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端午节的资本味道,年销4亿只的“粽子第一股”来了

端午節的資本味道,年銷4億隻的“糉子第一股”來了

節點財經 ·  2021/06/12 22:19

來源:節點財經

作者:七公

01.png牛牛敲黑板:2020年,五芳齋粽子市佔率超過20%,穩坐中國粽子市場頭把交易。

又逢一年端陽節,「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弔祭江誦君賦」,做了100年粽子的五芳齋,也十分應景地向證監會「端」出了一盤招股書。

據悉,此次IPO,浙江五芳齋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芳齋」)擬尋求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資金10.56億元,主要用於智能食品車間建設項目、數字產業智慧園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作為一家百年老字號品牌,五芳齋以其久遠的歷史,深刻的文化底藴,濃厚的人文情懷,一直在國人心中佔有一席之地。

根據艾媒諮詢發佈的《2020 年端午節中國粽子品牌排行榜單 TOP10》,五芳齋以 96.3 的金榜指數榮登榜首。2020年,五芳齋粽子市佔率超過20%,穩坐中國粽子市場頭把交易。

而在硬幣的另一面,隨着近年來社會變遷,整體消費環境發生變化,尤其是新生代消費者的崛起,眾多老字號品牌,包括五芳齋在內都面臨着堅守與變革、傳承與創新的矛盾。

「不會包粽子」的掌舵人,控股已有20年

兩千多年前,屈原、伍子胥留下不朽傳奇,家國情懷演繹成端午食粽之習俗流傳後世。六百多年前,「嘉湖細點」開創江南點心流派並聞名華夏,尤以粽子為代表,自清末起便盛行於嘉興民間。

「五芳齋」粽子問世於1921年。當時以彈棉花為業的浙江蘭溪人張錦泉先生,在春夏季彈棉花生意清淡之時,挑着擔在嘉興老城區叫賣「五芳齋粽子」,從此翻開了老字號的歷史篇章。

圖片

圖源:五芳齋官網

到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五芳齋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的特色被譽為「江南粽子大王」,後逐漸發展成了全國家喻户曉的金字招牌,也成為嘉興市的一張城市名片。

1992年,嘉興五芳齋粽子公司成立,「五芳齋」入選首批「中華老字號」。

1998年,嘉興五芳齋粽子公司整體改制,吸納嘉興百貨、嘉興肉類中心、嘉興釀造、嘉興農科院及部分自然人共同作為發起人,設立了浙江五芳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3年後,五芳齋進行國有股轉讓,為民營資本進入打開了大門。

2002年,房地產商人厲建平收購了改制後的「五芳齋」60%股份,成為掌舵人。據節點財經瞭解,厲建平年輕時插過隊,教過書,還曾從事過公安工作,後下海經商,經歷豐富。

招股書顯示,五芳齋目前由五芳齋集團直接持有公司40.36%的股份,並通過其全資子公司遠洋裝飾間接持股9.7%,合計持有公司50.06%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

而在股權穿透後,厲建平與厲昊嘉父子各自持有五芳齋集團20%股份,從而間接控制五芳齋相應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有意思的是,將五芳齋攬入懷中的厲建平卻是個「不會包粽子」人。

2010年,在接受《北京日報》採訪時,有記者問厲建平:「中華老字號講究傳承,要師出有門,你並非學徒出身,連包粽子都不會,又如何執掌五芳齋?」

厲建平説道:「五芳齋雖然是老字號,但它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老字號作坊。領導一個作坊,跟領導一家現代化的企業集團是兩個概念。前者靠師傅傳、幫、帶,後者需要現代化的企業經營理念和管理體制。」

透過招股書,我們來看看現代化的五芳齋成績如何?粽子賣的好不好?

兩年少賣4500萬隻,粽子改走「高端化」

經過這麼多年的現代化,嚴格意義上來説,如今的五芳齋已經不是一個單純只生產粽子的企業了,產品線囊括粽子、月餅、蛋製品、糕點、滷味等新型產品,業務更加多元化。

2018 年度、2019 年度和 2020 年度(報告期),五芳齋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為24.23億元、25.07億元、24.21億元,對應歸母淨利潤為9698.50萬元、1.63億元、1.42億元。

從數據增長情況看,五芳齋的業績並不穩定。2020年,公司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同比減少3.44%、12.9%。

圖片

數據來源:五芳齋招股書

按照類型構成劃分,粽子系列產品產生收入15.02億元、16.09億元和16.44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6.28%、67.74%和 70.77%,仍然是第一大收入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粽子系列產品的收入和貢獻度均在提高,但其銷量卻不容樂觀。

