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为什么华为鸿蒙不会遭遇以往小众系统的命运?

聪明投资者 ·  2021/06/19 16:56

6月2日晚,华为鸿蒙OS 2在万众瞩目下正式发布,在智能终端领域,很久未见新操作系统发布的盛况了,上一次还是2013年黑莓发布的BlackBerry 10。

8年时间,智能终端行业沧桑巨变,唯一不变的是iOS和安卓操作系统独领风骚的局面。

作为一个从塞班S60V3时代开始痴迷智能操作系统,并在之后的十数年里几乎用过所有小众操作系统,然后目送它们飞速走向产品生命周期终点的数码爱好者;

Atorasu来跟大家细数几个和鸿蒙一样横空出世的操作系统,

它们是如何走向失败,鸿蒙的哪些特性又可能避免类似的败局。

BlackBerry 10:我也兼容安卓APP,但体验为啥这么糟糕?鸿蒙:AOSP(安卓开源项目)是个好东西,但我不是安卓套壳

不知道今天提起黑莓,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华尔街散户抱团股中的一只?上个时代的全键盘手机?还是干脆不知道,亦或是:「黑莓(水果)挺贵的,还不怎么好吃,不如桑葚。」

对于笔者来说,提到黑莓,首先想到的依然是黑莓手机在20年前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的超神表现——当时因为太多人同时使用手机导致信道挤占,几乎所有的通讯工具都瘫痪了,只有黑莓手机因为有自己的加密服务器得以正常使用。

图片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他的黑莓手机;图片来源:Yuri Gripas

在那之后,黑莓手机声名鹊起,因为其安全稳定的特性成为美国政府青睐的手机品牌,后来也成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专用机。

911之后,黑莓的「黄金十年」开始了,当时统治智能手机市场的是Palm公司旗下的Palm OS(Palm在PDA时代曾力压苹果牛顿,成为最受欢迎的PDA生产商)、微软旗下的Windows Mobile和诺基亚的塞班系统。

在当时三足鼎立的市场下,黑莓因为安全可靠的特性一直稳稳占据着自己的细分市场,份额稳步上升,而且在2007年末超过逐渐没落的Palm OS和Windows Mobile,成为塞班之后的第二大操作系统。

图片当年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诺基亚N97;图片来源:ZDNet

2009年,也就是苹果iPhone 4发布前一年,黑莓OS的市场份额超过20%,彼时,刚刚推出了旗舰N97的诺基亚塞班还占据着40%以上的市场份额,iOS刚刚开始凭借iPhone 3GS的成功抢得16%的市场,而安卓此时的市占率才不过3%。

极盛而衰,在之后的几年间,iOS阵营的扛鼎之作iPhone 4的推出让苹果手机彻底封神,国内甚至一度价格炒到1.5万以上,信号门的出现也无法阻挡它成为手机工业设计的标杆;

另一边,安卓因为其开源的特性俘获了众多不堪高昂系统授权费的手机厂商,塞班很快被抛弃,黑莓也因为系统陈旧,只能运行较小体量的类Java软件,导致娱乐性不足,慢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对此,黑莓也并非完全没有布局,2010年收购QNX操作系统,QNX和iOS一样,是基于Unix的操作系统,最初也是为电脑开发的操作系统,采用微内核结构,在运算速度和效率上更加出色(QNX至今仍是很多汽车的车载系统)。

图片

同为保时捷操刀设计的保时捷911(前代)和黑莓P9983,二者都搭载了基于黑莓QNX内核的操作系统;图片来源:QNX、Engadget

2013年,黑莓正式发布基于QNX内核的BlackBerry 10,同时发布的还有黑莓Z10和Q10,迎来了黑莓的全触控时代,而且为了应对小众系统应用生态匮乏的痛点,黑莓这次选择了兼容安卓APP。

但是由于与安卓的内核不同,所以黑莓10运行安卓APP是通过安卓模拟器进行的,也就相当于macOS上的Windows虚拟机,在当时手机运算能力本就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可想而知使用体验有多差,很多APP干脆无法运行。

而且黑莓的安卓模拟器还停留在安卓4.0的版本,导致很多基于安卓新版本开发的APP也无法使用,所以和其他小众系统一样,黑莓也败给了没有软件生态——没有用户基础的死循环。

最后,在挣扎了2年之后,黑莓宣布不再推出黑莓10系统的手机,转而将黑莓的品牌外包给TCL,推出安卓系统的黑莓手机,而这项合作也在2020年告终,印着黑莓logo的手机彻底推出历史舞台。

