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百威英博回应亚太裁员数千人传言,中国市场挑战仍存

百威英博回應亞太裁員數千人傳言,中國市場挑戰仍存

證券時報網 ·  03/14 06:11

對於外界流傳的百威亞太將裁員數千人的消息,百威亞太今日轉述總部回應稱,有關2025年計劃裁撤數千崗位的報道不實,仍將持續在中國進行長期投資

此前市場傳言稱,百威亞太計劃今年削減約15%的運營成本,其中包括裁員數千人,今日百威亞太轉述總部百威英博回應否認了這一消息。

記者注意到,百威亞太的人員2024年已經有所調整,2024年年報顯示其員工數超過2.1萬名,但2022年和2023年這一數字分別爲2.4萬名和2.5萬名。

雖然新的裁員消息被否認,但百威亞太中國業務面臨着新的挑戰。

受到2024年第4季度去庫存、行業增長放緩以及即飲渠道表現疲軟等因素影響,百威亞太中國市場單季銷量下降了18.9%,收入下降了20.1%,其中主動去庫存的影響約佔銷量下降幅度的三分之一。受此影響,全年百威亞太中國業務銷量減少了11.8%,收入和每百升收入分別下降了13%和1.4%。百威亞太去庫存也與2024年天氣有關,夏季的持續降雨和颱風影響了百威中國核心市場廣東、福建等地的銷售。

酒類分析師蔡學飛分析稱:「啤酒消費高度依賴餐飲渠道,而受限於國內消費不振的市場環境,特別是高端餐飲市場的衰退,直接影響了百威的業績表現。」

另一方面,百威亞太近年來也遭遇了國內啤酒品牌的激烈競爭。

一直以來,百威旗下的高端及超高端產品組合,也被認爲是百威保持市場領先的因素之一,但2018年以來,國內啤酒行業迎來了高端化的發展機遇,國內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等頭部品牌加快了高端化進程,並將百威作爲主要的競爭對手之一。

業績顯示,2022年之前,華潤啤酒次高端(8元以上)以上產品佔比只有11.5%,到2024年上半年其佔比已經超過了20%,其中既有結構性升級的因素,也有市場層面的此消彼長。比如華潤啤酒在併購喜力中國業務後,喜力也成爲其搶佔高端市場的一張新牌,業績顯示,2024年喜力中國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多款重點產品實現了雙位數增長。

作爲調整,近期百威亞太也公佈了新的人事任命,百威亞太現任首席執行官兼聯席主席楊克將在2025年4月1日卸任,接替其崗位的是中國籍高管程衍俊,其此前擔任百威亞太全球首席供應鏈運營官,能否扭轉局勢有待進一步觀察。

校對:蘇煥文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評論 評論 · 瀏覽 561

熱點推薦

搶先評論

聲明

本頁的譯文內容由軟件翻譯。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翻譯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