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陳李lichen
作者:陳李、陳夢、葛曉媛
港股在觸及去年十月高點後,沒有調整,繼續上漲,突破了過去三年的經驗。這種「空中加油」,能否持續? 未來還能有什麼推動上漲的催化劑?

1,上漲帶來更大上漲。大量的投資者,基於過去的經驗,在恒生指數觸及前期高點後,要麼獲利了結要麼大開空單。一旦市場繼續上漲,對沖基金空頭可能被迫平倉,而獲利了結的投資者也可能被迫買回來。推動進一步的上漲。

2,美國市場下跌。絕大多數全球投資者一方面繼續看好美股(過去十年的美股牛市表現消滅了所有的空頭);另一方面擔心短期美股顛簸下跌,部分全球投資者此前把美股投資頭寸轉移到其他市場,包括港股。但他們還在觀察,四月開始的季報時期。歷史上,美股公司的強勁業績,讓每個季報季美股市場都有很好的表現。萬一四月美股季報季表現不佳,或者過了一季報披露時期後,許多投資者可能「sell in may and go away」。這些離開美股的資金,可能加倉港股,帶來上漲。

3,基準利率下降。受聯儲局暫停減息的影響,香港市場的銀行間拆借利率居高不下。但我們觀察到香港市場的廣譜資金價格,比如城投債利率(垃圾債券利率),今年以來不斷下降,與美國國債利率下跌方向一致。未來,聯儲局如果重啓減息,香港銀行間利率下降,港股無風險利率下跌,港股上漲。


4,海外資金流入。迄今,香港恒生科技指數的上漲,將近一半的資金淨流入來自南下資金。海外資金還未充分發力。未來,如果有更多數據顯示,中國宏觀經濟在 2025 年 2、3 季度,房地產週期觸底,擺脫通貨緊縮。一旦 CPI 接近 2%,PPI 能夠轉正,出現明確的信號表徵企業利潤在 2025 年超過 2024 年。那麼大量海外資金,將明顯流入中國市場,而不僅僅是侷限於科技板塊,帶來全面的港股上漲。

5,歷史經驗顯示,海外資金流向中國資產的過程中,港股表現領先於 stock connect,領先於 A 股表現。

風險提示:
1)經濟復甦不及預期:經濟復甦不及預期可能會加劇市場不確定性;
2)聯儲局減息節奏不及預期:或對A股資金面造成負面影響;
3)地緣政治「黑天鵝」事件:影響外資流動。
編輯/Jef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