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力怼巴菲特,45年内年化收益31%!他是威震全美的华尔街之狼

力懟巴菲特,45年內年化收益31%!他是威震全美的華爾街之狼

南山之路 ·  2020/06/19 23:53  · 熱門

華爾街有一位聲威赫赫的投資者,他是讓美國上市公司高管們瑟瑟發抖的激進收購者,人稱「企業掠奪者」;他曾在2014年力懟巴菲特在可口可樂發行鉅額股票籌資給高管派發激勵一事上的不作為;他在1968-2013年這45年間年化收益率高達31%,而同期巴菲特收益率「僅」20%;

2019 年3 月,他以174億美元財富排名 2019 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61位,而同期索羅斯個人財富「僅」 83億美元,富豪榜排名第178  位。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槓桿收購祖師爺,真正的華爾街之狼——卡爾伊坎

説到卡爾伊坎,儘管在美國被稱為「華爾街最危險的人」,但國內並不知名。畢竟國內股民更頂禮膜拜的是股神巴菲特、查理芒格、霍華德.馬克思、彼得林奇等人,這些偉大投資者的許多理念確實幫助到了數以萬計的股民。另外金融大鱷索羅斯由於其在外匯市場的呼風喚雨,也頗為人們熟悉。

看了伊坎在耶魯公開課的演講後,這位老人的風趣幽默與睿智深深吸引了我,而且我發現其投資理念也特別有啟發性。

他聲稱自己進行激進收購的核心邏輯是,絕大多數公司管理層平庸至極,只會做價值毀滅的事。這一點我非常非常認可,從身邊的工作和生活來看,管理有方的企業實在是太少了。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卡爾.伊坎傳奇般的投資生涯,相信會帶給大家許多啟迪。

一、1961 年懵懂中入市大賺,次年卻虧光了一切

依坎1957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進入軍隊服役,在部隊裏靠打撲克牌贏了2萬美元后,1961年進入股市,適逢牛市,他通過槓桿投資大賺了一筆,在兩個星期內賺的錢比自己的父親兩年賺的還多。

當時年少多金的他買了一部超炫的敞篷跑車,並交了一個漂亮的白富美模特女友,似乎一下子就達到了人生的巔峯。

可惜好景不長,1962 年美國股市崩盤了,一夜之間伊坎就虧光了自己所有的錢,而漂亮的模特女友也開着他的跑車悄然離開了他。

輸了江山又輸美人,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恐怕莫過於此!

慘痛的失敗,讓伊坎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其後伊坎成為一個期權投資專家,專門做套利交易。從此之後,他的投資生涯進入了開掛之旅。

二、成為期權交易專家,1968年成立伊坎公司

在股市的初次徵戰一度輝煌,最終卻慘遭滑鐵盧後,伊坎明白了短線交易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他想到可以利用自己的數學天賦,在不斷的學習研究後,伊坎成為了華爾街對期權交易最在行的專家。利用期權從事套利交易,通過誠實可信的服務,逐漸積累了大量忠實的客户。

伊坎藝高人膽大,1968年向叔叔借了40萬美元成立了伊坎對衝基金公司,在紐約交易所買了一個席位。在做套利交易時,又從銀行大量借錢,槓桿最高達到10倍。由於他做的套利交易當時幾乎沒有風險,他開始賺大錢了,一年能賺150~200萬美元。(注:當時可是20世紀60-70年代)

漫長的整個20世紀70年代,伊坎都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風險套利和期權交易上。當時華爾街對期權有所瞭解的人寥寥無幾,也很少有人做這種交易,因此伊坎通過期權交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伊坎做套利交易的主要手法是,購買幾種可轉債,同時賣空標的股票進行對衝操作。套利交易至今依然是伊坎主要的業務之一。

三、進軍紐約曼哈頓,初嘗收購的甜頭

1、初次出手收購,翻倍離場

1977年伊坎第一次出手收購,目標是家電企業Tappan。這家創立於1880年的公司主要產品是烤箱。伊坎在8美元的價格大量買入,希望公司能夠被出售。公司CEO一開始拒絕了,畢竟這可是祖傳三代的寶貝。

但伊坎很快在董事會得到一個席位,最終迫使這家公司以18美元的價格接受外部投資者的收購。伊坎投入的140萬美元飆升到270萬,巨大的收益,激勵伊坎此後接連不斷的進行激進收購。

