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SaaS的谬论:之前人见人爱,现在人人喊打

SaaS的謬論:之前人見人愛,現在人人喊打

互聯網分析師于斌 ·  2021/04/10 14:56

作者:於半仙

來源:互聯網分析師于斌

01.png牛牛敲黑板:

軟件即服務(SaaS)概念從2020年初起因衞生事件而火爆,A股的SaaS企業的市銷率逐漸在火爆中變成市夢率。而後,隨着經濟復甦的確定性越來越強以及抱團股的瓦解,A股SaaS企業經歷了一波強烈的估值殺,用友網絡的股價回到了2020年初,廣聯達、金山辦公和恆生電子,均回到了2020年6月的價格。

2020年初因為衞生事件不能出門的時候,將軟件部署在雲端,通過訂閲進行收費的商業模式,也就是軟件即服務(SaaS)概念火起來了,雲辦公,雲會議,雲醫療等等,在資本市場上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

那時候,各大賣方研報總在反覆説着這幾種觀點:

首先是疫情受益,SaaS遲早要發展起來的,但是大家還沒習慣,現在疫情了,大家切切實實感受到SaaS是生活中離不開的了。

其次是SaaS的商業模式要比白酒都好,前期投入,之後每年收費,抹平週期性的同時還擁有確定性,毛利率達到99%以上都有可能;

第三是A股與SaaS沾邊的企業,目前才幾倍的市銷率,估值處於價值窪地,不信你對標美股雲計算企業,絕大多數都是10倍以上的市銷率。

logo

賣方的觀點,有理有據,一度給投資者幻覺,A股的SaaS企業,都大有前程現在也還很便宜,可展望可想象可預期。

於是炒炒炒,漲漲漲,市銷率變成市夢率。

在2020年7月的時候,A股SaaS三個代表企業恆生電子、廣聯達和用友網絡的市銷率都達到了新高,均在15倍以上,也就是企業每1塊錢營收,你都要花15塊錢以上來買;最瘋狂的是金山辦公,市銷率達到了120倍。

logo

這個時候,A股的SaaS企業,估值對標美股SaaS企業是對標上了,可問題是,他們真的值得那麼貴嗎?這麼貴可以持續嗎?

分析師們還在爭論觀點的時候,市場用行動證明瞭,夢總該醒。

目前的A股市場,把SaaS當成了疫情受益題材股,從2020年8月份開始,隨着疫情好轉,且SaaS企業的中報業績沒有出現特別大的轉折,股價和估值都陷入了盤整。

而後,隨着經濟復甦的確定性越來越強以及抱團股的瓦解,A股SaaS企業經歷了一波強烈的估值殺,用友網絡的股價回到了2020年初,廣聯達、金山辦公和恆生電子,均回到了2020年6月的價格。

與A股一下小甜甜,一下牛夫人不一樣,美股的雲計算企業,進可攻退可守,甭管疫情有無緩解,表現都不差:從2020年8月-2021年4月,做數據庫的甲骨文、做雲通訊的TWILIO上漲27%,做安全產品的CrowdStrike上漲逾54%。

可為何,另一邊的A股SaaS企業,卻陷入估值漲上天、景氣度難持續的困局?

一、國內和海外,差距大過太平洋

海外的SaaS,和A股的SaaS,處於不同的階段,產品的生命週期理論將產品分成起步、成長、成熟和衰退四個階段,海外的SaaS,多已進入了成熟期,然國內的SaaS,還在起步和成長期。

Salesforce在舊金山,打響了企業級SaaS服務的第一槍。

早在1999年,Salesforce推出了通過互聯網交付的CRM(客户關係管理)產品,由此誕生了SaaS的雛形。

logo

隨後,做ERP財務軟件的Netsuite、做人力資源軟件的Successfactor,以及其他中小企業和科技企業陸續成立且發佈產品,率先嚐試的通過標準化的交付方式,向客户提供企業軟件服務,然後收取用户訂閲費的形式,迅速拓展客户,惹得其他大廠蠢蠢欲動。

2005年開始,微軟、IBM、亞馬遜等龍頭行動了,開始佈局雲計算,做各種細分產品的公司也陸續出現和上市,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企業意識到了降本增效的重要性,雲模式能夠很好地滿足企業需求,大量的企業開始使用SaaS產品,企業級SaaS一片繁榮,快速發展。

經過了多年的競爭,進入了2010年,各細分賽道的SaaS企業逐步成熟,技術、商業模式具備優勢的SaaS企業幹掉了其他企業脱穎而出,他們一邊讓產品向深入化和定製化繼續發展,另一邊外延併購和拓展,不斷提高市場份額。

商業模式已然成熟,最後一個階段便是利潤的爆發期,SaaS廠商付費客户積累到了一定的規模,新客户平穩,老客户持續續費攤低獲客成本,利潤直線上升。

相對應的,經歷多年的發展,從市值的視角,美股SaaS行業牛股輩出,漲幅超過了很多行業,從2015年至2021年1月31日,美股44家SaaS公司市值漲幅超過10倍的有9家,漲幅5-10倍的企業有8家,漲幅1-5倍的有16家。

logo

這個漲幅是什麼概念?看看隔壁的蘋果,從2015年至今,漲了4倍;中概牛股騰訊,漲了5倍;商超龍頭沃爾瑪漲幅不過1倍。這一對比,差距出來了吧!