節點財經查閲招股書發現,2018年-2020年,五芳齋的粽子分別賣出去4.11億隻、4.08億隻、3.66億隻,兩年少賣4500萬隻。

不過,依靠提價,每隻粽子從2018年平均3.66元/只漲至2019年平均3.95元/只,並進一步漲至2020年4.49元/只,五芳齋還是把這部分少賣的錢給找補了回來。

換言之,若不是兩年漲價22.68%,五芳齋2020年營收、淨利潤下降的速度恐怕就不只是上面的數字了。

節點財經認為,漲價自由,但五芳齋仍要面對的是粽子「難賣」、「不香了」的問題,粽子為什麼不受歡迎的原因才最重要。是口味不契合消費者?還是價格太貴?還是銷售渠道方面的其他什麼原因……五芳齋通過漲價來彌補粽子銷量的下滑,並非長久之計。

粽子「難賣」之下,五芳齋粽子系列產品的產能利用率亦不斷下滑。

據招股書顯示,2018 年度、2019 年度和 2020 年度,五芳齋粽子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21.30%、84.82%、60.57%。2020年產能有四成閒置。

對此,五芳齋解釋稱,2020年受新冠疫情及端午季招工不足等因素影響了產能利用率。

疫情確實會影響到五芳齋粽子的銷量和產能利用率,但也需要注意到,2019年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已經出現不飽和的跡象,這卻與疫情無關。

即便如此,五芳齋仍執意擴產,其在招股書中表示到,「公司現有粽子生產線主要用於傳統粽子生產,尚無專門高端粽子系列產品的生產線,有必要在現有粽子生產能力基礎上,進一步增加高端產品供應能力。」

此次IPO,五芳齋計劃拿出募集資金中的4.51億元,用於三期智能食品車間建項目,預計項目完成後,將新增年產1億隻高端粽子系列產品、4350萬隻烘焙類食品、1304萬袋速凍類食品等的生產能力。

老字號需要新潮流

據統計,目前A股市場裏的「老字號」公司有近50家,主要集中在白酒、中醫藥、餐飲、調味品等領域。

而在等候上市或準備上市的隊伍裏,老字號的身影也越來越常見,比如瀾滄古茶、德州扒雞、慶豐包子、狗不理包子等。

老字號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固然是好事,但在節點財經看來,由於老字號品牌長期形成的某些「老」問題,導致其在日新月異的市場面臨諸多挑戰。

觀察每一個老字號的名稱,除了滄桑的歷史感,我們不難發現,幾乎都是以一種產品命名的。

這恰恰折射出當下大多數老字號品牌的現狀:產品、模式等方面均較為單一。

以五芳齋為例,自厲建平收購算起,也有近20年時間。但至今公司還在吃五芳齋粽子的紅利,且報告期內的依賴程度從66.28%上升至70.77%,月餅、餐食、蛋製品、糕點及其他品類的貢獻值不及三成。

依靠粽子這種單一產品創造營收,直觀的「危害」便是市場規模小,成長空間受限。這也是資本市場估值時考量的關鍵點之一。

據節點財經觀察,目前除江浙、兩廣的少量地區有常年吃粽子的習慣,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粽子只是端午節的象徵,屬於超低頻的消費品,很多地方甚至沒有吃糯米的飲食習慣。

為了突破「天花板」,老字號大多選擇走多元化的路子,但多一條產品線意味着對品牌多一份稀釋,且受限於數百年來在消費者心中根深蒂固的印象,反而對新品的推廣造成「掣肘」。

另外,作為具有民族特色,流淌在歷史長河中的品牌,老字號的產品、技藝或服務主要源於世代傳承,品牌效應主要通過口口相傳和時間積澱,這又決定其在產品的創新能力和營銷能力上天然存在短板。

進入互聯網和數字經濟時代,伴隨着西餐文化的滲透,速食餐的流行,以及外賣業務的侵蝕,很多年輕消費者,特別是新生代消費者,更加傾向「料包」式的食品,對老字號所強調的「口味」和「口感」缺乏耐心。

老字號強調用工過程中的精緻,用料的新鮮以及現做、現蒸、現賣等,這與當下新生代消費者「速食化」的生活形態格格不入;而營銷上的保守,又讓老字號很少進入當下各種熱點話題,難以觸達年輕羣體,致使很多消費者對老字號的認識仍停留在「老」字上。

當消費者不買賬,傳承本身就會失去支點和意義。對包括五芳齋在內的老字號們來説,如何在守住品牌精髓的同時,贏得消費者的喜愛,是一道時代難題。

編輯/isaac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