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新股解读 | 坐稳“新式茶饮第一股”后,奈雪的茶走向何方?

新股解讀 | 坐穩“新式茶飲第一股”後,奈雪的茶走向何方?

智通財經 ·  2021/06/09 08:47

一句“三點飲茶”,拉開了打工人下午茶的幕簾。在前赴後繼的來者進行多年的“市場教育”之後,奶茶順理成章走入了年輕人的視野,而從這兩年中國新茶飲市場發展的迅猛程度來看,消費者對奶茶的熱情確實超乎想象,新式茶飲賽道如今已經成為新一代的“造富機器”。

6月6日,奈雪的茶通過了港交所聆訊,距離上市僅有一步之遙。“新式茶飲第一股”終於塵埃落定,但奈雪的資本之旅似乎仍未結束。

奈雪不再流血,上市不為錢?

作為行業內的首個“敲鐘人”,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卻似乎對融資顯得不甚在意,表示:“我們並不是因為缺錢而上市,去年融資的兩個億資金都還沒有用,我們一直希望能夠做出一個全球性品牌,上市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可以,更長久經營、更開放透明,變成一個對自身要求更高的公司。”

從財務維度來看,奈雪茶飲店所產生的收益由2018年的9.095億元增至2019年的22.915億元,並進一步增至2020年的28.709億元,看似高速成長的背後,增速卻在悄然放緩。

同時,在連虧三年之後,奈雪終於在2020財年迎來了首度盈利。更新的招股書顯示,奈雪的茶經調整淨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由2018年的5660萬元大幅減少至2019年的1170萬元,進一步扭轉為2020年的經調整淨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1660萬元,未經調整則為全年虧損超過2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奈雪穩定在43元左右的高客單價遠超全奶茶行業35元的平均客單水平,卻直至2020年才達到扭虧為盈,且全年僅實現1660萬元的淨利潤,這顯然並不能令資本市場感到滿意。

回顧奈雪的發展歷史,2014年,奈雪成立,主打“茶+軟歐包”的形式,目標用户是20-35歲年輕女性,口號是茶底4小時一換,軟歐包不過夜。在2015年開出深圳首店後,奈雪在17年立足廣東走向全國,其中70%集中在一線、新一線城市,快速打造了一個年輕人喜愛的網紅品牌,隨後再度走出國門,將門店鋪向日本市場。

奈雪無疑是幸運的,在最需要規模擴張的時候獲得資本的推手。該公司茶飲店數量由2017年約44間增長至2020年約491間,並於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進一步增至556間。

在無限風光的背後,奈雪的茶卻可能將面臨“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

運營成本高企,盈虧平衡或難守

近年以來,喜茶、奈雪等高端茶飲品牌崛起,本質上是由產品到品牌的塑造,通過更健康的食材(鮮果茶)、更好的口感、顏值、場景體驗等,給消費者更豐富的茶飲消費體驗和情感滿足,通過社交媒體、社羣營銷等打造其品牌,再借助資本力量實現規模複製,從而從賽道中殺出。

瞭解到如今消費趨勢對高品質的無限追求後,就不難理解奈雪的茶運營成本如此之高的根源。智通財經APP瞭解到,招股書顯示,奈雪的茶成本構成主要是原料、員工成本和租金,2018年、2019年與2020年,公司的材料成本佔比分別為35.3%、36.6%、37.9%,同期員工成本佔比分別為31.3%、30.0%、30.1%,租金開支及物業管理費成本基本在15%以上。

image.png

換言之,一杯奈雪的茶原材料成本要佔到總成本的37.9%,人力成本佔到30.1%,本身留給公司可挖掘的利潤空間本就不多。同時,作為茶飲店還存在一些隱形的開銷:店鋪的租賃成本、對產品進行推陳出新和改良等研發、產品上線後進行營銷及推廣活動以及多維運營渠道建立及維護等。

然而,在運營成本高企的同時,奈雪的效率卻並未如人意,其核心體現在單店營收和訂單量開始不斷下行。對此,奈雪直言隨着門店數量增加,門店密度在核心城市逐漸增加,所以平均訂單數被拉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日均訂單量為716、642、470單。單店營業額下降,成本支出卻一如既往,該公司的同店利潤率由2018年的24.9%,驟降至2020年13.5%,長期盈利能力有待時間驗證。

同時,奈雪提及,公司絕大部分資金用於投資開設新茶飲店所產生的資本開支和相關成本。2018-2020年內,公司資本開支主要與茶飲店開發活動有關,分別約為2.09億元、2.9億元及2.43億元,基本維持着每年2億元的“燒錢”速度。

結合奈雪未來的“千店計劃”來看,唯有達成“擴張-滲透-創新”的良性循環,才能令公司始終保持行業領先。在這個過程中,依然需要大額的資金作為支柱,因此赴港上市極有可能並不是公司融資的終點。

除此以外,產品是品牌觸達消費者所建立首要連接點,但是之於茶飲行業而言,復刻成本極低,不存在絕對的商業壁壘。早在多年之前,茶飲產品的同質化和仿製便“口水戰”不斷,走到終局,茶飲行業核心還是在比拼如何進行有效規模擴張,標準化流程保持品質的同時,強化對供應鏈的把控和順應消費者喜好的創新,這些都是“金錢”的味道。

由此來看,從長期虧損在上市之前轉向盈利,無疑是奈雪對市場釋放出的積極信號。公司即便在2020年實現了短暫的盈利,是否能夠依然維持高增速和長期盈利,依然未知。就目前而言,第一年的扭虧為盈對未來的增長並不具備説服力,長期的盈利改善和成長才是“笑到最後”的硬道理。

內卷襲來,奈雪走向何方?

從市場角度來看,國內現製茶飲玩家眾多。單體奶茶店投資相對不大,普通加盟品牌單店投入一般15-30萬不等,行業准入門檻相對較低。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新式茶飲門店數量預計近50萬家左右,整體參與玩家均較為龐大。

值得關注的是,高端茶飲店在原本超大店模型背景下開始探索降低面積的新店型,如喜茶原標準店120-200平,在加密中推出喜茶go店(面積50-80平米不等),奈雪推出Pro店型(面積從以前標準店的200-400平米,降至80-200平米),某種程度上都是在尋求店面營銷、坪效和成本之間的平衡。

此時,奈雪在招股書中表示,計劃於2021年及2022年主要在一線城市及新一線城市分別開設約300間及350間奈雪的茶茶飲店,其中約70%將規劃為奈雪PRO茶飲店。公司預期在2023年新開設的奈雪的茶茶飲店的數量至少與其計劃於2022年新開設的奈雪的茶茶飲店的數量相同。

由此也能夠看到,奈雪的茶現在和未來一段時間內都將長期處於成長擴張期,其PRO店的商業模型升級後仍待持續驗證,同時市場競爭激烈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開店節奏,奈雪在招股書中也直言具體取決於市場狀況。

依據當前行業內的共識顯示,新茶飲賽道可能很難擁有壟斷者,但消費者們的熱情催生行業的生態革新與標準化進程,這隻會不斷推高行業入駐的成本,進一步加速賽道內卷。

伴隨奈雪的即將敲鐘,茶飲行業的競爭加劇,開始進入存量市場的爭奪階段。越熱鬧也越焦慮,在這個早已不如從前火熱的新式茶飲賽道上,由奈雪開始率先拉開“上市潮”的帷幕,風口來來去去,最終誰能拿到制勝局的號碼牌,至今依然猶未可知。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