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标题:《商汤24年亏损收窄,多模态技术有望维持领先,垂类行业AI应用持续落地——商汤-W(0020.HK)2024年报点评》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3月28日
分析师:付天姿,CFA,FRM(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040002)
分析师:王贇(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2120001)
联系人:宾特丽亚
往期回顾
【光大海外】商汤-W(0020.HK)2024 年中报点评
【光大海外TMT】商汤-W(0020.HK)2023年中报点评
【光大海外TMT】商汤-W(0020.HK)大模型发布会点评
【光大海外TMT】商汤-W(0020.HK)2022年度业绩点评
【光大海外TMT】商汤-W(0020.HK)内容生成(AIGC)业务发展跟踪点评
【光大海外TMT】商汤-W(0020.HK)2022年度投资者交流日点评
【光大海外TMT】商汤(0020.HK)2022年中报点评
【光大海外TMT】商汤(0020.HK)限售股解禁事件点评
要点
2024年业绩亮点:营收重回加速增长,生成式AI收入占比明显提升,亏损大幅收窄。2024年商汤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10.8%(23年同比下滑10.6%),生成式AI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从23年的35%提升至24年的64%;毛利率42.9%,相比23年44.1%小幅下滑;经调整净亏损43.1亿元,亏损同比缩窄33.7%;EBITDA -31.4亿元,亏损同比缩窄42.3%;研发费用(扣除SBC)40.5亿元,同比增长19.2%,销售费用大幅下降20.0%,反映公司在研发投入与费用管控间取得一定平衡。
经营现金流缺口扩大,但资金周转效率较明显优化,在供应链管理、应收账款回收及资产风险控制上成效显著。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9.3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6.9亿元,但循环周期从334天减少至228天,贸易应收、存货、贸易应付周转天数均减少;贸易应收款回款额同比上升19%;金融资产减值及合约资产亏损净额从18.4亿元降至7.8亿元。
资本开支下滑,总现金储备增加,为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提供坚实后盾。24年商汤资本开支11.3亿元,同比下降29.9%;总现金储备127.5亿元,同比上升11.8%;24年股权投资余额增至51.0亿元,债券投资适度收缩。
业务亮点:“大装置+大模型+AI应用”协同发展,1+X架构推动资源聚焦。
大装置:1)持续投入AIDC建设,扩大算力储备:自持5A级智算中心上海临港AIDC算力规模提升至23000 PetaFlops;根据IDC,24H1商汤以13.3%位列中国GenAI IaaS市场份额第三。
2)基础设施和算法协同,优化训练和推理效率:接入DeepSeek V3/R1,训练效率超过DeepSeek公开报告。
大模型:日日新大模型在多模态能力中维持行业领先。24M4推出日日新5.0,24M7推出国内首个音视频流式交互大模型日日新5.5,24M12 SuperCLUE测评基准显示其性能与DeepSeek V3并列国内榜首;25M4将发布日日新6.0,多模态理解、推理、交互能力提升明显,或将对标国际一流水平。
AI应用:推理成本下降驱动AI应用加速落地。
1)生产力工具:为企业办公、金融、政务等场景提高工作效率,2024年以订单金额为代表的客户付费意愿较2023年增长六倍。
2)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方案量产进程加速,25M3业内首批基于国产地平线J6M算力平台量产车型交付,25Q4预计将基于英伟达Thor平台量产UniAD端到端智驾方案;原生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智能座舱量产进度持续领跑行业。
3)交互工具:满足智能陪伴、智能硬件交互、智能营销等多场景用户需求,月均用户使用量较2023年增长8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公司生成式AI业务在高基数下收入增速或将放缓,视觉AI营收企稳仍需时间,下调25-26年收入预测15%/17%至48.8/62.4亿元,新增27年收入预测78.5亿元;考虑到生成式AI收入占比提升,毛利率承压,但研发费用率将逐步降低,调整25-26年净利润为-27.3/-6.6亿元(上次预测为-27.1/-18.3亿元),新增27年净利润预测1.4亿元。生成式AI打开中长期收入成长空间,智慧汽车收入有望加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AI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海外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XX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海外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