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仍是開拓藥業(09939.HK)面前的一道坎。
3月26日晚間,開拓藥業發佈年度業績報告。業績數據顯示,2024年,開拓藥業錄得收益500萬元,主要得益於KOSHINÉ化妝品的全球銷售;年內虧損淨額爲1.553億元,2023年爲虧損10.608億元,同比減少85.4%。
2023年11月27日,開拓藥業發佈公告稱,與安慰劑相比,KX-826(福瑞他恩)外用治療男性雄激素脫髮中國三期臨牀的頂線數據未達到顯著性差異。
這不僅是一次失敗,更意味着KX-826作爲重點管線,連續在前列腺癌、新冠以及男性雄激素脫髮這3項適應症上遇挫。
不過,開拓藥業仍未放棄KX-826這款藥物在治療脫髮上的研發,而且迫於資金危機以及前期的大量投入回報無果,公司正着力探索KX-826作爲化妝品的商業化上市。
這是開拓藥業轉型拓展化妝品賽道後的首份成績單。儘管化妝品業務已支持公司實現自我造血,但是從整體的運營來看,開拓藥業的「資金渴」難題仍未徹底解決。在此次業績公告中,其明確提示了公司有關持續經營的重大不確定性。
“公司有很多資產(管線),可以做License-out(對外授權),公司也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另外過去一年公司探索了化妝品業務,現在也有很多中國和國外的化妝品公司,更關注我們,未來這方面也可以進行很多合作,來獲得資金支持,維持公司的經營。”3月28日,開拓藥業創始人、CEO童友之在2024年業績溝通會上表示。
而在提到管線License-out時,童友之的介紹中出現了GT1708F(適應症:特發性肺纖維化,血液腫瘤)以及ALK-1/VEGF雙特異性抗體(適應症:實體瘤)的身影。
花2600萬做營銷,非皮科管線暫停
「2023年開業績發佈會時,公司處於非常黑暗的時期,我們經歷了在新冠藥物上巨大投入但未能收穫商業利益,也經歷了一個對我們來說期望很大的臨牀3期的失敗,這個時候公司進行了一定比例的人員縮減。當時我就在思考開拓的未來在哪裏。」童友之在上述業績發佈會現場回憶道,「我覺得應該要轉型,作爲一家創新藥企,我們深刻認識到自身在皮科具有獨特優勢,所以應該繼續深耕,通過『創新藥+化妝品』雙軌制發展拓展業務。」
正如童友之所言,過去一年是開拓藥業積極自救的變革之年。在收支數據裏,開拓藥業變動最大且最顯著的莫過於研發開支。業績數據顯示,2024年其研發開支爲7814.3萬元,上年同期爲9.39億元,同比下降91.7%。
對此,開拓藥業解釋稱,主要由於報告期間研發相關存貨跌價準備大幅減少、僱員福利及以股份爲基礎的薪酬開支減少以及無形資產減值損失減少,且本集團更加聚焦核心皮科管線(KX-826和GT20029)投入,而該等投入較腫瘤管線大幅減少。
在上述業績發佈會上,開拓藥業CFO章明明坦言,「研發開支大幅減少是因爲公司暫停了所有非皮科的臨牀試驗。」
對於一家Biotech來說,這無疑是無奈之舉。童友之不止一次提到非皮科管線和皮科管線在臨牀試驗費用上存在的量級差距,「一個皮科的3期臨牀在全外包情況下大概6000萬~7000萬元,而一個癌症的3期臨牀可能需要3億~4億元,甚至更多」。
當皮科成爲開拓藥業的業務重心,公司亦在「兩條腿」走路,同時發展化妝品業務。2024年7月10日,開拓藥業宣佈以KX-826爲核心的化妝品正式全球上市銷售,首款產品則是針對雄激素性脫髮(AGA)的外用脫髮液,KOSHINÉ是開拓藥業爲其化妝品設立的品牌名稱。
截至此次公告披露日,開拓藥業的防脫液設立了基礎款、升級款和植萃款,以天貓平台爲例,這三項產品同規格(60ml)的價格分別爲277元、358元、288元,另外其還推出了日拋(2mlx10支)規格。
上市5個月,賣出500萬元,對於開拓藥業來說,是否達到預期,或者說更爲關鍵的是,對眼下的開拓藥業來說,靠化妝品能否爲公司殺出一條生路。
顯然,開拓藥業還需要更努力。因爲對於化妝品業務來說,營銷開支驅動已是擺在檯面上的邏輯。業績數據顯示,2024年,開拓藥業的營銷支出爲2655.8萬元,上年同期只有698.4萬元,同比增長280.3%。
對於開拓藥業來說,如何提高營銷開支的效用,尤爲關鍵,因爲公司在資金上已是捉襟見肘。
資金捉襟見肘,開拓藥業何以爲繼?
