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投资这事到底复杂么?我想很多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确实,宏观上,他可能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历史、军事;中观上,涉及行业格局演变、产业技术进步、上下游产业链变迁;微观上,涉及企业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管理层素质、财务状况、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等方方面面。
这样一来,为了进行投资,你需要学习金融学、经济学、心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社会学、企业管理学……看到这里大概已经没有人想做投资了。
那么,有没有简单可行的法则能够直接触及投资的本质?我们能不能把那些无法把握的复杂因素留给老天,只做那些能够把握的最简单的事?
答案在《投资中最简单的事》这本书中。作者邱国鹭是高毅资本创始人,他在书中阐述了22年来自己从业余炒股者到职业投资人的经验心得。
01 逆向投资是最简单的投资方式
任何领域的集大成者都具有超强的逆向思维能力,在投资领域尤为如此。
乔治•索罗斯说:凡事总有盛极而衰的时候,大好之后便是大坏。
查理•芒格说:倒过来想,一定要倒过来想。
巴菲特说: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这些大佬名言你多半也听过,但却未必懂其深意。这些投资名言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个法则:逆向投资。本书作者提到,在他自己做了十几年投资后,他才深刻体会到逆向投资是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以2012年广州宣布汽车限购为例,当天汽车股纷纷跳水,接连下跌的股价过度反应了恐慌,实际上一个城市的限购并不能改变整体的需求 。之后半年的整体市场是下跌的,而汽车股却平均逆市上涨了30%。再有,2010年的工程机械、2011年的银行、2012年的地产,都反复印证「逆向投资」的有效性。
逆向投资是最简单也最不容易学习的投资方式,因为它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品格——品格是无法学习的,只能通过实践慢慢磨炼出来。
下跌的股票是否值得逆向投资?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逆向投资,也不是所有急跌的股票都值得买入。
什么样的股票当它下跌时值得逆向投资?关键看三条标准。
首先,看估值是否够低、是否已经过度反映可能的坏消息。
估值高的股票其下调的空间大,加上这类股票的未来增长预期同样存在巨大下调空间,因此这种下跌一般持续时间长而且幅度大,刚开始暴跌时不宜逆向投资。
其次,看遭遇的问题是否为短期问题、可解决的问题。
例如,零售股面临的网购冲击、新建城市综合体导致旧商圈优势丧失、租金劳动力成本上涨压缩利润空间等问题,这些都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
最后,看股价暴跌本身是否会导致公司的基本面恶化。
当年贝尔斯登和雷曼的股价下跌,直接引发债券评级的下降以及交易对手追加保证金的要求,这种负反馈带来的连锁反应就不适合逆向投资。
而中国银行业不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指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因此有政府层面的隐性担保,不存在这种恶化,所以可以逆向投资。
上面这三条标准能够带给你的,不仅仅只是用于判断下跌时能否买入,还可以扩大到这只股票平时是否值得买入。
有些股票,你有持仓,但是下跌时你心里一点也不慌,甚至希望它多跌一点好让你加仓,这是因为你对该股票已有足够了解,只有真的认可,市场价格的波动才不会影响到你的情绪。
对这些股票而言,下跌只是提供一个更好的买点罢了——买之后的淡定,源自买之前的分析。
哪些行业适合逆向投资?
不是每个行业都适合做逆向投资。
有色煤炭之类的最好是跟着趋势走,钢铁这类夕阳行业有可能是价值陷阱,计算机、通讯、电子等技术变化快的行业同样不适合越跌越买。
相较而言,食品饮料是个适合逆向投资的领域。
作为消费者,我们对食品安全事故当然深恶痛绝。但作为投资者,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一个建仓良机,特别是那些没有直接卷入安全事故的行业龙头企业。
面对类似食品安全事件的逆向投资机会时,不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有无替代品?若有替代品,则谨慎,若无替代品,则积极。当消费者没有其它选择时,该品牌再次崛起是早晚的事。
(2)是个股问题还是行业问题?如果是个股问题,则避开涉事个股,重点研究其竞争对手,即使是行业问题(例如毒奶粉),也可关注受影响相对较小的个股;
(3)是主动添加违规成分还是「被动中枪」?前者需谨慎,后者可积极;
(4)该问题是否容易解决?若易解决,则积极;若难以解决,负面影响持续时间长,需谨慎,三聚氰胺就是例子;
(5)涉事企业是否有扎实的根基、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广泛的品牌美誉度?这些因素在危机时刻往往有决定性作用;
(6)是否有突出的受害者个例?这决定该事件对消费者的影响是否持久。
通过这6个反问思考,基本能够遴选出食品领域的逆向投资机会。
逆向投资有哪些缺陷?
