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千亿君实生物:手握新冠特效药,成立八年未盈利

千億君實生物:手握新冠特效藥,成立八年未盈利

阿尔法工场 ·  2020/07/30 07:30

手握中國唯一的新冠特效藥,君實生物會成為下一個恆瑞嗎?

近期,由於新疆、大連等地的疫情反覆,資本市場再次將目光轉向了新冠疫苗、特效藥上。

由於君實生物(688180.SH)的新冠單抗JS016是中國唯一在研特效藥,也是A股市場中稀缺的投資標的。所以,7月29日君實生物尾盤漲停,股價報收126.6元,總市值達到1103.03億元。

從消息面上,造成此次漲停的重要因素是張文宏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冠特效藥已臨牀,但產量有限。”

與此消息對應的便是君實生物的特效藥,更值得一提的是,港股君實生物也受到資本市場追捧,年初至今股價漲幅也已超過88%。

但有一點讓人疑惑,這家成立八年卻並未實現盈利的藥企,為何能收穫資本市場如此多的鮮花和掌聲呢?

01 沒有盈利是件好事?

君實生物,於2012年12月在上海成立,全球設有蘇州、舊金山和馬裏蘭3個研發中心,產品覆蓋腫瘤免疫治療、代謝類疾病、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神經系統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

股權結構方面,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熊鳳祥、熊俊,二人為父子關係;熊鳳祥、熊俊父子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2172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7.7%。

雖然公司成立不久,但是在資本運作和產品研發上,卻有着不小的成就。

君實生物僅用了八年的時間,便陸續登陸“新三板+H股+科創板”上市。同時,還擁有包括JS001(特瑞普利單抗)、UBP1211(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物)、JS002等重磅產品。

不過,由於公司一直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上,致使目前仍處於虧損階段。2017、2018和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3.17 億元、-7.23億元和-7.47億元,近三年還有擴大趨勢。

今年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虧損更為嚴重。

6月21日,君實生物發佈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淨利潤-6.81億元至-5.63億元,同比變動-133.97%至-93.46%。

但另一方面,君實生物的商業化變現能力也在不斷增強。

2017-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449.98萬元、292.76萬元和77413.13萬元,年均複合增速為276.89%。

其中,2019年業績暴增的原因就在於核心產品特瑞普利單抗(商品名:拓益)上市後銷量大增,銷售額高達7.74億元。

特瑞普利單抗於2018年12月獲批,是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單抗產品,適應症為“用於治療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

從經營的角度來看,製藥企業要想實現商業化變現,核心就在於研發管線是否豐富,以及市場推廣銷售是否得當。

沒有匆忙盈利,而是把精力放在研發上,對年輕的君實藥業來説似乎是個好事。

02 研發硬道理

作為典型的“研發驅動型”企業,君實生物非常注重研發投入和研發團隊建設。

財報顯示,2016-2019年研發費用分別為1.22億元、2.75億元、5.38億元和9.46億元。即使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今年一季度仍然投入了2.17億元。

截止2019年底,公司共有1421名員工,其中有415名技術研發人員和360名銷售人員,佔比分別為29.2%、25.28%。

儘管君實生物是“最年輕”的biotech公司,但是研發實力卻不容小覷。

自成立以來,公司一直致力於研發first-in-class(同類首創)或best-in-class(同類最優)的大分子藥物,開發建立了涵蓋蛋白藥物從早期研發到產業化的整個生命週期的完整技術體系。

截至目前,公司共有21項在研產品,其中有13項是由公司自主研發的原創新藥,8項是與合作伙伴共同開發。

而在這21個在研品種中,有19個為創新藥,2個為生物類似藥,涉及腫瘤、抗感染、慢性病、免疫炎症及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產品類型包括單抗、融合蛋白、小分子、ADC等。可以説,產品研發管線非常豐富。

目前,特瑞普利單抗已獲批的適應症僅有黑色素瘤一種,但公司也提交了二線治療尿路上皮癌和三線治療鼻咽癌的上市申請。同時,也在積極進行多項適應症的臨牀試驗。

截至2020年3月底,公司正在或即將就特瑞普利單抗開展超過20項臨牀試驗,包括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等多種適應症。

除了PD-1以外,修美樂(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UBP1211,也於2019年11月獲得NMPA新藥申請受理;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的JS002(注射用重組人源化抗PCSK9單克隆抗體),目前已進入臨牀II期。