業績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開拓藥業產生虧損1.55億元及經營現金流出淨額1.99億元,於2024年年末,公司的流動資產淨值爲505.10萬元,流動銀行借款約爲1.12億元,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爲0.53億元,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則爲1.47億元。
如何繼續生存下去,再次擺在開拓藥業的面前。在業績公告中,開拓藥業提到持續尋求與現有銀行信貸額度到期時續貸,今年3月,其續貸銀行信貸額度7000萬元,以部分土地使用權、樓宇及在建工程作抵押,已提取銀行貸款3500萬元;另外公司正積極尋求股權融資,並就認購本公司新股與若干潛在投資者進行磋商。
業務方面,化妝品仍是目前最直接的吸金方式。除了防脫液,開拓藥業還推出了祛痘膏及美白系列(精華和乳液),其中祛痘膏以KX-826爲主要成分,美白系列則以KT-939爲主要成分,這些產品均在今年年初上市,價格在200元~400元不等。
銷售方面,開拓藥業提到,其已爲化妝品業務制定多渠道數字營銷策略,採取差異化平台運營策略,佈局傳統電商平台以及抖音、小紅書等新興內容驅動型電商平台,此外公司還拓展海外銷售渠道,重點發展美國亞馬遜、自營線上銷售平台等全球平台。
今年3月12日,開拓藥業還宣佈與杭州塗麥科技有限公司訂立品牌與銷售運營合作協議,助力其在海外市場的銷售代理、品牌運營及市場推廣的業務合作。
後續放量如何,仍需等待進一步的數據出爐。眼下,與衆多Biotech一樣,開拓藥業也在尋求BD(商務拓展)機會,意圖通過對外授權若干在研藥物來獲取資金。
公告顯示,開拓藥業的管線分爲皮科、非皮科,另外還有3項臨牀前項目。皮科包括KX-826(正在開發治療男性和女性的雄激素性脫髮以及與米諾地爾聯用等試驗)、AR-PROTAC(GT20029,適應症:雄激素性脫髮,痤瘡)。
另外,開拓藥業還開發了一種美白領域的新原料——KT-939,這是一種酪氨酸酶抑制劑,可有效抑制黑色素生成,兼具抗氧化和抗炎特性,開拓藥業已經推出以此爲主要成分的美白產品上市銷售。
2024年10月底,開拓藥業宣佈其已獲得國際化妝品成分命名委員會的INCI審查批准,當前公司正在積極籌備將KT-939作爲一種新的化妝品成分在中國進行註冊。
童友之告訴時代財經,「對於KT-939,我們的思路有兩個,一個是做to c的思路,開發精華液和乳液;另外一個是通過to b的方式向全球授權使用,作爲原料對外銷售,這也很具有市場。」
非皮科包括GT1708F(適應症:特發性肺纖維化,血液腫瘤)、GT0486(適應症:轉移性實體瘤),以及ALK-1(GT90001,正在開發聯合PD-1作爲轉移肝細胞癌的二線療法等)。
3項臨牀前項目分別爲c-Myc分子膠(適應症:血液腫瘤和實體瘤)、PROTAC化合物(適應症:外用療法)以及ALK-1/VEGF雙特異性抗體(適應症:實體瘤)。
開拓藥業能否拿到BD合作以補充資金,仍是問號。
對於脫髮治療,在上述業績發佈會上,童友之強調了依從性的問題,他直言,因爲脫髮並不是一個致死性的疾病,所以患者的依從性並不好,這是影響脫髮治療的一個原因。
據童友之介紹,在公司的設計中,AR-PROTAC(GT20029)有可能實現更長效的效果,這可以提高患者依從性。「我們在中國做了2a期的臨牀,結果顯示一天使用一次和一週使用兩次的效果相差不多,所以未來的臨牀試驗要推動的就是證明一週使用兩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無論是探索BD、繼續推進皮科管線,還是發力化妝品業務,在2024年啓動變革之後,開拓藥業的2025年更顯關鍵。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