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付费用户破1.2亿,月活连跌14季,腾讯音乐的“甜蜜”与“烦恼”

TMTPost News ·  May 15 19:02

文 | 港股研究社

当全球音乐产业在AI作曲、元宇宙演唱会等新技术浪潮中激烈竞逐时,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的“隐形冠军”腾讯音乐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2025年一季度营收73.6亿元、净利润22.3亿元,核心业务在线音乐收入占比逼近80%。

然而,这份财报的B面,是活跃用户连续14个季度流失的隐痛,是字节跳动“汽水音乐”以抖音生态为矛直插腹地的威胁,更是网易云音乐以社区黏性实现反超的步步紧逼。

数字音乐市场的战火从未停歇,但胜负手已悄然转移:从版权争夺转向生态闭环,从付费订阅转向场景渗透,从流量收割转向价值深耕。

当腾讯音乐用“提纯用户”筑起护城河时,对手们正以更锋利的武器——短视频的即时满足、车载场景的碎片化消费、AI的精准投喂——撕开缺口。

这场战役的终局,或许不属于某个单一平台,而是属于那些能同时驾驭技术、内容与用户心智的“全能王者”。

财务亮眼但用户根基动摇,在线音乐“量价双升”能否持续?

腾讯音乐发布的一季度财报展现出高质量增长态势。报告期内,公司营收达73.6亿元,同比增长8.70%;调整后净利润为22.3亿元,同比增长22.8%。

其中,在线音乐业务作为核心增长引擎表现亮眼,在线音乐服务收入达58.0亿元,在线音乐订阅收入为4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和16.6%。

从核心数据来看,付费用户规模与付费率延续了过去几个季度的增长趋势。本季度,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8.3%,达到1.229亿;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ARPPU)从2024年同期的10.6元提升至11.4元。

尽管付费业务成绩斐然,但腾讯音乐在用户基数维护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自2021年四季度首次出现同比下滑以来,截至今年一季度,其在线音乐月活跃用户数已连续14个季度同比下降。

今年一季度,月活跃用户数环比流失100万,目前为5.55亿。随着主打“免费畅听下载”的汽水音乐加速布局市场,这一维护难度还将进一步加大。

海豚智库分析显示,汽水音乐自去年下半年重启攻势后,月活跃用户规模显著提升,今年年初已接近1亿大关。QuestMobile发布的2025春季中国移动互联网实力价值榜也印证了汽水音乐的市场潜力,其以11.48%的活跃渗透率跻身90后人群媒介偏好APPTOP10。

此外,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音乐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报告指出,48.6%的用户仅偶尔在音乐平台付费,25.7%的用户有长期付费习惯,另有25.7%的用户从未在音乐平台进行付费。

这表明,尽管用户付费意识有所增强,但在线音乐市场的付费模式尚未完全成熟,腾讯音乐单纯依靠“提纯”用户获取利润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

社交娱乐业务萎缩,抖音系冲击下的“第二曲线”困局

当会员规模逐渐触及增长天花板,腾讯音乐若想持续维持财报中亮眼的付费数据,从根源上减少免费用户占比无疑是高效策略。

然而,会员付费模式的核心本质,实则是一场围绕持续价值交付能力的激烈竞争。

腾讯音乐若要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不断提升用户对其服务的价值感知,而丰富多元的音乐资源储备与优质卓越的使用体验,正是获取用户认可的重要砝码。

在音乐资源布局上,腾讯音乐已积累可观的内容储备。截至2024年年底,其授权及共创的音乐与音频曲目总量已超2.6亿首;独立音乐人注册数量较上一年新增10万名,总数达58万名。

进入2025年一季度,腾讯音乐进一步巩固内容合作版图,不仅与索尼音乐娱乐、英皇娱乐和滚石唱片完成续约,还深化了与韩国Starship娱乐、YG娱乐,以及日本ACG娱乐厂牌KADOKAWA的合作关系,同时与说唱音乐经纪公司种梦音乐D.M.G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不过,腾讯音乐在内容赛道并非一枝独秀。2024年,网易云音乐在版权储备方面同样收获颇丰,与福茂唱片、CJ娱乐、Kakao娱乐等达成合作;同时,其平台吸引力不断增强,成功吸引超77.4万名独立音乐人注册,这些音乐人累计上传约440万首原创音乐作品。

汽水音乐也凭借与抖音的协同效应,在内容生态建设上成绩斐然。双方共同发起的“看见音乐计划”吸引超12万首歌曲参与,助力1.6万首歌曲借助短视频走红,其中超50首歌曲全网流媒体年播放量突破1亿。

截至2024年末,34万音乐人入驻抖音开放平台,汽水音乐歌曲收藏量前3000的TOP音乐人在抖音全年涨粉超300万。

在业务结构方面,腾讯音乐的社交娱乐业务面临较大压力。今年一季度,该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1.9%,降至15.5亿元。

虽然从同比下滑幅度来看,社交娱乐服务业务显现出一定的企稳回升态势,但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互联网头部平台带来的竞争分流影响持续加剧。短期内,腾讯音乐的社交娱乐业务仍大概率延续收缩趋势。

未来增长猜想:车载音乐与AI或成关键战场

近日,有消息称,腾讯音乐正谋划收购喜马拉雅,且该项交易早在两个月前便已启动。

面对这一传闻,喜马拉雅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尚不知情。不过常言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事实上,这一传闻并非毫无征兆。

早在2022年,就有消息称腾讯音乐与喜马拉雅曾就合作展开接触,但由于管理权分配存在分歧,双方谈判最终陷入僵局。

在车载音频市场领域,竞争正变得愈发激烈。作为腾讯音乐2024年重点拓展的应用场景之一,车载音乐消费市场备受瞩目,而网易云音乐同样对这片蓝海市场志在必得。

亿欧智库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发布的《202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展后洞察报告》显示,网易云音乐车载版已成功覆盖九成以上车企及相关车型,成为炙手可热的车载音频品牌。

与此同时,在2025上海车展上,喜马拉雅车联网事业部总经理武冰冰透露,喜马拉雅目前已与超80家车企达成合作,覆盖98%的网联车型,其活跃用户日均收听时长更是达到95分钟,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若腾讯音乐此次真能成功收购喜马拉雅,这无疑将是一次极具战略价值的布局。

一方面,能够显著强化腾讯音乐在车载音频市场的竞争力,为其开辟新的增长路径与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还可借助喜马拉雅在UGC+PGC内容生态方面的优势,进一步丰富自身内容品类,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音频消费需求,从而提升用户粘性与活跃度。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季度,腾讯音乐推出的《盗墓笔记》多人有声剧一经上线便迅速走红,以惊人的速度创下平台最快破千万播放量的有声剧专辑纪录,展现出其在有声内容领域的强大潜力。

结语

总体来看,腾讯音乐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既展现了在线音乐付费生态的阶段性胜利,也暴露出用户增长乏力、竞争维度升级的深层危机。

在版权壁垒逐渐消融的当下,其“付费提纯”策略虽能短期支撑利润,但月活持续流失、汽水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的夹击,已为长期增长敲响警钟。

面对车载场景争夺、AI技术军备赛、长音频内容扩容等新战场,腾讯音乐需以更开放的生态思维重构护城河。

无论是通过收购喜马拉雅补足内容短板,还是借助AI与场景化运营重塑用户价值,这场战役的终局或将取决于平台能否在“存量榨取”与“增量创造”间找到平衡。

音乐产业的竞争,正从“版权囤积”转向“生态融合”,而腾讯音乐需要证明的,不仅是财务数据的韧性,更是定义下一代音乐消费形态的野心。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