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别急,互联网反垄断才刚刚开始

別急,互聯網反壟斷纔剛剛開始

互联网怪盗团 ·  2020/12/25 16:41  · 觀點

10.png牛牛敲黑板:

  • 對於反壟斷的影響,怎麼高估都不過分,千萬不要誤以為是做做樣子;

  • 過去三年,民間輿論對互聯網行業也發生了巨大的轉向;

  • 對於監管者來説,互聯網行業這樣無限制擴張下去,似乎不能給經濟提供什麼新活力,反而在毀滅中小企業,也就是毀滅就業。

當我的微信朋友圈被「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進行反壟斷調查」這條消息刷屏時,我正在《賽博朋克2077》裏,與竹村商議如何刺殺荒阪公司的二代目荒阪賴宣、解救夜之城的居民於倒懸之中。

強尼·銀手強烈反對我做這件事情,他的口頭禪是:「公司能有什麼好東西!聯合公司內部的人去反公司,虧你想的出來。」

《賽博朋克2077》是一部偉大的魔幻現實主義遊戲,好就好在:那麼魔幻,又那麼現實。

有人嚴肅地告訴我,這部作品的主旨是「反映打工人如何拿起武器反對巨頭」。恰好本怪盜團選擇的角色是公司社畜,一開場就因為公司內訌而被開除了,失去了存款、公寓、保險和一切社會身份,淪為街頭僱傭兵。然後我就開始練習手槍、衝鋒槍、突擊步槍、狙擊步槍、霰彈槍、小刀、武士刀、螳螂刀,在暗無天日、密如蛛網的小巷之中從事各種見不得人的事情,最後我也不知道公司跟我誰更邪惡了。

至於《賽博朋克2077》有沒有反映「打工人與巨頭的矛盾」,我覺得……心中有佛,看什麼都是佛。因為大家對於「資本」和「互聯網巨頭」的怨氣很重,社會輿論對它們高度不利,所以看到什麼文藝作品都會聯想到「打工人VS資本/巨頭」。

我在玩遊戲的時候就圖着爽,沒研究什麼高深的社會學原理,對此沒有發言權。

昨天晚上有很多人問我:互聯網反壟斷的事情有多嚴重?誰會是下一個?現在能抄底嗎?有沒有受益者?説一千道一萬,市場反應有沒有過度?

我的態度一直很明確,總結起來就是:

  1. 互聯網反壟斷的事情很嚴重,主管部門很認真,絕不是雷聲大雨點小。對於反壟斷的影響,怎麼高估都不過分,千萬不要誤以為是做做樣子。

  2. 至少從2019年開始,主管部門已經在嚴肅討論「平臺經濟反壟斷」問題了,當時的聚焦在於電商及O2O交平臺;現在則有進一步擴大的勢頭,儘管我們尚不清楚「平臺經濟」概念是否涵蓋了一切互聯網平臺。

  3. 至少從2018年開始,國家對互聯網行業的定位就有變化,從「扶持互聯網行業作為經濟增長的火車頭」,變成了「希望互聯網搭台、實體經濟唱戲」,要互聯網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成長空間——這是既定方針。

  4. 過去三年,民間輿論對互聯網行業也發生了巨大的轉向。去刷一下B站、知乎、微博,你就能發現:「互聯網資本/巨頭」成為了普遍的怨念對象,限制乃至分拆互聯網巨頭具備深刻的羣眾基礎。

圖片

強尼·銀手説得好,你不能依靠公司反對公司

因為「平臺經濟反壟斷」「互聯網搭台、中小企業唱戲」是既定方針,所以這次互聯網反壟斷浪潮肯定不會是一陣風。很多人還天真地認為,這次會不會只調查一家公司或者一個細分行業的公司;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只要反壟斷的車輪開始轉動,就不可能輕易停下——它會涉及多個部門、多個行業、幾乎全部的大型公司。

在中國互聯網行業略長於二十年的歷史當中,發生了三次非常重要的轉折:

  • 第一次是2000年前後,乘着納斯達克互聯網泡沫的東風,第一批互聯網公司在美元VC的扶持之下成長起來,PC互聯網的初步普及也帶來了最早的用户。

  • 第二次是2010年前後,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席捲全國;那些「All-in 移動」的公司,包括阿里、騰訊、字節跳動,均贏得了最豐厚的一塊蛋糕。由於移動互聯網的用户黏性遠高於當年的PC,移動時代的互聯網巨頭也遠遠大於十年前的自己。

  • 第三次就是2020年前後,正在發生的事情——互聯網行業一度享受的「政策紅利」消失了,主管部門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從此開始,一切「平臺型公司」都會面臨更嚴厲的監管,併購擴張也將受到嚴厲限制。

正在發生的這次轉折,帶着鮮明的「全球共時性」——在中國還在討論《平臺經濟反壟斷條例》時,歐洲監管部門早就對互聯網巨頭施加了許多限制,而美國監管部門的屠刀隨時可能砍向自己最優秀的那些互聯網公司。