2、收購輝門公司獲利20倍

1980年伊坎將辦公室搬到了紐約曼哈頓,手頭資金充裕的他野心也更大了。

伊坎敏鋭地察覺到,當時不少傳統產業都存在迅猛發展的機遇,但是由於公司治理和其他種種原因,許多企業股價長期低迷。因此,如果通過資本併購的方式將企業優化整合,將會有驚人的回報。

這個時候,他找到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一家擁有悠久歷史的汽車零配件製造供應商輝門公司,當時瀕臨破產。伊坎再次展示了他的堅決果敢,通過自有資金加上槓杆融資,籌集到8000萬美元收購了這家公司。

隨後重金聘請麥肯錫等國際專業顧問公司為企業的戰略、管理方面提供諮詢,將它從「連準確的財務報表都交不出來」的極度混亂的公司,成功改造為一家管理規範的現代公司。幾年之後,伊坎賣出它時,獲利達到20倍!

3、在菲利普石油公司騰挪,再次大賺上億美元

伊坎是一個冷靜的近乎冷酷的傢伙,他買入公司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而最終的結果似乎總是如他所願。

1985年初,伊坎再次相中了一家「基本面和股價嚴重背離」的投資對象:菲力浦石油公司。伊坎得出結論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石油儲量超過10億桶,以每桶30美元的市價計算,公司的資產不應低於300億美元,而公司的市值僅為126億美元。

另外石油行業當時成長性良好;整個大背景更是利好,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石油產量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油價則從每桶15美元上漲至35美元。而且經濟發展使石油的需求量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

這樣的好機會當然還有其他大佬注意到,而當時的伊坎並沒有足夠的資金吃下整個菲利普石油。

競爭對手很快就來了,另一個財團以高出10億美元的價格發起收購要約,伊坎被迫迎戰。在雙方不停提高收購價後,伊坎近乎崩潰,此時的他若按市價收購,資金缺口將高達80億美元。

就在伊坎快要絕望的時候,有「垃圾債券之王」稱號的著名金融家米爾肯為他提供了融資手段,為伊坎將槓桿加到了極限。

得到資金的伊坎將收購戰進一步推向白熱化。很快,競爭對手發現自己快扛不住了,伊坎看起來馬上就要贏了。

出乎意料的是,伊坎最終選擇了放棄收購,反而將手中的股票全部拋出。

事後有人問及原因,伊坎笑道:「菲利普石油公司要來何用?股價都已經漲那麼多了!」在這次短短不到半年的交易中,伊坎成功獲利上億美元

四、聲名鵲起,成為華爾街的「企業掠奪者」

還是在1985年,伊坎在對環球航空公司(TWA)的惡意收購中一戰成名,從此成為威震全美的「華爾街之狼」。

當時伊坎發現剛剛完成業務拆分的環球航空公司的股權結構存在漏洞,只需要拿到51%的股票就可以完成控股收購,而此時包括CEO在內的管理層一共持有的股票僅1.1%。

伊坎迅速出手,在股價只有10美元的時候大量買進,當持股量達到5%的披露臨界點時,伊坎短短數日將持股比例提高至16%,華爾街投資者紛紛跟進,公司股價迅速飆升至19美元。

伊坎此後放出消息,表示自己無意控制TWA,股價很快回落並穩定下來。TWA公司管理層察覺到了危機,於是向紐約法院提起訴訟。伊坎卻一邊打官司一邊火速將持股比例提高至52%以上,完成了絕對控股。

這場惡意收購最終以伊坎和其合夥人大獲全勝而結束。1988年伊坎通過管理層收購擁有公司90%的股權,完成TWA私有化。伊坎本人獲利約4.69億美元,卻給這家公司留下5.4億美元的債務,後來伊坎又以4.45億美元變賣了TWA最有價值的倫敦業務。

2001年TWA被美國航空收購,這家成立於1925年的老牌航空公司就此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在這次收購中,伊坎也是足夠的心狠手辣,一共投入了其資金總量的80%。

此後,伊坎在媒體的形象成為了冷酷的企業掠奪者,媒體認為他從不關心企業的長遠發展,只關心如何利用收購和出售盈利,美國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們更是對他敬而遠之。

然而,財富雜誌卻稱他為股東權益的保護者:「不管你信不信,伊坎為股東賺的錢比這個星球上的其他任何投機者都多。」

理論上來説,惡意收購者進入公司後,積極參與公司的管理,將垃圾資產拋售、更換CEO、回購股票等手段,的確可以實現股東的利益。

這樣的收購案例還有很多。2000年到2006年間,伊坎收購了4家賭場,並以3億美元買下了拉斯維加斯的「雲霄塔」賭場酒店。2008年2月,他又以12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出售。

