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理想汽车赴美上市,成立5年来至少踩过四个大坑

理想汽車赴美上市,成立5年來至少踩過四個大坑

龚进辉 ·  2020/07/12 08:20

作者:龔進輝

昨天,理想汽車(以下簡稱「理想」)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説明書,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文件顯示,理想將最多募集1億美元,股票代碼「LI」,承銷商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中金等知名機構。本文不打算詳細分析理想的招股書,而是想聊聊理想成立5年來踩過的那些坑。

眾所周知,2014年興起互聯網造車熱潮,蔚來、小鵬均在那一年誕生,理想只比它們晚起步一年,但如今處於落後狀態,交付總量、融資總額自不必説,產品線的豐富度也不如蔚來、小鵬,甚至比不上同年誕生的威馬,這三大玩家均已開始批量交付兩款量產車型。

顯然,問題主要出在理想自己身上,成立5年來,其走了不少彎路,理想掌門人李想難辭其咎,被autocarweekly評為「每一步都踩在政策巨坑裏的人」。我總結,理想至少踩了四個大坑:

一、SEV項目徹底涼涼

2015年,彼時理想還叫車和家,當時李想為車和家規劃了兩條道路:「小而美」的低速電動車SEV和「大而全」的增程式電動SUV。2016年12月,他透露,車和家即將在巴黎和舊金山啟動共享出行業務,提供服務的首款車型SEV也正式上路。

2017年12月,李想最後一次在微博上提及車和家SEV,4個月後宣佈將暫停SEV項目,並牽手滴滴重新制定業務策略,投身中大型SUV和網約車產品開發。在我看來,車和家SEV折戟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政策不明朗。雖然低速電動車處於灰色地帶,但在國內和全球都有很大的市場規模,車和家最早在做產品規劃時,預判低速電動車相關行業運營標準會在短期內出臺,並基於SEV進軍分時租賃市場,但直到2017年底都未傳來好消息。政策遲遲不明朗,使車和家不得不萌生退意。

二是產品競爭力不足。車和家SEV在中途出現一次運營思路變化,即原本面向民用市場的產品變成租賃模式開發的附屬產品。換言之,其原本是面向普通消費者,解決城市內0-30km的短途出行需求,但後來放棄零售市場,轉變為以運營為主,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低速電動車市場比李想預想的更為複雜,一些2萬元競品的配置、續航並不弱於車和家SEV(定價5萬元),自身產品並不具備競爭力。

三是聯姻滴滴更划算。東邊不亮西邊亮,車和家SEV項目符合歐洲L6e低速電動車規範標準,打算在海外開啟共享出行業務。在轉變為面向運營模式後,車和家SEV與目前歐洲市場中的雷諾Twizy車型看齊,在思考如何進入分時租賃和共享汽車市場時,李想找到了一條比打造SEV分時租賃模式更快更好的道路:與一家真正的出行公司合作。因此,你會看到,車和家與滴滴聯姻,為共享出行場景定製生產智能電動車。

新知圖譜, 理想汽車赴美上市,成立5年來至少踩過四個大坑

三大因素相互疊加,促使車和家SEV項目最終走向徹底涼涼,李想不得不為當初對市場的誤判「買單」,吞下失敗的苦果。

二、無奈替力帆背鍋

生產汽車需要生產資質,為解決生產資質問題,2018年12月,理想以6.5億元收購力帆汽車,由此獲得乘用車生產資質。收購後法人變更為理想聯合創始人沈亞楠,2019年1月力帆汽車正式更名為「理想智造」。本以為準生證在握,一切準備就緒,只待衝擊量產。

萬萬沒想到,收購力帆汽車給理想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其在忙於量產之際,一樁又一樁合同糾紛找上門來。自去年6月起,理想智造先後被四川賽特製冷設備有限公司、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上海福宇龍汽車科技公司、上海福太隆汽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尚居暖通工程等23家公司起訴,而這些訴訟大部分都是買賣合同及票據糾紛。

去年9月至12月,理想智造先後三次被列為被執行人,嚴重影響了理想的品牌聲譽和商業信譽。要知道,去年12月理想ONE開始量產交付,此時旗下公司被列為被執行人,使其處於尷尬境地,或多或少影響用户信心。為了打消外界疑慮,理想官方不得不發聲明進行澄清。

「今年以來,理想智造三次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所涉訴訟均為力帆集團持有並經營力帆汽車期間發生的債務,訴訟案件發生後,均由力帆集團與相關債權人對接並尋求解決方案,後期案件的處理也由力帆集團負責。」理想官方表示。儘管成為被執行人只是理想創業路上的插曲,澄清之後誤會很快就消除,但仍給其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

三、增程式並不討好

此前,理想ONE對外宣傳時一直以「增程式電動車」自居,強調這一解決方案可以讓用户告別里程焦慮。今年4月30日,其終於放棄這一執念,李想表示,未來不再強調理想ONE是「增程式電動車」概念,統一口徑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這樣對用户,對我們,對媒體都好。」理想推翻人設的背後,凸顯其在營銷層面的無奈和對現實壓力的妥協。

