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英偉達 (NVDA.US)$ 股價劇烈波動,前段時間因受Deepseek事件的負面影響,股價遭受打擊大幅下跌,此後一段時間段內持續震盪下行。上週,英偉達的股價展現出了強勁的反彈勢頭;截止昨日,英偉達連續五個交易日實現上漲,累計漲幅超過了14%。

值得注意的是,2月26日美股盤後,萬衆矚目的英偉達的最新季度業績即將揭曉,投資者將可據此評估公司的現狀與未來前景。
「傑文斯悖論」,DeepSeek或提振對英偉達產品需求?
今年以來,英偉達股價微跌0.54%,而$標普500指數 (.SPX.US)$同期上漲超3%。英偉達股價波動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其中DeepSeek的推出便是一個關鍵因素。DeepSeek的推出引發了市場對英偉達等GPU製造商的擔憂,導致英偉達股價1月27日暴跌17%。
然而,面對DeepSeek的衝擊,微軟首席執行官納德拉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引用了「傑文斯悖論」的概念。該悖論由英國經濟學家William Stanley Jevons於1865年提出,核心觀點是:當某種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時,反而會導致該資源的需求增加。納德拉指出,隨着AI變得更加高效和易用,其使用將會激增,成爲一種「永遠無法滿足的商品」。
這一悖論或許同樣適用於AI算力市場。技術進步帶來了更多的應用場景,進而推動了算力需求的增長。據機構調研發現,儘管許多企業在試用DeepSeek,但並未立即放棄原有的AI解決方案,而是選擇同時使用兩者。由於測試和應用新技術需要時間和資源,更多的中小企業開始嘗試安裝DeepSeek,從而增加了對英偉達GPU的需求。
Cantor Fitzgerald等多家投行分析師將這一理論應用到DeepSeek- R1 模型。Cantor Fitzgerald在一份投資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們認爲GPU支出將達到峰值的觀點與事實相去甚遠。實際上,DeepSeek對計算領域及英偉達而言均極爲有利,因爲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實現似乎愈發臨近,而傑文斯悖論幾乎可以肯定地將促使人工智能行業對計算資源的需求增加而非減少。」
Evercore ISI 分析師馬克·利帕西斯 (Mark Lipacis) 對華爾街對英偉達股票的擔憂同樣不以爲然,他認爲DeepSeek的案例表明大型語言模型「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這對英偉達而言是一個積極信號,因爲該公司擁有「靈活且可編程的平台」。英偉達的芯片既具備訓練能力又具備推理能力,在當前推理工作日益凸顯重要性的背景下,專家預測英偉達將成爲最有效的參與者之一。
在線經紀商Tiger Brokers的市場策略師James Ooi也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儘管英偉達的股價最初受到較大沖擊,但DeepSeek的成功可能會進一步激發對英偉達產品的需求。
科技巨頭繼續「燒錢」,對英偉達等算力公司提供有力支撐
在AI浪潮席捲全球的背景下,科技巨頭們的資本開支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擴張。在本輪業績季中,美股「科技七巨頭」中有六家已經相繼發佈業績,其中, $微軟 (MSFT.US)$ 、 $亞馬遜 (AMZN.US)$ 、 $谷歌-C (GOOG.US)$ / $谷歌-A (GOOGL.US)$ 和 $Meta Platforms (META.US)$ 2024年的總資本支出約爲2300億美元。
但科技巨頭們對AI的投資沒有任何降溫跡象,微軟、亞馬遜、谷歌和Meta均表示,在去年創紀錄的支出之後,他們將在2025年進一步加大投資,預計在AI技術和數據中心建設上總共投入3200億美元。其中,
谷歌宣佈2025年資本支出達到750億美元,遠高於預期;亞馬遜的規模更爲驚人,全年投資可能達到1050億美元;Meta計劃投入650億美元用於AI基礎設施建設;微軟的投資計劃約爲80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全球定量研究主管Vishwanath Tirupattur認爲,儘管DeepSeek的突破意義重大,但並不會導致AI及相關領域有顯著影響力的相關巨頭資本支出的崩潰。
他提到,20世紀90年代計算成本的急劇下降爲此提供了一個有益的參照。當時,投資熱潮主要由兩個因素驅動:一是企業更換折舊資本的速度,二是計算資本價格相對於產出價格的持續大幅下降。如果DeepSeek帶來的效率提升反映了類似的現象,那麼AI資本成本可能會下降,並有利於支撐企業的支出前景。
科技巨頭們繼續加大支出,無疑對英偉達等算力公司提供了有力支撐。
亞馬遜公司CEO安迪·賈西(Andy Jassy)在電話會議中指出,大多數公司的AI計算都依賴於英偉達的芯片,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亞馬遜還將繼續與英偉達保持合作關係。
美國銀行分析師Vivek Arya指出,儘管DeepSeek等競爭對手的出現引發了市場擔憂,但英偉達的主要客戶(包括微軟和Meta)的支出意向並未受到影響。Meta和微軟近期公佈業績均沒有撤回資本支出計劃,表明英偉達的銷售額將繼續強勁增長。
美國銀行對英偉達的長期增長前景保持樂觀,認爲其在AI和數據中心領域的持續創新和市場領導地位將推動未來業績增長。分析師預計英偉達將重中對Blackwell產品的執行信心,並預計2026財年和2025年全年數據中心銷售額同比增長將超過60%。
此外,2025年1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OpenAI、軟銀和$甲骨文 (ORCL.US)$成立「星際之門」項目,預計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方面4年內至少投入5000億美元,並且項目當前將立即投入1000億美元,Arm控股、微軟、英偉達、甲骨文、OpenAI將是初始的科技合夥人。機構認爲,全球AI基礎設施投資景氣度持續,短期來看以星際之門爲代表的大規模資本投入有望對海外算力產業鏈形成較強支撐。
超微電腦最新消息緩解市場對英偉達供應鏈受限擔憂
還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重要的合作伙伴 $超微電腦 (SMCI.US)$ 於上週三(2月5日)宣佈的最新消息,緩解了市場對於英偉達供應鏈受限的擔憂。
超微電腦表示,搭載英偉達先進的Blackwell芯片的新AI數據中心繫統現已準備好發貨。超微電腦稱,其新產品已達到「全面生產可用」狀態。該產品基本上是AI數據中心開發者大規模運行Blackwell芯片所需的核心基礎設施。
受上述消息影響,英偉達當日股價漲超5%;超微電腦當日一度大漲超13%,收盤漲近8%,連續5個交易日累計漲近60%,今日盤後將發佈最新季度業績報告。

