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散财”千亿,黄峥的格局

“散財”千億,黃崢的格局

创业邦 ·  2020/07/07 07:47

原標題:“散財”千億,黃崢的格局

e8c0-iwasyeh6290796.jpg

編者按:本文來自吳主任(ID:lixingleguanpai),作者吳主任,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7月1日拼多多宣佈組織架構升級,公司創始人黃崢卸任公司CEO,由公司原CTO陳磊接任CEO一職,黃崢繼續擔任董事長。

與此同時,黃崢在拼多多的持股比例也發生了變化。據最新披露的SEC文件顯示,黃崢持股比例下降了13.9%,按照拼多多最新市值1028億美元計算,其身家消失了142.89億美元(約1009.5億元人民幣)。

黃崢拿出自己名下的370,772,220股普通股(佔公司總股份的7.74%)給到拼多多合夥人集體,用以完善公司的合夥人制度。

“我希望通過這次調整,管理層可以逐步把更多的管理工作和責任交給更年輕的同事,讓團隊加速成長,讓拼多多成為一個更好更強的持續充滿創業活力的公司。”黃崢在全員信中表示。

同時,伴隨此次調整,黃崢還將按照IPO時的承諾,連同創始團隊一起,捐贈約2.37%的公司股份,正式成立“繁星慈善基金”,旨在推動社會責任建設和科學研究。該慈善基金為不可撤銷的慈善基金,由獨立受託人管理,保證慈善基金的所有資產全部用於公益用途。

成立5年,拼多多以令人驚歎的速度崛起。一週前,年僅40歲的黃崢,身家達到了4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10億),首次超越馬雲,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如今,黃崢持股市值約為302億美元。

無數人腦子裏堆滿了問號。

黃崢還非常年輕,40歲,開始創業都算年輕創業者,而且拼多多也才5年,居然辭去CEO只做董事長,很罕見。為什麼呢?

黃崢極少公開露面接受媒體採訪,甚至連拼多多上市都沒去敲鐘,低調到不可思議。黃崢這次卸任CEO,拿出大筆財富做慈善和激勵團隊,外界再次解讀,這是在模仿他的老師段永平。

段永平是個奇人,從步步高到今天的OPPO和vivo,雖然他早早退居幕後不再插手具體業務,但本分的企業文化一直是這兩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至於段永平的個人財富,眾説紛紜,都知道多,至於是多少數字恐怕已經不重要了。

段永平投資上的扎眼的成績是從當時瀕臨退市的網易上大賺一筆。而黃崢也正是丁磊介紹給段永平認識的。

2001年,當時的黃崢還在浙大讀大三,有一天,MSN上收到了一條好友申請,此人自稱是網易的丁磊,想要請教一個技術問題。黃崢回憶認識丁磊的經歷説,“一開始還以為是個騙子。”

網上有不少人對這個故事表示懷疑。以我對丁磊的瞭解,這個故事大概不能更真實了。網絡上傳播的所有關於丁磊的段子也幾乎都是真的。網易是門户時代至今活得最好的一家老牌互聯網企業了。丁磊本人並不是坊間印象中的那種一般人沒法靠近的互聯網公司大佬,笑眯眯的,平易近人,眼裏沒有職級,喜歡你就送你點什麼。丁磊是那種可以隨時拿起電話給網易任何一個八級員工打電話的老闆。

後來,段永平拍下與巴菲特的午餐也帶上了黃崢一起,可見段永平對黃崢的賞識。所以不少人在解讀黃崢所取得的成就之時都不忘提及他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這些貴人。但你換個角度,段永平在美國期間認識的年輕人恐怕不少,唯獨看上了黃崢,這與他身上遮掩不住的光芒是分不開的。

黃崢因為奧數的成績十分“狗屎運”地進入了杭州外國語學校,他所在的小學前後9年的第一個。杭州外國語學校裏的同學非富即貴,90年代初不僅有外教,還可以跟外國的中學生交流,這也是當時浙江省唯一一所在小學升初中時就可以全省自主招生的學校,所以它能夠在省內壟斷性地挑選小學畢業生。也正因為有了精心篩選出來的生源,這所學校有80%以上的大學保送率。這樣的結果是在教學上反而不會被“高考”影響,老師和學生都會更從容一些,比如甚至可以在課堂上放映美國大片。當年電影院裏的美國大片都不多見。

在全國絕大多數中學生都在埋頭題海戰術期待一考改變命運的時候,黃崢和他的同學們十分幸運地,在不一樣的教學環境裏逐步形成了與大部分同齡人不太一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用黃崢自己的話説,“我們中的相當部分,比其他同齡人要更為liberal一些。”

杭外畢業黃崢就被保送進了浙大混合班,是浙大的一種精英教育的試驗。無聊的課程少,資源和機會比一般的浙大學生更多。在大一時黃崢就有幸跟世界各國的同學交流,意識到不同國家不同文化,思維方式和做事方式的明顯差異。

回顧總結中學到大學的經歷,黃崢説與同齡人相比,自己“非常非常幸運”。正是這段幸運的學習經歷使得黃崢很早就深刻地意識到一些世界運轉的道理或者人生真相:

