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是谁撑起香港交易所?| in Focus

是誰撐起香港交易所?| in Focus

36氪 ·  2020/08/03 09:00

2020開年以來,如果全球的證券交易所也有熱搜排名,香港交易所或許能排名第一。

香港資本市場的紅火,與驟然變冷的全球經濟相映成趣。隨着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劍指中概股,曾經赴美上市成風的中概股呈現“回港潮”,網易京東在6月相繼第二上市,螞蟻近日也放出在科創板和香港交易所同時上市的計劃。

一時間,香港交易所全是好消息。

但是,這些“光鮮”背後的主角彷彿都是內地新經濟公司。在2018年香港交易所推出廣為人知的同股不同權、第二上市、允許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等制度改革後,迄今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裏,中國內地公司佔比已經超過50%。

作為一家明確提出立足中國、連接全球的國際交易所集團,香港交易所的目光肯定不會僅僅侷限於中國公司,它到底有着怎樣的國際野心?又如何在日益競爭激烈的環境裏獨樹一幟?對於東南亞新興市場獨角獸,它會伸出怎樣的橄欖枝?

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環球上市服務部主管鮑海潔近期接受36氪出海專訪,談香港交易所如何吸引全球 IPO。

20200803090018289d0343rjyo7d303u

去“臉譜化”中概股

Q:怎麼看瑞幸好未來等中概股公司在美國被爆財務造假,引起中概股的“回港潮”?香港交易所是否會對中概股加強審核?

A:從“中概股風波事件”我們得到的啟示首先在於,無論企業選擇哪一個資本市場上市,作為一家公眾公司,都需要在合規和信息披露上遵守所在市場的監管準則,以最高標準做到誠信經營,獲得投資者的信任和認可。

其實每一個資本市場裏,不管是美國、中國還是歐洲,都能時不時看到一些欺詐案件和其他風險問題的發生。這是一個市場現象,不能給所有中概股戴這個帽子,把這個問題臉譜化。

這件事需要放在一個大的背景下看,每個市場的審核機制都是跟其發展階段、監管處罰機制和投資者羣體相匹配的。以美國為例,它是非常成熟的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所以它採用註冊制,上市審核相對亞洲的交易所比較鬆,但它有包括集體訴訟制度在內的一套嚴懲機制。上市公司一旦有大的問題發生時,可以有完善的法律手段去追溯,甚至要求高額賠償。

交易所在考慮如何規避財務欺詐風險的時候,不能單靠審核階段更嚴格,把“壞果子”摘出去,即便上市時是好果子,之後也有可能變成了“壞果子”。

整體來説,香港資本市場體系還是相對成熟,有其獨立、嚴格的監管體制和法律體系,我們對所有公司的審核均以《上市規則》的要求為準,一視同仁。無論以何種方式在港上市,公司都必須全面符合《上市規則》的監管要求,否則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Q:怎麼比較美國和亞洲證券交易所存在的不同?對於內地新經濟公司來説,存不存在哪個更有利?

A:我覺得其實新經濟公司選擇上市地的時候,就像老百姓在考慮買房子,買房子要通盤考慮學區、超市、通勤等等各種因素,各有利弊。企業上市也是一樣,沒有 One market fits for all,每家公司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與特點做出適當選擇。例如上市審核制度是否清晰透明、上市之後有沒有方便快捷的再融資方式、投資者的構成、市場的活躍度和流動性、發行成本等,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評估體系。

內地新經濟公司紛紛選擇香港交易所無疑證明瞭香港的監管體系、投資者構成和市場運作效率方面都有其獨到的吸引力。

Q:隨着內地科創板和創業板的推出,新經濟公司選擇上市的地方更多了,怎麼看經常被提及的內地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的競爭?香港交易所除了更能吸引到國際資本,相比之下還有哪些特性?

A:我覺得香港交易所和內地交易所是共生共榮的關係,不是“既生瑜何生亮”的關係,都是通過一個高效的資本市場支持企業的快速和可持續發展,大目標是一樣的。

香港市場已經是一個很成熟的高速運轉的體系:在上市階段,上市規則清晰,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流程和時間表確定性強。在上市以後,發行人與投資人很認可這個市場的高度開放,資金隨時進出。在再融資方面,發行人可以靈活度選擇,通過多元化的融資工具實現快速融資。

這些優勢可以持續支持在香港上市的企業獲得持續、高效和有成本優勢的資本補充。

東南亞獨角獸公司或成“新客”

Q: 除了內地的新經濟公司,香港交易所這幾年還有意吸引新興市場的公司赴港上市。東南亞作為地緣臨近又被廣大投資人看好的市場,獨角獸數量也很可觀。對於吸引東南亞公司赴港上市,香港交易所是什麼樣的戰略和措施?

A:我覺得東南亞的發展階段確實跟國內還不完全一樣,它是相比於中國更早的一個時期,在方興未艾的互聯網浪潮下,增長動力和潛力還是很明顯的。從長期的發展角度來説,人口結構更加年輕,年輕的一代在快速增長,這是一個突出的優勢。

毋庸置疑的一點是市場成熟度正在不斷提升,包括勞動力、科技以及互聯網的普及程度等。

至於能夠滿足上市條件來香港上市的,可能是發展相對成熟一些的行業或公司。吸引東南亞公司來港上市可以豐富香港市場的上市公司類型,提升我們的國際吸引力,我們非常歡迎這些公司來香港上市。除了傳統行業,我們非常歡迎新興市場的新經濟公司來上市。

