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
根據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的報告,2024 年全球半導體芯片銷售額將增長 19.1% 至 6276 億美元,預計 2025 年增長率將達到兩位數。
SIA 表示,2024 年的數字創下了新高,而 2023 年的總額爲 5268 億美元。芯片行業遊說團體 SIA 首席執行官約翰·諾伊弗 (John Neuffer) 在接受 GamesBeat 採訪時表示,原因當然是對 AI 處理器和內存的驚人需求。
19.1% 的實際增長率高於 SIA 預測的 13%,而 2024 年的增長則與 2023 年 8.2% 的收縮相比。由於人工智能,需求出現了巨大的波動。這也是 $英偉達 (NVDA.US)$ 成爲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估值 3.15 萬億美元)的原因之一。
SIA 市場研究和經濟政策總監 Greg LaRocca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到 2025 年,芯片銷售額預計將增長 11.2%。這對經濟來說很重要,因爲芯片是所有電子產品的核心,也是技術食物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數據是在全國討論的重要時刻發佈的,因爲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已承諾對不僅來自中國而且來自中國臺灣的半導體芯片徵收關稅。雖然他上週末對墨西哥、中國和加拿大采取了行動,但他尚未對臺灣或芯片徵收關稅。(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推遲了 30 天)。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上週五在白宮拜訪了特朗普,強調了半導體行業的重要性以及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英偉達的芯片來自臺灣。消費技術協會估計 ,關稅可能會使美國消費者購買的遊戲機價格上漲 40%,智能手機價格上漲 26%,筆記本電腦價格上漲 46%。
SIA 也是《芯片與科學法案》的積極倡導者,該法案得到了兩黨的支持,爲重建美國芯片製造業撥款520 億美元。英特爾指出,它已經收到了 20 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其美國芯片工廠。新政府是否會繼續支持該法案還有待觀察,因爲支持者呼籲爲其撥出更多資金。
「在所有這些工廠建成、開工和投入使用之後,到 2032 年,美國的芯片產量可能會增長 14% 左右。這需要時間。這是一個絕對龐大的行業。從 10% 到 14% 的增長率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好的數字。這表明增長有多麼困難。當然,歐洲的情況也一樣,」德勤芯片負責人 Duncan Stewart 在本週的一份報告採訪中告訴我。
就芯片數量而言,第四季度的銷售額爲 1709 億美元,比 2023 年第四季度增長 17.1%,比 2024 年第三季度增長 3.0%。2024 年 12 月的全球銷售額爲 570 億美元,與 2024 年 11 月總額相比下降了 1.2%。
月度銷售額由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 (WSTS) 編制,代表三個月的移動平均值。按收入計算,SIA 代表了美國半導體行業的 99%,以及近三分之二的非美國芯片公司。
Neuffer 表示:「2024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創歷史新高,年銷售額首次突破 6000 億美元,預計 2025 年市場將實現兩位數增長。半導體幾乎支持所有現代技術,包括醫療設備、通信、國防應用、人工智能、先進交通運輸等,而且該行業的長期前景非常強勁。」
從地區來看,美洲(44.8%)、中國(18.3%)和亞太/所有其他地區(12.5%)的年銷售額均有所增長,但日本(-0.4%)和歐洲(-8.1%)有所下降。12 月美洲的月銷售額有所增長(3.2%),但亞太/所有其他地區(-1.4%)、中國(-3.8%)、日本(-4.7%)和歐洲(-6.4%)有所下降。