任何投资方法都有缺陷,逆向投资也不例外。
逆向投资的短板是难免会卖早了或者买早了。
卖早了,错过热门行业最后的疯狂;买早了,多挨了冷门行业的最后一跌,这时熬得住,是逆向投资者的必备素质。你我都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市场中没有人能够精准地卖在最高点、买在最低点,永远不要试图去赚到市场的每一分钱。
以2007年牛市为例,即使指数后来涨到6100点,能够在4000点以上出货也是幸运的。而在2008年熊市中,即使指数后来跌到1664点,能够在2000点建仓仍是幸运的。
顶部和底部只是一个区域,该逆向时无需犹豫,不要在乎短期最后一跌的得失,只要能笑到最后,短期难熬点又何妨?只有熬得住的投资者才适合做逆向投资。
在A股这样急功近利的市场中,能熬、愿熬的人少了,因此逆向投资在未来仍将是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02 价值投资与投资风险
「价值投资」是公认的好理念,但许多人并未真正了解价值投资的内涵。价值投资是个比拼内力的活,需要百炼成钢的实践和火眼金睛的洞悉。
警惕价值陷阱
价值投资的第一个坑是价值陷阱。
所谓价值陷阱,指的是那些再便宜也不该买的股票,因为其持续恶化的基本面会使股票越跌越贵,而不是越跌越便宜。
哪些股票容易产生价值陷阱?注意避开以下五类。
第一类:被技术进步淘汰的。
这类股票未来利润很可能逐年走低甚至消失,即使市盈率再低也要警惕。例如数码相机对于柯达的冲击,这一例子就是标准的价值陷阱。对技术变化快的行业我们需要特别谨慎。
第二类:赢家通吃行业里的小公司。
所谓赢家通吃,就是集中度特别高的行业。在这些行业中,龙头公司的优势只会越来越明显。这时,业内的小股票即使再便宜也可能是价值陷阱。
第三类:分散的、重资产的夕阳行业。
夕阳行业,意味着行业需求不再增长。重资产,意味着即使需求不增长,其产能也无法退出。分散,意味着供过于求时会面临无序竞争甚至价格战。这类股票的便宜是假象,因为其利润可能将每况愈下。
第四类:景气顶点的周期股。
在经济扩张晚期,低市盈率的周期股也常是价值陷阱,因为此时的顶峰利润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周期股有时可以参考市净率和市销率等估值指标,在高市盈率时(利润低谷)买入,在低市盈率时(利润巅峰)卖出。另外,买卖周期股必须结合自上而下的宏观分析,不能只靠自下而上选股。
第五类:会计欺诈的公司。
会计欺诈并不是价值股所特有的,成长股中的欺诈行为更为普遍。
上述几类价值陷阱的共性是:利润的不可持续性。因此目前的便宜只是表象,基本面进一步恶化后就不便宜了。
只要能够避开价值陷阱,投资可以很轻松。找到便宜的好公司,买入并持有,直到股价不再便宜、或者发现公司品质没想象中那么好时,卖出。
重新认识风险
价值投资的第二个坑是对风险的错误认识。
人们常说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其实,风险和回报常常不成正比。
成功的投资承担的只是那些已经暴露的、大家都感受到的、有相应风险折价、但真实危险性却很小的「假」风险。
能否正确区分风险,是决策的重要推手。一旦你承担真实风险,你的投资自然无法安枕无忧。
常见投资风险可从两个角度来看。
其一,感受到的风险和真实的风险。
这个角度而言,风险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感受到的风险,另一种是真实的风险。
股票暴涨后,真实的风险上升,感受到的风险却在下降,在6000点股市最危险时,人们感受到的都是歌舞升平,并且觉得会一直涨下去。
股票暴跌后,这时真实的风险下降,感受到的风险上升,在2000点股市非常低估时,很多人感受到的却都是凄风苦雨,觉得股市会无限下跌。
其二,价格波动的风险和本金永久性丧失的风险。
当市场在5000多点时,股价「天天向上」,风平浪静,价格波动的风险貌似不大,但本金永久性丧失的风险却十分巨大。
当市场在2000点时,股价「跌跌不休」,波涛汹涌,价格波动的风险好像很大,但本金永久性丧失的风险却已急剧缩小。
大部分人没有真正理解投资这件事,常常在底部斩仓,却在高位蜂拥而至。
市场底部往往被认为是市场波动最剧烈的时候,大多数人承担股价波动风险的能力很弱,并且把市场底部暂时的波动性风险混同为本金永久性丧失的风险。
实际上,股价下跌的过程中,股价短期波动的风险在加大,本金永久性丧失的风险在减小。很多人只看到第一种风险,于是追涨杀跌,在最低点把股票清仓,去追高已经上涨很久的企业,其实第二种风险才是真正的风险。
价值投资的三个条件
价值投资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理解其局限性是正确运用这一理念的前提。
(1)公司的内在价值是相对容易确定的。
我们知道,价值投资是当股票价格低于公司内在价值时买入,当股票价格高于内在价值时卖出。
为什么巴菲特只买商业模式简单并且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司?例如可口可乐、宝洁、吉列刀片和绿箭口香糖。
