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分歧变大!行情持续“徘徊”,科技板块怎么走

分歧變大!行情持續「徘徊」,科技板塊怎麼走

券商中國 ·  03/23 05:26

在行情短暫達到階段性高位後,滬指在3400點左右已經逡巡徘徊了約20個交易日,在此期間科技板塊上演了輪動行情,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板塊均有亮眼表現,但已許久沒有上演普漲大戲,部分細分板塊甚至略有回撤。

站在當下時間點,基金經理對科技的後市產生了分歧。有人認爲「泡沫」已現,需關注科技板塊內的細分行業,或估值更低的紅利板塊;亦有基金公司認爲,以人工智能爲核心的科技股行情都將是市場的主線,科技股短期的震盪調整不改持續向好的趨勢。

科技股短暫熄火

華北某基金經理對券商中國記者提示風險時表示,權益市場短期,特別是偏成長科技風格的板塊,有泡沫化的跡象,短期的調整是必要的,調整的幅度決定了後期參與的深度。

此外,持續走牛的$恒生科技指數 (800700.HK)$近日也迎來回撤。

華南某基金經理認爲,當下對於恒生科技要提示兩點:一是快速上漲之後必然存在回調需求。「恒生科技一直是個高波動資產,在此輪上漲背後,我們尚未看到上市公司業績的持續兌現,除了少量公司之外,大部分港股上市公司尚未發佈業績,實際上我們也並不期待DeepSeek的影響會在去年Q4業績中有所體現,但是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上給的指引很重要,未來或存在市場預期與實際業務進展存在差異的情況,這其實在過去兩年美股AI標的行情演繹的過程中也出現過。」

另一方面,開年至今,港股通高股息策略表現不佳,市場蹺蹺板行情較爲顯著。前述基金經理認爲,這主要與美債收益率始終處於高位相關。

回顧近期的行情走勢,AI的敘事邏輯主導了市場的波動,TMT的成交持續佔A股成交的40-50%左右。有掌管固收產品的基金經理對券商中國記者坦言道:市場是如此割裂,給AI硬件及相關應用的公司動輒10倍以上的PS;但是給其他傳統的、所謂的「上一個時代的遺產」的公司,極其苛刻、便宜的估值水平。

「然而,並非所有的成長都創造價值,如果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能通過各種方式形成自己的護城河,那麼最終的結局一定是通過商業的殘酷競爭不斷被毀滅價值。對於目前被市場熱捧的AI標的,有幾個能夠真正做到有護城河地成長,我們深表懷疑。」

前述基金經理曾自我懷疑:「完全不參與AI,究竟是對長期結局的『警醒』,還是自己不尊重市場的『傲慢』?這個答案只能交給後面的驗證來回答。但一個足夠強的不參與的理由是不能拿客戶的錢來冒險,這個『險』指的是長期來看不可逆的回撤。」

高「性價比」板塊浮現

從行情看,短期市場對科技股的演繹非常極致,並且對其他板塊產生了一些資金抽離。華東某基金經理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我們認爲科技股的估值提升,來源於中國製造和科技產業的全面提升。對科技製造行業可以保持樂觀,但要注意細分行業的估值和落地能力,科技行業的敘事變化很快,過度熱門的地方可能產生過高的預期。後續保持對泛新質生產力的關注,尋找可以落地同時估值性價比高的環節。」

天弘基金認爲,在科技板塊行情異常火熱的當前時點,一部分有獲利了結需求的資金會開始尋找基本面堅實、估值仍處於中低位的行業或資產。「從這個角度出發,當前我們依舊對有色堅定看多, 長期依舊樂觀。」此外,當前時點,對於食品飲料板塊可以適當樂觀。看好的原因一是當前估值相對合理;二是國內經濟政策逐步出台,效果或逐步顯現,帶動市場情緒;三是消費作爲經濟重要組成或有更多政策刺激,且國內巨大的消費市場也有開發的潛力。

前述華南基金經理表示,在月初指數成分調整之後,港股通高股息指數當前的股息率再次回到7.2%左右,對應對應的稅後股息率接近6%,仍然具有較好的吸引力。相比相對處於高位的A股紅利資產,港股紅利資產的估值仍然處於折價狀態,股息率相對更有吸引力。此外,港股高股息策略的持倉中,聚集了大量中字頭低估值標的,亦是市場關注的核心資產。

人工智能或將長期向好

華夏基金表示,當下全球經濟在美國關稅大棒下正經歷秩序重塑,中國科技的異軍突起讓全球看到了中國的發展潛力,人形機器人、大模型、智能車等一系列國產化製造改寫了境內外資本對於中國科技估值的認識。今年兩會中提到了加速「人工智能+」發展,這也是在我國經濟處於轉型期的重要一步。

「後續即使春季躁動行情短期出現調整或者 TMT 板塊因情緒面過熱出現調整,也不意味着本輪科技股行情的結束。從中長期來看,人工智能仍是未來數年的產業發展趨勢,將推動中國產業轉型升級以及科技創新加速,因此從全年乃至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以人工智能爲核心的科技股行情都將是市場的主線,科技股短期的震盪調整不改持續向好的趨勢。」華夏基金認爲。

嘉實製造升級基金經理孟夏表示,產業發展目前還處於較爲早期的階段,短期震盪難以避免,需要做好應對波動的心理準備,更多立足長期主義來客觀審視投資機遇。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性,避免情緒化決策,關注技術迭代路線變遷、市場流動性變化、行業重大事件等對產業鏈及個股的影響。

孟夏提示稱,投資者需要警惕短期過熱風險,更需以十年爲尺度審視技術演進。正如百年前汽車取代馬車,人形機器人或將重新定義下一個時代的「基礎設施」。同時,考慮到智能機器人板塊的高成長性與高波動性,建議投資者以長期視角佈局。

編輯/Rocky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1
評論 評論 · 瀏覽 8876

熱點推薦

搶先評論

聲明

本頁的譯文內容由軟件翻譯。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翻譯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