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指出,AI落地+政策鼓勵,有望助力智慧家居行業品質升級、迎來新機遇。2025年以來,多家上市家居企業積極擁抱AI,在用戶體驗、方案設計、賣場與售後服務、供應鏈管理等多個領域展開積極實踐探索,力求將自身業務與新技術相結合,打造更加優質、高效的產品與服務。政策助力下,行業有望把握向智慧化、綠色化、國際化方向新的發展機遇。
核心邏輯
1.智慧家居時代爆款產品湧現,但智慧家居場景滯後。1)回顧歷史,消費行業經歷了電氣化、自動化、數字化以及物聯網(IoT)等重大技術革新,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深刻地改變了消費模式和產品形態。2)在數字化和IoT技術推動下,智慧家居實現了萬物互聯,衆多產品如智能電視、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網絡攝像頭、智能門鎖等得到改造和創新,大多數家電實現聯網功能,體驗或多或少的提升。3)由於當時AI技術尚未成熟,無法實現消費者期望的場景智慧化體驗。儘管智慧家居嘗試通過場景定義來滿足需求,但本質上仍停留在自動化技術層面。消費者體驗不佳,導致智慧家居場景的發展低於預期。
2.AI+家電——具身智能開啓萬物擬人時代。1)AI與消費的結合,首先將改變消費服務行業的業態,例如無人駕駛、商業場景中的機器人應用等,因爲這些高頻使用場景能夠承受更高的成本。其次,AI將逐步滲透到AI+玩具、AI+清潔、AI+寵物用品等領域,因爲這些領域對產品的容錯性較高,不完善的AI技術可以先行推廣。第三,音視頻入口產品將首先應用AI,因爲這些產品接入AI的成本最低,技術方案相對簡單。2)在智慧家居時代,不同產品之間的交互存在割裂,因此產生了對中心平台的需求。而在萬物擬人化時代,由於AI+產品都具備良好的AI支持,彼此之間有望進行密切的交流和協作。
3.AI家電本質在於解決家庭生活剛需和娛樂需求。如果以更長視角的維度來看,AI+家電不僅驅動家電產品力迭代,還有可能讓傳統家電突破原有邊界,衍生出融合多種功能的全新品類(如眼鏡—AI眼鏡),使家庭場景中的衣、食、住、行、娛樂更加便捷。目前從家庭實際落地的應用場景來看,掃地機是AI+家電的最好載體,近期石頭和追覽推出了搭載仿生機械手的新品,實現了從二維向三維空間的迭代。在AI的浪潮下,擁有領先的軟體能力和組織調整能力的公司將會率先享受AI帶來的產品紅利。
4.內銷亮點或從必需品切換到可選品:1)2023—2024年,大家電作爲生活必需品,需求較爲穩定,並受益於2024年8月開始的以舊換新政策效果。2025年補貼政策的延續性是重要的關注點。2)展望2025年,我們認爲或有更多財政刺激政策有助於改善消費需求。3)可選性家電如小家電,地產後週期家電如廚電、電工與照明在過去兩年表現欠佳,我們認爲隨着中國經濟改善,或將呈現更大的業績改善。
利好個股
銀河證券推薦海信視像、石頭科技;關注TCL電子H、漫步者、國光電器。從產業全球化能力的角度,繼續推薦美的集團、海爾智家、關注新寶股份、海信家電、德昌股份。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