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券商2024年各項業務數據正逐漸浮出水面。
截至3月26日,已有中信証券(600030.SH)、東方財富(300059.SZ)、信達證券(601059.SH)、南京證券(601990.SH)、中泰證券(600918.SH)、國聯民生(601456.SH)共6家上市券商披露了2024年年報。
中信証券以637.89億元的營業收入、217.04億元的歸母凈利潤穩坐榜首,與南京證券成爲目前唯二在2024年實現了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同比雙增的「績優生」。
但從同比增幅來看,南京證券是當之無愧的「黑馬」:其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爲27.12%、47.95%,且經紀、投行、資管和自營四項業務的收入同比全部實現增長。
其他4家券商中,信達證券、中泰證券、國聯民生證券2024年業績拉胯,營業收入與歸母凈利潤均「雙降」。東方財富雖然營業收入同比下降近兩成,但其歸母凈利潤創下96.1億元的歷史新高。
「績優生」贏在哪兒?
2024年,作爲券業「一哥」的中信証券表現依舊穩健。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中信証券營業收入637.89億元、歸母凈利潤217.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10.06%。2024年,中信証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錄得1725.63億元,而2023年年報中該項數據爲-408.37億元。
另一位「績優生」南京證券,2024年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爲31.47億元、10.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12%、47.95%。此外,南京證券的基本每股收益從2023年的0.18元/股增長至2024年的0.27元/股,同比增長50%。
從盈利結構來看,證券投資業務和自營業務在2024年均爲兩家券商的業績增長貢獻了最大增量。
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中信証券證券投資業務全年收入240.4億元,同比增長23.95%;自營業務(按照「自營業務=投資淨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計算,下同)收入263.45億元,同比增長20.6%。此外,中信証券經紀業務、資管業務全年營收也都在百億元以上,且同比均實現增長。
南京證券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南京證券的證券投資業務營收16.28億元,同比增長34.46%;自營業務收入11.31億元,同比增長139.67%。此外,南京證券2024年資管業務手續費淨收入0.73億元,同比增長超一倍。
兩家券商的投行業務則呈現不同的光景。2024年中信証券證券承銷業務收入僅40.33億元,同比下降35.43%。3月27日上午業績說明會上公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信証券證券承銷業務營業利潤僅8億元,在公司營業利潤中佔比僅3%。
但在壓力之下,中信証券在2024年債券承銷規模突破2萬億元,中信証券稱這一債券承銷規模居於業內第一。
南京證券2024年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1.87億元,同比增長17.07%,也是目前公佈該項數據的5家券商中,唯一實現該項收入同比增長的券商。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南京證券保薦主承銷可轉債項目1單,完成上市公司破產重整項目1單,新三板掛牌、定向發行以及重大資產重組等項目8單。在債權融資業務方面,南京證券2024年主承銷各類債券產品規模319.24億元,同比增長36.11%。
中泰證券褪去並表「光環」
中泰證券、信達證券和國聯民生證券2024年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同比均出現下降,但導致其業績拉跨的原因則各不相同。
2023年年報季時,中泰證券曾因並表萬家基金,當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增超200%,在所有上市券商中排名第一。
但2024年年報中,並錶帶來的「光環」已經迅速淡去,甚至還對其業績表現造成一定拖累。2024年,中泰證券營業收入108.91億元、歸母凈利潤9.37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4.66%、47.92%。
對於營業收入下降的原因,中泰證券解釋稱: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減少15.17億元,其他業務收入因期現結合業務轉型等原因同比減少3.42億元,以及上年同期合併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產生股權重估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萬家基金2024年的業績也並不亮眼。2024年,萬家基金營業收入17.79億元、凈利潤3.27億元,同比分別下降0.95%、9.31%。
信達證券控股子公司信達澳亞基金2024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下降31.24%、42.11%,這一業績甚至直接影響了母公司的收入。2024年信達證券營業收入32.92億元,同比減少5.51%。信達證券稱,2024年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較上年減少2.97億元,基金管理業務收入減少是其營業收入減少的主要原因。
首次以新名字披露年報的國聯民生證券,此次披露的是原國聯證券、民生證券並表前的最後一份業績,但遺憾沒能畫上圓滿句號。數據顯示,2024年國聯民生證券營業收入26.83億元,同比下降9.21%,歸母凈利潤3.97億元,同比下降40.8%。
年報顯示,國聯民生證券去年證券投資業務收入2.17億元,同比大幅下降67.78%,毛利率同比減少45.85%。此外,2024年,其投行業務營業收入僅3.4億元,同比下降34.18%。
減員、高管降薪進行時
2024年,經常有金融行業高管「限薪」「降薪」的消息在業內流傳。從目前披露的6份年報來看,高管降薪似乎已成爲既定事實。
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中信証券、信達證券、中泰證券和國聯民生證券董監高在報告期內獲得的報酬總額(稅前)同比均出現下降。其中「一哥」中信証券董監高降薪幅度最大,2024年董監高獲得的報酬總額爲2875.73萬元,同比縮水近七成。此外,中信証券董監高中單人最高報酬也從2023年的589.51萬元下降至2024年的230.33萬元,同比降幅達60.93%。
東方財富是幾家券商中唯一一家董監高報酬總額、單人最高薪酬同比均實現增長的券商。數據顯示,2024年東方財富董監高獲得的報酬總額共計2365.05萬元,同比增長13.97%,其中單人薪酬最高的是東方財富董事長其實,其報酬從2023年的427.22萬元增長至2024年的501.98萬元。
在員工數量變動上,銀柿財經梳理發現,2024年除南京證券在職員工數量有所增加外,其餘券商去年均出現減員。其中,中信証券去年在職員工較前一年減少超500人,東方財富、國聯民生證券、中泰證券和信達證券員工數量分別減少432人、321人、241人和27人。
其中,中泰證券、信達證券投行業務減員明顯,2024年投行員工較前一年分別減少117人、19人。國聯民生證券的經紀業務爲減員「重災區」,截至2024年年末其經紀業務員工共計1604人,較2023年減少了278人。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証券、中泰證券員工總數雖減少,但2024年兩家券商從事信息技術業務的人員卻分別增加了19人、38人,或是兩家券商發力「金融科技」的信號。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