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銷售數據疲軟、產品競爭力下滑、中國市場份額縮水多重危機,特斯拉尋求「自救」。報道稱,該低價版「Model Y」代號爲「E41」,將採用"depop"的開發思路,即在保持主體功能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簡化配置實現產品的快速推出。
爲保衛中國市場份額,$特斯拉 (TSLA.US)$正祕密研發低成本Model Y。
據路透社週四報道,特斯拉正在上海開發一款生產成本至少降低20%的Model Y,代號爲「E41」,將使用現有生產線製造,目標在2026年量產,以應對中國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這款車型將比去年底推出的煥新版Model Y體積更小,生產成本至少降低20%。目前,Model Y在中國的零售價從26.35萬元人民幣起。
據36氪報道,這款新車將採用"depop"的開發思路,即在保持主體功能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簡化配置實現產品的快速推出。
此舉是特斯拉應對中國市場份額下滑的關鍵措施。數據顯示,特斯拉在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已從2022年的11.7%下滑至2023年的10.4%。
報道稱,該車型雖主要面向中國市場銷售,但同時也計劃在歐洲和北美生產。
全球銷售頹勢與股價暴跌:特斯拉陷入危機
特斯拉目前正面臨全球範圍內的銷售危機。
2025年2月,特斯拉在中國的總銷量僅爲30688輛,同比暴跌49%,創下2022年7月以來的最差成績,其中Model Y車型銷量爲8006輛,同比跌幅高達77%。
中國作爲特斯拉全球最大的市場,也是競爭最爲激烈的市場之一——從2024年12月到2025年2月,小米SU7銷量已連續三個月超越Model 3,成爲純電轎車市場冠軍。
Model Y面臨的挑戰同樣嚴峻。華爲鴻蒙智行旗下的智界R7,上市5個月累計訂單突破8萬輛;小米YU7以及小鵬G7、理想i7等與Model Y定位相似的車型,都將在2025年推向市場。
而據36氪的報道,特斯拉剛推出的煥新版Model Y市場表現不如預期。從1月10日開啓預訂到2月26日開始交付,雖然收穫了20萬個訂單,但其中包含可退定金的訂單。交付後首周,煥新Model Y交付僅超6000輛,而過去通常爲1萬輛甚至更多。
危機不僅限於中國市場。2025年1月,特斯拉歐洲市場銷量下降45%。在德國,今年1-2月特斯拉總交付量僅有2706輛,同比下跌70.6%。美國本土市場的銷量更是連續四個月下滑。
這一全球性的銷售疲軟直接導致特斯拉股價暴跌。本週一的美股交易中,特斯拉股價下跌15%,創下2020年9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顯示投資者對公司前景的擔憂日益加劇。

價格戰略能否奏效:特斯拉的弱點與優勢
特斯拉麪對的挑戰不僅是價格問題,更是產品競爭力的下降。
在智能化方面,特斯拉曾經的先發優勢正在消失。舉例來說,當國內車企的智能語音功能已支持方言輸入、連續指令輸入、無喚醒詞輸入時,特斯拉仍停留在指定口令喚醒階段。
在智能駕駛領域,特斯拉FSD直到2025年初才能在國內使用,且表現不如預期。相比之下,國內車企的智能駕駛已延伸至全場景,甚至能實現超車加塞、自主駛離地庫等高難度任務。
分析認爲,特斯拉的優勢仍在於其穩定的產品質量和優秀的電控能力,但僅靠這些優勢難以在中國市場保持增長。
馬斯克今年1月曾表示,特斯拉將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低成本車型,但未詳細說明成本降低幅度、定價、尺寸或規格。除了低成本Model Y外,特斯拉還計劃在中國推出六座版Model Y,並將FSD引入中國市場。
對投資者而言,特斯拉能否在價格戰中保持利潤率,同時提升產品競爭力,將是決定其股價表現的關鍵因素。
編輯/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