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一文讲清:什么是送股,配股,增发,定增,转增股,转配股,高送转...|估值系列

一文講清:甚麼是送股,配股,增發,定增,轉增股,轉配股,高送轉...|估值系列

富途资讯 ·  2020/08/24 15:31  · 獨家

作者:楊金橋

今年,疫情極大的衝擊了企業的經營預期,隨着全球大放水的寬鬆貨幣環境,很多熱門頭部公司都啟動了再融資計劃,通過寬鬆的融資窗口期補充資金準備逆勢擴張,A股的寧德時代、藥明康德;港股的中教控股、金蝶國際、美股的蔚來、富途控股等等,都相繼啟動了再融資。

那麼問題來了,在普遍跨市場投資的當下,遇到送股,配股,增發,定增,轉增股,轉配股等與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相關的詞彙,很多投資者都無法準確區分和理解其背後的實質含義。

特別是中概股上市公司進行股權再融資,這裏面更是涉及到專業英文詞彙隔閡,比如投資者會遇到seasoned equity offering (SEO),Secondary Offering,RIght issue and bonus, Public offerings, private placement等。

基於此,為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理解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本文將深入探討一下,在不同市場進行股權再融資的各種具體方式,並以近期剛完成定增的蔚來(NIO)為例,重點解讀一下中概股的定增現象。

一、上市公司的股權再融資方式

當討論上市公司的股權再融資方式時,要視具體市場而定。在A股,港股,和美股,股權再融資的方式各有不同。

對於A股的上市公司,其上市後的再融資行為主要可以分為四類,分別是(1)配股;(2)送紅股,簡稱送股;(3)轉增股本,簡稱轉股;(4)增發新股,簡稱增發。

logo

資料來源:富途研究,公開資料

其中,(1)配股,指的是上市公司面向其現有股東,按持股比例發行新股,對於現有股東而言,其可以選擇認購,也可以選擇不認購,若不認購,那麼現有股東的股份將會被稀釋,即在配股後,不參與配股的原股東的持股比例會下降。配股屬於發行新股再籌資的手段,股東要按配股價格和配股數量繳納配股款,完全不同於公司對股東的分紅。

比如江蘇銀行在今年7月10日發佈配股預案,按每10股配售不超過3股的比例向全體A股股東配售。為簡便起見,假設配股前江蘇銀行的股本總數為10億股,配股後,總股本數量將為13億股。如果投資者A在配股前持有江蘇銀行1億股,對應的持股比例為10%;但投資者A不參與本次配股,那麼配股後,其持股比例將變為1/13=7.69%,相對於配股前的10%下降了2.31%,這就是稀釋的含義,或者通俗地説,分蛋糕的比例下降了。

logo

資料來源:江蘇銀行公告

(2)送紅股,指的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税後利潤留在公司裏,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送紅股後,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及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但總股本增大了,同時每股淨資產降低了,股價也會相應降低。這種方式比較受A股投資者歡迎,因為雖然其持股比例不變,但其持股數量會增加,在預期股價會逐漸恢復的情況下,投資者會覺得這是較大地利好。

logo

資料來源:Wind

(3)轉增股本,簡稱轉股,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紅股相似。轉增股本和送紅股的本質區別在於,紅股來自於公司的年度税後利潤、只有在公司有盈餘的情況下,才能向股東送紅股;而轉增股本卻來自於資本公積,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及時間的限制,只要將公司賬面上的資本公積減少一些、增加相應的註冊資本金就可以了,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説,轉增股本並不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

簡而言之,雖然送股和轉股這兩種方式,客觀上都會造成投資者持股數量增加,但是其背後含義完全不同。送股,實質上就是股票股利,要求上市公司產生淨利潤才能實現,因為增加的股本,來源於税後淨利潤。

相比之下,轉股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不要求上市公司是否盈利,只要其擁有足夠的資本公積,即可以考慮實施轉股,因為增加的股本,是來源於資本公積。

因而,若一家上市公司選擇送股,而不是轉股,一般意味着這家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相對較好,有足夠的淨利潤可以進行分配。而若一家公司選擇考轉增股本來代替送股,一般意味着其「打腫臉裝胖子」,盈利狀況相對一般或者較差,淨利潤不足以送股。