2006年,伊坎以財大氣粗的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為後盾,動用數十億美元收購了時代華納,此後時代華納的股價連續6個月上漲,伊坎拋出了自己持有的時代華納股票,獲利8.8億美元。

伊坎的攻擊目標都具有相同的特徵:那些基本面依舊穩健,但是管理卻十分不力、業務混亂而導致股價低迷的公司。

伊坎直言:「人們很少認識到美國上市公司的管理是多麼的糟糕,大多數企業CEO都應該捲鋪蓋滾蛋!」他不僅是這麼説的,還是這麼做的。

從我的生活和工作經歷來看,伊坎的觀點和做法我絕對同意,大多數企業的管理真的都是混亂不堪。

五、新的時代,進軍高科技公司

從2006年開始,伊坎將目標轉向了科技行業的上市公司。時代華納、摩托羅拉、蘋果、微軟、雅虎、eBay都是他的目標。

科技股通常估值水平更高,在轉向狩獵科技公司後,伊坎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他旗下的Icahn Enterprises股價曾一年飆升了超過50%,伊坎投資基金2013年回報率超過30%。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下伊坎在科技行業的代表作:

1、入主摩托羅拉,分拆手機業務獲利13.4億美元

2008年,伊坎趁摩托羅拉銷售額下降18%、股價徘徊於最低谷的絕佳時機,連續5年增持,最後持有11.36%股票成為最大股東。其後極力主張拆分手機部門,並號召股東支持由他提名的4名候選人進入董事會,形成新的管理團隊。

摩托羅拉股價應聲大漲。2013年10月,摩托羅拉溢價63%將手機業務出售給谷歌。伊坎本人從這筆價值125億美元的交易中,獲利13.4億美元。

2、分別操作奈飛、蘋果,一共賺取超過40億美元

2012年10月,伊坎以58美元的價格買入了NetFlix10%的股份;這裏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伊坎大手筆買入奈飛後,曾想炒掉管理層。當時奈飛管理層帶伊坎看了由奈飛自主拍攝、即將上映的《紙牌屋》,老辣的伊坎立刻改變了主意,轉而全力支持管理層。

可見伊坎並非不分青紅皂白就肆意凌辱管理層的投資者。

此後《紙牌屋》上映引發奈飛註冊會員飆升,奈飛的股價也一飛沖天。一年後伊坎出售了其中半數股份,此時奈飛的股價相比伊坎的買入價上漲接近500%,伊坎這次賣出獲利超過8億美元。

2014年伊坎又兩次減持奈飛,獲利4.5億美元;2015年6月將奈飛清倉,進一步獲利8.7億美元。伊坎一共從奈飛盈利超過21.2億美元,是其獲利最多的交易之一。(伊坎清倉至今,奈飛股價上漲約210%)

在減持和清倉奈飛的同時,伊坎從2013年開始大力購買蘋果公司股票,2014年1月,在蘋果發佈令人失望的財報後,伊坎公開表示蘋果股價被低估,再次購入5億美元的蘋果股票,總持倉達到20億美元。

2016年4月伊坎將蘋果清倉,據報道伊坎在蘋果股票上至少賺取了20億美元。有意思的是,在伊坎選擇賣出後,股神巴菲特開始了對蘋果的建倉,並持有至今。2016年4月以來,蘋果3年半的時間股價漲幅達到190%左右。

3、成為戴爾公司第二大股東,力圖阻止創始人廉價私有化卻失敗

2013年8月,伊坎大量買入戴爾公司8.3%的股票成為第二大股東,試圖阻止創始人邁克爾·戴爾報價244億美元私有化公司的交易,認為這一報價低估了戴爾公司的價值。

瘋狂的伊坎甚至打算自己籌資買下戴爾公司,雖然他的計劃最終失敗,但成功抬高戴爾股價依舊給伊坎帶來了巨大的回報。

4、收購eBay,提議拆分Paypal,一度和解最終成功分拆

2014年1月大量買入eBay  4600萬股後,伊坎要求eBay分拆旗下支付子公司Paypal獨立上市,並要求eBay董事、硅谷知名投資人馬克·安德森辭職。

伊坎的理由是,當年安德森曾説服eBay以27.5  億美元的低價出售Skype,而安德森本人就是收購財團的一份子。而且在安德森出任eBay董事期間,他至少已經投資了五家與eBay存在競爭關係的公司,其中包括PayPal的競爭對手移動支付公司Dwolla與Boku。從董事利益迴避的角度來看,伊坎的理由完全是成立的。

