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新光光电(688011)2020年报点评:疫情影响2020年交付验收 2021年一季度业务已恢复

新光光電(688011)2020年報點評:疫情影響2020年交付驗收 2021年一季度業務已恢復

中航證券 ·  2021/03/19 00:00

事件:公司3 月16、17 日披露2020 年年報及2021 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2020 年公司營收1.24 億元(-35.25%),歸母淨利潤2419.29 萬元(-60.01%),毛利率39.87%(-20.16pcts),淨利率19.78%(-11.79pcts)。

2021 年一季度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000.00 萬元,同比增長約104.86%,預計實現歸母淨利650 萬元到950 萬元,同比增加474.14%到646.83%,與2019 年同期相比增長3.08%到50.65%。

投資要點:

公司2020 年業績受總體單位研製任務及交付計劃延後以及疫情影響較大,或將跨週期確認,兑現至未來業績

2020 年報告期內,公司營收1.24 億元,同比下滑35.25%,主要系總體單位研製任務及交付計劃的後調,以及新冠疫情影響相關企業復工復產,公司產品交付及驗收向後延遲所致。其中,公司軍品收入(0.63億元,-63.90%)顯著下滑,特別是公司軍品收入中佔比較大的光學制導系統、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以及光電專用測試三大業務收入及毛利率下滑明顯。我們認為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光學制導系統、光電專用測試業務中已定型的產品受到總體單位研製任務及交付計劃向後調整,另一方面以研發產品為主的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系統項目週期及毛利率存在波動性所致,未來伴隨批產產品下游總體單位主機產品的交付及研發產品研製進度的推進,公司以上業務均將有望出現較大的恢復性增長,進而帶動公司整體收入快速增長。

2021 年第一季度預計實現歸母淨利650 萬元到950 萬元,同比增加474.14%到646.83%,與2019 年同期相比增長3.08%到50.65%;2021 年一季度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000.00 萬元,比上年同期約增長104.86%,營業收入同比2020 年一季度增長、比2019 年一季度基本持平,主要系2021 年一季度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全年經營預計穩步向好。

2020 年,公司費用金額支出相對穩定,本期合計為0.63 億元(-8.49%),其中研發費用0.22 億元(-14.34%)系研發項目按計劃進行,無較大變動。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淨額同比增加62.92%,主要系銷售回款及收到主營相關政府補助增加;投資活動產生現金流量淨額4.61億元(+162.87%),主要系本期贖回前期理財產品增加、投資收益增加、購建固定資產增加綜合影響所致。

同時我們注意到,公司本期存貨為0.69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3.77%,其中,原材料、在產品和庫存商品較期初分別增加27.56%、38.16%和204.16%,預付款項0.16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22.90%,我們認為,存貨和預付款項的增加表明公司為在手訂單做充足準備,公司2020 年業績或存在跨週期確認,有望兑現至未來業績。

多個軍品研製項目穩定推進,民品業務快速拓展公司當前五大業務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光學制導系統、光學專用測試、激光對抗和民品,2020 年報告期內,軍品業務收入下降幅度較大,業務佔比減少至51.17%(-40.61pcts),雖然軍品業務受到客觀因素影響,但公司各項業務技術領域均斬獲一系列技術攻克和關鍵技術驗證,其中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業務收入1920.64 萬元(-67.59%)毛利率19.10%(-35.24pcts),多套紅外/雷達複合仿真系統成功交付,關鍵技術得到驗證,滿足要求,得到客户認可。

光學制導系統業務收入2075.74 萬元(-73.59%)毛利率44.80%(-15.63pcts),光學制導產品由於總體單位研製任務及交付計劃延後,導致收入受到影響。光學制導產品配套軍貿和未來國家級軍品型號應用的多個制導類產品,產品性能顯著,成熟度提高。配合總體單位研製的多個光學制導類產品不斷優化,陸續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同時配合總體單位及軍方需求,積極參與多個重點型號的論證和研製,進行大量的方案論證,並中標多個項目。

光電專用測試設備業務收入1443.14 萬元(-61.29%)毛利率69.97%(-3.46pcts),目前已完成10餘項重點型號導彈的配套任務,為多個型號的武器系統提供可靠的光電檢測裝備保障。公司具備將光電專用測試設備系列化、模塊化的能力,並不斷向光電專用測試類設備的“小型化、通用化、系列化、模塊化”

