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文远知行警告无人驾驶技术盈利“难以预测”

文遠知行警告無人駕駛技術盈利「難以預測」

觀察者網 ·  03/31 07:09

【文/觀察者網 張家棟 編輯/高莘】

據《金融時報》3月31日報道,自動駕駛科技公司文遠知行表示,希望能在五年內實現盈利,但該公司同時警告稱,國際政府監管政策和商業合作的不確定性使得盈利時間「難以預測」。

文遠知行創始人韓旭表示,自動駕駛技術需要巨額投資,獲得回報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文遠知行已在納斯達克上市,並獲得了英偉達的投資,但是過去三年中每年的虧損都在擴大。

去年10月,文遠知行通過在紐約納斯達克交易所的首次公開募股和私募共籌集了4.41億美元(約31.9億元人民幣)。

文遠知行近年利潤表現 金融時報

在招股書中,文行知遠表示,其2023年虧損將增至19億元人民幣,但該公司表示,這一虧損額比提供類似服務的同行業上市公司都要小。最新年度業績顯示,2024年文行知遠的虧損額將擴大到25億元人民幣。

目前,該公司已經在中國、法國、新加坡和瑞士推出了有限的自動駕駛巴士服務,並在中國城市試運行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同時還與優步合作在阿布扎比提供Robotaxi服務。韓旭表示,公司還希望拓展到西班牙和德國等在內的歐洲市場。

分析師表示,包括中國的百度、小馬智行,以及谷歌在美國的Waymo等公司,該行業領先公司的Robotaxi運營業務尚未實現盈利。如今韓旭的言論與文行知遠的財務表現,進一步凸顯了無人駕駛汽車技術變現的難度。

文遠知行在巴塞羅那測試的自動駕駛巴士 蓋蒂圖片社

韓旭同時表示,公司何時實現盈利將取決於政府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監管速度、公衆對該技術的開放程度以及合作伙伴整合自動駕駛系統的速度。

標普全球移動服務分析師陸道寬表示,軟體、維護和研究的高成本可能會令中國的Robotaxi企業至少在2028年之前難以實現盈利。

他表示,與從傳統汽車改裝而來的Robotaxi相比,專門設計的Robotaxi生產成本更低,而且可以享受更大的規模化降本效應。「從激光雷達到芯片,整個供應鏈的成本降低也將令企業受益,但只有當Robotaxi在道路上的表現能與人類駕駛員媲美時,全面商業化才有可能。」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評論 評論 1 · 瀏覽 1563

評論(1)

熱點推薦

寫評論
1

聲明

本頁的譯文內容由軟件翻譯。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翻譯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