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金徽酒翻身,要谢谢复星

金徽酒翻身,要謝謝復星

讀懂財經 ·  04/01 10:58

讀懂財經·消費組原創/出品

作者:楊揚

編輯:夏益軍

曾經國內盛行產業投資:以產業+投資的打法,充分利用產業優勢和資金優勢,進行產業整合。這種產業投資間接影響了兩家酒企的命運。

2020年,復星大擺酒局,先飲金徽,再喝捨得,成爲兩家名酒的掌舵人。但之後因爲白酒逆週期、同業競爭等問題,復星留下了那時候業績更穩的捨得,對金徽酒不斷減持,最終退出了金徽酒掌門人的身份。

兩家酒企的命運也來到轉折點,被複星賦能的捨得業績急轉直下,2024年已經是上市白酒業績吊車尾的存在。離開復星的金徽酒反而愈挫愈勇,營收、利潤增速都位列上市白酒前六。

金徽酒和捨得的故事再次印證了產業資本很難做好企業運營。

本文持有以下觀點:

1、復星務虛,金徽務實。復星沒有考慮到,企業的業務能力不一定能匹配戰略方向,其主導的全國化、高端化過於激進,使捨得庫存高企,業績下滑。離開復星的金徽酒選擇深耕西北、產品的高端化升級也更符合當地消費水平,最終業績止跌回升

2、產業資本很難做好企業運營。一來,產業整合強調短平快,追求短期出成績,這種慣性會讓其在企業運營中追逐短期利益,忽視企業的長期發展。再者,產業整合後,產業集團控股實體企業,會擴大管理半徑,出現企業管理磨合難,甚至是外行指導內行的情況。

/ 01 /

金徽酒與捨得分野

2020年,價值投資「瘋行」,白酒成了核心資產中的核心。那時候,資本市場沾酒必漲,白酒板塊年漲幅中位數達到121%。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好資產自然會吸引到「門口的野蠻人」。

有中國版伯克希爾之稱的復星系大擺酒局,先是以25.54億拿下了甘肅酒王金徽酒38%的股權,再是以45.3億拍下川酒金花捨得70%的股權,成爲兩大名酒的第一大股東。

收購之初,消費升級餘威尚在,金徽酒與捨得倒也順風順水。2020年-2022年,金徽酒營收復合增速7.8%,捨得更是幹到了49.6%。

可惜好景不長,2022年後消費急轉直下,白酒遇冷,業績疲軟、庫存積壓都暴露了出來。行業盛傳,未開封的庫存至少價值3000億元,相當於2021年零售總額的一半。

金徽、捨得作爲二線白酒既沒有高端白酒的品牌力,也不像低端白酒那樣受益消費降級,業績壓力首當其衝。

2022年,金徽酒利潤同比下降14.1%,發展勢頭更猛的捨得也在下一年利潤停滯。

爲了在更激烈的戰場集中精力,復星做了取捨,對那時業績更好、底蘊更足的捨得持續加碼,對金徽酒持續減持,最終在2023年退出了金徽酒第一大股東的身份。

兩大名酒的命運也到了轉折點,被複星賦能的捨得酒業績急轉直下,離開復星的金徽酒反而愈挫愈勇。

體現在業績上,作爲眼下唯二發佈24年業績的兩家酒企,業績對比異常扎眼。

2024年捨得營收同比下降24.41%,凈利潤同比下降80.46%。2024年前三季度,捨得凈利潤是白酒板塊中下降第三多的企業。

而金徽酒是少有能逆勢增長的中端白酒企業。2024年,金徽酒營收同比增長18.59%,凈利潤同比增長18.03%。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利潤增速均排在行業前六。

行業重點關注的庫存問題,金徽酒也比舍得好不少。2024年,捨得酒存貨佔收入比重已經達到97.5%,金徽酒存貨佔收入比重則是55.9%。

復星是如何把捨得好牌打亂的,金徽酒又是如何逆襲的?

