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行,簡稱投行,是一種以經營證券業務爲主的金融機構。現代意義的投資銀行基本不屬於銀行的範疇,而是一種專業證券機構(中國內地稱爲券商)。一個完整的投資銀行包括了重組併購、企業融資、證券發行、承銷、研究、投資諮詢、經紀、資產管理、财富管理等一系列業務,但也有的只專精於某幾個方面的業務。
投資銀行在推動證券市場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香港在確立和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過程中,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銀行在此開展業務,這也催生了香港本地投資銀行的發展,形成了目前構成極爲豐富的投資銀行群體。
換句話說,香港投資銀行群體的發展進程,本身也是伴隨着國際金融界以及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的,在本期專題中,富途牛牛也將對投資銀行的基本知識以及香港投資銀行的基本情況爲投資者進行全方位的介紹。
投行的前世今生
投資銀行起源於英國,17世紀以英國商人銀行(Merchant Bank)爲代表的投資銀行,被公認爲是較早的投資銀行。最初這些商人銀行只是爲商人們提供短期資金,併爲其短期債務進行融資,在倫敦成爲金融中心之後,一方面資金借貸的期限增長,另一方面資金流向的國家和地區增多,大大促進了商人銀行的發展。
而現代社會的投資銀行,則更多都是由華爾街投資銀行發展而來,下表爲美國投資銀行自20世紀初以來的發展軌跡:
上圖提到了美國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的分分合合,那麼這兩者具體有什麼差別呢?事實上投資銀行來源於商業銀行,是現代金融業適應現代經濟發展形成的一個新興行業,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個概念。
從業務上看,商業銀行主要經營間接融資業務,以短期融資爲主,即資金的存入與貸出,通過儲戶存款與企業貸款之間的利息差距賺取利潤,接受中央銀行、金管局或銀監會的監管與管理,從風險暴露情況看,存款人面臨着較小風險,而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風險則比較大。
而投資銀行則主要經營直接融資業務,爲企業提供股票發行、債券發行、企業重組、清算業務等服務,依靠服務佣金等賺取超額收入,同時向投資者提供證券經紀服務和資產管理服務,運用自有資本進行投資或投機交易,受證監會管理,從風險暴露情況看,投資人面臨着較大風險,投資銀行所面臨的風險反而較小。
說完了與商業銀行的區別,再來看看投資銀行本身的分類。依據其組織形式,投資銀行主要可以分爲四個類別:一是獨立的專業性投資銀行,這種類型的投資銀行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存在,他們也有各自擅長的業務方向,比如美國的高盛、摩根士坦利;日本的野村、大和都是屬於這種類型。
二是商業銀行擁有的投資銀行,這種類型的投資銀行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類是現有的商業銀行通過兼併、收購、參股等形式實現對其他投資銀行業務收益的共享,第二類是通過建立旗下的附屬公司從事投資銀行業務,進行業務擴張和拓展,這種形式在英德等國非常典型,比如匯豐、瑞銀等。
三是全能型銀行直接經營投資銀行業務,這種類型的投資銀行主要出現在歐洲大陸,它們在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同時,也從事一般的商業銀行業務,比如德意志銀行;四則是一些大型跨國公司興辦的財務公司,依託着大型跨國公司的龐大資金實力和廣泛的業務網絡,這種類型近年來同樣發展迅速。
下圖爲目前全球投資銀行排名情況,排行前五的均來自美國,摩根大通捍衛了榜首位置,其餘四家分別是高盛、花旗、美銀美林和摩根士丹利,德銀則由於近期的各種風波下滑至第六位:
香港的投資銀行
投資銀行在香港的發展歷程,與香港證券市場的發展和開放過程緊密相連,反映了香港的經濟發展對資本市場的客觀要求,以香港證券市場的發展作爲考察的主要線索,投資銀行在香港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爲以下階段:
第一階段(1866-1969年),即香港證券史上的「香港會」時代,英國人將證券市場和投資銀行業務移植到香港並長期居於壟斷地位。這期間的投資銀行業務主要依附於匯豐、渣打等英資商業銀行,且具有濃重的殖民地經濟色彩。
在這近100年曆史中,香港的上市公司幾乎全是老牌的英資洋行,而截至1968年,全香港也只有寥寥60個持牌經紀人,且多爲「世襲」傳承,外人要取得「香港會」的經紀人牌照需要支付50萬港元,這在當時幾乎是一個天文數字,因此投行業務的發展也較爲緩慢。
第二階段(1970-1986年),即香港證券史上的「四會」時代,香港股市快速發展,本地資金及外資紛紛介入股票市場,投資銀行呈現專業化、多元化的發展特徵。
「四會」的相繼成立打破了香港證券市場由英國人壟斷的局面,伴隨着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越來越多的機構和社會人士參與到了股市中來,催生了一批現代意義上的投資銀行在香港創辦。進入80年代後,一些歐美投資大行也紛紛來香港設立亞太區總部,涉足香港的股票市場和投行業務,香港也逐步建立起了銀行的三級發牌制度,確定了有限制牌照銀行在投資銀行中的主體地位。
