改「盈利牛」期間,總量和策略研究的貢獻功不可沒。

流動性的研究也自有其用武之地,尤其在A股,信用週期、貨幣週期的鬆緊對於估值中樞幾乎具有決定性意義。除去科創、資本開放等制度革新因素,本輪A股上行週期始於19年初的貨幣信用雙寬,帶動了一輪估值系統性上移。

歸根結底,策略研究需要解決資本配置(Capital Allocation)的終極難題,即何時把錢投入到報酬最高的資產(股、債、滙、商品等),或者如何將權益資金在不同風格和板塊中分配。盈利、估值、流動性的框架拓寬了「自上而下」資產配置和行業配置的全方位視野,尤其在市場拐點來臨之際,策略思維對於極端值可能更有「感覺」。

一般來講,「基本面和估值的極端錯配」往往孕育着巨大的機會,比如今年3月底流動性危機緩解後的美股和AH市場。

02:但風險偏好是 「黑箱」,波動不可測帶來擇時困難

傳統策略框架中,風險偏好是一個無法精準定義的「黑箱」,決定了市場短期的波動「不是風動幡動,而是心在動」。把難以量化的情緒波動歸因為風險偏好,這也是策略研究常為人詬病的地方。

對於投資實踐而言,策略擇時固然能夠貢獻收益,但無時不在的波動增加了實操的難度——擇時和倉位的決策置於諸多無法量化的變量之中,無疑對投資「熵減」的過程貢獻甚微:

其一,高波動隱含了複雜的變量,給擇時帶來了巨大的困難。由於策略研究涵蓋的變量多而雜,中美貿易、地緣政治、油價、海外市場、新冠疫情、香港局勢等外生因素均能帶來AH市場短期波動。但對於大部分投資者而言,任一變量引發的風險偏好變化都可被劃入「不可知」域,依靠認知「黑箱」進行決策本身就需要一定的運氣成份。

其二,初始假設條件的改變,往往產生不同的結果。龐加萊在《科學與方法》中提到,「有時初始條件的微小差異,將造成最終現象的極大改變」。在策略研究中,初始假設的偶發「突變」可能導致不同的推導結果。在從事策略研究的歲月中,我們也曾陷入類似的陷阱,比如在2018年下半年港股策略展望中曾提出「先上後下、入界宜緩」,但提前演繹的中美貿易摩擦打亂了預先推演的市場節奏。

既然擇時困難重重,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放棄?也不盡然,只是不能濫用:首先要降低擇時的頻次,一年中能把握一到兩次「自上而下」的機會就已經足夠;其次要在大波動中敢於逆向,出現「基本面和估值極端錯配」的機會要敢於出手。

而對於「自下而上」的選股者而言,降低波動的最佳策略其實是精選個股,這就引出了另外一個話題,即策略研究「到不了的彼岸」。

03:策略式微的背後——兼論總量思維「到不了的彼岸」

近年來,策略研究式微的根源有兩個:其一,經濟波動下降、週期被熨平之後,總量的Beta機會收斂,「自上而下」的思維不再不可或缺;其二,板塊和個股高度分化的背景下,投資者更關心哪些公司可能脱穎而出,而不是簡單的看多看空觀點,也不是諸如消費科技牛市之類的口號。

具體來看,原有策略思維模式下的投資方法論或多或少都面臨一定的挑戰,比如風格輪動、低估值策略、均衡配置等;而相比行業分析師,策略對於公司研究深度的不足,則在股市大分化時代之下暴露了選股能力的劣勢。

(1)風格輪動:投資武器庫中,幾乎消失的「子彈」

當前極致分化的投資世界中,風格和板塊輪動對投資的價值明顯下降。多數時候,投資者只需緊抱最優質的所謂「核心資產」而已,同時還免去了風格切換帶來的摩擦成本。

造成市場兩極分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於:其一,16-17年供改深刻改變了傳統產業的競爭格局,龍頭從估值折價走向平價甚至是溢價;其二,外資持續流入,一二線優質資產不斷受到追捧;其三,全球低利率和資產荒背景下,盈利和產業前景「能見度」高的消費、醫療和科技資產享受「確定性溢價」和「流動性溢價」。

未來極端的風格會不會延續?從歷史規律來看,「樹不可能長到天上」,分化的剪刀差總有收斂的一天。但對於策略分析師來説,即便迎來風格切換,也要為下一次的極致風格時刻準備着,畢竟經濟轉型的趨勢仍在加強,優質權益資產荒的格局也並沒有逆轉。

(2)估值「均值迴歸」與地心引力的長期偏離

2019年以來,低估值策略的失效讓很多價值型的投資者深感痛苦。估值的「地心引力」在長週期大概率是有效的,即使在極端化的港股市場,同樣不缺低估值下的向上修復機會。正如我們所説的「低估值不是買入港股的理由,但極低估值或許是」,在19年8月中旬和20年3月下旬都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但類似的市場拐點情形並不常見,低估值的反轉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現實情況通常是,考核短期化的投資者很難熬到撥雲見日的那一天,若根據估值確定倉位其性價比較低,從而使得策略研究的「存在感」往往會顯得大打折扣。

落實到不同的行業賽道和公司,估值的差異較以往更加明顯,「好賽道、好公司」在資本市場持續享受「贏家通吃」的紅利,平庸的公司即使估值偏低(除非足夠低)也很難進入主流投資者的視野;此外,低估值策略的投資者還應規避個股的「低估值陷阱」,必須綜合考量股權結構、管理層歷史、財務狀況、業務屬性等微觀層面的多種信息,即個案問題需要個案分析,很難用「自上而下」的思路歸而論之。

