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年初至今,航天宏圖、山石網科、富淼科技、建龍微納等10家公司宣佈不向下修正可轉債轉股價格;②王驥躍表示,從融資角度看,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最終目標是完成債轉股,下修轉股價將更容易使轉債滿足強贖條件後完成債轉股的退市操作。
《科創板日報》3月10日訊(記者 吳旭光) 近期,觸發向下修正可轉債轉股價格的案例正在增多。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統計,年初至今,因觸發相關條款規則,有16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發佈可轉債預計觸發下修相關公告。其中,航天宏圖、山石網科、富淼科技、建龍微納等10家公司宣佈不向下修正可轉債轉股價格,佔比超過六成。
對於不向下修正可轉債轉股價格的原因,絕大部分公司表示股價未能完全體現公司長遠發展與內在價值有信心等,成爲不下修可轉債轉股價的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宣佈回購自家股份。
▍多家公司決定不下修轉股價
今年3月8日,航天宏圖發佈公告,公司董事會決定本次不向下修正「宏圖轉債」轉股價格,同時在未來的1個月內,如再次觸發「宏圖轉債」轉股價格向下修正條件,亦不提出向下修正方案。
公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7日,航天宏圖股價已觸發「宏圖轉債」轉股價格向下修正條件。
《科創板日報》記者還注意到,在觸發下修條件時,選擇「按兵不動」的還有建龍微納、富淼科技和山石網科等。
近日,建龍微納董秘辦人士表示,該公司發行的可轉債時限是6年,從2023年算起,至今剛滿2年,距離轉債到期時間還比較久,所以「公司選擇不進行轉債價格下調,對未來業務發展看好」。
富淼科技方面則表示,該公司目前處於實控人變更、併購重組關鍵期,基於維持公司長期穩健發展以及維護全體股東利益考慮,公司董事會決定暫不向下修正「富淼轉債」轉股價格。
山石網科證券部工作人員回應稱,暫不考慮向下修正轉股價的原因是公司基本面穩步向好,隨着經營業績持續改善,公司股價也具有改善的趨勢。
前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可轉債持有人債轉股時,下修後的可轉債能轉換成股票後,將稀釋公司股權,對原大股東權益帶來衝擊。此外,上市公司不下修轉股價,也可能出於對正股價格形成正向引導。
▍部分上市公司回購股票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部分上市公司除不向下修正可轉債轉股價格外,還通過股票回購等方式,進行公司市值管理。
此前公佈回購計劃的山石網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41445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爲0.78%。
富淼科技預計回購金額3000萬元至5000萬元,實際回購股數409.71萬股,支付資金總額4970.85萬元,佔總股本3.35%。回購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轉換公司可轉債等。
山石網科董秘辦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公司一直重視市值管理,此前也已完成第一大股東增持、公司回購等舉措;二級市場的表現短期內易受多種因素影響,而中長期看,則與公司所體現的價值緊密相關。隨着公司ASIC芯片量產與應用,看好公司未來發展。」
業內人士分析,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背後原因,除了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之外,還包括公司當前價值被嚴重低估。
今年1月,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到,優化資本市場投資生態。引導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購力度,落實一年多次分紅政策,推動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的運用。
今年2月初,中國證監會主席發文表示,全面落實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加大上市公司分紅、回購激勵約束,倡導註銷式回購。
市場三方數據統計顯示,2025年以來,A股合計606家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回購總金額達206億元;同期,有202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實施增持,合計增持參考市值測算約163.01億元。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股份回購可以減少公司流通股份,提高每股收益,從而有望提升股價。「預計2025年,在政策的持續鼓勵和引導下,上市公司的回購增持活動可能會繼續保持活躍態勢。」
▍爲何選擇可轉債向下修正價格
儘管上市公司不向下修正轉債轉股價格仍是當前主流,但近期,選擇下修的案例數量正在增多。
整體來看,據《科創板日報》記者初步統計,僅今年3月初至今,已有6家滬市A股公司發佈向下修正轉股價格的相關公告。
「公司發行的『阿拉轉債』已觸發《募集說明書》中規定的下修條款。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向下修正『阿拉轉債』轉股價格,並提交股東大會審議。」今年3月6日晚間,阿拉丁披露公告,該公司股票存在連續三十個交易日中有十五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於「阿拉轉債」當期轉股價格的85%,滿足轉股價格向下修正的條件。
除了阿拉丁,近日宣佈下修可轉債轉股價的還有廣大特材。
今年3月7日,該公司發佈關於向下修正「廣大轉債」轉股價格暨轉股停牌的公告,擬將多倫轉債的轉股價格由32.96元/股下修至21.20元/股,調整後的「廣大轉債」轉股價格自2025年3月10日起生效。
廣大特材董秘辦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最近公司決定向下修正可轉債轉股價,是因爲正股價格與轉債價格差距較大,公司決定向下修正,目的是促進轉股。」
對於近期部分上市公司選擇下修,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表示,背後存在多方面原因:其中,市場環境變化較快,在此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股價下跌,爲降低兌付風險,上市公司選擇下修轉股價格。此外,上市公司自身經營與財務狀況也促使這一現象發生,部分公司發行可轉債後,經營遇阻,財務壓力增大、現金流緊張等。
前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亦表示,從融資角度看,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最終目標是完成債轉股,下修轉股價將更容易使轉債滿足強贖條件後完成債轉股的退市操作。
「至於是否選擇下修,上市公司往往會權衡股東權益、公司基本面和可轉債存續期等因素,然後由股東大會投票決定。」王驥躍補充說道。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