(4)增發新股,是指上市公司面向社會公眾或者特定對象發行新股,如果是面向全體公眾發行,那麼則屬於公開發行;如果是面向特定投資者發行新股,那麼則屬於非公開發行,也稱之為定向增發,簡稱定增,目前A股上市公司一般採取定增這種方式。

logo

資料來源:Wind

上市公司選擇定增的原因有很多種,常見的有:引入戰略投資者、項目融資、股權激勵、收購資產、補充資金、擴充股本等。下面,在第二部分深入分析定增。

與A股上市公司相比,港股和美股上市公司的股權再融資方式存在較大差別。

先來看下港股,首先,港股中的配股與供股,與A股的配股經常會被誤用。具體而言,港股的配股,指的是向某些機構定向來發配售,實質上是A股的定增。而港股的供股,則是老千股常用的手段,指的是向全體股東按比例發行新股。詳見以下公式:

(1)A股的定向增發=港股的配股,向某些機構定向來配售

(2)A股的配股=港股的供股,向全體股來配售

另外,港股的配股,可以進一步分為配舊和配新。所謂的配舊,是指公司大股東把自己手中的舊股拿來配股,對公司及其他股東來説,除了股價變動外,沒有其它影響,實質上就是大宗股權轉讓。而配新,指的是由公司發行新股,也是最常見的配股方式。不過由於發行了新股,而新股又不會給現有股東認購,所以配股後也會出現攤薄效應。

至於港股所謂的供股,是很多老千股的最愛。具體怎麼操作?大股東持續賣股票,砸低股價,然後在股價低位進行供股,大股東賣股票套現的錢參與供股,從而拿回來更多股票,很多沒參與供股的中小股東的股權被稀釋。大股東接着再賣股票,然後股價再跌,再供股。股價太低了就來一次合股,反覆操作可以讓投資者鉅虧。因而,投資者對於港股上市公司的供股,尤其是港股創業板上市公司以及股價低於1港元/股的公司,有必要保持足夠的警惕。

logo

資料來源:富途研究,公開資料

而相對於A股與港股市場,美股市場的股權再融資方式又有所不同。

首先,不像A股上市公司喜歡送股和轉股,美股上市公司一般會分發現金股利給股東作為回報。其次,美股上市公司的股權再融資,對應的專業名詞是SEO,即seasoned equity offering,而不是secondary offering,兩者容易被混用。SEO指是上市後再融資,具體包含(1)一級市場發行,即primary offering和(2)二級市場發行,即secondary offering。

其中(1)primary offering指的是由公司發行新股,在增發完成後,現有股東的持股比例會下降,即對於現有股東會造成股權稀釋效應,所以也被稱為Dilutive Offerings(譯作:稀釋發行)。此外,primary offering也可以分為面向(i)一般社會公眾,public offering;和(ii)特定投資者,private placement。而(2)secondary offering指的是由現有股東轉讓老股,實質上類似於港股市場的「配舊」,這個不涉及到新股的發行,不會稀釋現有股東的股權,所以也被稱之為Non-Dilutive Offerings(非稀釋發行)。

logo

資料來源:富途研究,公開資料

綜上,當談及再融資的方式,投資者有必要釐清是基於哪個市場的上市公司。

下面,以中概股蔚來(NIO)為例,來深入解讀下中概股的增發行為。

二、如何看待中概股上市公司的定增行為?

1、三地市場再融資的相關規定

在解讀中概股上市公司的定增行為前,投資者有必要對三地市場(A股、港股與美股)的再融資新規有所瞭解,在對比中,可以更好地理解三地市場監管層對上市公司定增行為的要求。

總的來説,A股市場再融資實行「一次一審」方法,而港股、美股實行「一次授權,多次募集」原則。

具體來看,A股上市公司每次期望進行股權再融資時,均需要經過證監會的核準方可實行。在今年2月證監會發布《再融資新規》前,A股上市公司的再融資的條件非常高,因為主要參照A股首次公開發行的條件設置。不過在《再融資新規》實施後,我國證監會全面放寬了對A股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各項限制,比如降低創業板再融資條件、調整非公開發行對象數量、放寬非公開發行定價機制、縮短非公開發行鎖定期、放開非公開發行減持限制、延長批文有效期、定價基準日更為靈活、放寬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規模限制、限制「明股實債」行為等。

logo

資料來源:中國證監會,中金公司

而在美股和港股市場,美股和港股市場依託於證券註冊發行制,企業均可採用「一次授權,多次募集」的證券再發行制度。以港股的配售再融資為例,港股市場的配售類似於A股的定向增發,均是向指定的機構或投資人發行新股並募集資金。但與A股定向增發不同的是,當港股上市公司獲得一般性授權後,只要增發的比例不超越批准當天股本的20%,同時發行價折讓不超過20%,就可在該年度內進行任何次數的配股。