要知道,「增程式」是一個小眾概念,在產品宣傳上並不能簡單、直接地向消費者傳達技術內涵,如果專門向消費者介紹這一概念,會增加營銷費用,而且效果不好。理想改變勢在必行,宣傳口號固然容易改變,但路線差異帶來的煩惱卻無法輕易規避。

今年之前,與純電動車相比,插電混動車享受的補貼力度本來就小;今年設置30萬元的補貼門檻,使理想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理想ONE補貼後零售價為32.8萬元,不在補貼範圍之內,理想不得不自掏腰包給用户補貼,無疑會加重自身的資金負擔和經營壓力。

或許你會説,理想ONE可以降價到30萬元以內來獲取補貼,從而提升產品競爭力,就算李想想這麼幹,也沒有勇氣實施。要知道,理想ONE在去年12月剛剛上市,預售客户還沒完成全部交付,貿然降價恐引發首批種子用户吐槽、不滿,步小鵬後塵。因此,理想只能自己兜底給用户補貼。

新知圖譜, 理想汽車赴美上市,成立5年來至少踩過四個大坑

堅持增程式電動車路線不僅讓理想壓力山大,也讓其在與純電動車的競爭中佔下風,至少與蔚來、特斯拉相比處於劣勢。前者有「換電模式」護體,不受30萬元補貼門檻限制;後者有降價理由和必要性,迅速降價到30萬元以下,還拿到補貼,這對20-40萬元售價的國產電動車是不小打擊。

四、連發8起質量問題

儘管獲得王興、王慧文、羅永浩、沈鵬等商業大佬一致力挺,但理想ONE在產品層面並非盡善盡美,反而被曝出一系列翻車黑料,車頂漏水、剎車失靈、磕碰斷軸、汽車自燃等8起質量問題均指向這款明星產品。儘管理想公關危機處理還算得當,但品控醜聞頻發,或多或少會讓用户和市場對其產生不好的印象。

對此,理想某負責人表示,「就目前發生的事故來看,80%都是供應商層面出現的問題,比如剎車失靈因為博世ibooster故障,20%是我們管理層面的失誤。」且不論責任劃分是否準確,理想存在管理失誤是不爭的事實。以斷軸為例,車主認為理想ONE存在質量問題,提出退車的要求,但理想官方堅稱斷軸是受外力所致,與車輛本身的質量問題無關。

上述理想負責人透露,事故原因分析存在一定難度。業內專家指出,斷軸可能是生產過程管控太弱的原因,即不合格的軸沒有被檢測出來就直接裝到車輛上。「結合近期理想ONE暴露的剎車失控、漏水等問題,基本可以判斷,這是工廠管理的問題,造車新勢力在這方面都是弱項。」

事實上,汽車工業的工廠管理是沉澱上百年才有今天的成果,這種能力是理想等造車新勢力需要下功夫補課的。一般而言,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剛開始使用時,難免會有考慮不周全之處或存在理論和實際的差距。傳統車企通過長週期(1~2年)的試生產和驗證,來解決掉很多新車質量問題,反觀理想等造車新勢力在這方面存在明顯短板。

品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再怎麼重視也不為過,質量問題頻繁,無形中給理想敲響了警鐘,如果再不加快補齊短板,而是聽之任之,未來品控醜聞或將繼續上演,長此以往可能會引發信任危機。李想是時候嚴把質量關,因為這是理想的生命線。

結語

不可否認,王興、張穎等理想投資人對李想評價頗高,但理想一路下來走過不少彎路,作為一把手的李想必須負首要責任。在我看來,出身互聯網的他是一位典型的產品經理型CEO,以解決市場痛點為導向做產品,在政策和營銷方面則相對欠缺。

尤其是對政策的把握屢次出現偏差,説好聽點叫時運不濟,説難聽點戰略誤判,導致理想吃力不討好,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如今,理想全面走上正軌實屬不易,理想ONE在短短半年就完成1萬輛交付,創下造車新勢力全新車型最快交付1萬輛的紀錄,表現十分搶眼,但與李想當初立下的Flag仍有不小差距。

去年李想信誓旦旦地表示,理想目標是到2020年賣出10萬輛,到2025年能賣出100萬輛。今年4月底,當被媒體問及「未來三年銷量方面給自己定下來一個怎麼樣的KPI」時,他並未正面迴應。如今,2020年已過半程,理想ONE只賣出1萬輛,基本可以斷定李想已將當初的豪言壯語拋在腦後,選擇向現實低頭。

可以預見的是,憑藉半年交付1萬輛的出色戰績,理想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是大概率事件,但這並不代表其高光時刻來臨,相反仍要把活下來當作頭等大事來抓。用威馬掌門人沈暉的話來説,頭部造車新勢力公司也難言安全,威馬如此,理想亦如此,未來仍將一直在路上。造車不易,且行且珍惜!

編輯/emil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