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財訊 | 3月24日,京東外賣宣佈,自上線以來的40天內,平台日訂單量已突破100萬單。平台已吸引超45萬家優質堂食餐廳入駐,覆蓋全國142個城市。而在此前的3月20日,京東外賣宣佈已與超10000名全職騎手簽署正式勞動合同,正逐步落實五險一金的繳納工作。
從京東高調宣佈入局外賣以來,其商業動作就一直維持着「火力全開」的趨勢,包括0佣金大舉拉新商家,對外賣員工的福利待遇完善等舉措,推出多項針對餐飲的大額補貼等,在供求兩端又一次將外賣捲入當年補貼大戰的環境中,消費者樂見其成,吃到了便宜的飯菜,但對於美團、餓了麼、抖音等行業的老前輩來說,京東的入局無疑會帶來一場腥風血雨。
從競爭優勢來看,京東入局外賣的資本在於其配送的供應鏈以及外賣商家的品質,與美團形成差異化競爭。從路徑上看,有些類似當年的京東電商之於淘寶。儘管在體量上難以追平擁有7億用戶的美團,但憑着高頻場景做到在行業內「活下去」,再憑藉送餐端的「內卷」使行業從「價格戰」轉向「品質戰」,以達到洗牌的目的。
從零售業的整體生態來看,行業進入「品質戰」可以說是一種趨勢,如胖東來、山姆等品質零售商近年增長趨勢亮眼。圍繞商品強化選品+品控+做大做強差異化品類,圍繞服務提升員工待遇與狀態+優化環境+着重服務的商業路徑,在近兩年已經得到了驗證,而京東在外賣業所做的事情,與追求品質零售的商超並無區別,長期來看均有望實現廣闊的市場規模。
另一方面來說,電商零售行業似乎在「萬能性」上有着共同的追求,無論是阿里、美團還是京東,均致力於打造出一個能夠鏈接線上線下,融合各類零售業務的超級入口。京東對外賣業務的探索,也有一些利用現有供應鏈打造品牌生態的意味。向後展望,除了商品,服務業或許也能被納入這一入口的業務範疇,當京東將「優質」的品牌心智建立之後,與低價平台錯位競爭優勢將成爲京東探索更多業務的基石。
但對於京東來說,前期的成本付出恐怕是開疆擴土難以避免的代價。根據平安證券的測算,京東的「高薪+保障」模式使騎手留存率提升35%,但單均配送成本較行業高1.8元,需通過訂單密度優化平衡成本。
而京東外賣打響名號的0佣金入駐,無疑是放棄了外賣行業中收入最穩定的部分。對比之下,截至2024年,美團佣金收入佔總收入比重爲28.2%,餓了麼2024年的餐飲佣金比在25%~28%附近。在收入天然少三成的背景下尋求市場擴張,京東在擴展新業務的成本支出,或將會拖累京東未來一年的盈利收入。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