对于软件生态的问题如何解决,华为鸿蒙给出了和黑莓10一样的解决方案,但却使用了完全迥异的实现路径,如上所述,黑莓使用了自家的QNX内核,然后以虚拟机的模式运行安卓APP,最终导致了极差的用户体验,不得不退出手机业务。

而鸿蒙则聪明得多,和安卓一样,基于Linux开发,而且兼容了谷歌的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安卓开源计划),使得搭载基于安卓的EMUI的华为手机在升级鸿蒙2.0之后可以直接无缝兼容安卓APP。

很多用户在升级鸿蒙之后感觉跟以往的EMUI在日常使用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做到了无缝系统切换,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这种毫无学习成本的方式无疑是最好的。

但是,恰恰是这个优点给鸿蒙招致无数非议,质疑的核心无非是鸿蒙是不是安卓套壳。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安卓套壳的含义是什么,如果说使用了AOSP就是套壳了,那未免有些过于严苛,因为AOSP并不属于谷歌,它是一个开源项目,属于所有的项目贡献者,而安卓系统虽然号称开源,但完全是属于谷歌的。

介于笔者并没有找到对于系统套壳的任何权威定义,所以这里先对安卓套壳进行一个粗略的定义: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深度定制操作界面。

最典型的安卓套壳有小米的MIUI、华为的EMUI、魅族的Flyme和OPPO的Color OS等等,它们可以理解安卓系统的不同主题界面。

从这个角度来说,已经有了EMUI的华为没有理由再开发一套「安卓皮肤」,鸿蒙和那些套壳UI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系统核心层面的把控,后者是没有的,它们在获客的同时也是在为谷歌打工,因为本质上是增加了安卓的用户。

而使用了AOSP的华为鸿蒙在掌握系统核心层面的同时可以做到无缝兼容安卓的软件生态,何乐而不为呢?至于那些言必称用了AOSP就是套壳的人,魅族前副总裁李楠给出了最有力的回应:

「照这个逻辑,安卓也是Linux套壳,苹果的iOS和macOS也用了FreeBSD(Unix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谷歌、苹果当年都做过的事,华为今天也在做,既然这不影响iOS成为一个伟大的自研系统,它也不影响鸿蒙成为一个伟大的自研系统。」

webOS:我开创了卡片式多任务,也做了多设备互联,为啥被反复贱卖?鸿蒙:生不逢时,开源之后,5G和物联网是我的主战场

如果说大家对黑莓操作系统多少还有所耳闻的话,webOS可能就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了,但是它在智能手机系统发展史上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

如今的iOS、安卓(包括所有安卓的套壳UI)以及鸿蒙OS的主要交互逻辑都可以说是对webOS的拙劣模仿。

早在2009年,webOS发布之时就开创性地使用了卡片式多任务和底部触控条的交互逻辑,相比之下,当时的iPhone 3GS还不支持音乐播放之外的多任务,安卓还处于2.0的混乱时代,使用体验糟糕不堪。

图片

webOS的卡片式多任务与底部触控条(左),如今iOS、安卓的交互逻辑是否显得似曾相识?图片来源:wirefresh、9TO5

但在那个大家还习惯于诺基亚的物理按键操作的时代、iOS和安卓系统的全触控都还算是稀罕事物的时代,webOS超越时代的交互逻辑同样也伴随着异常陡峭的学习曲线。

举例来说,笔者当年拿着webOS的手机给同学,让他从APP界面返回桌面,同学花了几分钟愣是没找到正确的方法,「从屏幕底部向上滑动返回桌面」这个今天看来非常直觉自然的操作在当时看来就像来自未来。

webOS也是第一个打通了手机与平板界限的操作系统,华为引以为豪的利用NFC功能的一碰传,早在webOS上已有了雏形——用webOS的手机碰一下webOS的平板电脑就可以直接在平板电脑上打开手机上正在浏览的网页。

图片

图片来源:webOS nation

除此之外,webOS还首创了无线充电、聚合社交应用的通知中心、初具雏形的控制中心……

有着这么多超前设计的webOS在当时除了吸引了小部分狂热粉丝,在市场表现上却只是昙花一现——13亿美元被惠普收购之后很快因为市场表现不佳被贱卖给LG用作了电视操作系统。