因为这些公司的未来盈利增长非常稳定,因而其内在价值很容易被确定。
(2)公司的内在价值相对独立于股票价格。
像可口可乐、宝洁这些公司,不论股票价格怎么跌,都不会影响到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
相反,有些公司一旦股价跳水,直接影响到公司业务的开展,例如贝尔斯登和雷曼。一旦股价跌幅超过一定程度,大批对冲基金停止与其交易,并发生挤兑。这种情况下,公司的内在价值会在一夜之间蒸发殆尽。
(3)合适的市场阶段,合适的投资期限。
关于市场阶段问题有一个较为公允的结论:牛市的上半场更适合价值投资者。
牛市刚开场时,悲观情绪弥漫,许多股票被严重低估,此时正是价值投资者大展拳脚的好时机。
到了下半场,估值从合理水平向高估迈进,铁杆的价值投资者往往对股市的泡沫充满警惕而提前清仓出场,反而是趋势投资者更能顺势而为,游刃有余。
当然,若你的投资期限在10年以上,就不用担心市场阶段问题,因为10年足以跨越牛熊市场周期。
而投资期限问题,需要关注价值投资实现收益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股票价格会向其内在价值靠拢。
然而在股市中,价格偏离价值是常态,价格回归到价值往往需要漫长的等待。因此,价值投资一般更适合长线投资。因为市场认错需要一个过程,短时间内很难等到市场认错反应价值。价投投资不等于长线,但市场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应价值。
以上就是价值投资的三个条件,也是其局限性。
我们讲价值投资的局限性,并不是贬低它。任何一种投资方法,只有认识其局限性,才能提高应用的有效性。
03 时刻提防人性的弱点
在投资中,投资者需要提防许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防自己。因为投资反映的是你个人的真实性情和价值观。每个人都有人性的弱点,这些足以让你的投资亏空。
首先,警惕过度自信。
作者在书末提到一个有趣的统计。1999年他参加哈佛的一个短期课程时,教授通过无记名调查提了两个问题:你退休时能有多少钱;在座的人退休时平均能有多少钱。
当场统计的结果显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平均3000万美元,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平均300万美元。在座多为美国基金经理,大家的实际水平并没差多少。而统计的结果则显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强至少10倍。
正是过度自信,让人产生一种自己可以战胜风险的错觉。
其次,抛开锚固偏见。
锚固偏见本身是奢侈品营销的手段。
品牌会先请模特用标价2万的包拍海报,当你在该品牌专柜里看到2千的包时,会感到占便宜了从而买单。因此你认为这个品牌的包值2万,这就是价格锚点。
而迁移到投资领域,我们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这股票涨这么多了,还不抛?或者,已经跌一半了,还不买?这就是锚固偏见的表现,把买入的股价当成有锚点。
其实,是否应该卖出取决于很多因素,可以是估值、品质、时机,但绝对与买入成本无关,因为你的买入成本根本不影响股价的未来走势。
忘掉你的成本,是成功投资的第一步。
最后,永远不要忘记历史。
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段时间,市场的狂热让人觉得「这次不同了」。
作者曾经的老板是个令人敬佩的投资人。他常常提醒道:「多看看旧书旧报纸,你就会知道历史都是相似的。」
虽然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但是人性中不变的贪婪和恐惧,总能让人产生「这次不同了」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证明只不过是对历史的健忘。
历史都是惊人地相似,从来都没有什么「这次不同了」。历史的规律总是在上演。
回看整本书,不难看出,书中提到的理念都是经过长期验证的、触及投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
这些规律性的东西,虽然看起来是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却也是投资中最本质的东西。
许多事的本质都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简单,但简单不代表容易做到。始终如一地践行,不抱有侥幸心理,是一个人成功投资的开始。
编辑/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