未來我們將增加對東南亞市場的上市推廣活動,幫助東南亞的企業瞭解香港資本市場的制度和特點。

除了吸引東南亞公司來港上市,我們還有一些其他舉措來豐富香港市場的東南亞產品,例如今年5月香港交易所和 MSCI 簽訂授權協議,在香港推出37只 MSCI 亞洲及新興市場期貨及期權合約,這些股指期貨和期權掛鈎的很多是東南亞國家的上市公司股票,這也是香港交易所國際戰略邁出的一大步。

Q:儘管香港交易所歡迎東南亞新經濟公司來港上市,但是其實像Gojek、Tokopedia 等這些公司的上市選擇地很多,比如紐交所、納斯達克等。香港交易所在吸引這些東南亞公司上市方面,除了地緣臨近,相比這些交易所,其他具備吸引力的地方在哪裏?這些公司若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除了可以給香港交易所帶來更多國際化的元素,其他的意義在哪裏?

A:香港一直是高度國際化的市場,歷年來吸引了不少國際公司,比如説像去年赴港上市的百威啤酒和 ESR。接下來我們非常希望具備上市條件的東南亞獨角獸公司在選擇海外上市地時,能夠充分考慮在香港上市帶來的獨特優勢。

首先,交易所作為一個供發行人和投資人交流的平臺,提供了價格發現的功能,對於發行人而言,選擇哪個市場往往意味着選擇了怎樣的投資人,例如某個市場裏的投資人是否適合發行人長期資本計劃的安排。香港市場國際投資人的比例超過一半,對於東南亞獨角獸來説,在港 IPO 意味着直接在亞洲時區和國際投資人實現了對接。

此外,香港市場中的中國投資者的數量和比例也在不斷上升。過去幾年,中國對東南亞地區的投資不斷增加,在東南亞的投資額的排名全球領先,有些中國市場投資人兼顧了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如果東南亞獨角獸來港上市,將會廣泛接觸到對他們更為熟悉的中國投資人。

公司上市時會重點考慮的另一個因素是上市地有沒有一些可比公司,可比公司的估值定價以及在市場上的表現。香港交易所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新經濟公司的 IPO 融資已經佔到全市場的一半以上。隨着香港市場裏新經濟公司的佔比越來越高,東南亞獨角獸公司其實比較容易在香港市場找到可比公司,而且這些可比公司非常受香港資本市場投資人的青睞,它們的估值和流動性都在不斷的提升。

此外,東南亞獨角獸公司的商業模式與中國新經濟企業有很多相似之處。由於相近的地緣區位、社會環境及行業概況,東南亞獨角獸公司更容易被香港市場的投資者所熟悉和了解。

Q:除了中概股在香港的第二上市,對於來自海外市場的其他公司,例如東南亞的互聯網公司在香港交易所第二上市,是什麼安排?

A:第二上市其實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安排,已經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發行人可以在第二上市和雙重上市中進行選擇。對於較為成熟和規模較大的中概股而言,第二上市通常是他們現階段的選擇,既保留了在美國的上市地位,也通過香港上市擴大了投資人範圍,降低了未來融資和上市風險。

對於很多東南亞公司,如果已經在美國上市,納斯達克和紐交所實際上是符合我們認可的交易所範疇。但是如果是在本地交易所上市的話,可能有一些本地交易所目前還不在被認可交易所的名單之內的,公司需要考慮雙重主要上市等其他路徑。

有興趣赴港做第二上市的公司首先要評估一下自身現狀,考慮不同上市路徑的適用性,再確定哪一條道路更適合自己。我們也鼓勵潛在發行人與香港交易所上市審核部門保持溝通,儘早確認公司是否符合第二上市的基本發行條件,並根據公司自身的情況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來進行綜合考量,以決定最佳上市時機及上市方式。

做好“橋樑”

Q:去年是香港交易所的“大年”,以募集總額3155億港元蟬聯全球IPO(首次公開募股)第一,是十年來的第六次奪冠。如何覆盤去年的成績,對於今年 IPO 市場有什麼展望?

A:過去十年裏香港交易所 IPO 業績非常亮眼,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外因,主要歸功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紅利的持續釋放。某種程度上,香港交易所為這些快速崛起的公司上市提供了一個連接世界的通道和橋樑。

2019年,中國獨角獸的數量已經超過美國,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同時,科技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新經濟企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2000年到2010年期間,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大多是大型國企和金融機構;在過去的十年裏,來融資的新經濟公司不斷增加,尤其是在過去兩三年中,新經濟公司的上市融資佔比已經過半。

從內因的角度來説,作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轉換器,香港市場不斷髮揮固有優勢、與時俱進。 香港交易所在2018年推出了關於生物科技、同股不同權、第二上市的改革措施,目前看來非常成功。今年年初,疫情導致整個 IPO 進度有所放緩,但是香港交易所依然取得了亮眼的成績,上半年募資總額同比增長22%到875億港元。從板塊上看,TMT、醫療健康的市場的表現非常好,一級市場的融資受到了很多投資人的歡迎。

從上市申請的進度表來看,來港上市公司的項目時間表仍然很健康,截至2020年6月底,共有123家提交了上市申請的企業處於審核階段,其中不乏 TMT(科技、媒體和通信)、生物科技、大消費等投資人十分關注的領域內的領頭公司。總體上,我們對下半年的新股市場保持審慎樂觀。

文|李宇飛@36氪出海

編|趙小純@36氪出海

20200803090021173d034hragose77mk

尋求報道、與作者交流、商務合作、投稿轉載,請掃碼聯繫36氪出海運營。

20200803090024201d034poi9tcbbnck

v2_8270ab17f6304acf8cbad5f34d7c15ed_img_000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