「隨着全球半導體銷售的增長,預計到 2032 年,美國國內芯片製造能力將增長三倍,這將使我國處於有利地位,加強其供應鏈並幫助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需求,」諾弗說。「爲了讓美國在芯片技術領域保持領先地位,華盛頓的領導人應該推進促進半導體生產和創新的政策,加強高科技勞動力,並恢復美國的貿易領導地位。」
2024 年,多個半導體產品領域表現突出。邏輯產品銷售額在 2024 年達到 2126 億美元,成爲銷售額最大的產品類別。內存產品銷售額排名第二,2024 年增長 78.9%,總額達到 1651 億美元。內存子集 DRAM 產品的銷售額增長了 82.6%,是 2024 年所有產品類別中百分比增幅最大的。
Neuffer 表示,邏輯(包括處理器)、內存和模擬部分通常處於不同的軌跡上,因爲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半導體服務於所有電子行業。邏輯和內存一直受到數據中心對 AI 服務器以及辦公室和家庭對 AI PC 的需求的推動。但有時邏輯會有好年景,內存也有壞年景,這取決於容量。
LaRocca 表示,SIA 尚未對 AI 芯片進行單獨分類,但大部分 AI 技術都嵌入使用邏輯芯片的電腦系統中。他表示,該類別在 2024 年增長了 81.%。
「這是我們從未見過的驚人增長率,」諾弗說。「這真的是全方位的快速增長。」
但他指出,當涉及到存儲芯片等領域的波動時,該行業可能會「極不穩定」。
諾伊弗輕描淡寫地說,貿易戰的前景「令人擔憂」。
「我們的供應鏈嚴重依賴全球貿易。這些供應鏈的運作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另一方面,大約四分之三的客戶都在海外。因此,全球貿易是我們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諾弗說。
諾弗表示,他不想假設會發生什麼。他指出,細節很重要,比如芯片在運往美國後,最終進入美國購買的電子產品時會發生什麼。這也取決於哪些國家會受到關稅和報復。
在教育政治家方面,他表示在幫助每個人了解供應鏈如何運作方面還有一些工作要做。
「我們認爲,在我們公司已經做出非常重大的承諾,要在美國製造更多產品,而這屆政府又將這視爲在美國製造更多產品的優先事項之時,提高美國製造成本的措施是有問題的,」諾弗說。「我們真的認爲這是一個機會,可以制定一項全面的戰略,其中包括許多方面,例如繼續提供激勵措施,使美國對製造業具有吸引力,加大一些設計激勵措施,制定一項政策,重新奪回我們在世界各地的貿易領導地位,因爲我們作爲一個行業非常依賴全球貿易。」
諾弗表示,《芯片與科學法案》對於該行業極其重要,對國家也至關重要。
「但單打獨鬥並不是一項戰略。這是一項更大戰略的一部分。這項更大戰略包括移民政策,以確保我們在這裏培養的人才留在國內,以及一項更廣泛的勞動力戰略,以便在國內培訓人才,」他說。
他說,資助應用科學和基礎科學對於保持美國的競爭力也至關重要。一些政客反對向企業提供資金來建造芯片工廠。但諾伊弗指出,其他國家已經利用補貼將製造業撤出美國,現在我們落後了。
「這就是我們多年來陷入困境的原因。我們的聯邦政府沒有參與其中。世界上其他擁有芯片產業的政府一直在繞着我們轉,可能對我們陷入困境感到困惑,結果我們的製造業在過去 30 年左右急劇下降,」他說。「《芯片法案》扭轉了這種局面,如果激勵措施再次減少,我們的製造業足跡也會減少。這就是現實。」
LaRocca 表示,激勵措施的差異意味着,在美國沒有任何激勵措施的情況下,在美國建造和運營一家晶圓廠的成本比其他國家高出 25% 至 50%。Neuffer 表示,還有供應鏈彈性和國家安全等原因,使芯片製造留在國內。他指出,《芯片與科學法案》激勵措施已在美國產生了近 5000 億美元的投資。到 2032 年,美國的芯片製造能力可能會增加兩倍。Neuffer 表示,這一增長率高於世界其他任何地方。
疫情期間,芯片銷售受到干擾。雖然隨着人們居家辦公,個人電腦需求猛增,但工廠停工,供應鏈在疫情期間無法正常運轉。SIA 表示,該行業從 2022 年下半年開始下滑,導致 2023 年全球銷售額下降 8.2%。與 2023 年相比,2024 年內存芯片增長達到 70%。
總體而言,氣管行業從供應過剩到短缺的經濟週期爲 18 個月。部分原因是建造一個全新的工廠需要花費數十億美元和大量時間。隨着需求的變化,很難快速增加產能,因此價格也會發生變化。
編輯/Rocky