“1、山溝溝裏飛出金鳳凰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富二代,特別是官二代是非常優秀的。2、田忌賽馬,能在整體資源劣勢的情況下創造出局部的優勢,進而有機會獲得整個"戰役"的勝利。由此,平凡人可以成就非凡事。3、錢是工具,不是目的。”

任何個體、羣體或地區,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將這種現象命名為“馬太效應”。源自《聖經·新約》的《馬太福音》25章29節:“因為凡是有的,還要給他,叫他富裕;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由他手中奪去。”

黃崢的“幸運”才剛剛開始。

2004年,黃崢研究生畢業,面臨去微軟還是谷歌的糾結。最終選擇了去谷歌。因為在微軟實習過的黃崢感覺自己能清晰看到十年後的自己。另外,他的人生導師(應該是段永平)告訴他,“Google看起來是一家挺牛的公司,值得去看看。對你想要未來創業也是有好處的。去的話至少呆三年,因為一兩年是沒法真正進入重要的崗位真正瞭解這個公司的。”

Google成了黃崢的第一份正式工作。黃崢幹滿三年,最現實的部分,直接實現了財務自由。用黃崢自己的話説,“人一生能碰上一次也算是很幸運的了。”

而面對“天上掉餡餅”這樣的好事,人與人的差別就又出現了。黃崢並沒有開啟“贏了會所嫩模”的模式,而是觀察到了一夜暴富的副作用,開始反思財富和人生的關係。

在Google的三年,黃崢有了很多思考,尤其是企業文化和價值觀。比如鼓勵基層創新,但在核心權力上又高度集中。當然,Google最為人讚賞的是它的“Do No Evil”主張。

Google的"Do No Evil" 我覺得是深入到Google基因裏的,不是隨便説説的。Google是真的把mission,價值觀放在利潤之前的,如《基業長青》裏描述的優秀公司,Google的利潤是隨着做正確的事帶來的副產品。同時"Do No Evil"其實也是Google對自身可作惡能力的一種警醒。越深入Google內部,越能意識到Google有很強的通過作惡來牟利的能力,所以向所有的人申明不作惡,讓大家一起來監督是很智慧的。

從小就一路學霸的黃崢也躲不開大環境的薰陶,就是要好好讀書,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努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實現一個又一個的人生目標……然而創業幾年之後,黃崢開始意識到實現目標未必等於幸福。

結合羅素的《幸福之路》這本書,他對有了自己對幸福的探索和理解。

無論任何時候,生活方式如何變化,有關人生和幸福的困惑都基本類似。這方面的內容,我一直以來也在不停思考並與大家分享。簡單説,就是尊重最簡單樸素的常識,要有勇氣面對現實。最重要的,一定要意識到這個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是極其渺小的,無非顆粒大小差異的塵埃,並且都會死去。幸福,都無法僅憑他人的幾句話結論就可以得到,有且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自己不斷地閲讀和思考。

乃至當初跟段永平去蹭巴菲特的飯局所收穫的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飯局後黃崢是這麼説的,“這頓飯對我最大的意義可能讓我意識到簡單和常識的力量,人的思想是很容易被污染的,當你對一件事作判斷的時候,你需要了解背景和事實,瞭解之後你需要的不是睿智,而是面對事實時是否還有勇氣用理性、用常識來判斷。常識是顯而易見、容易理解的,但我們各種因為成長、學習形成的偏見和個人利益的訴求矇蔽了我們。”

黃崢當然已經用成績證明瞭是個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是個了不起的企業家。但在我看來,黃崢是一個真正的思想者,對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對制度和政策,對人生的意義,對人的幸福感,都有其較為深刻的感悟。今天這篇文章的內容參考的都是他為數不多的公開文章。也許是忙,也許是突然覺得翻來覆去都是些常識就沒必要再説什麼,反正後續就沒再更新什麼了。這是思想界和公眾號界的重大損失。

一個人寫得再多,讀者也無法徹底瞭解作者本人完整的思想,腦子裏到底在想什麼,但多少也能獲得一些解釋。雖然很多人就希望知道一個明確的“為什麼”,也就是為什麼黃崢卸任CEO,“散財”千億。

不可能有那種清晰的答案,即便當事人不得不迴應,也只是一種官方得體話術。所以這篇文章肯定也不是在回答黃崢的決策動機,只不過,確實我們可以從他過去的經歷和一些個性,看到一些模糊的“不意外”。我一直不喜歡“格局”這個詞,因為今天很多文章動不動就格局啊境界啊視野啊,只是我思來想去,在黃崢身上十分貼切。

這個世界充滿了各種賽道,個人的能力和努力只是發動機,賽道給予的高度和方向是再牛逼的發動機也無能為力的。黃崢本身固然是罕見的擁有一流發動機的超跑,但也何其有幸地一次又一次進入正確無比的賽道上。

這樣一個人掌管一家五年時間就讓市值達千億美元的電商企業,説實話,也是我們這些普通消費者的幸運。拼多多這家公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能到什麼新高度又或者淪為平庸企業不得而知。人天然對大公司有一種警惕,因為他們能量巨大,作惡條件充足,並且商業史上作惡的大企業不新鮮,價值觀惡臭的企業也能戰績輝煌,這背後的因素極複雜,很難説明白,有時也不能説。但我相信擁有黃崢的拼多多可以“Do No Evil”。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