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药师帮逆市盈利,鲶鱼效应下的医药流通行业向何处去?

藥師幫逆市盈利,鯰魚效應下的醫藥流通行業向何處去?

億歐網 ·  03/28 06:20

01

藥師幫全年凈利潤首次全面轉正

醫藥流通行業何去何從?

2024年,藥師幫全年營收達179.04億元,同比增長5.5%;凈利潤首次轉正,歸屬於股東的凈利潤3001.3萬元,相比2023年淨虧損31.89億元,實現扭虧爲盈;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6.56億元,同比增長45%,體現現金流管理能力優化。

藥師幫自2015年成立以來,經歷高速擴張、戰略調整及盈利突破三個階段。從「醫藥界的拼多多」到如今的百億營收、初步盈利,並一舉滲透全國98.6%的縣域——累計註冊買家數超82.7萬家,其中藥店49.1萬家、基層醫療機構33萬家。

藥師幫走過的十年也是中國醫葯流通行業重構的十年。當下,正處於數字化與高質量發展階段——技術重構產業生態。

藥師幫等B2B醫藥數字化平台在兩票制與集採時代無疑是傳統醫藥流通行業的「鯰魚」與「闖入者」。藥師幫崛起背後折射出醫藥流通行業怎樣的趨勢變化?

02

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院外市場倒逼精細化運營

商務部發佈的《2023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藥品流通市場銷售規模穩步增長,全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29304億元。

大型藥品流通企業的規模優勢持續增強,從市場佔有率看,藥品批發、零售企業集中度均持續提高——2023年,前5家藥品批發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同期全國醫藥市場總規模的51.3%, 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前10位佔比59.6%,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大型企業憑藉資金、網絡及管理優勢逐漸主導市場。

從國際經驗看,美國、法國和澳大利亞等歐美髮達國家,排名前三位藥品流通企業合計均佔本國市場總額的 90%以上;日本排名前五的藥品流通企業市場佔有率也達 80%,我國藥品流通行業結構仍有較大優化空間。

與此同時,隨着公立醫療體系和醫保制度的不斷改革,目前的醫藥流通渠道由傳統的醫院終端直銷爲核心的藥品終端渠道,向分佈更爲關闊的基層醫療終端和藥店零售終端輻射,院外市場的零散訂單倒逼醫藥流通企業精細化運營。

作爲院外數字化醫藥流通服務龍頭,藥師幫搶跑賽道佔據先發優勢,客戶黏性較高。2024年年報顯示,藥師幫的月活躍買家爲43.3萬家,其中月均付費買家數佔比92.7%,月均訂單數爲28.5單。

03

數字化轉型與專業服務能力

規模效應、渠道制勝時代下集中度持續提升,醫藥流通企業開始進入下一個戰場——數字化轉型、服務升級。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醫藥電商銷售額達2489億元,佔行業8.5%,其中,第三方交易服務平台交易額1097億元,佔醫藥電商銷售總額的44.1%;B2B業務銷售額1253億元,佔醫藥電商銷售總額的50.3%;B2C業務銷售額139億元,佔醫藥電商銷售總額的5.6%,網上藥店與實體藥店形成「三七格局」。

醫藥電商狂飆勢頭不減,多年來增速持續領跑其他渠道,未來線上醫藥銷售佔比將持續攀升,甚至進入「平分天下」階段。

醫藥電商撬動了數字化轉型的序幕,藥品流通企業紛紛開展智慧供應鏈和數字運營管理體系建設,推進零售環節線上線下融合,提升醫藥產業鏈效率。

九州通打造「三網(倉儲、交通、信息網絡)合一」物流供應鏈體系及「Bb/BC一體化」高效供應鏈物流服務模式;大參林開展智慧供應鏈項目,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構建全業務鏈路(需求計劃→供應管理→倉配管理→銷售運營)運營平台;藥師幫打造了智慧供應鏈系統和雲商通、掌店易、光譜雲診。

數字化轉型驅動效率革命,而專業服務能力則逐漸成爲藥品流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零售藥店開始致力於提升藥學服務能力,發展慢病管理、診療康復、患教諮詢、特藥服務等業務,對我國醫療機構專業藥學服務形成有益補充。比如DTP藥房,就類似於嚴肅的醫療場景,需要爲入店患者提供除「賣藥」之外的更多服務。

有評論指出,醫藥流通行業平均毛利率僅7.3%,但專業化服務(如DTP藥房、供應鏈金融)可能帶來5-10個點的溢價空間。

而藥師幫也積極佈局除了「賣藥」以外的智慧診療項目。2024年下半年起率先投放慢病檢測儀、微型血球儀和免疫小方盒三款POCT產品,短短几個月三款設備銷售及投放超1.5萬台,未來還將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實現更高效率更高質量的輔助診斷診療。

04

行業走向「效率爲王」時代

數字化醫藥平台崛起的背後是醫藥流通行業從政策紅利轉向效率創新,未來供應鏈韌性、數據資產運營、合規能力可能成爲新的護城河。

而藥師幫的優勢在於數字化能力重構醫藥流通價值鏈,通過技術降本、數據賦能和模式創新,在基層市場滲透、供應鏈效率、政策響應速度等方面暫時超越傳統企業。

信達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預計藥師幫2025-2027年營業收入分別約爲 208 億元、 235 億元、265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約爲 16%、13%、13%,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爲 1.29 億元、2.74 億元、4.41 億元,同比分別約增長 330%、 113%、61%,對應當前股價 PE 分別約爲 41 倍、19 倍、12 倍。

2024年醫藥流通行業的競爭本質是數字化能力對傳統價值鏈的重構,下一個賽點可能是看參賽者能否通過技術深化與生態協同,將流量優勢轉化爲可持續盈利能力,同時規避政策與供應鏈風險。

行業整體走向「效率爲王」時代,唯有兼具數據資產、供應鏈韌性及合規能力的企業方能勝出。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評論 評論 · 瀏覽 607

熱點推薦

搶先評論

聲明

本頁的譯文內容由軟件翻譯。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翻譯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