再融資條件方面,港股和美股監管部門對於上市後再融資遵循市場化原則,無嚴格的監管和審批制度。區別在於,美股再融資需要在SEC登記註冊並獲得批准,但監管部門主要關注的是再融資活動的信息披露,審核流程較為迅速,能夠在兩週內完成。而港股方面,除了增發超過總股本20%的情況需要股東大會投票通過外,無需其他條件,因此在理想情況下,一天內即可完成配售。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定增市場並非沒有問題。其中爭議不休的是「定向折價+做空」相結合形成套利。具體地説,認購定增的投資者(通常是對衝基金)在信息公開前做空股票,當股份經註冊獲得流通時,用所認購的股份軋平做空倉位。美國還流行過被稱為「死亡螺旋」的定增產品。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可調整轉股價的證券,這種證券能夠在股價下跌中用更低的價格轉股,從而未認購的原股東股份被攤薄,引發股價進一步下跌。

近年隨着監管執法加強、定增股份的流動性改善(因而發行人獲得更大的議價能力)等因素,這種模式在美國近年有所收斂。

logo

資料來源:富途研究,公開資料

綜上,相對於A股嚴格的再融資規定,港股的監管層基本採取的是「無為而治」,沒有嚴格的監管和審批制度,基本上依賴於上市公司自身。美股再融資雖然需要在SEC登記註冊並獲得批准,但監管部門主要關注的是再融資活動的信息披露,一般都會迅速審核通過。另外,在定價機制方面,美股與港股基本沒有限制,美股僅要求當定增的價格大比例(20%以上)折價發行時,才需要股東大會表決通過。

2、中概股蔚來(NIO)的定增流程

在今年6月9日,蔚來發布了增發新股融資的招股説明書,宣佈開始發行60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發行價擬為5.97美元/ADS。蔚來還表示計劃授予承銷商30天的額外配售權,額外購買最多9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中金為此次ADS發行的聯合承銷商。

到6月11日,蔚來發布了本次增發招股説明書的補充版本,對6月9日的招股説明書進行了修改和補充,其中重要的一點是蔚來允許承銷商額外購買最多12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

logo

資料來源:SEC官網

至6月15日,蔚來宣佈,已經完成72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的增發。由此可見,美股上市公司的增發流程較快,如果上市公司的價值可以得到投資人的認可,那麼很快就能完成股票增發。

資料來源:富途牛牛

在蔚來完成定增後,市場也給予了積極的反饋,6月15日至今,蔚來的股價漲幅高達132%,這背後與蔚來進行定增的用途有關。在其定增融資招股説明書上,蔚來稱其本次增發募資的主要用途是研發(佔比30%)、建廠擴產(佔比15%)和日常運營與搭建營銷與服務網絡(佔比40%)。因而,在資本市場認可蔚來定增擴產後會提高盈利能力的核心邏輯下,蔚來股價大漲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不能簡單地給再融資行為下結論

無論是在A股,港股,還是美股,上市公司自身的再融資行為,尤其是增發,很難簡單地説利好抑或利空,融資是中性行為,畢竟公司上市就是為了獲得更靈活的融資渠道,業務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特別是互聯網公司,機會稍縱即逝。

另一方面,公司有融資需求,也要有資金方願意支持,增發主要的資金提供方是機構,發行的順利與否,定價的折溢價情況都反映出機構對於公司的態度,某種程度上來説,折價率低、發行速度快也就意味着機構對於公司的認可。像文章開頭提及的港股的中教控股、金蝶國際、美股的蔚來、富途控股的增發都非常順利,可見市場的態度。

總體來説,投資者還是有必要結合公司質地,結合再融資的資金用途進行深入分析,方可給出下面三個問題的判斷:(1)再融資的目的;(2)再融資的必要性;(3)再融資對上市公司後續盈利能力的影響。唯有在深入瞭解上述問題的基礎上,投資者才不至於被短期情緒所隨意影響。

編輯/iris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