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韶钢松山(000717):华南优特钢长材龙头

韶鋼松山(000717):華南優特鋼長材龍頭

中泰證券 ·  2021/06/08 00:00

  華南優特鋼長材基地:作爲廣東省最大的長材生產企業,韶鋼松山具備年產生鐵650 萬噸、粗鋼800 萬噸、鋼材820 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產品覆蓋板材、線材和棒材三大系列,棒線材佔比高達69%,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省內重點基建項目及地產等建築行業。公司是中國寶武旗下高端棒線材製造基地,並立志於打造華南地區最具競爭力的優特鋼長材精品基地。

棒材貢獻主要盈利:公司營收包含兩部分,一是鋼鐵產品收入,包含螺紋鋼、線材、寬厚板和特鋼;二是焦化產品及其他收入。2020 年營業收入315.56 億元,其中螺紋鋼、線材、寬厚板、特鋼分別佔總營收47.0%/17.3%/14.8%/9.

  7%,鋼鐵收入合計佔比88.8%,焦化產品佔比11.2%,95.8%收入來自廣東省內。此外拆分毛利來看,2020 年螺紋鋼、線材、寬厚板、特鋼及焦炭分別貢獻總毛利的60.9%/18.7%/16.8%/1.8%/1.7%,棒材是公司的主要盈利項,在長強板弱演繹較爲極致的2016-2017 年,棒材毛利貢獻甚至高達70%-80%。

供應收緊對沖需求放緩:供給方面,在碳中和及工信部要求壓縮粗鋼產量的大背景下,前期市場預期將有全國性的限產政策出臺,但由於近期國常會八天內兩次點名大宗商品,要求“保供穩價”,價格回歸合理區間,供給端限產政策階段性放緩。需求方面, 2021 年地產下行拐點出現之前仍有望支撐鋼鐵需求景氣,疊加製造業投資的修復和外需對工業的拉動,2021 年上半年鋼鐵需求仍有望順勢衝高,但後期需注意政策收緊後的地產均值回歸風險。短期旺季需求仍可維持,後續需求放緩後,若嚴格執行減排限產,供給壓縮或部分對沖淡季需求影響;若減排限產邊際放鬆,鋼價或表現弱勢,後續供需博弈越發明顯。

經營優勢:(1)區域優勢:廣東省內鋼鐵企業三十多家,2020 年鋼材產量4208 萬噸,CR3 約46%,剩餘產能較爲分散。公司產能位列省內第二,與排名第三的陽春新鋼存在競爭,但從建材產量看,韶鋼仍是省內龍頭。此外公司毗連粵港澳大灣區,臨近鋼材消費市場,螺紋鋼價格平均高於全國220 元/噸,最大價差高達797 元/噸。(2)智慧製造:韶鋼智能管控平臺是全球首例鋼鐵一體化智能管控平臺,對整個鐵區和能介系統進行智慧控制和生產決策,投入使用後可實現生產高效協同和低成本鍊鐵,鐵水成本降低10-50 元/噸鐵,高爐燃料比降低5-20kg/t,操作人事效率提升30%-40%。2020 年人均年產鋼量較2015 年增130.2%至1324 噸,鐵鋼比從2016 年的高點113.8%連續降低至最新的81.3%。(3)基地管理、品牌運營:通過簽訂框架協議,整合省內其他同類型鋼廠作爲公司的生產基地,通過管理輸出在技術、質量等方面對標公司。對韶鋼來說,可以發揮不同基地間的協同效應,公司市佔率及影響力將進一步提升。目前已有四家基地合作中,預計2021 年合作基地銷量約200 萬噸。

投資建議:韶鋼產品覆蓋板材、線材和棒材三大系列,棒線材佔比高達69%,是中國寶武旗下高端棒線材製造基地。公司毗連粵港澳大灣區,臨近鋼材消費市場,常年享有200+元溢價,即使後期行業需求面臨拐點,公司也可在大灣區建設期憑藉龍頭優勢承接省內重點基建項目保障需求。此外,公司通過投入使用全球首例鋼鐵一體化智能管控平臺,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後期也將通過“基地管理、品牌運營”模式進一步提升市場影響力。行業層面,由於今年限產預期最嚴的時點可能已過,年內後期板塊可能以階段性的反彈機會爲主,由於行業二季度業績整體再上臺階,下一個關注鋼鐵板塊個股的時點可能在中報前夕。我們預計公司2021-2023 年實現歸母淨利分別爲24.65 億元、21.62 億元和28.02 億元,同比+32.44%、-12.30%及+29.62%;對應EPS 爲1.02 元、0.89 元和1.16 元,對應PE 分別爲5X/6X/5X,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宏觀經濟大幅下滑導致需求承壓;減排限產執行不到位導致供給端壓力持續增加;研究報告使用的公開資料可能存在信息滯後或更新不及時的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