值得一提的是,抗感染生物藥JS016,也就是新冠中和抗體,同樣備受關注。

這是君實生物在今年2月與中科院微生物所以及禮來聯合開發的項目,目前處於臨牀Ⅰ期,但卻是全球首家將新冠中和抗體推上臨牀試驗的企業,進度十分迅速。

目前,海外參與到新冠中和抗體的企業包括再生元、安進、阿斯利康和艾伯維等。而君實生物的研發實力能走在跨國製藥巨頭前面,就説明公司的成長速度是非常快的。

從醫學角度來看,中和抗體是唯一能在最短時間落地的治療以及治療性的特效藥。其特點是靶向性非常強、特異性高,不僅研發時間短,研發成功率還高於疫苗,市場空間非常大。

儘管中和抗體還沒有研發出來,但卻推動了君實生物股價和市值一路攀升。可以預見,一旦成功上市,無疑能為公司實現扭虧為盈增加重磅籌碼。

03 競爭激烈

回到產品銷售上,君實生物還是面臨不少挑戰的。

目前,君實生物的主戰場就在於PD-1單抗的競爭上。雖然公司具有先發優勢,但是畢竟單抗這塊蛋糕實在太大,競爭者太多。

截至2020年3月,全球共批准10款PD-1/PD-L1產品,包括7款PD-1和3款PD-L1產品。

比較尷尬的是,特瑞普利單抗獲批的適應症只有黑色素瘤一項,市場空間並不是很大。

從市場現狀來看,2019年中國黑色素瘤新發病人數為7563人,發病率較低。在這些新發黑色素瘤病人中,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僅有2400人,對應的市場規模較小。

再從銷售情況對比來看,特瑞普利單抗在2019年國內PD-1產品中的銷售額是最低的。反觀恆瑞醫藥,由於擁有萬人銷售團隊,使得銷量非常客觀。

根據興業證券研報顯示,在各類高發病率的癌種當中,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位居前五。2018年,這五類癌症的發病率合計佔到中國癌症總體發病率的50%以上。其中,肺癌、結直腸癌、食道癌的年複合增長率均高於其它癌症。

目前,君實生物已提交二線治療尿路上皮癌和三線治療鼻咽癌的上市申請,如果能在2020年內獲批的話,或許有機會通過三個小適應症來進行醫保談判,從而形成差異化競爭。

但與此同時,仍需要公司加快進行肺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等多種適應症臨牀試驗,才能擴大市場空間。

除了單抗以外,君實生物還有即將上市銷售的UBP1211(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但是,競爭對手也同樣不少。

當下,美國市場共有5款阿達木生物類似藥獲批,中國市場有2款獲批,分別為百奧泰的格樂立和海正藥業的安健寧。

而君實生物和信達生物、復宏漢霖等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均已向NMPA遞交NDA,上市在即。有專業人士預測,到2023年中國阿達木單抗市場規模達到47億元。

如何從慘烈的競爭中脱穎而出,是君實生物需要面臨的難題。

04 君實的價值

作為“最年輕”的創新藥企業之一,如果與百濟神州、歌禮制藥、信達生物、恆瑞醫藥等同行對比的話,君實生物的實力如何呢?

從成長能力來看,2017-2019年君實生物的總營收CAGR為277.12%,高於121.18%的平均水平,僅次於信達生物(651.71%)。同時,與百濟神州、歌禮制藥、信達生物等biotech公司對比,君實生物的虧損幅度較小。

其次,君實生物的盈利能力也較強。

財報顯示,2019年君實生物的毛利率為88.3%,高於信達生物(88.08%)、恆瑞醫藥(87.49%)、百濟神州(83.38%)和歌禮制藥(71.66%)。

另外,從研發實力來看,過去三年君實生物合計研發費用為17.59億元,高於貝達藥業微芯生物康弘藥業等實力藥企。而且,從研發支出增速來看,也幾乎是同行最高。

未來,隨着三期研發項目數量和單抗銷售收入的增加,注重研發基因的君實生物還會不斷提高研發投入。

最後,以港股市場為例,目前歌禮制藥、君實生物、信達生物和百濟神州的總市值分別為35.07億、443.5億、659.5億和1500億。即使按照科創板1100億的市值,公司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綜合來看,擁有PD-1單抗先發優勢的君實生物,基本面相對較好。再加上,後市有望獲批的兩大適應症,成長能力也更強。

整體來看,如果路線沒有偏離,君實生物價值更在於未來。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