(3)集中投資 OR 均衡配置?似乎沒有太多選擇

在產業研究領域,策略思維同樣優缺點突出,即「都懂一些,但都不精」。落實到投資決策上,一個相對分散化和均衡化的組合是「自上而下」選股自然的結果。這樣的組合具備一定的控回撤能力,但略顯進攻性不足。

無法做到集中投資的根源,重要原因之一還是在於對於個股研究不夠深入,並沒有充分了解所持有股票的方方面面。和《集中投資》書中列舉的基本面投資大師相比(波尼洛等人所著),注重「均衡」的策略思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04:AH市場:同樣的配方,不一樣的味道

16-17年、19-20年兩個階段,AH市場投資者的體驗恰似發生了一次「身份互換」:前者是港股牛、A股震盪,滬港深/港股通投資熱潮方興未艾;近2年則是A股牛、港股震盪,國內公募發行規模井噴,但港股通表現則相形見絀許多(筆者在廣發分別先後從事了A股和港股策略的研究工作)。

從策略研究框架來看,AH市場的「配方」幾乎相同,DDM三因素模型同樣適用於港股。隨着港股市場越來越「在岸化」,中資公司盈利基本面成為市場研究的根基(利潤佔比超80%),且較之A股更具決定性的影響;但在分母端,港股研究的覆蓋變量更加「離岸化」,海外流動性、匯率是其中兩個最重要的「錨」。

因此在中長期內,港股市場是一個「稱重機」,中資公司的基本面決定了市場的中樞,互聯互通機制之下AH走勢愈發趨同;但在更短的週期內,港股較A股的獨立性更弱,海外的風雲變幻決定其「投票機」的高波動屬性。

具體到跨市場配置策略,中短期內AH表現有何差異?「自上而下」能夠總結的規律主要基於經濟、通脹、匯率、AH溢價等因素:

第一,經濟向上趨勢內,港股的彈性往往要強於A股,海外機構投資者更關注盈利的趨勢,而非邊際的變化;

第二,通脹中樞影響國內貨幣政策,歷史上CPI超過3%時,港股的表現通常要好於A股,這是由國內流動性預期決定,A股相比港股對流動性閘門更敏感;

第三,人民幣匯率波動率下降、美元邊際走弱,更利好外資配置港股市場,匯率條件是港股風險溢價的「錨」;

第四,AH高溢價並不是「H優於A」的充分條件,但是跨市場配置很好的參考,尤其在極端情況下適用。

綜上,我們預計港股短期的表現仍可能弱於A股,主要壓制因素來自於海外;但放眼更長的維度,港股的表現預計不會更弱,甚至可能強於A股,核心驅動因素來自於國內經濟修復、匯率條件的改善、港股市場生態變遷等。

05:策略研究就是在自我懷疑中不斷進化的過程

投資是一個「熵減」的過程,研究也需要在原有的體系上不斷進化。在策略「自上而下」的複雜多變量體系之下,面對無法用框架解釋的認知「黑箱」,有時難免陷入「自我懷疑→持續否定→直至絕望→觸底反彈」的循環。

支撐自己從中跳出來的動力可能是僥倖看對市場之後的滿足感,也可能是研究化繁為簡之後的頓悟;或是來自於「外力」,比如客户的悉心點撥,產業調研後視野的拓寬等。

落實到投資參考層面,策略思維仍然有許多尚待進化的領域,包括對拐點的敏感度、中微觀數據的關注、對生態變化的感知等。

(1)極端情形出現時,要有逆向的勇氣

追逐趨勢總是性價比最高的策略,但極端情形下的不同聲音往往有更大的價值。策略體系對於估值的「奇異值」應該賦予更高的權重,若基本面的背離累積到極端的程度,應及時發出逆向的信號。正如芒格説的,要「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此港股市場為例,股息率-債券收益率、「PE-股息率」鐘擺、隱含風險溢價等基本可以刻畫估值的極端值。

(2)關注中觀產業邏輯,盯住微觀龍頭企業

「自上而下」研究框架為人詬病的一點即在於中微觀視野的不足。好的策略對中觀產業和龍頭企業有緊密的數據跟蹤,將行業比較做到高度下沉。

傳統的行業輪動模型已逐漸不適用於當前風格化的市場,研究的進化可能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產業研究從原有的「價-量-庫存」的週期框架,逐步向新興產業、消費升級等多個領域拓展,甚至需要補充一級及一級半市場的跟蹤;其二,若能構建龍頭企業經濟護城河、競爭優勢的量化跟蹤指標體系,對於策略選股是一個極好的補充。

(3)重視市場生態變遷帶來的機遇

過去2年,AH市場生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A股科創板運行一週年、資本市場加速開放、再融資政策放開、公募爆款發行不斷等,權益投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而港交所兩年制度改革「開花結果」,科技、醫藥、服務等「新經濟」產生投融資良性循環,加上中概股迴歸保障未來幾年「源頭活水」。

對於投資者結構和市場生態的持續跟蹤,可能是未來若干年策略研究的主戰場之一。長期而言,制度改革引發市場生態變遷,不像海外波動、地緣政治等那樣不可捉摸,屬於投資者肉眼可見的變化,因而更能影響中長期的估值中樞。

後記

當傳統的策略體系在認知「黑箱」面前舉足無措時,我們可能會自我懷疑、不斷否定,甚至是絕望;但我們仍然要直面所有的波動和「不可測」,等待基本面和估值極端背離的拐點,等待市場生態變遷帶來的量變到質變,哪怕等待的過程十分痛苦。

等待的期間並不是什麼都不做,更應對原有框架不斷「做減法」,需要過濾市場噪音、忽略短期波動、淡化板塊輪動等。投資的「熵減」過程中,策略研究就是在自我懷疑中不斷完成進化,為資本配置貢獻更有價值的觀點。

與君共勉。

編輯/Viola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