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Barrons巴倫
作者:本·羅斯(Ben Rose)
美國總統特朗普週五表示,他希望蘋果公司在美國生產iPhone,「而不是在印度或其他任何地方。」
$蘋果 (AAPL.US)$ 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對特朗普「美國製造」倡議的回應,讓人聯想到電影《我的表兄維尼》中的一個場景。文森特·甘比尼(Vincent Gambini,由喬·佩西[Joe Pesci]飾演)是一名新手辯護律師,他因爲沒有穿西裝打領帶就出現在阿拉巴馬州的法庭上,被法官錢伯蘭·哈勒(Chamberlain Haller,由弗雷德·古溫[Fred Gwynne]飾演)訓斥,法官對甘比尼那件長款皮夾克尤爲不滿。等甘比尼下次出庭時,他還是穿着同樣的衣服,這一次法官以藐視法庭的罪名懲罰了他。甘比尼難以置信地對法官說:「您是認真的?」
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蘋果公司幾乎——有些人甚至說是奇蹟般地——完全沒有受到關稅的影響,但總統已發誓說,這一次「誰都別想逃脫」,即便是按市值計算美國最有價值的公司也不例外。這一次,他是認真的。蘋果將不得不把部分生產轉移到美國。
在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內,許多在中國生產產品的美國公司面臨25%的關稅。爲避免關稅懲罰,一些公司選擇將生產轉移到該地區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其他國家,比如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儘管蘋果公司獲得了豁免,但顯然出於對中美之間緊張關係加劇的擔憂,蘋果也開始將部分iPhone生產轉移到印度,以實現供應鏈和製造環節的多元化。
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伊始,企業界曾不確定其政策目標究竟是談判出更有利的貿易協定、降低對中國的依賴,還是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這一次,蘋果公司不打算再冒任何風險。在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職僅僅35天后,蘋果就宣佈將在接下來的四年內,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用於建設新的製造設施、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創造2萬個新工作崗位,併成立一家專注於勞動力培訓的製造業學院。
蘋果公司已經採取了公開措施以滿足總統的願望,當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尼克(Howard Lutnick)於4月13日宣佈計算機和半導體將獲得90天的豁免期,暫時免受總統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高達145%的高額關稅時,蘋果公司的高管們可能進一步鬆了一口氣。蘋果和其他公司將適用未來另行確定的一套關稅。或許考慮到特朗普的最終目標只是將製造業移出中國,蘋果公司宣佈大幅擴大其在印度的生產運營,這可能基於一種假設,即總統並不介意蘋果的iPhone是在哪裏生產的——只要不是在中國生產就行。
但就像文森特·甘比尼一樣,蒂姆·庫克正痛苦地意識到,總統對於讓蘋果在美國本土生產產品的要求是認真的——而且是要儘快實現——而不是讓蘋果通過進一步擴大印度生產來慢慢拖延。
蘋果公司以及其他企業的反駁意見是,美國的勞動力成本會導致他們的產品在本土市場失去競爭力,有人甚至認爲,如果iPhone在美國生產,售價可能高達3500美元。
蘋果的說法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因爲中國及亞太其他地區的勞動力成本只是美國的幾分之一。此外,蘋果已經在中國投入了數十億美元,建立並維護了一條能夠滿足其嚴格質量標準的可靠供應鏈。如果將生產轉移到印度或美國,不僅成本會更高,產品質量也可能下降。實際上,蘋果產品的所有零部件也並非全部在美國製造。那麼,面對這樣的僵局,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是什麼呢?
回到文森特·甘比尼和哈勒法官的話題。按照法官的要求,甘比尼花錢買了一套全新的西裝和領帶,從而滿足了法官關於在法庭上爲當事人辯護時要有「律師樣子」的命令。蘋果公司的應對方式可能是花錢在美國建設或租賃最終組裝工廠,同時至少使用一定比例的美國本土零部件和合同製造商。蘋果還可以將原型設計、生產以及過渡性製造外包給當地願意承接這些工作的公司。這樣一來,蘋果不僅能大幅節省在亞太地區交通的成本,同時還能以實際行動表明其願意加快在美國增加製造業和高科技崗位的誠意。否則,就像甘比尼和法官一樣,蘋果最終會明白特朗普當初到底有多認真。

編輯/Ro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