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富途研究 | 2021年投资港股的9大理由

富途研究 | 2021年投資港股的9大理由

富途資訊 ·  2021/01/18 20:22  · 獨家

01.png牛牛敲黑板:

從估值、流動性等不同維度,可以找到很多戰術上重視港股的理由,然而這些都不是最核心的邏輯。

港股的結構變化只是棋至中盤。只要保持住開放包容的制度,擁抱全球的優質資產和資金,走向「貨與錢」的正反饋,成為新的流動性樞紐,這才是重視港股的長邏輯。

以成熟機構投資者的審美來尋找投資機會才是這一輪行情中應有的思路。

2021年以來,港股迎來開門紅,YTD恆指上漲5.99%(截至2021-01-18),距離去年疫情下跌的高點只有一步之遙,比點位更重要的是港股流動性的持續改善,今年以來,恆指日成交已經連續多日站穩2000億以上,隨着港股市場的改革紅利以及流動性紅利的釋放,港股的投資價值凸顯。

港股作為全球離岸市場的開放優勢在日益封閉的全球市場中顯示出獨特的競爭優勢,優質資產的持續上市提供了大量的投資標的,互聯互通框架下源源不斷的南下資金以及寬鬆的美元國際資本提供了足夠的流動性,港股進入「貨與錢」的正反饋週期中,此時此刻,必須一再審視港股的配置價值:

1、全球寬鬆下的資產荒

隨着疫苗的應用以及防控經驗的豐富,疫情對於市場情緒的衝擊邊際已經減弱,然而全球經濟仍處於疫情衝擊陰影中,美國依然保持着寬鬆政策,美元依然弱勢,權益資產的風險偏好持續提升。在寬鬆背景下,全球資金積極尋找投資機會,港股市場有大量底層是人民幣的優質資產,貨幣自由流通,自然成為全球資金的青睞之地。

2、港股「性價比」優勢明顯

自2018年開啟的A股核心資產牛經過3年的演繹,A股核心資產的賺錢效應顯著,一水之隔的港股依然有着一定的估值優勢,年初又受到美國相關政策的短期衝擊,估值優勢進一步放大,比價效應下,港股市場的性價比優勢凸顯。

3、公募基金的「第二戰場」

隨着A股市場的日漸成熟,機構成為了市場中的主要參與者,公募基金在過去今年取得了很好的超額收益,靚麗業績也帶來了發行上的優勢,2020年,可通過滬深港通的公募基金數量從739只翻倍至1572只,發行規模從6189億翻3倍至20912億。隨着越來越多的A股公募基金參與到香港市場,機構的投資風格在港股會進一步強化,港股優質資產的價值會進一步的被挖掘。

4、南下資金流入再創新高

自港股通開通以來,南下資金持續湧入港股,配置港股稀缺的遊資資產,對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最新數據顯示,南下資金累計流入超過1.4萬億元,愈發成為香港市場重要力量,有南下資金流入的公司能夠較好的消除估值折價,目前納入港股通的498家公司值得持續關注。

5、中國核心資產齊聚港股

2020年度「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榜單顯示,截至12月31日,共有11家公司超萬億,其中,騰訊控股和阿里巴巴連續3年分居頭兩位,均於港股上市。同時,大量優質公司選擇的上市地是香港,入圍公司221家,總市值超過40萬億,因此,投資者在尋找核心資產的投資機會時,港股是必須納入覆蓋的市場。

6、中國科技股風向標

自2018年港股發行制度改革後,小米、美團相繼在港股上市,2019年後,阿里、京東、網易等科技巨頭也陸續迴歸港股二次上市,加上在港上市已久的騰訊、中芯等科技巨頭,中國軟、硬科技巨頭齊聚港股,港股成為下注中國優質科技資產的重要市場,恆生指數公司也適時發佈了恆生科技指數,成為中國科技股的風向標。

7、港股特色稀缺優質資產

由於港股發行制度的靈活性,經過多年的積累,港股市場上聚集了一批極具特色的稀缺板塊,像澳門的博彩板塊、國內的房地產開發和物業龍頭、各大高教集團以及大量生物科技公司等等,成為投資者資產分散,多樣性配置中重要的資產品種。

8、中概股迴歸紅利釋放

曾經,由於發行制度限制,大量中國優質公司赴美上市,隨着香港發行制度的改革,以及美股監管制度的鉅變,在阿里、京東、網易等頭部公司迴歸後,依然有大量美國中概股有回港二次上市預期,更多優質資產的迴歸會進一步增加港股對於全球資本的吸引力,持續提高港股市場的活躍度。

9、港股IPO市場持續火熱

2020年是港股IPO大年,全年主板掛牌144家公司,募資3595.03億港元,與2019年相比,數量下跌12%,而融資額卻增加26%,可見IPO市場的質量持續上升,同時,市場也有着極強的打新賺錢效應,展望2021年,消息面上,依然有着大量關注度高的優質公司準備赴港上市,港股新股市場亦值得持續關注。

從估值、流動性等不同維度,可以找到很多戰術上重視港股的理由,然而這都不是港股值得重視的核心邏輯。

如果把視角放長遠,思考些長期的問題,就會發現港股的結構變化只是棋至中盤,甚至曾經的劣勢搖身一變成了優勢,全球參與的開放的離岸市場,這個設定在眼下全球各國內循環的框架下顯得尤為稀缺,只要保持住開放包容的制度,擁抱全球的優質資產和資金,走向「貨與錢」的正反饋,成為新的流動性樞紐,這才是重視港股的長邏輯。

隨着港股行情的持續火熱,市場上對於港股定價權的探討又開始熱起來。

回想2015年那一波迅猛的復活節大時代行情,彼時剛剛開通的港股通點燃了投資者對於港股的熱情,呈現出權重搭台、小票表演的全面大牛市,然而沒有業績支撐的槓桿驅動的爆炒最終必然是歸於平靜。

時移世易,互聯互通開通資金已經走到第七個年頭,資金對於港股市場的理解已經與彼時不能同日而語,資金的構成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驚人的相似。

南下資金對於港股市場定價權的爭奪是必然的,只是結構和路徑已經不同於往日,關注業績、關注優質資產,以成熟機構投資者的審美來尋找投資機會才是這一輪行情中應有的思路,對於大部分投資者而言,把握住主流機會的主流博弈,足矣。

編輯/IrisW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