第三階段(1986-1997年),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形成並確立,投資銀行加速了國際化的發展進程。在這一階段,聯交所成立、公司上市程式化、紅籌股和H股的興起等幾件標誌性事件,對投資銀行在香港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進入90年代,隨着內地經濟的發展,紅籌股與H股在香港形成了一股熱潮,國際資金和投資銀行也開始進一步看好香港,除了英美日資本繼續在香港的投資銀行業務上加大投入之外,歐洲大陸、澳洲及中國臺灣等地的投行也開始積極進入香港市場,如里昂證券、臺灣的京華證券等。
而最引人矚目的,則是由梁伯韜等創辦的百富勤公司迅速壯大,先後協助中信泰富、粵海投資、中國海外、中國移動等衆多紅籌股、H股上市,爲香港投資銀行發展商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梁伯韜也因此得到了「紅籌之父」的美譽。
第四階段(1997年至今),經歷香港回歸以及亞洲金融危機的洗禮,面對經濟全球化和香港與內地經濟進一步密切的大背景,香港投資銀行業的結構出現了重大變化。美資投資銀行搶佔主導地位。中資券商快速發展,成爲這一階段香港投資銀行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在香港經營的一些投資銀行及證券經紀公司相繼倒閉或陷入財務困境,上文提到的香港最大華資投資銀行——百富勤集團也與1998年清盤倒閉,最後由法巴收購其業務,但另一方面,這種衝擊也加速了香港投資銀行業的整合。
而隨着香港的回歸,其與內地的經濟聯繫進一步密切,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赴港上市,這也爲中資投資銀行在香港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給予,特別是2003年香港與內地簽署CEPA以來,中資券商在香港得到了快速發展。
香港的中資券商
香港中資券商,指的是中國內地資本以全資或控股方式在香港設立的投資銀行,中國內地更習慣稱之爲券商。相比於海外投行,中資券商在香港只有不到20年的歷史,但內地經濟的高速發展,金融市場的逐步開放與發展,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所獨具的優勢,爲中資證券公司提供了天然的給予,使其在近年有了長足的發展。
早在1991年,中國光大控股的前身已在香港成立了中國光大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爲香港中資券商開創了先河,隨後越來越多的香港中資企業和中國內地企業開始在香港證券市場通過上市募集資本,並開展資本運作,這給香港既有的投資銀行提供了新的商機,也促使中國內地投資銀行和香港中資金融機構紛紛設立香港中資券商。
如下圖所示,包括中行、工行、中信、招商等,都在香港設立了分支機構:
對於香港中資券商而言,由於它們在內地和香港兩地都有機構,對兩地的市場均較爲熟悉,這也成爲了一種「橋樑優勢」,而近年來隨着內地資金的不斷南下,包括滬港通和深港通的開通,中資券商已經開始在香港證券市場逐漸佔據主導角色。
其中,對於香港本地券商的併購成爲了中資券商進入香港證券市場的一種主要途徑,經典案例包括2009年海通證券收購香港大福證券,以及2012年中信證券斥資逾97億元收購里昂證券亞洲業務全數股權,而在去年,香港本地的全牌照券商華富國際也被內地泛海國際金融以約10.97億元的價格收購。
除了收購,內地資金也開始努力通過海外子公司拓展香港市場,近期掛牌的交銀國際(03329)便是例子之一,此外還有南方東英、華夏基金(香港)等,實際上,在港交所上市的券商中,市值最大的十家已經全部是中資券商,在港股流通市值最大的前十名券商中,也有九大券商是中資券商。
富途證券獲悉,近十年來,香港市場上中資背景銀行分支機構的市場佔有份額已經從15.6%增至32%,2017年或將達到42%,且可能很快超過50%,其中較早進入香港市場的銀行系分支機構已經逐步走出初始佈局階段,開始進入發展期。目前已有多家國有大行的境外機構對全行貢獻度超過10%,股份制銀行境外分支機構的數量和利潤也開始明顯增長。
2020年港股IPO市場表現出極強韌性與活力,以募資總額計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美股和滬深A股市場。得益於港交所二元制雙重股權結構的施行和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的通道設計,疊加中概股回歸熱潮,全年新上市公司146家,其中主板上市138家,創業板上市8家。中概股回歸方面,以京東、網易等爲代表的9家公司紛紛選擇港交所進行二次上市,港股前10大IPO中,中概股回歸佔據6席。
回望2020年,香港IPO保薦人排行榜中中金、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均以保薦人的身份參與了14家的IPO,並列第一,合計佔今年IPO總數的近30%。海通國際和中信里昂分別以擔任13家和12家IPO的保薦人位列第四和第五。
中金公司以承銷規模439.32億港元位列第一,佔今年IPO募資總額的11.05%,位居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高盛和瑞銀,承銷規模分別爲295.70億港元和262.25億港元。共有4家中資投行入圍前十。
據富途牛牛了解,目前中國內地已經超越美國,成爲控制香港持牌法團的最大一群股東。隨着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和港股通的逐漸普及,內地投資者在港交所的交易持續升溫,香港對內資項目和資金的依賴程度增加,已經是無可避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