方向發展。

激光對抗系統業務收入908.96 萬元(+1107.39%)毛利率22.09%(-5.58pcts),此業務由光學系統向整機方向發展,在激光系統小型化控制系統研發基礎上,先後完成了小型化車載激光系統、便攜式激光系統研製、機載激光系統研製。激光對抗系統收入增長,後續將導入批量生產,進而助力業績提升。報告期內受到無人機快速發展影響,對高精度、低成本防空系統提出急迫需求,凸顯出激光武器具有查打一體化、低成本、效率高的特點。高功率、遠距離、多波段集成光電對抗和硬毀傷能力成為技術發展的趨勢。車載平臺技術已趨成熟,機載平臺系統成為技術發展新的突破方向,有望成為公司未來新的業績增長點。

報告期內,公司民品業務收入5631.05 萬元(+408.34%)毛利率38.49%(-5.93pcts),民品主要應用於電力系統領域、森林防火及人體測温等。公司結合自身技術優勢用於體温智能監控領域抗擊疫情,形成一定批量的銷售,並不斷進行產品迭代,增加其在後疫情階段的功能,提供增值服務,實現收入3104.34萬元,民品業務收入佔比提升至45.38%(+39.60pcts)。報告期內本着回饋社會的企業理念,積極參與黑龍江省紅十字協會對貧困縣學校的捐贈活動,以較低的價格向紅十字協會銷售產品,導致民品整體利潤水平有所下降,預計未來影響有限。同時,扣除疫情產品收入外,公司民品收入亦同比去年大幅增長128.07%,其中,電力系統產品在報告期內逐漸實現了在黑龍江省多個變電站安裝使用森林防火智能監控系統用於南京、廣東等地;森林防火智能監控系統在長三角區域自然環境下圖像處理軟件完成升級之後,研發了在珠三角區域自然環境下圖像處理的軟件,並交付客户,公司民品在不斷拓展中適應客户需求,不斷升級完善產品性能,加大市場推進力。

業務佈局拓展成效顯著,新合同簽訂和中標訂單利好未來發展報告期內,公司全國佈局初見成效,西北、西南業務拓展增長明顯,分別增長了849.98%、462.90%,實現公司為航天工業提供產品和服務,向更多的軍工領域拓展的戰略意圖。

11 月6 日公司公告中標紅外XX 環境構建XX 系統和光學目標模擬分系統,中標金額分別為3685 萬元和880 萬元,我們認為,本次中標大額光學仿真業務,説明公司光學目標和仿真業務方面研究投入的週期已有階段性成效,此項業務未來發展將產生業績助力;並於12 月19 日披露簽訂關於XX 長波紅外成像光學鏡頭的生產合同,合同金額7425 萬元,預計將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公司實施股票激勵提升員工積極性,新合同簽訂和中標訂單更利好未來發展

公司啟動實施2020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其中首次授予31 位激勵對象(佔公司全部職工的355 人的8.73%)80 萬股限制性股票,約佔公司股本的0.80%,授予價格14.8 元/股。此次計劃將進一步提升員工凝聚力和團隊穩定性,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提升經營效率,給公司帶來更高的經營業績和內在價值。

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1)公司深耕精確制導武器配套領域多年,是航天科技及航天科工等多家軍工央企所屬單位的合格供應商,業務覆蓋了精確制導武器系統產業鏈多個位置,在全軍大力推行實戰化訓練和武器裝備建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導彈作為消耗性武器,未來的採購需求或將快速提升,促使公司圍繞導彈武器系統的配套產品需求快速增長;2)公司在精確制導武器配套領域之外,也開始向其他軍工領域,特別是航空領域拓展,也將有助於公司軍品業務收入的增長;3)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公司針對疫情期間公共場所體温篩查的需求研製的人體温度智能檢測隨着防疫疫情常態化的狀態,將成為常態化的需求;4)公司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5)公司光學制導系統和光電專業測試設備多處於定型階段,部分產品已批產,儘管2020 年受到總體單位研製任務及交付計劃向後調整,導致業績下滑顯著,但業務收入有望跨週期兑現,公司未來業績有望出現補償式增長。

基於以上觀點,我們預計公司2021-2023 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8 億元、4.14 億元和6.07 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71 億元、1.10 億元和1.58 億元,EPS 分別為0.71 元、1.10 元、1.58 元。我們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51.60 元,對應2021-2023 年預測收益的73 倍、47 倍及33 倍PE。

風險提示:軍品研發進度不及預期、民品市場拓展持續性不及預期、軍工客户採購需求存在波動性、募投在建項目進度不及預期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