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领悟后竟然是人生真谛!

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領悟後竟然是人生真諦!

新浪财经 ·  2020/11/18 23:58

儘管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在全球各地有着眾多追隨者,他一直在強調的「價值投資」的精髓究竟是什麼呢?作為巴粉,你是否深刻理解了價值投資的意義呢?

「當我準備買入一隻股票的時候,我會綜合考慮整個公司的狀況來決定是否買入。就像沿着街邊逛商場,看遍整個商場的產品之後才會決定要不要買。」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也許在巴菲特説過的這段話中,已然闡述了價值投資的理念:就單隻股票而言,從整個公司的發展狀況來綜合判斷價值;就投資市場而言,瞭解市場中的所有產品來確認更有價值投資空間的產品。

巴菲特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特別談到了人生與成功,通過仔細品讀他的建議,就會驚喜的發現這些建議同樣符合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或許價值投資包含着更多的人生真諦?那麼請跟着小編一起來解讀「揣測」一下吧:

人生建議

「最重要的事是你想和誰聯繫,和比你更優秀的人交往。模仿某人是你最好的選擇,想好你想要模仿誰。雖然你不能選擇你的出身,但你能選擇你是誰、你崇拜誰、你想成為誰。對於很多人來説,選擇配偶、商業夥伴、合作伙伴也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事。」

真正的成功

「如果你已經65,70歲或者更年長,你愛的人也愛你,那你就是成功的。我認識很多有錢人,但是很少有人會愛他們,孩子們會覺得他們遙不可及。」

人生真諦1:選股選擇最優價值,做人創造與眾不同的價值!

巴菲特從來就是很不一樣,因為在他「投資家」的身份之前,他也在做「商人」。

1967年時,巴菲特擁有紡織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他運用公司資金來購買一些小型的財險和保險公司。這是巴菲特和多數投資人第一點不一樣的地方,巴菲特敢於跨出行業,去了解後投資完全不同類型的產業,如財險和保險。

當巴菲特看到這個潛在機會後果斷的執行了他的決定,他在1970年代買入了保險公司GEICO半數股權,直到1994年更將整間公司買走。

人生真諦2:一個人的能力有限,選擇優秀的人一起合作!

説回到巴神的購入的這家公司,在他買入整間公司後,並沒有更換管理層,並且限制了自己的完全控制權,他會詢問管理階層能力的問題,並且引入更多資金為全公司追求更好的利益。

這就是巴菲特和一般投資人不同的第二點,巴菲特會分析投資帶來的現金流,並且當公司有好的自由現金流收益前景時,購買部分公司股票或整間公司。

人生真諦3:雞蛋可以放到不同的籃子中,但永遠關注着那幾顆最重要的雞蛋!

有人評論説巴菲特不會用Beta值去評估市場風險(來源於現代價值投資理論MPT),相反他只投資高品質企業的股票,而他的這個策略是並不能被普通人複製:因為這需要投資者擁有充足的資金才行。

其實小編認為,這一方面是「長期投資」與「短期投資」的差別,另外一方面也是「分散投資」與「重要投資」的差別。

也許我們可以將此解讀為在進行投資時,雞蛋並不一定要放到不同的籃子中,但是最重要的那幾顆雞蛋,放到哪個籃子中卻需要我們緊密關注!

人生真諦4:不要注重形式,而去追求自己的內心!

巴菲特並不怎麼在乎投資的形式,他關注着眾多投資類型: 「股票很好,可轉換特別股那更好。可轉換債券,也不錯。信用違約掉期(CDS)只有當我能自己去建構才行,就和賣出期權一樣。私募股權還可以,但我會先去尋找關注自己企業文化的私募股權利基。」 

所以,在談人生時他才會認為,模仿你崇拜的對象,也不失為成為優秀的人的一種途徑。總之形式是虛無的,追求自己的內心更為重要。

人生真諦5:耐心地關注機會,伺機而動!

巴菲特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説道:「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需要做的就是投資美國、聽從我的建議,或閲讀報紙等。他們認為可以交易的時候就該交易,但立刻交易並不明智,對於投資來説並不是一種聰明的方式。」

仔細一想,不僅投資如此,人生中的各種重大決策更是這樣。匆忙的決策與行動並不能幫到我們,我們需要做的是耐心的守候,直到最好的機會出現,伺機而動!

人生真諦6:通過閲讀和思考,培養專注力!

在《巴菲特投資策略:殺死「繁忙」,專注於少數高質量的工作》一文中,我們就提到過巴菲特一直遵循着5小時規則,把80%的時間花在閲讀和思考上。這也是為什麼他認為成功也包含家庭和愛人之間的關愛關係:成功很簡單,老了以後你愛的人依然愛着你。

所以那些將時間完全耗費於各種「繁忙瑣事」的家長,讓缺少陪伴的孩子覺得他們遙不可及時,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是否專注少量高質量工作,才是更好的選擇。

編輯/isaac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