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光伏行業人士回應美國關稅影響:系統性恐慌致板塊下挫,潛在影響存不確定性。
受美國政府加徵關稅等因素影響,4月7日開盤後A股、港股均大幅下挫,光伏上市公司也難以倖免,股價普遍大幅走跌,當日收盤,港股方面,協鑫科技跌23.16%,信義光能跌19.53%,A股方面,東方日升跌18.88%,天合光能跌17.72%,晶科能源跌14.31%,隆基綠能、晶澳科技等跌停收盤。
「今天行情走勢失真了,光伏板塊下挫也是受到系統性恐慌的影響。」針對美方新關稅政策對光伏行業的影響,證券時報記者諮詢了多位企業人士、行業協會人士及行業專家。多方認爲,新的加徵關稅政策對光伏行業影響不大。
對於這一判斷,業內人士給出了判斷的依據——中國光伏產品輸美渠道此前已經被圍追堵截,中國產光伏和東南亞產光伏產品本來就面臨美國的高關稅壁壘,此番新實施關稅不會造成直接影響。
「關稅其實對光伏影響相對比較有限,因爲境內已經沒有組件產品直接賣到美國去了,中國企業原來是通過借道東南亞向美國出口,後來由於東南亞受到雙反限制,現在主要都是美國本土的組件工廠——包括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的子公司或合資公司——完成美國市場銷售。」一位一線光伏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說道。
此外,也有企業人士反饋,美國光伏市場年新增容量約50GW,目前並未看到新的關稅對全球新增光伏需求會產生負面影響。
「我們公司在美國沒有業務,中國光伏產業在雙反等貿易問題上與美國纏鬥多年也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面對新的關稅,企業應該也不會很慌亂。」其中一家光伏企業人士向記者說到。另外一位企業人士則認爲,雖然過去圍繞光伏的貿易限制仍然存在,但此次新的關稅不會疊加,並不會產生明顯的直接影響,暫時也看不到對全球光伏整體需求的負面影響。
除了上述較爲樂觀的預期之外,在記者採訪中,多位行業人士也表達了潛在影響不容忽視的觀點:「短期影響不好判斷,需要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這是一次全球貿易秩序的重構,衝擊不會小,而且各國還在博弈過程中,短期影響不好評論。」另外一家頭部廠商人士告訴記者,一旦光伏被徵收額外的超高關稅,那麼在光伏與美國本土燃氣比拼發電成本的競爭中,光伏的發展可能並不樂觀;另外,除了新增關稅,美國的新能源補貼政策也可能面臨調整,如果兩者疊加到一塊,對光伏產業將十分有挑戰性。
關於美國新能源補貼政策調整的可能性,受訪的另一家企業人士也予以證實:「特朗普上臺之後,美國在新能源支持政策方面肯定會退坡,這個業內也都有預期。」
此外,業內人士還向記者反饋,此輪新的關稅的確會對光伏產品輸美的供應鏈成本有一些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此輪關稅對東南亞輸美光伏產品的影響還有爭論,業內看法並不統一。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向記者表示,中國不直接對美國出口光伏產品,但由於美國對東南亞的最新關稅稅率也很高,所以對這部分產品會產生影響。其提供的數據顯示,美國進口組件的70%—80%來自東南亞。
而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專家組副主任呂錦標看來,由於美國國內無替代產能,稅率相對低的東南亞產組件仍然會出口美國,美國光伏電站投資商將爲高稅率買單,同時,美國今年裝機量會比預期下滑。他提供的數據顯示,美國對東南亞四國的直接雙反稅率有的比較低,加上本次新的關稅,合計稅率在50%—60%左右,考慮到0.8元/W的出口價格及加徵0.4-0.48元/W的關稅,這部分組件在美國市場的銷售價格達到1.2—1.28元/W,相比美國本土一體化組件依然有競爭力。
根據SMM上海有色網的判斷,近年來,美國持續推動光伏組件本土化生產,但受制於美國本土光伏產業鏈配套不完善,電池及組件輔材均主要依賴進口,且此前多來自於東南亞。美國爲推動產業回流,增加關稅提高貿易壁壘。
SMM認爲,此次關稅調整後,一方面美國光伏進口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美國光伏項目經濟性大打折扣,影響需求增長。另一方面,對於以出口美國爲主的廠商來說,業務進一步遭受打擊,但部分低關稅產地的經濟性開始凸顯,中國以外地區的光伏產業鏈佈局開始重構。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