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官方發文表示:「人用眼睛和大腦開車,而不是一套傳感器,特斯拉的車也一樣,更先進、更智能、更純粹的駕駛體驗,從一輛特斯拉開始。」
特斯拉的FSD高階智能駕駛系統是當前世界上唯一的純視覺方案。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認爲,在複雜的道路駕駛環境中,模擬生物神經網絡和眼睛的視覺系統才是最爲有效的方式。他在多個場合批評激光雷達技術爲 「錯誤的解決方案」,並強調視覺系統尤其是基於顯式光子計算的技術,在感知精度和可靠性上遠超雷達和視覺的組合。因爲當雷達與視覺感知數據發生衝突時,系統難以判斷應該信任哪一方,這種不確定性是自動駕駛系統無法接受的隱患。他認爲,純視覺方案才是自動駕駛的未來。
據了解,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通過攝像頭實時採集路況信息,並藉助視覺神經網絡將圖像轉化爲三維場景,再由自動駕駛計算機對場景進行分析和決策。其FSD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已經能夠應對各種複雜的駕駛場景,如沿着道路上的彎道行駛、在交叉路口先停車再通行、進行左右轉彎、導航經過環島路口、駛入/駛出高速公路等。
然而,與特斯拉的純視覺路線不同,我國有不少車企選擇了激光雷達方案。理想汽車宣佈,從2025年起,所有新車將全面標配激光雷達,涵蓋增程和純電車型。小鵬汽車、蔚來、極氪、問界等多家車企也選擇了激光雷達路線。理想汽車CEO李想表示,選擇保留激光雷達並非因爲技術不好,而是爲了安全。他指出,中美兩國道路條件與交通環境差異大,在中國夜間複雜路況下,攝像頭技術在缺乏光照時有效視野約100米,而激光雷達能在無光環境中實現200米甚至更遠的探測距離,極大增強夜間行車安全性。
華爲餘承東表示,我們堅持用激光雷達,因爲激光雷達可以提高安全性。在某些情況下,攝像頭可能會「致盲」,而激光雷達不會。
對於激光雷達與純視覺路線的選擇,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他表示,特斯拉在開發Model S、Model Y等車型時,國外的激光雷達價格昂貴,每個幾萬美元,而特斯拉的車售價相對較低。而且當時的激光雷達是旋轉運行的,還會影響風阻、外形等。而現在國內的激光雷達價格已經大幅下降,蔚來使用的最高配、最貴的才幾千元人民幣,有的激光雷達甚至只要一兩千元。
近年來,中國激光雷達行業在技術突破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進展,推動激光雷達從高端車型逐步走向平價化,甚至進入千元級時代。激光雷達價格下降的趨勢十分明顯,2021年每顆激光雷達的價格基本在1萬元左右,而到2024年,一徑科技發佈的 ZVISION EZ6 激光雷達價格打破 2000 元邊界,甚至比亞迪、億咖通等廠商宣稱可將激光雷達做到千元以內。
從技術成熟度來看,我國激光雷達行業在部分領域已經具備較強競爭力,特別是在車載激光雷達市場,中國廠商在全球市場份額超過80%。
目前,我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逐步向快速發展新階段邁進,市場滲透率持續快速攀升,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40%以上;到2030年,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將成爲市場主流。前瞻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保持樂觀態度,預計近年有較大的增長幅度,初步預測到2029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或將突破兩萬億元。在這一巨大的市場潛力下,激光雷達與純視覺路線的爭議也將持續存在,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不斷向前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作爲更懂中國產業的科技型決策智庫,先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所」,希冀發揮「產業研究+大數據+技術洞察+招商資源前置」的獨家特色產業規劃服務,爲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學、又前瞻、更落地的產業規劃整體諮詢方案。不僅提供產業規劃、招商引資、園區建設、和項目運營等綜合服務,還提供海洋經濟產業數據大屏監測、產業鏈圖譜編制、專項政策編制及培訓指導。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註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