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17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密集发行,银行发行规模占比超七成

Securities Times ·  May 14 22:43

近日,金融机构、创投公司、科技型企业纷纷“抢滩”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自5月9日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落地后,截至5月14日,各类机构已发行+待发行科技创新债券77只,已发+待发规模合计超过1700亿元,其中银行发行规模1200亿元,占比超七成,在科技创新债发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机构参与发行科创债可以丰富科创债券产品体系,通过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满足中小型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发行规模超1700亿元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同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同步发声,科技创新债券就此面世。

5月9日,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主办、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承办的科技创新债券上线暨集中路演活动在北京举办,标志着科技创新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上线。同日,上海首批科技创新债券也已落地。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自5月9日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落地后,截至5月14日,金融机构、创投公司、科技型企业合计已发行49只科技创新债券,合计发行规模达1226.40亿元。同时,按照计划发行规模来看,接下来还有28只科技创新债券将启动发行,合计计划发行规模为477.60亿元。结合目前已经发行和待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其发行规模合计达到1704亿元。

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主体涉及金融、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半导体、医药生物等行业,类型囊括一般中期票据、一般公司债、超短融债券、私募债、商业银行债、证券公司债等。

发行期限方面,上述77只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期限以中长期居多,6只债券的期限不低于10年,50只债券的期限在3年至5年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获得投资者的高度认可。5月9日,东方证券在上交所成功发行1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成为全国首批发行该创新品种债券的券商之一。本期债券市场反应热烈,获得投资者广泛参与,全场认购倍数超8倍。

国泰海通、中国银河等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全场认购倍数均在7倍以上。此外,申万宏源、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国家开发银行、扬州国投等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也获得了4倍以上认购。

银行发行规模占比超七成

与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相比,债券市场“科技板”下的科技创新债券最大变化在于拓宽了发行主体,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纳入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范围。

Wind数据显示,自5月9日以来,金融机构已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078.50亿元,还有341.5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待发。这意味着,近期金融科技合计发行金融科技债券将达到1420亿元,占比达到83.33%。

具体来看,银行的发行规模达到1200亿元,占比达到70.42%。其中,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的发行规模均为200亿元,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的发行规模分别为150亿元、100亿元,渤海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的发行规模均为5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加入科技创新债券发行队伍后,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人的信用评级普遍较高。Wind数据显示,在目前已发行和待发行的77只科技创新债券中,发行人主体评级为AAA级的有57只,占比达74.03%。

科技创新债券将为银行支持科技创新提供新的资金来源。工商银行称,本次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规模200亿元,是首批发行的规模最大的金融类科技创新债券之一。募集资金将通过贷款、债券、基金投资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同时,工商银行还积极承销和投资首批科技创新债券,高效满足客户科技领域融资需求。在首批公告发行的36个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类项目中,工商银行担任主承销商的项目有12个。募集资金将投向半导体、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

新世纪评级认为,目前债券市场科创类债券发行人仍以成熟的大型企业为主,对中小企业的兼容度相对较低。中小型科创企业对银行借款等传统间接融资渠道的依赖仍然较高。发行主体范围扩大至金融机构后,债券市场资金可以通过发放科创贷款、参与科创投资等方式投向中小型、创业型科技企业,极大地拓展了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覆盖范围。

未来或迎来爆发式增长

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市场动能积蓄的双重驱动下,我国科技创新债券市场或迎来爆发式增长。

据Wind数据,截至5月13日,科创债券存量为2023只,共计2.10万亿元。从券种结构分布上看,各市场主要品种均有覆盖,公司债存量余额最多,为1.22万亿元,债券数量达1124只。

东吴证券认为,随着我国科创债市场的不断完善,一方面在市场体量上或实现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市场结构上或向美国等成熟海外市场靠拢,例如科创债发行期限预计将进一步拉长,发债主体信用资质预计将进一步多元化,发行主体中从事高科技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数量预计将进一步增多,不仅助力资金期限与科创型企业较长的研发周期、投资回收期更为匹配,还可助力畅通科创型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加快隶属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企业从成长到成熟的发展进程。

据了解,在2021年统一了绿色债券支持目录后,当年绿色债券发行量增速高达45%。今年科技创新债券相关规定不仅统一了科创债规则,而且拓宽了发行主体,还为股权投资机构创设了风险分担工具。

平安证券预计,在政策支持下,今年科创债发行量或放量,金融机构和国有股权投资机构或贡献更多增量。

华福证券表示,考虑到目前政策在积极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未来预计会有更多不同行业的企业主体参与进来。随着更多机构的参与,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和融资需求,这将促使科创债券的品种不断创新,市场规模有望实现扩张。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