分拆PayPal的計劃一度中止,伊坎與管理層在2014年4月達成和解,但伊坎當時説未來分拆是有利的。2014年10月,PayPal業務正式分拆成功。

2015年7月,PayPal上市總市值450億美元,到2019年11月,總市值達到1200億美元左右,漲幅達到166%,而未拆分前eBay的市值不到500億美元,分拆上市果然實現了公司的價值和股東利益。

很顯然,伊坎也從此次交易中大賺了一筆。

六、力懟巴菲特不作為

2014年,可口可樂折價發行新股,籌資額達到240億美元之巨,主要目的只是為了給高管們股權激勵,作為可口可樂的最大股東,雖然巴菲特不贊同該方案,但僅僅投了棄權票。

卡爾.伊坎在《巴倫週刊》上猛烈抨擊可口可樂這項股票發行計劃,還批評巴菲特沒有投票反對公司這個舉動,因為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可口可樂的最大股東,巴菲特也是可口可樂董事會成員。

「太多董事會成員都把董事會當作大學生聯誼會或者俱樂部了,在那裏你一定不要批評別人。」卡爾·伊坎寫道,「正是這種不得罪人的態度助長了管理層的平庸。」

正如我們所知,巴菲特一向都十分厭惡給高管派發股權激勵,對此事巴菲特的迴應是:他放棄了投票,但他是反對這個計劃的,他已經平靜地跟管理層談過了,付給管理層的股權激勵過高,應該降低,但是巴菲特在這個問題上不想和可口可樂「開戰」。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就連巴菲特這種德高望重的投資大佬,也會由於各種原因而放任管理層的胡作非為,不去堅決抵抗可口可樂管理層損害股東利益的做法,而是選擇了妥協。可見在企業治理層面,上市公司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太多太多了!

七、如何評價卡爾.伊坎?既是貪婪的魔鬼,也是善良的天使

對於伊坎的評價,外界並不統一:

既有「激進投資人」、「維權投資者」等帶有褒獎意味的稱謂,更有「吸血鬼」、「企業掠奪者」等具有譴責性質的標籤。

在批評者看來,伊坎只關心從收購和出售中贏利,而從不關心企業的發展;

不僅如此,由於董事會往往考慮的是企業戰略問題,但伊坎所關注的是短期收益,其不當的幹擾行為勢必危及公司的長期發展。更值得一提的是,伊坎有時會傷害到那些本不應該受到攻擊的CEO們。(參考差點下課但機智的躲過一劫的奈飛管理層)

《華爾街日報》評價:「他把對上帝的敬畏引入管理以讓人們按他的意思行事,這可能對迅速提升一個公司的股價有用,但可能不是公司持久盈利的最好之計。」

但另一面,伊坎也是股東利益最堅定的捍衞者。

伊坎:「我必須以股東的利益為出發點,而我就是最大的股東。」

由於信息與身份及力量的不對稱,分散的小股東聯合起來與現有管理層進行談判不太可能,而對一個擁有公司大部分股權的大股東來説,用公司治理的正式程序給管理者施壓還是很有可能的。

因此,客觀上説,伊坎這樣的激進投資者利用自己的號召力團結小股東,並以他們代表的角色監督企業管理層的行為,有力的促進了企業管理層專注於為股東創造價值。

資料顯示,最近幾年裏伊坎曾經「染指」過的公司市值增幅已經超過了500億美元,伊坎説自己的行為已經使得更多的中小股東獲益。

1988年,伊坎在石油公司Texaco的年度股東會議上慷慨激昂地表示,「有很多人為反抗暴政而死去。至少我可以投否決票。

總結:

《財富》雜誌稱伊坎為「美國最熱門的投資者」,「不管你信不信,現實中的伊坎是一個複雜而又多才多藝的人——他為股東賺的錢可能比這個星球上的其他任何投機者都多。」

伊坎所「掠奪」的公司,基本都是管理存在嚴重問題的企業。而伊坎通過對管理構架進行改良,將其變身為一家家有價值的企業,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正是那些大企業的官僚主義者所缺乏的。

伊坎給美國上市公司治理帶來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在股東權益方面:促使越來越多的活躍董事開始挑戰企業的高管。

那麼,伊坎的故事對普通投資者有什麼啟示意義呢?

我們需要明白的有兩點:

第一,絕大多數上市公司的管理層都非常腐朽無能,他們最擅長的往往是鑽營關係,而非對企業進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大多數CEO最常做的事是毀滅價值而非創造價值;

第二,我們不可能像伊坎那樣,成為左右上市公司管理層的人,因此對大多數的公司,最好的選擇就是迴避。

編輯/Ra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