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融钰集团“蹭牙”成妖股,真实价值几何?

融鈺集團“蹭牙”成妖股,真實價值幾何?

深藍財經 ·  2021/05/24 20:10

來源:公子豹資本圈(id:capitalzj)

作者:公子豹

著名的殼公司融鈺集團一夜成妖,4月末以來股價接近翻番,讓人依稀看到了大名鼎鼎的中植系依然寶刀未老。

5月21日,深交所官方微信號發佈《深市監管動態》提到,對近期漲幅異常的“融鈺集團”持續進行重點監控,並及時採取監管措施。

0

刺激股價騰飛的誘因,是一個收購協議——公司擬以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德倫醫療51%至70%股權(尚未最終確定股權比例)。根據初步研究和測算,本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德倫醫療的主要資產是1家口腔醫院,18家直營連鎖門診部。

口腔醫院的黃金賽道體質無需過多普及了,“牙茅”通策醫療的估值雖然存有爭議,但是超過千億的市值,依然是A股市場硬邦邦的硬通貨。

需要問一問的是,在A股留下了諸多傳説的融鈺集團,這次轉型的含金量何如?

口腔醫院,走起!

德倫醫療是一家以口腔醫療服務連鎖經營為核心,專注於口腔疾病的診斷、治療以及口腔保健、修復服務等口腔醫療服務的企業。

德倫醫療主要業務為口腔醫療服務,分為口腔正畸、口腔種植、口腔修復、口腔基礎治療、口腔外科以及兒童齒科等六大類型。

德倫醫療擁有1家口腔醫院,18家直營連鎖門診部,業務覆蓋廣州主要城區和佛山市順德區,在口腔醫療領域具有較強的區域品牌影響力。

醫療是個好賽道,符合消費升級趨勢。比之於愛爾眼科,通策醫療更被看好——眼睛只有2只,牙齒有32顆。這些投資邏輯,豹哥在以往的文章中多次強調,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往前翻翻。

但是,賽道雖好,並不意味着參與者都能賺翻天。

融鈺集團的這個跨界收購只是初步籌劃階段,交易價格、業績承諾、交易進程等核心要素一概尚未披露。標的資產註冊資金僅1500萬元。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在披露上述公告之前,融鈺集團股價出現明顯異動。交易行情顯示,融鈺集團5月13日、5月14日、5月17日股價連續上漲,其中5月14日、5月17日更是接連漲停。

中植系接手

融鈺集團屬中植系麾下。

2020年2月,融鈺集團公告,北京首拓融匯通過簽訂合作協議的方式,借道匯垠日豐間接控制融鈺集團23.81%的股份對應的表決權。交易完成完成後,匯垠日豐仍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北京首拓融匯的實際控制人解直錕,將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大佬解直錕為中植企業集團創始人,北京首拓融匯為中植系旗下的天津申威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全資持有。至此,融鈺集團成為繼*ST宇順、美吉姆、ST準油、美爾雅等之後,中植系實際控制的第8家A股上市公司。

但怎麼看,這都不像是一個正常邏輯的投資。實際上,中植系過去幾年也壓力重重,又來收殼不知意欲何為。

在中植系接管之前,公司還跟一家假央企攀親。2018年7月,融鈺集團發佈《融鈺集團關於與中核國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公告》,披露“《戰略合作協議》簽署之日起的6至12個月期限內,中核國財將向融鈺集團投資入股”;“雙方建立資本紐帶,打造央民創新合作平台”;“融鈺集團為國務院國資委下屬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合格供應商”。

後據媒體曝光,中核國財並非國資屬性,屬於迷惑性極強的假央企,融鈺集團因此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0

再往前追溯,廣州基金旗下匯垠系2016年收購永大集團,耗資21.5億元,後更名為融鈺集團。匯垠系當時藉助廣州基金的通道,背後由私募掌舵,合計出資43億元鯨吞了融鈺集團、萬家樂、匯源通信三家上市公司。

收購融鈺集團的幕後操盤手實際上是尹宏偉,後來成為上市公司董事長,發力金融科技。但多年折騰不見起色,最終讓渡給了中植系。

又玩跨界

遊資鍾愛的標的,從來不看基本面。不要慫,就是幹。

0

(5月17日席位詳情)

但為避免淪為韭菜,我們先來看看基本面。財務數據顯示,2018-2020年,融鈺集團實現營收分別約4.22億元、1.55億元、1.14億元,2019年、2020年融鈺集團營收分別同比下降63.23%、26.38%。

2018-2020年,融鈺集團實現的歸屬淨利潤分別約0.37億元、0.07億元、-2.97億元,融鈺集團2018年、2019年、2020年歸屬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48.77%、79.8%、4093.11%。

2020年業績鉅虧近3億元,是融鈺集團上市以來交出的最差成績單,也是上市後年報首度出現虧損。不過,大力度的甩掉歷史包袱之後,中植系接盤的壓力也小了很多。

近年來,融鈺集團籌劃過多次重組,結果並不理性。

2017年,融鈺集團曾擬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廣州駿伯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權。當時由於受到市場環境及監管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以失敗告終。

2018年6月1日,融鈺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終止收購安徽黃埔網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6%股權事宜。

多次資本運作之後,融鈺集團業務結構變得比較雜,傳統業務為永磁開關及高低壓開關成套設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此基礎上,公司拓展了創新科技板塊和金融服務板塊業務。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金融科技業務萎靡不振。

這次,融鈺集團再度跨界,精準捕捉了口腔醫療連鎖的熱點。未來的日子,值得期待嗎?

要知道,牙科醫療連鎖公司萬萬家,但只有通策醫療實現了持續盈利。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