/ 02 /

復星務虛,金徽務實

復星的戰略眼光很毒,發現了白酒週期的兩大增長密匙:全國化、高端化。這也是復星入主金徽、捨得後,給兩大名酒定下的戰略方向。

但從後視鏡看,復星的戰略效果不好,捨得營收、利潤增速都已接近在白酒板塊中墊底了。

看似正確的戰略卻沒收穫好業績,這裏面的癥結是,復星沒有考慮到,企業的業務能力不一定匹配的了戰略野心。

捨得的發展軌跡就是明證。

復星入主捨得後,在產品上大力推高端,甚至推出藏品捨得10年,定位千元價格帶。在全國化上密集招商,2021年其省外經銷商數量一年增幅超4成。

但最終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產品上舍得價格倒掛嚴重,大力發展的省外市場也在拖後腿,2024年捨得省外營收同比下降30.3%。

更嚴重的是,全國化、高端化也讓捨得的庫存積壓問題比行業更嚴重。捨得庫存商品佔營收比重爲18.4%,是上市白酒行業平均水平(7.7%)的2.4倍。

高端化、全國化沒成功,還是捨得的品牌撐不起來,捨得次高端的市場定位以及濃香型的品類定位,都是全國化競爭最激烈的領域,捨得品牌優勢並不突出:

捨得次高端白酒市場份額僅3.7%,同爲濃香型次高端的劍南春、洋河份額都超過10%。品牌撐不起仍激進擴張的結果,就是庫存積壓反噬業績。

反觀,金徽酒在復星退出後,業務上明顯更務實。復星入主時,金徽酒也在大力推高檔化、全國化。

高端升級方面,復星計劃推出「隴南春」切入500元以上價格帶。同期,金徽酒大力進行全國化擴張,2020年-2022年省外市場營收佔比從15%提升至22%。

但兩大戰略遲遲沒有正反饋,隴南春沒濺起多大水花,大力佈局的全國化反而拖累了利潤:

復星全國化路徑是以高投入換市場,2020年-2022年,其銷售費用率從19%飆升至28%,由此造成金徽酒2022年凈利潤同比下滑13.73%。

復星退出給金徽酒帶來了轉機。

金徽酒開始放緩全國化,深耕西北根據地,把省外擴張重點集中在陝西、寧夏等鄰近省份。

這是因爲根據消費者調研,金徽酒品牌認知集中在甘肅及周邊200公里半徑市場,全國知名度可能還不如二鍋頭。

高端化雖然延續了復星的策略,但價格更貼近當地消費水平,重點放在了300元以上的金徽年份、金徽老窖系列。

現在看,金徽酒調整頗具成效,24年其300元以上產品營收同比增速最快,達到41.17%,帶動了營收增長,同時收縮全國化後,公司費用投放壓力減少,利潤連續兩年重回正增長。

金徽酒和捨得的故事也再次印證了產業資本很難做好企業運營。

/ 03 /

產業資本很難做好企業運營

郭廣昌拿下金徽酒、捨得後,被外界解讀爲資本大佬投資區域酒廠,意圖做白酒行業資源整合。

差不多同一時期,有高瓴LP評價張磊:「張磊是不會滿足於投資人這個身份的,他要做一個資本企業家。」

投資人對產業資本掌門人的評價,反映了當時的一種產業投資趨勢:以產業+投資的打法,充分利用產業優勢和資金優勢,進行產業整合。

沿着這個思路,復星系把捨得轉型爲平台型企業,以捨得收購容納更多酒類資產,如23年收購夜郎古酒。高瓴也在寵物醫院、藥房等多個領域開始了買買買,攢出了新瑞鵬、高濟。

但事後從結果看,大多不成功。捨得成了上市白酒中吊車尾的存在。新瑞鵬作爲高瓴併購整合的核心代表,空有市佔率,虧損卻越來越大。

產業整合大多沒有獲得原本的預期成果,核心原因是產業整合很難做好企業運營。

一來,產業整合強調短平快,追求短期內出成績,這種慣性會讓其在企業運營中追逐短期利益,忽視企業的長期發展。

2021年復星背書,捨得省外經銷商數量一年增幅超4成,雖然使營收上了一個臺階,但後續復星沒有重視終端動銷疲軟,最終使其庫存積壓遠超行業。

再者,產業整合後,產業集團控股實體企業,也會擴大管理半徑,出現企業管理磨合難,甚至是外行指導內行的情況。

從2021年開始,捨得高層變動頻繁,連最核心的董事長一職,也兩年三度換帥。頻繁的人事變動,導致捨得管理執行不清晰,出現了「喝捨得酒,做普信男」的明顯業務失誤。

回顧復星,高瓴等產業資本走過的路,對管理者最大的啓示或許在於,放棄對併購整合的盲目尊崇,重新回歸到商業本質。

免責聲明: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或受訪人提供的信息撰寫,但讀懂財經及文章作者不保證該等信息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在任何情況下,本文(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評論 評論 · 瀏覽 329

熱點推薦

搶先評論

聲明

本頁的譯文內容由軟件翻譯。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翻譯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