事實上,如果這次民主黨推出的候選人不是拜登而是桑德斯,分拆蘋果、谷歌、亞馬遜、臉書的行動可能早就提上議事日程了。美國資本市場早就知道,無論上臺的是誰,硅谷的科技巨頭皆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無非是以什麼方式挨一刀而已。

在全球疫情之中,只有互聯網公司的股價一路高升,因為它們普遍享受了疫情導致的「宅家福利」,線下競爭對手普遍收縮甚至破產了。這進一步引發了公眾的怨氣:互聯網行業被視為吸血鬼,吸乾了實體經濟的活力,要向全世界收税了(儘管這不是事實)。

對於監管者來説,互聯網行業這樣無限制擴張下去,似乎不能給經濟提供什麼新活力,反而在毀滅中小企業,也就是毀滅就業。我上面説的不是中國或美國一個國家的情況,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情況。

互聯網巨頭,哪怕是其中最有權勢的那些,離《賽博朋克2077》當中的荒阪公司還差得遠(荒阪三郎可是能在月球建立殖民地的男人);但是公眾已經把它們視為「未來的荒阪公司」了。在這種情況下,各國監管者都有充分的動力去警告、限制甚至分拆互聯網巨頭——如果不這樣做,反而很奇怪。

在我的朋友圈裏,還有一些朋友(包括投資界的,也包括互聯網界的)抱有樂觀思想,認為這次反壟斷會停留在比較淺的層次,不會真正影響互聯網公司的業務。他們的理由是:互聯網行業對中國經濟非常重要,貿然對其實施「外科手術」會導致許多副作用,也不能起到刺激經濟復甦的作用。對於這種過度樂觀的幻覺,本怪盜團完全無法苟同。

對於龐大的中國經濟體來説,沒有任何一個行業、一家公司大到了「對經濟特別重要,所以不能碰」的地步(或許只有農業除外)。哪怕是幾千億、幾萬億市值的公司被限制或分拆了,也只會造成一個小範圍的局部影響。

對於其他經濟體來説也是如此:蘋果、谷歌、亞馬遜、臉書對於美國經濟也非常重要,但是美國立法者討論分拆科技巨頭的時候照樣毫不留情,從中看不到任何「大而不能倒」的痕跡。而且,主管部門的態度很明確:允許互聯網平臺的存在,沒有拆分或摧毀「平臺」本身的意圖,而是要求「平臺」讓利於商户、供應鏈,從而給中小企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如果「平臺」願意接受較低的利潤率、較少的行業控制力,那就可以照常存在下去。問題在於,「平臺」需要犧牲多少利潤、多少控制力呢?誰也不知道。

偉大的互聯網巨頭們!過去十年,你們的利潤增長了幾百倍,創造了幾萬億的市值。現在,反壟斷的暴風雪正在降臨,放下你們的旗幟吧,無限制擴張的時代過去了!未來會更美好嗎?

還有一種較小的可能性,那就是互聯網平臺可能會像水電煤一樣,被改造為「公用事業平臺」,在國家牌照之下享受一個較低的(但是穩定的)利潤率,劃定彼此的邊界,從而失去一切擴張的可能性。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情,對資本市場簡直是晴天霹靂,對從業人員恐怕也是晴天霹靂——這種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很小,但不能完全排除。

對於互聯網巨頭來説,現在聚焦於做大利潤和大市值,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2019-2020年,互聯網行業已經吃到了太多歷史性紅利,利潤和市值擴張已經太大了(甚至透支了)。在當前的社會氛圍和監管氛圍下,聰明的互聯網巨頭應該主動放緩自身的利潤增長,做出一個讓利於社會、讓利於中小企業的姿態。至於資本市場的估值,損失一點就損失一點吧,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圖片

2077是賽博朋克,2020就不是嗎?

最後再強調一次:在本次反壟斷浪潮當中,沒有任何大型平臺能夠獨善其身。某些平臺可能首當其衝,某些平臺可能受到波及晚一些、小一些,但是不受任何影響的平臺恐怕不存在。如果一定要去找「受益者」,恐怕要去產品型/內容型/品牌型公司裏面找。

在長期,由於平臺經濟的超額利潤大幅下降甚至不復存在,我們可能真正迎來「產品為王/內容為王」的時代。

結果應該會很滑稽:過去二十年,在中國所有的投資人都想投「平臺型公司」,都認為「平臺方」比「產品方/內容方」更優越,都認為其他人是給「平臺方」打工的。現在在反壟斷的巨大壓力之下,投資人早晚會走向反方向,對「平臺型公司」避之不及。當然,最有可能的事情是,從此再也不會有新的「平臺型公司」誕生和上市了。

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我會對2021年的互聯網行業非常悲觀。本來估值就存在大量水分了,又面臨着監管壓力,無論是國內上市、海外上市還是一級市場的公司,大概都不會有良好表現。

上文提到過,我認為大型互聯網公司最正確的選擇就是在當前環境下少做利潤、讓利於中小企業,這會進一步影響它們的估值。

不過,鑑於我們處在這樣一個巨大的時代轉折點,一個多年沒有出現過的全球性十字路口,幾家互聯網公司的股價表現好像也沒那麼重要了吧?你覺得呢?

編輯/Ra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