這一門好生意,中國的SaaS企業卻還沒有做大。

回到Salesforce在紐交所上市的2004年,中國誕生了第一批做SaaS服務的企業,模仿着Salesforce的模式運營着,但受困於國內互聯網的低普及,大多無果而終。

直到2012年,在海外SaaS企業已經進入成熟期的時候,國內才誕生了做零售科技的口袋通(有贊前身),隨着技術的不斷成熟,資本開始湧入企業級SaaS賽道,根據IT橘子數據,2013年國內企業服務領域投資數量為259次,但到了2015年,飆升至1283次。

logo

這個時候,國內的大廠才開始發佈SaaS產品,2015年初阿里發佈釘釘,隨後微信發佈企業微信。因而從發展階段來看,海外比國內,足足領先了10年。

但國內的企業,特別是大型政企,還是更習慣自己有服務器或者本地保存,自採自研,不太願意接受SaaS模式;小公司付費能力和付費意識都很弱,所以整體市場接受度較低。

直到2020年疫情的出現,大家不得不開啟遠程辦公模式,將部分工作和業務在線化,才開始升温。

儘管國內的SaaS也在高速發展,但無論在IT支出、雲計算支出,還是在市場規模上,都遠小於全球市場。

根據Gartner數據,全球SaaS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在2020年達到1,277億美元,佔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的56.7%;而相比之下,同期中國SaaS行業的市場規模為474億元人民幣,僅為國內雲計算市場規模的20.5%。

如果説現在海外的企業級SaaS已經走到了成熟期,那麼現在的國內企業級SaaS企業,還是稚氣未脱的幼童,要走的路有很多。

這就可以解釋,為何疫情對國內SaaS企業的影響像是一陣風,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疫情只是催化,它令更多企業開始改變守舊的思維,改變的是速率,可以説,疫情對於A股企業級SaaS的影響,相當於2008年金融危機事件對海外SaaS的影響。

但它不是需求的決定性因素,國內的SaaS要發展,市值和股價要一飛沖天,還需要客户使用習慣、技術到位、付費意識,以及轉換成本的逐個擊破。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國內的SaaS企業,給高了估值會讓投資者和市場心慌慌,即使能看到以後的確定性,但短期內的瓶頸和分歧難以解決,顯然撐不起高估值。

國內和海外的SaaS企業,無論是估值還是邏輯,差得都不止一個太平洋。

二、前景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回到國內的二級市場,能夠看到的軟件公司,都能看到他們的「轉雲」策略,彷彿軟件公司要想成功,或者開闢第二條增長曲線,只能依靠SaaS。

軟件企業迫切希望轉雲,一是獲得更好的商業模式,二是抬高天花板。

商業模式的改變,主要是從項目制過渡到了訂閲制。

做軟件的時候,需要先招標,招標完了還得根據甲方的需求定製服務內容,耗費人力物力,錢該多少就多少;而到了訂閲制,產品是標準化的,可複製的,客户按年、季度、月份付費,邊際成本可以無限趨近於零,獨家定製的話,也不是不可能,但得加錢。

這生意,可比項目制時爽多了!

從項目制到訂閲制的變化,影響的是營收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你既可以從市場滲透率上看到你的市場未來可以做到多少份額,又可以高築轉換成本護城河,從老客户身上算出未來可以有多少收到多少錢,有人戲稱,只要有電提供,就能持續產生收入。

因此,就形成了一個現象,軟件公司的財報、調研中,會在最關鍵的地方寫上「訂閲服務」,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賺錢沒那麼辛苦了。

logo

用友網絡2020年年報截取

而後,行業馬太效應顯現,帶來行業集中度和公司護城河的加深,隨着數據集中,可以進一步衍生增值服務,業務空間被擴大,從而行業的天花板被抬高。

前景很美好,可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耐得住虧損。

很多企業做SaaS,但真正走出來的,營收卻很小。

根據硅谷動力的統計,2019年SaaS企業排行中,即使用友在當年的排行是第一的,它的訂閲式雲服務營收也才8.51億元,而排行第二的金山軟件辦公訂閲服務收入才6.8億元。

logo

這是由於低滲透率和按週期收費的低客單價引起的,頭部企業的訂閲制營收如此,更不要説中部和尾部的企業了。

更艱難的是,在前期,基本是賺了營收不賺利潤。

項目制的時候,主要是成本加成的方式定價,需要將研發、銷售費用計入成本,然後在成本之上制定售價,從而保證盈利。

logo

但訂閲制交付的是標準產品,研發成本在客户之中要進行分攤,一次付出成本,但收入卻分期確認,因而早期會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況。由於SaaS收入的遞延效應,客户越多,虧損越嚴重。

比如Salesforces虧損時間長達13年,明源雲的SaaS產品直到IPO之時依然處於虧損狀態。

很多管理層是職業經理人,又或者管理層難以忍受長期的虧損,做着做着,為了收入和利潤,就把SaaS做成軟件了。

例如,為了獲得更多的當期收入,默許銷售籤多年服務合同,預收多年的訂閲費;再比如,為了增加收入,公有化和私有化一起部署;又或者,為了更高的利潤,既做通用產品又做定製產品。

能堅持做SaaS,路子始終如一,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

三、結語

如果用一個最近很火的詞來形容現在的SaaS,「卷」字不為過。

一邊是低准入門檻,發展迅速廠商多,但不管你價格定得多低,總會有燒錢的大廠,把價格定得更低,甚至免費給你提供服務,前一批剛倒下,後一批又來。

另一邊是什麼都想做,為了留住客户,公司不斷豐滿套餐,什麼都加一點,但是可能什麼都用不上,最後發現又做成了軟件公司的模樣。

前方,有前途光明的海外SaaS公司成功經驗,只不過風雨兼程,總有人迷失了方向。

編輯/irisz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