除了小众系统的共同死因应用生态不足之外,它还败给了时代,就像很多超越时代的哲学家、画家,还没来得及被世人理解就已早逝。

webOS所在的年代3G网络都还未全球普及,而且直到被惠普抛弃后,接盘侠LG才宣布webOS开源,让开发者有更多的自由进行开发,只是为时晚矣。

华为鸿蒙除了使用AOSP兼容了安卓生态之外,还选择了完全开源,6月6日消息,华为早在去年9月就已将鸿蒙系统的所有基础功能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使得各个厂家都可以平等地获得代码,按不同的需求做自己的产品。

而在当下的时代,5G已经开始全球普及,鸿蒙连接万物的特性在高速网络的加持下可以真正大展身手。

MeeGo:我诞生之初就开放了源代码,为什么还是「一世而亡」?鸿蒙:背靠华为,外接世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如果说webOS的开源较晚,使之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机,那么另一个小众系统MeeGo,则是在发布之初就开放了源代码……

读到这里,不熟悉科技数码的读者可能已经在想:怎么又是一个没听说过的系统!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MeeGo,但一定知道诺基亚和英特尔的大名,没错,MeeGo就是这两位蓝色巨人合作研发的智能操作系统,但是MeeGo系统只有一款手机——诺基亚最后一代N系列旗舰,诺基亚N9。

图片

当年诺基亚N9的宣传海报;图片来源:谷歌图片

在此之后,诺基亚就在「木马人」CEO史蒂芬·埃洛普的运作之下奋不顾身倒向了微软,退出MeeGo的研发,转而全部押宝在同样刚刚诞生不久的Windows Phone 7(WP7)操作系统之上,最后的结果也有目共睹——

微软在WP7向WP8迭代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抛弃老用户,将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一点应用生态和用户基础彻底败光,最后也不得不退出手机操作系统的惨烈厮杀。

回顾MeeGo 1.0发布时的表述:

「MeeGo是由诺基亚和英特尔共同宣布推出的一个免费手机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可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视等多种电子设备上运行,并有助于这些设备实现无缝集成。」

——是不是和华为鸿蒙万物互联的理念有相似之处,其实无论是黑莓(车载系统和手机系统都基于QNX开发),webOS(利用NFC技术打通手机与平板的界限),还是MeeGo(致力于将多种电子设备无缝集成),都多多少少蕴含着打通设备边界的理念,只是并没有成熟的应用场景。

但和华为鸿蒙相比,它们都多少有些生不逢时,而且妄图构建自己的软件生态——在10年前这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十年来,无数的商业实践证明了这是死路一条。

另外,对于MeeGo来说,它在刚刚诞生时就失去了背后最大的靠山诺基亚,相比之下,鸿蒙的背后是唯一一家面对世界最强超级大国数年制裁却能够「兵败而不倒」的华为公司。

在6月2日鸿蒙发布会所展示的新品中,华为已经将一个非常可用,而且引人遐想的1+8+N的大战略展现在广大消费者眼前——

手机利用华为Share与8种智能设备无缝相连,外侧再借助高速网络与无数智能家电相连——俨然一副未来智能生活应用场景的大图景。

图片资料来源:HDC、招商证券

在鸿蒙的背后,不只是华为,还有美的、松下、海尔、博世……未来还可能有更多国产手机厂商的加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图片

资料来源:华为

结语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相比此前昙花一现的小众系统们,华为无疑找到了一条最可能成功的战略方向,

但是可能性再大,也只是相对的,在华为宣传部门和粉丝们一起沸腾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当今一款新的操作系统要做起来的难度之大。

虽然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一再强调,鸿蒙并不是为了替换安卓,而且跟安卓、iOS不是同一个赛道。

但无论是万物互联还是华为的1+8+N战略,手机都是最重要的那个「1」,是万物互联最重要的窗口,所以新系统成败的关键之一依旧是其在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和以手机为核心的用户体验。

鸿蒙OS是否能够成功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是华为公司面对美国的全方位制裁,卧薪尝胆,交出了鸿蒙OS这个整合了华为在通讯、手机和芯片三大业务上优势的反击方案,已经证明了华为高度冷静的战略规划能力和空前的组织能力。

最后还是引用魅族前副总裁李楠的一个比喻作为结尾——

「华为就像一个面对百年不遇大地震的人,在其他人都夺门而逃的时候冷静地躲在最坚固的角落,当最强烈的冲击波过去之后,拿出行李箱,打包好最重要的东西,撤到一个空旷地带的山岗上,面对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编辑/gary

以上内容仅用作资讯或教育之目的,不构成与富途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富途竭力但不能保证上述全部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