英偉達自己也曾坦言,其更先進的AI芯片在供應鏈層面遭遇了挑戰,需進一步拓展供應鏈以滿足Blackwell芯片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當前,市場需求持續高漲,超出英偉達的供應能力。英偉達指出,由於其產品需要大量定製組件,大規模擴展供應鏈的過程極其複雜。
英偉達CEO黃仁勳在去年11月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現在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公司似乎都參與到了我們的供應鏈中。」他當時特別提到了超微電腦、SK海力士、$台積電 (TSM.US)$、富士康等合作伙伴,稱這些企業正在幫助英偉達提升供應鏈能力。
瑞銀分析師表示,Blackwell芯片的收益預期已經「轉向上升」,同時英偉達的產品組合正從Hopper轉向更新的Blackwell。
摩根士丹利北美分析師約瑟夫·摩爾指出,英偉達Blackwell芯片的供應可見性不斷提升,客戶的消費意願也十分明顯。儘管目前仍處於一個過渡期,但分析師對Hopper和Blackwell芯片的信心仍在持續增強。對於Blackwell芯片,分析師密切關注英偉達關於其「前所未有的複雜性」的信息,並認爲這些問題正在迅速得到解決,包括GB200的最終形態。儘管仍存在一些限制,但信心正在增強。
前景引發分歧,多家機構力挺英偉達
整體來看,儘管英偉達短期內可能經歷一些起伏,但隨着AI技術的不斷進步,對算力的需求將持續增長。但同時,英偉達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也在逐漸增多:
隨着美國科技巨頭們堅定向AI領域砸巨資,受益最大的贏家勢力可能是兩大AI ASIC巨頭—— $博通 (AVGO.US)$ 與 $邁威爾科技 (MRVL.US)$ ,而並非「AI芯片霸主」英偉達。憑藉在芯片間互聯通信以及芯片間數據高速傳輸領域的技術領導地位,博通和邁威爾科技已成爲AI ASIC市場的核心力量。
微軟、亞馬遜、谷歌以及Meta等科技巨頭都在聯手博通或邁威爾科技自研AI ASIC芯片,用於海量推理端AI算力部署。
此外,據路透報道,OpenAI正在推進其減少對英偉達依賴的計劃,通過開發其第一代內部人工智能芯片,爲其芯片供應開闢新的篇章。消息人士稱,這家ChatGPT開發者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其首款內部芯片的設計,並計劃送往台積電進行製造。最新消息顯示,OpenAI有望在2026年實現在臺積電實現量產的目標。
對於英偉達的前景,摩根士丹利內部分析師也發生了分歧:大中華區的分析師下調了今年GB200芯片的出貨預期、最差情況下低於2萬塊,並預計雲計算市場的增長週期可能今年見頂,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速可能降至個位數。
而摩根士丹利北美區的分析師卻重申,英偉達仍是他們的首選,高呼DeepSeek引發的拋售是抄底的機會。分析師認爲,儘管英偉達面臨一些潛在風險,但其短期業務依然堅挺,特別是Blackwell芯片的供應可見性和客戶需求正在增強。他們強調了四個支持因素:
1、目前仍處於過渡環境,但對Hopper和Blackwell芯片的信心在不斷增強;
2、儘管投資者對大型訓練集群的情緒面臨壓力,但有跡象表明大型集群仍在建設中;
3、推理市場有望推動英偉達多年的增長,且英偉達在推理領域的地位穩固;
4、他們預計股市對GPU的偏好將在下半年逆轉,GPU方面的收入將加速增長。
美國銀行分析師維維克•阿雅(Vivek Arya)表示,英偉達是他2025年的首選股票。阿雅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業績電話會議後投資者情緒可能上升,因爲:
1、我們預計英偉達將重新確認Blackwell的執行情況;
2、對2026財年/2025日歷年持信心,預計數據中心銷售將同比增長60%以上(這仍然低於台積電預計2025年AI領域同比增長100%以上的預期);
3、爲3月17日的旗艦GTC大會(重點轉向GB300、Rubin以及機器人等實體AI項目)提前創造興奮氛圍。
此外,Evercore ISI 的分析師建議在公司業績發佈前買入英偉達,他預計英偉達將發佈「積極的業績和展望」,對該股給出了「戰術性跑贏大盤」 (tactical outperform) 評級。
瑞銀預計英偉達在截至1月的季度業績和截至4月的季度前景將表現強勁;預計截至1月的季度,英偉達Blackwell的總收入將達到90億美元。瑞銀維持英偉達185美元的目標股價,並給予買入評級。
想快速找到業績重點?牛友們可以通過市場> 美股>業績> 業績速遞,業績速遞幫你一網打盡!

編輯/jayden
顯示的所有第三方徽標、品牌或商標僅用於識別目的,仍然是其各自所有者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